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中学物理知识汇集整理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3623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中学物理知识汇集整理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课标中学物理知识汇集整理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课标中学物理知识汇集整理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课标中学物理知识汇集整理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课标中学物理知识汇集整理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中学物理知识汇集整理精品.docx

《新课标中学物理知识汇集整理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中学物理知识汇集整理精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中学物理知识汇集整理精品.docx

新课标中学物理知识汇集整理精品

新课标中学物理知识汇集

1.两种磁悬浮列车

由于磁铁有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两种形式,故磁悬浮列车也有两种相应的形式:

一种是 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原理而设计的电磁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利用车上超导体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轨道上线圈形成的磁场之间所产生的相斥力,使车体悬浮运行的铁路;另一种则是利用磁铁异性相吸原理而设计的电动力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在T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10─15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钢板的吸引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

2.局部短路的判断方法

看电流的流径,在电流的流过路径中,先找到一个分点,再找下一个合点,其间有几条电流流径,只要有一条没有用电器(没有电阻),就是局部短路。

不知道说得怎样?

你所遇到的情况也是所有物理老师遇到的实际问题,短路确实要和学生交代两种情况,从意义上讲电源短路是可怕的必须避免的错误(特殊情况例外,如演示奥斯特实验),而局部短路又可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有意短路是一种知识的迁移与利用(如,一些电热器的保温电路等),而无意则是在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或疏忽(如家用电中的两线项碰等)。

这应该和学生具体说明和分析,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

短路未必会有毁灭性后果,有时可以巧妙利用,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正如“烧断”“触电”一样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3.几则成语俗语的物理原理是什么

1.“曲高和寡”——音调高

2.“弦外之音”——回声

3.“坐地日行八万里”——相对静止

4.“快刀斩乱麻”——压强

5.“水中捞月一场空”——虚像

6.“磨刀不误砍柴工”——压强

4.关于斜拉索大桥

斜拉索大桥以其造型优美、建造方便等优点在现代跨江(河)大桥中占主导地位.根据你的观察和思考,你认为相邻两根斜拉钢绳间的距离应该是(    ).

A.离主桥墩越远的地方钢绳间的距离越大

B.离主桥墩越近的地方钢绳间的距离越大

C.大桥上各处钢绳间的距离都相等

D.不同的斜拉索大桥钢绳间的距离分布不一样

这个问题曾经广泛进行讨论,但结果没有形成唯一,主要是从初中杠杆知识分析,可以分析到,离桥墩越远桥体及承重的总重力力臂越长,那么拉索需要的拉力越大,所需要的拉索根数越多。

越靠近桥墩拉索就越少,间距也就越大(B)。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请仔细观察由桥梁设计部门提供的示意图,并没有看到有明显的拉索不等距情况。

5.“水的沸腾”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

来源: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初中物理教学中,“水的沸腾”实验是一个简单易做的学生实验,但往往因为实验前疏于考虑,实验中重视不足,导致实验的失败率很高。

俗话说:

失败乃成功之母,引导学生对实验失败原因的探究,既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又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下面就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的失败的原因做一分析。

首先,我们组织学生来讨论实验中水本身的原因发现有二:

其一是取水的多少要适量,如果取水太多,沸腾前加热时间过长,影响沸腾过程中现象的重点观察,影响课堂效果;其二是水的来源,例如,有同学取饮水机里已加热沸腾过的水,实验中,虽然水温已过沸点,但水的内部产生汽泡不多,汽泡也很小,水的沸腾现象不明显,导致实验失败。

相比之下,另一些同学取用没加热过的冷水,加热较短时间,水就沸腾了,并且沸腾过程中从液面和内部产生的汽泡多,而且较大,现象明显。

为什么会出现和情理中相反的结果?

