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632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docx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docx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一、背景介绍

  人民币(俗称钱)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已有一些认识,好像很熟悉,但在使用时就会发现,学生的认识还只是浮于表面。

如何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使用人民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数学兴趣,这堂课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课前带着部分学生去商场,看商品特别是文具的价格,购买了一些不同的文具,并把整个过程拍成了录像,在课堂上结合其他活动,适当使用录像,发现效果不错。

  二、案例描述

  教学前我在商场拍了一组本班学生去文具店买文具的录像,我首先让学生观看录像,学生看到自己的同学参与拍摄录像,一下子兴趣就调动起来了,边看边议论。

这时我向学生提问:

“小朋友,买文具需要什么?

”学生纷纷抢着说:

“钱!

”“钱!

  我接着问:

“钱币的种类很多,你们见过哪几种钱币?

”孩子们七嘴八舌:

人民币、美元、港币、英镑……

  我趁热打铁:

“我们新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去文具店买你们最喜欢的文具,好吗?

  ★“老师,我会认!

  在调起学生胃口后,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钱说:

“小朋友们认识这些钱吗?

你们谁能做小老师,教大家认认这些钱?

”孩子们一看到真钱,一下子兴奋了,争先恐后地叫起来:

“老师,我会。

”“老师,我来。

”……声音一个比一个大,课堂上一下子炸开了锅,使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本来事先打算领着同学们一起认一认,说一说的,看样子这样不行,我灵机一动,说:

“同学们都认识,都想说,很好,能不能把你知道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给你们小组里的其他同学介绍介绍呢?

”然后每组各发两套不同面额的模拟人民币,各小组的同学拿的拿、认的认、摸的摸、说的说,我走到各组去听一听,嗬,还真行,从人民币的面额到图案、从字样到怎样辨真假,都说得头头是道,一位平时爱动脑筋的学生拿着一个1元的硬币说:

“这是1元钱,正面是数字1元和汉语拼音1元,背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图案……”学生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其他同学,这样通过交流,互补、互学,进一步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

  ★“老师,我会分!

  在学生认识人民币后,如何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通过自己的分析与思考,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呢?

我想放手试一试,让学生小组合作,把两套人民币进行整理分类,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各组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后,想出了多种不同的分法,他们有的找,有的摆放,分出一种后,又试着另一种分法……当时,看到学生那种积极参与,认真思考,热烈讨论的学习氛围,我也被感染了。

在汇报时,每个小组都有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有的学生兴奋地说:

“我们组把都是‘1’的分成一类,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都是‘2’的分一类;都是‘5’的分一类……

  有的学生不服气地说:

“老师,我们认为纸币分一类,硬币分一类更简单一些。

  另一组的学生马上站起来说:

“老师,我们组是分新版和旧版的两类。

  有一组在一边终于沉不住气了,“老师,我们组也有很多种分法,不过我们认为不管是纸币,还是硬币,把有“元”的分一类,有“角”的分一类,有“分”的分一类,这样更合理一些。

  这时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出了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边说边示范,把在场听课的老师都吸引到他们的活动中去了。

在讨论不同的分法后,我说:

“你们的分法都有道理,小朋友再看一看,哪一种分法最实用、最合理呢?

”经过讨论,得出按“元、角、分”把人民币分类最好,然后引导学生按“元、角、分”把人民币整理分类,并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老师,我能行!

  见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逐步深入,紧接着我有将学生的活动引入高潮,出示事先模拟好的一个文具店,有各种学生喜欢的文具并标明价格,比如:

铅笔每支5角,橡皮每块1元,文具盒每个6元5角,刨笔刀每个12元3角……

  “小朋友,咱们今天的文具店想在咱们班招聘一批营业员,谁愿意应聘?

  一只只小手齐刷刷举起来。

  “营业员可不容易当,算错了账,你可要赔的。

”我开玩笑地说。

  “老师,我能行。

”几乎所有的孩子自信地回答我。

我看着孩子急切的样子,实在无法确定录取谁,只好对他们说大家轮流来当。

几个“营业员”走到文具店前,当场穿上我事先准备好的“营业员”服饰,准备“工作”。

其他学生跃跃欲试,想去买文具,这时我提出要求说:

“你最想买哪两种文具?

应该付多少钱?

怎样付这些钱?

能不能把你的想法先和你们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一起合计合计,然后拿好钱排队去买?

