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是中国荒淫帝王的典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214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武宗是中国荒淫帝王的典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明武宗是中国荒淫帝王的典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明武宗是中国荒淫帝王的典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明武宗是中国荒淫帝王的典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明武宗是中国荒淫帝王的典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明武宗是中国荒淫帝王的典型.docx

《明武宗是中国荒淫帝王的典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武宗是中国荒淫帝王的典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明武宗是中国荒淫帝王的典型.docx

明武宗是中国荒淫帝王的典型

明武宗是中国荒淫帝王的典型。

他是一个短命皇帝,一生腐化堕落,荒淫无耻。

他建造“豹房”,花天酒地,抢男霸女,整天泡在美女们的温柔乡中,醉生梦死。

明武宗过度追求声色之乐,重用太监刘瑾等“八虎”,致使朝纲混乱,百姓遭殃。

国力衰弱,宦官专权,在他在位期间表现得相当突出。

最后,荒唐好色的明武宗终因纵欲过度而死去。

一、大器难成,八虎成患

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刚满21岁的弘治皇帝明孝宗朱樘喜得贵子,这就是明朝的第十一任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他的母亲是皇后张氏。

由于他是皇后亲生的,因此是嫡长子。

朱厚照是明朝开国以来第一个以嫡长子的身份成为皇帝的。

而且,朱厚照的生日也很巧,是在辛亥年甲戌月丁酉日申时,按照时、日、月、年的顺序来读他生日,恰好是“申、酉、戌、亥”,按照星命官的观点,这种“贯如联珠”的生辰是大富大贵之命的人才有的。

根据当时人的传说,朱厚照的生日与太祖朱元璋的有类似之处,而朱元璋创立大明基业,恢宏朝运,大有作为,因此,这位嫡长子亦被寄予厚望。

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明孝宗立朱厚照为皇太子。

明孝宗与张皇后结婚后不到半年便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两人的感情相当好,因此,明孝宗“生平无别幸”。

可是,结婚四年之后,张皇后仍旧没有生下皇子,孝宗和张皇后为此特别着急。

弘治四年,在没有传出皇后怀孕或者其他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宫中突然宣布张皇后降下贵子。

而就在朱厚照生下后的第六个月,明孝宗便开始酝酿册立东宫太子,这在明朝历史上也是相当罕见的。

因此,就在朱厚照被册立为太子之后不久,都城北京便有传言说朱厚照不是张皇后的亲生儿子。

虽然这属于没有真凭实据的传言,但张皇后是否是朱厚照的母亲确实是一个存在不少疑点的问题。

三年后,张皇后又生下皇子朱厚炜,但很快夭亡了。

因此,明孝宗和张皇后只有一个独生子,这就是朱厚照。

据史书记载,朱厚照相貌奇伟,面质如玉,容光焕发,年少时便已举止异常,大有帝王风度。

虽然这些都是官修史书中的套话,但是朱厚照深受明孝宗宠爱,自幼娇生惯养却是事实。

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皇太子朱厚照开始学习书本知识。

由于他天资聪颖,学习刻苦,因此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

但是,没过多久,由于宦官刘瑾、谷大用、马永成等人不愿让皇太子接近儒臣,因此经常用一些闲杂事情间断讲读,引导太子嬉戏游乐,练习骑射,放鹰逐犬。

日子一久,太子渐不如前,讲读时时停废,获得了“好骑射”的名声,宫外之人也逐渐知晓。

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五月,明孝宗病逝,年仅15岁的朱厚照登上皇位,改年号为正德,将第二年定为正德元年。

自古太医难当。

明孝宗患病已久,病情严重,本难治愈。

但是,由于明孝宗是在食用太医所进的药物后,鼻子流血不止而驾崩的,因此,朱厚照即位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追究孝宗之死的直接责任人。

