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6002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docx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教案

练习课1

教学课题:

分数乘法练习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2: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

自主练习、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及手段:

直尺、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复习旧知。

⑴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⑵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⒉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些和分数乘法有关的练习吧!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⒈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

这道题是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练习,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交流。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是否可以进行约分,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

⒉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题到第13题。

这六题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数乘法问题,题目中设计到很多课外知识,这些练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一位数乘分数意义的理解,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题意,然后再独立解答,最后组织交流汇报。

三、全课总结。

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练习课2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3: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法与学法:

自主练习、重点讲解

教学准备及手段:

直尺、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

5×6+7×315×(34-27)16×4-7×9

(35+21)×2870-4×636×2+15

不要求学生计算,只要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即可。

2.引出课题:

刚才复习的整数乘加、乘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这节课我们学习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分数乘加与乘减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6。

⒈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

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⑴画框长

m,画框宽

m。

⑵求“需要多长的木条?

”就是求画框的周长。

⒉学生独立列式。

)×2或

×2+

×2

⒊启发自学,交流收获。

⑴请学生自学教材第9页的内容。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⑵指名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发现: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⒋学生独立完成计算,交流汇报。

交流时,指名说说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⒈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5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计算错在哪里,再进行独立改错练习。

⒉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订正。

⒊出示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7题。

本题既复习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又加强了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

⒋出示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8、9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练习课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

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引导学生准确地找到单位“1”,并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

3: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乘法

1、学生独立计算P16第1题,并思考式子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

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把整数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

(2)分数乘分数:

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做“整理与复习”的第1题和练习四第1、2题。

二、复习计算及简便计算

1、复习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2、复习乘法的运算定律:

⒊做“整理与复习”的第3题和“练习四”第3题,说说这些题适合运用什么运算定律?

为什么?

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三、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

1、复习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

(1)找到题目中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

(2)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求出所要求的部分量。

2、练习四第4题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

(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整理与复习”的第3题和练习七第4、5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板演,讲评时让学生说清是怎样思考的。

练习课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重点:

复习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会描述物体的路线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有关知识。

二、完成《口算题卡》

1、第16页第1、2题。

2、第2题、混合运算,指导学生认真完成。

三、

1、指名描述小美走过的路线图。

2、指名画一画。

四、集体作业

1、教材第26页、27页第9-11题

2、自己动手画第9题的路线图。

展示并且集体订正。

3、小组讨论余下的题目,多媒体展示。

五、课堂练习

1、《数法题解》第33、34页基础启动1、2、3、4题。

2、补充练习。

《口算题卡》第17页《单元擂台》

练习课5

教学内容:

教材第46页,总结与练习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的概念、计算和应用,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经历知识的回顾整理过程,体验归纳整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复习的习惯和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归纳整理概念、计算和应用的知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形成思维的系统性。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知识间的联系,灵活运用知识联系解决问题。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课件出示:

孔子的图片、温故而知新。

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总结:

是啊,经常复习旧的知识,就会有新的理解和感悟,那么第三单元的知识已经学完,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独立的复习,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分数除法,希望同学们能够温故而知新。

板书:

分数除法的复习。

一、自研自探

复习分数乘除法计算法则

(1)学生分组做口算题。

(2)分组核对答案。

(3)出示

问题:

(1)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

 

总结分数乘法计算方法:

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问题

(2):

分数除法又是怎样计算?

总结分数除法计算方法:

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复习分数乘除法的联系

(1)根据分数乘法算式3/4×2/5=3/10写出两个分数除法的式子。

(2)请学生说一说并评议,归纳分数乘除法的联系:

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也就是说分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合作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倒数和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合作提示,系统整理本单元的知识。

教师参与小组合作,了解各组整理的情况。

复习倒数

(1)、复习倒数的定义:

提问:

什么是倒数?

定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口答:

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2/758/5

(3)注意强调两点: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复习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1)复习学过了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知识回顾:

1、分数混合运算要注意什么?

(以填空形式进行)题目如下:

2、式子里含有加、减、乘、除法,要先算(),再算()。

3、式子里只含有加减法或乘除法,应()。

4、式子里含有中括号和小括号,应先算(),再算(),最后算()。

(2)复习学过的运算律。

(看表达式说运算律)a+b=b+a、(a+b)+c=a+(b+c)、a×b=b×a、(a×b)×c=a×(b×c)、(a+b)×c=a×c+b×c、a-b-c=a-(b+c)、a÷b÷c=a÷(b×c)(3)练习易错典型题目,指出学生常见错误:

减法性质的运用及简便运算律的滥用。

1/4÷(3-5/13-8/13)1/15×(1/3+1/12)

(4)评议,并指出简便运算律要具体情况使用,切记不能滥用运算律。

三、展示交流

①作品展示,学生汇报,生生评价。

②教师评价优秀作品。

师:

看,刚才还是凌乱的知识点,经过这个组同学的整理,就被连成了一条条知识线,(板书:

线)清晰的呈现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③课件展示知识网络图,并进一步整合,将解决问题归到分数除法中去,明确这两部分知识的学习都是从他的意义、计算、和应用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的。

(课件同步展示,纵向变横向)

四、精讲质疑(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

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1、复习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1)补充有关分数的问题。

(1)班有男生20人,女生有25人,——————?

