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常用表现手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5755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文常用表现手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古文常用表现手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古文常用表现手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古文常用表现手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古文常用表现手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文常用表现手法.docx

《古文常用表现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文常用表现手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文常用表现手法.docx

古文常用表现手法

  解释:

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评论)现实。

  出处:

张抗抗《国魂》:

“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示例:

~,针砭时弊,是杂文的主要特点。

  用法:

作谓语、定语;表示对现实不满

  借古讽今的诗词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大都博古通今,对现实有较多深刻的体察,而他们大多数又仕途坎坷,怀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时。

心中郁积不满,但又不可明说,特别是揭露时弊,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们往往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心曲。

借古讽今之诗,乃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

借古是为了讽今,鉴古观今,两相对照,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以表达诗的题旨。

理解鉴赏这类诗词,必须时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境。

以动写静是一种写作手法,它通过描写动的景物来体现环境的“静”。

这种手法多用于古诗文中,在现代文中也偶有使用。

  它的特点是诗词如书画,既讲究虚实相生,也追求动静相谐。

动即运动,静即静止,静止便于显现事物的外形,运动利于传达事物的精神,二者结合则能相得益彰,形成“应物象形”、“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可以分为四类。

一类以静衬动,如李白《望庐山瀑布》,三句都直接从动态的角度展现瀑布奔涌而下、气势磅礴的动态之美,惟第二句则从静态的角度惟妙惟肖地表现出瀑布倾泻喷涌的动态之美,尤其是动词“挂”字更为传神,偌大的瀑布,谁能有这样的伟力将它挂起呢?

显然,这正是化动为静带来的奇效,远远望去,那倾泻的瀑布不正像一条巨幅的白练挂在山间吗?

真可谓以静衬动,一字居要,更显瀑布之冲天直下的动感和气势。

  一类以动衬静,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

一类是以动衬动。

一类是动静互衬,。

编辑本段以动写静的古诗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幽雅、清静、清幽的特点。

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鸟鸣涧》王维唐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鹿柴》王维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山居秋暝》王维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都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入若耶溪》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西江月夜行黄沙岭中》辛弃疾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编辑本段以动写静的古文

  《口技》林嗣环清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

“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

  口技表演是由“遥闻深巷中犬吠”开始的。

这一句写犬吠声,而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并且是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使听众的注意力自然地被“犬吠”声所吸引,想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一句既是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初醒到全家喧闹的铺垫。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这是以老鼠跑动偷食声、“盆器倾侧”声、妇人蒙中的咳嗽声为反衬,加重深夜的静谧气氛,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后的沉寂状态,并为下面即将表现的大火灾蓄势。

以动写静是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

例如,王维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描写山中春夜的静谧和迷人的山色。

其中就以动写静,用不时的鸟鸣来衬托春日山中的夜静,使人在鸟鸣声中更显其静,因而历来为人所称道。

课文中的这两处描写,与此同理,也是以动写静、以动衬静而更显其静。

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有来历出处又为人们所公认的故事或词语。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字产生前,它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早于文字就在民间口头流传了。

1、典制和掌故;

  2、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

  3泛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

  这样看来,典故的释义要比掌故来得宽泛。

掌故要比典故更民间化、俚俗化、口语化,与逸闻、佚事往往成双出对;典故中的典是典籍的意思,顾名思义,典故也可解释成典籍中的故事和词句。

因此,它更书面化、正规化,是正统文学的一个分支。

如果把掌故比喻为野史,典故则像是正史。

事实上,我们习惯把古文的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称之为典故,而把一些积古的老人口头所述的话,统括为掌故,当然这个掌故与长于世故有别。

此外,掌故往往给人以长篇累牍之感,而典故则用很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整个故事的大概,以成语等固定的词或短语约定俗成了下来。

譬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守株待兔、邯郸学步、画蛇添足等等,令人一目了然,一读题目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所以,典故通常与成语紧紧联系在一起。

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

成语典故是汉语词汇中的特殊部分。

它们结构简练、含义丰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但是,许多成语典故中,字面上不易准确理解,必须认真加以查考。

这是成语典故逐渐被人们遗忘和弃用的主要原因。

编辑本段分类

  成语典故,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按图索骥等

  历史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

  文学典故,如晓风残月,大江东去等

  文化典故,如牛郎织女等

  掌故和典故虽然有区别,但它们又同宗同脉,同根同源。

一般来说,适合于掌故的分类,典故也适合。

譬如,我们把掌故按内容分为文学掌故(如:

《西游记》掌故)、文化掌故(如:

