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外国诗二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575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7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外国诗二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9外国诗二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9外国诗二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9外国诗二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9外国诗二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外国诗二首.docx

《19外国诗二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外国诗二首.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9外国诗二首.docx

19外国诗二首

19《外国诗二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教学目标】

背诵诗歌,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技巧。

品味诗歌,感悟诗歌的意蕴和哲理。

感悟诗人情怀,做一个积极乐观、勇于探索的人。

【教学重点】

背诵诗歌,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技巧。

感悟诗人情怀,做一个积极乐观、勇于探索的人。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感悟诗歌的意蕴和哲理。

【课文导入】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

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

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叮咛和嘱咐。

【课堂环节导航】

出示目标

背诵诗歌,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技巧。

品味诗歌,感悟诗歌的意蕴和哲理。

感悟诗人情怀,做一个积极乐观、勇于探索的人。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

他用诗歌来抨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

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两次被流放,也曾身陷囹圄,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

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恰达耶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背景透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文体知识:

现代诗

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于格式和韵律。

其特点表现为:

(1)形式自由;

(2)意蕴丰富;(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预习反馈

读一读字音,注意读准字音。

写一写字形,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记一记词义。

初读感知

带着问题读课文。

听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

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精读品味

如何理解标题中的“假如”二字?

【答案】作者把真实的压迫和束缚说成“假如”,表现了他不屈的精神、顽强的意志。

诗人以饱满乐观的情绪在劝告自己,更是在鼓舞斗争中的其他人。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

【答案】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需要镇静,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忧郁将会过去。

你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句中的“你”指的是哪些人?

【答案】“你”指生活中所有不顺利,碰到挫折、困难、身处逆境的人。

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怎样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

【答案】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怎么办?

面对这个大家都会碰到的问题,诗人的劝说首先是“不要悲伤”,因为悲伤会吞噬一个人的斗志,让人一蹶不振;然后是“不要心急”,因为凡事都有一个过程,风浪的平息需要时间,花朵的绽开更需要时间,焦虑、着急是于事无补的,必须学会忍耐和等待。

怎样理解“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答案】有人因忧郁而沉沦,有人因忧郁而绝望,有人因忧郁而疯狂,可是诗人说“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因为“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对未来要有信心,暴风雨之后会有彩虹,黑夜之后会有黎明,要学会镇静地等候,满怀信心地等候。

只有在你完全安静下来的时候,蝴蝶才有可能栖上你的肩头。

研读探究

【难点探究】《怎样理解“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答案】苦难与挫折只是暂时的,对于整个生命的过程来说,它只是一个小小的休止符,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它更是可以忽略不计。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成为过去。

而当它成为了过去,事后回想起来,会觉得那是一种亲切的怀恋,甚至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你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许正是它,完全了你的人生,塑造了与众不同的你。

归纳总结

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课文主旨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诉我们面对苦难,要勇敢,要坚定信念。

苦难必将过去,快乐终将到来。

过去的,会成为人生财富,让你不断回味。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

劝告的口吻娓娓说理。

这首诗没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劝告的口吻,诗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语气写来,语调亲密和婉,热诚坦率;诗句清新流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拓展延伸

阅读中国诗人宫玺的说理诗《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假如你欺骗了生活

以为神鬼不知,心安理得

且慢,生活并没有到此为止

有一天,它会教你向它认错

大地的心是诚实的

孩子的眼睛是诚实的

人生只有一步一个脚印

才会有无悔的付出无愧的收获  

课后作业布置

作业: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未选择的路

【教学目标】

背诵诗歌,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技巧。

品味诗歌,感悟诗歌的意蕴和哲理。

感悟诗人情怀,做一个积极乐观、勇于探索的人。

【教学重点】

背诵诗歌,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技巧。

感悟诗人情怀,做一个积极乐观、勇于探索的人。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感悟诗歌的意蕴和哲理。

【课文导入】

说到路,人们自然容易想到人生之路。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

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

外国谚语有“条条大路通罗马”。

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

【课堂环节导航】

出示目标

背诵诗歌,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技巧。

品味诗歌,感悟诗歌的意蕴和哲理。

感悟诗人情怀,做一个积极乐观、勇于探索的人。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生于加利福尼亚州。

他当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作品有《波士顿以北》《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等。

他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背景透视:

这首诗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作于1915年,最初收录在他的第三本诗集《山间》中,这首诗与诗人的经历有关,中学毕业后,他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后肄业,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同时他也开始写诗,但他的诗歌最初并未在美国引起注意。

1912年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

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

他对自己说:

“写诗吧,穷就穷吧。

”不久之后,很快就以其特有的朴素坦率和真诚赢得了诗人们的好评。

正如诗中所说“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预习反馈

读一读字音,注意读准字音。

写一写字形,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记一记词义。

初读感知

带着问题读课文。

听读课文。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

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精读品味

1.“两条路”有什么含义?

【答案】本题运用关键词语含义理解法。

“两条路”一是自然界的道路,平坦的笔直的大路和充满挑战的艰辛的小路;二是象征两种人生之路、两种生活方式、两种人生的理想和追求。

作者选择的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会“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答案】“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是说野草丛生,人迹罕至。

这条路是很少有人走过的路,因而具有挑战性。

“更诱人”体现了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结尾一节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案】多年以后,回顾自己当初的选择也许会“轻声叹息”,为未走那条路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但绝不是后悔。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与开头呼应,诗人表面上写的是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是人生之路。

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其他的路只能放弃。

六、研读探究

【难点探究】《未选择的路》中,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

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

既然是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的路呢?

【答案】这首诗实际上是写人生道路。

诗人写作的重点不是那条已经选择的路,而是那条未选择的路。

因为未选择其实也是一种选择。

那条未选择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

诗人以未选择的路为写作重点,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让读者更深入地思考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

这样写也给整首诗增加了忧郁的情绪。

七、归纳总结

课文结构

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课文主旨

《未选择的路》中诗人通过叙述对树林中两条路的选择,说明了在人生中有许多重大的选择,一旦确定了要走的道路,就会决定一生的命运,因此要慎重选择,不能随波逐流,当然也要有魄力,选定了道路就要坚持走下去。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

运用象征手法构思全诗。

诗中的“路”象征“人生之路”,人对路的选择即是对人生道路的选择。

八、拓展延伸

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

路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车到山前必有路。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扬系画船。

课后作业布置

作业: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