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15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728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15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15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15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15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15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15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x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15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15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五章 第15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x

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第15讲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学案湘教版必修1

第15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最新考纲]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考纲解读]

1.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属性及分类。

2.明确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思维导图]

考点一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1.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属性:

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等。

3.分类

按自我再生性质

按自然属性

关系

可再生资源

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当对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可能转化为非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

4.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

时期

主要能源

煤炭地位

前煤炭时期

(木柴时代)

木柴(居首位)、水力

开发利用程度很低

煤炭时期

(煤炭时代)

煤炭

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建立了煤炭工业和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

后煤炭时期

(石油时代)

石油和天然气

煤炭优势地位逐渐被取代

 

(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传统阶段     过渡阶段    多样化阶段

↓        ↓       ↓

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能源之间的关系

(1)自然环境是指存在于人类社会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各自然要素。

(2)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是直接取自自然环境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3)能源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有些能源属于自然资源,但有些能源不具有自然属性(如水电、焦炭、核电等),不属于自然资源。

三者的关系如图所示。

叶剑英元帅在《浣溪沙·登大兴安岭》词中写到“伐后更生延百岁,祖先遗树值千年,资源利用慎材艰。

”据此回答第1题。

1.词中提到的资源(  )

A.属于自然资源中的生物资源

B.是不可再生资源

C.分布与土壤的关系最密切

D.不具有多用性属性

答案 A

解析 词中提到的是森林资源,大兴安岭的森林为天然林,因此属于自然资源中的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具有多用性属性。

(2017·广州验收)下图为“人均能源消耗量与人均GDP的全周期‘S’形规律图”。

读图回答2~3题。

2.关于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社会时期,能源利用技术落后,人均能源消耗量大

B.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

C.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减缓,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

D.人均能源消耗量随人均GDP增长而增加

3.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阶段,为防止人均能源消耗快速增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调整产业结构②控制经济增长速度

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 2.B 3.C

解析 第2题,据图分析,农业社会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小;后工业化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是因为工业化过程基本完成,而不是经济发展减缓;后工业化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随人均GDP增长而减少。

第3题,应采取节流措施,①③符合;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是消极措施,开发新能源不会减缓人均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4·四川文综,5~6

2013·安徽文综,27

2012·重庆文综,9

结合区域自然资源分布图,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考查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与利用。

考向一 能源资源的特点

1.与化石能源相比,种植木薯、发展木薯燃料乙醇的优点是(  )

A.节约土地资源B.原料有可再生性

C.减少原料运输量D.原料适宜长期储存

答案 B

解析 化石燃料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而木薯作为一种作物可以反复种植,其作为燃料乙醇的原料具有可再生性。

考向二 能源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2014·四川文综)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2~3题。

2.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

3.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答案 2.A 3.B

解析 第2题,题干材料中说明了风功率密度等级与风能资源的关系,且“冬季高于夏季”,冬季,南海位于亚洲高压南侧,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我国南海地区冬季受东北风的影响较大。

故选A。

第3题,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建风力发电站既要考虑风能资源是否丰富,又要考虑市场因素,①地与②地接近市场,但是②地风能资源比①地丰富,③地与④地远离市场。

故选B。

4.(2013·安徽文综)下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____,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

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东部多,西部少 地形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2)四川盆地 阴雨、雾天多

(3)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4)不可行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

解析 第

(1)题,由图可直接读出:

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东部多,西部少,是由地形、海陆位置的影响造成的。

(2)题,由图可看出,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四川盆地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主要是四川盆地阴雨、雾天多的缘故。

第(3)题,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水稻市场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等。

第(4)题,种植水稻,水热条件都要充足,但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当然,只要青藏高原上能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问题,就可以种植水稻。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地理统计图表或文字材料

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开发条件

知识调运或利用模板答题

考点二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因素

农业社

会阶段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地形、气候、水文等

工业社

会阶段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

后工业

化阶段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

后天性资源

趋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

主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自然资源

我国分布

世界分布

合理利用

水资源

夏秋多、冬春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就国家而言,巴西最丰富,其次是俄罗斯;就大洲而言,亚洲最丰富,大洋洲最少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土地资源

东部季风区多耕地,西北内陆多草地,东北、西南地区多林地

耕地多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的季风气候区和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草地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和温带大陆内部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防止土地资源被污染或破坏