张瑜、刘文泰、高廷和被处死;施钦、方叔和被革除职务;徐昊革被贬为平民,发回原籍;脱里玉、李宗周、张伦、钱降等人被贬官。

朱厚照即位时年纪尚幼,本应得良臣忠侍辅佐,但是他却没有。

在他的身边,出现了“八虎”。

这八虎就是刘瑾、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谷大用、邱聚、张永等八位近侍。

他们日夜引导明武宗游戏骑射,因此被称为“八虎”,也被称为八党。

在这八人当中,又以内中刘瑾最为狡猾阴险。

刘瑾是陕西兴平人,本来姓谈。

自从景泰年间入宫之后,便投到太监刘顺的名下,改姓刘。

刘瑾很有知识,口才也很好,在孝宗时,与谷大用等七人一起侍候朱厚照,深得朱厚照的喜爱。

朱厚照即位后,刘瑾、谷大用等八人被分到各处宫禁掌管具体事务。

此后,刘瑾等人整日给朱厚照送鹰、犬等捕猎动物,吸引并陪伴他出去骑马射箭、耍枪弄棒。

自此,明武宗朱厚照纵情娱乐,起居无常,不再读书,也不视朝政。

群臣见明武宗不顾朝政,不思进取,于是纷纷上书劝谏。

这一年的六月,雷声震得奉天殿的鸱吻、太庙的脊兽和天坛的树木四下摇动,宫门房柱也被摧折甚至焚烧了几根。

人们都觉得天变异常,是上天震怒以此示警。

于是,武宗按照惯例下诏自省,请求臣下进谏。

群臣领旨上书,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相继上书言事。

总结起来主要有五类不同的事情,一是单骑驱驰,轻出宫禁;二是频行监局;三是泛舟海子;四是鹰犬弹射不离左右;五是内侍进献饮膳,不择而食。

对于阁臣的进言,明武宗虚应了事,而对一般臣下的进言则不理不睬,甚至加以责罚。

因此,很多大臣的进言根本不起作用,明武宗依然我行我素。

同年八月,皇帝准备大婚,册立夏氏为皇后,遣官迎入大内。

群臣的进言渐少。

不久,大学士刘健等又上疏指出武宗要改正的三件事,武宗虽然表示接受他们的建议,但并未改正。

九月,武宗重开经筵,但就在重开当日就想废除午讲。

刘健等人极力劝谏,惹得武宗很不高兴,勉强应付。

自此,武宗日益放纵自己,嬉戏玩乐,甚至在宫中模仿市集,设立各种商店。

刘瑾等八人环侍在他的左右,朝夕蛊惑,成为肘腋之患。

廷臣见朱厚照日益纵游,倦于视朝,新政不行,诏令不信,而且不知省改,深以为忧。

他们对八虎早已不满,早想除去。

此时,恰逢太监崔杲出事,朝臣便以此为契机,想除去刘瑾等八虎。

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太监崔杲奉命前往南京监督织造,他上书请求武宗给他盐引作为经费。

盐引是为课盐设置的,其税收专门用来准备边防,但武宗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崔杲的请求。

不久,刘健、李东阳等极力劝谏,请武宗改变诏令,并且指出宦官当权对朝廷的危害。

武宗听后很不愉快,说道:

“朝廷难道都是宦官为害吗?

历来朝臣坏事的占了十分之六七,你们想必也是知道的。

”此后,经刘健等人苦苦劝谏,终于改变了给崔杲盐引作经费的想法。

但是,武宗对八虎的信任却没有改变。

刘健等不知这种情况,开始设计准备除去八虎。

此后,李东阳、刘健、谢迁等多人连续给朝廷上奏章,请求正德帝诛除刘瑾等人,清除朝廷的内患。

十月十二日,忠直的韩文率领众多大臣上疏,指出朝廷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太监刘瑾、马永成等人诱惑皇帝,沉迷游乐,荒怠政务,请求武宗将刘瑾等人拿问,明正典刑。

