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作业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4562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作业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长江作业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长江作业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长江作业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长江作业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江作业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长江作业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作业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江作业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测评一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长江作业高中语文模块综合测评一新人教版必修1

模块综合测评

(一)

(分值:

150分 时间:

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编导 扁舟 贬值 针砭时弊

B.角色校对焦躁交口称赞

C.瀑布暴晒曝光一曝十寒

D.莅临例证磨砺励精图治

【解析】 D项,都读lì;A项,biān/piān/biǎn/biān;B项,jué/jiào/jiāo/jiāo;C项,pù/pù/bào/pù。

【答案】 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细腻  原形毕露  仗义直言

B.寥廓望洋兴叹默守成规

C.观摩两全其美绿草如茵

D.和霭捷足先登攻城掠地

【解析】 A项,直—执;B项,默—墨;D项,霭—蔼,掠—略。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沫若在剧本里写婵娟骂宋玉: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

有人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就够味。

B.依我之见,少年写作文,就应该多写一点“有意思”的事。

何必那么深刻,何必那么深沉?

故作高深,一本正经,倒没有什么可爱之处。

C.“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总理引用这句名言意在说明:

要想了解政策的缺失,就必须深入民间调查。

D.有钱的人开着豪华跑车在街上狂飙,穷人为了几斤米去卖血,这是讽刺还是批评,不论是什么,那些“富人”是否该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呢。

【解析】 A项,“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虽然是部分引用,但因为是感叹号,所以保留;B项,“深刻”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问号;C项,把“(王充《论衡》)”移至逗号前;D项,“批评”和“之手呢”后面都改为问号。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发生后,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对毒胶囊事件一定要防微杜渐,坚决严肃依法查处,确保人民群众利益。

B.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谣言也不翼而飞,这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损害了政府形象,整治网络谣言已是人心所向。

C.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关注民生,针砭时弊,笑侃时事,幽默语句和夸张动作层出不穷,常常令观众付之一笑,鼓掌欢呼。

D.菲律宾等国家为了搅动南海局势,近来不断谋求大国介入南海事务,这无疑是抱薪救火,势必对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极大影响。

【解析】 A项,“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此处“毒胶囊事件”已经发生且造成恶劣后果,故错。

B项,“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符合语境。

C项,“付之一笑”,意思是用笑来代替回答,形容不值得理会。

常用于不以为然的事情。

不合语境。

D项,“抱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除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

菲律宾等国家的行为本就存有祸心。

与语境不符。

【答案】 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B.我们说话写文章,在把零散的词语串成一个个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完成交际任务的句子的时候,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律的。

C.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D.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

【解析】 A项,成分残缺,“改善”缺少宾语,在“细腻”后面加“的状况”;C项,两面对一面,可将前半句中的“是否”“能否”删掉;D项,“这方面”,到底是“搜集史料”,还是“鉴定和运用史料”,指代不明确。

【答案】 B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闲话扇面

王兴来

扇子原不过御风消暑、驱逐蚊蝇之物,达官贵人用,文人雅士用,农夫商贾也用,大约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

纸被发明后,很快被用以糊作扇面。

既然是纸质,自不免用于书写绘画。

古人求不朽,凡能留字留画的地方一般不会轻易放过,当然要遣兴抒怀、运笔寄思一番。

不过,古人求不朽文雅而高明,不像今人“到此一游”般的急迫和可笑。

中国古代书画家都喜欢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以抒情达意,或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为留念。

扇面画的历史也就相当悠久,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

三国时,汉桓帝曾赐曹操一柄“九华扇”,十分名贵。

曹操请主簿杨修为他画扇,发生“误点成蝇”的趣事。

东晋王羲之书老媪扇的故事脍炙人口,《晋书·王羲之传》记述:

在蕺山(今浙江绍兴境内)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

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以致“人竞买之”。

唐杜牧咏扇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宫女拿着一把丝织团扇,在庭院里追逐扑打阶前飞萤的情景。

两宋盛极一时的画扇,创作了大批不朽之作。

古代文人中,在扇子上作画最好的当推明代才子唐寅。

他的《山房客至》扇面,清新的画面上题着一首小诗:

