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977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

《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一.docx

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一

2015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

(一)(8.28)

时量: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语言知识与应用(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滂沱/磅礴挽回/分娩悭吝/歼击着落/着迷

B.悄悄/悄然轶闻/卷帙攻讦/劫持鲜美/鲜有

C.谥号/裨益下载/载誉吞噬/对峙慰藉/狼藉

D.扉页/诽谤邻居/怜悯戏谑/琐屑靡费/奢靡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摄影是无法教的,我唯一的秘诀是抓住“惊艳”之感并且要总揽全局,不能只重细节而忽视了整体。

B.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C.作为民生之本,尽管就业形势仍非常严峻,但我国近年来在扶植就业上的力度空前加大,一个有助于就业再就业的社会网络正在全力铺就。

D.一位代表激动地说:

“人民公仆就应该敢于碰硬,就应该有为民造福的远大抱负,不能只想到自己加官晋爵。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颓圮pĭ弄堂nòng骷髅lǒu切齿拊心fǔ

B.干练gàn瞅见chǒu驰骋chěng周公吐哺bǔ

C.晕眩yùn崔嵬wěi囊括nǎng一夫作难nàn

D.毗邻pí打烊yáng蒙骗méng命途多舛chuǎn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②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③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

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④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

⑤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的、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

⑥云是由水珠凝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集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

A.③①②④⑥⑤B.①③②④⑥⑤

C.③①④⑥⑤②D.①③④⑥⑤②

二、文言文阅读(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

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

故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

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

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

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

此其本志有限也。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

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

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

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

下。

答言:

“曹公尚在,未可也。

”后孤计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

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

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

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

孤复定之,遂平天下。

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

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

《论语》云: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

”夫能以大事小也。

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

“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

”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①,过于三世矣。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节)

注:

子桓兄弟:

指曹丕、曹植等:

曹丕字子桓。

5.下列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兴举义兵举,发动

B.足垂后世垂,流传

C.妄相忖度妄,随意,胡乱地

D.昔乐毅走赵走,使…退却,击退

6.下面各组选句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而遭值董卓之难信而被疑

D.然常自损,不欲多之顷之,烟焰张天

7.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曹操志向高洁的一组是

①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侍

②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

③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④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⑥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

A.①④⑥B.③④⑤C.②④⑤D.②④⑥

8.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叙述自己起初只想做一个好郡守;世道混乱,便想隐居乡下,读书射猎;后兴兵讨伐董卓,并且得到了很多兵马。

B.在文

中曹操历数自己的功绩,历陈古人行事,并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但无代汉自立之心。

C.在文中,作者提到每次阅读有关乐毅和蒙恬的书,没有不感动得悲伤流泪的,很真切地表明了自己忠于汉室的决心。

D.文章用质朴、坦率、沉着的语言直剖胸襟,毫不矫情作态,故读来亲切感人,充分显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3分)

(2)所以然者,兵多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

(4分)

(3)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古诗文默写(共14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①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②清江畔,是夜越吟③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注:

①苒苒:

同“冉冉”,指时间的推移。

②美人:

品德高尚的人,这里指崔少府。

③越吟:

楚人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

(1)王昌龄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出塞》的三四两句是。

(2分)

(2)本诗的三、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分)赏析第七、八两句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情的。

(4分)

11.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

(《氓》)

(2)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赤壁赋》)

四、现代文(一般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

GDP崇拜是农耕思维方式

农耕文明属于自然经济,人类在自然系统中进行生产,大自然是第一生产力,人力的投入只占第二位,科技投入微乎其微,特别是在靠天吃饭的漫长历史时期。

农业时代,在特定自然条件下,农产品数量的增加总还有一定的空间,而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只有非常狭窄的空间,且几乎全掌握在老天爷手中。

因此,在农业生产时代,人类自然就形成了一味追求数量和只统计数量的思维方式。

工业是人工经济,人类在自己建造的人工系统中进行生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然力退居第二位。

工业生产是商品生产,产品都要拿到市场去销售和参与竞争;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上升到第一位,数量退居第二位。

可以说,工业生产是对“好”的追求,达到“好”以后再追求“多”;而这种追求的主动权几乎完全掌握在人的手中,全靠作为生产者的人开动脑筋搞创新,增加科技投入,在竞争中不断学习和改进。

产品的质量空间和多样性空间都是无限空间,可做无限优化和无限追求。

高质量的产品会赢得越来越广阔的市场,而低质量的产品则会被排挤出市场。

正因为如此,人们才经常说“质量是工业产品的生命”,也因此,我们绝不能盲目大量重复生产低质量的产品。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农耕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历史,因此,我们早已习惯于一味追求数量的农业生产的思维方式,并且影响深远。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几亿人处在缺衣少食的贫困状态。