武宗拿到奏疏后,伤心不已,竟不想进食。

刘瑾等人得知后更是惶恐不安,八人惊恐万分,相对而泣。

不久,他们在刘瑾的带领下入见武宗。

刘瑾很快明白了武宗的心理,便用激将法使武宗迁怒于王岳等朝中大臣。

武帝勃然大怒,立即任命刘瑾掌管司礼监,马永成、谷大用分别掌管东、西两厂,将王岳等人发配到南京去看守祖陵。

第二天,李东阳和刘健见事情无可挽回,告老还乡。

随后,刘瑾派人一路追杀王岳等人,只有徐智幸免。

自此,朝中大权全部由刘瑾为首的八虎掌握,刘瑾权倾天下。

二、厂卫横行,刘瑾被诛

刘健、谢迁诛八虎未成,反倒让八虎掌握了朝政大权,刘健、李东阳两位阁老被迫辞职。

自此,虽然很多有良知的官员不满武宗的所作所为,但敢于挺身而出、上疏武宗的人却很少。

给事中刘、吕二人给武宗上奏章,指出两位阁老不能这样辞官离去,提出五个理由,请求皇帝挽留。

虽然条条说得在理,但武宗不予理会,而八虎却因此怀恨在心。

韩文被赶出朝廷时,给事中徐昂也上疏请求皇帝明断。

武宗受八虎蛊惑,以徐昂维护朝中大臣、结党营私为由,将其除名。

此后,为了阻止朝廷命官上疏言事,武宗下令让六科给事中守科,不许大臣出衙门。

此外,还经常让锦衣卫特务进行暗中监视,如果发现有人在酉时前走出衙门,立即上报皇帝。

但是,远在南京的言官并不知北京的局势,纷纷上疏营救谢迁、刘健等人。

武宗和刘瑾等人气得暴跳如雷。

为震慑百官,刘瑾假天子手下发敕书,将刘健、谢迁等五十三人定为“奸党”,张榜公示于朝廷,以此来打击言官。

自此,刘瑾成为“内相”,又被人称为“立地皇帝”。

武宗贪玩好动,不理朝政,将臣下奏章转由刘瑾代为处理,此后,刘瑾权势如日中天。

朝中大臣有如与一只老虎搏斗,未能成功,反被虎吞噬,刘瑾窃取朝廷军政大权后,对朝臣肆意报复,利用东、西厂和锦衣卫诛除异己。

刘瑾为了排挤异己,特别是儒生文臣,只要他们犯有小的过错便严厉惩处。

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刘瑾改变旧例,规定凡是省亲、丁忧、养病的人都作托故营私旷职处理,三个月内可以宽恕,四五个月则罚其俸禄,六七个月则逮捕讯问,八九个月则算自动去职,十月以上则作削去官籍处理。

此后,吏部共查出违例文武官员一百四十六人,都按照刘瑾制定的新规则处理,因此而罢官的人特别多。

由于武宗任用刘瑾,使刘瑾的势力成为一股强大的势力,公侯勋戚都被他的威势所压迫,不敢与他平起平坐。

每次去拜谒刘瑾时,他们总是跪拜,而刘瑾也毫不谦让。

如果公侯勋戚有什么地方让他不满意,他总是大声呵斥,有如指使自己手下的奴仆。

群臣劾人自保或劾人献媚者不乏其人。

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兵科给事中高为向刘瑾献媚,弹劾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官员共六十一名,为时人所不齿。

文武官员为了避祸自保,无不顺从或保持缄默,不敢讨论时政。

在刘瑾专权横行时,只有罗侨上疏得以幸免。

事情是这样的:

正德五年,北京大旱,罗侨怀揣着奏章,请求皇帝不再游戏,摒弃小人,并惩办刘瑾等人。

他抱定必死的决心,命令家人携带棺材跟随,在朝房静候皇上的旨意。

刘瑾读完奏章,勃然大怒,矫诏下旨让廷臣议罪。

大学士李东阳为他求情,终于赦免了他的死罪,但将他降为江西原籍教职。

朝臣原以为罗侨会遭遇不测,然而,他却只被降职,因此,他们都感到万分惊奇。

明武宗花钱如流水,加上宦官巧取豪夺,不久国库空虚,内库告急,北部边防地区粮储空虚,边防危机随时可能爆发。

在这种情况下,宦官刘瑾给明武宗提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这就是官吏罚米法,以罚代罪。

明武宗颁布的罚米法对缓解国家财政危机确实帮助很大,由于所罚米数从一二百石到上千石不等,因此,仅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就有一百八十二名官员被罚俸禄,运往京师的约有六千多石,加上那些尚未缴纳的罚米所得超过一万石。

此外,还有近百倍的粮食运往边镇地区。

对官吏胡乱罚米,虽然一时奏效,但弊病特别多,最后受损的还是国家。

由于罚谁、罚多少的大权操纵在刘瑾的手中,因此刘瑾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此外,这种对官吏漫无标准的罚米法也成为刘瑾及其党徒公报私仇的有力工具。

