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判断100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215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判断10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判断10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判断10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判断10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判断10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判断100题.docx

《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判断10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判断100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判断100题.docx

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判断100题

2017年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判断100题)

2017年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判断100题)

151、未做好应急设备日常维护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单位,只要给予一定金额的罚款处分就可以了。

(×)

152、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耦合性以及不确定性,要求各项应急预案之间一定要有机衔接。

(√)

15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

154、基层应急管理应以“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五个早”是:

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

(√)

155、对于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危急病人,要尽量避免在现场对其进行急救,而应及时去医院救治。

(×)

156、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

157、发布预警级别警报就意味着进入了预警期,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要根据预警级别采取相应措施。

(√)

158、发布突发事件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发布预警级别,不得变更。

(×)

159、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

16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与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应当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是完全一样的。

(×)

161、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

16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

(√)

163、患甲类传染病死亡的,死者的尸体可直接交予其亲属开追悼会。

(×)

164、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排污方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

(√)

165、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

166、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和矿山、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必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

167、1、根据《水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单位和个人有保护水工程的义务,不得侵占、毁坏堤防、护岸、防汛、水文监测、水文地质监测等工程设施。

(√)

16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岸线的利用,应当符合行洪、输水的要求。

(√)

169、在紧急防汛期间取土占地、砍伐林木的,在汛期结束后应依法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取土后的土地组织复垦,对砍伐的林木组织补种。

(√)

170、河道管理机构和其他防洪工程管理单位可以结合平时的管理任务,组织本单位的防汛抢险队伍,作为紧急抢险的骨干力量。

(√)

171.使用绳索进行救人、自救训练时,首先应对绳索长度进行测量。

(×)

172.集水器是将消防水带输送的一股的正压水流合并为两股或两股以上所必须的连接器具。

(×)

173.翻越障碍训练时,必须设置缓冲垫,在落点等处应当设置专人保护。

(√)

174.利用深井、烟热、化工等模拟装置训练时,必须检查装置安全功能;严格控制起爆物和燃油的使用。

(√)

175.实战演练必须根据假设的灾害事故现场特点,在单位有关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按照实战要求严格组织实施。

(√)

176.严禁在轻质屋顶、遮阳棚、雨搭、可燃油气罐上部设置水枪阵地。

(√)

177.使用锤、斧、挠钩等器材破拆时,必须检查连接是否牢固。

(√)

178.燃烧的充分条件:

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着火能量、三者相互作用。

(√)

179.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

(√)

180.闪燃是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当与空气混合后一遇着火源就会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

181.固体物质的燃烧方式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自燃四种。

(×)

182.易燃与可燃液体表面能够发生闪燃的最高温度称为闪点。

(×)

183.爆炸物质在爆炸过程中都是由化学爆炸引起的。

(×)

184.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热对流。

(√)

185.按燃烧对象可分为固体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

(×)

186.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有利方面为:

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为火情侦察提供依据。

(√)

187.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

188.水带使用后应置于太阳下曝晒。

(×)

189.手提式防爆强光照明灯用于有爆炸危险环境中的照明。

(√)

190.机动排烟机主要用于对火场内部浓烟区域进行排烟送风。

(√)

191.空气呼吸器使用前气瓶压力不能低于15Mp√。

(×)

192.灭火防护服使用年限一般为15年。

(×)

193.在灭火战斗中,积极抢救人命是指挥员优先考虑和竭力实现的首要任务。

(√)

194.先控制是指灭火作战中必须将阻止火势蔓延作为作战行动首先采取的措施。

(√)

195.堵截是积极防御与主动进攻相结合的战术原则。

(×)

196、扑救火灾只是消防专业人员的事。

(×)

197.消防车、消防艇在执行火灾扑救或抢救救援任务时,同样受

交通指挥信号的限制。

(×)

198.公共娱乐场所内可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

199、火情侦察是一项艰巨、复杂、细致的任务,应根据到场的灭火力量、火势发展等情况有序地进行。

(√)

200.火场警戒,是维持火场秩序,防止灾害范围或火灾损失进一步扩大,保障灭火战斗行动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战斗行动。

(√)

201.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加强装备建设,严格队伍管理,严格教育训练,做好执勤战斗保障,不断提高执勤战斗能力。

(√)[易]

202.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建立健全执勤战斗信息报告制度,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及时准确报告执勤战斗信息。

(√)[中]

203.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开展经常性战备教育。

补兵退伍期间、重大节日、重要活动或者遇有其他特殊情况时,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战备教育。

(×)[难]

204.消防车(艇)的停放(泊靠)和个人装备的放置,必须便于出动,符合实战要求。

(√)[易]

205.执勤战斗装备应当按照标准配备,统一编号,建立档案。

坚持定期检查、保养,发现故障、损坏应当及时修复或者补充。

(√)[中]

206.消防车库应当保持整洁卫生,严禁存放与执勤战斗无关的物品,可安排相关人员住宿看守。

(×)[中]

207.通信员应掌握辖区主要灾害事故处置的行动要求,熟悉中队执勤战斗预案中本岗位的主要任务。

(×)[难]

208.公安消防中队执勤人员听到出动信号,必须按照规定着装登车,首车驶离车库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分钟。

中队值班首长应当检查登车情况,并随首车出动。

(√)[易]

