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5975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部分元素相对原子质量:

H1He4C12N14O16Na23Mg24Al27Cl355K39Mn55Fe56Br80Ag108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3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不会因为见光而分解的是

A.HNO3B.NaHCO3C.AgBrD.HClO

2.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的是

①氯水②水玻璃③烧碱④漂白粉⑤绿矾⑥亚硫酸钠

A.除⑤外B.除②③外C.除②③⑥外D.全易变质

3.下列各组中两种浓溶液相混合时既无沉淀析出又无气体放出的是

A.Ba(HCO3)2NaHSO4B.NaHCO3Al2(SO4)3

C.Mg(HCO3)2CaCI2D.Na2SiO3HCl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O2:

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通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

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5.在搪瓷和陶瓷器皿具表面的釉质中含有极微量的Pb、Cd、Sb等有毒金属盐类,为防止中毒,不能长期盛放下列物质的是

A.酱油B.食醋C.蔗糖D.食盐

6.一定量的Mg和MgO的混合物投入100ml2mol/L的稀HCl中完全溶解后,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mol/L的NaOH溶液,要使Mg元素全部沉淀出来,所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最小是

A.100mlB.50ml

C.25mlD.由于Mg、MgO的质量未知无法判断

7.向存在大量Na+、Cl-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于组是

A.K+、Br-、CO32-B.Al3+、H+、MnO4-

C.NH4+、Fe3+、SO42-D.Ag+、Cu2+、NO3-

8. 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人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原溶液中c(I-)/c(Cl-)的比值为

A.(V2-V1)/V1B.V1/V2

C.V1/(V2-V1)D.V2/V1

9.取相同体积的KI、Na2S、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条件下),则KI、Na2S、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

1:

2       B.2:

1:

3       C.6:

3:

2       D.3:

2:

1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B.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溴水:

SO2+Br2+2H2O==4H++SO42-+2Br-

C.向100mL0.1mol/LFeBr2溶液中通入0.025mol的Cl2

2Fe2++2Br-+2Cl2=2Fe3++Br2+4Cl-

D.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

Mg2++2HCO3-+Ca2++2OH-=CaCO3↓+MgCO3↓+2H2O

11.混合下列各组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加热蒸干产物并在300℃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残留固体不是纯净物的是

A.向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盐酸

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2SO4与BaC12溶液

C.等物质的量的NaHCO3溶液与Na2O2固体

D.在NaBr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12.可用右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A.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B.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

C.锌和稀硫酸制氢气D.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

13.某单质能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若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该元素在反应中所显示的化合价可能为

A.+1B.+2C.+3D.+4

14.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5.在100mL0.10mol·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0mL溶有2.08gBaCl2的溶液,再加入100mL溶有0.010molCuSO4的溶液,充分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B.最终得到的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再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D.再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1

16.将2molA和1molB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A(g)+B(g)

xC(g),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

假设该反应的条件分别和下列各选项的条件相同,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1时,按1.5molA、1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B.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2时,将2mol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C.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3时,1molA、1molB、6mol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

D.若在恒温恒容下,按0.6molA、0.3molB、1.4molC作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为2或3

17.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1.0mol·L-1Na2CO3溶液:

c(OH-)=c(HCO3-)+c(H+)+2c(H2CO3)

B.1.0mol·L-1NH4Cl溶液:

c(NH4+)=c(Cl-)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c(CH3COO-)>c(H+)>c(OH-)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

c(Na+)=c(NO3-)

18.在100mL含有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溶液中通入0.01molCl2,有2/3的Br–转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

则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075mol·L-1B.0.075mol·L-1

C.0.008mol·L-1D.0.08mol·L-1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7分

三、必做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73分

19..北京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产品标准

GB5461

产品等级

一级

配料

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碘含量(以I计)

20~50mg/kg

分装日期

分装企业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

___KIO3+___KI+___H2SO4=___K2SO4+___I2+___H2O

(2)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

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

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

c.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I2+2S2O32-=2I-+S4O62-。

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

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

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mg/kg。

20.Ag/α-Al2O3是石油化学工业的一种重要催化剂,其中Ag起催化

作用,α-Al2O3是载体且不溶于硝酸,该催化剂的回收实验如下图所示。

其中

的转化反应为:

6AgCl+Fe2O3=3Ag2O+2FeCl3

阅读上述实验流程,完成下列填空:

(1)Ag/α-Al2O3加酸溶解应该选用装置(选填a、b、c)。

(2)在实验操作(Ⅱ),如果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进

行洗涤,将会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实验操作(Ⅳ)所需玻璃仪器为____(填写三种)。

