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工艺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2736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工艺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工艺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工艺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工艺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工艺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工艺标准.docx

《1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工艺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工艺标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工艺标准.docx

1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工艺标准

公路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工艺标准(桥梁)

1适用范围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技术工艺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施工中由设计图纸向实现实质性结构物过程中的所有测量。

其主要内容包括:

对建设单位所交付的中线位置,三角网﹑水准点;测定结构物的位置;施工过程中的放线放样,测定并检查施工部位的位置和高程;以及其他施工测量。

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2.0.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0-2000)。

2.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2004)。

2.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96)。

2.0.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测量准备

3.1技术准备

3.1.1完成对高级控制点的交接﹑保护工作。

3.1.2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水文资料及路线特征,编制施工测量控制总体方案,对施工控制网布设及工序控制制定周密的实施性方案。

3.1.3对测量人员进行仪器操作﹑技术数据﹑点位标志标牌﹑质量与安全措施等技术交底。

3.1.4高级控制点的复测﹑施工图纸审查复核并上报结果。

3.1.5水准点﹑导线点加密,布设施工过程足够数量﹑位置稳定的控制点,进行联测﹑平差并上报批复。

3.1.6根据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文件及有关规范,进行桥梁工程分项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优化,并依此进行有关测量内业计算,报项目总工审批。

重要工序的施工工艺,应进行可行性研究及专家会审等。

3.1.7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根据工程总体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保证机构﹑质量保证程序﹑质量保证措施,制订测量组工作标准﹑质量职责。

3.2机具准备

3.2.1测量仪器设备﹑附件计量检定。

1)主要测量仪器:

全站仪(台/套),标称精度为±(2﹢2×10-6×D)mm,2〃。

经纬仪(台),型号为J2型,测角标称精度为2〃。

水准仪一般为自动安平水准仪(台/套),精度±2.0mm/km。

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光学测微器,精度可达±0.5mm/km以上。

仪器设备、附件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

2)主要配备附件:

全站仪配备主要附件:

棱镜组(带基座、三角架)两套,配置对中杆(带棱镜)一根。

对讲机四部(带充电器、备用电池各一块)。

精密水准标尺一副(3m)、黑红水准标尺一副(3m)、(5m)铝合金塔尺两支、尺垫一对。

3.2.2施工测量辅助工具准备

计算器、记录本、记录笔、绘图纸、绘图笔、红蓝铅笔、直尺、钢尺、盒尺、皮尺、线坠、线绳、毛笔以及交通工具配备等。

3.3材料准备

测量放样用材:

线绳、木桩、小铁钉、油漆、白灰等满足施工现场测量需要。

3.4作业条件

3.4.1施工范围内场地清理、完成四通一平。

3.4.2测量仪器设备、配件使用情况正常。

3.4.3有关的测量计划、内业计算、测设资料经审核并获得批准。

3.4.4测量人员已配全[一般分工:

主管1人,全站仪组4人,高程控制组2人,资料员1人(兼),合计7人]并持证上岗;对所有的测量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4施工测量操作工艺

4.1工艺流程

导线点联测及控制网加密→设计坐标、高程计算复核→桥位(路线)坐标、高程复测→灌注桩桩位放样→护筒中心线高程控制→钻(挖)孔中心复核→灌注桩钢筋笼中心定位→灌注桩成品检测→承台施工控制→承台成品检测→墩柱放样、垂直度、高程控制→墩柱成品检测→盖梁、支座垫石施工控制→盖梁成品检测→梁板预制、吊装(或现浇梁板)控制→预制梁板安装后检测(或现浇梁板成品检测)→桥面系施工检测(桥面铺装控制、护栏墩、隔离带平面位置控制及成品验收)→全桥竣工验收。

4.2操作方法

4.2.1导线点联测及控制网加密

导线控制网布设形式主要为:

三角锁(网)、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

导线点间距一般为100~200m,选择在坚固、稳定、不易破坏的位置,导线点相互通视良好。

联测平差完成经测量监理工程师核查、批准后进行施工测量放样。

4.2.2设计坐标、高程计算复核

设计坐标、高程数据、测量控制数据必须进行计算复核,严格执行测量工作双检制,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现场测量放样,流程如图4.2.2所示。

