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孟子研习录音文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5620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16孟子研习录音文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0416孟子研习录音文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0416孟子研习录音文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0416孟子研习录音文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0416孟子研习录音文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416孟子研习录音文稿.docx

《0416孟子研习录音文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16孟子研习录音文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416孟子研习录音文稿.docx

0416孟子研习录音文稿

0416孟子研习录音文稿

说明:

1、文稿中的斜体字和加【】的斜体字都是原文引用。

2、文中只指明主讲老师、主持人老师以及指导老师。

讨论环节中依照发言顺序标注数字,可能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发言分列,也可能是几个人的发言合成一段。

3、较长的引用或者典故一般用批注注明。

4、尽量还原研读现场的原话,文句不修饰,以保证原意。

研讨时间:

2016年4月16日

研讨内容:

《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至【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主持人:

刘永忠老师

主讲人:

丁燕老师秦哲敏老师

指导老师:

陈达隆老师,萧伟光博士

现场人数:

40余人

文稿整理:

唐婧

文本梳理

孟子曰: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

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

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

我必不忠。

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

『此亦妄人也已矣!

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

于禽兽又何难焉!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乃若所忧则有之。

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

是则可忧也。

忧之如何?

如舜而已矣!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

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

如有一朝之患。

则君子不患矣。

主讲人秦哲敏老师:

孟子说:

君子与人不同就在于其有仁、礼存于心。

心存仁者,就能爱别人,心存礼者,就能恭敬别人。

以仁以礼待人,别人也能反之以仁和礼。

“恒”作“一定”讲。

有这样一个人对自己横暴无理,如果是君子,必定反省自己,是不是自己对他不仁不礼了?

“必”是“必定”。

否则,他怎么这样对待我?

反省后自己确实待他以仁以礼,如果对方仍旧横暴无礼,君子再反省,自己是不是没有尽心尽力?

忠,朱子解释为“尽己之心”。

经过多次反思,君子相信自己已经尽己之力待他有仁有礼,那么只能认为这样的人不过是无知妄为的人而已。

如此妄作之人和禽兽有什么差别?

跟禽兽,又有什么可计较呢?

《孟子正义》中“妄人”为“妄作之人”无知妄为。

“择”“区别”之义;“难”,“计较”之义。

君子自查对横逆之人无失仁失礼之处而自安。

那么君子所不安的是什么?

孟子就接着说【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君子以仁以礼处理眼前的问题,而应该不安于心的事是,自己和舜同样为人,舜却能给天下人树立榜样,影响可以流传到后世,而自己也不过一个乡野之人,无所作为。

心有此忧,就像舜那样去做。

这样君子才能消除那些忧患。

为则以仁,行则以礼,那些一朝一夕的祸患也不足为忧了。

对这一段,自己有两点思考:

1、反求诸己。

君子反复深层次的反求诸己,自查没有失仁失礼,那么就按照认定的礼和仁行事。

联想到颜回不迁怒

(1),也是反求诸己。

2、君子应当立志高远。

(1)《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

"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讨论:

发言一:

【爱人者,人恒爱之】的“恒”当“必定”讲,爱人和被人爱是对等的吗?

文中说到,如果碰上一个不讲理的人呢?

发言二:

以仁爱的方式对待别人,并不是说一个具体的行为。

而面对那些横逆之人,君子可以做到多次反求诸己,自查尽仁尽礼,那就不去管他,因为不是同门中人。

发言三:

这不是针对个体,而是一个总的趋势。

有个问题:

第一次自反,有仁有礼;第二次【自反而忠】。

“忠”不是包含在仁里面吗?

主讲人丁燕老师:

联系到《论语·卫灵公》【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一方面是内心对这种境界的理解,要付诸实践,是需要一定的章法和阶段。

“礼”是比较确定的章法,面对具体的事情,每一步应该怎么做。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场景要依据与其相应的规则,所以“礼”是强调外在的章法,“忠”则是强调内在的态度。

礼和忠表现为不同的侧面。

发言四:

“仁”和“礼”讲自己对别人外在的方式,“忠”则是讲这种方式是不是发自内心?

