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培训人教版《文化生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2808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培训人教版《文化生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课标培训人教版《文化生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课标培训人教版《文化生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课标培训人教版《文化生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课标培训人教版《文化生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培训人教版《文化生活》.docx

《新课标培训人教版《文化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培训人教版《文化生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培训人教版《文化生活》.docx

新课标培训人教版《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教材内容解析

 

主讲人:

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文化生活》教材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副

总编辑  朱明光

主持人:

何志攀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何】感谢朱明光老师来给我们进行《文化生活》的内容解析。

《文化生活》的开设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难点。

我们一线教师无论从教材内容还是教材整体理念的把握上都还有不少疑问。

希望得到朱老师的解答。

首先,以往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没有关于“文化”问题的专门教材。

新增《文化生活》模块,是基于什么考虑?

有什么意义?

【朱】:

新课程设置《文化生活》,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首先,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需要。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条件。

因此,设置专门模块讲授文化建设,是与时俱进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必要举措。

其次,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通过《文化生活》的课程设置,比较集中地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内在要求。

第三,是解决学生文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需要。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同时学生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需求日益强烈,生活中的冲突也越来越表现在文化层面,这些都需要有人对相关问题解疑释惑。

思想政治教育要提高针对性、有效贯彻“三贴近”原则,以学科课程为载体、较为系统地讲授有关文化生活的内容,势在必行。

【何】:

这门课程被称为《文化生活》,但是很多人都觉得文化这一概念很难把握。

那么本课程所讲的文化其含义是什么呢?

【朱】:

这的确是本课程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不像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确实是个很复杂、很难界定的概念。

就当下比较通行的有关文化的概念而言,可以分为大文化、中文化、小文化三个层面。

大文化,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与文明同义。

通常,我们讲人类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言,讲人类文明是相对于人类进步状况而言。

如同人类文明可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化也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其中,物质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的人类文化,如建筑、道路、工具等一切已经“人化”的自然之物。

精神文化则要通过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来体现,或者虽在物质活动中产生、以物质形态为载体,但主要是表现在精神层面的人类文化,这大体相当于中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思想道德、科学理论、文学艺术、社会习俗以及制度体系等。

其中,限定于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的,是小文化。

亦即我们讲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中的那个文化。

【何】:

那么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属于哪个层面的?

【朱】:

课程所采用的文化概念,是以党的基本纲领对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为依据的。

十五大报告在阐述党的基本纲领时指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阐述文化建设时又指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

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这就是说,我们据此把握文化的概念,大体上应着眼于“中文化”这个层面。

在教材的概念体系中,所谓文化的力量,实质上就是精神力量;所谓文化生活,实际上就是精神生活;所谓文化建设,总体上就是精神文明建设。

【何】:

我们在解读《文化生活》教材时,一方面感到它在学术领域没有相互对应的学科分类,另一方面又觉得它涵盖了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

您认为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文化生活》课程与其它探讨“文化”范畴的课程有什么区别呢?

【朱】:

的确,本课程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大问题在于:

它没有现成的,与之相对应的学科背景。

哲学、文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都在讲文化,都有各自的学科角度。

有关文化的定义,据查有上百种之多,也是歧义丛生。

所以,既然我们难以寻求即有的所谓“文化学”的学科支撑,难以提供学界公认的文化定义,那么在我看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对文化概念的内涵给出本课程特有的界定,反倒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换言之,我们把握文化概念的基本思路,不是寻求课程应该归属什么样的学科,而是课程应该被塑造成为什么样的学科。

我们原本就没有必要让其一定皈依于某种“文化学”之体,只要着眼于基础教育领域中学科课程的定性,使它像思想政治课就可以了。

也就是说,能否切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才是衡量和判断课程能否成立的根本标尺。

【何】:

那么课程都力图实现哪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呢?

【朱】:

我们为《文化生活》课程设定的基本目标是:

l       使学生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l       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

l       使学生了解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能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

l       使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l       使学生明确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l       使学生确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l       使学生懂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何】我们注意到,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各必修模块都有其统领全课程的核心概念,《文化生活》的核心概念是先进文化。

同时,我们也发现在教材中出现了很多某某文化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朱】:

刚才讲的文化概念相当于内涵问题;而这个问题就相当于“文化”概念的外延问题了。

就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有诸多分类方式。

由文化表现形式看:

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

由文化活动来看:

文化的生产、传播、继承、创新等;

由文化形态上看:

有古今之分,有中外之分,也有地域之分;

由文化性质来看:

有先进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之分。

【何】: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该怎样对这门课程进行定位呢?

