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与气压传动 试题库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3733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试题库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试题库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试题库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试题库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试题库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试题库1.docx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试题库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与气压传动 试题库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液压与气压传动 试题库1.docx

液压与气压传动试题库1

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流量连续性方程是()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而伯努力方程是()在流体力学中的表达形式。

(A)能量守恒定律(B)动量定理(C)质量守恒定律(D)其他(C;A)

2.液体流经薄壁小孔的流量与孔口面积的()和小孔前后压力差的()成正比。

(A)一次方(B)1/2次方(C)二次方(D)三次方(A;B)

3.流经固定平行平板缝隙的流量与缝隙值的()和缝隙前后压力差的()成正比。

(A)一次方(B)1/2次方(C)二次方(D)三次方(D;A)

4.双作用叶片泵具有()的结构特点;而单作用叶片泵具有()的结构特点。

(A)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

(B)所有叶片的顶部和底部所受液压力平衡

(C)不考虑叶片厚度,瞬时流量是均匀的

(D)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可改变排量(A、C;B、D)

5.一水平放置的双伸出杆液压缸,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浮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要求阀处于中位时,液压泵卸荷,且液压缸闭锁不动,其中位机能应选用()。

(A)O型(B)M型(C)Y型(D)H型(D;B)

6.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并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又为()。

(A)5MPa(B)10MPa(C)15MPa(D)20MPa(C;A)

7.在下面几种调速回路中,()中的溢流阀是安全阀,()中的溢流阀是稳压阀。

(A)定量泵和调速阀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

(B)定量泵和旁通型调速阀的节流调速回路

(C)定量泵和节流阀的旁路节流调速回路

(D)定量泵和变量马达的闭式调速回路(B、C、D;A)

8.为平衡重力负载,使运动部件不会因自重而自行下落,在恒重力负载情况下,采用()顺序阀作平衡阀,而在变重力负载情况下,采用()顺序阀作限速锁。

(A)内控内泄式(B)内控外泄式(C)外控内泄式D)外控外泄式(B;D)

9.顺序阀在系统中作卸荷阀用时,应选用()型,作背压阀时,应选用()型。

(A)内控内泄式(B)内控外泄式(C)外控内泄式(D)外控外泄式(C;A)

10.双伸出杠液压缸,采用活塞杠固定安装,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缸筒有效行程的();采用缸筒固定安置,工作台的移动范围为活塞有效行程的()。

(A)1倍(B)2倍(C)3倍(D)4倍(B;C)

11.对于速度大、换向频率高、定位精度要求不高的平面磨床,采用()液压操纵箱;对于速度低、换向次数不多、而定位精度高的外圆磨床,则采用()液压操纵箱。

(A)时间制动控制式(B)行程制动控制式

(C)时间、行程混合控制式(D)其他(A、C;B)

12.要求多路换向阀控制的多个执行元件实现两个以上执行机构的复合动作,多路换向阀的连接方式为(),多个执行元件实现顺序动作,多路换向阀的连接方式为()。

(A)串联油路(B)并联油路(C)串并联油路(D)其他(A;C)

13.在下列调速回路中,()为流量适应回路,()为功率适应回路。

(A)限压式变量泵和调速阀组成的调速回路

(B)差压式变量泵和节流阀组成的调速回路

(C)定量泵和旁通型调速阀(溢流节流阀)组成的调速回路

(D)恒功率变量泵调速回路(A、B、D;c)

14.容积调速回路中,()的调速方式为恒转矩调节;()的调节为恒功率调节。

(A)变量泵—变量马达(B)变量泵—定量马达(C)定量泵—变量马达(B;C)

15.已知单活塞杠液压缸的活塞直径D为活塞直径d的两倍,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非差动连接前进速度的();差动连接的快进速度等于快退速度的()。

(A)1倍(B)2倍(C)3倍(D)4倍(D;C)

16.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的溢流阀串联在液压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有两个调整压力分别为5MPa和10MPa内控外泄式顺序阀串联在液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压力为()。

