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基建工程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研究报告.docx
《大型基建工程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基建工程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研究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型基建工程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研究报告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瓶颈日益显现,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加大了投入力度进行大型工程建设,大型工程工程越来越多,如高速公路、铁路、飞机场、奥运工程、西气东输、大学城建设等等。
这些大型工程一般都是时间紧,任务重,具有较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价值,材料供应工作是这些大型工程是否能如期完工的重要保障。
并且材料成本和物流费用在工程工程的造价中占有很高的比重[1],物流效率的高低也会影响材料占用资金的数量和施工效率。
因此,如何搞好这些大型工程的材料供应工作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1我国大型基建工程材料供应的特点
我国大型基建工程一般是由政府投资兴建,且都是规模大、工期紧、任务重,对一个城市或者地区影响深远,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工程所具有的政治意义远远超过其经济价值,是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也正因为工程建设速度要求很快,相应对工程组织协调、工作质量、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工程材料供应也会面临很多挑战。
我国大型基建工程材料供应的特点如下:
(1)工程规模大,用料多
工程建设工程消耗的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水泥、砼、木料、砖沙石等。
大型基建工程对这些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往往都非常大,在用料高峰期很容易出现材料短缺现象。
广州大学城工程(一期及二期)所需要的建材数量简直就是一串天文数字:
砼约251万方,钢筋43.2万吨,水泥232万吨,碎石115万方,石粉179万方,其中仅钢筋一项,就相当于几十个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的钢筋用量。
(2)材料价格波动大
由于材料需求量大,且材料供求不平衡,容易造成市场价格剧烈波动。
如:
广州大学城一期工程土建工程2003年8月才真正动工,要求2004年9月接纳第一批学生入驻,到交付使用只有短短10个月。
并且数额巨大的建筑材料使用时间集中在3-4个月内,进入到高峰期就遭遇到历史上从未见过的涨价风暴,短短的两个月时间(10-12月)钢材价格由3300元/吨暴涨至4200元/吨,涨幅达27%以上;水泥价格由390元/吨涨至487元/吨,涨幅达24%以上。
(3)批量需求不确定性
在大型基建工程中,虽然工程材料的总量需求计划可以通过工程设计得到,但是由于具体的材料批次需求量与工程进度密切相关,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因为影响工程建设进度的因素非常多,尤其是天气、施工便道和场地、经济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因而对材料消耗计划很难做到准确无误,从而可能出现供料不及时、材料结构性短缺等情况。
(4)材料资金占用大
大型基建工程的投资一般都比较大,通常是投资数亿元以上或者更大。
而其中材料成本占工程工程造价的60%~70%,所以材料款占用的金额非常大。
广州大学城工程中,在高峰期,广钢占用资金达2.8亿元之多。
许多承包商为了自身利益,出现施工单位要求物流供应商垫付材料款,转嫁经营风险。
而供应商资金不足,会导致材料供应不足,引起建设工程进度延误,工程质量无法保证,这对于材料款的结算就更为不利。
结果业主或承包商、施工单位、物流提供商以及生产厂商之间互相扯皮、彼此抱怨,不仅损害了各方的合作关系,使急需的材料无法到位,最终影响到工程工程的顺利进行。
(5)供应链管理难度大
首先,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否达到建筑设计要求,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能出半点差错。
