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汇报课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26972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汇报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幼儿园大班汇报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幼儿园大班汇报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幼儿园大班汇报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幼儿园大班汇报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汇报课教案.docx

《幼儿园大班汇报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汇报课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汇报课教案.docx

幼儿园大班汇报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汇报课教案

【篇一: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精选汇编)】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精选汇编)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

神奇的纸

活动目标:

1.探索纸不同的折法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

2.能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3.能与同伴合作,较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前期经验:

1.幼儿会折纸,学习画折痕的简笔画、写数字。

2.教师试试纸上能放几块积木,根据纸的强度选择用多大的纸。

活动准备:

1.铅画纸若干。

2.积木多块,小组记录表。

3.每人四张纸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出“让纸站起来”的话题。

1.出示纸,了解幼儿生活经验。

师:

这是什么?

纸有什么用?

师:

你们能不能让纸站起来呢?

每个人从桌上拿一张纸,想想办法,让纸能自己站起来。

2.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折、卷等方法,自由探索着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

噢,你让纸站起来了。

你是用折的方法。

你折了几下啊?

两下。

你呢,数不过来了。

你是用卷的方法。

3,小结让纸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师:

刚才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让纸站起来了,看看谁的纸站得最稳?

二、再次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幼儿探索

1.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能摆放积木。

师:

站起来的纸上能摆放积木吗?

2.幼儿猜测后,教师拿一块积木尝试,全体幼儿发现纸上是可以放积木的。

3,进一步引导幼儿猜测纸折叠后可摆放积木的数量。

4.鼓励幼儿尝试。

师:

确实纸上能放积木,纸的哪种变化能让放的积木又稳又多呢?

我们每个人可以用纸试试,看看用你的方法,可以放几块积木。

5.教师出示记录表,提出规则和要求。

师:

两人一组试一试,每一组一张表格,让我们把纸折的样子画在这个格中,猜的数量

都记在“?

”号的格子中。

两人商量一下,一个记,一个放,也可以轮流放。

6.幼儿将自己的猜测记在格子里。

7.分组尝试将纸折叠后可放多少块积木。

三、讨论,再次进行实验

1.幼儿搬椅子转成半圆坐,一起参与讨论。

2.出示不同幼儿折的纸,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师:

怎样才能放更多的积木?

师:

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纸折的次数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要把纸对齐折;先让纸自己能站稳,再小心地轻放积木,不能碰桌子。

3.设置挑战,再次尝试

师:

刚才,我们在纸上放的最多的是14块积木,现在大家换张纸重新折,再试一次,比一比哪组小朋友放得最多。

4.教师出示记录表,提出第二次记录的要求。

师:

两人一组一张表格,选择一种方法进行实验。

四、交流

1.细心地用自己的方法对结果进行记录。

师:

把纸的折法记下来,把放积木的结果也记下来。

2.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发现。

师:

你和好朋友在实验的时候用了什么方法?

放了几块积木?

说给我们听听。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沉浮游戏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探索沉与浮的小实验。

2.初步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

哪些是浮的。

并能对其分类。

3.能用记录结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脸盆,里有半盆水,擦手毛巾人手一条。

2.每组两个盒子,盒子一面贴有向上向下的符号。

3.钥匙、小木块、玻璃球、架夹子、海绵、橡皮泥等小物品。

4.人手一个夹子,一张记录纸,一支笔,两个小箩筐。

活动过程:

一、猜测活动:

师:

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物品宝宝,它们就躲在你们的椅子下,找出来看看是谁呀?

幼:

是钥匙、小木块、玻璃球?

师:

今天我们要和这些物品宝宝做一个玩水的游戏,把它们放到水里会怎么样呢?

你们猜猜看?

幼:

———师:

你们说有的会沉,有的会浮,我也不清楚,那就请小朋友每人选一样东西放到水里看看会发生什么?

然后把你看到的结果告诉老师。

二、幼儿操作活动:

感知沉与浮的现象。

三、认识沉与浮:

师:

刚才你跟谁玩了,发现它怎么了?

