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师用书人民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022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师用书人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师用书人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师用书人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师用书人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师用书人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师用书人民版.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师用书人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师用书人民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师用书人民版.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5讲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师用书人民版

第5讲 伟大的抗日战争

考纲要求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课标提示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考点一 侵华日军的罪行

考点二 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自主学习答案]

考点一 ①卢沟桥 ②南京大屠杀 ③以华制华

考点二 ①八一宣言 ②一二八事变 ③合作抗日 ④1937 ⑤抗日根据地 ⑥百团大战

[巧学妙用]

1.概念辨析——“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

党内合作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方式。

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所以叫党内合作。

而党外合作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方式。

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

2.图示解史——抗日战争

3.构图解史——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4.巧思妙记——抗战基本过程

局部抗战九一八,全面抗战卢沟桥。

初次大捷平型关,重大胜利台儿庄。

深入敌后打游击,日军闻风胆皆丧。

百团大战显神功,中共七大道路通。

八年抗战成正果,血肉之躯筑长城。

考法1 对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的认识

【考题1】1937年8月20日,蒋介石签令颁发国军作战指导计划,其“方略”第二条为“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持久战’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各战区应本此主旨,酌定攻守计划,以完成其任务”。

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依然延续了此前对日妥协的做法

B.国民政府军事安排重心仍在剿共

C.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畏敌恐战心态

D.体现了国民政府实行积极的抗战路线

答案 D

』本题颠覆了思维定势——蒋介石“反共、不抵抗”,从另一个视角反映了蒋介石的爱国情怀。

这也印证了:

新课标高考下,绝大多数试题会完全脱离教科书,选择新材料,在试题的背景、立意上求新,在能力的运用上求活的原则。

』客观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

(1)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对日军进行了较为积极的抗战,先后在上海、太原、徐州、武汉等地组织了大规模会战,正面战场是当时抗日的主战场,其军队是抗日的主力。

(2)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牵制了日军主力,客观上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团结,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3)由于国民党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在战术上消极防御,往往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

从客观上讲,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武器精良,导致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失利。

考法2 对抗日战争历史地位的理解

【考题2】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如果中国屈服……那将是日军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罗斯福认为(  )

A.中国的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B.美国对中国的支持至关重要

C.俄国支持中国抗战非常重要

D.没有中国,战争就不会胜利

答案 A

』解答本题要从两方面入手:

其一,提炼题干主旨:

罗斯福认为中国战场非常重要;其二,理解信息“如果中国屈服……日军和纳粹……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体现了中国抗战的重要性,也表明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国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尤其是跻身世界四大国行列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显示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是世界各国对中华民族为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肯定和认同,并从此确立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考法3 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及取胜原因

史料一 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

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

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

宣言宣布:

“……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史料二 二战结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签字国家的顺序是美、中、英、苏、澳、加、法、荷等。

1946年5月,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苏、中、法为序,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

必须认识到,在国际场合争席位、争排场,实际上关系到国家的地位和尊严。

——摘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提示 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相互妥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社会各界的推动。

2.据史料二指出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依据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提示 

(1)依据:

日本投降书受降国签字顺序。

(2)分析: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获取并正确解读信息”是高考第40题常见的一种能力检测。

史料一反映了国共正式合作的实现,解读史料主要是对《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概括分析,根据条目分析中共对国民党政策的变化。

信息“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说明国共两党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民族大义面前摒弃前嫌,实现了正式合作;史料二描述了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的情况,主要理解背后中国代表团的努力和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信息“最终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书上受降签字的次序排列”实质上反映了抗日战争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1)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及取胜原因

①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②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

③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

④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⑤最具持久性。

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

⑥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2)抗日战争取胜的原因

①组织领导:

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②民众因素: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③战略战术:

中国共产党制定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④国际因素:

1942年,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考法4 彰显民族精神的全民族抗战

史料 1937年,日本侵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12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1942年,美、英、中等26个国家签订反对德、意、日侵略的《联合国家宣言》,组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2012年以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发表讲话称: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是战胜国做出的裁决”,重申“侵略定义未定论”,推动修改《和平宪法》。

——摘编自《中日关系大事记》

根据史料提供的信息,任选其中两个角度,说明2015年中国政府高调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现实意义。

(角度明确,史论结合)

提示 示例:

角度一:

日本侵略。

从卢沟桥事变开始,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等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说明举办此活动的意义可以让国人牢记国耻,振兴中华,启迪世人尊重人权、尊重人的生命,实现和平发展是全人类的价值追求。

角度二:

民族团结。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说明举办此活动的意义可以启迪国人认识中华民族团结是民族独立和国家振兴的根本保证。