这对材料供应链质量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如果由施工企业去选择材料供应商和物流提供商自行采购材料,一方面各施工单位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进料渠道五花八门,材料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另一方面由于施工企业的支配能力、资源控制能力等方面有限,很难具有像政府那样的号召力和控制力,材料质量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其次,大型基建工程涉及的施工单位一般较多,很多工作都是采取并行交叉作业方式,由于彼此的利益不同,工作中的侧重点不一样,有些方面会出现一些冲突,造成供应迟缓、停工待料状态。
比如:
施工道路问题可能影响物流供应,但施工单位考虑成本因素不愿意修整。
另外,大型工程工程的每家施工单位需要的材料很多且卸货点多,为了保证工程进度,必须做到施工现场不断货,这就要求很多材料必须存放在施工现场。
而施工单位的强项主要在于建筑方面,在材料堆放、仓库管理方面很难发挥施工单位优势,这就必然导致顾此失彼——要么是材料预存太多而占用过多资金,要么是材料短缺而影响工程进度。
2“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概述
2.1“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的产生
由于大型基建工程一般以政府或大型国有企业为投资主体,受牵扯因素多、协调难度大,由政府出面管理更加有具有协调控制能力。
“甲招乙供”材料供应由业主既在总体上控制数量和质量,又让其它相关各方都共同参与,使权力和责任得到较好的分配。
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物资供应工作中,就开始了“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的探索。
该工程就水泥这一主要建筑材料的供应,与中国建材北京散装水泥公司签订了散装水泥配送协议,采取一条龙服务方式,要求供方将散装水泥直送现场。
仅散装水泥这一项就节约资金约1000余万元。
另外,在三峡工程的第二阶段建设中,对钢材供应也采用了这种运作方式,使得“甲招乙供”模式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在广州大学城的建设中,工程一开始就选择了水泥、钢材和水泥预拌砼实行“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
这种模式为广州大学城这一“奇迹”工程按时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从以上这些实践中可以看出,在工期短、工程量大、要求高、投资主体多等情况下,为确保在大量建材集中供应情况下,达到保障供应、控制质量、降低造价、明确责任、方便管理的目的,“甲招乙供”是一种大型基建工程优先选择的材料供应模式。
2.2“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
2.2.1合同关系
“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是指在工程工程中,由业主物资部门负责建筑材料的招标采购工作。
工作内容包括:
组织相关部门分头草拟并集成招标文件的商务条款和技术规范,组建由建设管理各方有关人员组成招标采购评标组;统一安排供应厂商同有物资需求的施工单位直接见面签订供需合同,并对合同执行进行签证;代替施工单位向厂家结算材料款,事后从施工单位工程价款按基础单价进行抵扣,并承担市场单价与固定供货价之间的价差。
施工承包商承担物资采购合同需方的责任,负责到货验收、库存保管等业务,物资部因此支付给施工承包商一定比例的采购保管费。
该模式一般适用于工程建设的某些用量巨大的建筑材料的采购供应,如:
水泥、钢筋、混凝土、沙石等。
“甲招乙供”中甲方是业主,乙方是专业的工程材料供应商或生产厂商,因此“乙供”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商家供材兼营物流;厂家供材委托第三方物流。
第一种模式中的供应商既负责采购提供商流服务,同时也提供物流服务。
这种模式虽然增加了一个商流环节,但是这些专业的建筑材料供应商能够与多家材料生产厂商有着密切的销售代理关系,能够保证大宗材料的供给。
这类材料供应商多是从建设部门剥离出来的专门负责物资供应的机构组建成的,有丰富的物资供应经验和雄厚的资金支持。
第二种模式去掉了中间的商流环节,生产厂家直接委托物流企业根据工程工程的进度要求,按时、按品种、保质、保量将材料配送到指定的施工现场。
广州大学城工地使用的钢材供应对这两种模式均有应用,由自指挥部指定的两家大型企业广东南粤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和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前者供应的钢材为第一种模式,商家兼营物流模式;后者则为第二种模式,即甲招乙供模式。
