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干预黄岚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2737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4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干预黄岚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5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干预黄岚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5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干预黄岚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5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干预黄岚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5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干预黄岚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干预黄岚要点.docx

《5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干预黄岚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干预黄岚要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干预黄岚要点.docx

5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干预黄岚要点

不稳定斑块的识别和干预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黄岚李佳蓓

近年来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破裂或糜烂并发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的主要原因,前者主要由AS斑块不稳定所致。

因此,早期识别不稳定斑块并积极予以临床干预,对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不稳定斑块的定义

不稳定斑块(unstableplaque),又称“易损斑块”(vulnerableplaque)、“高危斑块”、“危险斑块”等,其定义为具有破裂倾向、易于形成血栓和/或可能迅速进展为罪犯病变的斑块。

典型的不稳定斑块由大脂质池、薄纤维帽、大量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以及少许平滑肌细胞或胶原等成分组成(图1)。

常见病理学类型如下:

(1)有破裂倾向的易损斑块:

表现为脂质核心增大及纤维帽变薄,内有巨噬细胞侵润;

(2)已破裂或正在修复中的易损斑块:

表现为纤维帽破裂,血栓形成和早期机化,以及管腔部分阻塞;(3)有糜烂倾向的易损斑块:

表现为内皮功能严重不良,斑块内平滑肌细胞及其中的蛋白聚糖增多,以及斑块表面发生血小板聚集;(4)糜烂的易损斑块:

除具有(3)型特征外,另表现为非完全阻塞性斑块表面有纤维蛋白性血栓;(5)斑块内出血的易损斑块:

表现为继发于血管再生或血管滋养管破裂的斑块内出血;(6)伴有钙化结节的易损斑块:

表现为斑块内的钙化结节突入管腔;(7)严重狭窄的易损斑块:

表现为慢性狭窄伴斑块严重钙化、陈旧性血栓形成和偏心性狭窄。

图1.不稳定斑块(A)低倍镜观察见一偏心性冠脉AS斑块:

薄纤维帽附在较大的脂质核心上(×20);(B)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纤维帽内含有大量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箭头所指部位)(×400);(C)富含细胞的纤维帽内可见胆固醇裂隙;(D)染色α-肌动蛋白阳性的VSMCs,纤维帽内呈阴性(×400)。

二.不稳定斑块的病理生理机制

不稳定斑块的形成与发生,是体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在因素如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减少、氧化脂质增加、细胞凋亡、新生血管增多、血管重构等;外部因素主要指斑块所受外力如周向应力、血液剪切力等,对斑块破裂有一定的影响,情绪激动、剧烈活动、寒冷等刺激因素也易促使斑块破裂。

1.炎症反应与不稳定斑块

炎症反应贯穿于AS斑块的整个发展、发展过程。

斑块中的巨噬细胞来自迁入内膜的单核细胞,通过不断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最终胀裂释放出脂质促进脂核的形成和发展。

巨噬细胞还可以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IL-4等炎症因子放大炎症反应。

另外,其他部位的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受巨噬细胞释放的趋化因子吸引而聚集到脂核附近,这些细胞可以分泌更多的炎症因子。

随着炎症反应的级联放大,斑块逐渐丧失其稳定性,易于破裂。

研究发现,UA患者血中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和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solublecelladhesionmolecules,sCAMs)、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核转录因子(nuclearfactor,NF)、IL、可溶性CD40/CD40L(solubleCD40/CD40L,sCD40/sCD40L)等显著升高。

其中,炎细胞过度分泌的MMPs通过细胞外基质成分,削弱纤维帽的厚度,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

2.氧化脂质与不稳定斑块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ox-LDL)是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经超氧阴离子、金属离子或其他致氧化因子作用形成,在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ox-LDL参与了脂质核的扩大;促进AS过程中炎症因子的释放,与炎症因子CRP、IL-6、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相关,加重斑块内炎症反应;还可抑制巨噬细胞分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TIMP-1),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smoothmusclecells,VSMCs)凋亡,影响斑块的稳定性。

研究发现,外周血中ox-LDL水平在斑块破裂前已开始升高,破裂后则显著升高,这与斑块破裂后脂质核成分大量入血进而激发氧化应激有关。

3.细胞凋亡与不稳定斑块

研究发现,AS斑块中促凋亡基因bax、Fas和p53等的表达产物增加。

张运等发现,破裂斑块中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且侵入斑块内的巨噬细胞数量与VSMCs凋亡水平呈正相关,VSMCs的数量减少和功能减弱均导致细胞外基质成分合成与分泌减少,纤维帽的胶原修复障碍,导致纤维帽变薄。