小朋友真棒,你们在玩中发现了沉与浮的现象,那你会用身体动作做一做沉与浮的现象吗?

四、记录活动:

1.师:

老师这里也有两位物品,它们是谁呀?

它们会沉还是会浮呢?

我也来玩一玩吧,我的鹅卵石是沉下去的,瓶盖是浮在水面上的,我要把这个发现用标记记录下来,你们会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吗?

2.交代操作要求:

师:

首先把第一位物品宝宝的现象记录好,接着再跟其他物品宝宝都玩一玩,把你的发现全部记录好。

明白了吗?

3.幼儿操作记录。

4.幼儿讲解操作结果。

五、游戏:

找家。

师:

小朋友们都很聪明,大家在玩中都了解了这些物品宝宝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现在物品宝宝们也要回家了,可是它们家的门牌号已经改了,看!

这有2个盒子,这就是物品宝宝们的家。

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这分别是谁的家?

请小朋友把物品宝宝送回家吧。

师:

大家都为物品宝宝找到了家,那我们来看看,小朋友们找的对吗?

六、今天我们与物品宝宝们玩得很开心。

有一对小朋友也来凑热闹了。

瞧!

他们来了。

出示两个球,沉与浮,水的背景图。

它叫浮浮,它叫沉沉,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可是它们从来没有手拉手一起做过游戏。

因为浮浮只能呆在水面上,到不了水底,而沉沉呢一直呆在水底,不会浮到水面上来。

咳!

真是伤脑筋啊!

小朋友们帮忙想想办法,好让这对好朋友一起手拉手做游戏。

1.教师用橡皮泥师范如何从沉到浮。

2.幼儿操作。

3.将自己尝试结果告诉老师。

七、结束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知道了许多物品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我们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大家不知道它们在水中的特性,小朋友们回去以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探索我们周围还有一些什么东西在水里是沉还是浮。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换钱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元、角的认识,进行点数并记录。

2、知道人民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于购买物品,学习简单的使用方法,练习50以内的加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及社会交往能力。

活动重点:

1、观察画面,认识、区分人民币。

取出钱币,请幼儿说一说画面上的钱币分别是多少,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各种钱币上的图片,比较这些钱币的不同。

可根据钱币的明显特征,如数字、文字、图片色彩等加深记忆。

2、进行“装钱包”游戏,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

按照老师的指令将不同面值的钱币放到钱包里,

3、换钱游戏“我们一样多”,学习钱币等值兑换。

教师拿出一张五元钱,幼儿利用角币任意组合,与五元等值。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组合方法,最后教师帮助幼儿归纳五元钱的不同兑换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逐步引导幼儿进行10、20、50的兑换。

4、情境游戏“买水果、买玩具”,练习购物。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保护环境

活动目标:

1、保护身边环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了解垃圾的危害。

2、减少垃圾的产生,提高幼儿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使幼儿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活动过程:

一、做一做《手指操》

海娃哥哥年纪小,站在山坡来放哨,

爸爸叫他送情报,情报紧急很重要。

鸡毛信,不一般,三根鸡毛插上面。

海娃娃送信快快走,赶着羊群过山口。

站在山口看一看,抢粮的鬼子在捣蛋。

遇见鬼子把他搜查遍,什么东西也没见。

海娃娃送信真勇敢,闯过一关又一关。

翻山越岭不怕累,把信交给了游击队。

海娃送信立大功,人人夸他小英雄。

二、说一说

1、教师导入:

师:

小朋友,上课前老师先请你们来看一段录像。

在看的时候看哪个小朋友最认真表现得最好,能回答上老师的问题。

师:

从这段录像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吧!

幼:

“有很多垃圾”、“公路的两侧有垃圾,很臭。

”“小河里面有垃圾也很臭”“水果皮、饮料瓶、雪糕袋、塑料袋、糖果纸?

?

师:

小朋友们说的真好。

师:

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每个人每天都制造许多垃圾,那将会是什么样呢?