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应用第二种模式时,由京建物流公司承担物流业务。
甲招乙供模式的合同关系如下图1所示。
图1“甲招乙供”物流服务合同关系
2.2.2材料供应过程
工程材料的供应以施工工地需求为起点,将原料的订货周期与工程的施工进度高度整合,对配送经济批量进行动态调整,合理安排安全库存量与配送批次,以保障工程建设进度需求为前提,实施整个供应链的优化管理。
“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的物流过程如下图2所示。
图2“甲招乙供”模式下的物资配送过程
材料到达工地之后施工单位负责接收,并由材料监理进行质量检验,然后将材料签收情况报业主确认。
每月进行汇总,进行四方会签,按照实际接收的材料,由施工单位委托业主从工程款中对材料款进行结算。
材料配送的物流和资金流如图3所示。
图3物流、资金流过程
2.3“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的优点
“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既解决了我国大型基建工程的材料供应中的难题,又实现了科学分工、节约了材料供应成本,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材料供应模式。
“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与其它模式的比较如下表1所示。
表1工程材料供应模式
材料供应模式
特点
甲供料
需要业主自己设立专门的物资部门、配置专用物流设施,增加了成本
乙供料
大型工程建设工程的施工单位多,造成物流作业分散,规模效益差
甲招
乙供
商家供材
这种模式增加了一个商流环节,大型商家用多个生产厂商的产品保障供应
厂家供材
第三方物流企业由材料厂家委托,业主只需协调两方即可
工程总承包
全面代表业主,提供专业的工程管理,使得工程建设达到全面的专业分工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的优点大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业主招标实现了业主控制工程材料的供应源头,业主参与供应商(厂商)的选择并且有权指定物流服务商。
这就在源头上保证了材料供应的充足,控制了工程材料的质量,消除了材料短缺和质量难控制的隐患。
同时,也实现了统一采购的规模效益,以及合理利用社会物流,从而节约成本,创造了经济效益。
第二,由施工方与材料供应商签合同,材料的供应责任仍在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单位之间,业主未介入材料的供应程序之中,使工程的质量责任包括建材的质量责任均由施工单位一家承担,提高了施工方参与材料管理的积极性,又使得材料计划和现场堆放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并且,由物流服务商提供专业的运输、仓库管理等专业的物流服务,解决了施工单位管理材料难的问题,进一步为材料供应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三,“甲招乙供”由业主提前对钢筋、水泥、水泥混凝土供应进行招标,提前对货源进行组织、准备,确保工程所需材料的及时供应,避免施工单位中标后匆忙采购这些材料导致市场供应的紧张,以及施工单位自建水泥混凝土搅拌站所需设备订购、建站、质量控制等所需时间对建设工期的影响。
3“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的甲方运作
3.1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
甲方业主的工程指挥部要以“小业主、大社会、专业化、社会化”为特征,实行合理配置与分解权力的管理体制。
实行社会化运作,建立“业主—招标代理、财务代理、法律顾问——投标单位”运作机制。
在原材料采购等方面,需要经过多个部门共同会签才能生效,绝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甲招乙供”的管理组织是通过业主公开招标选择的监理公司来承担。
业主选择的监理公司是工程建设主材的材料管理核心部门,是保障材料按时、按质、按量、按地调配的指挥中心。
他们代表业主而不代替业主,服务于施工单位而不受制于施工单位。
3.2招标工作的组织
在进行招标工作的时候,把应招标的工程全部进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并在主要媒体和网站上发布《招标公告》,对国内外全部公开招标信息及相关要求。
同时,对竞标参与者不设防,凡是符合资质的单位,不论属地均可参与公平竞争,择优选用。
从招标的组织策划、招标文件的制定,到评标现场监管,都邀请了有关负责人全程参与、全过程监督,防止暗箱操作。
(1)同类标段集中招标投标
在招标的时候,将工程工程分成若干大类,如:
主体建筑类、市政道路类、园林绿化类工程以及大型机电设备采购等,分别进行“同类标段集中招标投标”。