(A)5MpaB)10MPa(C)15MPa(C;B)

17.用同样定量泵,节流阀,溢流阀和液压缸组成下列几种节流调速回路,()能够承受负值负载,()的速度刚性最差,而回路效率最高。

(A)进油节流调速回(B)回油节流调速回路(C)旁路节流调速回路(B、C)

18.为保证负载变化时,节流阀的前后压力差不变,是通过节流阀的流量基本不变,往往将节流阀与()串联组成调速阀,或将节流阀与()并联组成旁通型调速阀。

(A)减压阀(B)定差减压阀(C)溢流阀(D)差压式溢流阀(B;D)

19.在定量泵节流调速阀回路中,调速阀可以安放在回路的(),而旁通型调速回路只能安放在回路的()。

(A)进油路(B)回油路(C)旁油路(A、B、C;A)

20.差压式变量泵和()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与限压式变量泵和()组成的调速回路相比较,回路效率更高。

(A)节流阀(B)调速阀(C)旁通型调速阀(A;B)

21.液压缸的种类繁多,()可作双作用液压缸,而()只能作单作用液压缸。

(A)柱塞缸(B)活塞缸(C)摆动缸(B、C;A)

22.下列液压马达中,()为高速马达,()为低速马达。

(A)齿轮马达(B)叶片马达(C)轴向柱塞马达(D)径向柱塞马达(A、B、C;D)

23.三位四通电液换向阀的液动滑阀为弹簧对中型,其先导电磁换向阀中位必须是()机能,而液动滑阀为液压对中型,其先导电磁换向阀中位必须是()机能。

(A)H型(B)M型(C)Y型(D)P型(C;D)

24.为保证锁紧迅速、准确,采用了双向液压锁的汽车起重机支腿油路的换向阀应选用()中位机能;要求采用液控单向阀的压力机保压回路,在保压工况液压泵卸载,其换向阀应选用()中位机能。

(A)H型(B)M型(C)Y型(D)D型(A、C;A、B)

25.液压泵单位时间内排出油液的体积称为泵的流量。

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的输出流量称为();在没有泄漏的情况下,根据泵的几何尺寸计算而得到的流量称为(),它等于排量和转速的乘积。

(A)实际流量(B)理论流量(C)额定流量(C;B)

26.在实验中或工业生产中,常把零压差下的流量(即负载为零时泵的流量)视为();有些液压泵在工作时,每一瞬间的流量各不相同,但在每转中按同一规律重复变化,这就是泵的流量脉动。

瞬时流量一般指的是瞬时()。

(A)实际流量(B)理论流量(C)额定流量(B;a)

27.对于双作用叶片泵,如果配油窗口的间距角小于两叶片间的夹角,会导致();又(),配油窗口的间距角不可能等于两叶片间的夹角,所以配油窗口的间距夹角必须大于等于两叶片间的夹角。

(A)由于加工安装误差,难以在工艺上实现

(B)不能保证吸、压油腔之间的密封,使泵的容积效率太低

(C)不能保证泵连续平稳的运动(B;A)

28.双作用式叶片泵中,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定子圆弧部分的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存在(),当定子圆弧部分的夹角>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存在()。

(A)闭死容积大小在变化,有困油现象

(B)虽有闭死容积,但容积大小不变化,所以无困油现象

(C)不会产生闭死容积,所以无困油现象(A;B)

29.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单作用叶片泵(),当配油窗口的间隔夹角<两叶片的夹角时,单作用叶片泵()。

(A)闭死容积大小在变化,有困油现象

(B)虽有闭死容积,但容积大小不变化,所以无困油现象

(C)不会产生闭死容积,所以无困油现象(A;C)

30.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在转子槽中的安装方向是(),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叶片在转子槽中的安装方向是()。

(A)沿着径向方向安装

(B)沿着转子旋转方向前倾一角度

(C)沿着转子旋转方向后倾一角度(B、A;C)