许多忠臣被削职为民,很多清廉官员因此倾家荡产。

因公事受到罚米的人为求免罪避祸,往往向刘瑾行贿,就连平日号称忠直的人士也常为免受械杖之苦而走后门。

刘瑾因此大发横财。

自从武宗即位后,刘瑾便为武宗建起豹房,使武宗沉湎游戏玩乐,不思进取。

而刘瑾则矫旨行事,任意处置群臣,排除异己,结党营私。

至此,宦官当政,厂卫横行。

为镇压官民的不满情绪,谷大用等人派出大量特务四出侦察。

消息传出后,各地惊恐万分,只要看见口操京腔的人,便奔走相告,甚至以重金贡献以求自保。

东、西厂特务横行无忌时,刘瑾又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在荣府旧仓创立了“内行厂”,亲自管理以监督东、西二厂。

此后,内行厂和东西二厂等特务机构成为刘瑾专权的工具。

他不仅派特务胡作非为,而且让特务刺探官员的隐私。

大学士王鏊对刘瑾的所作所为心怀不满,但又清楚自己无力回天,整日长吁短叹。

不久,王鏊见刘瑾派特务暗随,自觉无趣,请求罢官归隐。

刘瑾因未能抓到他的罪证,只好让其体面退休,这在当时也是一件令人称奇的事。

刘瑾自从利用东西二厂排挤异己之后,不需再经过吏部、兵部和礼部审查,可以直接传旨让他所亲信的人升官。

罢黜官吏也由刘瑾决定,吏部、礼部和兵部只需备案。

如果吏部要升任重要官吏,一定要让刘瑾过目,他每次都要吏部再三推举数人,从中选出自己满意的人,否则就不经过吏部直接选人。

可以说刘瑾用人完全根据他自己的意愿,想用就用,不想用就废。

没过多久,刘瑾的人便掌握了要职。

刘瑾虽然广植党羽,但是不能很好地团结其余七虎。

不久,七虎见刘瑾专权越来越严重,对刘瑾很不满,都离刘瑾而去。

刘瑾为与张永争权,准备将张永调往南京。

张永知道后,立即跑到武宗面前,诉说刘瑾准备谋害自己。

虽然武宗后来让谷大用置酒劝解了此事,但是,刘瑾因为得罪了七虎,特别是因为他得罪了同样拥有实权的张永,从而加速了他的覆亡。

武宗荒于政务,刘瑾专权,陷害忠良,全国陷入白色恐怖之中。

弘治五年(公元1510年),朱继承他父亲的王位,成为安化王。

朱很有政治头脑,他见武宗失德,刘瑾擅权,朝廷纲纪败坏,于是决意取而代之。

从此,他礼贤下士,结交陕西宁夏右卫军官何锦,又联络宁夏卫的儒学生孙景文以及被罢黜的生员孟彬、史连等人,将当地军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此外,他利用远近闻名的巫师王九儿,宣称自己有帝王相貌,远近之人正不满朝廷的专制,纷纷归附。