4.血管重构与不稳定斑块

在不稳定斑块的病理生理发生机制中,血管正性重构(positiveremodeling)是新近发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性重构指随着斑块负荷的增加,管腔发生代偿性扩张;负性重构(negativeremodeling)指随斑块负荷增加,管壁收缩、管腔狭窄而非内膜性增生。

病理学及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研究发现,正性重构斑块具有脂质核心含量大及巨噬细胞计数多等不稳定斑块的特征,且斑块破裂部位多发生在血管的正性重构部位,提示正性重构与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5.斑块所受外力与不稳定斑块

斑块的破裂与否除了取决于斑块的形态和功能外,斑块所受的外力也是斑块易损的重要因素。

斑块所受的外力主要包括:

周向应力、血流的剪切力、动脉局部痉挛对斑块的挤压力以及湍流所产生的压力等。

所受外力增加,斑块不稳定性增强,破裂几率增大。

三.不稳定斑块的检测方法

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因素很多,并非都与易损斑块相关,仅由不稳定斑块并不能完全准确预测急性心血管事件,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斑块破裂的部位、大小和量、冠脉痉挛、血液高凝状态(易损血液)、侧枝循环、心肌损伤程度(易损心肌)等,目前认为,应根据“三个易损”—易损斑块、易损血液、易损心肌预测易损患者,及早干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易损患者的定义:

1年内发生ACS或心源性猝死的风险≥5%的患者。

由于易损斑块是易损患者的根本,所以识别易损患者应首先识别易损斑块。

不稳定斑块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标志检测两个方面。

(一)影像学检测

不稳定斑块的常用影像学检查包括无创技术和有创技术两个方面。

无创技术主要为多层螺旋CT(multi-slicecomputedtomography,MSCT)、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等,有创技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ngiography,CAG)、IVUS、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血管镜(coronaryangioscopy)、冠状动脉内温度成像、拉蔓光谱学检查(ramanspectroscopy,RS)等。

1.冠状动脉造影

CAG是目前临床评价冠脉AS斑块性质的常用影像学方法之一。

注入造影剂后,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血管直径大小和斑块的基本形态。

不稳定斑块多为偏心性狭窄,表面不规则,有充盈缺损和龛影。

然而,CAG显示的影像学改变只是病变的轮廓,不能直接提供血管壁内结构信息,如斑块的结构组成、脂核大小和纤维帽厚薄等,而且多数破裂斑块在破裂前并未造成管腔显著狭窄。

因此,CAG通常结合其他检测手段来评估斑块的性质。

2.血管内超声

IVUS可以显示冠脉管腔的大小和形态、管壁的解剖结构以及鉴定斑块性质(图1)。

该技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评估斑块性质:

(1)斑块特征:

不稳定斑块一般表现为低回声的软斑块,大的低回声暗区(脂核)伴薄薄的高反射亮区(纤维帽);而稳定斑块则表现为高回声的硬斑块,反射性≥外膜组织的亮区,伴或不伴声影。

据此,有人提出冠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定量判断标准为:

①脂核大小>1mm2;②脂核与斑块比率>20%;③纤维帽厚度<0.7mm。

另外,不稳定斑块多为偏心性。

(2)斑块的钙化程度:

IVUS在检测和反映斑块的钙化程度方面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斑块内钙化的分布有助于判断斑块的稳定性,内部钙化重而表面钙化轻的斑块易于破裂。

(3)冠脉的重构类型:

冠脉重构不仅表现为管腔代偿性增大(正性重构),也可表现为管腔无变化或收缩(负性重构)。

正性重构多发生在有不稳定斑块的血管节段,偏心指数和重构指数的增大与斑块的不稳定性高度相关。

总的来说,IVUS弥补了CAG不足,既能反映血管内腔的变化,也能显示含斑块在内的血管横断面结构(图2)。

研究证实,IVUS在鉴定斑块性质方面与病理学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4%和75.0%,在不稳定斑块的早期识别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传统的IVUS对AS斑块的诊断只是定性诊断,不能对斑块成分进行实时定量评价。

血管内超声射频数据分析(IVUSradiofrequencydataanalysis)是在传统IVU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可对冠脉斑块进行实时定量分析。