这种一次把数十亿元、十几个同类标段集中进行公开招投标、上百家企业同时竞标的办法,可以增加市场竞争性,提高参与竞标企业的资质标准。
并且在评标时,工作人员首先从评标专家库(事先精心挑选建立)中随机抽出所要的专家评委数额,但先不进行标段和评标专家组的配对,而是待全部评委进入封闭的评标现场后,根据标段数再次进行随机抽签分成若干个评标小组,然后才分标段同时展开评标工作。
大大减少了评委为某一特定招标人说话导致腐败问题的可能。
(2)同种材料统一定价
允许一个投标单位根据其自身的实力选择投一个或多个标,但招标文件规定投标单位最多只能中一个标,以防止由少数单位垄断供应的情况。
为了使不同的用户以同一价格供应同一种材料,招标文件规定各个标段以统一供货价签订供应合同,并以各个标段中标人货物投标报价的最低者为本招标工程各标段的统一供货价。
(3)合同和配套制度前移
将经过反复论证和“深化设计”的合同范本、全套表格和管理办法,配套的防范性制度规定、详细的材料管理制度,纳入工程招标文件和材料采购招标文件,明确物流服务水平和客户满意水平标准,供工程建设各方共同遵守。
使任何想通过合同变更“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做法无计可施,从而有效防止了由此滋生腐败的现象发生。
如:
广州大学城工程制定了《大宗材料供应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规定,这既有效控制了材料价格和质量,又防止了材料采购的吃回扣等腐败现象的发生。
3.3建立协商机制
(1)保证“四流”顺畅
业主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厂商进行及时的沟通十分重要。
实际上,只有做好了信息沟通,才能使整个供应链进行利益协调和及时规避风险,使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活动能够按照工程建设工期和施工进度有目的有节奏的,有秩序地合理流动。
因此,业主应该协调各相关单位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材料协调会,解决某一时段内物流环节需要协调的问题。
如:
广州大学城工程材料供应中提出了“两规[2]”、“四方确认[3]”等科学管理办法,促进商流、资金流的顺畅。
(2)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
业主在协调解决各种工程材料实际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时,需要争取得到各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尤其是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
如:
广州大学城建设过程中,全国钢材水泥供应吃紧,工地3个混凝土搅拌站供不应求,施工经受严峻考验。
当时建设指挥部的同志迅速向省经贸委报告,省经贸委当即决定,除保证钢铁厂和电厂煤炭供应外,紧急调配8万吨煤供应水泥厂。
燃眉之急就在两三个小时内得到了解决。
(3)监督与考核
虽然“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涉及的单位责任分工明确,仍然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与考核办法。
只有实行奖罚严明的奖惩办法,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才能够充分调动各施工单位的积极性,使整个工程形成你追我赶、“干得好名利双收、干不好将付出沉重代价”的良好氛围。
4“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的乙方运作
4.1物流服务理念
无论是材料供应商或者物流服务商。
都要运用现代物流服务理念,为工程建设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
既然是一种服务,就应该让顾客满意,给顾客超出想象的意外惊喜,让顾客感到“物超所值”。
(1)协作参与招投标
基于对供需双方采购与供应流程的全面了解,供应商(物流服务商)从主要原材料采购的招标文件编制、论证、审定开始参与主要原材料采购招标的整个过程,一方面积极协助业主开展招标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协助或者代表厂家参与投标。
要做到对工程材料供应要求及时掌握,对工程材料的市场价格摸底,对可能的厂商进行协商沟通。
通过自己对工程材料行业的熟悉了解,根据不同建设工程所处环境不同,能对工程建设用料、配比及厂商产品的适用性,协助厂商分析可能的竞争。
同时,通过自身对原材料供应市场结构进行全面把握,对一些大钢材、水泥供应集团的资信管理,积极配合业主收集工程材料行业的相关信息,提供力所能及的协助。
通过协助招投标,与厂商、供应商、业主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而为自己赢得参与工程材料供应的机会。
