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文学史年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171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两汉文学史年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先秦两汉文学史年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先秦两汉文学史年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先秦两汉文学史年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先秦两汉文学史年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秦两汉文学史年表.docx

《先秦两汉文学史年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两汉文学史年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秦两汉文学史年表.docx

先秦两汉文学史年表

先秦两汉文学史年表

约公元前5000—前3000

仰韶文化。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恙寨等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刻有简单的刻划符号。

约公元前4500—前2600

大汉口文化。

向父系氏族过渡,氏族开始解体。

在山东莒县陵阳河、诸城前寨等遗址出土了若干陶器,上面刻有接近图像文字的符号。

传说时代

伏羲氏作八卦。

神农时,有蜡辞:

“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黄帝时,有葛天氏之乐。

尧时,有《击壤歌》、《康衢歌》、《尧戒》。

舜时,有《卿云歌》、《君臣质歌》、《南风歌》、《舜祠田歌》。

禹时,涂山氏之女歌“候人兮猗”,实为南音之始。

公元前21世纪—前17世纪

禹死,启杀原定的继承人伯益而嗣位,夏朝建立。

启时,传说有乐舞《九韶》、《九辩》、《九歌》等。

帝孔甲时,传说有《破斧歌》,为东音之始。

帝孔甲时,传说有《盘盂》铭26篇。

公元前16世纪

汤败夏帝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传说汤祷于桑林,舞《大濩》,歌《晨露》(已佚)。

 

公元前14世纪

帝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商复盛。

盘庚迁殷时作《尚书·盘庚》。

自1899年始在殷墟发现甲骨刻辞。

1928年以后经多次发掘,又有大量的甲骨刻辞出土。

《诗经·商颂》5篇为商时作品(依古文经学家之说)。

《周易》卦爻辞传说为殷商后期所作。

公元前11世纪

传说周文王被商王纣囚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北),演《易》八卦为六十四卦。

周武王率众部族伐纣,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箕子向武王陈《尚书·洪范》。

传说武王伐纣后,周公作《大武》舞,有6章歌词与之相应,据说为《诗经·周颂》之《昊天有成命》、《武》、《赉》、《般》、《酌》、《桓》

武王时期,著名的青铜器铭文有利簋铭文、天亡簋铭文等。

《尚书》之《君奭》、《康诰》、《召诰》、《洛诰》、《多士》、《无逸》、《立政》、《大诰》诸篇记周公之言论。

周康王即位时,作《康王之诰》。

康王时,大盂鼎、小盂鼎刻有记事铭文。

周共和元年庚申(前841)

国人起义,厉王出奔。

周、召二公共同行政,为共和元年。

中国历史开始有确切纪年。

宣王五年戊寅(前823)

尹吉甫反攻猃狁至太原。

有兮甲盘铭文记其事。

宣王四十六年已未(前782)

宣王死。

宣王时铸有毛公鼎,其铭文达497字。

《诗经》之《周颂》为西周初期作品。

《大雅》、《小雅》及《豳风》均为西周作品。

平王元年辛未(前770)

平千东迁至雒邑(今洛阳市)。

始为东周。

平王五年乙亥(前766)

秦襄公攻戎,死于歧。

秦襄公时有石鼓文。

lO块鼓形石上各刻有四言诗一首,歌咏秦国君游猎、战争状况。

平王十八年戊子(前753)

秦叉公十三年,秦初有史记其事。

 

平王四十九年已未(前722)

《春秋》、《左传》记事皆从本年始。

惠王十七年辛酉(前660)

狄人灭卫,许穆夫人赋《鄘风·载驰》。

惠王十九年癸亥(前658)

卫叉公徙居楚丘城,国人作《鄘风·定之方中》。

襄王二十五年甲午(前627)

秦晋战于崤。

鲁僖公卒。

传说秦穆公于崤之战后作《尚书·秦誓》,此为《尚书》年代最末之文章。

《诗经》之鲁颂4篇皆产生于鲁僖公之时。

襄王三十一年庚子(前621)

秦穆公卒,以贤者子车氏三子殉葬。

时人歌《秦风·黄鸟》悼之。

定王八年壬戌(前599)

夏徵舒杀陈灵公。

《陈风·株林》作于此前不久。

定王十六年庚午(前591)

楚庄王卒。

楚庄王时,楚国有优孟,曾扮演过已故令尹孙叔敖,此为史载我国最早的演剧活动。

庄王时,大夫庄辛言及鄂君子皙请人将《越人歌》译为楚语。

简王八年癸未(前578)