两种截然不同的日常生活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于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查看参考书很快就会发现问题所在,原来“长时间沸腾的液体中汽化核减少,沸腾减弱。

液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液体汽化带走的热,致使液体温度高过沸点,于是产生了过热现象,但过热现象并不稳定,稍有搅动或加入少许的冷水,液体便会重新沸腾,使温度降到沸点。

”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增强了学生的探索信心。

提高了学生在实验中遇到实际问题时,能正确的面对,在探研中取得更多的收获和乐趣。

其次,讨论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原因:

我们组织学生探讨,学生发现加热过程中,要将酒精灯的火焰调大,同时用外焰加热。

相反,如果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水在相同时间吸收热量少,温度升高的较慢,要沸腾需时间就长,同样影响实验现象的重点观察;还有同学想出在烧杯上加一个盖子,来减少热量的散失,减少加热时间,既能保证实验效果,同时还避免了实验过程中能量的浪费,进而还培养了学生对能源的节约意识。

通过与学生对实验操作原因的讨论,不仅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目的地解决了实验中重视不足的问题,增强了学生的优化实验意识。

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实验结果的讨论分析,和学生一起进行评估,优化实验方案,学生在讨论与实践中不仅学到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意识,最终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发展,真正的做到教学相长 。

6.色光物理学

(一)、色光三原色的确定

  三原色的本质是三原色具有独立性,三原色中任何一色都不能用其余两种色彩合成。

另外,三原色具有最大的混合色域,其它色彩可由三原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并且混合后得到的颜色数目最多。

  在色彩感觉形成的过程中,光源色与光源、眼睛和大脑三个要素有关,因此对于色光三原色的选择,涉及到光源的波长及能量﹑人眼的光谱响应区间等因素。

从能量的观点来看,色光混合是亮度的叠加,混合后的色光必然要亮于混合前的各个色光,只有明亮度低的色光作为原色才能混合出数目比较多的色彩,否则,用明亮度高的色光作为原色,其相加则更亮,这样就永远不能混合出那些明亮度低的色光。

同时,三原色应具有独立性,三原色不能集中在可见光光谱的某一段区域内,否则,不仅不能混合出其它区域的色光,而且所选的原色也可能由其它两色混合得到,失去其独立性,而不是真正的原色。

  在白光的色散试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红、绿、蓝三色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可见光谱上,而且占据较宽的区域。

如果适当地转动三棱镜,使光谱有宽变窄,就会发现:

其中色光所占据的区域有所改变。

在变窄的光谱上,红(R)、绿(G)、蓝(B)三色

光的颜色最显著,其余色光颜色逐渐减退,有的差不多已消失。

得到的这三种色光的波长范围分别为:

R(600~700nm),G(500~570nm),B(400~470nm)。

在色彩学中,一般将整个可见光谱分成蓝光区,绿光区和红光区进行研究。

  当用红光、绿光、蓝光三色光进行混合时,可分别得到黄光、青光和品红光。

品红光是光谱上没有的,我们称之为谱外色。

如果我们将此三色光等比例混合,可得到白光;而将此三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就可得到多种不同色光。

 

  从人的视觉生理特性来看,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三种感色视锥细胞--感红细胞、感绿细胞、感蓝细胞,这三种细胞分别对红光、绿光、蓝光敏感。

当其中一种感色细胞受到较强的刺激,就会引起该感色细胞的兴奋,则产生该色彩的感觉。

人眼的三种感色细胞,具有合色的能力。

当一复色光刺激人眼时,人眼感色细胞可将其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单色光,然后混合成一种颜色。

正是由于这种合色能力,我们才能识别除红、绿、蓝三色之外的更大范围的颜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确定:

色光中存在三种最基本的色光,它们的颜色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

这三种色光既是白光分解后得到的主要色光,又是混合色光的主要成分,并且能与人眼视网膜细胞的光谱响应区间相匹配,符合人眼的视觉生理效应。

这三种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几乎可以得到自然界中的一切色光,混合色域最大;而且这三种色光具有独立性,其中一种原色不能由另外的原色光混合而成,由此,我们称红、绿、蓝为色光三原色。

为了统一认识,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了三原色的波长λR=700.0nm,λG=546.1nm,λB=435.8nm。

在色彩学研究中,为了便于定性分析,常将白光看成是由红、绿、蓝三原色等量相加而合成的。

7.有关凸透镜的问题

通州八年级期末试卷:

点燃蜡烛应在调整蜡烛、透镜、光屏的高度________(填之前或之后)

1出题人的原意是不点燃蜡烛就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就不能判断三心是否等高,事实上,不点燃蜡烛也可以做到三心等高。

2答案:

之前。

理由: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在光屏上所成的是烛焰的像,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该使其和透镜、光屏在同一高度,所以必须要有了烛焰,才能调节它们的高度呀。

3应该是"之前",因为调整高度的目的是:

使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和烛焰(蜡烛的火焰)大致在同一高度.如果先调整高度再点燃有可能使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中央。

4理论上,应该是"之前",因为调整高度的目的是:

使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和烛焰(蜡烛的火焰)大致在同一高度。

如果先调整高度再点燃有可能使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中央。

但就实验目的来讲:

事实上,不点燃蜡烛也可以做到三心等高.烛焰(蜡烛的火焰)的高度是可以估计的因此我认为实际实验时之前、之后都可以。

5如果使用光具座,就必须在调节之后,我的做法是将三个滑座移动靠在一起,使三者中心几乎等高,然后再拉开距离点燃蜡烛。

这个命题似乎在故意为难考生。

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8.激光枪打鱼, 他应将激光枪瞄准哪儿

1光路的可逆性,看哪里照哪里

2如果是真手枪,则是向看到鱼的下面。

3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应该瞄准所看到的鱼(即鱼的虚像).

9.小鸟为什么在高压线上不触电?

1是只碰到一个线的缘故(没有形成双线触电)还是小鸟两个爪子之间的电压太小的缘故?

2爪子与电线接触的两点间电压为零,(被电线短路)

3根据触电的定义应该理解为没有电流流过小鸟的身体

4两脚之间的距离很近,所以两脚间导线的电阻很小,分压很小,几乎为零,所以小鸟不会触电。

试问一下:

人抓一根高压线作高空溜索运动会触电吗?

1从理论上讲好象不会,但存在危险.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啊.

2如果你在高空的话,就不存在这种危险了。

3当高压带电体与人体靠得很近时,强大的电场会使他们之间的空气瞬间电离,电荷通过电离的空气形成电流!

想做高空高压电缆飞翔的朋友三思

10.向大家请教一条中考题

如图所示,是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

请在右侧放大的图中画出轨道下方的车厢线圈的绕线。

1线圈上方应该是s级,把列车往上吸引,达到和重力平衡,使其悬浮于空中,减小磨察阻力。

2这是徐州市05年的中考试题.磁悬浮列车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另一种利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上海市的这种就是利用第二种.知道这个题目就好做了.  

11.请大家帮解决几个问题:

1、录音棚内的墙壁为什么做成凹凸不平?

与电影院内的墙壁做成燕窝泥形状的原理一样吗?

第一个问题是一样的,目的是让声音在墙壁中发生多次反射达到减弱声波的效果,属于噪声那一节.

2、在家庭电路中,导线连接处是用黑色胶布而不用白色胶布来包是因为(   )

A、白色胶布比黑色胶布贵B、白色胶布比黑色胶布粘性差C、白色胶布易脏D、白色胶布起不到绝缘作

1我认为原命题有错误,我使用过多种胶布,颜色有黑色 白色 绿色 红色。

使用不同颜色的胶布我认为没有物理学上的问题,只有美学上的问题,理由是有些导线接头需要用醒目颜色,告诉别人这里有个接头;有些接头考虑到与导线颜色的同一,而选择与导线同色。

在基材上我知道的有两种:

棉布胶布和塑料胶布,在功能上有三种:

高温胶布 防水胶布 普通胶布。

它们的共性是在基层上涂覆橡胶、混炼胶压延制造而成,具有绝缘性能,粘力强等优点。

不同环境下再有其它涂材混合。

并无颜色上的物理功能

2问题2中的"白色胶布"是不是指医院中用的医用胶布?

医用胶布的绝缘作用差一些吧?

3感谢各位的帮忙,就第二个问题我本人也认为命题本身不严密,但却是我们学校用的一份练习中的题目,该题的参考答案选的是D

3、太阳能可直接转成机械能或者地热能吗?