(2)推行工程管理制
大型工程建设物资的材料供应是工程能否如期完工的重要保证,因此供应商(物流服务商)应该在建设现场设置工程部,负责及时收集需求计划、迅速交接货物、与现场及时沟通、做好服务工作,并做好市场资源调研、厂家选择、请求报价、评估报价、订单处理和发出、发票处理、合同管理等具体事务,并且定期召开材料供应总结会,总结某一时段内材料供应中的经验。
(3)努力提供增值服务
首先,要体现专业性。
一是对采购需求的共性有一个总体把握,可将材料的订货周期与工程的施工进度高度整合;二是就价格波动对施工成本的敏感度进行分析,对配送经济批量进行动态调整;三是可发挥物流公司对生产厂商、产品及工程的管理知识优势,对物流进行最优化管理。
只有具备这些特征,加上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使建设物流公司在大型基建物资配送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针对特殊需求,采取特殊办法尽力保障供应。
在广州大学城工程中,有部分工程需要用Ⅲ级钢和钢绞线,这并不是两个钢材物流公司的中标供应范畴,但在施工单位求助时,他们义无反顾积极帮助客户。
寻找生产厂家,通过自己的物流关系网,终于找到了供应商,帮助施工单位解了燃眉之急。
(4)主动应对不确定性
在大型工程中,由于该工程量大、工期紧迫,使得许多建设任务超常规运作,造成施工中图纸不全或变更较多,材料计划和实际需求出现偏差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物流公司只能加强信息管理控制方面的工作,各物流公司工程部成了信息管理中心,定期与不定期的回访客户,了解客户材料库存量情况与材料部人事变动情况,把服务工作做到细微处,及时反馈信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变节奏的动态管理,以施工单位的需求为最终目标,及时调整采购与供应环节,以适应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
4.2材料供应过程
(1)供应商保证货源
首先,在生产上保证货源。
厂商要做到具有品种规格配套齐全、生产设备先进,并且具有强有力的生产调度保障,并且可以根据工程需要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减少材料短缺风险。
其次,存货能力的保障。
如:
广钢能够无偿提供库存容量不少于5万吨的钢筋专用仓库供大学城工程使用。
最后,有后备货源。
利用自身雄厚的资金基础、营销渠道和良好的行业背景,与国内外多家大型生产企业常年达成业务协议,能够在工程急需或者货源紧张之时,进行货源调配。
如:
南粤物流实业有限公司拥有8大钢材及沥青仓库,年度可控运量最高可达1000万吨。
(2)提供技术支持
供应商要成立专门的售后服务小组,由工程部负责人及技术骨干人员组成。
专门搜集施工单位的反馈意见,及时将有关信息通报生产厂相关技术部。
每月组织服务小组对用户进行访问,直接深入到工地工程施工地进行有关材料产品性能、质量、使用、施工技术、疑难问题的处理等方面的技术咨询的质量访问。
施工单位在工地施工中随时会有预想不到的问题发生,随时有可能遇到许多技术问题。
服务小组在接到工地咨询电话后24小时之内赶到工地现场为工程解决所发生的材料技术问题。
(3)重视材料库存管理
“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的库存控制,是典型的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
工程材料供应要以施工现场为材料消费点,及时了解客户的建设情况及库存信息,对施工现场用料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将每一次领料看作是一次零售活动,使施工活动、领料活动和采购订单生成及采购订单发出做到无缝隙衔接,对施工活动进行密切跟踪,对用料、领料活动进行及时处理,根据客户实际情况、随时充实自己的库存量及生产原料。
为确保供应还应考虑建立中转库,合理设置安全库存量以应对不确定性。
根据施工计划及材料计划用量是可以较准确计算出库存量。
(4)加强运输过程的控制
配送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不确定。
例如:
交通事故、交通堵塞、道路维修导致交通改线等偶发事件等将导致供应时间延迟,而延迟的累计效应将导致交货期的不确定,它直接影响施工进程和交付时间,从而影响客户满意度。
为提高交通运营的效率,需要运用了高科技手段进行运输控制和管理,所有车辆安装GPS监控定位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GPS卫星监控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运输管理,建立起全方位、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