同年四月,朱誓师,自立为帝,由孙景文起草檄文,发动叛乱。

宁夏游击将军仇钺率军驻扎在玉泉营,朱差人前往招降,仇钺诈降,很快用计杀死周昂、孙景文等十一人。

四月二十三日,朱反叛被平定。

朝廷官员听说朱反叛后,公开斥责刘瑾的罪行的人很多,刘瑾等人因并不知叛乱已经平定,成为惊弓之鸟。

杨一清游说业已与刘瑾反目的张永,终于让张永倒戈。

八月,刘瑾之兄刘景祥去世,刘瑾打算趁八月十五为其兄发丧之机挟持百官以图大计。

张永得知后,于八月十一日赶回,当天,武宗摆宴犒赏,张永趁刘瑾离去,与张雄、张锐等人弹劾刘瑾,并举出无数罪证。

武宗连夜派人捉拿刘瑾,并将刘瑾关押到菜市场。

刘瑾成为阶下囚。

不久,张永等人设计,利用抄家机会,制造图谋假象。

经过反复审判,定刘瑾为死罪。

不久,刘瑾的所有朋党也身败名裂。

但是,武宗并未醒悟,再次任用宦官,“三张”成为此后最受宠的宦官团伙。

三、义军纵横,三震京师

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湖广、四川、陕西、江西和两广因天灾人祸,造反者无数。

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天下已经局势混乱,农民起义纵横,成为朝廷的大患。

畿南虽地处天子脚下,但由于皇室贵戚广占民田,明朝政府强迫养马,徭役差役繁重,百姓苦不堪言,河北起义首先于霸州爆发。

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以来,官府将矛头对准文安响马刘六、刘七兄弟。

两人被招安后不久,刘瑾的家人因向刘六索贿未成,诬陷他们兄弟,刘六等人被迫投入大盗张茂的门下。

不久,张茂被宁杲设计斩杀。

刘六、刘七等人因自首需献银数万两,方能免罪,被迫四散逃走,其家被毁。

自此,刘六与官府决裂,聚众数百人,起兵反抗,队伍很快增至数千人,这就是畿南霸州起义。

刘六等人起义后,迅速吸纳了文安生员赵、赵和赵镐兄弟,部众日多,畿南大震。

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三月,刘六率军攻打博野、饶阳、南宫、无极、东明等县,官兵望风而逃。

此后,农民军一万多人从畿南到达山东,抢夺马匹,一昼夜疾驰数百里,倏忽往来,势如山雨。

官军势单力弱,进退迟缓,常常败北。

农民军受到山东农民的欢迎,粮草武器全部由当地农民供应,而且很多人加入队伍中。

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夏,农民军因人数众多,分为两支活动,一支由刘六等人率领,另一支则由杨虎等人率领。

两支队伍转战数千里,往来于天津、山东间,驰骋纵横,杀官吏,释囚徒,如入无人之境。

同年七月,两支农民军合兵一处,进攻文安,将明朝天下闹得天翻地覆。

八月,农民军屯兵固安,准备进攻京师。

武宗心下着急,召内阁大学士李东阳、杨廷和、梁储觐见,讨论镇压农民军的事宜,这是自用兵以来武宗第一次接见大臣并面授机宜。

此后,武宗继续在豹房游乐,将兵事交由兵部尚书和内阁诸老处理。

不久,在边将永、许泰、冯祯的连连进击下,农民军开始受挫,杨虎、赵连续在东光半壁店、景州桥集等处被打败。

但很快,杨虎、赵攻破直隶威县、新河两座城池,大败副总兵李瑾。

十一月,御马监太监谷大用见边兵连败农民军,以为农民军很快便会平定,自请督师,企图借此邀功封赏。

武宗准奏,命谷大用和毛锐率军五千人,前往镇压山东、直隶等处农民军。

刘六等人侦知谷大用驻兵临清,心知自己不是对手,于是拥众北上,准备趁武宗举行郊祀时伺机袭劫武宗。

不久,刘六见京中有备,转而西攻保定、真定,被官兵追击,兵败汤阴,转入山东。

不久,杨虎、赵杀退官兵后强渡小黄河,官兵用大石砸沉船只,杨虎溺死。

此后,刘惠成为他们的首领,率军向河南转移,一路大破明朝官兵,农民军声势日盛。

刘惠自称奉天征讨大元帅,赵成为副元帅,将全军分为二十八营,严肃军令,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不久,刘惠、赵等人大闹中原,声震天下。

