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105.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3148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概论10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管理学概论10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管理学概论10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管理学概论10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管理学概论10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学概论105.docx

《管理学概论10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概论105.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概论105.docx

管理学概论105

第一章管理学概论

不管是什么组织,要提高组织的运转效章,使组织目标能有效地实现,就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

第一节管理的概念与性质

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组织对其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基本特征:

①管理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

②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③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④管理是通过管理者实现的;

⑤管理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

⑥管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

一.管理的特点:

1.管理具有明确的目标。

2.管理的对象是组织中的资源(人、财、物、时间和信息)。

管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手段,实现组织内部各要素的合理配置,把资源转化为成果,将投入转化为产出。

3.管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

4.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

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形成了风险。

要求组织为创造优良的社会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尽责尽力,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必须因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随机应变。

二.管理的必要性

现代工业技术,带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

美国企业管理方法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

我国20世纪70年代,开始管理热潮。

全国130多所大学开设管理专业。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熟悉其运行规则而又了解中国实情的经济管理人才。

管理教育兴国之道

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1.在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建立的基础。

4.实现社会发展,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发展的预期目标,都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5.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技术,促进了管理的巨大能量。

三.21世纪对管理学的挑战

人类告别20世纪,迈向21世纪时刻,管理学面临着许多挑战。

1.资源变化

知识与信息将成为发展的最大资源,现行的资源配置模式是否放弃,未来的资源模式又该如何?

2.以“人为本”的管理与“经济人”管理模式

物质丰富,人们需求变化,经济体系需重构,对人们工作努力的驱动源恐怕也需重构,一种新的模式正在探索。

3.发展的环境变化速度越来越快

巨大僵化的组织已不能敏捷地变化自己以适应环境,从而导致衰落、消亡。

第五项修练是针对现时组织,使组织具有学习能力。

如何使组织有超然的思维,保持不败的地位,是新的挑战。

4.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重利不重义的20世纪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应该转为全新的管理伦理、管理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以此来构造未来的社会和经济体系。

5.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

建立更为有效的信息搜索方法与技术。

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是21世纪市场营销全新观念和体系的拓展方向。

6.地球村概念的实现

人们将更超越自己的国界来思考问题,人类的经济行为将从全球的长远的角度来考察。

经济全球化,跨国企业也许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福利增长的重要方式。

7.发展是硬道理,21世纪也要发展

20世纪发展时竭泽而渔,使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物种减少、气候反常等等,给21世纪带来难题。

可持续发展应该是管理学研究的首要问题。

8.专业分化与综合

20世纪的文明是专业分化的文明,人类获得巨大利益。

分工越深越细有可能偏离本原要旨,使综合性的问题难以处理和解决。

21世纪可能是重返综合的世纪,管理学或许要创造综合性的理论与方式方法。

未来向管理学挑战,未来给了管理学全新发展的空间。

四.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

管理成效是指管理活动的效果。

导致

组织成效是指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

 

在管理成效与组织成效之间并没有存在必然的线性相关的关系。

这种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五.管理的性质

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

因此县有其自己的特性:

(一)管理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生产力属性)

管理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合理组织生产力(合理组织生产和工作的过程,使得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劳动力得以有效组合,形成生产力的必要条件)。

一切人类协作活动都需要管理,而且协作活动的规模越大,管理就越重要。

社会属性(生产关系属性)

社会属性表明管理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受一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制约。

社会制度不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使管理的目的、管理的方式和手段也随之发生变化。

(二)学习管理二重性的意义

1.管理的二重性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关系。

我国管理科学不够成熟,不能把管理仅仅看做是生产力或生产关系。

总结经验教训,遵循管理的自然属性的要求,并在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我国的管理问题。

2.学习借鉴和引进其它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方法和手段时,既要大胆、坚定,又要注意组织环境特有的国情、民情、厂情,结合实际,创造性继承、发扬和创新。

3.学习管理二重性的现实意义。

①管理既要合理组织生产力,又要努力改善生产关系。

②管理人员既应具备组织生产力的技术知识和能力,又需要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

③全面地认识国外管理理论和经验,做到结合国情,融会提炼,为我所用,能正确评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三)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即具有边缘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1.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体系和科学方法。