角度三:

国际合作。

美、英、中等国家签订《联合国家宣言》,组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说明此活动的意义在于加强国家对话、协商、合作是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的基本途径。

角度四:

日本右翼分子否定历史。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歪曲历史事实、妄称“侵略定义未定论”、推动修改《和平宪法》。

说明此活动的意义在于告诫世人警惕日本右翼势力对世界和平的威胁,避免悲剧重演。

』首先要确定四则史料的主旨,然后选定角度,再联系70周年纪念活动进行阐述。

第一则史料主要反映日本对华侵略的开始和主要罪行,若选此项,主要从反思教训、维护和平角度来论述;第二则史料以国共合作抗日为主旨,论述要力求紧扣民族团结;第三则史料反映国际合作,论述时应抓住国际活动中的互帮互助;第四则史料以当代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为题材,论述时应当立足现实,透析其用意,警醒世人。

答案要包含角度、史实、说明。

』中华民族精神的崛起——全民族抗战

(1)旗帜: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地域:

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3)参战:

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

(4)团结:

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5)合作:

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6)基础:

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使抗日战争有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1.(2016·课标全国Ⅰ,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

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解析 国民党禁止刊载的“谬误名词”都涉及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共产党抗战的事实,中共抗战的事实,大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严重冲击了国民党专制局面,为了维护“一党专制”,国民党对这些名词进行封杀,故选D。

指定“谬误名词”及其禁止刊载的做法,会激化国民党与其他党派的矛盾与冲突,排除A;政府把“争取民主”“国共合作”等归为“谬误名词”,显然不利于政府形象的塑造,排除B;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军队在国民党中央政府领导下进行抗战,排除C。

答案 D

2.(2015·课标全国Ⅱ,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

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D.强化物资管制

解析 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国家强制、法定的流通媒介,不具有法定货币性质的票、券的流通,对使用者来讲是一种被掠夺。

从题干情境分析,日本侵略者在中国通过发行“联银券”“军用票”,实际是对中国人民的经济掠夺,将战争的负担转嫁给中国人民,故选B项。

发行“票、券”的地域主要在沦陷区,故排除A、C项。

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 B

3.(2014·课标全国Ⅱ,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

“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

”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

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解析 材料体现了中国代表要求各国帮助中国抗击日本侵略,A项正确;B项不是材料体现的目的,而是“实现目的”的依据;材料未体现批评列强的信息,C项错误;原有世界格局早已被打破,D项错误。

答案 A

4.(2013·课标全国Ⅱ,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

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解析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没有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认可,说明国民党中央不愿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故D项符合题意。

材料仅能说明国民党中央对“减租”的态度,并不能说明A、B两项。

C项表述太绝对,可排除。

答案 D

5.

(2015·天津文综,7)右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

A.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B.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青天白日”图案“缅甸”和图片中的时间“1942”,由此判断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赴缅与美国协同作战,故选C。

A、B两项说法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说法过于片面,排除。

答案 C

一、选择题

1.(2017·河南郑州模拟)“权力真空出现,……为了在国内斗争中占得上风,军人集团常常在中国挑起事端,寻衅滋事,侵夺中国权益,以能为日本谋取国家利益来增加自己内斗的砝码。

”材料表明日本不断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是(  )

A.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成性

B.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全面侵华蓄谋已久

C.日本政府内部的派系争斗

D.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发展

解析 材料中主要反映“军人集团……侵夺中国权益”,故A项错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制定“大陆政策”,与材料意旨不符,故B项错误;日本政府内部的派系争斗与材料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军国主义思想,故D项意旨错误。

答案 C

2.(2016·四川德阳一诊)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学者宣称西方文化是儒家所批判的霸道文化,东方文化是儒家理想的王道文化,日本是东方文化代表,是王道的化身,日本为建立“王道乐土”而进行“大东亚圣战”,以拯救亚洲国家。

这些言论是为了(  )

A.在沦陷区推奴化教育B.美化法西斯主义行径

C.表达种族主义的诉求D.论证日本民族中心论

解析 题干中并未提到教育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日本认为自己为建立“王道乐土”而进行“大东亚圣战”,是拯救亚洲国家,可以看出其目的是在美化自己的侵略行径,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种族主义,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民族中心论,故D项错误。

答案 B

3.(2017·四川内江一诊)“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

无论各党派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和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

”这一呼吁表明(  )