陈达隆老师:

朱子注【忠者,尽己之谓】,就是反求诸己。

萧伟光博士:

朱子的注是没问题的。

这一章让我联想到马一浮先生的谈沉著痛快

(2),非常好。

讲做学问得到的意味,也是效验;那么功夫就是忠信笃敬。

马先生解释“忠”【更无一毫不尽才是忠】,这个解释和朱子的解释是一样的。

仁义礼智,不同德目有不同的层面。

仁和礼相对来讲是涵盖了其他德目,忠就是表示层度。

已经做了,有个反思的机会让你去想自己究竟是不是尽心尽力地做了?

因为人会经常【日用而不知】

(2)《尔雅台答问续编·示语一·示张立民》沉者,如巨石落水,块块到底;著者,如好手发箭,箭箭中的;痛者,如吃棒受刃,透骨彻心;快者,如痼疾新除,久渴得饮,脉畅筋舒,神清气爽:

如此方形容得此四字意味。

然此是效验,不是功夫,功夫乃是忠信笃敬,须是实到此田地方能觉得效验如此真切。

若言功夫,更无一毫不尽才是忠,更无一毫不实才是信,真积力久、无一息间断才是笃,精严缜密、无一线走作才是敬。

忠信四字,于功夫见本体;沉著四字,于效验见功夫。

陈达隆老师:

【仁者爱人】的“仁”里面也有多各个层次。

通常讲,就是“爱人”,这是比较狭义的概念。

所以朱子注【以仁礼存心,言以是存于心而不忘也。

此仁礼之施】,“施”就是表现。

“忠”就深入一层。

刘永忠老师:

这一段很符合孟子的文风和气势。

有人评价孟子的思想很迂阔,而这一段则反映出孟子无论其思想还是其言教方法都是很灵活的。

第一次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以仁以礼,第二次反思自己是否尽心尽力。

如果自己的确都做到了,面对诸如横逆之人当前的祸患,就可用权变之策。

对具体的事情,既有大局观同时也有具体的轻灵的,有腾挪手段这样的应对方法,处理非常圆融。

大局观就体现在【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因为【有终身之忧】才能够【无一朝之患】。

【终身之忧】就是孟子要像舜那样【为法于天下】的远大志向。

陈达隆老师:

君子所忧是什么?

所患是什么?

发言五:

忧指长远的,患指眼前的?

纯粹从文字的角度,有这个区别吗?

主讲人丁燕老师:

没有查证过。

我一看到这句话,马上就联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

而患,经常用在“患得患失”这样的表达中。

还有内忧外患。

发言六:

从字面上理解,所“忧”的是长远的事,而非眼前;从所表达的意思理解,“忧”和“患”的区分主要还在于大事小事。

所以这一段的意思,考虑到长远的大事,就不会困囿于眼前的小事。

陈达隆老师:

那么,孟子所指的长远的眼下的事情,究竟是什么?

其实就是文中所讲,我和舜同样是人,但为什么我不能像舜那样【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这就是君子所忧的。

而眼前的事,就是“人有横逆于我”这样的事情。

发言七:

在阅读中,孟子多次讲到他和孔子的关系。

孟子希望像舜那样【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并不是要他自己扬名于天下,而是他所倡导的思想如何延续。

陈达隆老师:

不是为名,第一章中【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上一章讲右师的这个例子,正好也是作为这一段中“横逆之人”的举例,这两处的意思是承接的。

君子有“终身之忧”,不是说自己的事业成功与否,而是自己的境界怎么能齐于古人?

能够达到“其揆一”?

