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遵义市红花岗区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62411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半年遵义市红花岗区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下半年遵义市红花岗区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下半年遵义市红花岗区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下半年遵义市红花岗区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下半年遵义市红花岗区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半年遵义市红花岗区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题.docx

《下半年遵义市红花岗区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半年遵义市红花岗区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半年遵义市红花岗区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题.docx

下半年遵义市红花岗区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题

2021下半年遵义市红花岗区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

1、引起排卵的激素是()。

A、黄体生成素

B、卵泡刺激素

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D、雌激素

【答案】A

【解析】黄体生成素(LH)高峰是引发排卵的关键因素,成熟卵泡在LH分泌高峰的作用下,向卵巢表面移动,卵泡壁破裂,出现排卵孔,卵细胞与透明带、放射冠及卵泡也排出,此过程称为排卵。

故选A。

2、肺炎链球菌性肺炎首选()。

A、头孢曲松

B、青霉素

C、万古霉素

D、氨苄西林

【答案】B

【解析】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治疗敏感的G⁺球菌和杆菌、G⁻球菌及螺旋体所致感染的首选药,如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蜂窝织炎、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等。

故选B。

3、磺脲类药物可用于治疗()。

A、糖尿病合并高热

B、胰岛素功能尚存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C、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

D、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答案】B

【解析】磺酰脲类药物用于降血糖的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故磺酰脲类药物主要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

故选B。

4、男性,52岁,反复发作性咳嗽、咳痰、气喘8年。

为鉴别支气管哮喘或COPD,最主要的肺功能指标是()。

A、闭合气量

B、支气管激发试验

C、动脉血气

D、肺活量

【答案】B

【解析】支气管哮喘的气流受限多为可逆性,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COPD患者多为阴性。

5、判断生理性应激还是病理性应激的主要依据是()。

A、应激原的理化性质

B、应激原的来源

C、应激原作用的是躯体还是心理

D、应激原对机体的影响程度和导致的结果

【答案】D

【解析】根据应激原对机体影响的程度和导致的结果,可将应激分为生理性应激和病理性应激。

生理性应激指应激原不十分强烈,且作用时间较短的应激(如体育竞赛、饥饿、考试等),是机体适应轻度的内外环境变化及社会心理刺激的一种严重防御适应反应,它有利于调动机体潜能又不致对机体产生严重影响。

而病理性应激是指应激原强烈且作用较久的应激(如休克、大面积烧伤等),它除仍有一定防御代偿意义之外,将会引起机体的非特异性损伤,甚至导致应激性疾病。

故选D。

6、引起神经细胞兴奋的阈电位是指细胞膜()。

A、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B、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C、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D、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时的临界膜电位值

【答案】D

【解析】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7、迁徙扩散生长的细菌最有可能是()。

A、黏质沙雷菌

B、大肠埃希菌

C、肺炎克雷伯菌

D、普通变形杆菌

【答案】D

【解析】变形杆菌属具有迁徙生长现象。

8、决定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气体的分压差

B、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C、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D、呼吸膜的通透性

【答案】A

【解析】气体分子的扩散是从高压力处向低压力处转移的,肺换气和组织换气都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

9、有关糖类的吸收,下述哪一项不正确()。

A、糖类是以单糖的形式吸收的

B、糖的吸收是主动转运过程

C、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D、果糖的吸收速率快于半乳糖

【答案】D

【解析】果糖是通过易化扩散吸收的,不伴Na+同向转运,因此果糖的吸收速率比葡萄糖、半乳糖慢。

故选D。

10、呆小症的病因是()。

A、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B、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C、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少

D、食物中缺碘

【答案】A

【解析】甲状腺激素可以刺激骨化中心的发育,使软骨骨化,促进长骨和牙齿的生长。

如果在婴幼儿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出生后数周至3-4个月后会出现智力低下和长骨生长停滞。

11、能杀灭肝细胞内速发型和迟发型疟原虫,杀灭各种疟原虫配子体的药物是()。

A、乙胺嘧啶

B、奎宁

C、吡喹酮

D、伯氨喹

【答案】D

【解析】常见错误:

选答“乙胺嘧啶”,说明对伯氨喹药理作用不熟悉。

要点氯奎能杀灭裂殖体以及RBC内各期疟原虫,乙胺嘧啶能杀灭速发型子孢子,对RBC内未成熟裂殖体有抑制作用,伯氨奎能杀灭肝细胞内各型子孢子,杀灭配子体。

12、关于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02与Hb的结合反应快、可逆,需要酶的催化

B、02和CO2都有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形式

C、CO2和Hb的结合无须酶的催化

D、0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

【答案】A

【解析】Hb与02的结合反应快,可逆,不受酶的催化,但受氧气浓度影响。

13、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

A、蛋白质和钴

B、蛋白质和铜

C、蛋白质和锰

D、蛋白质和铁

【答案】D

【解析】蛋白质和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而维生素B12和叶酸是红细胞成熟的必需物质。

14、早期发现肺结核的重要方法是()。

A、血常规检查

B、血沉检查

C、胸部X线检查

D、结核菌素试验

【答案】C

【解析】X线检查是筛选肺结核病人最常用、最简便和最有效的办法。

在胸片中,除了一部分单纯的内膜结核以外,几乎都可以显示出肺部病灶形态、范围。

是早期诊断肺结核的主要方法和观察治疗效果的办法。

故选C。

15、能够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的是()。

A、单核细胞

B、B淋巴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答案】D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

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I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16、下列哪些是第二级预防措施()。

A、定期健康检查

B、早发现

C、早诊断

D、早治疗

【答案】ABCD

【解析】第二级预防措施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对比记忆: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主要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子采取的措施。

第三级预防指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使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故选ABCD。

17、典型的原发型肺结核,X线胸片表现为()。

A、哑铃状阴影

B、散在点状阴影

C、阴影伴有空洞

D、片状模糊阴影

【答案】A

【解析】原发型肺结核典型的病变表现为哑铃状双极现象,一端为肺内原发灶,另一端为同侧肺门和纵隔肿大的淋巴结,中间为发炎的淋巴管。

18、下列哪项不属于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的药物?