计算机Excel制表计算

计算机Autocad绘图计算

计算无误

提交另外人员采不同方法去复核

数据不符

查找原因,举一反三,返回重新计算

计算器常规计算、复核

复核无效

进行现场测量放样

4.2.3桥位(路线)坐标、高程复测

依据设计资料对桥位(路线)坐标位置、高程进行复测,核对实测结果与设计资料是否一致,经测量监理工程师核实,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2.4灌注桩桩位放样

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逐桩放样,执行测量放样双检制,放样误差﹤10mm,并用钢尺检核相邻桩位中心距离。

使用5cm×5cm×35cm木桩作为标志桩,并将木桩周围涂为红白相间明示标志,避免车辆、人为破坏,做好报检、工序交接工作。

4.2.5护筒中心线、高程控制

护筒开挖、埋实后将桩位设计中心及时恢复,并用十字线将桩位中心引测至护筒内壁以油漆作好标记;用水准仪测量护筒顶面高程。

4.2.6钻(挖)孔中心复核

1)钻孔桩钻机开钻前对中心进行检测,偏差﹤10mm方可允许开钻。

钻进过程、成孔前、成孔后,根据钻进速度定期检测钻杆中心和垂直度偏差,注意钻机平台的平整度检测,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2)钻(挖)孔桩开挖过程中主要控制孔口中心、孔壁的垂直度和孔径、钻孔深度。

4.2.7灌注桩钢筋笼中心定位、高程控制

钻(挖)孔成孔后进行验孔、吊放钢筋笼,钢筋笼顶口中心依据护筒(孔口)中心线控制其定位精度。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措施避免钢筋笼上浮和位移,确保钢筋笼定位准确。

通过护筒顶面设置的临时水准点,对钢筋笼放置高度混凝土浇筑高度进行控制。

4.2.8灌注桩成品检测

结合承台施工方案,制订详细的实施承台测量方案、围堰观测方案,基坑开挖过程严格按要求控制开挖深度、厚度,严禁超挖,密切监测围堰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准确。

按规范要求控制基坑开挖底高程,做好承台底(封底混凝土)高程的控制检测工作。

承台基坑开挖、凿除灌注桩桩头松散的混凝土,按要求严格控制桩头顶高程,桩头清理完毕后及时恢复钢筋笼实际中心,进行桩中心成品验收,经测量监理工程师核实后方可进行承台施工。

4.2.9承台施工控制

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承台中心及承台轮廓边缘线,依次进行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浇筑混凝土,注意控制承台模板顶口尺寸、偏位、高程及侧面的牢固性,精度偏差﹤5mm。

4.2.10承台成品检测

承台施工完成后及时测放其顶面中心线,检测顶面高程,进行成品验收。

4.2.11墩柱放样、垂直度、高程控制

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放承台中心、墩柱中心、墩柱纵横轴线方向桩,点位放样精度偏差﹤5mm,并用墨斗弹出墩柱轮廓线。

为确保墩柱模板垂直度符合要求,用水准仪严格控制模板底混凝土高程带平整度四角偏差﹤2mm。

用两台经纬仪分别架于墩柱纵横轴线方向桩上,调整、控制、检测模板垂直度,检测完成将模板拉线(风缆)、支撑加固牢,避免浇筑混凝土过程出现位移和偏差,确保墩柱混凝土成品位置符合规范要求。

用水准仪测量墩柱底口四角高程,用钢尺沿墩柱侧面向上引测高程,控制墩柱顶面混凝土高程,一般高出设计3~4cm,待盖梁施工前将墩柱顶部2~3cm凿除,使墩柱、盖梁较好地结合为一体。

4.2.12墩柱成品检测

墩柱浇筑混凝土完成后,及时将墩柱顶口中心线恢复和引测高程,进行成品检测。

4.2.13盖梁、支座垫石施工控制

根据墩柱顶口恢复理论中心线控制盖梁底板、顶口轴线,精确控制支座垫石位置、顶面高程、平整度,注意参照盖梁支架预压观测挠度、沉降量将控制高程适当预抬,使施工成品更趋近于理论位置及高程。