31.当限压式变量泵工作压力p>p拐点时,随着负载压力上升,泵的输出流量();当恒功率变量泵工作压力p>p拐点时,随着负载压力上升,泵的输出流量()。

(A)增加(B)呈线性规律衰减(C)呈双曲线规律衰减(D)基本不变(B;C)

32.已知单活塞杆液压缸两腔有效面积A1=2A2,液压泵供油流量为q,如果将液压缸差动连接,活塞实现差动快进,那么进入大腔的流量是(),如果不差动连接,则小腔的排油流量是()。

(A)0.5q(B)1.5q(C)1.75q(D)2q(D;A)

33.在泵-缸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不同位置时,可使液压缸实现快进—工进-端点停留—快退的动作循环。

试分析:

在()工况下,泵所需的驱动功率为最大;在()工况下,缸输出功率最小。

(A)快进(B)工进(C)端点停留(D)快退(B、C;C)

34.系统中中位机能为P型的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不同位置时,可使单活塞杆液压缸实现快进—慢进—快退的动作循环。

试分析:

液压缸在运动过程中,如突然将换向阀切换到中间位置,此时缸的工况为();如将单活塞杆缸换成双活塞杆缸,当换向阀切换到中位置时,缸的工况为()。

(不考虑惯性引起的滑移运动)

(A)停止运动(B)慢进(C)快退(D)快进(D;A)

35.在减压回路中,减压阀调定压力为pj,溢流阀调定压力为py,主油路暂不工作,二次回路的负载压力为pL。

若py>pj>pL,减压阀进、出口压力关系为();若py>pL>pj,减压阀进、出口压力关系为()。

(A)进口压力p1=py,出口压力p2=pj

(B)进口压力p1=py,出口压力p2=pL

(C)p1=p2=pj,减压阀的进口压力、出口压力、调定压力基本相等

(D)p1=p2=pL,减压阀的进口压力、出口压力与负载压力基本相等(D;A)

36.在减压回路中,减压阀调定压力为pj,溢流阀调定压力为py,主油路暂不工作,二次回路的负载压力为pL。

若py>pj>pL,减压阀阀口状态为();若py>pL>pj,减压阀阀口状态为()。

(A)阀口处于小开口的减压工作状态

(B)阀口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不允许油流通过阀口

(C)阀口处于基本关闭状态,但仍允许少量的油流通过阀口流至先导阀

(D)阀口处于全开启状态,减压阀不起减压作用(D;A)

37.系统中采用了内控外泄顺序阀,顺序阀的调定压力为px(阀口全开时损失不计),其出口负载压力为pL。

当pL>px时,顺序阀进、出口压力间的关系为();当pL

(A)p1=px,p2=pL(p1≠p2)

(B)p1=p2=pL

(C)p1上升至系统溢流阀调定压力p1=py,p2=pL

(D)p1=p2=px(B;A)

38.当控制阀的开口一定,阀的进、出口压力差Δp<(3~5)ⅹ105Pa时,随着压力差Δp变小,通过节流阀的流量();通过调速阀的流量()。

(A)增加(B)减少(C)基本不变(D)无法判断(B;B)

39.当控制阀的开口一定,阀的进、出口压力差Δp>(3~5)ⅹ105Pa时,随着压力差Δp增加,压力差的变化对节流阀流量变化的影响();对调速阀流量变化的影响()。

(A)越大(B)越小(C)基本不变(D)无法判断(B;C)

40.当控制阀的开口一定,阀的进、出口压力相等时,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为();通过调速阀的流量为()。

(A)0(B)某调定值(C)某变值(D)无法判断(A;A)

41.在回油节流调速回路中,节流阀处于节流调速工况,系统的泄漏损失及溢流阀调压偏差均忽略不计。

当负载F增加时,泵的输入功率(),缸的输出功率()。

(A)增加(B)减少(C)基本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C;D)

42.在调速阀旁路节流调速回路中,调速阀的节流开口一定,当负载从F1降到F2时,若考虑泵内泄漏变化因素时液压缸的运动速度v();若不考虑泵内泄漏变化的因素时,缸运动速度v可视为()。

