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870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化学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 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化学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教材内容分析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

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

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

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常见方法。

(2)初步学会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3)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4)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设计粗盐进一步提纯的实验方案,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通过物质的检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等实验过程,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方法。

(3)通过分组实验,交流讨论,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及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识记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树立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通过学习混合物的分离操作,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意义及作用,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废弃物处理方法,形成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2、教学难点:

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挂图讲授与实验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及实验演示教学

五、教学用品

(1)、仪器:

坩埚、坩埚钳、小烧杯、玻璃棒、漏斗、胶头滴管、小试管等

(2)、试剂:

浓硫酸、烧碱、NaCl溶液、稀盐酸、AgNO3溶液、BaCl2溶液、蒸馏水

(3)、教学设备:

多媒体电脑、投影仪、挂图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分钟

[问题]回顾初中我们所学习的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有哪些?

[问题]一般情况下,怎样取用固体、液体?

[讲解]为了完成更多的实验,我们还需进一步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

讲述氧气的发现史。

多媒体展示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固体、液体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以及基本仪器的使用。

 

[学生回答]固体盖住试管低、液体1~2ml。

 

观看实验事故的图片资料。

体会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手段。

体会实验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

活动2:

分组讨论,组间交流

 

 

5至7分钟

提出问题:

①初中化学实验过程中涉及到哪些实验安全问题?

如何避免?

②实验中出现意外如何处理?

分类整理,有序记忆。

*防爆炸

*防暴沸

*防失火

 

*防中毒

 

*防倒吸

 

*防污染

 

*创伤处理

 

*烫伤、烧伤处理

 

*酸碱腐蚀处理

 

*其他化学灼伤处理

分组讨论,完成学案。

(建议5—6人一组)

组间交流,达成共识。

①事故预防

*防爆炸:

点燃可燃气体或用可燃气体进行反应之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防暴沸:

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倒入水中;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

*防失火:

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要远离火源,检查灭火设备是否齐全

*防中毒:

制取有毒气体(Cl2、CO、SO2、H2S、NO等)时,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灼烧、吸收、收集)。

*防倒吸:

加热法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注意熄灯顺序;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HCl、NH3)时,加装安全瓶或漏斗。

*防污染:

废弃物处理集中回收,统一处理。

②意外事故处理

*创伤处理:

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用双氧水擦洗消毒或涂碘酒,而后敷药包扎。

*烫伤、烧伤处理:

用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再涂烫伤药膏;严重者立即就医。

*酸碱腐蚀处理:

浓酸撒在

实验台上

浓酸沾在皮肤上

浓碱沾在皮肤上

酸、碱溅入眼中

*其他化学灼伤处理:

汞洒落,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排气扇;磷灼伤,用CuSO4溶液涂抹伤处。

自主学习,了解如何使实验顺利进行并掌握实验安全方法。

 

学会合作学习。

 

学会分类、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以讨论实验中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为明线,落实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学会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

同时落实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2分钟

 

指导阅读

1.过渡:

为了引起高度注意,人们在装危险药品的容器上的明显位置贴上醒目的标志。

2.阅读理解:

《必修1》第四页资料卡片,化学实验室常见危险品及其保存。

3.应用:

举例(高锰酸钾、氯酸钾、白磷、烧碱;硫酸、硝酸、氢氟酸等)

学会识别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3:

实验报告,实际应用。

 

5分钟

教师介绍粗盐的成分(泥沙、NaCl、MgCl2、CaCl2、硫酸盐)

学生小组实验

填写实验报告:

粗盐提纯:

步 骤

现 象

 

(1)溶解:

称取约4g粗盐加到盛有约12mL水的烧杯中

 

 

(2)过滤

 (3)蒸发:

过渡到应用

活动4:

学生实验思考与讨论

14分钟

3

教师质疑

仅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得到的固体是纯净的食盐吗?

可能还含有什么杂质?

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它们呢?

离子检验【实验1-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请同学设计实验方案

2分钟

板演、展示

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CaCl2、MgCl2及一些硫酸盐,进一步提纯食盐。

参考:

一些物质的溶解性资料卡片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小组对实验方案进行交流。

6分钟

引导

杂 溶质

加入的试剂

化学方程式

硫酸盐

MgCl2

CaCl2

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及时记录的实验作风

教师质疑

1分钟

质疑

⑴如何除尽杂质离子?

⑵是否引入了新的杂质离子?