4.2.14盖梁成品检测

盖梁施工完成后及时将其顶口中心线恢复,进行成品检测。

4.2.15梁板预制、吊装控制

预制梁板主要控制其台座底板的平整度、尺寸、预留反拱(挠度)等,确保梁板预制外观尺寸与设计基本一致。

4.2.16预制梁板安装后检测

预制梁板安装控制:

主要检测支座安装后平面位置、高程、平整度,梁板安装时控制其底面位置、顶面高程顶面横纵向坡度等,使相邻梁板连接顺畅。

安装连接牢固后,及时进行成品检测。

4.2.17桥面系施工检测(桥面铺装控制、护拦墩隔离带平面位置控制及成品验收)

桥面铺装主要控制铺装层厚度、顶面高程。

按里程桩号坐标测放平面位置,布设成横向约5m、纵向约2~5m的高程控制网络,使桥面铺装顶面高程、平整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护栏墩、隔离带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法进行逐桩放样,纵向2~5m测放一个点位控制线形及高程,确保线形、高程顺畅。

施工完成后逐项进行成品验收。

4.2.18加强自检和成品验收

各工序施工完成及时进行自检,加强自检力度和检测频率,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检查,确保施工精度。

施工测量放样、成品检测均应及时报请测量监理工程师逐项核查,符合规范要求、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2.19全桥竣工验收

全桥施工完成后依据规范、评定标准进行逐项验收。

5质量标准

5.1控制网测量

施工前对导线点进行复测、对控制网进行加密测量,并有复测记录及测量成果,对施工测量程序、工艺流程、检测手段进行完善检查。

5.2前期测量

工程开工前,对工程地形、地貌特征、高程进行复测,与工程设计资料比较数据的准确性。

5.3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的精度标准

5.3.1平面控制测量的精度标准(见表5.3.1-1~表5.3.1-3)

表5.3.1-1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确定

等级

公路路线控制测量

桥梁桥位控制测量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二等三角

>5000m特大桥

>6000m特长隧道

三等三角、导线

2000~5000m特大桥

4000~6000m特长隧道

四等三角、导线

1000~2000m特大桥

2000~4000m特长隧道

一级小三角、导线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500~1000m特大桥

1000~2000m中长隧道

二级小三角、导线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

<500m大中桥

<1000m特长隧道

三级导线

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

 

表5.3.1-2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

平均边长(km)

测角中误差(″)

起始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三角形闭合差(″)

测回数

DJ1

DJ2

DJ6

二等

3.0

±1.0

1/250000

1/120000

±3.5

12

三等

2.0

±1.8

1/150000

1/70000

±7.0

6

9

四等

1.0

±2.5

1/100000

1/40000

±9.0

4

6

一级小三角

0.5

±5.0

1/40000

1/20000

±15.0

3

4

二级小三角

0.3

±10.0

1/20000

1/10000

±30.0

1

3

表5.3.1-3导线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

附合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km)

边长测距中误差(mm)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方位角闭合差(″)

测回数

DJ1

DJ2

DJ6

三等

30

2.0

13

±1.8

1/55000

±3.6√n

6

10

四等

20

1.0

13

±2.5

1/35000

±5√n

4

6

一级

10

0.5

17

±5.0

1/15000

±10√n

2

4

二级

6

0.3

30

±8.0

1/10000

±16√n

1

3

三级

±20.0

1/2000

±30√n

1

2

5.3.2高程控制测量的精度标准

公路高程系统,宜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同一条公路应采用同一高程控制系统。

1)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表5.3.2-1~表5.3.2-5)

表5.3.2-1公路及构造水准测量等级

项目测量

等级

水准路线最大长度(km)

2000m以上特大桥、4000以上特长隧道

三等

50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1000~2000m特大桥、2000~4000m长隧道

四等

16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1000m以下桥梁、2000m以下隧道

五等

10

表5.3.2-2水准测量的精度

等级

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m)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