(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判断(A;C)

43.在定量泵-变量马达的容积调速回路中,如果液压马达所驱动的负载转矩变小,若不考虑泄漏的影响,试判断马达转速();泵的输出功率()。

(A)增大(B)减小(C)基本不变(D)无法判断(C;B)

44.在限压式变量泵与调速阀组成的容积节流调速回路中,若负载从F1降到F2而调速阀开口不变时,泵的工作压力();若负载保持定值而调速阀开口变小时,泵工作压力()。

(A)增加(B)减小(C)不变(C;A)

二、判断题

1.液压缸活塞运动速度只取决于输入流量的大小,与压力无关。

(○)

2.液体流动时,其流量连续性方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流体力学中的一种表达形式。

(×)

3.理想流体伯努力方程的物理意义是:

在管内作稳定流动的理想流体,在任一截面上的压力能、势能和动能可以互相转换,但其总和不变。

(○)

4.雷诺数是判断层流和紊流的判据。

(×)

5.薄壁小孔因其通流量与油液的粘度无关,即对油温的变化不敏感,因此,常用作调节流量的节流器。

(○)

6.流经缝隙的流量随缝隙值的增加而成倍增加。

(×)

7.流量可改变的液压泵称为变量泵。

(×)

8.定量泵是指输出流量不随泵的输出压力改变的泵。

(×)

9.当液压泵的进、出口压力差为零时,泵输出的流量即为理论流量。

(○)

10.配流轴式径向柱塞泵的排量q与定子相对转子的偏心成正比,改变偏心即可改变排量。

(○)

11.双作用叶片泵因两个吸油窗口、两个压油窗口是对称布置,因此作用在转子和定子上的液压径向力平衡,轴承承受径向力小、寿命长。

(○)

12.双作用叶片泵的转子叶片槽根部全部通压力油是为了保证叶片紧贴定子内环。

(×)

13.液压泵产生困油现象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是:

存在闭死容积且容积大小发生变化。

(○)

14.齿轮泵多采用变位齿轮是为了减小齿轮重合度,消除困油现象。

(×)

15.液压马达与液压泵从能量转换观点上看是互逆的,因此所有的液压泵均可以用来做马达使用。

(×)

16.因存在泄漏,因此输入液压马达的实际流量大于其理论流量,而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其理论流量。

(○)

17.双活塞杆液压缸又称为双作用液压缸,单活塞杆液压缸又称为单作用液压缸。

(×)

18.滑阀为间隙密封,锥阀为线密封,后者不仅密封性能好而且开启时无死区。

(○)

19.节流阀和调速阀都是用来调节流量及稳定流量的流量控制阀。

(×)

20.单向阀可以用来作背压阀。

(×)

21.同一规格的电磁换向阀机能不同,可靠换向的最大压力和最大流量不同。

(○)

22.因电磁吸力有限,对液动力较大的大流量换向阀则应选用液动换向阀或电液换向阀。

(○)

23.串联了定值减压阀的支路,始终能获得低于系统压力调定值的稳定的工作压力。

(×)

24.增速缸和增压缸都是柱塞缸与活塞缸组成的复合形式的执行元件。

(×)

25.变量泵容积调速回路的速度刚性受负载变化影响的原因与定量泵节流调速回路有根本的不同,负载转矩增大泵和马达的泄漏增加,致使马达转速下降。

(○)

26.采用调速阀的定量泵节流调速回路,无论负载如何变化始终能保证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稳定。

(×)

27.旁通型调速阀(溢流节流阀)只能安装在执行元件的进油路上,而调速阀还可安装在执行元件的回油路和旁油路上。

(○)

28.油箱在液压系统中的功用是储存液压系统所需的足够油液。

(×)

29.在变量泵—变量马达闭式回路中,辅助泵的功用在于补充泵和马达的泄漏。

(×)

30.因液控单向阀关闭时密封性能好,故常用在保压回路和锁紧回路中。

(○)

31.同步运动分速度同步和位置同步,位置同步必定速度同步;而速度同步未必位置同步。

(○)