《大学》讲【知止而后有定】,“定”才不会为眼前的“横逆”而动摇,【于禽兽又何难焉】也不是简单地置之不理,关键在于自己心中对于该做什么该怎么做要有定数。

在孟子的时代,不能理解孟子思想志向的人占大部分,“横逆之人”类似的情况很多。

主讲人秦哲敏老师:

《孟子正义》有这样一段话【此章指言君子责己,小人不改,比之禽兽,不足难矣,蹈仁行礼,不患其患,惟不若舜,可能忧也】。

孟子希望能像舜那样心怀天下。

刘永忠老师:

【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

是则可忧也】和篇首的【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连起来理解,得到另一种意味。

着重还是说君子的“存心”,而不强调要做出多大的事业。

陈达隆老师:

“存心”不仅是在碰到“横逆之人”的时候反省自己,这不过是浅层次的,“终生之忧”才是深层次的。

刘永忠老师:

存心、事业和后面的【异地皆然】联系起来,事业是外显,决定性因素还是内在的存心。

这一段着重“反求诸己”内在的存心,内心中正浑然,外显则是水到渠成。

“内忧外患”,也是说向内的用功。

发言八:

患得患失,就是过于在小事上计较。

人应该胸怀于大局,大事。

萧伟光博士:

这里有个问题:

【…君子曰:

『此亦妄人也已矣!

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

于禽兽又何难焉!

』】与【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两段之间用了“是故”,这两段之间怎么承接的?

第一点:

以仁礼存心,是功夫,别人爱你敬你,是效验,但功夫和效验之间并不一定是必然的。

【爱人者,人恒爱之】的“恒”解释为“常常”,从大理上讲应该是这样,但总会碰上“横逆”之人“横逆”之事,孟子点出来,接着举了例子。

碰到这样的人和事,该怎么处理?

我们讲“和而不同”,其实更多的内容应该是“和而不流”,通俗的说就是不去跟他一般见识。

这正是儒家不同于很多心理学的地方,儒家是大人之学,上达之学。

自己经过多次反思自省并无差错,对方依旧横逆,那么就各走各的路,自己坚持自己正确的做法而不动摇。

孟子这里强调根本还是在于存心。

第二点:

【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中庸》)大丈夫精神,包括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不淫,不移,不屈”,立足点也都在于自己心有所存。

第三点: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所忧—如舜而矣。

这是一种高远的追求,为达到这种境界,君子的功夫做得十分绵密。

在这过程中,或许忽然遭遇一个拐点,或者是在【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时刻,君子应该怎样去应对?

古代圣贤,包括文天祥的《正气歌》所推崇的是“气”需要平时“养之有术”,“养气”持续不间断【其为气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集义”和“义袭”有很大的不同:

“义袭”是偶然想起这件事,偶尔做做;“集义”,一直绵密地进行。

只有坚持“集义”就不会被一时突发的横逆所影响,不以之为患。

刘永忠老师:

刚才萧博士用到的“绵密”非常贴切也很紧要。

我又联想到另外一个例子:

我们回想一下舜的故事,舜的父亲首先就待他以“横逆”,而且舜自己也自反而“仁”自反而“礼”自反而“忠”,但其父“横逆由是”,由此也是验证了【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而且在舜无法扭转这个情况时,对其父亲只能“不允恶”。

到最后舜的德行法于天下。

因此我们读经典的时候,不能固化圣人的思想,要有腾挪这种弹性的思维去理解圣人的思想和境界。

还要进步一领悟到,之所以能够【于禽兽又何难焉】,还是心中存有更远大的更重要的“终生之忧”这样的事情在。

从心法上向圣人看齐。

这就是绵密的功夫,做到每一个细节处。

主讲人丁燕老师:

谈一点自己的感想。

上一章公行子之子的丧吊中,别人都攀附右师,孟子独不与欢言,孟子听到他的不满,只是说【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

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

】赵岐注中写道【心恶子敖而外顺其辞也】(3)。

如果孟子没有这种绵密的修为在其中,自己看不起子敖,但又顺着他的话语说礼,这似乎表现得有些虚伪。

平常的人遇到例子中孟子所处的情境,【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可能成为很多人相关行为的借口,也可能就会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过去,但是孟子没有。

我们仔细体会这一点,就是【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由此我还联想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只有深造到这个层次,才能体贴到圣人的存心和用心。