在工业化初期,作为一个起步很晚的国家,急于追赶工业发达国家是正常心态。

当时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把数量和速度的追求放在第一位,肯定是正确的,或者至少是可以理解的。

新时期,改革开放,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几亿农民转变身份搞工业,急于脱贫奔小康,大量生产低端廉价产品,满足13亿人的生活需要,进而出口赚取外汇,也应当说是最佳发展战略。

现在的问题是,30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经成长为经济大国,按数量,2012年我国有1485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按质量,恐怕其中的绝大多数都要排到后面去了。

曾有报道说,美国《商业周刊》杂志从2006年起,连续几年发布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中国拥有国内品牌170万个,却没有一个上榜。

可见中国工业产品数量大而质量低是普遍性问题。

在中国,这种同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有着更广阔的普遍意义,因为传统的一味追求数量的农耕思维方式处处可见。

当前中国正在加速城镇化,可是许多地方追求建大城市,修宽马路,建大广场。

不少单位和领导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建大型办公楼,开大会,作长篇报告。

学术界则喜欢搞大课题,出厚书,出多卷本,不管有没有人读,不管有多少书直接又回到造纸厂了。

现在,中央明确提出“不再以GDP论英雄”,大力反对形式主义和铺张浪费,在哲学层次上彻底转变思想方法:

从一味追求数量的农业生产思维方式,转变成把质量摆在第一位的工业生产思维方式。

12.下列与“农耕思维方式”有关内容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农业生产时代,农产品数量可以提高,质量却无法提高,形成了一味追求数量的

思维方式。

B.中国工业产品数量大而质量低的状况,完全是由传统的一味追求数量的农耕思维方

式造成的。

C.许多地方在城镇化建设中追求建大城市、学术界喜欢搞大课题的做法是农耕思维方

式的体现。

D.当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上升到第一位,所以,我们要树立

工业思维。

13.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先,分别分析农业生产时代和工业生产时代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的原因,以及两

种思维方式的主要区别。

B.然后,具体阐述了一味追求数量的农业生产思维方式对中国历史的各个发展阶段尤

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影响。

C.最后,强调我们要完成从一味追求数量的农业生产思维方式到把质量摆在第一位的

工业生产思维方式的转变。

D.文章用自然经济和人工经济进行比较,提出了“GDP崇拜是农耕思维方式”的观点。

思路清晰,论证严谨。

1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农业时代,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几乎全掌握在老天爷手里,科学技术还不是主要生产力。

B.工业生产追求质量,因为主动权掌握在人手中,所以作为生产者必须开动脑筋搞创新。

C.成长为经济大国的中国,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可是质量却都要排到后面去了。

D.现在党中央提出的相关举措,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哲学层次上完成思想方法的彻底转变。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1分)

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老猫

季羡林

①老猫虎子蜷曲在玻璃窗外窗台上一个角落里,缩着脖子,眯着眼睛,浑身一片寂寞、凄清、孤独、无助的神情。

②我从小就喜爱小动物。

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

它们天真无邪,率性而行;有吃抢吃,有喝抢喝;不会说谎,不会推诿;受到惩罚,忍痛挨打;一转眼间,照偷不误。

同它们在一起,我心里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

不像同人在一起那样,应对进退,谨小慎微;斟酌词句,保持距离。

感到异常地别扭。

③十四年前,我养的第一只猫,就是这个虎子。

刚到我家来的时候,比老鼠大不了多少。

蜷曲在窄狭的室内窗台上,活动的空间好像富富有余。

它并没有什么特点,仅只是一只最平常的狸猫,身上有虎皮斑纹,颜色不黑不黄,并不美观。

但是异于常猫的地方也有,它有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两眼一睁,还真虎虎有虎气,因此起名叫虎子。

④有一天傍晚,我看老猫神情很不妙,我预感要发生什么事情。

我唤它,它不肯进屋。

我把它抱到篱笆以内,窗台下面。

我端来两只碗,一只盛吃的,一只盛水。

我拍了拍它的脑袋,它偎依着我,“咪噢”叫了两声,便闭上了眼睛。

我放心进屋睡觉。

第二天凌晨,我一睁眼,三步并作一步,手里拿着手电,到外面去看。

哎呀不好!

两碗全在,猫影顿杳。

我心里非常难过,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我手持手电找遍了塘边,山上,树后,草丛,深沟,石缝。

有时候,眼前白光一闪。

“是老猫!

