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063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教案

《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

导入(

进入美妙的世界啦~)

①醉翁亭对联:

 

翁去八百年 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 亭影不孤。

  

并未成翁 到处也须杖履;不能一醉 此来辜负山林。

  

人生百年 把几多风月琴樽 等闲抛却;是翁千古 问尔许英雄豪杰 哪个醒来。

  

谪往黄冈执周易焚香默坐岂消遣乎,贬来滁上辟丰山酌酒述文非独乐也 。

  

醒来欲少胸无累,醉后心闲梦亦清 。

  

②滕王阁对联: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③岳阳楼对联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知识典例(

注意咯,下面可是黄金部分!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

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

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

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

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

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呢?

是庐陵欧阳修吧。

一、基础知识:

1、作家作品: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改革的领袖,在散文、诗词及文学批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2、生字读音:

环滁(chú)琅琊(lángyá)辄(zhé)林霏(fēi)开岩穴暝(míng)伛偻(yǔlǚ)山肴(yáo)野蔌(sù)射者中(zhòng)觥(gōng)筹交错颓(tuí)然阴翳(yì)

3、重点词语解释:

(1).环滁皆山也;环而攻之环:

环绕。

环:

包围。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

茂盛的样子。

秀:

秀丽。

(3).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泻:

飞泻。

(4).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

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临:

靠近。

(5).名之者谁名:

命名。

(6).饮少辄醉辄:

就。

(7).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情趣。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

寄托。

(9).云归而岩穴暝归:

聚集。

(1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归:

回家。

从:

跟从。

(11).吾谁与归归:

归依。

(1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芳:

香花。

发:

开放。

秀:

草木茂盛。

繁阴:

形成浓阴。

(13).至于负者歌于途负者:

背着东西的人。

(14).休于树于:

在。

(15).山肴野蔌肴:

野味。

蔌:

菜蔬。

(16).宴酣之乐酣:

尽兴的喝酒。

(17).非丝非竹丝:

弦乐器。

竹:

管乐器。

(18).弈者胜弈:

下棋。

(19).觥筹交错觥:

酒杯。

筹:

酒筹。

(20)颓然乎其间者颓然:

醉醺醺的样子。

乎:

于。

(21).树林阴翳翳:

遮盖。

(22).鸣声上下上下:

指树林的上面和下面

(23).太守谓谁谓:

是。

4、重点句子翻译: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3)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译:

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在出游啊。

(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站着或坐着大声喧哗的,是欢悦的众位宾客。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这是喝醉了的太守。

(5)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宾客跟从太守回去。

树林茂密阴蔽,到处的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二)内容主旨:

全文以“乐”字贯穿,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三)重点把握:

1.全文的主旨是:

与民同乐。

2.文章的名句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

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

4.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

醉能同其乐。

5.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6.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7.太守之乐其乐中的太守的“乐”是指什么?

“寄情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之乐。

8.对联:

欧阳修与百姓同乐,范仲淹以天下为忧。

9.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

请仔细找一找,说说自己的理解。

作者的“乐”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山水之乐”,并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是“宴酣之乐”,近取“山肴野蔌”,佐酒“非丝非竹”,众人“起坐喧哗”,太守“颓然其间”;三是“乐人之乐”,故作文以叙其事。

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四、知识点归类:

1、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古义:

情趣。

今义:

意思或愿望。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

古义:

离开今义:

到、往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

古义:

醉醺醺的样子今义:

颓废的样子  

野芳发而幽香芳:

古义:

花朵今义:

芳香

山间之四时也时:

古义:

季节今义:

时间

2、一词多义:

①而:

表顺接的连词,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

表并列的连词,泉香而酒冽;表递进的连词,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表转折的连词,可是,却,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表时间的连词,不久,已而夕阳在山。

②绝:

停止,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与世隔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到极点,以为绝妙;

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③也:

与“者”连用,表示判断语气,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语气,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之:

助词,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代词,名之者谁?

⑤酿泉:

名词,泉的名称,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宾动短语,酿造泉水,酿泉为酒。

⑥乐:

快乐,动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趣,名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⑦秀:

秀丽,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开花,文中指繁荣滋长,佳木秀而繁阴。

⑧意:

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打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⑨临:

靠近,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到,临溪而鱼。

⑩名:

名词,名字,卷卷有爷名;动词,给……命名,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⑾穷:

①乐亦无穷也:

尽。

②欲穷其林:

走完。

⑿归:

①云归而岩穴暝:

归集,聚拢。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家。

3、词类活用:

①山行六七里在山上,名词作状语。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

③名之者谁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④自号曰醉翁也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⑤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为乐,动词。

(后乐)乐趣,名词。

4.特殊句式以及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

译: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唤,走在后面的人答应,弯着驼背的老人,领着的孩子,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就是滁州的人们在游山啊。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

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使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译:

醒来后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时能够同享那乐事,清醒后能够用文章记述那乐事的人,是太守。

判断句:

①环滁皆山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

译:

滁州四面都是山。

②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译:

这明晦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是琅琊也。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乐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译:

领会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饮酒上。

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主线句: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全文的主旨句: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描写滁洲城总的地理环境的句子是:

环滁皆山也。

4.表明“醉”与“乐”之间关系的画龙点睛之笔:

醉能同其乐。

5.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感情基调(点题的句子、名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滁州的地理环境:

环滁皆山也。

7.自问自答道出醉翁亭的来历: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8.醉翁雅号的由来: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9.醉翁亭的来历: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10.将游玩观赏的乐趣融于宴饮之中或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山间朝暮之景: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12.山间四时之景: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春:

野芳发而幽香;夏:

佳木秀而繁阴;秋:

风霜高洁;冬:

水落而石出者)

13.“滁人游”的场面: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4.“太守宴”的场面: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5.“众宾欢”的场面: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6.“太守醉”的场面: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7.醉翁的自画像: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8.醉罢晚归: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简答题

1.列出每段段意。

①写醉翁亭四周环境;

②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以及游山之乐无穷;

③写百姓游玩、众宾宴饮、太守醉倒的场面;

④写宴散人归,点明写作主旨。

2.概括全文中心。

本文描写了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和变化多端的自然风光,勾勒了一幅太守在山林中游玩宴饮、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派遣忧愁的复杂感情。

3.作者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与民同乐。

4.本文写法:

由景生情,情景交融,“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哪四幅图画?

核心又是什么?

图画: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实战训练:

《醉翁亭记》练习题

1、选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环滁/皆山也B.而乐/亦无穷也

C.负者/歌于途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名: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晦:

(3)行者休于树于:

(4)临溪而渔渔:

3、用现代汉浯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

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2分)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1分)

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分)

(1)云归而岩穴暝暝:

(2)佳木秀而繁阴秀: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8、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

(2分)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名之者谁

(2)野芳发而幽香

(3)朝而往,暮而归(4)弈者胜

10、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亭者谁(的人)B、山间之四时也(的)

C、行者休于树(从)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

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3分)

 

跟踪训练:

(一)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

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林泉高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2)名之者谁                

2.选出下列句子中古汉语句式不同的一项(      )(2分)

A.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

D.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

                                                  

 

(2)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

译:

                                     

 

4.上面两段文字都写了山水之美,请你写出两个同时含有“山”和“水”的成语。

(2分)

   

(1)                    

(2)            

5.(乙)文的作者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

假如他去游览琅琊山,他会喜欢这座山吗?

为什么?

(3分)

                    

 

 

(二)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掇:

(duō)拾取,采取。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佳木秀而繁阴    (     )

(2)遂书以名其亭焉(    )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2分)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4.从《醉翁亭记》、《丰乐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

(2分)

   5.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

(用文中词语回答)

 

  6.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

 

  7.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并回答6-10题。

A文段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B文段

楚子发母

楚子发母,楚将子发之母也。

子发攻秦绝粮,使人请于王,因归问其母。

母问使者曰:

“士卒得无恙乎?

”对曰:

“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

”又问:

“将军得无恙乎?

”对曰:

“将军朝夕刍豢①黍粱。

”子发破秦而归,其母闭门而不内,使人数之曰:

“子不闻越王勾践之伐吴耶?

客有献醇酒一器者,王使人注江之上流,使士卒饮其下流,味不及加美⑾而士卒战自五也,异日,有献一囊糗糒②者,王又以赐军士,分而食之,甘不逾嗌③,而战自十也。

今子为将,士卒并分菽粒而食之,子独朝夕刍豢黍粱,何也?

《诗》不云乎,好乐无荒,良士休休’,言不失和也⒃,夫使人入于死地,而自康乐于其上⒄虽⒆⒅有以得胜,非其术也。

子非吾子也,无入吾门!

”子发于是谢其母,然后内之。

【注释】①刍(chu)豢(huan):

牛羊类的家畜,这里指肉食。

②糗(qiu)鞴(bei):

干粮。

③嗌(yi):

咽喉。

6.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

A.翼然临于泉上(靠近)B.野芳发而幽香(芳香)

C.觥筹交错(酒杯)D.宴酣之乐(尽情地喝酒)

7.选出下列句中的“于”与“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的“于”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A生于忧患B.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C.贤于才人远矣D.舜发于畎亩之中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3分)

A.使人请于王:

派人向楚王请求(运送军粮)。

B.其母闭门而不内:

他的母亲关闭大门不接纳他。

C.使人数之曰:

让人责问他说。

D.子发于是谢其母:

子发于是感谢他的母亲。

9.选出对“苍颜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

A.脸色苍白、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B.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颓废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C.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D.脸色苍白、头发花白,颓废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10.选出下面对B文段分析正确的一项()(3分)

A.子发母借用越王勾践伐吴的故事,是对子发攻打秦国英勇表现的肯定。

B.子发在母亲的教育下知错能改,终于得到母亲的谅解。

C.子发母亲懂得为将之道,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女子。

D.文章告诉我们,作为上级,不能独自享乐,要与下属同甘共苦,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答案:

(一)1答案:

(1)像鸟的翅膀  

(2)命名评分:

每小题1分,共2分。

2.答案:

C评分:

选对得2分。

3.答案:

(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所以山有水就有活力,有草木就有生机,有烟云就秀丽妩媚。

评分:

每小题2分,共4分。

4.答案示例:

山清水秀  山穷水尽  千山万水  山重水复评分:

写出1个得1分,共2分。

5.答案示例一:

会,因为琅琊山上有山峰,有酿泉,有醉翁亭,有林木,这符合画家郭熙对山水的审美标准。

   示例二:

会,画家郭熙认为,有山水、草木、云烟、亭榭等景物的相互衬托,画面才美,而琅琊山正符合他的审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