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935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永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永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永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永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永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湖南省永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永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湖南省永州市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永州市2017-2018学年上期高一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该城市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B.人口素质低C.外来人口数量多D.劳动力不足

2.该城市应对人口问题的正确措施是

①大量引进高科技人才 ②严格限制外来务工人员进城 

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④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答案】1.A2.C

【解析】

1.读图可知,该城市到2010年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而且呈上升趋势,所以人口老龄化严重,A正确;该城市1980——2010年间,15~59岁各年龄组人口都有增长,应该是外来人口多,C正确;劳动力人口超过70%,不存在劳动力不足,D错误;无信息显示人口素质低,B错误;故选AC。

2.根据上题的结论,可知该城市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针对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应该采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针对劳动力多的问题应采取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面的措施。

故③④正确,故选C项。

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出现了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

完成下面小题。

3.“孔雀东南飞”增加了对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压力。

目前,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快速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B.大量开发矿产及土地资源

C.实行产业转移及升级战略

D.扩大传统产业生产的规模

4.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答案】3.C4.A

【解析】

3.所谓的“孔雀东南飞”主要是指知识人才的流动:

近年来由于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中一部分知识分子也汇入人口迁移大军,迁往沿海,大量人口的迁入对珠三角地区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快速增加人口的增长,会加重该区域的生态问题,A错误;大量开发矿产及土地资源,会导致资源短缺,生态问题加重,B错误;实行产业转移及升级战略,能够优化该区域的产业结构,缓解区域生态问题,C正确;扩大传统工业的规模,回加重区域环境问题的产生,D错误。

故选C项。

4.“孔雀东南飞”主要是指知识人才的流动,主要是由于近年来由于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属于经济因素,故答案选A。

点睛:

人口迁移原因的分析方法

(1)结合下图全面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2)找出主要原因。

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例如,美国部分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这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而年轻人从东北部老工业区向西部、南部迁移,主要是考虑就业等社会经济因素。

总体来说,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逐渐减弱,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下图为我国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5.图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阶段是

A.①B.②C.③D.④

6.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郊区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A.交通条件B.土地价格C.环境质量D.工业布局

7.下面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就是指城市人口比乡村人口多B.城市化意味着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大

C.城市人口比重上升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D.城市化就是城市工业化过程

【答案】5.B6.B7.C

【解析】

5.根据题干文字介绍,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段应该就是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时段。

图中②时段房地产业占城市经济的比重上升最快(曲线斜率最大),说明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因此城市化进程最快。

到④时段,城市房地产业发展呈下降趋势,城市化进程缓慢。

故答案选B项。

6.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郊区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土地价格。

因为郊区的土地价格较低,建设费用低。

7.本题考查城市化。

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城市人口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往往伴随着工业化进行,但不能说城市化就是城市工业化过程,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故答案选C项。

点睛:

本题组考查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相关性。

本题组难度系数较小,解答本题组的前提是弄清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结合地租高低的影响因素,本题不难作答。

左图、右图表示两种不同的雨水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左图表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①加城市内涝②加剧城市缺水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9.右图表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地下径流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地表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蒸发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区的蒸腾

【答案】8.D9.A

【解析】

8.本题考查水资源和合理利用。

左图中把雨水收集起来,可以减少城市涝灾;收集的雨水充分利用,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雨水收集,使其流入下水道,能够使雨污分流;雨水被利用,不是回灌地下水。

③④正确,故选D。

9.右图中通过管道把雨水直接导入地下,直接转变为地下水,是增加水循环中的地下径流环节,A正确;而下渗环节是地表水转变为地下水的过程,减少了城区的地表径流,B错误;蒸腾与植被覆盖率有关,D错误;雨水导入地下,会减少水循环中的蒸发,C错误。

故选A。

下图为某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0.近十年来该市城区和郊区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都增加的是

A.林地B.建设用地C.草地D.未利用地

11.近十年该市

A.郊区生态环境改善B.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答案】10.B11.B

【解析】

10.读图,图中数值是百分比,大于0表示面积增加,小于0表示面积减小。

在所有用地中,只有建设用地在城区和郊区都是正值,用地面积都增加,故答案选B项。

11.读图,图中数值是百分比,大于0表示面积增加,小于0表示面积减小。

如果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中心城区萎缩,则城区建设用地面积增长小于郊区,B错。

郊区耕地面积减少,不能表示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D错。

城区建设用地面积增长快,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一定降低,C错。

郊区林地、草地面积上涨,说明生态环境改善,A对。

故答案选A。

截止2016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6.1%,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9.9%。

这意味着两亿多进城农民工因户籍限制等因素成了身在城市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的特殊“两栖”群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农民工进城的根本原因是

A.交通条件的改善B.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C.产业转移的影响D.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13.解决“两栖”群体问题最有效措施是