”我狂喜。

走近一看,是一张白纸。

我嗒然若丧,心头仿佛被挖掉了点儿什么。

“屋前屋后搜之遍,几处茫茫皆不见。

”从此我就失掉了老猫,它从我的生命中消逝了,永远永远地消逝了。

我简直像是失掉了一个好友,一个亲人。

至今回想起来,我内心里还颤抖不止。

⑤在我心情最沉重的时候,有一些通达世事的好心人告诉我,猫们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寿终。

到了此时此刻,它们决不呆在主人家里,让主人看到死猫,感到心烦,或感到悲伤。

它们总是逃了出去,到一个最僻静、最难找的角落里,地沟里,山洞里,树丛里,等候最后时刻的到来。

因此,养猫的人大都在家里看不见死猫的尸体。

⑥我听了以后,若有所悟。

现在看来,倒是猫们临终时的所作所为,即使仅仅是出于本能吧,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人们难道就不应该向猫们学习这一点经验吗?

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规律,谁都逃不过。

中国历史上的赫赫有名的人物,秦皇、汉武,还有唐宗,想方设法,千方百计,想求得长生不老。

到头来仍然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只落得黄土一抔,“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我辈平民百姓又何必煞费苦心呢?

一个人早死几个小时,或者晚死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实在是无所谓的小事,决影响不了地球的转动,社会的前进。

再退一步想,现在有些思想开明的人士,不想长生不老,不想在大地上再留黄土一抔;甚至开明到不要遗体告别,不要开追悼会。

但是仍会给后人留下一些麻烦:

登报,发讣告,还要打电话四处通知,总得忙上一阵。

何不学一学猫们呢?

它们这样处理生死大事,干得何等干净利索呀!

一点儿痕迹也不留,走了,走了,永远地走了,让这花花世界的人们不见猫尸,用不着落泪,照旧做着花花世界的梦。

⑦我忽然联想到我多次看过的敦煌壁画上的西方净土。

我觉得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但是给我印象最深,使我最为吃惊或者羡慕的还是他们对待要死的人的态度。

那里的人,大概同人世间的猫们差不多,能预先知道自己寿终的时刻。

到了此时,要死的老嬷嬷或者老头,健步如飞地走在前面,身后簇拥着自己的子子孙孙、至亲好友,个个喜笑颜开,全无悲戚的神态,仿佛是去参加什么喜事一般,一直把老人送进坟墓。

后事如何,壁画不是电影,是不能动的。

然而画到这个程序,以后的事尽在不言中。

如果一定要画上填土封坟,反而似乎是多此一举了。

我觉得,净土中的人们给我们人类争了光。

他们这一手比猫们又漂亮多了。

知道必死,而又兴高采烈,多么豁达!

多么聪明!

猫们能做得到吗?

这证明,净土里的人们真正参透了人生奥秘,真正参透了自然规律。

人为万物之灵,他们为我们人类在同猫们对比之下真真增了光!

真不愧是净土!

(选自《中华散文名篇》,有删节)

15.作者笔下的老猫主要有哪些特点?

(3分)作者写老猫没有按照养猫的时间先后顺序写,,反而先从病重的老猫写起,请赏析这种行文的妙处。

(3分)(共6分)

16.请分析第6段画线句子的含意。

(4分)

17.季羡林散文语言独具一格,请结合全文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5分)

18.作为国学大师和一代大儒,季羡林先生斯人已逝,但精神长存。

请结合全文探

究,季羡林先生身上有着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哪些特点?

(6分)

六、选做题(19、20、21题任选两题作答,共12分)

19.阅读下面的一则新闻,回答问题(6分)

小孩子着汉服、持简牍、诵经典的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电视上的国学节目也屡见不鲜,书店里的国学论著更是比比皆是。

关注国学反映了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但也与中高考改革后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有一定关系。

为迎合学生学习国学的需要,不少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开设了国学课程。

名目繁多的课程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硬性要求背诵,也很难真正启发孩子对国学的兴趣。

一味地诵读《千字文》《弟子规》等经典虽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汉语的优美、文化的精深,但也会使学生对形式的单一和内容的单调感到失望。

种种现象表明,时下的“国学热”呈现出娱乐化、商业化的浮躁倾向。

(1)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十字以内)(3分)

(2)请就此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3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6分)

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学界思潮,而顾炎武无疑是这一思潮的杰出代表。

下面是

几段相关文字:

“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

人书》》)

“(著书)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

”(顾炎武《日知录·

著书之难》)

“凡(顾炎武)先生之游,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

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

曲折。

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

”(全祖望《神道表》)

“当明末年,(顾炎武)奋欲有所自树,而迄不得试,穷约以老。

然忧天悯人之志,未

尝少衰。

事关民生国命者,必穷源溯本,讨论其所以然。

”(潘耒《日知录序》)

(1)结合选段,可见“经世致用”作为一种新学风,主张治学须、、

(3分)

