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题库答案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30388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题库答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题库答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题库答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题库答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宏观经济学》题库答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题库答案3.docx

《《宏观经济学》题库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题库答案3.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题库答案3.docx

《宏观经济学》题库答案3

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

1.实际GDP和名义GDP:

前者是用以前某一年作为基年,按基年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或者说是用价格指数折算之后的国民收入。

后者是按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

引入这两个概念在于弄清国民收入变动是由产量变动还是由价格变动引起的。

2.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购买性支出:

指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活动的支出,包括购买日常政务活动所需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

转移性支付:

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的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体现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3.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和投机需求:

根据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由交易动机所引发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投机动机是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生息资产(如债券等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息率的减函数,较低的利率对应着一个较大的投机货币需求量,较高的利率则对应着一个较小的货币需求量。

4.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自愿失业指劳动者不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就业而引起的失业。

这种失业在西方不被看作是真正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得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因而这种失业是可能被总需求的提高而消除的那种失业,这种失业与需求不足型失业是一致的。

二、简答题

1.实际利率提高对于消费者储蓄的替代、收入效应分别是什么?

总效应如何?

请分别以消费者为净贷款者和净储蓄者不同的情况分别加以说明.

替代效应是指对利息征税使人们预期的储蓄存款利息减少,从而减少储蓄,增加消费.收入效应是指对利息征税降低了人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从而缩减消费

2.为什么经济萧条时凯恩斯主义容易走远,而通膨率居高不下时货币主义容易成为"时髦"?

在经济萧条时,厂商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即使中央银行松动银根,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从事投资活动,银行为安全起见,也不肯轻易贷款,因此,要把扩张货币作为反衰退政策,效果甚微,只能靠扩张财政的政策才可能拉动经济走出低谷或衰退,因此,这时凯恩斯主义容易走远。

相反,经济较热,通胀率较高时,人们对经济前景普遍看好,即使增税或削减政府支出,私人消费和投资需求仍旺盛,因而紧缩财政的效果较差,只有靠紧缩货币的政策才会对抑制总需求从而降低通胀率有明显效果,因此,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时货币主义容易成为“时髦”。

3.某机械设备厂今年因亏损而倒闭了,这将给国内生产总值带来什么影响?

分别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的计算来理解这种影响。

经济社会的国内生产总值显然将减少。

从生产法的角度看,假设这家机械设备厂原本可以生产1万台机械,每台价值1000元,则GDP将减少1000万元;从支出法的角度看,该企业倒闭了,消费者只能少消费1万台机械,从而消费支出会减少1000万元;从收入法的角度看,这家企业现在不生产价值1000万元的机械,这意味着原本参与机械生产所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现在也得不到价值1000万元的要素报酬,这显然会使GDP减少1000万元。

三、计算题

1.假定某经济存在下列关系式:

消费函数C=1400+0.8YD,税收函数T=tY=0.25Y,投资函数I=200-50R,政府需求G=200,货币需求为Md/P=0.4Y-100R,名义货币供给MS=900,求总需求函数。

2.假设经济的总需求曲线是:

Y=3041+2.887M/P

价格调整曲线是:

货币供给为900。

⑴画出总需求曲线和潜在GDP曲线,解释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不是一条直线。

⑵如果P=0.5,Y的值是多少?

这对价格产生向上调整的压力,还是向下调整的压力?

⑶计算GDP缺口小于1%以前各年的经济运行路径,也就是计算各年GDP、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率。

⑷通过相应的图示画出总需求曲线和价格线的移动过程以及GDP和价格水平的变化过程(假定初试的通过膨胀率为零)。

在这些图中,经济是直接回到均衡还是反应过度而偏离潜在GDP水平?

⑸为什么在短期分析中可以说菲利浦斯曲线是总供给曲线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四、问答题

什么叫固定汇率制、什么叫浮动汇率制?

