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诵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5858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诵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国学诵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国学诵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国学诵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国学诵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诵读.docx

《国学诵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诵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诵读.docx

国学诵读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芙蓉山:

地名。

在今江苏常州。

  

(2)苍山:

青黑色的山。

  (3)白屋:

贫家的住所。

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4)吠:

狗叫。

  (5)夜归:

夜晚归来。

  (6)贫:

在这里指少。

译文

  暮色降临山色苍茫觉得路途远,

  天气寒冷茅草屋显得更加贫困。

  柴门外忽然传来了狗叫的声音,

  夜晚,风刮雪下的我只好投宿。

[2]

竹枝词(之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解释:

  江边垂柳,绿意盎然;江中流水,平如镜面。

突然她听到了江上传来了熟悉的歌声。

哎,我心中的人儿啊,就像这晴雨不定的

  天气,说是晴天,西边却下着雨,说是雨天,东边却还挂着太阳。

他对我像是无情又像是有情,真让人捉摸不定。

竹枝词(之二)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解释:

  盛开着的山桃花,红遍了整座山头,一江春水拍打着山崖缓缓而流。

小伙子的心啊,是否像鲜花那样容易凋零?

姑娘

  的爱意与淡淡的忧伤,就像这绕山流淌的蜀江水一样,无尽无止。

竹枝词(之三)

  唐·刘禹锡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解释:

  层层叠叠的桃花和李子花同时绽放在山上的美丽景色中,云间露出的袅袅炊烟的人家是这美景的主人。

鬓插金银钗的妇女们下山来挑水,怀揣长刀头戴斗笠的小伙子们满怀希望上山烧荒,为春耕播种而忙碌。

古诗原文: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译文:

1、泊船:

停船。

泊,停泊。

《泊船瓜洲》

2、京口:

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3、瓜洲:

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

  4、一水:

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jiān):

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

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

根据本诗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

“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

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

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

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6、钟山:

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7、数重:

几层。

读shùchóng

  8、绿:

吹绿了。

9、何时:

什么时候。

 10、还:

回。

11、隔:

间隔。

(对面的)京口和(这里北岸的)瓜洲不过是在一条横着的江的距离之内,(再远处的)钟山也就只是隔着几重山峦而已。

春风又把(对岸的)江南大地吹绿了,明月啊,你什么时候可以照着我回到(对面江南的)故乡呢

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

在杭州西湖边。

  2.未遮山:

还没有把群山遮住。

  3.翻墨:

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

遮:

遮盖,掩盖。

  4.跳珠:

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5.卷地风:

风从地面卷起。

  6.水如天:

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解说:

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卷入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词释义:

惠崇:

北宋早期僧人,苏轼的朋友。

能诗善画,尤其喜画鹅、雁等禽鸟与河湖等水景,《春江晓景》是他的名作。

 晓:

一作“晚”。

 蒌蒿:

一种野草,多生在河滩,春天开白色小花,茎可以吃。

 芦芽:

芦苇嫩芽。

 河豚:

一种味道鲜美但有毒的鱼,加工处理后可食用。

译文:

竹林外,桃花刚刚绽放了两三枝;江水渐暖,鸭子最先感受春天的气息,蒌蒿已满地,而芦苇刚长出嫩尖,这正是河豚要沿潮水而上之时。

赠花卿  作者:

唐代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释译文;

(1)花卿:

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2)锦城:

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3)丝管:

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4)纷纷:

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5)天上:

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6)几回闻:

听到几回。

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2]

作品译文 :

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

  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才有,平常百姓家哪里能听见几回?

[3]

名句: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译文:

 示儿:

示:

告诉。

告诉儿子。

  但:

于“原”相同,只是。

  九州:

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

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中国。

  九州同:

全国统一.

  同:

统一。

王师:

指南宋的军队。

 北定:

向北方平定。

家祭:

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翁:

你的父亲;也表示老人。

(指陆游自己)乃:

你,你的。

元:

此字为通假字,通“原”,意为:

原来。

万事空:

什么事都没有了。

无:

不要。

(为通假字,通“勿”)

  九州:

古代把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的时候,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中心: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收复中原失地的迫切愿望。

秋夜将晓⑴出篱门⑵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⑶东入海,五千仞⑷岳⑸上摩天⑹。

  遗民⑺泪尽⑻胡尘⑼里,南望⑽王师⑾又一年。

注释

  (诗题)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于是写下这首诗。

  

(1)将晓:

天将要亮。

  

(2)篱门:

用竹片或竹竿编的门。

  (3)三万里:

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河:

指黄河。

  (4)“五千仞”形容它的高。

仞:

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

  (5)岳:

指西岳华山。

岳:

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6)摩天:

碰到天。

摩:

摩擦、接触。

  (7)遗民:

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8)泪尽:

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9)胡尘:

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指金朝的暴政。

胡:

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10)南望:

远眺南方。

  (11)王师:

指宋朝的军队。

译文: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

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咬定:

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竹石: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

在这首诗里指的是紧紧扎根在土里。

  立根:

扎根,生根。

 原:

本来,原本。

破岩:

破裂的岩石。

  磨:

折磨,挫折。

击:

打击。

坚劲:

坚韧、刚劲。

任:

任凭。

尔:

你们。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无论你刮的是什么风。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译文:

(1)石灰吟:

石灰赞歌。

吟:

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千锤万凿:

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

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锤,锤打。

凿,开凿。

  (3)若等闲:

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

好像、好似;等闲:

平常,轻松。

  (4)清白:

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

人世间。

 

  【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

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注释译文:

寥(liáo)惶(huáng)

  译文一

  我一生的辛苦遭遇,都开始于一部儒家经书;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自己)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伶仃。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

为国捐躯,死得其所,(让我)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注释:

【丙辰】熙宁九年(1076)【达旦】早晨;白天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弄清影】弄:

赏玩。

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朱阁:

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但愿】但:

只。

  【千里共婵娟】共:

一起欣赏。

婵娟指月亮。

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水调歌头】:

词牌名。

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主题归纳: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

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原文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枯藤老树昏鸦(1张)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

  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

题目

  “天净沙”曲牌名。

“秋思”秋天里的思念。

题眼是“思”。

“秋”是特定时节,“秋思”二字概括了全曲内容。

此曲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渔歌子:

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西塞山:

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一说在湖北省黄石市。

  3.白鹭:

一种白色的水鸟。

  4.桃花流水:

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5.箬笠:

竹叶、竹蔑做的斗笠。

  6.蓑衣:

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7:

鳜鱼:

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8.归:

在文中是指回朝廷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独坐敬亭山》诗意画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作品注释

  

(1)敬亭山:

在今安徽宣城市北。

《元和郡县志》记载:

“在宣城县北十里。

山有万松亭、虎窥泉。

”《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

“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

府志云:

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

没有了。

  (3)孤云:

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

朱谏注:

“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

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4)独去闲:

独去,独自去。

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5)厌:

满足。

[1][2]

作品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厌烦。

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1]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注释

  国:

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城:

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破:

被攻破。

 深:

茂盛。

  感时:

为时事而感伤。

  恨别:

悲恨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惊心。

  烽火:

这里借指战争。

  连三月:

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一个春天过去了。

连:

连续

  抵万金:

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

  白头搔更短:

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白头:

白头发 搔:

用手指抓。

  短:

  浑欲不胜簪:

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浑:

简直。

欲:

将要;就要。

  不:

禁不住

  胜:

能承受。

  簪:

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

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别董大

  第一首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二首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2]

注释译文

  【注释】

  1董大:

董庭兰 

  2黄云:

乌云

  3曛:

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4莫愁:

不要愁不要担心。

  5知己:

朋友。

  6谁人:

哪个人。

  7识:

认识

  8君:

你。

  9翮:

羽毛。

  10飖:

摇曳。

[3] 

  【译文】

  第一首: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会不认识你?

  第二首:

  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4]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huáng)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

注释译文

  【注释】

  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十三。

这是《辋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

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⑴幽篁(huáng):

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幽深的竹林。

  ⑵啸(xiào):

长声呼啸。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⑶深林:

指“幽篁”。

  ⑷相照:

与“独坐”对应。

  【译文】

  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诗意画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译文

  【注解】

  好雨:

指春雨,及时的雨。

古书

乃:

就。

  发生:

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

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

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

田野间的小路。

  俱:

全,都。

  江船:

江面上的渔船。

  独:

独自,只有。

  晓:

早晨。

  红湿处:

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zhòng):

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

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

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

也代成都。

  【译诗】

  这一场雨好像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

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

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

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

(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乌衣巷》

  作者: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乌衣】燕子,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

至唐时,则皆落不知其处。

《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望岳(西岳华山)

  西岳岭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西岳华山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3.望岳(南岳衡山)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歘(xū)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嶫相望。

  恭闻魏夫人,羣仙夹翱翔。

南岳衡山

有时五峯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注释

  岳:

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

华山;北岳:

恒山;南岳:

衡山;中岳:

嵩山。

  岱宗:

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夫:

读“fú”。

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齐、鲁:

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

即山东地区。

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

  青:

指山色。

  未了:

不尽。

  青未了:

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

指天地,大自然。

  钟:

钟爱,偏爱。

  神秀:

(指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

  阴阳:

古代山南叫“阳”,山北叫“阴”。

  割:

夸张。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

黄昏和早晨。

  荡胸:

心胸摇荡。

 

  曾云:

重叠的云。

曾,通“层”。

  决眦(zì):

决:

裂开。

眦:

眼角。

决眦,极力张大眼睛。

  入归鸟:

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会当:

古人口语,终要,终当。

  凌:

登上。

 

  小: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译文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

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由于大自然的偏爱,给了这儿神奇秀丽的景色,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明一暗两部分。

  层层云升腾,心胸荡然,极力张大眼睛把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俯瞰群山会是多么渺小!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这首诗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

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

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

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鉴:

镜子。

徘徊:

此处指来回闪动。

渠:

它,指方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意画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①本文选自《王子安集》(《四部丛刊》本)。

②少府:

官名。

  ③之:

到,往。

  ④蜀州:

现在四川崇州。

也作蜀川。

  ⑤城阙:

帝王居住的城,这里指唐朝的京城长安。

阙,原意是宫门前的望楼

  ⑥辅:

以……为辅,这里是拱卫的意思。

  ⑦三秦:

这里泛指秦岭以北、函谷关以西的广大地区。

本指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

秦亡后,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以封秦朝三个降将,因此关中又称“三秦”。

  ⑧风烟望五津:

“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译为:

在风烟中。

全句是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⑨五津:

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⑩宦(huàn)游:

出外做官。

  11、海内:

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人认为陆地的四周都为大海所包围,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12、天涯:

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13、比邻:

并邻,近邻。

  14、无为:

不要。

  15、歧路:

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6、沾巾:

泪水沾湿衣服。

意思是挥泪告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