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太阳是大家的 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187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太阳是大家的 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太阳是大家的 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太阳是大家的 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太阳是大家的 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太阳是大家的 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太阳是大家的 5.docx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太阳是大家的 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太阳是大家的 5.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太阳是大家的 5.docx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太阳是大家的5

25太阳是大家的

教学目标:

1.认识“彤、陪”2个生字,会写“彤、霞、陪、趁”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浪花、睡觉、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懂得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太阳是大家的,人类应友好相处。

教学重难点:

懂得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太阳是大家的,人类应友好相处。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导入:

我知道同学们特别喜欢猜谜语。

现在老师来说一条谜语,大家可要认真听,动脑筋猜啊!

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

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

要问公公在哪里,请你仔细看画中。

2、学生猜谜,教师引导。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

2、检查读课文情况。

3、我来提醒:

学生提醒生字的读音。

“彤”字本音第二声,在ABB式词组中变成第一声。

检查读诗情况。

4、说说:

你都知道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读一读:

自由读文,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2、帮一帮:

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读了这首诗知道了什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共同研究。

3、说一说:

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感悟诗句中所蕴含的意思,并结合第二小节,启发学生说一说太阳做了哪些好事。

除诗中所写的之外,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

指导学生仿照诗句进行补充,如:

她使庄稼茁壮成长,

她使动物有了温暖的家;

她陪着小朋友在学校学习,

听他们充满童趣的谈话。

4、朗读最后一节,结合插图,说说这一节的意思。

a、太阳是大家的,人和人是平等的,各国人民要友好相处。

5、议一议:

提出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读读词语表中的本课词语。

说说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感情朗读

1.读一读:

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反复练读。

2.说一说:

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及原因,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评一评:

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4.想一想:

每小节诗写了什么,全班交流。

5再想象说话:

我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

四、练习背诵

1.练一练:

用最快的速度练习背诵。

2.比一比:

小组内同学互相背诵,比比准背得准确。

3.背一背:

指名分小节背诵,其他同学默背。

五、拓展交流

学生搜集其他国家小朋友生活情况、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介绍。

六、指导写字。

1、记一记:

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快速记住生字的字形,同桌之间交流。

2、教一教:

请学生做小老师,教记字方法。

3、写一写:

请学生自己先来观察,提出书写要点,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七、积累语言

  课后收集有关描写太阳的好词佳句或描写太阳的小诗,自己读读,把他记下来。

教后反思:

《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用拟人化写的儿童诗,描写了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鲜花上洒满了金色的阳光,小树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小朋友在阳光下欢快地玩耍。

诗歌文辞很简单,但含义却不容易领悟。

《太阳是大家的》寓意“世界是大家的”,只有全世界人民加强理解和信任,各国人民才能和平共处,人类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全世界的孩子才能共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社会的安宁。

这一教学难点,我是分以下几步进行的:

  第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太阳落山时的美丽,太阳一天的工作,也就是太阳给大家所做的好事,别国小朋友对太阳的期盼。

  第二,仿写第二节诗,想象太阳在别国的活动,同时也能更进一步感悟诗歌中所描写的欣欣向荣景象,领会到只有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下,各国的小朋友才会有这样的快乐。

有的同学写道“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阳光布满大地,她把温暖送到人间;她把美丽的火烧云给我们欣赏,看着我们兴奋地叫好...”也有的这样写“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金光往小草上洒,她把庄稼往高处拔;她陪着小朋友在学校学习,听他们充满童趣的谈话...”

  第三,通过课后的泡泡“我想对别的国家里的小朋友说几句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有的同学这样写道:

亲爱的各国小朋友,你们好!

美好而又温暖的太阳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它也一定会给你们带去无穷的欢乐的,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

太阳是我们大家的,世界也是我们大家的,让我们一起在同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吧!

让我们为拥有这样的快乐生活而欢呼吧!

还有的同学写道:

亲爱的小朋友,那红红的太阳是我们大家的,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当你们在梦里甜睡的时候,我们已经迎来了温暖的阳光,当我们进入梦乡时,他悄悄地来到了你们身边,也给你们送去了快乐和希望。

太阳是我们大家的,世界也是我们大家的,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地生活吧!