”学生一听,又兴致勃勃地讨论起来。

  在商量好后,一名名“顾客”排着长长的队伍去模拟柜台购买文具。

  “顾客”1兴奋地告诉我说:

“老师,我买一把尺子8角,一支铅笔5角,一共要花1元3角,我付2元,找回7角。

  “顾客”2说:

“老师,我买了1支圆珠笔1元,一个铅笔盒6元5角,一共要付7元5角,我给他8元,找回5角。

  ……

  我不放心“营业员”,走到旁边观察,这时一个“顾客”给他10元,要买8元5角的文具,他不慌不忙地找出1元5角,我放心地笑了。

“顾客”们买得清清楚楚,“营业员”们卖得明明白白。

正当同学们买卖热烈时,下课铃声响了,我只好狠心打断同学们,说:

“你们周末可以去商场帮妈妈买一些日用品,写一篇数学日记。

  三、案例反思

  1、创设“愤悱”氛围,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原动力——“我要学”

  教师是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课堂氛围的直接创造者,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生的起点,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以数学特有的美感与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魅力去感染学生,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本课教学之初,我先安排一段商店购物的录像,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迫切的想要了解今天的学习内容,随后教学过程中又设置了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买文具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兴趣,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从而打开思维之闸,使学生进入一个强烈的“我要学数学”的境界,从而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原动力。

  2、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体验自主探究学习的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说——“我能学”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走向甚多的过程。

而现今,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受了太多的挫折感和失败感,这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大敌人。

因此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自主地探索数学知识,教师必须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课堂上我尽量给所有的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我的机会,特别是不太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我更多地关注,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

在本课教学中我发现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购物方法,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

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实践,对于学生“出格”的回答不会因为不合自己的预想而轻易否定,而是相信学生,因势利导,让每一个孩子切实地体验到“我能学”。

这正是学习内驱力的延续和增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有充分的学习数学的信心和热情。

  3、注重实践操作,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我会学”

  在学生有了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后,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进到数学知识的王国中去遨游。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而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其深厚的生活基础。

要转变学生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就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即在实践操作中,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来获得有关的数学知识。

有位名人说过:

“听了就知道,看了就明白,做了才是真正懂了。

”在上本节课之前,我进行了大量的准备,给学生准备了钱箱、信封等。

学生从钱箱中找钱、亲自动手分一分,最后还设计了一个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在做中加深了对人民币的整体系统认识,在不停的活动中、游戏中将已有的经验数学化、系统化,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性,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方式,从而使学生达到“我会学”的境界。

  4、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个人生活、个人成长的联系,巩固自主探究学习的成果——“学有用”

  在有趣的买卖过程中,学生不仅经历了付钱、找钱及加减计算等活动,还能及时处理购物时发生的简单情况,这样做,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融入社会实践,服务于生话,真正体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长盛不衰,学习的动力源源不绝,从而形成学习数学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用,这种有用不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指在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路上有用。

  从上述案例中我体会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

 

这是叙事性案例研究--《认识人民币》的第三阶段(新行为阶段)由邹晓桃老师执教的一节课。

邹老师在前两次教学的基础上,经过全组成员的讨论研究,反思上节课的教学环节实行怎样,进行改进,以求新理念的落实。

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反思活动的整个过程,我认为有如下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一开始,教师出示小朋友到商店购物的情境,学生马上联想到要用钱,产生学习动机,并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后,又创设买价值6角的本子和价值1元的笔的问题情境,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不同的付款方法,学生有强烈的尝试欲望。

在学习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后,老师创设1元钱能买哪些东西的购物情境,学生的学习情绪到了高潮,人人参与简单的购物活动,充分体验如何取币、付币、找币,体验1元钱的价值,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怎样区分不同的人民币,能怎样付款。

这些都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在分类中自主认识。

充分利用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拿一拿自己最喜欢的人民币,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认识面值在1元以内的各种人民币。

教师尊重学生的意愿,引导学生观察图象、汉字、拼音、数字、颜色等特征,初步知道认识人民币的方法,由直观到抽象,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付款活动,买6角的本子、1元的笔,学生的思维被充分的激发,自主探索出了多种付币方法,并理解了1元=10角,为进一步认识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和模拟购物活动奠定基础,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领会不同的付款方式的共同点,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3.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买东西要付钱,1元以内的人民币可以买些什么,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特别是怎样付2元4角钱快,使学生领会在购物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决定付款方式,既注重了算法多样化,又体现算法优化。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学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在“苹果重量的

相当于橘子的重量”中把(  )看做单位“1”.

A.苹果重量B.橘子重量C.苹果与橘子的重量和

2.从A城到B城,甲车要行10小时,乙车要行8小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A.10:

8

B.8:

10

C.5:

4

D.4:

5

3.一个长4dm,宽3dm,高5dm的长方体鱼缸,倒入水后量得水深3.5dm,倒入的水是()升。

A.60B.52.5C.42D.70

4.从

里面连续减去________个

后得0.(  )

A.700         

B.800         

C.900       

D.1000

5.某班有女生24人,比男生人数的

多4人,男生有多少人?