只要条件许可任何不同性质的能量之间都可以实现相互转化。

12.鱼是靠什么主动上浮或下沉的?

——(南京师范大学   吴彬彬)

 假如你问一下你身边的人这个问题的话,他很有可能毫不迟疑地告诉你当然是鱼鳔了。

然后还会给你解释一下,潜艇就是根据鱼的沉浮原理制造的。

当潜艇想上浮时,它就排出一些水,使自己的密度减小,而它所受到的浮力不变,所以上浮。

相反,当它想下沉时,就吸入一些水使自己的密度增大,所以就下沉了。

潜艇的水仓就相当于鱼鳔一样起到调节自身密度作用而达到上浮或下沉的目的。

 果真是如上所说的那样吗?

笔者在某高校图书馆对5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调查如下:

 题目:

鱼是靠什么主动上浮或下沉的?

序号

选项

结果:

人数(个) 比例

鱼鳔

74%

鱼鳍

18%

不知道

8%

 有74%的学生认为是鱼鳔的作用使鱼上浮或下沉的,他们的观点是这样的:

当鱼想上浮时,它就胀大自己的鱼鳔,使自己的密度减小,这时在自身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到浮力增大,所以往上浮。

相反,当鱼想下沉时,就缩小自己的鳔,使自己的密度增大,体积减小,受到浮力减小,所以往下沉。

听起来好象没有什么可疑之处,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鱼鳔的壁上没有能够主动改变自己体积的肌肉纤维[1]。

也就是说鱼不能主动改变自身体积而达到上浮或下沉的目的。

那么那74%的学生所说的就是错误的了。

那鱼是利用什么主动上浮或下沉的呢?

18%的学生认为是鱼鳍,而答案也正是鱼鳍。

 鱼可以停留在水中的某一深处(毋庸置疑)——鱼所排开水的重力等于鱼自身重力的深处。

由于鱼不能主动胀大或缩小自己的鱼鳔,所以它想上浮或下沉时,只有用力挥动自己的鱼鳍使自己上浮或下沉了。

当鱼鳍使自己上升时,它的身体受到水的压力减小,鱼的体积变大,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鱼就上浮了。

而越往上升受到的压力就越小,体积越大,受到浮力越大,升的越快。

而鱼想停下来时也不能用压缩鱼鳔的方法来阻止这种趋势,因为我们刚才说过鱼鳔壁上没有能够主动改变自身体积的肌肉纤维。

所以只有再次挥动鱼鳍使自己向相反方向运动。

当鱼想下沉时,出现的情况和上浮时有些相似。

鱼挥动鱼鳍使自己向下运动,离开了原先的平衡位置,受到的压力变大,体积变小,浮力变小,于是鱼就往下沉了,而且下沉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上面的几段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鱼主动上浮或下沉的不是靠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鱼鳔而是鱼鳍。

但是我们知道鱼鳔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失去鱼鳔的鱼就像失去翅膀的鸟和失去双腿的人一样行动不便。

在上浮或下沉的过程中鱼鳔总要外界环境改变时吸收或放出气体以达到与外界平衡的目的。

鱼鳔是一个比重调节器官,但不是升降沉浮的运动器官,它仅能帮助升降,鱼的升降运动主要还是靠鳍和肌肉的运动[2]。

一般鱼类都是靠鳍,而一些无鳍类如泥鳅、黄鳝等则靠的是肌肉来达到上浮或下沉的目的的。

当然,鱼鳔里的气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鱼可以利用红腺分泌出气体供给鱼鳔,也可以在挤压鱼鳔时放出气体。

虽然对本文的解释过程有所影响,但并不影响本文的结论,它也不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重点。

在现实中,有许多问题会被大家轻易地主观地解答,而答案听起来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我们要是静下来细想一下很有可能会出现另一种与以前截然相反的答案。

 参考文献

1、[苏联]雅.别莱利曼著.符其峋,腾砥平译.趣味物理学.湖南: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上海水产学院编.鱼类学与海水鱼类养殖.北京:

农业出版社

13.小议光的反射与折射的异同点

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光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光学现象。

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简要归纳如下:

 相同点:

1、传播方向发生变化。

光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在分界面处传播方向都发生改变。

2、位居法线的同侧。

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都在法线的两侧。

3、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4、角的大小同时变化。

反射角、折射角都随对应的入射角变化而变化,同时变大或同时变小。

5、都能成像。

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时都能成像。

6、光路可逆。

不论反射还是折射光路都时可逆的。

 不同点:

1、在界面分布不同。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界面的同侧,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却在界面的两侧。

2、角大小不同。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与入射角大小不(一定)相等(成某一函数关系)。

3、方向不一定改变。

光垂直入射两种物质界面时,反射光线方向改变,光反回原来的物质中。

折射光线却进入另一种物质,方向不变。

4、物像分布不同。

反射时物像在界面的两侧。

折射时物像在界面的同侧。

5、物像的大小不同。

反射时物像大小相同,折射时物像大小不同。

6、光发生反射时不一定发生折射,但光反生折射同时(一般都)发生反射。

14.一个灯泡与十个问题

  电灯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

在初中电学的学习中, 与电灯泡相关联的知识点很多,涉及到很多题型。

例如,一个灯泡标有“220v40w"字样,问:

(1)这些字样的含义是什么?

(2)该灯泡在照明电路中,什么时候容易闪,为什么?

(3)该灯泡闪了以后搭接起来使用,亮度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

(4)该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有多大?

灯丝的电阻有多大?

(5)该灯泡正常工作1分钟,通过的电量为多少?

(6)1度电可供该灯泡正常工作几小时?

(7)该灯泡正常工作8小时消耗电能多少焦耳?

合多少度电?

(8)该灯泡正常工用8小时,可使标有“3000r/Kwh"的电能表的表盘转多少转?

(9)当把该灯泡与标有“220v60w"字样的灯泡串联接入220v的电路中,两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多大?

哪个灯泡亮些?

(10)为了使该灯泡接入380v的电路后能正常工作,应串联多大电阻?

为个电阻的电功率应为多大?

它1分钟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解析:

(1)“220v40w”字样的意义是该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20v,额定功率是40w。

(2)该灯泡在照明电路中,在开灯的一瞬间容易闪灯泡。

这是因为开灯的一瞬间灯丝的温度低,电阻小,电流 强度大,所以容易烧断灯丝。

(3)该灯泡闪了以后搭接起来使用,亮度增加了。

这是因为灯丝搭接起来,长度变短,电阻减小了,但电压不变。

根据P=UI=U2/R,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了,所以亮度增加了。

(4)该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为I1,电阻为R1

 P=UI1

 I1=P/U=40w/220v=0.18A

 P=U2/R1

 R1=U2/P=(220v)2/40w=1210Ω

(5)该灯泡正常工作1分钟通过的电量为Q

 Q=I1t1=0.18A×60s=10.8C

(6)1度电可供该灯泡正常工作时间为t2

 W1=Pt2

 t2=W1/P=1Kwh/40w=25h

(7)该灯泡正常工作8小时消耗的电能为W2

 W2=Pt3=40w×8×3600s=1.152×106J

 又 W2=Pt3=0.04Kw×8h=0.32度

(8)因为该灯泡正常工作8小时消耗电能为0.32Kwh

所以表盘能转N转

 3000r/Kwh=N/0.32Kwh

 N=3000r×0.32=960r

(9)标有“220v60w"字样的灯泡的电阻为R2

R2=U2/P2=(220v)2/60w=806.7Ω

通过灯泡的电流为I

 I=U/(R1+R2)=220v/(1210+806.7)Ω=0.11A

"220v40w"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1,“220v60w"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2。

P1=I2R1=(0.11A)2×1210Ω=14.64w

P2=I2R2=(0.11A)2×806.7Ω=9.76w

标有“220v40w"字样的灯泡较亮。

(10)应串联的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U3

 U3=380v-220v=160v

通过它的电流与I1相同,所以

R3=U3/I1=160v/0.18A=888.89Ω

这个电阻的实际功率为P3

P3=U3I1=0.18A×160v=28.8w

它在1分钟产生的热量为Q

Q=I12R3t4=(0.18A)2×888.89Ω×60s=1728J

这道题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计算,及乎含概了初中电学的所有知识点,真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好题。