“红树黄芳野老家,日高小犬吠篱笆。

合村会议无他事,定是来人借看花。

”诗画相映,妙趣横生。

清代,最具传奇色彩的扇面当推孔尚任笔下的“桃花扇”,此扇本为侯方域给李香君的定情之物,后来李香君抗拒权奸,血染扇面。

杨龙友感其情坚,将此扇画成一柄桃花扇,在衬托坚贞爱情的同时,更唱出了国破家亡的悲歌。

扇面虽然尺幅不大,但由于其特殊的形制,再加上纸的质地非常厚实,并且有折痕,有的材料,如色纸、金笺等,其落墨、吸色都很难掌握。

所以,祝允明曾经把在扇面上作画比作美女在瓦砾上跳舞,以言画扇面之难。

扇面比起固定的卷轴、尺幅显得灵动自然,文字、山水、人物、花卉、鸟兽、楼阁种种,一入扇面,即呈别样风采,生动而别致。

难怪旧时的风流才俊、墨客骚人乃至青楼娇娘都要随时手执一扇,以示风雅。

如此看来,今人的生活是不是果真少古人几分艺术和风雅呢?

近年来历代名家的扇面作品,已经开始逐渐为市场所重视,市场价值呈现出较大的上升趋势。

在上海道明2007秋季拍卖会上,估价80万—100万元的唐寅《幽蕙兰香》拍出了212.8万,成为整场拍卖的最高价拍品。

仇英的《夏日山居》以173.6万随其后。

2009年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张大千《唐妆仕女·书法》成扇以117.6万元成交。

2010年北京保利5周年春季拍卖会上,《宋人集绘》之四夏珪所绘的《松岩静课图》成交价高达336万元。

虽然扇子原本的实用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弱,但是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却随着其实用价值的急剧减弱而愈显珍贵,扇面书画成为收藏的新宠也就不足为怪了。

6.下列有关扇面作品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扇面书写绘画适应对象极为广泛,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农夫商贾都借助于扇面遣兴抒怀、运笔寄思。

B.历代名家的扇面作品或生动形象,或诗画相映,妙趣横生,或反映历史重大题材,在当时的市场价值都很高。

C.由于扇面的形制特殊,纸的质地非常厚实,并且有折痕,作画难度大,因而扇面画的价值高于卷轴画。

D.随着时代的发展,扇面画的价值不仅没有因扇子原本的实用价值的减弱而减弱,反而愈显珍贵。

【解析】 A项,“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农夫商贾”都使用扇子,但不一定都在扇面上书写绘画。

B项,“在当时的市场价值都很高”在文中没有依据。

C项,原文没有将扇面画和卷轴画进行对比,故“扇面画的价值高于卷轴画”有误。

【答案】 D

7.下列关于扇面书画艺术颇受中国古代书画家喜爱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人求不朽,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显得文雅而高明。

B.在扇面上绘画或书写可以抒情达意,可为他人收藏或赠友人以为留念。

C.扇面作品逐渐为市场所重视,市场价值呈现出较大的上升趋势。

D.扇面灵动而自然,文字或绘画一入扇面,即呈别样风采,生动而别致。

【解析】 C项,“扇面作品逐渐为市场所重视,市场价值呈现出较大的上升趋势”是近年来的事情。

【答案】 C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与古人相比,现代人的生活少了几分文雅和高明,少了几分艺术和风雅,多了几分急迫和可笑。

B.扇面画的历史悠久,从三国到东晋、唐、两宋、明、清,形成了中国古代扇面画的历史传统。

C.古代文人中,在扇子上作画最好的当推明代唐寅,而最具传奇色彩的扇面当推孔尚任笔下的“桃花扇”。

D.近几年来,扇面书画成为收藏的新宠,这是由它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决定的。

【解析】 C项,扩大了范围,孔尚任笔下的“桃花扇”应是清代最具传奇色彩的扇面。

【答案】 C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

故往见郭隗先生曰:

“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

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

然诚得贤士以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

“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

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若恣睢奋击,籍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

此古服道致之法也。

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

“寡人将谁朝而可?

”郭隗先生曰: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

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

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

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

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

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

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选自《战国策·燕策》)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雪先王之耻    雪:

洗刷

B.先趋而后息趋:

疾走

C.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捐:

捐助

D.士争凑燕凑:

奔赴

【解析】 C项,捐:

花费。

【答案】 C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齐因孤国之乱   因人之力而敝之

B.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丹不忍以己之私

C.涓人言于君曰得复见将军于此

D.死马且买之五百金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解析】 A项,趁着/依靠,凭借;B项,用/为了;C项,对/在;D项,尚且。

【答案】 D

11.下列句子都是燕昭王诚招天下贤士做法的一项是(  )

①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②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 ③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 ④为隗筑宫而师之

⑤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⑥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