设男生有x人,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x﹣4=24B.

x+4=24C.

x=24+4

6.某商品的标价是1500元,打七五折出售后仍盈利95元,则该商品进价是(  )元。

A.1595B.1235C.1030D.995

7.有6瓶饮料,其中有1瓶过了保质期,现从中任取一瓶,没过保质期的可能是()

A.

B.

C.

D.

8.把一个直径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的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A.1:

2B.2:

1C.1:

20D.20:

1

9.在a与b两个整数中,a的所有质因数2、3、5、7、11,b的所有质因数是2、3、13,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  )

A.210B.6C.55D.42

10.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的高相等,它的底面积比是5:

3,那么圆锥体与圆柱体的体积比是().

A.25:

9B.5:

3C.5:

9

二、填空题

11.小王开出租车,一个星期的收入情况如下表.

星期

收入(元)

160

148

132

105

117

142

190

(1)小王平均每天收入________?

(2)照这样计算,1个月(按25天计算)可以收入________?

12.小王休息的时候想帮妈妈做下面的事情:

用洗衣机洗衣要21分钟,扫地要用6分钟,擦家具要用10分钟,晾衣服要用3分钟。

她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事情至少要花_________分钟。

13.小亮和小明玩“石头、剪子、布”游戏,他们有同样多的石子,输一局给对方一颗石子,小亮赢了3局,小明比开始多了9颗石子,他们最少玩了(______)局。

14.2004年,我国小学生总数达一亿一千二百四十六万二千人。

这个数写作(________),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大约是(_______)。

15.2

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它的分数部分有________这样的分数单位。

16.6千克7克=(____)千克  2时15分=(_____)时

17.3÷()=0.6=():

15=

=()%=()折

18.爸爸和妈妈同时从起点出发,几分后他们第1次同时回到起点?

(1)爸爸4分后第1次回到起点,________分后第2次回到起点,________分后第3次回到起点,________分后第4次回到起点……这些数都是________的倍数。

(2)妈妈6分后第1次回到起点,________分后第2次回到起点,________分后第3次回到起点,________分后第4次回到起点……这些数都是________的倍数。

(3)所以,爸爸和妈妈________分后第1次同时回到起点,这个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公倍数。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请写下来,并试着解决问题。

19.建筑工人使用的铜锥是一个圆锥体,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如果每立方厘米铜重8.9克,这个铜锥重________克

20.现有3、0、9、1四个数字,能组成一个最小的奇数是_____.

三、判断题

21.折线统计图只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_____)

22.

比较大小时用两个分母的积作公分母比较简便。

(_____)

23.在乘法中,一个乘数乘10,另一个乘数也乘10,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20。

(_____)

24.甲数比乙数少25%,甲数和乙数的比是3:

4._____.

25.交换比例的两个内项或两个外项,比例仍然成立。

(____)

四、作图题

26.根据下面的描述画出路线图.(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20米)

在金银岛西偏北45˚距金银岛180米的地方停靠着一只小木船,小木船南偏东15˚距小木船100米处是松树林,松树林的东偏北30˚距松树林120米的位置是同学们的宿营地.

五、解答题

27.商场打折促销时,李阿姨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共用了544元,其中上衣按标价打七折,裤子按标价打八折,上衣的标价为400元,则裤子的标价是多少元?

28.下图是4×5×6正方体,如果将其表面涂成红色,那么其中一面、二面、三面被涂成红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块?

29.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6周需要10.6小时,运行12周要用多少小时?

(用比例解)

30.相同的字母表示相同的数字,现在老师在黑板上写了21BBB这么一个五位数,它是不是3的倍数呢?

先判断,再说明你的理由是什么?

31.某校共有学生1159人,中年级学生人数是低年级学生人数的1.2倍,高年级学生人数是低年级的1.6倍.这个学校有低、中、高年级学生各多少人?

(按低、中、高的顺序填写)

32.如图所示,A,B,C三地之间有三条公路相连,三条公路的路程之比是AB:

BC:

AC=2:

4:

5.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甲车沿A→B→C方向行驶,乙车沿A→C→B方向行驶,2

小时后在B地和C地之间的D地相遇.已知汽车沿A→B方向和C→B方向行驶的速度都是每小时60千米,沿B→C方向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90千米,沿A→C方向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75千米,求C、D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33.把含糖25%的糖水40克与含糖40%的糖水60克混合后,糖水的浓度是多少?

六、计算题

34.计算。

(1)

(2)

(3)

(4)

35.脱式计算。

12×(

)375+450÷18×4

4,5-2.8+0.73.7×6+3.7×4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D

B

C

D

D

B

C

二、填空题

11.142元3550元

12.24

13.15

14.1亿

15.