()

A、双嘧达莫

B、阿司匹林

C、噻氯匹定

D、双香豆素

【答案】D

【解析】抗血小板药主要通过不同的途径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防止血栓形成和发展。

1.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

环氧化酶抑制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TXA2合成,阻止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如阿司匹林、磺吡酮等。

2.血小板膜受体拮抗剂:

(1)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

如噻氯匹定、氯吡格雷;

(2)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如阿昔单抗、替罗非班等;3.增加血小板内环腺

19、男60岁,有慢性咳喘史35年,多次血气检查PaCO2在55~60mmHg。

近来因着凉后症状加重,入院

时发绀明显。

血气分析PaCO286mmHg,PaO250mmHg,拟行机械通气,其治疗目标是()。

A、使PaO2恢复正常

B、使PaCO2降低至完全正常

C、使PaCO2降低至低于正常

D、使PaCO2降低55~60mmHg

【答案】D

【解析】本患者为Ⅱ型呼吸衰竭,虽然氧分压仍大于40mmHg,但PaCO2已大于80mmHg,因此在加强抗感染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机械通气。

其目的是维持合适的通气量、改善肺的

20、使纤维蛋白分解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因素是()。

A、纤溶酶

B、活化素

C、凝血酶

D、第Ⅵ因子

【答案】A

【解析】使纤维蛋白分解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因素是纤溶酶。

21、各种感光色素本质上的区别在于()。

A、生色基团的成分

B、视黄醛的结构

C、视黄醛与视蛋白的结合方式

D、视蛋白的结构

【答案】D

【解析】感光色素的本质视网膜上存在三种视维细胞分别对红、绿、蓝光最敏感,三种视维细胞分别含有特异的感光色素,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组成。

三类视椎色素中的视黄醛的相同,不同点在于各含有特异的视蛋白。

故选D。

22、下列关于艾滋病急性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发生在初次感染后2~4周

B、CD4+T淋巴细胞可减少

C、发热最多见,可出现皮疹

D、不能检出HIVRNA

【答案】D

【解析】艾滋病急性期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的2~4周,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全身不适、头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痛、肌痛、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可出现CD4+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CD8+T细胞升高,CD4/CD8比例倒置,血小板减少,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及P24抗原。

23、血中葡萄糖水平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

600.健康是指()。

A、身体处于良好状态

B、身体和道德品质处于良好状态

C、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处于良好状态

D、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处于良好状态

【答案】C

【解析】健康是一个综合的、历史性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变化、更新和扩展。

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心理、社会社会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生理疾病或身体虚弱的状态。

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WHO对健康概念进行了完善—所谓健康就是身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完

24、急性炎症反应中出血的原因是()。

A、白细胞溶酶体酶的释放

B、血管壁损伤

C、血小板减少

D、凝血因子缺乏

【答案】B

【解析】血管损伤严重,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称为出血性炎症。

25、屈髋关节的肌()。

A、半腱肌

B、小腿三头肌

C、股四头肌

D、胫骨前肌

【答案】C

【解析】屈髋关节的肌有髂腰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其中股四头肌由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和股内肌组成。

26、关于动脉血压形成的机制,以下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和主动脉压的变化幅度相同

B、一般情况下,左心室每次收缩,向主动脉射出60~80ml血液

C、与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个因素都有关

D、心室收缩时可释放动能和势能

【答案】A

【解析】在有足够的回心血量的前提下,动脉血压是由心搏出量和外周阻力形成的,但由于心脏射血是间断的,所以舒张压的形成与大动脉弹性是密不可分的。

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波动远远不如心室内压的波动(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约为40mmHg,而心室内压在心房收缩期时接近0,在快速射血期时最高可超过动脉收缩压。

最高最低间相差120mmHg左右)。

27、结核性脑膜炎治愈的标准,不包括()。

A、血沉正常

B、脑脊液正常

C、疗程结束后2年无复发

D、结核菌素试验阴性

【答案】D

【解析】治愈的标准是:

①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无后遗症;②脑脊液检查正常;③疗程结束后随访观察两年无复发。

28、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的血液生化改变是()。

A、GOT升高

B、肌红蛋白升高

C、GPT升高

D、CPK-MB升高

【答案】D

【解析】心肌缺血30分钟内,心肌细胞内糖原即消失。

此后,肌红蛋白逸出。

细胞坏死后,心肌细胞内的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肌酸磷酸激酶(CPK)及乳酸脱氢酶(LDH)透过细胞膜释放入血,引起相应酶在血液内浓度升高。

其中尤以CPK对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CPK-MB在30分钟内即可升高,且具有诊断意义。

29、男性,26岁,食欲缺乏、极度乏力、黄疸进行性加深、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