A.①④⑤     B.①②⑥

C.②③④D.③⑤⑥

【解析】 ②③不是燕昭王所做,故排除。

【答案】 A

12.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即摆出悬而未决的主要矛盾:

初践君位,国小力少,急于招贤强国以报血仇。

B.郭隗先生悠悠然指出“帝者”“王者”“霸者”“亡者”与臣僚相处的不同心态,其高下自见。

C.郭隗先生为了确保自己顺利地走到燕国历史舞台上,欲擒故纵,从容讲出“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的道理。

D.郭隗先生的一番话为天下贤士的接踵而至铺好了道路,文章结尾用贤人云集于燕的事实,呼应了郭隗先生讲述涓人故事的用意。

【解析】 C项,根据文意,“郭隗先生为了确保自己顺利地走到燕国历史舞台上”错。

【答案】 C

【参考译文】

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降低身份,用丰厚的聘礼来招募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齐国破燕杀父之仇。

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

“齐国乘人之危,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无力报复。

然而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商国是,以洗刷先王之耻,这是我的愿望。

请问先生要报国家的大仇应该怎么办?

郭隗先生回答说:

“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

如果能够卑躬曲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

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

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

如果凭靠几案,拄着手杖,盛气凌人地指挥别人,那么供人驱使跑腿当差的人就会来到。

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大声喝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

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

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的贤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

昭王说:

“我应当先拜访谁才好呢?

”郭隗先生说道:

“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

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

‘请您让我去买吧。

’国君就派他去了。

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

国君大怒道:

‘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花费了五百金?

’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对君主说:

‘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

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

’于是不到一年,很多匹千里马就到手了。

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

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而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集聚燕国。

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

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士兵们心情舒畅愿意效命。

于是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三晋赵魏韩联合策划攻打齐国,齐国大败,齐闵王逃到国外。

燕军又单独痛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那里的全部宝物,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

没有被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他降低身份、用丰厚的聘礼来招募贤才,想要依靠他们来报仇。

(2)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龙潭夜坐①

[明]王守仁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 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

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

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1)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形象可抓住花香、溪声、栖鸟、草露等意象进行分析。

感情的把握要注意诗人情感的转变,前三联写野外之景,多凄清,表现作者不得志的心境;但尾联的“无限情”则表现了作者的积极心态,并不会因失意而消沉。

(2)答题时,首先明确手法,结合具体诗句进行阐释,最后指出表达的感情。

结合全诗,讲的是龙潭夜的“静”的特点,而诗中“溪声”“鸟鸣”等显然是反衬夜的寂静。

衬托手法比较明显。

根据注释②,用典的表达也容易体会出来。

【答案】 

(1)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

通过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渲染了月夜的静谧氛围,凸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心境。

结句诗人笔锋陡转,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之情怀。

(2)诗中运用了衬托、拟人、用典等艺术手法。

①衬托手法。

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的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

(或:

颔联以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②拟人手法。

颈联中的“不辞”“偏与”赋予“草露”“松风”人的情感,表达出与自然默契合一的快乐。

③用典。

尾联运用《猗兰操》一典,表达诗人感伤自己生不逢时的情感。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

________,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3)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

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答案】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2)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3)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江南雪