森林资源

东北、西南、东南地区

南美洲、非洲等热带雨林气候区和欧亚大陆北部、北美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

既要重视其经济效益,也要重视其环境效益;利用时要做到采育结合;同时要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矿产资源

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地区,石油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地区,铁矿分布于辽宁、河北、四川等地

煤炭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美大陆,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和北海等地区,铁矿主要分布在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国

开采时要注意不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利用时要充分合理,提高利用率;针对地区分布不均的情况,可合理地进行资源调配

点拨

 资源问题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思路

(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

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

(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

①“开源”的具体举措:

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②“节流”的具体举措:

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2017·佛山模拟)目前,我国的稀土行业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

读“我国稀土矿分布比重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特点是(  )

A.北多南少,北重南轻B.北少南多,北重南轻

C.北多南少,北轻南重D.北少南多,北轻南重

2.1970年至2010年,我国稀土资源占世界的比例变化较大,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环境破坏严重B.过度开发

C.出口减少D.产业结构调整

3.稀土金属的产品广泛应用于风力涡轮机等环保技术领域,下列省份风力涡轮机市场潜力最大的是(  )

A.四川B.贵州C.江苏D.江西

答案 1.C 2.B 3.C

解析 第1题,我国稀土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北多南少;北轻(稀土)南重(稀土)。

第2题,由图可知,我国稀土资源由1970年占世界70%以上,迅速下降到2010年的不到30%,下降幅度大。

其主要原因除了世界许多国家陆续探明稀土资源储量外,还与我国过度开发稀土资源并盲目出口有关。

第3题,我国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西北内陆地区。

选项所给的四个省份中,江苏地处东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科技水平较高,风力涡轮机市场潜力最大。

读“某自然资源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自然资源是(  )

A.太阳能B.风能C.森林D.水资源

5.影响该自然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

C.下垫面D.人类活动

答案 4.D 5.B

解析 第4题,该资源在我国的大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为水资源。

第5题,水资源的分布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2018·福州质检)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

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据此回答6~8题。

6.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

A.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C.多年平均蒸发量

D.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

7.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地下水和冰川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

8.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

A.修筑水库,拦蓄洪水

B.开渠引水,跨流域调水

C.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D.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答案 6.A 7.D 8.D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5·全国文综Ⅰ,7~9

2014·北京文综,36

(1)~

(2)

结合区域自然资源分布图,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形式考查自然资源的开发、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考向一 以新情境考查水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2015·全国文综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

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B.秦皇岛

C.大连D.烟台

2.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成本过高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D.市场需求不足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低于-4℃持续时间最长,冰层厚度最大,所以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最丰富。

第2题,开采海冰资源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所以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以新术语说明性材料或以图文材料呈现新颖的水资源知识

描述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分析水资源开发条件

用基础知识解读新情境,运用新情境信息辨别选项或组织答案

考向二 结合区域背景考查水资源问题及解决措施

3.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图3为图1中M水坝的景观。

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

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 

(1)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

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原因:

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原因:

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3)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

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

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

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

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关于某中小区域的图文材料

水资源问题的表现;水资源问题的成因;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综合分析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人口、工业等信息作答

课时作业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可以再生更新,从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的反复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下图为“北京市某种可再生资源利用后经人工处理再次利用的比例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种资源是(  )

A.森林资源B.水资源

C.耕地资源D.煤炭资源

2.近些年该种资源再次利用比例持续升高,主要原因是(  )

A.该资源逐渐减少B.人口自然增长迅速

C.科技水平提高D.生态建设加强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阅读材料,该种资源再次利用的比例持续升高,可知为水资源。

第2题,人口自然增长迅速,对该资源的消耗增加,该资源逐渐减少;生态建设加强,涵养水源的能力加强,水资源增加,描述的是资源的数量大小与资源再次利用无关。

科技水平提高,对资源的研究增强,可提高资源再利用率。

自然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文明赖以发展的主要基础。

读下表,完成3~4题。

社会阶段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

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

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

简单

中等

多样化

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3.表中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模、方式和效率产生了变化,其根本原因是(  )

A.人口数量的增大

B.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C.资源的不断变化

D.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4.关于农业文明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最强

B.土地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C.在农业文明阶段,人地矛盾突出

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高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来看,生产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会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大大提高。

