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690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

《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

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一、第一次文代会与革命文学的历史确认

1949年7月2日至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是解放区和国统区文艺队伍的大会师,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文艺运动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文艺的开始。

1.隐含着“差异∕分化”的会师

2、确定了文艺工作的总方向

确定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新中国文艺工作的纲领和指导思想;以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方向为当代文学的总方向。

1、“双百”方针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提出:

“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

“双百”方针的出台,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思想观念、文艺观念和创作方法的解放,在创作领域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2.百花文学

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全国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思想文化领域也需要解放思想、发扬民主,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956年至1957年,中国文学界出现了突破僵化教条的变化,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与当时苏联文学的“解冻”有深刻联系。

百花文学创作的两种类型:

1、揭发时弊、质疑批评现状、表现社会生活矛盾,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和哲理深度的作品。

“干预生活”

特写:

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白危《被围困的农庄主席》、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荔青《马端的堕落》

小说: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李国文《改选》、刘绍棠《田野落霞》、李准《灰色的篷帆》、秦兆阳《沉默》、耿龙祥《入党》《明镜台》

戏剧诗文:

《一个和八个》(郭小川)、《草木篇》(流沙河)、《更相信人吧》(张明权)、《贾桂香》(邵燕祥)、《据说,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公木);《同甘共苦》(岳野)

2、有人道主义倾向、重视个人价值、表现人情人性、要求文学向“艺术”回归的作品。

宗璞《红豆》、丰村《美丽》、邓友梅《在悬崖上》、陆文夫《小巷深处》、刘绍棠《西苑草》、阿章《寒夜的离别》

百花文学的特点:

1、百花文学的绝大部分,都是短篇作品。

(时间短暂、前景不明、作家精神展开程度不足,难以将此“调整”融入规模较大的作品中)

2、百花文学的创作者大都是四五十年代之交走上文学道路的青年人。

(青年作家拥有更多的理想主义朝气,在革命中获得政治信仰和生活理想,接受了关于理想社会的实现的承诺,但逐渐看到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在新的思想形态与社会制度中发现裂痕。

百花文学的后继影响:

1、作品在1957年夏天后受到批判,被主流批评家描述为“一股创作上的逆流”,作家大都被划为右派。

(李希凡《从〈本报内部消息〉开始的一股创作上的逆流》,《中国青年报》1957年9月17日)

2、进入新时期,在变化了的政治和文学环境中,“毒草”转变成“重放的鲜花”,为80年代文学的“新启蒙”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重放的鲜花》,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新时期文学的环境与背景

所谓“新时期”,是指从毛泽东的乌托邦全能主义体制向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现代化体制的转型期。

社会/政治变革的源头是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新启蒙运动前身的思想解放运动,则起源于稍早一些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中国的这场改革,一开始是从体制内部发动的,而且是在权力中心进行的,因此带有明显的自救性质。

1、伤痕文学

以1977年刘心武的《班主任》为开端,因卢新华的《伤痕》而得名。

揭露与控诉“文革”极左政治给人们带来的肉体和精神的创伤,具有强烈的政治化色彩和情绪化倾向。

对于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重要作用。

宗璞《我是谁》,冯骥才《铺花的歧路》、鲁彦周《天云山传奇》;郑义《枫》、竹林《生活的路》;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王亚平《神圣的使命》、莫应丰《将军吟》;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古华《芙蓉镇》

伤痕文学的评价

① 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产物,与主流意识形态高度契合,建构了新时期文学的起源。

② 突破戒律和禁区,暴露灾难,提出了尖锐的社会问题;恢复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秉持人道主义立场;

③ 情感宣泄为主,笔调粗砺,语言缺少锤炼,只重视问题的提出,社会意义大于文学意义。

 二元对立的结构;单一化的形象;光明的结局

2、反思文学

痛定思痛,反思文学应运而生。

    

突破了“伤痕”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触角伸向“反右”“大跃进”等政治运动,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反思,探索社会、历史悲剧的远因近源。

目光更深邃、清醒,主题更深刻,理性色彩更浓。

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李国文《月食》、王蒙《蝴蝶》——老干部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宗璞《我是谁》、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知识分子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陆文夫《美食家》、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方之《内奸》、韩少功《西望茅草地》——农民、市民等

反思文学的评价

①反思小说表现社会生活的宽广度从“文革“上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远。

--重建历史起源

②由情感宣泄转为理性思考,由单一的政治批判模式,转向对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全面反思。

③逐渐突出文学的主体性,强调文学性,推动了文学的现代化探索。

④母亲意象、赞美苦难、光明未来等模式

先锋:

先锋精神:

以前卫、实验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

先锋文学:

吸纳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挑战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反叛固有的写作规范、欣赏习惯;强调叙事革命和语言实验,把“怎么写”推到极端。

民间立场与文化寻根

1.前奏:

“文化小说”的兴起

伤痕-反思主流文学之外的创作

   超越社会政治层面,关注“民俗风情”,突入到历史与文化的深处,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的思考。

2.展开:

寻根文学

1984年12月“杭州会议”

主题“新时期文学:

回顾与预测”

(1)“寻根文学“产生的原因:

现实诱因:

“如何应对西方文化”的思考

 文学的动因:

文学本体意识的萌动和强化

 外因的激发:

1982年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引起“拉美文学爆炸”现象

纷争纠缠的理论主张:

丰富的文化地形图:

中原文化:

贾平凹(陕西秦汉)、郑义、李锐(两晋)、张炜、莫言(齐鲁)

江汉文化:

韩少功(湘楚)、李杭育(吴越)

少数民族边地文化:

郑万隆(黑龙江)、扎西达娃(西藏)、乌热尔图(鄂温克)、张承志(回族),蔡测海(土家族)

“寻根”作家对“根”的态度:

A、发掘民族文化美质,自觉认同民族传统文化:

  如阿城《棋王》、贾平凹《商州初录》、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

B、对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作理性的批判:

  如韩少功《爸爸爸》

C、综合表达:

如王安忆《小鲍庄》、李锐《厚土》、郑义《老井》

(2)寻根文学的特点

● 主导思想:

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文化重建可能性;

● 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

● 表现手段:

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

● 缺陷:

陷入“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模式;对“文化”的理解以偏概全,对“民族”的理解狭隘。

陕军东征:

90年代的一个文学现象。

在文学艺术的商品化趋势甚嚣尘上,严肃文学面临危机的背景下,陕西的中青年作家以集群的形式推出一批有沉重分量的小说,如陈忠实《白鹿原》,贾平凹《废都》、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京夫《八里情仇》、程海的《热爱命运》,引起很大反响。

人文精神大讨论

1993年6月,《上海文学》杂志发表了王晓明等人的对话《旷野上的废墟——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危机》,由此引发了历时3年的全国性“人文精神大讨论”。

愤怒的“二张”(张承志、张炜),引燃“新理想主义”的呼吁,焦点在于世俗时代的终极价值与精神信仰。

实质:

针对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初期物欲高扬、人心浮躁、精神沦失的现实,“新启蒙”文学思潮及其相关价值观念尽管日趋“边缘”,但顽强生存、激烈批判,发出独特声音。

新写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是开端于80年代末期,并延续到90年代的一种小说思潮,强调表现生活的原始形态,绝少作家的情感投入和主观想象,反对人为地粉饰和拔高现实。

代表作家:

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范小青等。

1、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原生态”

(清除观念形态对现实生活的遮蔽,消除“本质”,瓦解“典型”,关注人凡俗平庸的生存处境与人性欲望)

2、以“情感零度”进行“还原”叙事

主体退出,逃避、化解作者对叙述对象的干预,消解激情,使“讲述”变成“显示”,批判性是极其隐含的甚至可能丧失批判力)

(1)原生态的“生活流”

(2)、现实的讽刺、荒诞的寓言

冷漠平淡而略带调侃戏谑的叙述语调;

循环的结构:

如《单位》从“分梨”开始到“分梨”结束;小林“29岁,分到单位才四年”和女老乔“54岁,还有一年就退休了”形成对照

《一地鸡毛》从“豆腐馊了”开始,到“收拾大白菜”结束

作者在鸡毛蒜皮的琐碎叙述里暗含了“讽刺”,在几近真实的日常生活中隐藏了“荒唐”,使小说带有寓言的性质;在自我解嘲、自我掩饰的背后也有对人的关怀。

其他新写实主义代表作:

池莉:

《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人生三部曲”)、《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方方:

《风景》、《落日》、《黑洞》

朦胧诗

1、最初的声音:

郭路生代表作:

《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海洋三部曲》《鱼儿三部曲》等

另一个中国现代主义诗人先驱——黄翔

2、潜流:

“白洋淀诗群”

“白洋淀诗群”是“文革”后期出现的进行现代诗探索的诗歌群落,是“文革”地下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诗人:

芒克(姜世伟)、多多(粟世征)、根子(岳重)、林莽、方含、宋海泉等。

3、浮出水面:

《今天》

北岛、芒克、黄锐等于70年代初期自行刊印的民间刊物;1978年12月以《今天》之名公开,反对文化专制,追求自由的人文精神。

《今天》的影响远远超出文学以外,遍及美术、电影、戏剧、摄影等其它艺术门类,成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与艺术的开端。

4、“崛起的诗群”:

朦胧诗的命名及论争

《诗刊》在1979年发表了北岛的《回答》和舒婷《致橡树》;1980年第4期发表了十五位青年诗人的诗歌,组成“新人新作小辑”;1980年第8期发表舒婷、顾城、江河、梁小斌、王小妮等的诗歌,引发对这类诗歌的争论

朦胧诗的特点:

A、以“人”为核心,展示主体的觉醒、个性的觉醒

B、回归艺术,现实“诗”的觉醒(多元价值、主题多义、意象朦胧)

C、追求意义(展示独立、反抗、批判、忧患等思想命题)

后朦胧诗

1984年以后,一场以“北岛”为口号的诗歌运动席卷全国,各地诗歌流派林立。

1986年10月,安徽《诗歌报》与《深圳青年报》分别刊发了“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流派大展’”。

新的诗人群体被命名为“后新诗潮”、“后朦胧诗”或“第三代诗人”、“新生代诗人”等。

南京的“他们”(韩东、于坚、朱文、吕德安、陆忆敏)

――“诗到语言为止”

四川的“非非”(周伦佑、杨黎、蓝马)

――感觉还原、意识还原、语言还原;

非定向化、非抽象化、非确定化

四川的“莽汉主义”(万夏、胡冬、李亚伟)

――反文化、反优美、反崇高、解构、口语化

后朦胧诗的总体特点:

A、反对主体的建构,表达反崇高、反英雄的平民意识

B、反文化、反历史的冷抒情方式

C、反意象、反修辞的现代口语和语感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