晋国与秦国绝交。

吕相作《绝秦文》,此为后世檄文之滥觞。

灵王二十一年庚戌(前551)

孔子生(—前479)

景王元年丁巳(前544)

吴公子季札在鲁观周乐。

乐工力歌《周南》、《召南》、诸国风及《小雅》、《大雅》等乐曲。

季札皆有评论。

景王五年辛酉(前540)

晋国韩起使于鲁,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鲁春秋》。

敬王四年乙酉(前516)

王子朝以周之典籍奔楚。

敬王八年已丑(前512)

孙武以《孙子兵法》十三章见吴王阖闾,被任为将。

敬王二十年辛丑(前500)

晏婴死。

《晏子春秋》是战国时人依其言论假托创作而成。

敬王三十六年丁巳(前484)

孔子回鲁。

编订、整理《诗》、《书》、《礼》、《乐》、《春秋》以授弟子。

孔子也曾研究和传授过《易》。

敬王三十九年庚申(前481)

传说孔子修订《春秋》,绝笔于本年春“西狩获麟”句。

以下至孔子去世时的《春秋》经文,皆孔子弟子所编。

敬王四十一年壬戌(前479)

孔子卒(前551—),年七十二。

他的言行被弟子编为《论语》。

鲁哀公作诔文悼念孔子。

此为后世诔文之始。

敬王四十四年乙丑(前476)

周敬王卒,春秋时代结束。

老子为春秋末期人,约与孔子同时,而年稍长于孔子,作有《老

长沙马王堆1973年出土的帛书《春秋事语》,为春秋时史书。

 

元王元年丙寅(前475)

战国始于此年。

定王元年癸酉(前468)

《左传》记事止于此年。

《左传》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墨子约生于此年,或之后不久(据孙诒让《墨子閒诂》)。

定王十六年戊子(前453)

《国语》记事止于此年。

《国语》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安王二十四年癸卯(前378)

墨子约卒于此年或稍前(据孙诒让《墨子閒诂》)。

烈王元年丙午(前375)

庄子生于此年或之后。

庄子约生活在公元前375—公元前275年之间。

烈王四年已酉(前372)孟子生(~前289)。

显王三十年壬午(前339)屈原生(~约前285)。

赧王元年丁未(前314)屈原约于此年受谗被疏。

赧王四年庚戌(前311)

秦惠文王卒。

《诅楚文》为秦惠文王时刻石。

赧王十一年丁巳(前304)

屈原离开郢都赴汉北,作《离骚》。

赧王十六年壬戌(前299)

屈原自汉北返郢。

《天问》、《抽思》作于汉北。

楚怀王被骗入秦受到拘禁,行前,屈原曾谏怀王勿行。

赧王十七年癸亥(前298)

荀子约生于此年(~约前238)

赧王十八年甲子(前297)

屈原遭楚顷襄王迁逐。

赧王十九年乙丑(前296)

楚怀王卒于秦。

屈原作《招魂》悼怀王。

赧王二十五年辛未(前290)

宋玉、唐勒、景差约生于此年前后。

赧王二十六年壬申(前289)

孟子卒(前372—),年八十二。

《孟子》一书为孟子及其弟子共同著成,成于此年前后。

赧王二十七年癸酉(前288)

屈原约于此年作《哀郢》。

赧王二十八年甲戌(前287)

屈原流徙至辰阳、溆浦(今湖南沅陵一带),作《涉江》。

赧王二十九年乙亥(前286)

屈原至江、湘汇流之地,作《怀沙》、《惜往日》。

赧王三十年丙子(前285)

屈原投汨罗江而死(前339—),年五十四。

秦庄襄王三年甲寅(前247)

秦相吕不韦专权,令宾客编集《吕氏春秋》。

 

秦王政八年壬戌(前239)

《吕氏春秋·序意》作于此年,或云《吕氏春秋》成书于此年。

秦王政九年癸亥(前238)

荀子约卒于此年(约前298—),年六十。

秦王政十年甲子(前237)

吕不韦因谬毒事免相。

宗室大臣议逐客。

李斯作《谏逐客书》,秦王为除逐客令。

秦王政十四年戊辰(前233)

韩非入秦,既而遭害。

著有《韩非子》。

秦王政十五年已巳(前232)

项羽生。

秦王政二十四年戊寅(前223)

宋玉、唐勒、景差约卒于此年前后。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庚辰(前221)