功夫不到,或许表面上看似已经并齐,实质上真会毫厘间,相距万里。

(3)赵歧《孟子·公行子》章公行子有子之丧。

右师往吊,入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

公行子,齐大夫也。

右师,齐之贵臣王驩,字子敖者。

公行之丧,齐卿大夫以君命会,各有位次,故下云朝廷也。

与言者,皆谄於贵人也。

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

“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

”右师谓孟子简其无德,故不与言,是以不悦也。

孟子闻之曰:

“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

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孟子闻子敖之言,曰:

我欲行礼,故不历位而言,反以我为简异也。

云以礼者,心恶子敖,而外顺其辞也。

[疏]正义曰:

此章指言循理而动,不合时人,阿意事贵,胁肩所尊,俗之情也。

是以万物皆流,而金石独止。

“公行子有子之丧。

右师往吊,人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公行子,齐国之大夫,丧其子,故有子之丧。

王驩字子敖者,公行子家而吊慰,入公行之门,其间有进揖而与右师王驩言者,又有就右师王驩之位所而与言者。

“孟子不与右师言”至“不亦异乎”者,言孟子独不与右师言。

右师见孟子不与之言,乃不说而有愤愤之色,曰:

诸君子之众贤皆与我言,独孟子不与我言,是孟子简略不礼於我也。

孟子闻王驩此言,乃告之曰:

不与右师言者,乃是礼然也,於礼,则朝廷之间不历位所而相与言,又不逾越阶而相揖,我欲行其礼,故如是不与之言也。

子敖今以我为简略而为不礼,是其言不亦乖异於礼乎

陈达隆老师:

丁燕老师道出了我们的心声,这也是我们读书会想要达到的目标。

为什么难以体会这个差异,关键还在于功夫和境界上的差距。

《论语》中孔子说为什么【君子不忧不惧】?

因为【内省不疚】(《论语·颜渊》)。

【内省不疚】功夫达到这样的深度,水到渠成的表现出【君子不忧不惧】。

心中有尧舜这样的目标在,自然不会被眼前的问题所困扰,而是能够轻松处理妥当。

为什么会有眼前的惑患?

还在于私心私欲的存在,否则这些“患“根本不能发生作用影响到自己。

发言九:

这里涉及到以不同的人作为行为、追求标杆间的比较,君子是肯定要朝尧舜这个目标看齐。

【吾闻君子上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4)可以作为注脚。

(4)昔者南瑕子遇程本子,本子为烹鲵鱼。

南瑕子曰:

“吾闻君子不食鲵鱼。

”程本子曰:

“乃君子否?

子何事焉?

”南瑕子曰:

“吾闻君子上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

比于善,自进之阶;比于恶,自退之原也。

《诗》云: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吾岂敢自以为君子哉,志向之而已。

”孔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说苑•杂言》)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汉族杂史小说集。

刘向编。

成书于鸿泰四年(前17)。

二十卷的标目依次为:

君道、臣术、建本、立节、贵德、复恩、政理、尊贤、正谏、敬慎、善说、奉使、权谋、至公、指武、谈丛、杂言、辨物、修文、反质。

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萧伟光博士:

这一章孟子举的横逆之人的这个例子,也旨在怎么处理现实中的社会关系。

刘永忠老师提到的舜和他父亲之间,这种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处理方式还是有所不同的。

儒家倡导的各个德目分了很多层次,同一个层次也有不同的境遇,面对不同的对象也就有相应的表现形式。

《韩诗外传》(5)中的例子对于大家会很有启发。

【子路曰:

“人善我,我亦善人;人不善我,我亦不善之。

”子贡曰:

“人善我,我亦善人;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颜子曰:

“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三子所持各异,问于夫子。

夫子曰:

“由之言,蛮貊之言也;赐之言,朋友之言也;回之言,亲属之言也。

诗曰:

‘人之无良,我以为兄。

】孔子就对各种关系做了鲜明的划分,分别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

这是启发大家在读圣贤之书时,要领会到其中的多个层面,并且展开多个场景,否则光看到一点而不及其余,就容易执一而废百。

再讲讲【仁者爱人】。

通常就理解为就是孔子的基本观点,当然是对的。

其实在《荀子》中也有相似的记载,同样也是三个弟子对于同一个问题【知者若何?