A.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立即发表宣言

B.国内阶级矛盾已经基本解决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国共内战大体停止

解析 题目中显示了1935年在日本侵华严重的情况下,中共发表的宣言,当时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故A项错误;题目中显示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号召各党派团结起来,一致抗日,不代表国内的阶级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故B项错误;当时中共号召大家不计旧怨,共同抗日,一致对外,故C项正确;国共内战有两次,抗日战争后还有一次,故D项错误。

答案 C

4.(2017·广东揭阳模拟)《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强调: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该宣言(  )

A.促使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

B.促成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

C.有利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

解析 根据材料“国共合作”“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等可以推知该合作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故A项错误;促成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而不是第一次合作,故B项错误;合作宣言的发布是在全面抗战开始之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强调的几点原则可知该宣言承认了国民党的领导地位,故D项正确。

答案 D

5.(2017·湖北宜昌模拟)“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战东战场……”这首曾经激励国人抗战的《八百壮士歌》创作的背景是(  )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D.百团大战

解析 民族英雄谢团长谢晋元率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故A项正确;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百团大战均与材料史实无关,故B、C、D项错误。

答案 A

6.(2017·重庆一诊)1937年8月,中日军队开始在上海市区以北的区域展开硬拼,“双方为争取本会战之胜利,均尽出精锐,倾力以赴……在正面二百余里,纵深三百余里之地域内,浴血苦战……”。

此战,中国军队“倾力以赴”的结果是(  )

A.保卫了中国民族工商业聚集地

B.保卫了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

C.粉碎了日军进剿抗日根据地的阴谋

D.粉碎了日军“三月灭华”的计划

解析 依据材料推断中国军队“倾力以赴”进行淞沪会战。

但淞沪会战失利,没有保住中国民族工商业聚集地,也没有保卫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南京,故A、B项错误;淞沪会战与粉碎了日军进剿抗日根据地的阴谋无关,故C项错误;淞沪会战首要功绩在于粉碎了日军“三月灭华”的计划,故D项正确。

答案 D

7.(2016·山东青岛模拟)根据下列信息推断,荣誉军人王强伤于(  )

荣誉军人姓名:

王强

籍贯:

山东临沂  部队:

国民革命军第3军

职务:

上尉 受伤日期:

民国27年7月1日

残疾状况:

左上膊上1/3切断 残疾等级:

一等残

A.太原会战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D.百团大战

解析 根据材料中“民国27年7月”可知为1938年,太原会战发生在1937年,故A项错误;徐州会战发生在1938年4月,故B项错误;武汉会战发生在1938年6月到10月,与题目相符,故C项正确;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故D项错误。

答案 C

8.(2017·湖北荆州模拟)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

“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

”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  )

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

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D.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

解析 据材料“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可知为西北问题而非远征军赴缅作战,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西北内陆抗日,未涉及海外援华,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徐州会战无关,且时间也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可知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故D项正确。

答案 D

9.(2017·江苏南京、盐城调研)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资料记载:

“在治安战期间的某战场。

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变化无常。

有关敌人准确位置的情报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

”下列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材料反映了敌后抗战的战争特征

B.材料中的“某战场”是指中国的正面战场

C.“犬牙交错”是因为全民族抗战尚未形成

D.材料反映的相关情况主要出现在抗战初期

解析 从材料“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可判断这个战场是敌后战场,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故A项正确;正面战场,与材料中“敌人准确位置的情报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不符,故B项错误;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尚未形成”不符,故C项错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与“主要出现在抗战初期”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

10.(2017·安徽合肥模拟)以下是2014年中国民政部公布的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情况示意图。

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八年抗战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B.全民族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C.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 材料重点在突出中华民族各个部分都曾经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不是在于整体,故A项错误;材料所述各个部分都曾经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意在说明抗战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无意说明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中流砥柱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将中国的抗战放在世界的范围之内来评价和考量,故D项错误。

答案 B

11.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学习笔记片断,其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民主政治:

两党合作;民主力量不断发展;国民政府开放民主

经济管理:

政府经济职能增强

国家主权:

废除旧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主权国家的尊严,民族凝聚力增强

A.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背景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C.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D.抗战胜利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解析 根据信息“两党合作”可排除A、B两项;根据“国民政府开放民主”“民族凝聚力增强”等信息可以排除C项;材料从政治、经济、外交、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全面阐释了抗战胜利的意义,故答案为D。

答案 D

12.(2017·湖南郴州模拟)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米德博士说:

“尽管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已成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国共军队牵制了1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

……(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故。

”作者主要想说明(  )

A.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时间最长的战争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中国军队牵制100万日军不合事实

D.重视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解析 材料未体现“时间最长”,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东方主战场”的地位,故B项错误;“国共军队牵制了1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意思是事实存在,但人们并未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故C项错误;“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故”,强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