让我们为世界的和平出一份力吧!

还有的这样写到道:

外国的小朋友,你们好!

我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地球上。

我们应该和睦相处,让世界充满爱。

欢迎你们到中国来玩!

  第四,再让学生联系收集到的别国资料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感想。

  第五,课外布置了一道拓展题,仿照课文学写诗句。

  从上课情况和学生的小练笔看出,学生已经理解了诗歌的含义,难点突破了。

26一面五星红旗

教学目标:

1.认识“摊、奈、凝、竖、拇”。

会写“窄、脖”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假日、背包”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

4.感受中外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并懂得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原因,感受中外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

教学难点:

读中感受中外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并懂得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五星红旗。

这是什么?

板书课题:

一面五星红旗

2.提问:

国旗有什么含义?

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五星红旗?

阅读课后“资料袋”

过渡:

课文里的这面五星红旗出现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一起来阅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4.出示词语,认读。

根据学生质疑情况理解部分词语。

5.与身边的学习伙伴分段读课文,进一步熟悉,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1.“在国外读书的第一个假日,我决定做一次漂流旅行”。

旅途中发生了什么事?

回答后朗读二、三自然段。

理解“处境”

2.来到小镇的面包店里,“我”希望得到老板的帮助,他是什么态度呢?

默读4—12自然段,用~~~勾画出描写面包店老板态度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交流: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

3.讨论:

老板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提示:

从“一脸的无奈”到“眼里闪出亮光”,最后“竖起大拇指”,老板前后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这变化仅仅是因为这面五星红旗吗?

他为什么会“竖起大拇指”?

朗读11、12自然段。

4.引导小结:

你想对那个老板说点什么?

四、积累优美词句

课文中有不少感人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摘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词,认读。

2.回忆: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小声读课文,说说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过渡:

老板前后态度有这样大的转变,与“一面五星红旗”有直接关系,所以以此为题。

二、指导朗读,深化认识

1.默读课文,用()把有“五星红旗”或“国旗”的句子勾画出来。

2.交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相机指导朗读。

“收拾好背包……出发了。

“为了防止丢失……系在脖子上。

*“突然……闪出亮光……‘那是什么?

’”

*“我犹豫了一下……展开。

”“我”为什么犹豫?

“这面做工精致……鲜艳。

“老板……面包。

*“我愣了一下……凝视……五星红旗。

”这时“我”可能会想什么?

“我摇摇头……趔趔趄趄向外走去。

“这时……五星红旗。

3.交流读后的感受。

4.引导小结:

从这些语句中,你读懂了什么?

五星红旗,让“我”赢得了别人的尊敬、信任,更赢得了友谊。

三、拓展知识

1.你还认识哪些国家的国旗?

2.展示图片,拓展认识。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确定音序,组词。

2.指导书写。

重点提醒“漆、鼻、换、摔”的笔画。

3.抄写生词

教后反思:

我和学生学习课文《一面五星红旗》第二课时,共同和课文中的中国留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体验到他爱生命,更热爱象征祖国的五星红旗,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爱国的人,才会受到世人的尊重。

每一个中国人,既应具有中国灵魂,又应拥有世界眼光。

因为学生年龄小,他们对五星红旗的理解,对祖国的热爱,只停留在很浅的层面,课文中这个感人的五星红旗的故事,引领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想,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去体验生命的可贵,当一个人面临生死的抉择时,如果他为了祖国而牺牲自己,他就是一个崇高伟大的人,这是人世间最高尚的情感,这种情感都是从留学生的行动中体现出来的,想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很难,恰恰留学生用行动证明自己为保住五星红旗,宁愿饿死,不做有损于祖国的事,学生感受到这行动背后所蕴涵的巨大的动力,知道五星红旗的重要,再理解异国面包店老板的态度变化的原因就水到渠成了。

如果在此时加入中国留学生会以何种方式感谢面包店老板呢,在全篇的行动胜过语言的氛围中,就很有必要了。

 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过程中,我应该把国旗护卫队在天安门升旗的录像放在小记者采访后,然后再导入自从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就在人类的旗海里闪烁起绚丽的色彩,最后让学生欣赏五星红旗飘扬,感受做一名中国人多么自豪。