仁者若何】的回答:

子路【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贡【知者知人,仁者爱人】,颜渊【知者自知,仁者自爱】(《荀子·子道》)。

孔子三个弟子的点评是一步步上升的:

士—君子—明君子。

儒家对这个的区分很严格,仁礼之施,是效验,“爱人“”施仁“,是本心的外显,并非都能得到正面的回馈,再有就是自爱的层面。

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这句话是非常精要的一段话,对于我们今天做学问仍有借鉴性和反思性。

”仁“的最根本就是”自爱“。

每个人都是未完成的圣人,把这个未完成展开,把天下万物都包括进去,这才是儒家学说的成己成人。

”自爱“就可以涵盖一切,通过自爱的展开,涵盖天下万物。

(5)《韩诗外传》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的杂编,一般每条都以一句恰当的《诗经》引文作结论,以支持政事或论辩中的观点,就其书与《诗经》联系的程度而论,它对《诗经》既不是注释,也不是阐发。

《韩诗外传》是实际运用《诗经》的示范性著作。

文本梳理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孔子贤之。

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乐:

孔子贤之。

孟子曰:

「禹、稷、颜回同道。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主讲人秦哲敏老师:

禹、稷处于平世,三过家门而不入,孔子称许他们为圣贤之人。

对处于乱世的颜子的行为,孔子也同样称许。

孟子说,禹、稷、颜回三人的处世之道相同。

下面的几句话,呼应了首篇【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天下有溺者,天下有饥者,禹、稷为之所急,是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未尽其责,(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后稷和颜回如果互换一下处境,也都会这样的。

假设现在有同室的人打架,(为了)阻止他们,即使(匆忙得)披散着头发就戴上帽子去阻止,也是可以的。

如果乡邻中有打架的,也披散着头发就戴上帽子去阻止,那就太糊涂了;(对这种事,)即使关起门来(不管它)也是可以的。

"

讨论:

主讲人秦哲敏老师:

有几方面的理解:

第一个,有点不是很明白:

同室的争斗,因为知道其原因,相劝则是应当的;而邻里间的争斗,不知其原由前去劝解,就显得多此一举而不妥了。

第二:

和前面【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前后呼应。

而后面的内容【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也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除了说明圣人之道相同,也要表述一个“权”的思想。

第四:

有没有君子不器的含义?

主讲人丁燕老师:

“同室之人”应该指家庭内部,下面要读到的最后一章中,【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中的“室”,都是在强调同一个家庭中。

家门之内有恩义的亲人间的争斗,自然很危急,在这个场景下,有没有正冠的这个礼仪,就不那么重要了。

而相邻跟自己就没有这种亲近的关系,再不顾礼仪前去劝解,就不适宜了。

两种场景和前面的内容也是由类比的:

【同室之人斗者,救之】与禹、稷,他们要担当为民父母这样的责任,【是以如是其急也】;处于乱世的颜渊【乡邻有斗者】,就没有必要采取冒然的行动。

时当乱世,做事情也要量力而行,审时度势。

这就是孔子所讲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发言一:

战国时期,各国争霸开疆扩土,这也相当于“相邻之斗”,所以(君子符合事宜的做法就是)“关门闭户”,保全自己就可以了。

陈达隆老师:

这一段的宗旨在【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这一句。

境界、道都是一样,但因为环境条件的不同,其行为方式才有不同。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又不一样的理解:

“由己”,一种理解为推己及人的意思。

正义中讲了另外一种理解,因为禹在其位,就有责任马上去帮助人民解决这个困难,后一种理解和下面的“同室”“相邻”联系更加紧密一些。

主讲人丁燕老师:

和后面【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是贯通的。

“在位”“不在位”是行为是否妥当的一个依据。

刘永忠老师:

朱子注【圣贤之道,进则救民,退则修己,其心一而已矣】。

举出禹、稷、颜子这个例子,还是强调“存心”。

发言二:

要自我保护,不提倡做无谓的牺牲。

萧伟光博士:

可以勇可以不勇。

可进可退。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系辞下》),这个“时”很重要。

自己可以先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孟子序说》中【若不识时,不足以言学,颜子陋巷自乐,以有孔子在焉。

若孟子之时,世既无人,安可不以道自任】。

这一点跟墨家有很大不同。

墨家就一定要上,反而做了无谓的牺牲。

儒家是可进可退,保存有生力量

陈达隆老师:

心存更高的目标,人生意义,才不会做这种无谓的牺牲。

文本梳理

公都子曰:

「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

敢问何也?

