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2538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72 大小:38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x(1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一)数与代数教学内容1表内除法

(1)以往安排在六年制义务教材第三册里,现在是乘法口诀全学完之后,再学习。

(2)仍分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两段编排分散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练习时间。

2万以内数的认识。

(1)仍分两段:

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但更强调培养数感。

(2)不同的是:

提前教学“整百、整千数的口算加减法”(义教在“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中)。

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2)增加了: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和估算4量的计量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

5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推理)

(1)一年级下册: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继续探索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与一年级下册教材相比,图形和数列的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

如图形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

一个数列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新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6解决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单独安排一个单元。

2结合各部分知识的教学,安排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

结合计算教学内容进行。

结合其他教学内容安排例题或练习。

如,在“克和千克”(第87页的内容、第89页第7题)和“统计”(第113页第3题)的教学中,都安排了解决问题例题或练习。

(二)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变换(包括:

平移和旋转、锐角和钝角)(三)统计(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仍然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四)实践活动(安排了剪一剪和有多重两个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编排还处于一个开始阶段,对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各不相同,究竟什么样的活动才叫实践活动,应该怎样开展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分哪几个层次,在教材上应该怎么呈现,这确实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去研究的。

就目前,我们认识的水平而言,我们认为可以分两个方面,一是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如“生活中的数学”。

二是单独安排,大体上可以分这样几个层次:

1.在活动中巩固数学知识。

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体会课题研究的过程。

我们的实践活动,一定要让学生活动起来,在活动中体会、应用数学知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剪一剪”、“有多重”,属第一个层次,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学生一方面巩固数学知识,这些活动有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的,由此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列的简单排列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课时安排:

1、解决问题4课时2、表内除法

(一)15课时3、图形与变换3课时4、表内除法

(二)11课时5、万以内数的认识10课时6、克与千克2课时期中复习4课时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8课时8、统计2课时9、找规律4课时总复习6课时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解决问题)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

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第一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例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平台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

你最喜欢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

“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

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

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

板书:

(1)22+13-6

(2)22-6+13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自由说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交流汇报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自由说完成作业1、练习一的第1题,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

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第二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平台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

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

“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

还剩多少个面包?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

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还剩多少个面包?

2、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3、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

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

还剩多少个面包?

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4、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

板书:

(1)54-8-22

(2)54-(8+22)5、完成练习一第5题6、小结。

自由说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1、学生自由发言。

2、观察了解信息: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

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

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

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1、练习一的第2题,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

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自由说完成作业第三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

课本第8页例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4、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跷跷板乐园图。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平台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

小朋友爱玩跷跷板吗?

今天我们到跷跷板乐园去玩一玩好吗?

2、投影出示跷跷板情境图,问:

“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教师适当启发引导: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观察主题图问:

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有一种写一种特别让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算)4、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

明确名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只不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5、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

(1)4X3+7=19

(2)2X6+7=19(3)2X8+3=19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1、练习一的第1题,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二的第2题,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同时对学生进行尊老爱幼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