(2)选取4个基础典型分数应用题让学生只不计算

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

列式:

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列式:

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

列式:

女生比男生多几分之几?

列式:

3)让学生说每题的数量关系,并对上述应用题进行对比,回顾

4)归纳: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用一个数除以单位“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就用多(少)了的数除以单位“1”

2、复习条件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P46练习题

让学生先判断每题的单位“1”,根据单位“1”的情况判断相对应的方法,列式解答(4)评议

五、归纳拓展

提高练习下面的题看哪些同学做得又对又快。

1、王叔叔的小汽车行驶5/2KM用了5/24L汽油。

平均每千米需要汽油多少升?

2、六年级同学为学校图书馆整理图书。

他们已经整理了1000本,占图书总数的2/5.图书馆一共有图书多少本?

(先画线段图,写出数量关系式,再解答。

3、服装厂接到一批订单,第一车间单独做需要25天完成,第二车间单独做需要20天完成,如果两个车间同时做这批订单,多少天可以完成?

出示题组:

 

① 停车场有8辆大客车,小汽车的辆数比大客车多1/6,小汽车有多少辆?

 

② 停车场有8辆大客车,大客车的辆数比小汽车少1/7,小汽车有多少辆?

 

③ 停车场有21辆小汽车,大客车的辆数比小汽车少1/7,大客车有多少辆?

④ 停车场有21辆小汽车,小汽车的辆数比大客车多1/6,大客车有多少辆?

1)通过这节课的探索,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想法或疑问要给老师和同学说的吗?

板书

分数乘除法的整理复习

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

倒数

分数应用题

 

练习题(6)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练习十。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和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提高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灵活运用分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研自探。

练习十习题

二、合作探究

学生独立读题后,交流从题目中获得的信息。

分析与解答。

三、展示交流

学生归纳总结本章所学的应用题的类型以及解题技巧、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精讲质疑

讲解习题5

㈠分析“分率句”,判断单位“1”是哪个数量?

㈡画出线段图,找出“量”和“率”的对应关系。

㈢确定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或用方程解。

五、归纳拓展

解题技巧:

一看,二找,三定,四列式 

1、看清分率;(含几分之几的句子)            

2、找准单位“1”的量;(“的”前“比”、“相当于”、“占”后的量) 

3、确定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已知单位1用除法,未知单位1用乘法) 4、单位1.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解题思路是相同的,其关键就是要找准单位“1”。

 

板书:

知“1”用乘,求“1”用除。

比的应用练习课7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55——56页

教学目标:

1.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分析信息等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感知“黄金比”的广泛应用过程中,了解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的美。

4、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在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索意识、灵活的思维品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合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和解答按比分配应用题的计算方法,灵活进行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练习本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的。

师: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比的应用”,大家懂得了这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解法,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这方面的知识。

二、重视专项练习,重现知识结构。

1.根据下列提示说一段话。

(1)本班男生:

女生=4:

5。

(提示:

男生占女生的几分之几、女生占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等。

下面两题相同)

(2)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是21:

78。

(3)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和底角的比是1:

2。

2.看图说话。

蜂蜜:

┖─┚

水:

 ┖─┴─┴─┴─┴─┴─┴─┴─┴─┚

(让学生说出:

蜂蜜和水的比是多少、蜂蜜占水的几分之几、蜂蜜占蜂蜜水的几分之几等。

师:

同学们,昨天老师要求大家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比的知识,请给大家讲一讲,另外还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

(学生汇报,教师适当摘录,板书。

课前让学生去调查生活中按比分配的事例,旨在让他们感受到比的应用在生活的广泛应用,从而对此产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 

3.将上面第2题添上条件:

一个杯子的容积正好是200ml,要冲兑一满杯这样的蜂蜜水,需要蜂蜜和水各多少毫升?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解答,看谁的思路清晰,解法最多。

允许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解法,做完后小组交流各自的解法与检验方式。

教师突出强调按比分配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解法。

三、强化综合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一)让学生阅读材料“你知道吗”,了解“黄金比”的美,了解数学文化。

师:

当一个物体的两部分之间的比大致符合0.618:

1时,这个比被称为“黄金比”,会给人一种优美的视觉感受。

请同学们举例说明“黄金比”在建筑、摄影等生活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说出:

拍摄照片中主要景物与画面的大小比符合黄金比,主持人站在舞台上位置符合黄金比,电视机屏幕的长宽比符合黄金比等。

(二)在现实情境中,设计开放性练习

1.师:

其实,我们教室黑板上面的国旗,在制作中也运用了“黄金比”的知识。

国旗为长方形,长与高之比为3∶2。

2.学生活动:

算出2÷3=0.667,非常接近0.618。

3.题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这组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方法)

(1)一面国旗的周长是960厘米,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2)一面国旗的长是240厘米,你还能得到哪此信息?