偶然中误差M△

全中误差Mw

平原微丘区

山岭重丘区

三等

±3

±6

±12√L

±3.5√n或±15√L

±20√Li

四等

±5

±10

±12√L

±6.0√n或±25√L

±30√Li

五等

±8

±16

±30√L

±45√L

±40√Li

注:

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线路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时,L为符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m)。

n为测站数。

Li为检测段长度(km)。

表5.3.2-3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路线长度(mm)

水准仪的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平地(mm)

山地(mm)

二等

±2

DS1

铟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4√L

三等

±6

≤50

DS1

铟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12√L

±4√N

DS3

双面

四等

±10

≤16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20√L

±6√N

五等

±15

DS3

单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30√L

注:

①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线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②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

表5.3.2-4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

等级

仪器类型

水准尺类型

观测方法

观测顺序

三等

DS1

铟瓦

光学观测法

后-前-前-后

DS3

双面

中丝读数法

往返

后-前-前-后

四等

DS3

双面

中丝读数法

往返、往

后-后-前-前

五等

DS3

单面

中丝读数法

往返、往

后-前

表5.3.2-5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水准仪的型号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较差(m)

前后视累计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黑面、红面读数较差(mm)

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黑面、红面所测高差数较差(mm)

二等

DS1

50

1

3

0.5

0.5

0.7

三等

DS1

100

3

6

0.3

1.0

1.5

DS3

75

2.0

3.0

四等

DS3

100

5

10

0.2

3.0

5.0

五等

DS3

100

大致相等

注:

①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

②三、四等水准采用变动仪器高度单面水准尺时,所测两次高差较差,应与黑面、

红面所测高差之差要求相同。

2)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应采用高一级的水准测量联测一定数量的控制点,作为三角高程测量的起闭依据。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视距长度不得大于1km,垂直角不得超过15°。

高程导线的最大长度不应超过相应等级水准路线的最大长度。

(1)主要技术要求(见表5.3.6-6)

表5.3.2-6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级

仪器

测回数

指标差较差(〃)

垂直角较差(〃)

对向观测高差较差(mm)

附合或环形闭合差(mm)

三丝法

中丝法

四等

DJ2

3

≤7

≤7

±40√D

±20√∑D

五等

DJ2

1

2

≤10

≤10

±60√D

±30√∑D

注:

D为电磁波测距边长度(km)。

(2)其他要求

①对向观测宜在较短时间内进行;计算时,应考虑地球曲率和折光的影响。

②三角高程边长的测定,应采用不低于一级精度的测距仪。

四等应采用往返各一测回观测,五等应采用一测回观测。

③仪器高度、反射镜高度或觇牌高度,应在观测前后量测。

四等应采用测杆量测,取其值精确至1mm,当较差不大于2mm,取用平均值;五等量测,取其值精确至1mm,当较差不大于4mm时,取用平均值。

④四等垂直观测宜采用觇牌为照准目标。

每照准一次读数两次,两次读数较差不应大于3〃。

⑤当内业计算时,垂直角度的取值,应精确至0.1〃;高程的取值,应精确至1mm。

5.4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实测项目允许偏差标准(表5.4)

表5.4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实测项目允许偏差标准

分项工程

测量项目

允许偏差

测量仪器和方法

桥梁总体

桥面中线偏位(mm)

10

全站仪极坐标法

桥宽(mm)

车行道

±10

全站仪极坐标法

人行道

±10

桥长(mm)

+300,-100

全站仪极坐标法

桥头高程衔接(mm)

±3

水准仪

分项工程

测量项目

允许偏差

测量仪器和方法

钻(挖)孔灌注桩

桩位(mm)

群桩

100

全站仪极坐标法

排架桩

允许

50

极值

100

孔深(m)

不小于设计

测绳测深

钻孔倾斜度(mm)

1%桩长,且不大于500

用测壁(斜)仪或钻杆垂线法

挖孔倾斜度(mm)

0.5%桩长,且不大于200

垂线法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

±50

水准仪配合钢尺丈量钢筋骨架反算

桩顶高程(mm)

±10

水准仪

承台

尺寸(mm)

±30

尺量

顶面高程(mm)

±20

水准仪

轴线偏位(mm)

15

全站仪或经纬仪

墩、台身

断面尺寸(mm)