【朱】:

《课程标准》对本课程的内容目标有个整体的描述: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分析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可见,《文化生活》不是文化理论的系统阐示、不是历史知识的繁复堆积、不是文学艺术的品味欣赏、也不是文化现象的浮光掠影。

《文化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内容。

可以这么说,《文化生活》是一门以中学生的所熟知的文化现象为依托,以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学生参与文化生活能力为旨归,以提高学生文化鉴别、文化赏析能力和文化修养为目的,引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的思想政治课程。

【何】: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把握思想政治课讲文化与其他课程讲文化的不同之处?

【朱】:

对此,我认为有两个基本方面的不同需特别关照。

一是与所谓“文化学”的构架方式不同;一是与各类相关学科课程如艺术、历史、语文等讲文化的意义和目标不同。

思想政治课讲文化,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以基本观点来统领课程的建构,不仅统领课程的逻辑框架,而且统领课程的具体内容,即所谓知识点的选择和配置。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

所谓“基本观点”,作为目标设置的要求,不能把它仅仅归结为学科观点,而应凸显其引领价值导向的意义,即思想政治观点。

经验告诉我们,偏于知识的理论性,可能导致价值判断的目标虚化;偏于知识的应用性,可能导致价值判断的目标淡化。

所以,用思想政治观点来统领、统筹知识点,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特定的根本原则。

教学固然要寻求学科专业知识的支撑,但它必须服从于思想政治观点的目标设置。

有关基本观点的表述,我们已经在教师教学用书或教材培训材料中分课程和课文两个层面提供了。

我们刚刚呈现的课程目标,就是课程层面的基本观点。

【何】:

感谢朱老师对课程的总体阐释。

接下来,我们想请朱老师具体解读下教材,首先这本书的编写体例有什么变化。

我们拿到新教材之后该如何解读,如何发挥各个部分的作用?

【朱】:

首先我们来看看教材的内容结构。

第一层次是单元。

本书有四个单元。

每单元都有各自的序言。

一般用承上启下的文字开头,然后采用提问题的方式概述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最后力求以“点睛”之笔归结出学习本单元的预期目的或表现。

这是展示教材总体框架的环节。

第二层次是课和框,构成课文的逻辑框架。

本书现有十课、一般每课两个框题、一框一课时。

课与框之间的关系,可以称之为“用线穿珠、以点辐射”。

具体讲:

每个课题及其下设的框题,都可视为挂在课文主线之中的“珠”,也就是展开教材内容的主题,其标题,大都采取明确基本观点的方式,而不是通常所套用的学科概念或术语。

第三层次是目,每框大体由三个目组成,目是课文的基本单位。

目题的设置都是遵循学生感悟相应主题所应经历的思维路径。

与此相关,目题的表达并不拘泥于固定的、划一的行文规范,而是在不导致歧义的前提下,力求既平实又生动。

所以,在我们看来,目题的设置直接铺就了教学与学习轨道的路基。

这是体现以“学习过程为主导”的基本环节。

【何】:

正文与辅助文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那在教学中该如何把握?

【朱】:

正文,即表达学习主体内容的文字,包括宋体字,也包括穿插其间引导思维活动的仿宋体字。

宋体字部分,对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事实、基本结论作规范性表述,承载着教学内容目标设置与评价的基本要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仿宋体字部分(我们称之为“活动框”),对内容目标的实施也有重要的作用。

一是它本身就是内容目标的有机构成,是完整地实施教学和评价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是它注重提供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解释各自想法的机会,是实施过程性目标的主要载体和环节。

三是活动框的设计贯穿于展开教学内容的全过程。

辅助文,包括专家点评、相关链接、文化名人和语录等栏目。

其中“专家点评”是对疑难问题的解析和拓展性说明;“相关链接”是对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证和表述;此外,“文化名人”以及一些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经典语录,可使教材更富于文化气息。

它们都不作为教学目标设置,其运用全由师生自行掌握。

辅助文的主要功能在于:

既丰富教材的信息量,又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既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又关照不同学生的差异。

例如讲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时,大家知道,支撑这一表述的背景知识相当复杂,但教材只概要表达了几个基本点。

这是考虑到学生已有或将要学到的政治、哲学的相关知识,无需在这里展开论述;同时也考虑到降低教学难度,不必把理论上的阐述作为教学和评价的要求。

但教师根据教学实际状况,可以结合“专家点评”予以适当把握。

【何】:

教材除了课文之外,还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综合探究,我们该如何运用?