饮食掌故、佛教掌故、民族掌故、服饰掌故等)、人物掌故(如:

《中国十大名曲》掌故)、历史掌故(如:

三国掌故)、地方景点掌故(如:

中国十大风景名胜的掌故)等等。

因此典故也可以分为上述类型,但无论掌故和典故都是为文学创作服务的,它们的使用都具有局限性。

此外,掌故和典故还可以按国别分类,外国文学中也有典故,由于国外不像中国古代重文不重理,因此典故涵盖的范围更广,分类也更多,如数学典故、物理典故、科技典故等等。

编辑本段典故的运用

  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大诗词表现力,在有限的词语中展现更为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

诗词史上,用典故多的尤以李商隐、苏东坡为甚。

有人说李商隐“好积故实”,如《喜雪诗》,一篇中用了18个典故。

事实上,似乎用典就是相伴诗而来的,诗与典故是密不可分的。

外国也不例外,就是反对用典的人,其诗作中也往往自觉不自觉用起典故来。

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典故的凝缩委婉和诗歌的简练生动有关。

在创作诗词中如何能运用好典故呢?

  

(一)要熟悉掌握大量典故,这样在需要时才能用得上,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典故。

要避免创作时头脑空空联想不到有关典故。

如:

“将立夏,叹春晚花泣,四月梅子催写词。

一骑青衫穿烟雨,沐雾早上,悠然过天池。

天池水初沸,乳燕翻飞,剪云乱径,纷纷柳絮可入诗。

黄昏去楼榭,凭栏拍遍,周围渺人烟。

正是一年绝好处,我独赏,最乐事。

往年此时,红男绿女渐渐来,嬉笑别谷雨,清明寒食伤亲怨,总有淡淡思。

观料峭突岩,草长莺飞啼,人在图画中,画在人眼里,两般竞相趣。

常言劝君不惜光阴旧,到老恐悔环腰瘦,翻云又覆雨,哪日得闲看:

天池之上竞船渡,横往纵来总是直!

我自带清茶,水自惠泉汲,逍遥备得陈年柴,三五刻后茶香起。

不邀友,不宴宾,闲庭孤独身,一杯茗苦天地泣。

雨中天池别有景,涓涓滴打散不尽,人生亦如斯,喜怒哀乐总无穷,何必悲叹息?

一任雨打风吹去,平生终归止。

日已从中,雾散虹熠云淡却,长空一片清净。

不见蓑衣钓,浮萍游鱼闹。

此番自然能几时,明年归来难再持!

不由恨。

倘若席上多素色,入耳便捕鸟鸣栖。

手无金描笔,只能喃喃语。

心乱绪,披发归闹市,人唤犹沉痴。

”(选自改梧桐落雨《归家》)

  

(二)要准确理解有关典故的正确含义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错,用偏,产生笑话,影响意思表达,比如“琴心”之典故源于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运用在男女相爱中贴切,运用到其他亲情,友情,交情上就会不当或牵强;比如“望帝”这个典故渲染的是一种悲哀的气扮,如果用于喜庆就不当了。

  (三)写诗词要特别掌握典故的活用,可以根据句子声韵文字的需要变换调整,如:

“高山流水”的典故,在古人诗词中就有各种各样提法:

“子期”、“知音”、“弦断”、“高山一弄”、“子期耳”、“钟期听”、“流水引”、“断弦人”、“伯牙高山”、“钟殁废琴”、“流水高山”、“琴曲流水”、“流水心”、“断弦人”、“弄琴牙”等等多种用法。

其实还可以更多,但是要注意关键字是不能改变的,如:

“伯牙”、“钟期”、“琴”、“弦”、“断”等字就不好换为别的字。

  (四)要注意典故的生命力。

诗词写出来是要给别人看的,典故运用是为了传达思想,因此,不可把过于冷僻生涩的典故写进诗词,需要指出近体诗是唐以后形成的,大量典故是唐以前的故事,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多,人们学唐宋诗词,也熟悉了这些典故,如果自己根据典籍另选其他典故写进诗词就须十分谨慎,特别是唐宋以后的事件,如果不广为人知,就难以作为典故在诗词中运用。

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五)典故在传达表现事物事理中毕竟是隔了一层,是一种由彼而产生的联想,所以诗词创作不宜多用,宋朝江西诗派被人贬低的一个口实就是“掉书袋”,满篇是别人的话语,缺少自家新鲜活泼的语言,难免使诗词艺术性减色。

据说当代钟敬文先生就不提倡用典,他说:

“靠着典故表现情思的作家,正像靠着拐杖走路的老人。

”(《兰窗诗论集》)

  (六)既然典故是历史的故事,其运用是为更好传达思想情感的,根据阅读对象和时事纳入新典故也就是很正常的了,当今,社会传播媒介很发达,新闻事件众所周知,比如“水门事件”、“乒乓外交”、“文化大革命”、“四五事件”、“百慕大三角”、“大庆人”等都可形成新典故的。

至于亲友间诗词往来,双方把彼此间知道的“故事”作为典故用,也很有趣,是可使诗词具有更多表现力的手段。

编辑本段典故的来源

  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

第一,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

如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嫦娥的女士偷吃了长生不老的药,但她吃的多了点,就不由自主地飞到月亮上去了。

这就是典故“嫦娥奔月”的由来;第二,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

如古代有个叫谢灵运的诗人,说世界上所有人的才华加起来要有十斗的话,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

他自己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

后来人们就称才华超出普通人很多的人为“才高八斗”;第三,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如“天女散花”这个典故来源于佛经,后来常用来形容下雪、落花地的情形。

“替罪羊”这个典故来源于圣经,喻指为代替别人承担过错的人。

编辑本段掌故举例

(一)泰山之高与渊泉之深:

  东汉末,有人问陈谌(字季方):

“您的父亲为太丘长,到底有什么功德而获天下人赞扬的重名呢?

”季方回答说:

“我父亲就譬如桂树生在泰山之坡,向上有万仞之高崖,向下有难测的深渊;上面受甘露沾溉,下面被渊泉滋润。

当此之时,桂树本身怎能知道泰山之高和渊泉之深呢?

我父亲自身也并不知自己有无功德啊!

”(摘编自《世说新语.德行》)【议论】陈谌对其父的评论是要说明,人之功德高低并不在有意为之,重名的获得自己也不知所以然,这才是真正的君子。

另外,季方的话用的是比喻,魏晋之后,常用这种比喻来说明人的风度容止,如时人评魏明帝之内弟毛曾与名士夏侯渊共坐,曰:

“蒹葭依玉树。

”又评夏侯渊曰:

“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评李丰曰:

“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评嵇康曰:

“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倾。

”等等。

这种对人的风神容止的比喻性评价,反映了当时人的一种特有的带有玄学意味的审美取向。

这种现象起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六朝。

(二)难兄难弟:

  三国时魏国的陈纪(字元方)的儿子陈群(字长文),很有才能。

陈谌的儿子陈忠(字孝先),也很有辩才。

有一天,长文和孝先争论各自父亲的才德,各不相让。

就去问祖父陈寔。

祖父告诉两个孙子说:

“你们也不要争长论短了,群儿的父亲不容易为兄,忠儿的父亲不容易为弟。

”(摘编自《世说新语.德行》)【议论】陈寔本来的意思是说:

陈群和陈忠才德相当,难分伯仲。

但是后来“难兄难弟”作为贬义词,用来称两个差不多的货色。

又,“难兄难弟”也可以称彼此曾经共过患难的人,或出于同样困难处境的人,只是“难”字要读第四声。

(三)割席分坐:

  三国时的管宁和华歆年轻时是好朋友。

有一次两人在菜园里锄草,锄出了一块金子,管宁照样继续锄草,视金子与泥土;华歆却捡起金块看了看,又扔掉它。

又有一次,两人共在一间书房里读书,并且同坐在一张草席上。

这时候,正好有一位有权势的高官乘着漂亮的车子,车声隆隆地从门前经过,管宁听到就像没听到似的,照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看热闹。

华歆回来后,管宁把草席分割成两半,对华歆说:

“您不是我的朋友!

”(摘编自《世说新语.德行》)【议论】管宁之所以要“割席分坐”是因为他从华歆的举动中看出了华歆热衷权势和钱财的内心活动,“割席”以示决裂。

“割席”或“割席分坐”这个典故被后人经常引用,表示朋友之间因志趣和人格的高下而决裂。

(四)华歆救人急难:

  三国时华歆与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也要求依附他们一道避难,华歆表示为难。

王朗说:

“现在形势幸好还不太紧张,带着他有何不可呢?

”华歆也就只得同意了。

不一会儿,贼兵追到,王朗要把那个依附的人丢弃。

华歆说:

“先前我不太愿意带着他,就是怕贼兵追来,连累我们。

现在既然我们已经带着他了,怎么可以因为急难就抛弃人家呢?