32.压力控制的顺序动作回路中,顺序阀和压力继电器的调定压力应为执行元件前一动作的最高压力。

(×)

33.为限制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柱塞所受的液压侧向力不致过大,斜盘的最大倾角αmax一般小于18°~20°。

(○)

34.当液流通过滑阀和锥阀时,液流作用在阀芯上的液动力都是力图使阀口关闭的。

(×)

35.流体在管道中作稳定流动时,同一时间内流过管道每一截面的质量相等。

(○)

36.空气的粘度主要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温度增高,粘度变小。

(×)

37.在气体状态变化的等容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温度升高,压力增大,系统内能增加。

(○)

38.气体在管道中流动,随着管道截面扩大,流速减小,压力增加。

(×)

39.在放气过程中,一般当放气孔面积较大、排气较快时,接近于绝热过程;当放气孔面积较小、气壁导热又好时,则接近于等温过程。

(○)

40.气动三大件是气动元件及气动系统使用压缩空气质量的最后保证。

其安装次序依进气方向为减压阀、分水滤气器、油雾器。

(×)

三、问答题

1、试比较截止式气动逻辑元件和膜片式气动逻辑元件的特点。

答:

(1)在工作原理上:

高压截止式逻辑元件的动作是依靠气压信号推动阀芯或通过膜片变形推动阀芯动作,改变气流的通路以实现一定的逻辑功能;高压膜片式逻辑元件由带阀口的气室和能够摆动的膜片构成,它通过膜片两侧造成压力差使膜片向一侧摆动,从而开关相应的阀口,使气流的流向、流路切换,以实现各种逻辑控制功能。

(2)在性能上各有长处:

高压截止式逻辑元件的阀芯是自由圆片或圆柱体,检查、维修、安装方便,行程短,流量大。

高压膜片式逻辑元件结构简单,内部可动部件摩擦小,寿命长,密封性好。

2、液压传动中常用的液压泵分为哪些类型?

答:

1)按液压泵输出的流量能否调节分类有定量泵和变量泵。

定量泵:

液压泵输出流量不能调节,即单位时间内输出的油液体积是一定的。

变量泵:

液压泵输出流量可以调节,即根据系统的需要,泵输出不同的流量。

2)按液压泵的结构型式不同分类有齿轮泵(外啮合式、内啮合式)、叶片泵(单作用式、双作用式)、柱塞泵(轴向式、径向式)螺杆泵。

3、如果与液压泵吸油口相通的油箱是完全封闭的,不与大气相通,液压泵能否正常工作?

答:

液压泵是依靠密闭工作容积的变化,将机械能转化成压力能的泵,常称为容积式泵。

液压泵在机构的作用下,密闭工作容积增大时,形成局部真空,具备了吸油条件;又由于油箱与大气相通,在大气压力作用下油箱里的油液被压入其内,这样才能完成液压泵的吸油过程。

如果将油箱完全封闭,不与大气相通,于是就失去利用大气压力将油箱的油液强行压入泵内的条件,从而无法完成吸油过程,液压泵便不能工作了。

4、什么叫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最高压力和额定压力?

三者有何关系?

答: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是指液压泵在实际工作时输出油液的压力,即油液克服阻力而建立起来的压力。

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与外负载有关,若外负载增加,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升高。

液压泵的最高工作压力是指液压泵的工作压力随外载的增加而增加,当工作压力增加到液压泵本身零件的强度允许值和允许的最大泄漏量时,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就不再增加了,这时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为最高工作压力。

液压泵的额定压力是指液压泵在工作中允许达到的最高工作压力,即在液压泵铭牌或产品样本上标出的压力。

考虑液压泵在工作中应有一定的压力储备,并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和容积效率,通常它的工作压力应低于额定压力。

在液压系统中,定量泵的工作压力由溢流阀调定,并加以稳定;变量泵的工作压力可通过泵本身的调节装置来调整。

应当指出,千万不要误解液压泵的输出压力就是额定压力,而是工作压力。

5、什么叫液压泵的排量,流量,理论流量,实际流量和额定流量?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