⑶如引进了,你如何除去新的杂质离子?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活动5:

总结

5分钟

 

师生交流

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

①BaCl2→NaOH→Na2CO3→HCl

②BaCl2→Na2CO3→NaOH→HCl

③NaOH→BaCl2→Na2CO3→HCl

只要Na2CO3加在BaCl2之后便合理;最后加入的盐酸只能适量。

整理思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落实除杂的一般方法。

小组实验

除尽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总结提升

33分种

实验安全:

 

除杂原则:

课后小结:

实验安全:

进行化学实验,要有安全意识,应从人身安全、仪器安全、药品安全、操作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考虑。

除杂原则:

①不增(尽量少引入新杂质)②不减(不损耗样品)③易分(容易分离——生成完全不溶物)④复原(除去各种过量杂质,还原到目标产物)

及时整合

迁移应用

硫酸根的检验

先HCl后BaCl2

Na2SO4+BaCl2=BaSO4↓+2NaCl

防止SO32-和CL-干扰

活动6:

巩固练习。

6至8分钟

 

公布答案,得分统计,评价

随堂练习:

1.下列事故处理不正确的是(D)

A.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到通风处抢救

C.眼睛里不慎溅进了药液,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不可用手揉眼睛

D.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2.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D)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用天平称取药品时用手直接拿砝码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3.下列仪器可以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C)

A.烧杯B.烧瓶C.蒸发皿D.量筒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D)

A.用剩的药品不要乱丢,要放回原试剂瓶里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C.试管和烧杯都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热

D.加热后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

5.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D)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B.未使用完的白磷要随时收集起来,并与空气隔绝

C.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及时巩固,

 

检测反馈,

 

总结提升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流程

用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分钟

讲述、PPT展示

[解释]

一滴玫瑰精油价值600元。

精油的提取方法之一是萃取。

2.萃取是一种物质分离或提纯的方法。

字面理解萃取:

聚集、提取。

引入新课

 

活动2:

布置任务,分组实验

 

13分钟

指示:

活动用品:

 

提示:

要求: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根据“学案”的活动1,体验萃取。

活动用品:

碘的水溶液(碘:

I2,溶质;水:

溶剂),

I2的CCl4溶液(CCl4:

溶剂),

水,四氯化碳,汽油,酒精,滴管

提示:

试管较多,注意记录它们的标号

注意液体用量,取液方法

要求:

4人一组,每人一个实验,

注意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1:

试管中注入约2mL碘水,再注入约1mLCCl4,振荡

 

实验2:

试管中注入约2mLI2的CCl4溶液,再注入约1mL水,振荡

实验3:

试管中注入约2mL碘水,再注入约1mL汽油,振荡

实验4:

试管中注入约2mL碘水,再注入约1mL酒精,振荡

 

学生体验萃取。

 

活动3:

引导讨论。

5分钟

[引导讨论]

你心目中的萃取?

萃取的原因?

[过渡]萃取加入的溶剂叫萃取剂。

[引导讨论]萃取剂的选择依据。

[提问]尝试给萃取下定义。

[板书]萃取定义

学生感性认识萃取

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尝试用化学语言表述问题。

活动4:

引入分液,实验演示。

5分钟

仪器展示

操作方法介绍

[过渡]萃取后液体分层,需要分液。

分液一般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板书]分液——分液漏斗

简单讲解分液漏斗的结构。

[实验演示]“萃取、分液”

学生了解分液,认识分液漏斗

活动5:

布置任务,分组实验

3分钟

指导

根据“学案”的活动2——“萃取—分液”操作练习。

学生了解规范操作,落实本节重点

活动6:

联系实际

1分钟

举例

[列举]生活中利用萃取的例子。

固液萃取——煲汤、泡茶

学生关注生活

活动7:

问题讨论,引入蒸馏

1分钟

质疑

以“如何将含NaCl的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为题引出蒸馏

思维拓展

活动8:

分组实验

5分钟

指导

完成课本实验1-3

学生体验蒸馏操作

活动9:

组织讨论

2分钟

[引导讨论]

蒸馏装置的连接顺序、仪器名称、装置要点?

蒸馏的操作要点。

学生总结并落实蒸馏操作的知识要点

活动10:

本节课小结

3分钟

指导小结

初步了解萃取、分液、蒸馏操作是物质分离提纯的重要操作方法

培养学生归纳整合的能力

 

随堂检测

反馈

 

评价

5分钟

出题

 

检测

 

评价

1.下列实验可行的是(A)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中含有的CO2

B.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

C.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含有的Fe2+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CaCl2和NaCl固体混合物

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CO32-、Cl-。

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2-,除BaCl2,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B)

A.H2SO4B.HCl

C.NaOHD.NaNO3

3.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B)

A.金属钠着火,可用水扑灭

B.误食硫酸铜溶液,可服用鸡蛋清解毒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碳酸钠稀溶液冲洗

D.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盐酸冲洗

4.(09年海南化学·1)将等体积的苯、汽油和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

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D)

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用以分离提纯物质的是(B)

A.萃取 B.称量 C.蒸馏 D.结晶

及时巩固,检测反馈,

总结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