【朱】:

综合探究安排在每个单元之后,由呈现基本观点的课文和以辨析素材为主体的活动设计组成。

综合探究的重要性,除了目标设置本身的意义,还在于它具有展现相关单元中主要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功用,在教材的整体构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对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综合探究。

一是把“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及其作用,当作基本教学内容来安排,充实有关教育在文化发展中作用的内容。

二是把建立学习型社会这一主题,当作本单元主要知识之间联系的纽带,“着眼于文化的传播、继承、交融、创新,探究建立。

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综合理解、运用相关知识,进一步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何】:

接下来我们该解读教材本身了。

首要的问题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针对所要实现的目标,应该如何把握构建教材编写框架的逻辑思路呢?

【朱】:

教材的四个单元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

前两个单元属于第一部分,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是普遍性;后两个单元属第二部分,立足中国、着眼特色,讲述文化建设的有关专题,是特殊性。

从内容呈现的逻辑顺序上看,这四个单元环环相扣、一脉相承。

第一单元“是什么”:

讲“文化是什么”,阐述文化的意义。

教材根据唯物史观界定了文化概念的内涵,阐明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强调了文化对国家兴衰和个人成长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第二单元“为什么”:

讲“文化为何发展、如何发展”,阐述文化发展的一般过程。

教材着眼于文化传承的理解,讲文化传播、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三个主题,帮助学生形成有关文化发展的一些规律性认识。

第三单元“怎么看”:

讲“怎么看待中华文化”,阐述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价值和作用。

教材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悟中华民族的精神,帮助学生认识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第四单元“怎么办”:

讲“怎么开展文化建设”,阐述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教材从现实生活中的文化选择出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主题,着重阐明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这是全书教学的落脚点。

【何】:

第一单元作为起始单元,都安排了哪些内容?

【朱】:

第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有:

“文化”概念的内涵,文化的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相互交融,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以及文化对人的影响。

概括起来,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文化对国家社会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三大问题。

【何】第一课起始的问题是“文化是什么?

”,刚才提到了文化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那么您认为应该让学生重点掌握哪些内容?

【朱】:

这里,我想特意提醒的是,对文化概念的表述,教材并没有采取定义的方式,而是先在内涵上予以界定,并由此提供全书使用文化概念的规范基础。

那就是:

我们所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随后,教材分别从两个视角就其显著特征加以描述。

一是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当人类从第一次使用兽皮遮体、保存火种烘烤食物那一刻起,不仅诞生了文化,也从此离不开文化了。

强调文化与人类社会俱来、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是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来看,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都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

这表明,人们通过文化教育等途径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凸显了文化对于人们特有的“教化”功能。

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教材刻意强调了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并着眼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作了进一步说明。

那就是: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但我们观察所有文化现象都主要是着眼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归结为人们的精神生活。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在整个教材中都是一以贯之的。

我们理解文化概念、运用文化概念、解释文化现象、说明文化作用的时候,主要都是将文化作为精神活动、精神力量来把握,而不是作为物质活动、物质力量来把握的。

讲文化概念,采用这种解释式的而非定义式的表述,既从分清文化与经济、政治入手,鲜明地按唯物史观界定了文化概念的内涵;又从分析文化的特征着手,点明了我们在教学中使用文化概念的要领。

【何】:

如此看来,我们讲述文化现象的关注点应该是精神现象,那么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原理,我们又该如何恰如其分地强调文化的作用?