(4)实验操作(Ⅶ)从AgNO3溶液获得AgNO3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a.蒸馏b.蒸发c.灼烧d.过滤e.冷却结晶

(5)已知:

NO+NO2+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组成可表示为NOx。

该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被完全吸收时,x的值为______。

a.x<1.5b.x=1.2c.x≥1.5

(6)已知Ag/α-Al2O3中Ag的质量分数,若计算Ag的回收率,还必须知道

的实验数据为和____。

(6)催化剂的质量,AgNO3的质量

21.如右图已知:

①单质E可作为半导体材料;

②化合物F是不能生成盐的氧化物;

③化合物I能溶于水呈酸性,它能够与化合物A反应。

据此,请填空:

(1)化合物F的化学式为。

(2)化合物I的名称是。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22.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SiO2+□C+□N2

□Si3N4+□CO

(1)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方框内);

(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其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H________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使压强增大,则上述平衡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6)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v(CO)=18mol/(L·min),则N2消耗速率为v(N2)=__________mol/(L·min)。

23.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无味,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与氢碘酸、二氧化硫等还原性物质作用,被还原为单质碘,在碱性介质中,碘酸钾能被氯气、次氯酸盐等氧化为高碘酸钾。

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加热至560℃开始分解。

工业生产碘酸钾的流程如下,在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I2+11KClO3+3H2O=6KH(IO3)2+5KCl+3Cl2

(1)步骤①反应器发生的反应中,转移电子总数为;

(2)步骤②中,用硝酸而不用HI,其原因可能是;

(3)步骤③要保持溶液微沸1小时以完全排出氯气,排出氯气的原因为;

(4)参照下表碘酸钾的溶解度,步骤11得到碘酸钾晶体,你建议的操作方法是。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KIO3g/100g水

4.60

6.27

8.08

12.6

18.3

24.8

24.在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括号内编号①—④表示转化所需化学试剂:

 

(1)用化学式填空:

①是、②是、

③是、④是、

(2)A的结构简式是。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选做题(本题包括2小题,各14分,任选一道题作答。

作答两道题,以第25题计分)

25.Ⅰ.有机物A的质谱图和红外光谱图分别如下:

 

 

(1)A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00的有机物B,既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又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无色气体,还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经分析其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21%。

经核磁共振检测发现B的氢谱如下:

 

(2)B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塑料是常用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常用塑料F、G均可由某烃经下列反应得到: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Ⅰ.已知A、B、C、D四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3、6、6,且都含有18个电子,B、C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

2。

D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是;

(2)从B分子的立体结构判断,该分子属于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C分子中都包含_______个σ键,_______个π键。

(4)D的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须指明D是何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CO的结构可表示为C≡O,N2的结构可表示为N≡N。

(5)下表是两者的键能数据:

(单位:

kJ/mol)

A-B

A=B

A≡B

CO

357.7

798.9

1071.9

N2

154.8

418.4

941.7

结合数据说明CO比N2活泼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Fe、Co、Ni、Cu等金属能形成配合物与这些金属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

(6)基态Ni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基态Cu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___________(填晶体类型)。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B

D

C

C

B

B

A

C

C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D

C

B

BD

D

B

AC

AD

B

19.

(1)1、5、3、3、3、3。

(2)

I2+SO32-+H2O=2I-+SO42-+2H+;

在步骤b后,增加操作:

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

(3)

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

1.0×10-5。

20.

(1)a

(2)Ag++Cl-→AgCl↓

(3)漏斗、烧杯、玻棒

(4)b、e、d

(5)c

21.

(1)CO

(2)氟化氢(3)2H2+O2==2H2O2H2O+2F2=4HF+O2

22.

(1)3,6,2,1,6。

(2)N2;Si3N4。

(3)K=

(4)小于;减小

(5)逆。

(6)6。

23.

(1)60

(2)HI具有还原性,能将已生成的碘酸氢钾还原

(3)Cl2能将KIO3氧化成KIO4

(4)蒸发结晶

24.

(1)①NaHCO3②NaOH或Na2CO3③Na④CO2(H2O)

(2)

25.

(1)CH3CH2OCH2CH3

(2)CH2=C(CH3)COOH

(3)

+2NaOH

+2NaBr

(4)n

(5)nCH3-CHOH-COOH

H

OH+(n-1)H2O

26.

(1)Ar

(2)极性

(3)51

(4)D是CH3OH,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5)CO中第一个π键的键能是273kJ/mol,N2中第一个π键的键能是523.3kJ/mol,所以CO的第一个键比N2更容易断。

(6)1s22s22p63s23p63d104s1

(7)分子晶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