”于是坚持照旧带着那个人。

舆论就以此来论定华歆与王朗两人品质的优劣。

(摘编自《世说新语.德行》)【议论】王朗在形势还不太紧急的时候想的是要做好人以获虚誉,一旦事急就不顾别人的死活,前后对照,虚伪的嘴脸昭然若揭;华歆先前考虑到危险,有所犹豫,这是人之常情,但一旦做了,就要承担责任,这正是君子的作为。

前一则中的华歆与这则中的华歆看似抵牾矛盾,实则反映人性的复杂性。

(五)王祥感动后母:

  三国时,魏国的王祥侍奉后母朱夫人很谨慎小心,有孝行。

家中院子里有一棵李子树,结的李子味道特好,后母总是支使王祥看护李树。

有一天,突然刮起大风下起大雨,王祥担心李树被风雨毁坏而受到责罚,就抱着李树大哭。

又有一次,王祥在另一张床上睡觉,继母夜里起来,在黑暗中用刀向他床上砍去,正好王祥起身小便去了,刀空砍在被子上。

王祥小便回来,知道继母非常恨自己,就跪到后母跟前请死。

后母于是受感动而觉悟,从此以后,爱王祥如亲生之子。

(摘编自《世说新语.德行》)【议论】王祥其人在魏晋之际也是风云人物,在魏朝就做着司空、太尉的高官,但却为晋武帝司马炎夺取曹魏的政权效犬马之劳,立下汗马功劳。

晋受禅后,更官至太保,被当时的正直人士所不齿,被认为是目无君父的所谓“乡愿之徒”,可见其品行之恶劣。

但就是这样一个目无君父的“乡愿”却留下许多孝行的故事,除本则的“为母护李”、“跪母前请死”外还有所谓“卧冰求鲤”等等。

两相对照,他所谓“护李”、“请死”等都只不过是为了获宠、为了保命的假动作,透过现象,可以看出他虚伪的本来面目还是昭然若揭的。

(六)外国名家的墓志铭:

  西方名人去世后,墓碑上大都刻有墓志铭,或记载死者一生的主要成就,和表现死者的性格特征。

  

(1)德国数学家卢道夫的墓碑上刻着他计算出的圆周率=3.1416……。

  

(2)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墓碑上刻着许多小鸡、小羊、小狗和被鲜花簇拥的孩子。

  (3)数学家刁潘都的墓志铭,是一个含未知数的方程式,解出这个方程式,就知道了死者活了多少年后一生几个阶段的时间标志。

  (4)美国影坛性感巨星玛丽莲.梦露的墓志铭是:

“37、22、35,R.I.P”。

据“梦露研究会”揭示,数字代表梦露三维的英寸数,缩写字母的意思是“在此长眠”。

据说这一墓志铭是尊重死者一生的最大意愿——追求美(当然包括形体美)。

  (5)英国19世纪中后期著名的戏剧家肖伯纳是个十分幽默地人,记述他一生幽默言行的文字着实不少。

有一次,肖伯纳的一个新剧首演大获成功,他发了一封电报给女主角说:

“精彩之至,绝妙之极!

”那女演员受宠若惊,连忙回电:

“您过奖了。

”肖伯纳却开了个玩笑,他回电说:

“对不起,我指的是剧本。

”肖伯纳的墓志铭正是反映了他幽默地性格:

“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总会发生。

  (6)无独有偶,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也很幽默,它写道:

“恕我不起来了。

”但如果你仅仅从这句话里读到幽默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了作家的生死观。

海明威的生活的绚丽多彩、如火如荼。

冒险是他的永恒伴侣。

他曾作为记者在生与死的战场上出没,他曾手提猎枪在非洲的荒野里与野兽殊死搏斗,他喜欢斗牛场上的碧血黄沙,喜欢拳击场上的角逐与呐喊,也喜欢美女与醇酒。

一切能体现生命之力的活动都使他心醉神迷,而伴随这一切的,是他创作的一系列不朽名著:

《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以及“迷惘的一代”之代表的头衔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

这位如此热爱生活的作家却并不害怕死亡。

他说:

“在我看来,整个世界就像拳击场,每个人都在场内。

你只有还击才能生存——我当然一直参加拳击,我要打到生命的最后一天,那时我要跟自己打,目的是要把死亡当作一种美的事物来接受,这也就是你每星期日看斗牛时见到的那种悲剧美。