秦灭齐,六国至此皆亡,秦统一全国。

自为始皇帝之号。

《山海经》约成于战国时期至汉代初年。

《尚书·禹贡》成于战国后期。

长沙马王堆1973年出土的《经法》、《十六经》、《称》、《道原》四种古佚书为战国后期作品。

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壬午(前219)

始皇东巡,相继立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邪刻石。

秦始皇帝二十九年癸未(前218)

始皇复巡之罘及东观,分别立之罘刻石和东观刻石。

秦始皇帝三十二年丙戌(前215)

始皇东巡至碣石,立碣石刻石。

秦始皇帝三十四年戊子(前213)

秦始皇依丞相李斯建议,焚烧秦记以外列国史籍,《诗》、《书》百家语仅限博士官保有,唯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烧。

下令:

敢有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秦始皇帝三十五年已丑(前212)

始皇发囚徒70万人造阿房宫和骊山陵。

方士侯生、卢生讥议秦始皇,始皇怒,派御史案问。

诸生相互举发,牵连四百六十余人,皆坑杀于咸阳,即后世所称“坑儒”事件。

秦始皇帝三十七年辛卯(前210)

始皇南记至会稽(今浙正绍兴),立会稽刻石。

北上至琅邪、之罘,巡游途中病死于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

秦二世二年癸巳(前208)

李斯被腰斩于咸阳。

有《谏逐客书》一文传世,秦刻石文均出其手,今存7篇。

秦二世三年甲午(前207)

赵高杀秦二世,立子婴为秦王。

项羽在钜鹿大破秦军,刘邦入武关。

汉高祖元年乙未(前206)

刘邦军至霸上,秦王子婴降,秦朝灭亡。

项羽、刘邦会于鸿门。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高祖五年已亥(前202)

刘邦围项羽于垓下,项羽与虞姬慷慨悲歌,后世称为《垓下歌》。

项羽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高祖七年辛丑(前200)

贾谊生。

晁错生。

高祖十二年丙午(前195)

高祖灭黥布。

过沛,歌《大风》。

刘邦卒,子刘盈立,是为惠帝。

 

惠帝二年戊申(前193)

高祖唐山夫人所作《房中祠乐》更名《安世乐》,备其箫管,奏于高祖庙。

惠帝四年庚戌(前191)

废除秦时“挟书者族”之律,广开献书之路。

高后五年戊午(前183)

贾谊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

河南守吴公招谊,置门下。

文帝前元元年壬戌(前179)

征河南守吴公为廷尉,吴公荐贾谊。

文帝以谊为博士。

谊作《过秦论》。

刘安生。

董仲舒生。

司马相如生。

文帝前元二年癸亥(前178)

梁怀王揖立。

代王武立。

贾谊超迁任大中大夫,作《论积贮疏》。

文帝前元三年甲子(前177)

代王武徙封淮阳王。

文帝欲以贾谊为公卿,诸老臣多害之。

文帝前元四年乙丑(前176)

贾谊出为长沙王太傅。

渡湘水,作《吊屈原赋》。

文帝前元七年戊辰(前173)

贾谊作《鵩鸟赋》。

文帝前元九年庚午(前171)

阜陵侯安立,时年八岁。

贾谊奉诏入朝,拜为梁怀王太傅。

文帝前元十一年壬申(前169)

梁怀王坠马死(注:

此从《汉书·诸侯王表》王先谦补汪)。

淮阳王武徙梁,是为孝王。

文帝前元十二年癸酉(前168)

晁错任太子家令,作《论贵粟疏》。

贾谊卒。

其作品有明人所辑《贾长沙集》流传。

文帝后元四年辛巳(前160)

枚乘仕吴。

庄助生。

文帝后元七年甲申(前157)

文帝卒,刘启立,是为景帝。

邹阳作《上吴王书》,王不用。

枚乘作《谏吴王书》。

庄忌亦谏吴王,不听。

枚、庄、邹去吴,往依梁孝王。

景帝前元元年乙酉(前156)

枚乘作《七发》。

枚皋生。

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前154)

吴楚七国反。

太尉周亚夫将兵击之。

梁孝王据城以阻七国之师。

准南王安欲应吴楚之使,同反朝廷,其相张释之将兵为汉。

晁错诛。

东方朔生。

景帝前元四年戊子(前153)

梁孝王大治宫室苑囿,招延四方豪杰及文学之士。

齐人羊胜、公孙诡等自山东至。

诏拜枚乘弘农都尉,旋以病去官,复游梁。

景帝前元五年已丑(前152)

枚乘作《菟园赋》。

景帝前元七年辛卯(前150)