±20

尺量

竖直度或斜度(mm)

0.3%H且不大于20

吊垂线或经纬仪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轴线偏位(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节段间错台(mm)

5

尺量

大面积平整度(mm)

5

2m直尺

预埋件位置(mm)

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

10

尺量

柱或双壁墩身

相邻间距(mm)

±20

尺量或全站仪极坐标

竖直度(mm)

0.3%H且不大于20

吊垂线或经纬仪

柱(墩)顶高程(mm)

±10

水准仪

轴线偏位(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断面尺寸(mm)

±15

尺量

节段间错台(mm)

3

尺量

墩、台帽或盖梁

断面尺寸(mm)

±20

尺量

轴线偏位(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支座垫石预留位置(mm)

10

尺量

梁(板)安装

支承中心偏位(mm)

5

尺量

10

倾斜度(%)

1.2

吊垂线

梁(板)顶面纵向高程(mm)

+8,-5

水准仪

相邻梁(板)顶面高差(mm)

8

尺量

分项工程

测量项目

允许偏差

测量仪器和方法

就地浇筑

梁(板)

轴线偏位(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梁(板)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断面尺寸(mm)

高度

+5,-10

全站仪极坐标、钢尺丈量

顶宽

±30

箱梁底宽

±20

顶、底、腹板或梁肋厚

+10,-0

长度(mm)

+5,-10

尺量

横坡(%)

±0.15

水准仪

平整度(mm)

8

2m直尺

支座安装

支座中心与主梁中心偏位(mm)

2

经纬仪、钢尺

支座顺桥向偏位(mm)

10

经纬仪或拉线检查

支座高程(mm)

按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5

水准仪

支座四角高差

承压力≤500kN

1

水准仪

承压力>500kN

2

水准仪

桥面铺装

厚度(mm)

+10,-5

水准仪、钢尺

横坡(%)

水泥混凝土

±0.15

水准仪

沥青面层

±0.5

混凝土防撞护栏浇筑

平面偏位(mm)

4

经纬仪、钢尺拉线

断面尺寸(mm)

±5

尺量

竖直度(mm)

4

吊垂线

预埋件位置(mm)

5

尺量

桥头搭板

枕梁尺寸(mm)

宽、高

±20

尺量

±30

尺量

板尺寸(mm)

长、宽

±30

尺量

±10

尺量

顶面高程(mm)

±2

尺量

板顶斜度

纵(%)

0.3

水准仪

横(mm)

20

水准仪

6成品保护

6.0.1施工测量放样及各工序施工过程中妥善保护好场地的标志桩及护桩,并做好控制点保护和长期稳定性检测、复测工作。

6.0.2结构物施工完成后,应及时将相关中心点、轴线点及高程点,引测到稳定的结构物上,做好结构物成品验收工作。

6.0.3桥梁工程施工完成做好全桥竣工测量验收工作。

7质量记录

7.0.1测量仪器及辅助工具按规定时间进行计量检定,符合各项精度指标后方可用于工程测量控制。

7.0.2测量放样及复核记录,如图7.0.2(或者按测量监理工程师要求规定)。

表7.0.2测量放样记录表

测站

后视

测放点

设计坐标(m)

实测坐标(m)

误差(mm)

X

Y

x

y

△x

△y

△d

测量放样示意图

测量:

复核:

测量监理工程师:

7.0.3结构物成品验收及记录表(见表7.0.3)

表7.0.3结构物成品验收检测记录表

测站

后视

检测点

设计坐标(m)

实测坐标(m)

偏差(mm)

X

Y

H

x

y

z

△x

△y

△d

△h

检测点位示意图:

测量:

复核:

测量监理工程师:

 

8安全、环保措施

8.1安全措施

8.1.1严格贯彻安全教育制度,贯彻安全施工责任制,贯彻有关安全及操作规程,牢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树立“安全第一”的事项,确保施工、人员、仪器安全。

8.1.2测量工作做到:

1)水上作业穿好救生衣。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3)高空作业穿好防滑鞋、系好安全带;上架子前必须先检查架子牢固与否,确保安全时才可上去。

4)架设仪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