   学生在读中领悟,在欣赏中升华感情。

我引导学生读得不充分,应该多读,各种形式有感情地读,学生会感同身受。

27卖木雕的少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并理解和积累以上的词语。

2.初读课文,抓住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词句,初步感知卖木雕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2、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教学设计:

资料共享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

提示课题。

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画出不认识的字词。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习。

a.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领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b.认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c.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d.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词语情况。

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出示词语:

游览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观赏掏钱即将流露付钱标准工艺品

4、读一读并摘录:

名不虚传游人如织五官端正琳琅满目清晰可辨一模一样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

5、朗读展示:

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6、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研读感悟

1、布置默读。

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2、全班交流。

3、理清课文的顺序:

5、板书: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6、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7、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8、集体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9、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指导书写“卖、售、驮、构、端、掏、馆”七个生字,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重点指导:

“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售、馆”等。

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5、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抓住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词句,深入感知卖木雕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4、复习课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书写生字。

教学设计:

读读写写

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

2、用上一个或两三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运用词语

出示填空:

大瀑布真是()。

这里(),景色十分()。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4、指导书写“饭、辨、堆、模、付、标、齿”七个生字。

“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辨、齿”等。

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

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

(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

2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

3、全班交流

4、想象:

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1、学生交流

6.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7.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

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8.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9、分角色朗读课文,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

学习发现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4.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

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

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夸那个黑人少年

课后拓展

1、出示地球仪,让学生找到找到中国,找到非洲。

2、你代表游客给卖木雕的少年发个短信。

3、生练笔。

4、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教后反思:

本课公开课,课堂写话的拓展感觉非常好。

详见学生作品(有待整理,博客上有学生的一篇)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第一课时

预设目标: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通过资料搜集,拓展延伸,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

体会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的原因。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资料。

2、幻灯片。

教学流程:

  一、看图揭题,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图片)同学们能不能结合课前收集到的资料,用自己的话介绍、介绍。

 2.小结过渡:

创立不久,年轻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赢得了荣誉。

也得到了普遍的赞誉——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 (生齐读)

 3、中国国际救援队到底“棒”在哪呢?

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亲自目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杰出表现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这一次读时要做到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2、检查反馈:

随机点拨(里氏6.2级地震释放了相当于16颗原子弹的能量。

  三、再读课文,自主探究。

   1、那么我们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棒在哪里呢?

就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关的语句,然后在小组内解决问题。

2、小组讨论。

3、交流反馈。

(一)体会救援队的“真棒”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着……

A、自由读,划出队员们怎么做的相关词语。

B、进入情境体会队员们为什么这样做?

他们在想什么?

当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的时候,他在想。

当队员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的时候,他在想。

当的时候,他们在想。

C、联系当时环境再一次感受。

幻灯出示句子,学生读,谈感受。

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

空气中弥漫着尸体腐烂后散发的臭气。

倒塌后的房屋大都呈“叠饼状”,加上余震还在不断发生。

D、回读

“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着……”

E、幻灯出示国际救援队救灾的有关图片。

引:

面对这样的国际救援队,你想说些什么吗?

生自由发表感受。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由衷的话: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生读课题。

◆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生自由读---------谈感受--------齐读。

(二)感受搜索犬的“超强”

A、引:

真棒,不仅表现在这些普通队员的身上,连搜索犬——一个国际救援队的特殊队员“超强”,也表现得让人交口称赞。

自由读读课文,想想它有哪些不俗表现。

B、生默读课文第四段,划出相关句子。

C、同桌练说故事大概。

D、推荐代表说。

四、引读最后一段、升华感情

1、引读最后一段。

5月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生接)

2、这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次在国际社会亮相的短短一周时间,便成效斐然,以出色的表现而博得“满堂彩”。

幻灯出示:

联合国官员托马斯说:

“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反应是难以想象的、超常规的。

阿方政府、媒体和灾区居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他们说: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中国人民来帮助我们,中国人民是阿尔及利亚人民最好的朋友,我们感谢你们”。