5“甲招乙供”在广州大学城建设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广州大学城第一、二期工程,共投资180多亿元(含各大学150亿及市财政30个亿),从2003年1月开始启动,仅用近两年时间,就建成了达520万平方M面积的现代化建筑、69.9公里的城市市政道路、120公里校区道路、20公里城市综合管沟、8.6平方公里的绿化工程、规划设计理念先进、各类设施功能完备、各个校区特色鲜明的大学园区。
目前,第二期工程也接近尾声,各项振奋人心的经济数据不断地明晰。
这项重大工程建设,无论是规模和难度之大,还是速度质量控制水平之高,在广州都是空前的,被誉为大型工程建设的“奇迹”。
材料供应为整个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作用。
(1)有效保障了供应
首先,通过招标选择的大型供应商保证了材料供应源泉。
广州大学城建设中建筑材料供应已基本完成,从整个材料供应过程来看,用“甲招乙供”模式采购建筑材料是成功的,满足了该工程工程建设的需要,具有程序清晰、法律依据充分、材料质量责任连贯、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得到充分发挥的特点,降低了工程建设中大规模采购材料引发的对市场的冲击,减少了拖欠材料款现象,保证了材料质量与数量。
特别是在2003年第四季度全国钢材、水泥价格异常大幅度上涨、供需严重失衡情况下,许多大型工程均处于停工待料状态,广州大学城的“甲招乙供”模式发挥了优势,确保了各节点工期如期完成。
广州大学城工程中,提出了“三级库存”策略:
在生产厂内仓库提前预备一个月钢筋使用量的一级库存;在工程部钢材储备库存放半个月钢筋使用量;并在各施工段保存5~10天的钢筋使用量。
此策略在工程用料高峰期,材料紧缺、价格上涨的实际情况下取得了良好的保障效果。
另外,专业的物流运作缓解了施工现场的交通压力。
广州大学城建在一个珠江水系的小岛上,原本只有一条钢便桥通向小岛,交通不便。
由于采用甲招乙供模式,各供应商都采取集团化、规模化运作,选择了各种科学合理的运输方案,有效缓解了广州大学城施工现场的交通压力。
水泥、砼及地材等物资均靠集中建码头水运进岛,充分发挥了水运的有利条件和优势,加上对其它如钢材等物流运输的有序化管理,既降底了物流成本又充分发挥了运力资源,保障了建设物资的顺畅供应。
(2)确保了工程质量
据广州市质监局及广州质监站、广州质监中心的检测数据统计,同期非甲招乙供模式的材料在广州大学城一期建设中送检合格率为90%、二期合格率为95%,而“甲招乙供”模式下广州大学城一期及二期供料送检合格率总计为99.5%以上。
其中,一期房建已有81个单位工程被评为市优工程,占全广州市同期市优工程的50%,其中18个单位工程被评为广东省优良样板工程,另有两个校区整体工程申报国优、一个单位工程申报鲁班奖;二期评优正在进行中,有132个单位工程申报市优以上工程,据专家评估二期工程质量更优于一期工程。
如果将一期二期综合评优,整个广州大学城的单位工程有55%以上达到市优以上质量。
(3)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广州大学城采用“甲招乙供”,使大宗建筑材料集中供应确保了材料价格控制、创造了规模效益,减少仓储、加快物流速度提高效率,减少资金积压节省资金成本等等。
并且各供应商也给予该工程巨大的资金支持,广州大学城钢材、水泥、砼及地材的甲招乙供供应商,在供应高峰期时,由于材料供应后转付手续确认延迟,八大供应商实际支持资金额高达4亿元人民币以上(其中仅钢材就有2.3亿)。
而且,工程投资也得到有效控制,校区建筑共约520万平方M,按照初步概算结果,仅此一项节省投资达二十多亿元。
充分说明采用“甲招乙供”为广州大学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实现了省、市提出的“确保质量、控制成本”的工程建设目标。
6结论
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还处在以业主自行管理工程工程为主的阶段。
特别是各级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为主的大型工程工程,由于受牵扯的因素多、协调难度大,仍然是由政府出面组成工程指挥部,代表业主进行工程管理。
“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是在我国建筑业逐渐向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变过程中,探索出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建设模式,是工程总承包物流模式的雏形[1]。
该模式下的大型基建工程材料配送,既让政府从源头控制质量,又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专业配送管理,协调整个供应链中的关系,保证物资供应的顺畅,降低工程物资供应整体成本。
因此,这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成功的工程建设材料供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