司马相如以赀为郎,任武骑常侍。

景帝中元元年壬辰(前149)

梁孝王入朝,枚乘等从游,司马相如见而悦之。

 

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前148)

司马相如以病免官,客游梁,与梁园宾客居。

景帝中元五年丙申(前145)

司马相如作《子虚赋》。

司马迁生。

一说生于武帝建元六年(前135)。

景帝后元元年戊戌(前143)

梁孝王武卒。

孝王子买立,是为恭王。

司马相如归蜀。

枚乘归淮阴。

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前140)

武帝以安车蒲轮征枚乘,枚乘卒于途。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东方朔至长安,待诏公车。

武帝建元二年壬寅(前139)

司马相如饮于临邛卓氏,与卓文君结好。

枚皋年十七,上书梁恭王,得召为郎。

刘安入朝,为《离骚传》。

武帝建元三年癸卯(前138)

东方朔仕为郎。

武帝建元五年乙巳(前136)

置五经博士。

枚皋拜为郎。

武帝建元六年丙午(前135}

武帝读《子虚赋》而善之,召见司马相如。

相如作《上林赋》。

相如拜为郎。

武帝元光五年辛亥(前130)

发巴蜀卒筑路通夜郎,司马相如奉命入蜀,作《喻巴蜀檄》。

陈皇后禁于长门官。

 

武帝元光六年壬子(前129)

司马相如再次入蜀,作《难蜀父老》。

武帝元狩三年辛酉(前120)

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

广采民歌以入乐府。

司马相如任孝文园令。

武帝元狩五年癸亥(前118)

司马相如作《封禅文》,交卓文君,旋以消渴疾卒。

其作品有后人所辑《司马长卿集》传世。

武帝元封元年辛未(前110)

武帝封泰山。

司马谈卒,临终嘱托其子司马迁实现著史遗愿。

武帝元封四年甲戌(前107)

司马迁继任太史令

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前104)

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奉命创太初令,颁行天下。

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

董仲舒卒。

武帝天汉元年辛巳(前100)

武帝索《史记》之《孝景本纪》与《今上本纪》,详而削之。

武帝天汉三年癸未(前98)

李陵战败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武帝怒,以迁下狱,受腐刑

武帝天汉四年甲申(前97)

司马迁任中书令,继续撰写《史记》。

武帝征和二年庚寅(前91)

司马迁作《报任安书》,一说作于太始四年(前93)。

武帝后元元年癸巳(前88)

王褒约生于此年

昭帝始元六年庚子(前81)

会议盐铁,后经桓宽整理而成《盐铁论》

昭帝元凤二年壬寅(前79)

刘向生,一说生于元凤四年(前77)

宣帝神爵元年庚申(前61)

戴圣编辑《礼记》成,戴德也编成《大戴礼记》

宣帝神爵四年癸亥(前58)

王褒作《圣主得贤臣颂》,拜为谏大夫。

宣帝五凤元年甲子(前57)

王褒等娱侍太子,作《洞箫赋》

宣帝甘露元年戊辰(前53)

扬雄生

宣帝甘露三年庚午(前51)

宣帝诏群儒于石渠阁讲论五经异同,并亲临会议,称制裁断。

成帝河平三年乙未(前26)

刘向、刘歆父子领校秘书。

成帝元延元年已酉(前12)

扬雄离蜀赴京。

成帝元延二年庚戌(前11)

帝郊祀,扬雄从,作《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

 

成帝元延三年辛亥(前10)

扬雄作《长杨赋》。

成帝绥和元年癸丑(前8)

刘向卒。

其文所存多奏疏和叙录,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另有《说苑》、《新序》、《列女传》流传。

成帝绥和二年甲寅(前7)

成帝卒,刘欣立,是为哀帝。

有诏撤消乐府。

一说事在建平元年(前6)。

哀帝建平三年丁巳(前4)

扬雄撰《太玄》。

平帝元始三年癸亥(3)

班彪生。

汉初始元年戊辰(8)

王莽自称皇帝,国号新。

王莽天凤五年戊寅(18)

杨雄卒。

原有集五卷,已佚。

今存明人辑《扬子云集》。

又有《太玄》、《法言》传世。

王莽地皇四年癸未(23)

王莽被杀,刘玄恢复汉朝,号更始。

刘歆卒。

其著述今存《遂初赋》、《列女传颂》等,有后人辑《刘子骏集》传世。

光武帝建武元年乙酉(25)

刘秀称帝,建都洛阳。

班彪作《北征赋》。

光武帝建武三年丁亥(27)