209.受理报警后,应当根据灾情、预案和调动方案,迅速调派力量,及时了解灾害事故现场情况,并立即通知值班首长或者全勤指挥部遂行作战。

(×)[难]

210.现场作战指挥部,应当设在接近现场、便于观察、便于指挥、便于撤离、比较安全的地点,并设置明显的标志。

(×)[易]

211.公安消防部队现场作战指挥部的总指挥员,一般由公安消防总(支)队当日值班指挥长或者到场的总(支)队领导担任。

(×)[中]

212.疏散物资应当在指挥员的统一指挥和起火单位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合下,根据轻重缓急有组织地进行。

(√)[难]

213.当火势迅速蔓延难以控制时,可以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根据火势蔓延的速度,选择任何位置拆除毗邻火灾现场的可燃建(构)筑物,开辟隔离带,阻断火势蔓延。

(×)[中]

214.抢险救援力量编成一般以消防中队为基本作战单位,以作业组为基本作战单元,每个作业组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确定1名组长负责。

(×)[中]

215.灾害事故(事件)处置结束后,可确定新闻发布会的内容、时间和发言人,根据救援情况接受任何新闻媒体采访。

(×)[易]

216.公安消防部队参加抢险救援战斗,必须做好战斗、生活和医疗等保障工作。

(√)[易]

217.公安消防部队参加抢险救援工作,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应急救援骨干力量的作用,加强与公安相关警种、武警以及安监、卫生、供水、供电、供气、环保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完成灾害事故抢险救援任务。

(√)[难]

218.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组织指挥应当坚持“统一指挥、逐级指挥”的原则,不得越级指挥。

(×)[易]

219.灾害事故(事件)处置结束后,要全面、细致地检查清理现场,并视情留有必要力量实施监护和配合后续处置,并向事故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移交现场。

(√)[易]

220.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

(√)[中]

221.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灭火工作的义务。

(√)[易]

222.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

(√)[易]]

22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确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报上级公安机关备案。

(×)[难]

224.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应当按照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办法,经技术鉴定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方可生产、销售、使用。

(√)[中]

225.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以外的其他重大灾害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

(√)[中]

226.总队、支队、大队、中队、班年度训练成绩由本级警官(班长)年度训练成绩、本级年度合成训练成绩、下级单位(士兵)年度训练成绩综合评定。

(√)[中]

227.在训练成绩评定时,我们所说的两级制是指合格和不合格。

(√)[易]

228.灭火救援业务训练考核是检验和衡量士兵、警官和单位的业务训练质量和水平的唯一标准。

(×)[中]

229.执勤训练安全管理制度是为预防执勤训练安全事故制定的行为规程或行动准则。

(√)[中]

230.消防作战单位应对辖区内所有可以用于灭火的人工消防水源进行全面细致调查了解,并编写消防水源手册,以便平时熟悉检查水源和战时火场供水使用。

(×)[难]

231.组织指挥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它贯穿于从接警调度开始,至灭火救援战斗结束全过程。

(√)[难]

232.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只有实现统一指挥,才能使灭火组织者准确地掌握和正确的调用各种参战力量,保证作战部署的整体性和作战行动的协调性。

(√)[中]

233.现场作战指挥部是灾害事故现场实施组织指挥的核心所在地,应设在接近现场,便于观察,便于转移,安全明显的地方。

(×)[中]

234.灭火救援战斗中,公安消防部队组织指挥原则是计划指挥和现场指挥。

(×)[中]

235.火场上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对上级指挥员的命令若有异议,可以提出,但当上级没有改变决定时,下级必须严格执行。

(√)[难]

236.组织协同通信,以移动通信为主,有条件时使用其他通信手段。

(×)[中]

237.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值班人员要主动与处置现场指挥人员保持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上报下达。

(√)[难]

238.当救援任务基本完成,主要作战行动已经结束,指挥员应及时组织参战单位清理现场。

(×)[中]

239.消防人员在有毒区域进行侦察、排险、灭火等行动时,应单独行动,减少危害。

(×)[难]

240.强风是战时专用设备,通过过滤装备清除空气中的有毒气体。

(×)[中]

241.扑救油罐火灾时,消防车要尽量停在燃烧油罐的上风或侧上风方向。

(√)[易]

242.扑救油罐火灾灭火剂储备量通常应达到一次灭火用量的5倍。

(×)[中]

243.扑救影剧院火灾时,进入室内侦察或进入闷顶的灭火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等防护装备。

(√)[中]

244.扑救地下车库火灾时,应从下风出入通道向内部进攻。

(×)[中]

245.扑救大型商场火灾疏散物资时,对不能转移的商品,可用水打湿或用不燃物品遮盖加以保护。

(√)[易]

246.对中毒较重、已经休克的人员,从火场救出后,消防人员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中]

247.在现场急救中,一般应灵活掌握先救后抢、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的顺序,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难]

248.灾害现场环境的影响主要有高温、浓烟、毒气、噪声、战斗活动空间狭小、外界干扰、危险情况等。

(√)[中]

249.心理训练要根据受训人员担负的灭火救援任务,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器材装备、不同训练对象,实施分类训练。

(√)[中]

250.消防人员初次参加灭火救援战斗,或老队员初次遇到未经历过的灾害现场,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

(√)[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