五、主题阅读,拓展延伸

1、引:

中国国际救援队不仅帮助了啊尔及利亚,并载誉而归。

此后,多次参加国际救援任务,深受好评。

让我们来看看:

2003年月日12月26日当地时间凌晨5点燃8分,(北京时间9点分)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古城地区当天早晨发生的里氏6.3级地震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伊朗内政部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向伊朗提供紧急援助。

北京时间2003年12月27日夜23点50分,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伊朗科尔曼省省会科尔曼市,这里距离地震中心巴姆市的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

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支到达伊朗地震灾区的亚洲救援队。

一到巴姆市灾区,中国国际救援队顾不上休息,就展开了紧张的搜救工作 12月28日夜,中国救援队在进行了1天的搜救行动之后,才开始搭建营地。

12月29日,在搜救过程中,搜索犬作为特殊的“队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月31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人道主义救援任务,撤离灾区 。

2004年1月1日上午10点,中国国际救援队回到北京,

2004年12月2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印度洋大海啸,给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带来严重灾难,夺走了10多万条生命。

经联合国有关部门批准,中国政府决定派出国际救援队赴印尼进行抢险救援。

搜索抢险分队队员不顾旅途劳累,冒雨搭设了帐篷,迅速展开了搜索工作。

连长袁本航是搜索抢险分队的队长。

他带领8名队员受命寻找掩埋在倒塌房屋中的遇难者遗体。

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很多遗体开始腐烂,有的已经生蛆,尽管每位队员都戴了3层口罩,可气味仍令人窒息。

但他们毫不畏缩,小心翼翼地把遗体装入专用的口袋,轻轻地搬运到遗体存放处。

就在搜索抢险工作紧张进行时,灾区出现了霍乱疫情。

为了防止传染,搜索抢险队员执行任务时不能喝水,中午不能在搜索现场吃饭。

他们每天一早就出工,傍晚时才撤回营地,午饭晚饭并成一顿吃。

由于流汗多,又不能喝水补充,穿着厚厚隔离服的多名队员出现不同程度的虚脱。

那段日子,他们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在各国救援队中,他们搜索和处理的遗体人均数是最多的。

听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批队员要返回国内,当地政府官员和群众带着水果等慰问品来慰劳他们,并纷纷称赞:

中国救援队真棒!

2、回归读题

3、推荐网址:

自己搜索更多有关资料,小组交流。

也可以合作出一期手抄报。

语文园地七

学习目标:

1、搜集各种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图片和实物,交流同学们所了解的世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自由写一篇习作,培养习作兴趣。

3、积累词语、诗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4、感受语文的趣味,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学习准备:

搜集自己准备讲的反映世界奇妙的文字、图片和实物。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口语交际

讲术世界的奇妙

世界之最导入

1、出示图片,这是我搜集到的世界中的奇妙:

世界上最大的沙岛、世界最大的金字塔、世界最大的沙漠、世界最甜的叶。

(起示范作用)

2、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每天都发生着数不尽的事情,从国际时事动态,到国内新闻,让人目不暇接;每天都会产生道不完的科学成果,从航天飞机一次又一次的宇宙探索,到生物工程的突飞猛进,使人眼花缭乱。

大自然中,植物奇闻,动物轶趣,有太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了解。

在我们人世间,真善美、假丑恶,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述一下大家了解的奇妙的世界。

我眼中的世界

1、你收集到了哪些资料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交代讲述、倾听要求。

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内容。

3、组内成员以“新闻发言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信息,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出的“最佳发言人”。

(2)挑选几名“最佳发言人”全班交流,共同评议讲述情况。

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也可以谈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激发兴趣,拓展练习

1、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

这节课同学们交流了大量自己搜集的资料。

你们每个人介绍的内容,就像打开大千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我们了解到的是色彩缤纷的世界。

这么多的信息,你们是从哪里搜集到的,请同学们谈谈。

2、学生交流。

3、同学们这么喜欢交流信息。

那我们办一个“世界真奇妙”小小电台,利用课前时间发布信息。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

习作

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也许你到祖国的秀美山川旅游,那令人心旷神怡的景物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