传统IVUS只能将斑块定性为软斑块,而射频数据分析则能更准确地定量评价不稳定斑块的脂质核心及血栓。

血管内超声弹性图(IVUSelastography)是通过检测冠脉内斑块的机械学特性来评估斑块性质的一种IVUS技术。

它将血管内超声图像和射频测量结果结合起来,分析并测定紧张度增加而倾向破裂的区域。

该方法下,利用IVUS导管收集不同压力作用下冠脉血管壁和斑块的射频回波信号,经局部置换并建立反映组织受牵拉情况的横断面弹性图,进而区分斑块的不同成分。

弹性图中,不稳定斑块的表面为高应力区,与其相邻的两侧为低应力区,应用这种方法检出不稳定斑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和89%,较传统IVUS更接近病理结果。

随着三维弹性图的发展,使识别冠状动脉全长的薄弱点成为可能,这将为评价冠状动脉系统病变提供更详尽的信息。

图1.不稳定斑块的IVUS检测图像黄色曲线内为超声所见的低回声区域,红色箭头所指部位为脂质核心。

图2.比较冠脉不稳定斑块的CAG显像和IVUS检测图像(左)右冠脉血管造影术显示管腔内多处狭窄。

(右)(A)远端部位见轻微的同心性损伤。

(B)近端部位超声透声区可见显著偏心性损伤,并可见斑块的大部分面积(箭头所指)。

(C)动脉更近端也存在偏心性损伤,超声显示密度较高。

3.光学相干断层显像

OCT通过利用波长近似于红外线的光波,对冠状动脉壁的组织结构以高分辨率进行成像(图3)。

OCT系统测量精度高,平均轴向、横向分辨率分别达到10、20μm。

体外实验表明,OCT不仅可以提供管壁结构和管腔形态的信息,包括管腔直径、斑块、血栓、夹层、组织片和支架地理形态等,还可以精确显示AS斑块的微结构特性。

OCT检测下,纤维性斑块的影像信号丰富均一;纤维钙化斑块边界清楚,信号较弱;富含脂质的斑块信号弱,边界模糊。

OCT识别上述三种不同斑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

临床应用中,OCT在识别不稳定斑块方面明显优于传统IVUS(图4),前者因分辨率和采集率高,可以观察到IVUS检测不到的增厚的内膜、弹力板、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脂质核,并能测量斑块纤维帽的厚度等。

斑块破裂时,OCT对断裂的高信号薄纤维帽显示清晰(图5)。

由此可见,OCT系统在鉴定不稳定斑块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因其穿透距离有限,深层组织的成像清晰度存在一定问题。

图3.正常人冠状动脉的OCT显像图A示正常冠脉的血管横截面,OCT具有高分辨率,可以清晰地识别血管内膜、中膜、外膜(图B为图A的白框区域放大图像)。

图4.不稳定斑块OCT(A)和IVUS(B)成像对比OCT显像分辨率很高,IVUS成像着重在图像深度。

图中箭头所指部位即薄的纤维帽,附在脂质核心(LC)上。

GW为导丝伪影。

图5.斑块破裂的OCT图像可见血管偏心性狭窄,红色箭头示高信号薄纤维帽破裂处。

4.冠状动脉血管镜

冠状动脉内血管镜检查将一个内镜导入冠脉系统,直接观察斑块表面、血管腔面的颜色,是否存在血栓、糜烂、撕裂、溃疡、裂隙等肉眼可见的特点,该方法在显示斑块表面特征方面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白色病变提示斑块含脂质少,硬或有高弹力;黄色病变提示斑块内富含脂质,斑块不稳定;光亮的黄色斑块则提示斑块脂核大和纤维帽薄,斑块处于破裂高危。

研究证实,血管镜检查发现有黄色斑块的患者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

血管镜检查中,不稳定斑块常见以下特点:

黄色斑块颜色鲜艳、闪光;表面隆出且不规则;表面黏附点状或小片状白色的血栓而表现粗糙或呈棉花样外观(cotton-like);因管壁内出血,可见红色污点。

但血管镜检查需阻断血流,无论是用球囊堵塞血管近端还是镜头前端连续冲生理盐水,均易引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且利用血管镜仅能观测到斑块表面,无法评估脂质含量及纤维帽厚度,其检测不稳定斑块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准确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5.磁共振成像

MRI根据不同序列图像中信号的强弱,能够识别斑块纤维帽、脂核和钙化成分并进行定量分析。

9T以上高分辨率磁共振的出现,提高了对纤维帽厚度的识别精度。

三维TOF结合T1加权图像可以分辨脂质核心的坏死和斑块内出血,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在90%以上。

近年来开展的血管内MRI技术,在检测内膜厚度、斑块大小方面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高达80%。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superparamagneticironoxide,USPIO)是一种新型的磁性MRI对比剂,可以示踪巨噬细胞,特异性显示巨噬细胞浸润的炎性反应。