(2)有学者认为,“经世致用”与“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传统有一致性。

结合选段,请举出你熟知的一位湖湘名人的具体事例对两者的一致性加以探究。

(6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慎独”一语,较早见于《大学》和《中庸》。

《大学》说: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古人是注重内在的善与外在的善的统一的。

有发自内心的诚实,不自欺,才会有“慎独”的。

《中庸》论修养,也强调在“慎独”上下工夫。

它说: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曾国藩教子,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

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而这四条中,

“慎独”被他视为做人的根本。

1939年,刘少奇同志在延安所作《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里,把“慎独”视为共产

党员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德”。

时至今日,“慎独”依然有着它的价值和意义。

(1)“慎独”是一种修养,根据第二段文字,对这种修养作出解释。

(2)结合曾国藩教子、刘少奇教育共产党员两个事例,谈谈“慎独”的现实意义。

七、作文(共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杜甫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尼采曾说,不要爬上山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半高处去看,这个世界真美好。

阅读上面材料,你又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呢?

自主确定文章的立意,题目自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

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宿构或抄袭。

 

2015届高三语文月考答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12

13

14

答案

9.

(1)

(2)

(3)

10.

(1)

(2)

11.

(1)

(2)

(3)

15.

16.

17.

18.

19(20)

(1)

(2)

20(21)

(1)

(2)

高三语文月考试题

(一)答案及评分要点

1.A

2.D(A总览B躬身自省C扶持)(根据语意定字形)

3.B(A弄lòng,髅lóuC嵬wéi,囊nángD烊yàng,蒙mēng)

4.C(③句是全段的话题,包含了“意境”与“意象”两个方面,且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句紧承③句,前半句是对“境生于象”的说明,后半句是对“超乎象”的说明。

④句承①句中的“意象……是材料”与“意境……是升华”用比喻使之形象化。

⑥句承④句的比喻,⑤句承⑥句的“千姿百态”,⑥⑤两句同时回应③句揭示两者关系。

②句是对前文的总结,“这”指代前面的内容。

5.D(逃跑)

6.C(均为连词,表转折。

A动词,认为/连词,因为;B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表提顿;D代词/音节助词)7.D(①说革除弊政,公正的选拔推荐官吏,③说遇上董卓之乱不扩军的原因,⑤写自己不称雄的后果,⑥写自己读书的感动也是德行高洁的表现)

8.A(文中第三段提到他不想拥有很多兵马,汴水之战招募兵士也不过三千)

9.

(1)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我

恐怕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

(以、为…所、致、还)

(2)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兵多了意气骄盛,要与强敌抗争,就可能重新引起祸端。

(3)自己当上了宰相,作为一个臣子已经显贵到极点,已经超过我原来的愿望了。

10.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描绘了一幅恬淡悠远的月光图,(1分)在月光清辉的沐浴下,水波树影轻轻摇晃,映照在窗户上,不住地荡漾。

(1分)想象着品德高尚的友人沐浴着同样的月光,徘徊在清江河畔,像楚人一样吟唱越歌思念家乡,实际表达对友人的仰慕思念之情。

11.

(1)尔卜尔筮以我贿迁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2.C13.B14.A

15.①虎皮斑纹,不黑不黄,不美观,很普通,很平常;②眼睛炯炯有神,虎虎有虎气;

③善解人意,体念主人,不想主人为自己难过而离家。

(每点1分,共3分)

(1)先写老猫病重,引发读者对老猫命运的关注,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使行文有波折,跌宕起伏;(3)文章主要写的是对老猫离去的哲学思考,先写病重的老猫为表现文章的主题作了铺垫。

(3分)

16作者引用俗语诗词,(1分)凸显了秦皇、汉武、唐宗等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想方

设法妄求长生不老,而最终遭遇失败的枉然,表达季羡林先生对生死的感悟,主张坦然豁达的生命追求。

(3分)

17.

(1)用语简朴,寥寥数语却意蕴丰富,情感厚朴;

(2)语言朴实而不乏味,庄重而

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率真而不失睿智。

(3)长短句结合,具有参差之美。

(要点2分,结合文句分析3分)

18.

(1)作为国学大师和一代大儒,季羡林先生有着恬淡豁达、参悟生死的博大的思想

境界;

(2)对动物之美和人生之美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识和感受;(3)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小事中参悟出生命的本质,思维细腻,观察细致。

(每点2分)

19.

(1)浮躁的国学教育(或:

国学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2)①形式和实用并重,②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势在必行,③不能借光大国学之名行商业炒作之实。

(符合材料意思均可,观点要明确)

20.

(1)关心国事致力创新有用于世志向远大勤勉严谨重考察求证(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要提醒抓关键词定意义)

(2)“经世致用”,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