【朱】: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因为,尽管我们在阐述开设《文化生活》课程的意义和价值时,十分看重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但在真正揭示文化概念的内涵时,又反对把文化的作用无限夸大,似乎什么现象、什么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文化、归因于文化。

“文化不是一个框,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

所以,惟有全面准确地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实质,才能恰如其分地强调文化的作用。

而为此,确有必要根据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原理,指出:

“文化决定论”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

马克思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经典表述,依然是我们在界定文化概念的内涵时必须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所谓“恰如其分”,这个“分”就是唯物史观对文化作用的把握。

具体讲:

一是着眼于社会发展中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要明确经济是基础,不是“文化决定论”;二是着眼于国家的发展,要明确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其重要表现就是“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三是着眼于人们的生活,要明确精神文化生活的意义,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领域。

【何】:

看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那么,能否根据唯物史观,着重谈谈我们该如何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朱】:

说它是重点,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非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分歧(唯物史观与文化史观),正是这一问题上集中反映出来。

说它是难点,主要有两方面表现。

一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界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那么清晰,而且,当前又非常强调“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因此,我们讲这个问题时就要注意:

既要明确“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又要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显著特点”。

二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之所以不同于非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根本观点。

但要确切说明“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又需要注意两点。

其一,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这首先是指社会经济基础与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形态。

但所谓经济发展,也指包含科学技术在内的生产力的发展;所谓文化发展,也包括文化产业、文化设施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其二,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总是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何】:

第一课谈到了文化对国家兴衰的影响,而第二课又讲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

同样讲文化的影响,这两课的阐述有何不同?

我们该如何理解文化与人的关系。

【朱】: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文化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从社会整体和人们个体两个不同的维度描述文化影响的意义和特点。

这在教材中是分别在两个课题(第一课、第二课)中展开的,其实都是在讲文化的力量和功能。

正如教材所述“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但是,虽然两个课题都强调了“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的意义,还需要注意“文化的力量”与“文化的功能”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

就文化的功能而言,主要是针对个体的,即“教化”的功能。

一方面,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文化。

可以说就是因为人有文化,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不断发展和获得真正的自由。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就是“人化”。

另一方面,文化又塑造人。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时时刻刻受一定文化的熏陶。

人的社会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接受文化影响,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由生物人变成文化人的过程。

先辈的引导和教诲,社会的褒扬与惩戒,无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播一种文化观念。

一个人小到饮食起居、待人接物,大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无不是一定文化作用的结果。

【何】:

说到文化的影响,我不禁想起一个很热的名词“软实力”,教材是如何呈现的?

【朱】:

正因为文化的力量实质上是精神力量,所以我们强调,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云山),这都是从精神力量上讲的。

我们强调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其实质也在于此。

也就是说,整体上作为软实力(精神力量)的文化向硬实力(物质力量)的转化,必将影响各国综合国力的消长。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文化竞争力是影响综合国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要素。

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在综合探究:

“聚焦文化竞争力”的学习中结合当前实际,在探究的过程中感悟文化软实力,进一步体会文化影响的意义。

【何】:

第二单元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涉及了不少当前讨论的热点话题。

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有哪些?

【朱】:

有这样10个问题:

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文化的继承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与实践;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文化创新中要反对的两个错误倾向;建设学习型社会。

【何】:

看起来,概念和问题都很多,像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继承等,它们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

您认为第二单元的核心问题究竟是什么?

【朱】:

所谓核心问题,即本单元的主题是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包含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两个方面。

文化传承是描述文化发展的过程。

文化传承包含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两个方面。

其中,文化传播所表达的是文化横向积累的过程,表现为文化的交流、借鉴和交融;文化继承所表达的是文化纵向积累的过程,表现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文化创新则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实质。

就文化创新而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目的、标准。

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两个途径不断推进文化的创新。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成果,就不同观念形态的文化更替而言,意味着新文化的诞生、旧文化的破除;就同一观念形态的文化发展而言,则意味着先进文化的发展。

可见,这个单元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文化发展展开的。

传承是其过程、创新是其实质。

而无论是传承还是创新,都要处理好“古今中外”的关系,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何】:

那么,教材为什么以“文化多样性”作为讲述文化发展问题的起始,有什么作用?

【朱】:

这个道理其实很明白。

因为,正如教材所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所以,既要肯定、认同本民族文化,这是讲述文化继承的前提;又要尊重、理解其他民族文化,开展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往,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这是文化传播、文化交流、以及学习他人文化的意义。

如果不承认文化多样性,势必认为需要某种文化一统天下。

或者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那就没有继承弘扬本民族文化的问题;或者唯我独尊,看不到尊重他人、学习他人的意义。

所以这个道理是阐明文化传承,包括传播和继承的基础。

【何】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文化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差别呢?

【朱】:

所谓“文化多样性”,实际上是个极为宽泛而复杂的概念,原本就很难给出清楚的界说。

形态、内容、形式的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