2.管理的艺术性体现在管理的实践

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发挥创造性,运用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各种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管理的艺术性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决窍。

管理的艺术性要求管理者:

具有较高的素质修养,敏锐的洞察力,创新能力和进取心,宽容精神,主动承担责任,处事果断,要有自我批评、自我控制的能力,乐观、豁达,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

管理的高水平表现为管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高水平。

(四)创造性

管理是一种动态活动,对每一个具体的管理对象没有一种唯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可以参照,那么欲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与责任,就需要一定的创造性。

管理的创造性根植于动态之中,与科学性和艺术性相关,使得管理创新成为必须。

(五)经济性

资源配置是需要成本的,因此管理具有经济特性。

管理者选择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以放弃另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为代价的。

管理方式方法选择反映了成本的比较。

管理对资源的有效整合过程也是选择不同资源供给和配比,就有成本大小问题。

(六)动态性

管理活动需要在变动的环境与组织本身中进行,需要消除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

要掌握和学会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如何实施具体的管理。

 

管理的五个特性是相互关联的

动态性

科学性

艺术性

经济性

创造性

 

第二节管理的对象与手段

一.管理的对象

管理对象:

人、财、物、信息、时间和业务技术。

1.人

管理原则:

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人所长,使每个人都能处于与其才能相适应的工作岗位上。

管理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招聘、考核、配备,工作内容设计、工作评价、人才选拔机制的建立、人才培养和教育、激发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

2.财

管理原则:

对组织内部各种价值形态的管理,如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资金使用效果分析。

缺钱是管理的永恒主题,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学习掌握经济管理的知识和理论。

3.物

管理原则:

保证供应,物尽其用,提高物的利用率,防止积压浪费和任意损坏。

4.信息

管理内容:

反映管理内容的资料、报表、指令、报告、数据等。

管理原则:

通过信息的不断交换、传递,把各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管理中的人流、物流处于最佳状态。

5.时间

时间反映为速度和效率。

按照一定的时序性进行管理要素的组合与安排,抓住时机,把握机会是成功管理的要旨。

6.业务技术

对部门业务技术工作的管理。

卫生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管理工作必须遵循这些规律和特点,保证和促使其健康地发展。

管理对象的研究既要注重静态地描述管理对象的诸要素,还要注重管理对象的动态特征。

管理对象的诸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并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的。

管理是一种动态过程。

(1)管理对象是诸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系统的特征。

(2)管理对象还包括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3)管理对象中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随组织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因此,对管理对象作系统地研究分析,提高管理效能。

二.管理手段

开展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

1.机构

机构是使管理对象构成系统的手段,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性能和功效。

医院系统、卫生防疫、妇幼保健三个均为卫生系统,但它们的组织机构与任务就不同。

2.法及政策

管理效率的提高在于人、财、物和信息的合理流通。

要合理流通,用政策和法制作为管理的规范,为大家所遵循。

规定和制度要注意随形势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总结、更新。

3.人(管理者)

知识化、专业或职业

管理者必须经过管理事业培训,具备相应的管理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因此培养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做好管理工作的首要条件。

4.信息

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手段。

建立各种信息管理系统

要重视信息机构和信息队伍的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和加工的机构,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信息队伍,促进管理工作的自动化。

第三节管理的本质与目的

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本质乃是放大所管理系统的功效和产生新的功效。

系统理论认为:

系统中的联系与发展是通过信息(各种指令、条件、通知、规定等)促使能量和物质(主要是人力、财力、设备、材料、能源)进行合理的流通。

管理是通过信息控制人、财、物的流通,并在流通中促使能量和条件产生物质运动的转化,以达到社会集体劳动生产能力的放大。

管理的目的

管理的目的就是设法提高被管理单位功效的放大倍率和创新能力,也就是设法通过管理,使人、财、物等有限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和效率。

卫生工作的管理目标就是最大可能地满足人民群众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