」孟子曰: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

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章子有一于是乎?

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

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

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

为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

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罪之大者。

是则章子已矣!

主讲人秦哲敏老师:

公都子说:

"(齐国的)匡章(6),全国都说他不孝,您却同他交往,还对他很客气,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

"世俗所说的不孝,有五种情况:

四肢懒惰,不顾父母的生活,这是一不孝;喜欢赌博喝酒,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二不孝;贪图钱财,偏爱老婆孩子,不顾父母的生活,是三不孝;放纵于寻欢作乐,使父母蒙受羞辱,是四不孝;逞勇好斗,危及父母,是五不孝。

章子在这五种不孝中犯有哪一种吗?

章子是因为父子之间互相责求善行而不能相处在一块的。

责求善行,这是朋友相处的原则;父子之间责求善行,却是大伤感情的事。

章子难道不想有夫妻母子的团聚?

只是因为得罪了父亲,不能亲近他们,(不得已)把妻子儿女赶出了门,终身不要他们侍奉。

他心里设想,不这么做,就是更大的罪过。

这就是章子罢了。

(6)匡章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将领,他打败秦国远征军,粉碎秦相张仪“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楚”的连横战略计划;率齐国五都之兵50天攻下燕国国都;合齐、魏、韩三国军队之力大败楚军于垂沙;围困秦军于函谷关长达三年之久,最终攻破坚城,逼秦国割地求和。

北败燕、南破楚、西服秦,威名震动天下。

匡章触怒父亲离家出走,从此不登家门;父亲杀死母亲,抛尸马栈之下,匡章不管不问,至死不重新葬母;妻子儿女均被他赶出家门。

讨论:

发言一:

匡章赶走他的妻子,好像做到了自己不养父母,也不应该得妻儿之养。

但他并没有想到妻儿因此而产生的痛苦,岂不是更不孝?

发言二:

这是典型的以现代人的思维去理解古代圣贤的方式。

发言三:

这里为什么要特别强调“世俗”?

主讲人丁燕老师:

《论语·卫灵公》里面讲【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这就是“众恶之”的一个例子。

通国、世俗都认为匡章不孝,那他就是真的不孝吗?

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有读到【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故曰,国人杀之也。

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孟子·梁惠王下》)。

这可算是一个注解。

一定要经过考察和思考,才能下定论。

刘永忠老师:

孟子已经对(匡章这个人以及他的行为)已经有过思考,所以才非常从容的回答公都子,非常有条理地列举类比。

主讲人丁燕老师:

未必是有所准备。

君子、圣人、贤人,日常所做的功夫非常绵密。

孟子最初决定与匡章交往时,就一定知道通国对匡章的看法,孟子坚持与之交往,心里一定是权衡过的。

刘永忠老师:

责善,【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

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责善,贼恩之大者】这是前面内容讲到的。

为了避免伤害到父子间亲情,中国传统的教育都提倡“易子而教”。

主讲人丁燕老师:

【责善,朋友之道也】,因为朋友是义之所交,应该是互相砥砺,这是通常意义上的责善的含义。

但是父子间责善,就会出现【贼恩之大】,家人间总是指摘对方,就会伤及感情亲情。

儒家有个说法【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朱子语类》)亲人间的相处原则恩重于义,走出家门的其他社会关系,则以义为重。

《论语》中有【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论语·子路》),孔子是不赞成这个做法的,就是所谓【亲亲相隐】。

另一方面,儒家也有“大义灭亲”的思想,所以怎样更加细密地体悟恩和义间的矛盾,是大家应该探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