这两种汇率制度有什么区别?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汇率机制,放弃坚持了十余年的紧盯美元政策,改为人民币币值一揽子货币浮动。

这意味着中国的汇率制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

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固定汇率制(又称钉住汇率制),是国家间货币采用固定汇率进行货币交换的制度。

固定汇率制共有金本位体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两种体系。

固定汇率制(FixedExchangeRates)是指汇率的制定以货币的含金量为基础,形成汇率之间的固定比值。

这种制定下的汇率或是由黄金的输入输出予以调节,或是在货币当局调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内进行波动,因而具有相对稳定性。

[编辑]

固定汇率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稳定发展

(2)有利于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和国际投资的经济主体进行成本利润的核算,避免了汇率波动风险。

[编辑]

固定汇率制的缺点

(1)汇率基本不能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经济杠杆作用

(2)为维护固定汇率制将破坏内部经济平衡。

比如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本币汇率将下跌,成为软币,为不使本币贬值,就需要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但这种会使国内经济增长受到抑制、失业增加。

(3)引起国际汇率制度的动荡和混乱。

东南亚货币金融危机就是一例。

 

第二套

一、名词解释

1.潜在GDP和实际GDP:

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利用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所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它不是实际产出量。

一般认为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是充分就业时国内生产总值,因而也称为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从前某一时期作为基础时期的几个计算出来的价值,实际上所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取决于社会总支出水平或者说有效需求水平。

2.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由于总需求表现为货币数量,因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被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增加以及政府政策对上述需求的刺激都会对总需求增加产生影响,并不同程度地拉动通货膨胀率上升。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由于供给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成本推动因素主要包括工资和利润推动。

无论是工资还是利润,如果超过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速度,则会对商品和劳务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形成压力。

来自于工会对工资和垄断厂商对利润的过分追求以及货币工资价格的刚性,都被认为可以促成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3.流动性和流动性陷阱:

流动偏好--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

据称,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故人们会对其产生偏好。

引起这种偏好的动机可分为交易、谨慎或预防和投机动机。

前两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同向变动,示为L1(Y);后一种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与利息率呈反向变动,示为L2(r)。

这样,货币需求可记为:

L=L1(Y)+L2(r)。

流动偏好陷阱--当利息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处于高点,人们就会出售有价证券而持有货币,以免证券价格下跌时蒙受损失,此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向于无穷。

4.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二、简答题

1.为什么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和收入都上升,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下降?

(指南P186)

政府支出的增意味着总需求(或总支出)的增加,这将使产量和收入增加,从而增加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或LM曲线不变),新增加的获悉需求会使利率上升,最终引起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的下降来保证货币市场均衡。

这个过程,在IS-LM

模型上,表现为在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移动,总需求的增加引起收入和利率的同时增加。

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而货币需求不变的话,利率将会下降,从产品市场看,在IS曲线上,在既定投资函数上,利率的下降会导致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增加,这个过程表现为在IS曲线不变条下,LM曲线向右移动,并导致利率下降和国民收入上升。

2.为什么存货会被算作资本,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

(指南P13)

存货对厂商来说,像设备一样,能提供某种服务.例如,当市场发生意料之外的需求增加时,存货可应付这种临时增加的需要,同时,生产过程要顺利地连续不断地维持下去,仓库也必须有足够的原材料储备。

至于商店,更需要库存必需的商品,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可见,存货对厂商的正常经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构成资本存量的一部分.

GDP是某经济社会在每一时期所生产的产品价值.如果把存货排除在GDP之外,所计得的就只是销售额,而不是生产额.例如,某国某年生产9000亿美元产量,但只卖掉8500亿美元,还有500亿美元要作为存货投资计GDP,即看作是企业自己购买存货的支出计入GDP.

3.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不同?