欧阳冰云

①我守着季节的变换,等待着江南雪舞的曼妙,已经很久很久……犹如守着永恒,任由岁月变换。

②秋天,江南棉船小镇的秋天。

阡陌纵横的道路无限延伸,像一双双神奇的臂膀拥抱着一望无垠的棉田。

我的姐妹,系起了棉布围裙,浩浩荡荡地走进棉田。

一朵朵雪白的棉花在他们的指尖盛开、飞舞。

丰收的喜悦和汗水汇成棉田外那条龙脉,龙湖滋润着江南,也滋润着江南如雪的棉花,充实着江南人的梦想和世界。

③洁白的棉花在奶奶纤细、干枯的指尖绽放,在奶奶的怀抱盛开。

奶奶坐在地里剥棉花。

含苞待放的棉花,包裹在青褐色的棉花桃里,奶奶用纤细的手指一掰,雪白的棉花朵儿就在奶奶干枯的手掌中悄然绽放。

奶奶把剥好的棉花装在篾篓里,棉花一点点积累,一点点增高,不一会工夫就像堆砌的雪堆。

雪白的棉花飘落在奶奶的发丝上,染白了奶奶的青丝,奶奶就一直这样剥棉花,直到满头白发,双手失去了知觉。

奶奶是在棉花盛开的深秋离开我们的。

那夜,她坐在灯下悠悠地剥棉花,棉花一篓篓摆在奶奶面前,她就坐在洁白的棉花堆中,剥着剥着,再也没有醒来。

棉花在奶奶的指尖恒久地盛开,一朵一朵……

④我在那个深秋背着简单的行囊,离开了江南,去追溯自己的梦想。

在中原辽阔的土地上,我看见大片大片的麦子和高粱,延伸向无边无际的天空。

我穿梭在麦地里,感觉自己的渺小和浅薄。

金黄的麦芒刺痛了心里柔软的底线,我躺在麦禾上哭泣,我牵挂江南美丽的雪花,温暖的棉花。

粮食滋养着生命,棉花温暖着身体、精神和灵魂。

奔波的日子,我夜夜拥抱温暖的棉被,那是爱的锦囊,是母亲千万里的牵挂。

⑤江南又一个雪花飞舞的季节,我归来。

层层叠叠的雪花覆盖着江南的棉田,寒风张着贪婪的臂膀,要将时间留住。

江南棉船小镇,像一首经典的歌谣,在龙湖的码头荡漾。

我坐在龙湖的船上,凝视着江南雪中的棉船,我心中歌谣纷飞。

此时此刻,我像一个纯情的江南少女,满怀心事地吟唱。

雪花深处,该是怎样热闹的丰收场景,该是怎样热烈而丰富的过往。

瞬间,沉淀成一片纯净的画面。

⑥棉花的枯枝还残留在风雪中。

雪花飘落在棉花的枝桠上,远远望去,像是盛开的棉花,雪白雪白,满满一地,让人心生许多惊喜和温暖。

奶奶抚摸过的棉花,在雪地里盛开,仿佛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的寒凉,义无反顾地开始了灵魂的蜕变。

⑦大朵大朵的雪花,覆盖在奶奶的坟头,那是棉花的精魂,在恒久地追忆着奶奶。

江南雪,从奶奶的身边一直铺开,铺向遥远的天际。

雪夜,我听到雪花在我的窗棂下低低地哭泣,寒风从门窗的缝隙里探着脑袋张望,瞅准了棉被的边缘,从床沿溜进我温暖的被窝。

瓦楞的缝隙里,有雪花钻进来的响动,在静寂的寒夜发出隐秘的声音。

我蜷缩在温暖的棉被里,里面散发着奶奶的气息,柔情、亲切、温暖,这种气息一直在夜晚抚摸着我,环绕着我。

我一闭上眼睛,就看见奶奶像雪花一样飘过来,在黑夜中落定在床沿上,抚摸棉被和我。

我不停地颤抖,雪花在我脸上融化,浸湿了棉布枕头。

⑧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到处回荡着相对的命运。

棉船小镇的人们纷纷背上了棉被衣物,在雪花飞舞中走向他乡。

只有漫天雪花在呜咽。

雪花的归宿是土地,而棉花却选择了背井离乡。

⑨枯枝在雪地里颤抖、呼叫和哭泣。

棉船失去了他的孩子,耕种棉船这块土地的孩子。

离乡的脚步,踏上了寻梦的远方。

枝头的雪花朵朵,犹如棉花盛开的美。

此刻,却寂寞、冷清。

⑩无边的雪将天地合一。

温暖的棉花将寒冷的身体包裹,故乡或者他乡,棉花都将像亲人一般,呵护着你。

江南雪,棉花似雪,雪似棉花。

是爱的精魂,是梦的故乡。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4分)

A.开头与结尾都写了江南雪,不仅首尾照应,营造一个绵渺、诗意的审美图景,而且取雪与棉的形似,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依恋。

B.“棉花在奶奶的指尖恒久地盛开”,既写出奶奶临终前劳作时的情景,也写出了那种温馨、那种满足在“我”心中留存的永恒记忆。

C.第⑦自然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雪花与寒风,渲染冬夜客居异乡的寒冷孤独,自然引发作者对奶奶的思念。

D.江南棉船小镇的秋季里,姐妹们在棉田里尽享丰收的喜悦,奶奶也在这时候走向生命的终点,这些抒情的描写,给故乡染上了一层奇丽梦幻的色彩。

E.全文以雪与棉花象征灵魂的纯净、爱的温暖,旨在表达作者寻梦之旅中的追求和失落,流露出对家园的渴望与坚守的感情。

【解析】 A项,只提及但未描写江南雪,“营造一个绵渺、诗意的审美图景”有误;C项,作者已经回到了故乡,“冬夜客居异乡”有误。

【答案】 AC

17.请简要分析第④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看段落的作用,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考虑。

根据第④段在文中的位置,承上启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