使用该对比剂有助于判断斑块炎性的浸润程度以及量化斑块的稳定性。

6.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

MSCT对不稳定斑块的诊断是建立在测量斑块密度(Hu为单位)的基础上,然后根据斑块的密度大致判断斑块类型,可以较准确地鉴别富含脂肪的斑块与富含纤维的斑块,对斑块稳定性的评价有一定的帮助。

利用MSCT,可以区分软斑、中间斑和钙化斑,主要表现在检出这三种斑块密度的差异:

软斑的MSCT密度为(14±26)HU;中间斑为(91±21)HU;钙化斑为(419±194)HU。

研究证实,MSCT对以上三种斑块的检出结果与IVUS相关性良好,是一种重要的非创性检测手段。

MSCT仿真血管镜则可以通过获得的动态三维解剖图像简洁、逼真地显示管壁内的硬化斑块和管腔狭窄。

另外,MSCT结合CT血管造影术(CTangiography,CTA)检测斑块钙化的准确率很高。

电子束CT(electronbeamcomputedtomography,EBCT)每桢图像的扫描时间约为100ms,显著降低呼吸、心跳对心脏冠状动脉扫描的影响。

不稳定斑块的纤维帽内及附近区域存在钙化结节,后者可能导致斑块破裂。

EBCT是动脉钙化无创检测的“金标准”,由此可以通过钙化评分对动脉钙化进行定量分析。

目前认为,钙化评分独立于其他传统危险因素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相关。

但EBCT检测斑块内其他成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差,且高危易损斑块往往没有钙化,钙化的斑块也并非一定是易损斑块,因此EBCT在鉴定不稳定斑块上尚无明显优势。

7.拉曼光谱学检查

当入射光(波长750~850nm)激发组织分子,光线会以不同波长散射,这种波长的改变称为拉曼效应。

拉曼光谱学检查(ramanspectroscopy,RS)受“拉曼效应”的启发,通过获得被检测组织的拉曼分光谱,定量分析斑块的化学组成成分,从而鉴定斑块的性质。

拉曼分光镜在动脉组织中的穿透深度是1.0~1.5mm,可以检测出斑块全层的化学成分,并对斑块内的胆固醇、甘油三脂、磷脂、钙盐等进行定量分析,以识别不稳定斑块。

将拉曼分光术与IVUS、OCT结合使用,可以同时提供斑块化学构成及组织结构信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8.血管内温度成像法、pH值检测和乳酸生成量的检测

斑块不稳定性与炎症密切相关。

炎细胞代谢活跃,葡萄糖的吸收和氧耗均会增加,导致斑块局部温度的增高,乳酸聚积,pH值下降。

通过测量斑块的温度,能有效地反映斑块的稳定程度。

Stefanadis等研究表明,与正常的血管壁相比,存在AS斑块的冠脉节段温度升高,从稳定型心绞痛(stableangina,SA)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患者到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正常动脉和斑块区温度差别逐渐增加,平均温差分别达(0.1153±0.1134)℃、(0.1787±0.1360)℃和(1.1593±0.1704)℃。

冠脉温度显像的主要不足是:

检测时导管需与管壁密切接触,可能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不同冠脉血流状况及高速血流造成的“冷效应”,也可能影响数据分析。

斑块内pH值反映了炎细胞的代谢程度和酸性代谢产物的蓄积量。

不稳定斑块是一个酸性环境,冠脉管壁中富含脂质区域的pH值不仅低于钙化区域,而且显著低于不受AS影响的脐动脉管壁。

Khan等研究证实,斑块内pH值及乳酸生成量在不稳定斑块和稳定性斑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综上,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识别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侧重点不同(表1)。

其中,OCT在识别斑块性质上较其他方法具有显著优势,不仅分辨率最高,而且能准确显示纤维帽、脂质核、钙化,但识别炎症斑块和血栓的敏感性略欠敏感。

不同的影像学方法各有利弊,相互之间可以互补,结合不同技术,提高不稳定斑块的检出率,对临床预防ACS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表1比较常见影像学方法在识别不稳定斑块成分中的性能

检测方法

分辨率

穿透性

纤维帽

脂质核

炎症

钙化

血栓

血管内超声

100μm

+

++

-

+++

+

血管镜

未知

+

++

-

-

+++

光学相干体层显像

10μm

+++

+++

+

+++

+

血管内温度成像

500μm

-

-

+++

-

-

光谱学法检查

不存在

+

++

++

++

-

血管内磁共振

160μm

+

++

++

++

+

注:

+++:

敏感性>90%;++:

敏感性80%~90%;+:

敏感性50%~80%;-:

敏感性<50%

(二)不稳定斑块血清学标志物

1.C反应蛋白

近年的流行病学证实,CRP是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CRP在肝脏中合成,正常情况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UA和AMI患者血清中CRP含量显著升高。

UA患者即使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肌钙蛋白T(troponinT,TnT)正常,若血清CRP>3.0mg/L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amyloidA,SAA)浓度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冠心病患者CRP血清水平与斑块不稳定程度相关,可用来检测具有破裂倾向的高危斑块。

IVUS鉴定的破裂斑块、血管内温度成像测得的斑块内温度升高均与CRP血清水平升高显著相关。

由于标准的CRP检测敏感度不足,临床上多采用高敏感的CRP分析,即高敏C反应蛋白(highly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

目前,hs-CRP被认为是与急性冠脉事件相关性最强的生物学标志物,与其他心肌损伤指标如CK、TnI、TnT结合分析,可进一步提高其在预测急性心血管事件中的临床价值。

2.细胞黏附分子

细胞黏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s,CAMs)属于膜表面糖蛋白类,在炎症因子作用下表达增加,参与调节AS炎症过程,可作为检测斑块稳定性的指标。

sCAMs是CAMsmRNA脱落下来入血的循环形式,直接检测血清sCAMs浓度可间接反映其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而判断AS斑块的稳定性。

sCAMs主要有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vascularcelladhesionmolecule-1,sVCAM-1)、sP-选择素(solubleP-selectin)、sE-选择素(solubleE-selectin)等。

研究表明,以上sCAMs血清水平在在AMI和UA患者血清中显著增高,其中,sICAM-1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另外,P-选择素在不稳定斑块病灶处表达显著高于在稳定性斑块。

3.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主要由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分泌,能特异性地与细胞外基质相结合,降解细胞外基质。

基质降解、耗竭是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稳定斑块纤维帽边缘含有大量聚集的巨噬细胞和MMPs活性酶成分。

MMPs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从而降低斑块的稳定性、破坏内皮细胞基底膜的完整性,使纤维帽变薄,最终导致AS斑块破裂。

利用IVUS做参照,冠脉不稳定斑块组MMP-1血清浓度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且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与脂质核大小呈正相关。

4.核转录因子-κB

NF-κB通过调节IL-2、IL-6、IL-8、MCP-1、组织因子(tissuefactor,TF)、CAMs等基因的转录,在斑块破裂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斑块破裂的血清学标志物之一。

UA患者NF-κB活性显著高于SA患者,含量与CRP呈正相关,表明NF-κB与斑块破裂的关系密切。

5.妊娠相关性蛋白-A

妊娠相关性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plasmaprotein-A,PAPP-A)由血管壁中的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泌入血,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IGF-1)的激活剂。

近期Bayes-Genis等对ACS猝死患者进行尸检,发现破裂或糜烂斑块细胞内和细胞外基质中含有大量的PAPP-A,而在稳定斑块中含量极少。

同时检测存活的ACS患者外周血PAPP-A浓度后发现,PAPP-A血清水平显著升高,升高程度与hs-CRP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PAPP-A参与了AS局部的炎症过程,促进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

6.白介素

IL-6是诱导肝脏表达CRP的主要因子。

外周血中IL-6与CRP水平呈正相关,也能反映预后。

IL-8升高引起AS斑块MMPs和TIMPs比值失衡,导致斑块易损。

IL-18则通过促进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表达(后者促进斑块进展),从而影响斑块稳定性;且研究发现,IL-18mRNA在人颈动脉易损斑块中表达水平较高。

7.ox-LDL

ACS患者血中ox-LDL水平显著升高,有研究表明,其升高水平与AC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不稳定斑块的脂质中富含ox-LDL,后者通过上调巨噬细胞MMP-9表达、下调TIMP-1表达,促进AS斑块基质降解,纤维帽变薄,促进斑块破裂。

8.其他

AS斑块中CD40和CD40L表达显著增加,主要集中于斑块肩部和破裂区,CD40/CD40L受体和配体的相互作用可促进斑块内细胞产生IL、IFN-γ和MMPs等活性物质,削弱纤维帽,使斑块易于破裂。

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phospholipaseA2,Lp-PLA2)在不稳定斑块甚至破裂斑块内的巨噬细胞中表达强烈。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通过加速巨噬细胞内脂质聚集和促进炎症介质过表达,来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