15.车中的光学知识

 1. 汽车驾驶室外面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镜

 利用凸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和成正立、缩小、虚像的特点,使看到的像比实物小,察范围更大,从而保证行车安全。

 2. 汽车头灯里的反射镜是一个凹镜

 它是利用凹镜能把放在其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反射成为平行光射出的性质做成的。

 3.汽车头灯总要装有横竖条纹的玻璃灯罩

 汽车头灯由灯泡,反射镜和灯前玻璃罩组成。

根据透镜和棱镜的知识,汽车头灯玻璃罩相当于一个透镜和棱镜的组合体。

在夜晚行车时,司机不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况,还要看清路边行人、路标、岔路口等。

透镜和棱镜对光线有折射作用,所以灯罩通过折射,根据实际需要将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匀柔和地照亮汽车前进的道路和路边的景物,同时这种散光灯罩还能使一部分光微向上折射,以便照明路标和里程碑,从而确保行车安全。

 4.轿车装上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

 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

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反射足够强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

由于车内光线较弱,没有足够强的光透射出来,所以很难看清乘客的面孔。

 5.有一种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互成直角的一些小平面镜组合而成的,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线“反向射回”

 这一问题是利用了“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构成的反射器,其入射光线始终与反射光线互相平行”这一结论(证明略)。

这样互相构成直角的小平面镜组合而成的尾灯能对光发生连续反射,能把任何方向射来的光“反向射回”。

 6.除大型客车外,绝大多数汽车的前窗都是倾斜的

 当汽车的前窗玻璃倾斜时,车内乘客经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车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现在上方的空中的,这样就将车内乘客的像与路上的行人分离开来,司机就不会出现错觉,尤其是在夜间行车,车内开灯,造成外暗内亮的时候。

而大型客车较大,前窗离地面要比小汽车高得多,即使前窗竖直装,像是与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现在这个高度,所以司机也不会将乘客在窗外的像与路上的行人相混淆。

7.所有机动车的转向灯都是黄色,我们都知道绿、黄、红三种光色作为交通信号灯的颜色,是根据光学原理;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而定下来的。

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中以红色光波最长,穿透周围介质的能力最大。

因此,在光度相同的条件下,红色显示得最远。

此外,红色能使人联想到“火”和“血”等危险信息。

所以,选用红色灯光作为“停止信号”。

警车就以它为主色调,黄色光波长仅次于红色,在七色中居第二位,也会使人感到危险,但没有红色那么强烈,因此被用作“缓冲信号”,而且我们知道黄色光穿透介质雾的能力最强(如研制的钠灯)。

所以在车辆光信号系统中,刹车一律是红色灯光,转向一律是黄色灯光(告诉可能追尾的司机:

有危险,但不那么紧急)

由于绿色光波的波长是七色中除红、橙、黄色以外较长的一种色光,由于它与红色区别很大,易于辨认,也因它使人联想起了“树木”、“水面”,给人以宁静、安全的感觉。

因此,被用来作为“允许通行信号”。

但它只能用于车内的空挡显示灯颜色,不可作对外信号指示。

16.为什么阳光下电线杆的影子清晰可见,而电线的影子却看不见?

1也许是光的衍射

2如果距离足够远 电线杆的影子也会没有

17.透过毛玻璃看书上的字很模糊,但在毛玻璃上抹上一层水后,字马上清晰了。

为什么?

我是这样认为的:

毛玻璃因为表面的粗糙,使得折射光线没有规则,所以无法看见,但在毛玻璃上抹上一层水后.水填补了凹坑,因为水的折射率与玻璃的几乎相等,等于使得玻璃的表面变得平整了,所以就可以看见了.

18.如果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的话会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

望远镜与显微镜的核心是增大视角,一切有利于增大视角的组合,都满足条件,而物镜目镜焦距相等则视角不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