幼:

“垃圾会让干净的水变得很脏。

”“小河被垃圾污染了,小鱼和小虾就会死掉。

”“路的两侧有垃圾污染环境,人就会很容易生病。

”“庄家被污染了就不能生长。

三、看一看、说一说

(一)幼儿看图片

师:

“我们人类每天都会制造大量的垃圾,这么多的垃圾怎样处理呢?

师:

这些垃圾会通过掩埋、焚烧等方式进行分解。

如:

食物、一些自然垃圾(如落叶),掩埋一段时间就会腐烂;但有些垃圾是很难分解的,(如:

塑料和玻璃做成的东西,其中有一些是可以进行二次回收再利用的.)

(二)如何利用垃圾

1、师:

小朋友都知道垃圾可以回收,那究竟什么垃圾可以回收呢?

幼:

”废纸可以回收。

”“喝完的饮料罐可以回收。

师:

我们怎样可以变废为宝呢?

“可以用回收的纸盒进行手工制作,做很多好玩的玩具。

还有很多的垃圾可以加工利用,因此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三)师:

知道垃圾有这么多的危害,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我们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要乱扔纸屑、水果皮、饮料瓶、塑料袋、糖果纸?

?

四、德育渗透

师:

你们知道垃圾严重的影响着我们周边的环境,除了老师,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保护环境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保护环境的大行动中呢?

“我们可以去告诉身边的叔叔,阿姨和小朋友一起保护环境。

五、学一学、背一背

1、教幼儿学背儿歌:

《乱扔垃圾可不好》

小猴子,蹦蹦跳,爬上大树摘香蕉;

吃完香蕉皮乱扔,不讲卫生真糟糕。

小花猫,喵喵叫,吃完小鱼胡子翘,

鱼刺扔进垃圾筒,讲究卫生妙妙妙。

我们所有小朋友,良好习惯要记牢,

清洁卫生人人爱,乱扔垃圾可不好。

六、小结

小朋友,通过这节课让我们知道了保护环境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我希望小朋友们从我做起,互相监督,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把我们的家园变成万物吐绿、百花飘香的大花园而共同努力吧!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都很爱自己的家,那么老师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回去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父母汇报一下你心目中的美丽家园的形象吧!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

活动目标:

1、说出几种常见的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名称。

通过比较,初步了解秋东季落叶树要落叶,常绿树不落叶的道理。

【篇二:

幼儿园大班活动教案:

有趣的统计】

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初步学会统计的方法,以及在统计表中做统计记录。

2.学习使用曲线图来表示事物的变化过程,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和尝试精神。

二、活动准备1.环境:

设置四个入口“玩具关”、“动物关”、“图形关”、“颜色关”。

地上画有两个大统计表。

2.统计表若干,铅笔若干。

3.电脑课件,大空白记录表1张,录音机,磁带。

4.骰子、保龄球、套圈、气温记录表、飞标、鲨鱼牙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引起兴趣。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到孙悟空的花果山里玩呀?

不过进入花果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我们来问问孙悟空,怎样才能进入花果山呢?

2.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

(1)配班教师扮演孙悟空,提出问题。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花果山做客。

不过,想进入花果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花果山有四个入口,分别是“玩具关”、“图形关”、“动物关”和“颜色关”,而每个关内都设有难题,小朋友把这些难题解决了,就可以进入我的花果山玩了。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刚才孙悟空告诉老师,这些难题就是数一数图形关里面的图形、动物关里面的动物、玩具关里面的玩具、颜色关里面的颜色的数量有多少,然后用数字在表格上记录好。

看哪一组小朋友合作得最好,最先攻破难题,进入花果山。

(3)幼儿合作操作。

3.小结:

统计的概念4.学习曲线图的记录方法。

(1)出示课件,引起兴趣。

(2)幼儿第二次尝试操作。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骰子、记录表),探索掷骰子的记录方法。

(3)教师小结操作情况。

(4)学习曲线图的记录方法。

a.示范记录孙悟空掷骰子的变化过程。

(幼儿看课件,教师在大空白表格上示范记录。

)b.引导幼儿小结记录的步骤。

(5)幼儿第三次尝试操作。

幼儿分组操作:

猜拳、掷骰子、打保龄球、记气温、圈套、掷飞标、按鲨鱼牙。

(6)教师小结操作情况。

5.游戏:

会跳舞的曲线图。

幼儿戴上头饰扮演音符,在地上的表格上找到相应的位置站好,组成曲线图听音乐跳舞。

6.听音乐出场。

小朋友,天黑了,我们要回家了。

【篇三: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

第一课这就是我

【活动目标】

了解自己的外貌特征,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从家中带一面镜子。

2、幼儿操作材料“这就是我”

【活动过程】

1、出示表格一份,与幼儿一同讨论操作方法。

2、介绍表格的名称、作用:

这是一张介绍我们自己的表格。

3、与老师本身为例,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表中的标记。

4、提问:

表中眼睛的标记是起什么作用的?

(请你选择)你们看看老师的眼球是什么颜色的?

5、老师示范,在对应的地方打钩。

6、幼儿边照镜子边利用自己的小表格进行选择、绘画。

7、小朋友相互介绍自己。

8、分小组互相讲述。

9、请个别幼儿讲述。

10、每个幼儿将表格贴在墙上,相互观察、比较。

进一步感知自己的特征。

第二课祖国各地特产活动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祖国各地的土特产品,知道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2、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一张大的中国地图平放在桌上。

2、幼儿操作材料“祖国各地特产”。

3、请家长给幼儿讲自己老家的署名土特产(名称和用途)请幼儿与家长一同收集土特产布置成“特产觉”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看中国地图,启发谈话,引导幼儿介绍祖国特产的兴趣。

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中国)请你在地图上找出中国首都——北京及自己家乡的位置,并向别人介绍这座城市有哪些名胜古迹。

2、请你在地图上找出长江、黄河的位置。

3、认识祖国各地的特产。

4、教师先作示范,介绍自己收集的祖国特产。

哪些特产可列举一些(如新疆的葡萄干,景德镇瓷砖),与挂图对应起来。

5、请个别幼儿向集体介绍自己收集的祖国各地特产,要求幼儿说出他的名称、产地、特点、用途等,引导幼儿在地图上找到相应位置。

第三课你会怎么办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初步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应变能力。

【活动准备】

1、情景表演“小明在家”

2、幼儿操作材料:

“你会怎么办?

【活动过程】

1、引出“突然遇到事情怎么办?

”的话题。

生活中突然遇到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样?

(不说谎、不害怕,尽力想办法解决问题。

)你们遇到过什么事,当时你是怎样的?

想过什么办法?

2、利用情景表演引导幼儿了解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1)让幼儿看情景表演

(一),初步学会“妈妈突然生病了,你将怎么办?

小明发现妈妈病了,他是怎样做的/?

家里只有你和妈妈时,妈妈突然生病了,你将怎么办?

(2)让幼儿看情景表演

(二),学会家里突然来了陌生人的处理方法。

你认为小明这样做对吗?

如果你一个人在家里,一个泥不认识的人来敲门,你该怎么办?

如果这个人是爸爸妈妈的朋友有该怎么办呢?

3、小结:

小明很机灵,遇到有陌生人来访,没有先打开门,而是先问清来人是谁。

现在社会上有坏人,如不问清,很可能会让坏人钻空子,小朋友要当心,对待爸爸妈妈的客人要礼貌热情。

4、请幼儿看幼儿操作材料,思考画面上提出的问题。

5、教师小结。

教育幼儿遇到突发事件,应沉着、有信心,做任何事都要用脑子想一下,相信自己能办好。

第四课做个诚实的孩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说谎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良后果。

应该做个诚实的人。

2、教育幼儿爱日常生活中不说谎。

【活动准备】

录像带:

木偶片“狼来了”有关图片三幅。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帮助幼儿了解说谎的危害。

2、讨论题;大人为什么不相信小孩子?

(解释说谎的含义)小孩子说谎后发生了什么事?

3、如果小孩子不说谎会怎么样?

4、通过观察和讨论图片,让幼儿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说谎。

5、介绍图片:

红红将姐姐的画带给老师看,说是她画的,希望得到落实的夸奖。

6、讨论题:

红红对吗?