刘六、刘七等人也应约出动,进入山东,所向披靡,人马迅速扩充到五六万。

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正月,刘六率军北上,再次攻打霸州,京师戒严。

刘六等不敢深入,转攻保定、真定,朝廷再次受惊。

不久,刘六率军与毛锐、谷大用遭遇,毛锐一败涂地,谷大用拥兵观望,不敢前进。

同年二月,赵率军进攻泌阳,火烧前大学士焦芳家,绕过均州。

三月,刘惠、赵被副总兵时源等人打败,往西逃走。

不久,农民军围攻河南府,大获全胜,农民军虽然军威稍振,但自身伤亡众多。

自四月起,农民军遭到彭泽、仇钺率领的大军的攻击,起义军被击散,明军得以各个击破。

刘惠奔往嵩县时,随从的士兵仅剩下十七人,一路又有几个人逃走。

到达土地岭时,被王瑾追上。

王瑾射中刘惠的左眼,刘惠见大势已去,自焚而死。

赵逃入湖广应山后,部将张通、陈翰相继投降明军,赵陷于孤立。

行至东北山坡下时,赵遇见僧人真安,于是遣散部众,剃度为僧,准备潜行渡江,再图大业,不料途中被擒。

至此,河南农民军被全部平定。

正德七年三月,刘六、刘七率军过吕梁,入山东。

四月,农民军被官军拦截,农民军突围而出,分为两队,一队西奔,一队由刘六、刘七等人率领北走霸州,一路大败官军,杀死参政王杲,京师受到震动。

这是农民军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威胁京师。

刘六兄弟这次回到家乡后,再也没能回来。

五月,刘六率军北上,在杀死总督南京的马炳然后不久,偷袭汉口。

满弼率领官兵冲击农民军,刘六中箭落水身亡,刘七、齐彦名率部转入长江流域一带活动。

杨虎的妻子崔氏率军继续与官兵作战。

同年闰五月,崔氏督众攻打维县,被官兵击退。

后,农民军势单力孤,寡不敌众,农民军失利,崔氏不知所终。

到七月,刘七、齐彦名所率残部未能返回山东,失去地利,部众渐渐散去。

七月二十一日,农民军抵挡不住官兵的追击,败退狼山山顶。

齐彦名中枪死去。

此后,刘七率数十名亲信下山,被官兵用箭射杀,刘七中箭溺水死。

至此,刘六、刘七、杨虎率领的农民军彻底失败。

四、游戏无度,微服出京

农民军被平定后,武宗开始滥赏功爵,在战斗中身中三箭的江彬在佞幸钱宁的推荐下得以觐见武宗。

他善于奉迎,得到武宗的赏识。

不久,他因与武宗下棋时争棋不让被周骐喝斥了一句,因此怀恨在心,不久便陷害他,将其杖责致死。

不久,江彬因备受武宗宠爱,与钱宁的矛盾也日益突显。

江彬见左右都是钱宁的党羽,于是借口边兵骁勇善战,请武宗在豹房设立军营,互相调练边兵和京军,实际上他是想借此来发展自己的势力,稳固自己的地位。

江彬的想法正中武宗下怀,于是,下令调遣三千宣府军和三千京军互相调换。

明武宗喜欢搏虎,经常因此受伤,朝臣没有人敢劝谏。

翰林院编修王恩觉得君臣如父子,天子一身关系天下,上疏劝谏武宗不要轻易玩虎。

武宗将其降职。

不久,武宗变本加厉,命人前往居庸关捕虎豹进献,时时搏虎取乐。

明武宗的豹房中有不少太监深得宠信,但豹房中的宠儿绝不仅是宦官,还有边将、义子、乐户、伶官、道士、番僧等等。

三教九流,只要投武宗所好,都有资格进入豹房。

受明朝各位皇帝崇佛思想的影响,明武宗也极其信佛。

他在大内建造佛寺,召群僧诵经演法,整日与之狎昵。

在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居然自封为“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与圣旨并称,让大臣费解。

武宗结婚很早,但从不曾生育子女,这成了他的一大遗憾。

为了弥补这种缺憾,从正德四年十一月开始,武宗大收义子,在一生中共收纳了一百余异姓人作为义子。

正德七年九月,他一次性收纳义子一百二十七名,并下诏将他们全部改为朱姓。

在众多的义子中,影响最大的就是钱宁、江彬和许泰三人。

他宠信人时,从来不过问所宠之人的道德品质。

此外,武宗还极为好色。

延绥总兵官马昂有一个妹妹歌唱得很好,而且还擅长骑射,嫁给了一个中级军官毕春。

不久,马氏身怀六甲。

宠佞江彬见马氏容貌秀丽端庄,又深知武宗风流好色,便设法将马氏引见给武宗。

武宗一见倾心,强行将马氏夺为己有,对其宠幸有加。

她的兄长马昂不仅官复原职,而且还升了级。

此后,武宗多次前往马昂家饮酒作乐,一次,武宗喝得大醉,命马昂叫他的爱妾前来陪酒。

马昂心中不愿,于是拒绝了武宗的请求。

武宗大怒,拂袖离去。

事后,马昂恐惧万分,只好勾结太监张忠将素有艳名的爱妾杜氏送给了武宗。

武宗随即大喜,提升马昂的两个弟弟。

马昂大喜,随即又送四名美女向皇帝谢恩,但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的敬献使自己的靠山妹妹马氏被武宗渐渐冷落。