(指南P58)

总支出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四部分组成。

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

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方向的。

当税收增加(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也减少。

总支出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增加量,反之亦然。

政府购买支出直接影响总支出,两者的变化是同方向的。

总支出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及总支出。

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是与总支出同方向变化的,这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的倍数关系,但倍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

上述三个变量(税收、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是政府可以控制的变量,控制这些变量的政策称为财政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

例如,增加1美元的政府支出,一上来就使需求增加1美元,因为政府购买直接就是对最终产品的需求。

可是增加1美元的转移支付和减少1美元的税收时,只是使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1美元,若边际消费倾向是0.8,则消费支出只增加0.8美元,这0.8美元才是增加1美元转移支付和减税1美元对最终产品需求的第一轮增加,这一区别使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使政府购买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

三、计算题

1.假定某一经济的才、生产函数为,其中:

代表人均收入,人均资本占有量,A代表技术进步,代表资本总量,代表劳动力总量。

试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下求:

⑴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增长率。

⑵折旧率为时,该经济的均衡条件。

2.假设消费需求为C=800+0.63Y,投资需求为I=7500-20000r,货币需求为L=0.6125Y-10000r,价格水平P=1,试求货币名义供给是6000亿美元,政府购买是7500亿美元时的GDP之值,并证明所求GDP之值等于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总和。

四、问答题

什么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它受哪些因素影响?

请简述挤出效应的基本原理,并描述什么样的政策可削弱或消除挤出效应?

所谓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的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这样,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作用就被削弱了。

影响挤出效应的挤出效应的因素有:

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的收入系数k的大小、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的大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即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d的大小。

挤出效应的基本原理(以增加政府购买支出为例):

在充分就业经济中,G↑—→商品市场购买产品劳务的竞争加剧—→P↑—→实际货币供给(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用于投机目的货币量↓—→债券价格↓—→r↑—→私人投资与消费↓—→G挤占了私人投资和消费。

如果工人存在货币幻觉,在短期内企业对劳动的需求会增加,因此,就业和产量会增加;然而在长期内,因为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则G↑会完全地挤出私人投资和消费。

在非充分就业经济中,G↑一般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完全的“挤出”,因为G↑—→AD↑—→Y↑—→Md>Ms—→r↑—→I↓。

挤出的程度取决于前述系数。

要削弱或消除挤出效应,政府可同时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利率上升幅度或使利率不上升。

第三套

一、名词解释

1.总投资与净投资—总投资是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是一定时期内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

总投资中去掉重置投资的部分为净投资。

2.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LM曲线上斜率的三个区域分别指LM曲线从左到右所经历的水平线、向右上方倾斜线、垂直线的三个阶段.LM曲线这三个区域被分别称为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古典区域。

其经济含义指,在水平线阶段的LM曲线上,货币的需求曲线已处于水平状态,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已达到利率下降的最低点“流动偏好陷阱”阶段,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性极大.凯恩斯认为:

当利率很低,即债券价格很高时,人们觉得用货币购买债券风险极大,因为债券价格己这样高,从而只会跌,不会涨,因此买债券很可能亏损,人们有货币在手的话,就不肯去买债券,这时,货币投机需求成为无限大,从而使LM曲线呈水平状态,由于这种分析是凯恩斯提出的,所以水平的LM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

在垂直阶段,LM曲线斜率为无穷大,或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已毫无敏感性,从而货币需求曲线的斜率(1/h)趋向于无穷大,呈垂直状态表示不论利率怎样的变动,货币的投机需求均为零,从而LM曲线也呈垂直状态(k/h趋向于无穷大)。

由于“古典学派”认为货币需求只有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因此垂直的LM区域称古典区域,介于垂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则称为“中间区域”。

3.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4.短期菲利浦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浦斯曲线

二、简答题

1.在厂商投资决策中,影响意愿资本数量的因素有哪些?

实际利率的变化是通过什么样的传导机制影响意愿资本数量的?

2.某电冰箱企业今年因亏损而倒闭了,这将给国内生产总值带来什么影响?