4个

16.0072

17.9、30、60、六

18.

(1)8;12;16;4

(2)12;18;24;6

(3)12;4;6

19.38

20.1039

三、判断题

21.√

22.错误

23.错误

24.正确

25.√

四、作图题

26.

五、解答题

27.330元

28.52块;36块;8块

29.2小时

30.是3的倍数;理由:

最高两位数字之是2+1=3,3÷3=1,即21是3的倍数

111,222、333……999都是3的倍数

因此,21BBB无论B为任何自然数(包括0),这个数都是3的倍数.

31.低年级305人;中年级366人;高年级488人

32.45千米

33.34%

六、计算题

34.

(1)2

(2)67(3)

(4)

35.1;475;2,4;37。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在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面积占正方形面积的()

A.

B.

C.

D.

2.周长相等的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最大。

A.正方形B.圆C.长方形

3.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  )条高.

A.1B.2C.3D.无数

4.把一个图形顺时针旋转(   ),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

A.90°B.180°C.360°

5.如图,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5)。

线段OA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A的对应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5,5)B.(5,1)C.(4,1)D.(6,1)

6.一列队伍,按1~8的顺序循环报数,最后一个人报“5”,如果这列队伍的人数在60~70之间,这列队伍的人数可能是( )

A.2的倍数

B.3的倍数

C.5的倍数 

D.无法确定

7.如果六

(2)班有

的人参加书法兴趣小组,

的人参加武术兴趣小组(每人只参加一个小组),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参加书法组的不可能是5人

B.六

(2)班的总人数可能是45人

C.六

(2)班的总人数可能是54人

D.参加书法、武术组的总人数可能是10人

8.学校买来600本练习本,总价C元,每本练习本(  )元.

A.600CB.C×600C.C+600D.C÷600

9.将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则()

A.表面积不变,体积减少150dm3

B.表面积减少1.5m2,体积不变

C.表面积和体积都不变

D.表面积减少75cm2,体积不变

10.如图,正方形边长是10cm,甲三角形的面积比乙三角形的面积少20cm2,则AB长为()mm。

A.14B.24C.140D.240

二、填空题

11.盒子里装有5支红铅笔,6支蓝铅笔,1支黄铅笔,从中任意摸一支,摸到________的可能性大。

12.一个九位数的最高位是整数的最小计数单位,千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千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________,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________,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_。

13.为美化校园,学校在哈佛路的一边每隔2米摆一盆花,共摆了31盆,现在调整为每隔3米摆一盆花,其中有_______盆花不需要移动。

14.一个三位数,十位数上的数字是“1”,这个数既能被2、5整除,又是3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______)。

15.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与原小数的和是12.1,原来这个小数是________.

16.只列式不计算:

180减去60与20的和,差是多少?

________.

17.妈妈下班回家做饭,淘米要3分钟,煮饭要30分钟,洗菜要8分钟,切菜要5分钟,炒菜要10分钟.如果煮饭和炒菜用不同的锅和炉子,妈妈要将饭菜都煮好,最少要________?

18.做一个下面规格的抽屉,至少需要________平方米的木板。

(图中单位:

厘米)

19.一堆煤重5吨,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_____)吨,每份占这堆煤的(_____),3份占这堆煤的(_____)%。

20.某产品工业增长情况图。

(1)第一季度产值是(______)万元,全年产值是(______)万元。

(2)全年平均每月产值是(______)万元,产值最高的是(______)季度。

(3)第四季比第二季度增长(______)%。

三、判断题

21.自然数(0除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___)

2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髙成反比例关系。

(___)

23.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

500米。

(_____)

24.用放大镜看—个角,发现角的两条边变长了,所以这个角的度数也变大了。

(_____)

25.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____)

四、作图题

26.画出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并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五、解答题

27.某商场2018年销售总额是1200万元.其中一季度销售额是408万元.根据上述信息,完成如图统计图.

28.调查六年级300名学生的运动爱好,分布情况如下图:

(1)喜欢其它的有多少人?

(2)喜欢跳绳的比踢毽的多多少人?

29.某运输工搬运1000只花瓶,规定每只运费0.4元,如果打碎一只不但不给运费,还要赔1.6元。

某运输工运完后得到运费360元,他打碎了几只花瓶?

30.如图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31.一个圆锥形麦堆,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5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00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

32.学校组织六年级500名师生去参观博物馆,共付门票费1075元。

已知每张教师票是5元,每张学生票是2元。

六年级的教师和学生各买了多少张门票?

33.笑笑看一本75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25页。

没看的页数占全书总页数的几分之几?

六、计算题

34.求未知数x。

(1)

x-5=10

(2)0.36×5-

x=

(3)

=

35.脱式计算

0,25×64×125%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