第4题,农业文明阶段,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口迅速增长。

土地的质量和数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人类为了获得食物,维持生存,不得不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使土地质量下降。

(2018·东北联考)南沙市驻地——永兴岛是西沙群岛同时也是整个南海诸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1平方千米。

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是困扰永兴岛发展的重要问题。

由于近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一问题才有所改善。

读图回答5~6题。

5.永兴岛长期以来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表水不易存储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D.气候炎热,蒸发强烈

6.永兴岛为解决淡水不足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可能有(  )

①岛内跨流域调水 ②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 ③收集雨水 ④人工降雨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5.A 6.B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

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8.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较好反映该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7.D 8.B

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

读图,回答9~10题。

9.据图可知(  )

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

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

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

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

10.绿水(  )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

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的影响

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答案 9.A 10.C

解析 第9题,蓝水和绿水都是由大气降水形成的,故A项正确;蓝水数量多于绿水数量,故B项错误;绿水主要指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不包括地表径流,故C项错误;通常所说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故D项错误。

第10题,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不直接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故A项错误;对海陆间循环影响小,故B项错误;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会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故C项正确;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对湿润地区影响较小,故D项错误。

(2018·青岛模拟)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

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

下图示意我国渤海海域波浪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

据此回答11~13题。

11.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

A.MB.NC.QD.K

12.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MB.TC.SD.Q

13.推测未来波浪能发电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是(  )

A.可再生,蕴储量大B.稳定,无污染

C.目前利用率高D.分布广,易开发

答案 11.D 12.B 13.A

解析 第11题,图中K海域平均波浪能流密度最大,故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

第12题,该区域冬季盛行西北风,受盛行风影响,陆地的西北岸为迎风坡,海浪较大,陆地的东岸为背风坡,风浪较小,T海域位于西北岸,故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

第13题,波浪能清洁、蕴储量大、可再生;材料中提及当前处于试验阶段,故目前利用率低。

14.(2017·北京西城区期末)阅读北京市水资源利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总量

(亿m3)

供水量(%)

用水量(%)

地表水

地下水

再生水

调入水

生活

环境

工业

农业

2008

35.1

16

65

17

2

42

9

15

34

2010

35.2

13

61

19

7

43

11

14

32

2012

35.9

14

57

21

8

44

16

14

26

(1)依据供水结构,指出北京市供水水源,并分析可能引发的问题。

(2)概括北京市用水结构的变化特点。

水资源紧缺促使北京市加快以水为主导因素的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

(3)在农业和工业中任选其一,说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措施。

答案 

(1)供水水源:

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跨流域调水。

引发的问题:

(过量开采地下水,)易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面沉降,破坏生态环境。

(2)生活用水比重上升,始终占最大比重;环境用水比重增加迅速;工业用水比重下降(或持平);农业用水下降明显。

(3)农业:

控制高耗水作物种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利用再生水。

或工业:

控制高耗水产业发展,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

15.(2017·青岛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盐是支撑生命的基本物质和重要的工业原料,中国主要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盐产区。

受盐区气象条件的不同,各盐区用日晒法晒盐的季节也有所不同。

下图为中国主要海盐区气象资料图。

(注:

3.5波美度表示每百千克海水大约能晒3.5千克盐)

(1)对比中国主要海盐区气象资料,分别指出渤海盐区与南海盐区海盐生产的优势条件。

(2)说明淮河以北的盐场冬季是晒盐的淡季,而南海及北部湾地区,则可以进行跨年度冬春连晒生产的原因。

(3)目前,在我国主要海盐产区进行盐化工项目建设时,有专家建议“要将海水淡化与盐化工生产相结合”,你认为是否可行,并给出理由。

答案 

(1)渤海盐区年平均相对湿度小,日照时数多、年降水量少,利于晒盐;南海盐区海水盐度较高、年蒸发量大、年均温高,利于晒盐。

(2)淮河以北的盐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蒸发弱,不利于晒盐;南海及北部湾地区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且雨量少,利于晒盐。

(3)可行。

可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成本,提高海水淡化竞争力;同时解决浓缩海水危及海洋生态环境的问题;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等。

或不可行。

海水淡化存在着成本高、法规和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并不严重;使生产工艺更加复杂,盐化工企业前期资金投入较大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