”“死自有一种美,一种安静,一种不会使我惧怕的变形。

”当他的健康日益恶化的时候,他平静而勇敢地用猎枪结束了生命,以自己的鲜血为世界留下了悲壮之美。

在海明威看来,死是生的一种“变形”,他的墓志铭正是表现了作家对待死亡,寓哀于谐,落落达观的态度。

(七)与肖伯纳和海明威的墓志铭

  司汤达(真名昂利●贝尔)的墓志铭则毫无幽默可言。

这位法国19世纪前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生前为自己拟定的墓志铭是这样的:

“昂利●贝尔,米兰人,写作过,恋爱过,生活过。

”乍看起来,这一墓志铭实在平淡无奇,但只要对司汤达的生平略有所知,便不难体味这其中的深刻含义。

司汤达在少年时期曾深受信奉启蒙主义思想的外祖父的影响,无限神往法国大革命的岁月。

17岁那年,他骑上一匹骏马翻山越岭去追赶拿破仑的远征军,此后便随军在欧洲大陆转战。

他曾目睹过1812年莫斯科熊熊烈火,也曾参加过1813年抗击欧洲郡主六国的第六次反法联盟的战争。

他经历过拿破仑的极胜时期,也体验过帝国失败的痛苦,拿破仑始终是他心目中的英雄。

为了不在他深恶痛绝的波旁复辟王朝中生活,他曾一度侨居意大利,后因与意大利反政府的烧炭党人过从甚密而被驱逐出境,回国后的司汤达生活相当贫困,他不得不到一个外国小城做法国领事。

文学创作是司汤达一生的志趣,他的作品《红与黑》、《吕西安●娄凡》(《红与白》)、《帕尔马修道院》等都是不朽名著。

司汤达的作品有着十分鲜明的创作个性,他善于从政治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现实,真实地再现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使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善于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尤其擅长细致的心理刻画,使人物形象鲜明而丰满。

在文艺理论方面,司汤达也有建树,他的著名论文《拉辛与莎士比亚》是19世纪初最早提出现实主义创作主张的文艺理论著作之一。

他说:

“贝尔先生是当代高人之一。

这位第一流的观察家、这位卓越的外交家,无论是文字,无论是谈话,曾经多方证明他的见解高超,他的实际知识广博,结局只是奇维塔韦基亚的领事,的确令人难以解释。

”司汤达曾说,到1880年才会有人读他的作品(成名作《红与黑》发表于1830年),到1935年他才会被人理解,由此可见司汤达对自己作品的价值是深信不疑的。

而对于自己坎坷丰富的一生,司汤达只谦称为“生活过”、“写作过”,这不正表现了作家对待生活和创作的极严肃的态度以及对待自己极高的要求标准吗?

历史是公正的,他给了这位作家应有的地位。

他是人们公认的批判现实主义这一宏大创作流派的奠基人之一,他出色的小说被认为是浩如烟海的法国乃至世界小说的名列前茅之作。

(八)我国一位古人说过:

  人死如灯灭,什么都不知道,如果是我,什么样的墓志铭我也不要,冤于我,我不能对驳公堂,褒于我,我不能投桃报李。

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的坟墓正是这样,它没有墓碑和十字架,连名字也没有刻下,它之只是一个棺材土冢,静卧在托尔斯泰家乡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一片林中空地上,但他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后人,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谒这位伟人的坟墓,并从中看到了托尔斯泰的性格特征——朴实。

这种朴实的性格特征在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巨变的19世纪80年代初以后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他认为广大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是“老爷们”造成的,他们是罪人,而托尔斯泰自己也罢自己归到罪人之列。

他为自己一生所过的老爷生活而苦恼,因而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不用仆人服侍,自己收拾屋子、劈柴、生炉子,自己到井边汲水,他不喝酒、不吃肉、戒了烟,放弃了打猎的嗜好,他经常帮助农民耕耘和收获。

为此,俄国著名画家列宾创作了一幅名画《托尔斯泰在耕田》,画中的托尔斯泰像个十足的农夫,这正是大作家在田间劳动的真实记录。

1910年10月的一天深夜,为了彻底摆脱贵族式的家庭生活,这位82岁的老人离家出走了。

因不堪忍受旅途的奔波劳顿,他病倒在途中的一个小火车站上。

在经过了几天痛苦的煎熬之后,托尔斯泰与世长辞。

这位一生揭露批判俄国专制暴政,揭露批判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教会的伪善本质,一生为人民的苦难大声疾呼的伟大作家向世界文学宝库奉献了一批艺术精品,

  其中包括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他赢得了一个文学家所能赢得的最高荣誉——世界人民的爱戴。

而他那没有墓志铭的朴实坟墓,世世代代向人们诉说着托尔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