分别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的计算来理解这种影响。

经济社会的国内生产总值显然将减少。

从生产法的角度看,假设这家电冰箱企业原本可以生产1万台电冰箱,每台价值1000元,则GDP将减少1000万元;从支出法的角度看,该企业倒闭了,消费者只能少消费1万台电冰箱,从而消费支出会减少1000万元;从收入法的角度看,这家企业现在不生产价值1000万元的电冰箱,这意味着原本参与电冰箱生产所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现在也得不到价值1000万元的要素报酬,这显然会使GDP减少1000万元。

3.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指南P206)

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私人部门的变动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私人经济中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

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

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

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私人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愈大,自动稳定作用愈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愈大。

这一点可以混合经济的支出乘数公式1/(1-b(1-t))中得出。

当t愈大时.该乘数愈小,从而边际税率的变动的稳定经济作用愈大。

举例来说,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当税率为0.1时,则增加1美元投资会使总需求增加3.57美元[1x1/(1-0.8(1-0.1))=3.57],若税率增至0.25时,则增加1美元投资只会使总需求增加25美元[1x1/(1-0.8(1-0.25))=2.5],可见,税率越高,自发投资冲击带来的总需求波动愈小,说明自动稳定作用越大。

三、计算题

1.一个经济生产三种产品:

房子、衣服和面包。

2005年和2006年的生产数量和单位价格如下所示:

产品

2005

2006

数量

单位价格(元)

数量

单位价格(元)

房子

10

1000000

12

1500000

衣服

1000

1000

1500

1200

面包

200000

100

200000

100

⑴2005年和2006年的名义GDP是多少?

⑵将2005年作为基年(即用2005年的价格),2005年和2006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2005年到2006年的实际GDP增长率是多少?

⑶将2006年作为基年(即用2006年的价格),2005年和2006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2005年到2006年的实际GDP增长率又是多少?

⑷我们得到的GDP增长率依赖于我们选择的基年,这个说法是否正确?

2.考虑下列某封闭经济:

消费需求为,投资需求为,政府购买支出为,税收为,实际货币需求为,货币供给为,充分就业产出为;

⑴求出IS曲线、LM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方程式;

⑵当经济达到一般均衡时,求总产出、实际利率、价格水平、消费和投资的均衡值;

⑶当P=3时,总产出、实际利率、价格水平、消费和投资的短期均衡值是多少。

⑷假设经济开始处于⑵中的一般均衡。

当名义货币供给量M增加到1000时,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短期均衡值是多少?

长期均衡值是多少?

并画图表示。

⑸假设经济开始处于⑵中的一般均衡。

由于投资者对未来的乐观预期,投资函数变为I=300-500R,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短期均衡值是多少?

长期均衡值是多少?

并画图表示。

四、问答题

早期,许多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都用限制本国人民消费的办法来增加资本积累。

这种办法对经济稳定增长有效吗?

一个国家可以用这种办法实现经济发展吗?

试运用黄金定律所揭示的意义进行讨论。

第四套

一、名词解释

1.法定存款准备金与超额度存款准备金

2.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

前者指人们在形成价格预期时,会考虑到上一期预期的误差,当上一期的预期价格高于实际价格时,对下一期的预期价格要相应减少,反之,则相应增加。

后者指事先根据各种资料、新,运用有关理论和知识,所作出合乎实际的预测。

3.消费价格指数与生产者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又称生活费用指数,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消费的生活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的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又称批发价格指数,指通过计算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所有阶段上所获得的产品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的指数。

4.失业和失业率—失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

失业率:

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

二、简答题

1.“宏观经济中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是因为他是个别商品和劳务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这一说法对否?

为什么?

2.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

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些什么特点?