A.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B.保障“两栖”群体的收入

C.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D.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答案】12.B13.A

【解析】

13.从材料可知,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9.9%,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6.1%,其主要原因是两亿多进城农民工因户籍限制不能成为城市户籍人口,所以缩小两个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答案选A

近年来,江永县积极探索以“香柚、香芋、香姜、香米、香菇”农特产品为主,依托电商阿里巴巴村淘项目和微商平台的“互联网+农业”新模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江永县“互联网+农业”模式对农特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所起的积极作用是

A.增加了产品库存B.减少了销售方式

C.增加了销售成本D.拓宽了销售范围

15.该模式的发展有利于农村

①劳动力外出务工②加快城镇化进程③加快交通运输建设④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14.D15.C

【解析】

14.读图分析可知,通过“互联网+农业”模式可以把农产品的销售范围扩展到全球,故答案选D项。

通过“互联网+农业”模式,增加了销售渠道,减少了产品的库存,降低了销售成本A、B、C错误。

故答案选D。

..................

下图为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6.苹果属于

A.热带水果B.亚热带水果C.温带水果D.寒带水果

17.影响特殊产地苹果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B.地形C.技术D.劳动力

【答案】16.C17.B

【解析】

16.根据苹果的主产地主要位于纬度40°-50°,属于温带地区,所以苹果属于温带水果,故C正确。

17.苹果性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降水不宜过多的气候条件,平均气温12度~18度最适于苹果的生长,温带是主要产区,低纬地区地势高的地区比较凉爽且降水相对较少,故选B。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位于非洲东南部的赞比亚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吸引着众多有胆识的中国人前来投资创业,农业是其中的热门领域。

图8为中粮公司在赞比亚投资的农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农场有3500公顷土地,其中开辟耕地1500公顷生产小麦、玉米、大豆等供应市场;农场还养鸡、牛、猪,销售的鸡蛋占赞比亚10%的市场份额,与农场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B.热带种植园农业

C.混合型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19.下列不属于该农场优势区位的是

A.市场广阔B.交通便利

C.水源充足D.当地经济发达

【答案】18.C19.D

【解析】

18.从题干材料来看农业生产有种植业也有牧业等且占有很大比重由此判断该地农业生产地域类型为混合型农业。

故答案选C项。

 

19.该农厂位于南非的赞比亚,当地经济较为落后,D正确,该地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故排除A、B、C。

下图为某企业在四地生产同一种产品成本结构比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该企业最有可能属于

A.钢铁工业B.棉纺工业C.制糖工业D.石化工业

21.四地中,距市场最近的可能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20.B21.D

【解析】

20.读图,从成本结构看,人工费占的成本远高于其它项目,说明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钢铁工业、石化工业需要的资金、技术都较多,不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A、D错。

读图可以看到,四地的产品运费差距很大,说明该产业生产可以远离市场,也可以靠近市场。

制糖工业分布只能靠近原料产地,所以C错。

棉纺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污染少,可以布局在人口众多、靠近市场的地方,所以B对。

21.由材料可知,四地生产的是同一种产品,运费多少主要与运输距离有关,距离市场近,产品的运输费用就少。

读图可以看出,丁地的产品运费占成本结构最少,所以可能是距离市场最近,D对。

A、B、C错。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该城市自来水厂应布局在

A.①B.②C.③D.④

23.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考虑,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城区的

A.西南郊B.西北郊

C.东南郊D.东北郊

【答案】22.D23.A

【解析】

22.自来水厂应该分布在水质较好的河流上游,读图分析可知,④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好,故答案选D项。

23.读图,该地位于华北地区,是季风气候区,工业区要避开季风对吹方向,所以不能在西北郊或东南郊,B、C错。

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凸出方向,判断河流流向是东-西-西北,所以西南郊是河流下游地区,东北郊是上游地区,工业区有水污染,所以要布局在西南郊,A对、D错。

点睛: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工业部门对环境的要求不一样,排放的废弃物也不同,工业区位选择应根据工业部门的环境要求特点和环境污染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动力。

下图为某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该地区容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②大气污染    ③土壤污染④水污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5.解决上述环境问题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提高能源利用率B.开发清洁能源C.植树造林D.禁止碳的排放

【答案】24.A25.D

【解析】

24.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②正确;大量植被被破坏,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加剧,①正确。

故选A。

25.改变图示地区的环境问题,应改变该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主要途径是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包括营建速生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用电,同时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秸秆的使用量;但是禁止碳的排放,太过于绝对。

故选D。

二、非选择题(4道小题,共50分)

26.读我国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和2016年人口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2010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此时我国的人口增长为模式。

(2)从2010年后,我国人口死亡率开始回升,其主要原因是

(3)2016年的出生率较之前有回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答案】

(1)5‰低-低-低(或现代型)

(2)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导致死亡率上升

(3)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导致出生率上升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以及人口政策。