液压泵的排量是指泵轴转一转所排出油液的体积,常用V表示,单位为ml/r。

液压泵的排量取决于液压泵密封腔的几何尺寸,不同的泵,因参数不同,所以排量也不一样。

液压泵的流量是指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的体积,又分理论流量和实际流量。

理论流量是指不考虑液压泵泄漏损失情况下,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输出油液的体积,常用qt表示,单位为l/min(升/分)。

排量和理论流量之间的关系是:

式中n——液压泵的转速(r/min);q——液压泵的排量(ml/r)

实际流量q是指考虑液压泵泄漏损失时,液压泵在单位时间内实际输出的油液体积。

由于液压泵在工作中存在泄漏损失,所以液压泵的实际输出流量小于理论流量。

额定流量qs是指泵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压力下工作时,实际输出的流量。

泵的产品样本或铭牌上标出的流量为泵的额定流量。

6、什么叫液压泵的流量脉动?

对工作部件有何影响?

哪种液压泵流量脉动最小?

答:

液压泵在排油过程中,瞬时流量是不均匀的,随时间而变化。

但是,在液压泵连续转动时,每转中各瞬时的流量却按同一规律重复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液压泵的流量脉动。

液压泵的流量脉动会引起压力脉动,从而使管道,阀等元件产生振动和噪声。

而且,由于流量脉动致使泵的输出流量不稳定,影响工作部件的运动平稳性,尤其是对精密的液压传动系统更为不利。

通常,螺杆泵的流量脉动最小,双作用叶片泵次之,齿轮泵和柱塞泵的流量脉动最大。

7、为什么称单作用叶片泵为非卸荷式叶片泵,称双作用叶片泵为卸荷式叶片泵?

答:

由于单作用式叶片泵的吸油腔和排油腔各占一侧,转子受到压油腔油液的作用力,致使转子所受的径向力不平衡,使得轴承受到的较大载荷作用,这种结构类型的液压泵被称作非卸荷式叶片泵。

因为单作用式叶片泵存在径向力不平衡问题,压油腔压力不能过高,所以一般不宜用在高压系统中。

双作用叶片泵有两个吸油腔和两个压油腔,并且对称于转轴分布,压力油作用于轴承上的径向力是平衡的,故又称为卸荷式叶片泵。

8、什么是困油现象?

答:

液压泵的密闭工作容积在吸满油之后向压油腔转移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闭死容积。

如果这个闭死容积的大小发生变化,在闭死容积由大变小时,其中的油液受到挤压,压力急剧升高,使轴承受到周期性的压力冲击,而且导致油液发热;在闭死容积由小变大时,又因无油液补充产生真空,引起气蚀和噪声。

这种因闭死容积大小发生变化导致压力冲击和气蚀的现象称为困油现象。

困油现象将严重影响泵的使用寿命。

原则上液压泵都会产生困油现象。

9、柱塞缸有何特点?

答:

1)柱塞端面是承受油压的工作面,动力是通过柱塞本身传递的。

2)柱塞缸只能在压力油作用下作单方向运动,为了得到双向运动,柱塞缸应成对使用,或依靠自重(垂直放置)或其它外力实现。

3)由于缸筒内壁和柱塞不直接接触,有一定的间隙,因此缸筒内壁不用加工或只做粗加工,只需保证导向套和密封装置部分内壁的精度,从而给制造者带来了方便。

4)柱塞可以制成空心的,使重量减轻,可防止柱塞水平放置时因自重而下垂。

10、液压缸为什么要设缓冲装置?

答:

当运动件的质量较大,运动速度较高时,由于惯性力较大,具有较大的动量。

在这种情况下,活塞运动到缸筒的终端时,会与端盖发生机械碰撞,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噪声,严重影响加工精度,甚至引起破坏性事故,所以在大型、高压或高精度的液压设备中,常常设有缓冲装置,其目的是使活塞在接近终端时,增加回油阻力,从而减缓运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