王充生。

 

光武帝建武八年壬辰(32)

班固生。

光武帝建武二十年甲辰(44)

班彪续写《史记》。

杜笃作《论都赋》。

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壬子(52)

班固与崔骃、傅毅游太学。

光武帝建武三十年甲寅(54)

班彪卒。

光武帝建武三十一年乙卯(55)

冯衍上疏自陈,作《显志赋》。

明帝永平元年戊午(58)

班固始撰《汉书》。

明帝永平四年辛酉(61)

班固以私修国史罪下狱。

明帝永平五年壬戌(62)

班固除兰台令史。

贾逵上所作《左氏解诂》、《国语解诂》。

明帝永平八年乙丑(65)

中国始见崇佛记载,明帝给楚王刘英的诏书称:

“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慈”。

明帝永平九年丙寅(66)

班固修《汉书》,作《两都赋》。

明帝永平十一年戊辰(68)

天竺僧人摄摩腾、竺法兰至洛阳,居白马寺,编译《四十二章经》。

章帝建初三年戊寅(78)

辞赋家杜笃战殁于射姑山。

张衡生

章帝建初四年已卯(79)

章帝于白虎观临决五经异义

班固撰《白虎通》,又名《白虎通义》、《白虎通德论》。

章帝建初七年壬午(82)

班固上《汉书》,迁玄武司马

章帝元和元年甲申(84)

崔骃作《南巡颂》

章帝元和二年乙酉(85)

班固、崔骃并作《东巡颂》

章帝章和二年戊子(88)

章帝卒,刘肇立,是为和帝

班固为中护军,崔骃为主簿,随大将军窦宪征匈奴。

和帝永元元年已丑(89)

傅毅为将军窦宪记室掾。

傅毅、崔骃、班固并作《北征颂》

和帝永元二年庚寅(90)

傅毅卒。

其作品今存《舞赋》、《七激》等。

和帝永元四年壬辰(92)

窦宪获罪自杀。

班固连坐入狱,卒于狱中,其作品明人辑为《班兰台集》,又有《汉书》、《白虎通义》传世。

和帝永元七年乙未(95)

张衡至京,入太学。

和帝永元十二年庚子(100)

张衡任南阳主簿。

许慎《说文解字》成书,作《后叙》。

和帝元兴元年乙巳(105)

和帝卒,刘隆立,是为殇帝。

张衡精思十年,作《二京赋》。

安帝永初五年辛亥(111)

许慎作《五经异义》。

安帝元初元年甲寅(114)

王逸撰《楚辞章句》。

安帝元初五年戊午(118)

马融作《广成颂》。

安帝永宁元年庚申(120)

班昭卒。

有《东征赋》、《七戒》等作品传世。

顺帝永建元年丙寅(126)

马融作《长笛赋》。

崔琦游京师,以文章称,拜为郎。

顺帝阳嘉四年乙亥(135)

张衡作《思玄赋》。

王逸为侍中,作《九思》。

顺帝永和元年丙子(136)

张衡任河间相,作《四愁诗》。

顺帝永和三年戊寅(138)

马融为武都太守,著《易》、《书》、《诗》、《礼》诸传。

蔡邕生。

顺帝永和四年已卯(139)

张衡卒,其作品今存明人辑本《张河间集》。

桓帝和平元年庚寅(150)

郦炎生。

桓帝永兴元年癸巳(153)

孔融生。

桓帝永寿元年乙未(155)

曹操生。

桓帝延熹二年已亥(159)

蔡邕被征召赴京,称病而归,作《述行赋》。

桓帝延熹五年壬寅(162)

王延寿作《梦赋》、《鲁灵光殿赋》。

桓帝延熹七年甲辰(164)

秦嘉卒,有《赠妇诗》三首传世。

桓帝延熹九年丙午(166)

马融卒。

其作品明人辑为《马季长集》。

灵帝熹平元年壬子(172)

蔡琰生。

灵帝熹平二年癸丑(173)

赵壹作《穷鸟赋》;为上计吏,作《刺世嫉邪赋》。

祢衡生。

 

灵帝熹平六年丁巳(177)

郦炎卒,有《见志诗》二首传世。

灵帝光和四年辛酉(181)

边让作《章华台赋》。

灵帝中平四年丁卯(187)

曹丕生。

灵帝中平六年已巳(189)

灵帝卒,刘辩立,是为少帝。

刘辩废,刘协立,是为献帝。

曹操东归,起兵讨董卓。

注:

年表整理自袁行霈主编:

《中国文学史(第一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