(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出生率-人口的死亡率,通过计算可得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有数据可知此时我国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

(2)从2010年后,我国人口死亡率开始回升,其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导致死亡率上升。

(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我国先后实行了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从而增加了人口的出生率,故出现了出生率的回升。

27.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城市岛国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附近。

该国不仅重视教育,发展科技,还大力建设公共住房,解决了大部分国民的居住问题。

如今该国的金融、旅游等服务产业辐射六大洲,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也广受欢迎。

材料二新加坡城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1)新加坡公共住房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其主要原因是

(2)新加坡服务范围在不断扩大,请简述其原因。

 

(3)新加坡城市化水平高,但淡水资源严重缺乏。

请你从开源角度提出两点缓解其缺水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

(1)沿快速公交线及站点分布居住在公交线及站点附近交通便利,便于出行

(2)扼守马六甲海峡咽喉部位,地理位置重要;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交通便利,与外界联系方便;国民素质高,各种服务水平高,影响范围广;科技先进,产品质量好,销售范围广;城市建设好,环境优美等

(3)从邻国调水;海水淡化;兴修水利工程,蓄积水源,减少流失等

【解析】本题以新加坡为背景区域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区域服务范围的扩大、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公共住房建设,主要为方便人们的生活、工作、购物、娱乐等,便于人们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所以要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2)新加坡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发达的科技,市场广阔,环境优美等有关。

(3)本题主要考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开源的措施可以从邻国调水,通过海水淡化,通过兴修水利工程,蓄积水源,减少流失等。

点睛:

解决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1、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珍惜和保护水资源。

2、加强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建设: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根本途径;修建水库是解决降水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加强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

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主要途径包括积极推广耐旱作物;改革灌溉技术,如实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

28.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F代表的功能区应为。

A、B、C中处最可能是高级住宅区。

(2)简述该城市早期形成的原因。

(3)D、E两卫星城的建设对该城市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答案】

(1)商业区A

(2)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水运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等

(3)增加土地供应,缓解住房紧张问题;改善交通条件;分散城市职能,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有利于产业合理布局,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有利于城市产业升级等

【解析】本题以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城市区位、卫星城建设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根据图例,F分布在城市的中心,应是商业用地。

高级住宅区选择的区位是环境优美、地势较高的城市边缘地方,往往靠近文化区或风景区;A点位于河流上游,水源洁净;靠近文化教育区;靠近旅游观光带,环境优美;远离重工业区,污染少;离中心商务区近,方便购物,;而C区靠近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且靠近飞机场,噪声污染严重;B区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区,易受污染,且靠近火车站,比较吵杂,不符合形成高级住宅区的选址。

(2)城市的选址主要是受到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交通条件、政治因素、旅游因素等),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中,该城市市中心的中心商务区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其他城市功能区主要沿河流呈扇形分布,河流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交通和充足的水源。

(3)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进而分散城市职能,缓解用地紧张与交通压力,利于城市保护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化发展等。

点睛:

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

(一)城市的地理区位因素宏观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

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河流:

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

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

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

2.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

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交通:

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

本地农业基础雄厚。

其他因素:

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否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二)城市内部的微观布局:

城市各功能区的分布,主要受经济和环境因素影响,如交通、地租(由距市中心距离和通达度决定)、河流流向(地形地势)、风向等,形成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城市地域结构(其余的影响因素有历史、社会、行政等)。

一般而言,城市中心是中央商务区,这里交通便捷,人流汇聚。

其余的商业区则位于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有的大城市还会出现几个副中心;住宅区位于中央商务区周围,并且有明显的分化:

高级住宅区往往位于地势高、上风处、环境优美的城市外缘,接近文化区,而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连;工业区一般位于市区外缘,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还需要考虑风向和河流流向问题,但无污染的高科技工业区,可考虑接近高教园区。

 

29.下图为某制糖厂废物的处理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这些废水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危害?

 

(2)该厂在对废物处理过程中,得到哪些副产品?

同时带来哪些效益?

【答案】

(1)污染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差;减少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废水下渗或灌溉过程中会污染土壤等

(2)废水发酵获得清洁能源甲烷;浆料经过加工可以变成动物饲料减少了废物排放破坏环境,获得生态效益;变废为宝,获得经济效益;延长了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获得社会效益

【解析】本题以某制糖厂废物的处理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清洁生产及其意义。

(1)读图分析可知,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和营养盐类,因此废水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一方面会污染水体,另一方面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质变差;从而减少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如果废水下渗或灌溉过程中会导致土壤遭到污染等。

(2)读图分析可知,废水发酵获得清洁能源甲烷;浆料经过加工可以变成动物饲料。

该过程实现了清洁生产,获得的效益体现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

减少了废物排放,获得生态效益;变废为宝,获得经济效益;延长了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获得社会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