(指南P159)

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公开买卖有价证券和银行承兑票据,从而调节货币存量的一项业务活动,其目的一是影响货币存量和市场利率,二是要利用证券买卖来稳定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数量,抵消市场自发波动因素的干扰,进而达到稳定货币供给或市场利率的目的。

作为货币政策的最主要工具,公开市场操作有以下为其他政策工具难以比拟的明显优点:

一是能按中央银行主观意图进行,不像贴现政策那样中央银行只能用贷款条件或变动借款成本的间接方式鼓励或限制其借款数量;二是中央银行可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有效控制在自己希望的规模;三是不像法定准备率及贴现率手段那样具有很大的行为习惯(准备率及贴现率不是那样可以轻易变动的),在中央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认为有必要改变调节方向时,业务容易逆转。

3.“乘数的作用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加速数作用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因此,乘数和加速数的交互作用造成经济的周期波动。

”这一说法对吗?

这一说法不对。

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是从不同角度说明投资与收入、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准确地分析收入、消费与投资这三者关系,并从中找出经济依靠自身的因素发生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原理的不同,不是乘数作用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加速数作用导致国民收入减少,而是投资的乘数作用是,投资的增长(或下降)导致收入数倍增长(或下降),而投资的加速数作用是收入或消费的增长(或下降)导致投资数倍增长(或下降)。

三、计算题

1.假定某家庭每月收入为6000元,每天平均地支出这些收入(按一月30天计算),试问:

⑴该家庭在这个月中每天持有的货币余额是多少?

⑵如果这6000元分四次领取,即每周领取一次,每天仍平均的支出这些收入,该家庭每天平均持有的货币余额是多少?

⑶假定家庭把6000元的一部分留作当前支出外,期于部分购买债券生息,待现金用完时再变卖债券,试问家庭想在该月中买进卖出债券各一次、二次、三次时,每天平均持有的货币余额是多少,持有公债的平均值是多少?

⑷若家庭买进和卖出债券各一次,即交易次数=2,当时的市场利率是10%,则家庭可获得收益多少?

⑸若用Y代表一定收入,代表利率,用K代表每次转帐交易耗费的成本,你能否用一个公式证明最有利可图的交易次数是随利率和收入的增大而增大,随交易成本的增大而变小。

2.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C=80+0.8Yd,投资函数I=20-5R,货币需求函数L=0.4Y-10R,政府支出G=20,税率t=0.25,名义货币供给M=90。

试求:

(1)IS方程和LM方程。

(2)如价格水平P=2,在IS-LM模型中均衡产出水平与均衡利率水平各为多少?

(3)AD方程。

(4)如总供给曲线Y=235+40P,求AD-AS模型中均衡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

答:

这是一个三部门经济模型。

1)由Y=C+I+G得:

Y=(80+0.8Y(1-0.25))+(20-5r)+20得出IS曲线:

Y=300-12.5r

由L=M/P得:

0.4Y-10r=90/P得出LM曲线:

Y=225/P+25r

2)联立1)中两式求解得:

Y=237.5r=5

3)联立1)、2)消去r得:

Y=200+75/P

4)联立3)、(4)求解得:

Y=275,P=1

四、问答题

假设经济运行突然受到一次没有预料到的价格冲击,例如原材料普遍大幅度涨价,使得通货膨胀率迅速上升,如果政府不使用任何经济政策进行干预,其结果会怎样?

使用政策去抵消这一冲击能否使价格下降?

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果是否一样?

第五套

一、名词解释

1.绿色GDP

2.再贴现率:

3.奥肯定律——有关实际增长率和失业率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被称之为奥肯定律。

由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的,用来近似地描述失业率和实际GNP之间的交替关系。

其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GNP便低于潜在GNP3%。

按照奥肯定律所估计统计结果,实际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一个百分点,失业率会下降半个百分点。

尽管奥肯定律是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间长期内在关系的一种表述,但却具有普遍的意义。

4.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领域由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银行体系准备金的总和。

作为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应总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基础货币=现金+银行体系存款准备金。

二、简答题

1.什么叫总要素生产率?

它和劳动生产率有没有区别?

(指南P350)

总要素生产率指全部投入要素的生产率的总和,或者说每一总和单位投入的产出量没辙中总和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