为什么?

这样做了以后会怎样呢?

她应该怎么做?

7、介绍图片:

东东将图书撕破了,妈妈问他时,他说;“不是我撕得。

8、讨论题:

东东对吗?

如果你是东东,应该怎么做?

9介绍图片:

幼儿园发了新玩具汽车,小云很喜欢,将它悄悄地带回了家,对奶奶说:

“这是老师送给我的。

10、讨论题小云做得对吗?

为什么?

他应该怎么做?

11、与幼儿共同小结:

大家都一个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第五课我也有长处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帮助个别幼儿发展自己的长处,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2、鼓励幼儿找出自己的长处,并能发现别人的长处。

【活动准备】

1、有关故事的图片或投影片,磁带。

2、操作卡片:

每人一张画有各种幼儿长处的小卡片。

3、老师与幼儿进行“你有什么本领”的谈话。

4、幼儿操作材料“我也有长处”。

【活动过程】

1、依次出现故事中的小动物。

2、讨论:

这些小动物都有哪些本领?

3、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启发幼儿知道每一种单位都有自己的长处。

4、第一遍讲述故事(分两部分讲述)。

小动物都有长处,小河马友长处吗?

我们来听故事“小河马找长处”。

5、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问:

谁在哭,它为什么哭?

小河马在各项比赛中都输了,心里感到怎么样?

它伤心地说了什么?

小河马有长处吗?

他的长处是什么?

6、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提问:

小河马为什么哭了,它说了什么?

小河马知道了什么道理?

7、启发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的道理,鼓励幼儿找到自己的长处,也能发现别人的长处。

8、幼儿自己找长处并相互讲述。

9、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请幼儿将找到与自己长处的卡片,别的小朋友可进行补充,帮助能力较弱的小朋友发现自己的长处。

10、鼓励幼儿将自己的长处告诉大家。

11、老师小结:

小动物有自己的长处,每个小朋友也有自己的长处,我们要相互学习,做个聪明能干的小朋友。

第六课中秋家家乐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初步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月饼、各种水果。

2、关于中秋节的挂图,主要内容包括月亮的变化、宫灯、嫦娥奔月的故事情节。

家长将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教给幼儿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活动过程】

讲述一个中秋节的传说。

今天是中秋节。

中秋节是丰收节、团圆节。

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亮,人们看到圆月就会联想到一家人的团聚,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

过节吃的月饼也被做成圆形的,像月亮一样。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水果丰收,所以中秋节也叫丰收节。

团团圆圆过中秋,摆上月饼和水果,师生一起品尝。

(1)请个别幼儿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念一首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

(2)讲述活动:

神秘的月亮,启发幼儿讲述节前、节后月亮的大小变化情况。

(3)教师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4)大家品尝月饼、水果等食物。

第七课我和朋友分享快乐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体验与朋友分享的快乐。

2、激发幼儿的大胆想象,在老师的启发下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小白兔的礼物”

2、有关故事图片。

3、每人一封装有桃花瓣的信。

【活动过程】

1、讨论,导入主题。

2、如果你有一个新玩具,你愿意给别人玩吗?

给谁玩呢/利用图片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

小白兔发现了什么好东西?

小白兔收到花瓣,想怎么做?

你们想一想小白兔会寄给谁呢?

他们收到后心里会怎么想?

3、利用图片讲述故事后半部分。

提问:

小花猫收到桃花瓣,怎么说的?

小松鼠收到花瓣,怎么说的?

小蚂蚁收到桃花瓣,怎么说的?

小动物们喜欢桃花瓣,小白兔心里有什么感觉?

4、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白兔与小朋友的快乐。

提问:

小白兔为什么要吧桃花瓣送给他的好朋友?

请幼儿利用“桃花瓣”进行想象,引导幼儿感受分享的快乐。

提问:

小白兔将桃花瓣寄给了小朋友,你们喜欢吗?

你们想将它送给谁?

5、教师小结:

我们平时可以吧自己心爱的东西给别人看一看,玩一玩,让我们的朋友也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