(本题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开放性变式练习,学生可以得到国旗的宽、周长、面积等信息,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意识)(3)一面国旗,长比宽多20厘米,这面国旗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4.学生活动:

比较这组题的联系与区别。

四、适度拓展延伸,加强知识联系。

(1)如果学校把栽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46人,二班44人三班50人,如果一班栽树23棵,请你算出全年级要栽树多少棵?

二班、三班各栽多少棵?

(加强按比分配应用题与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P.56第9题。

3、盒子里有三种颜色的球,黄球个数与红球个数的比是2:

3,红球个数与白球个数的比是4:

5,已知三种颜色的球共175个,红球有多少个?

4、120c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长、宽、高的比是3:

2:

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五、全课小结,情感交流。

1.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你们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2.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比的应用”知识,希望大家不断观察,看看哪些问题可以用“按比分配”的知识来解决,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好吗?

六、布置作业。

2、教材P.56页第7、8、9题(如下图):

 

练习课8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4π2π5π10π8π

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C=πdc=2πr

3.14×22×3.14×4

=6.28(厘米)=8×3.14

=25.12(厘米)

二、新课。

1、提出研究的问题。

(1)你知道Π表示什么吗?

(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

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

C=πdC=2πr

(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

直径=周长÷圆周率半径=周长÷(圆周率×2)

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

(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68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

(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已知:

c=3.77m求:

d=?

解:

设直径是x米。

3.77÷3.143.14x=3.77

≈1.2(米)x=3.77÷3.14

x≈1.2

(2)做一做。

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已知:

c=1.2米R=c÷(2Π)求:

r=?

解:

设半径为x米。

3.14×2x=1.21.2÷2÷3.14

6.28x=1.2=0.191

x=0.191≈0.19(米)

x≈0.19

三、巩固练习。

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

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⑴3.14×8

⑵3.14×8×2

⑶3.14×8÷2+8

3、一只挂钟分针长20cm,经过30分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经过45分钟呢?

(1)想:

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

,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

而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

20×2×3.14=125.6(厘米)

(2)想:

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45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

,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

则:

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

20×2×3.14=125.6(厘米)

45分钟走了多少厘米?

125.6×

=94.2(厘米)

4、P66第10题思考题。

下图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你是怎样计算的?

5厘米

一、作业。

P65-66第3、6、7、9题

 

练习课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理解学会环形面积。

2、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242528292202

2π3π6π10π7π5π

2、思考:

(1)圆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怎样计算?

二者有何区别?

(2)求圆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知道圆的周长能够求它的面积吗?

三、练习

1、教学练习十五第4题

小刚量得一棵树干的周长是125.6cm,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是多少?

已知:

c=125.6厘米s=πr2

r:

125.6÷(2×3.14)3.14×202

=125.6÷6.28=3.14×400

=20(厘米)=1256(平方厘米)

答:

这棵树干的横截面积1256平方厘米。

3、练习环形面积。

(1)7题、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个圆环,内圆半径是2cm,外圆半径是6cm。

它的面积是多少?

已知:

R=6厘米r=2厘米求:

s=?

3.14×623.14×22

=3.14×36=3.14×4

=113.04(平方厘米)=12.56(平方厘米)

113.04-12.56=100.48(平方厘米)

第二种解法:

3.14×(62-22)=100.48(平方厘米)

(2)小结:

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S=πR2-πr2或S=π×(R2-r2)

(3)完成做一做: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

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学校有个圆形花坛,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

选择正确算式

A、(18.84÷3.14÷2)2×3.14

B、(18.84÷3.14)2×3.14

C、18.842×3.14

2、环形铁片,外圈直径20分米,内圆半径7分米,环形铁片的面积是多少?

3、课堂小结。

(1)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

(2)求圆的面积时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有几种情况?

怎样求出圆面积?

已知半径求面积S=πr2

已知直径求面积S=π(

)2

已知周长求面积S=π(

)2

(3)环形面积:

S=π(R2-r2)

四、作业

课本P72第5、6、9题。

 

练习课10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灵活解答几何图形问题。

教学重点:

认真审题,分辨求周长或求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求出下面圆的周长和面积并用彩笔描出周长,用阴影表示出面积。

C=πdS=πr2

3.14×73.14×32

=21.98(厘米)=3.14×9

=28.26(平方厘米)

2、分辨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

(1)概念

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

圆的面积是指圆所围成的平面部分的大小。

(2)计算公式

求圆的周长公式:

C=πd或C=2πr

求圆的面积公式:

S=πr2

(3)使用单位

计算圆的周长用长度单位

计算圆的面积用面积单位

二、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计算直径为10毫米的圆的面积的列式是3.14×(10÷2)²。

()

(2)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面积:

3.14×62=3.14×12=37.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