后来,武宗觉得宫中无聊乏味,于是在宦官的建议下建起新宅,这就是所谓的“豹房”。

从此,“豹房”成为他寝食、淫乐的处所,甚至成为当时的统治中枢。

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正月,乾清宫遭遇一场大火,化为灰烬,大臣劝武宗修复乾清宫,武宗不理,干脆居住到了豹房之中。

因此,对国家大事总是敷衍了事。

明朝三大节日元旦、冬至、万寿圣节,要在奉天殿里举行朝贺,但武宗经常很晚才去,有时甚至到了深夜才出现在节庆典礼上。

而且每日早朝也被武帝改为一月视朝三五日甚至一月视朝一次。

五、远游西北,游龙戏凤

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八月,明武宗听信江彬等奸佞的蛊惑,到北边去游玩。

于是,他以“小王子”蒙古军入犯边境为借口,不顾群臣的劝谏,半公开地出京北行。

十月间,小王子分遣所部分道南下。

在武宗的亲自布置下,总兵官王勋率大同部队迎敌,武宗亲自指挥战斗。

不久,两兵遭遇,官军主力被一分为二。

武宗于是亲自率领太监张永、魏彬等人,自阳和前往应州援助。

不久,官兵主力会师。

第二天,小王子得知武宗到达应州,派主力部队前往攻打。

武宗见势,亲自督促诸将抵御。

不久,敌军自度难以取胜,引兵西退。

武宗派兵尾随,但因官军困顿,撤回大同。

这是武宗惟一一次亲临战场,大大过了一把瘾,所率官军共杀敌十六人,武宗亲自斩杀一人,官兵死了五十二人,重伤五百多人,武宗的战车几次陷入险境,差点成为蒙古人的俘虏。

战后,武宗命王勋等人向朝廷报捷,成为天下一大笑柄。

此后,蒙古骑兵在短期内不敢贸然侵犯,这倒真可算是武宗的一大功绩。

十一月中旬,武宗对大同一地失去兴趣,起驾返回宣府。

江彬“储存”了大量美貌女子,让武宗流连忘返。

冬至节那天,武宗仍旧在宣府,京中文武群臣只好具朝服、行遥贺礼。

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正月初一,武宗依旧在宣府,京师群臣再次行遥贺礼。

正月初六,武宗自宣府返回京城。

自此,武宗第一次北游尽兴而归。

但这次北游让武宗再也无法安心居住禁中。

同年正月,武宗瞒过众臣耳目,带四名廷臣,再次北上宣府。

二月,70高龄的太皇太后王氏去世,武宗被迫回到京城。

武宗的提前回朝让群臣大为感动,但他不接受群臣的“奉慰礼”,并传旨准备拜祭诸皇陵,这当然只是自己出游的借口。

在众大臣的坚持下,武宗终于答应到西角门视事,接受群臣的“奉慰礼”,并按礼制服丧,直至三月六日服除。

四月初一,武宗遍祭六陵。

礼毕之后,到密云一带游玩。

民间听说武宗巡游密云,以为他又来寻觅美女挟持去淫乐,纷纷躲避。

此后,武宗的心思全在巡游之上。

七月,武宗玩弄自己任命自己的把戏,任命朱寿(武宗自称)统率六军出征,并要内阁按照旨意给朱寿写敕书。

七月初九,武宗开始了他的西北之行。

九月初一,武宗到达大同,让太监马锡预将总兵叶椿的大宅献出,并让叶椿立下卖券,“卖”给皇帝作行辕。

九月初二,武宗到达偏头关。

在此逗留近一个月时间,在饱览边关雄姿的同时,向太原索取女乐。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二月初八,武宗自宣府还京。

武宗是一个不甘深宫大院生活的浪荡天子,刚结束长达半年的西北游玩,又开始计划到南方巡游。

武宗荒于朝政终于激起了群臣的不满,他们联合起来,轮番向武宗进谏。

固执的武宗不听劝谏,执意南行,并干脆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