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2680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4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专题十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专题十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专题十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专题十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十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

《专题十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十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师版.docx

专题十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师版

【高考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和基础,它几乎贯穿在中学化学的各部分内容之中。

元素化合物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很强的试题,是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其中不仅包含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有时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

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

1、传统题型是考查元素化合物的重要题型

元素化合物知识跟化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是无法割离的一个整体。

学习化学基本理论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也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元素化合物知识。

分析高考试题,单独考查某一部分知识的试题并不多,大多数试题都是几大块内容中多个知识点的综合体。

历年高考试题中都会出现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题、离子能否共存判断题、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题等传统试题,这类试题是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题型。

(1)用“离子能否共存判断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

(2)用“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

(3)用计算型选择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

2、检验题成为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的主力题型

各省市的高考试题中,几乎都出现了物质检验题。

物质检验过程实质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过程。

要正确解答一道物质检验试题,解题者必须熟悉有关各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还会正确预测实验操作过程可能产生的颜色、状态和气味等各种实验现象的变化特征。

若是一道物质检验的选择题,就可考查多种(甚至是十多种)物质。

所以,物质检验题是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等最佳题

型之一。

(1)用指定试剂检验

(2)限定一种试剂检验

(3)不用任何试剂检别物质

(4)从非常规角度寻找检别物质的方法

3、物质推断题仍为考查推理能力保留题型

推理能力是高考测试的五项能力之一。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物质推断题成了每年高考中考查推理能力的保留题型。

《考试大纲》中对推理能力是这样界定的:

“通常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对自然科学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分析今高考中物质推断题,主要可分成选择型推断题、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框图型推断题等三类。

【知识导学】

一、特征反应:

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OH-、△

(1)单质:

2Al+2NaOH+2H2O==2NaAlO2+3H2↑Si+2NaOH+H2O==Na2SiO3+2H2↑

(2)铵盐:

NH4+NH3↑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1)单质金属+HCl(或稀H2SO4)→H2↑实质:

金属+H+→H2↑

金属+浓H2SO4→SO2↑、金属+HNO3→NO2↑、NO↑

实质:

金属与氧化性酸中的中心元素发生电子得失

非金属C+浓H2SO4→SO2↑+CO2↑C+浓HNO3→NO2↑+CO2↑

S+浓H2SO4→SO2↑S+浓HNO3→NO2↑+SO2↑

(2)化合物

CO32-(HCO3-)CO2↑S2-(HS-)H2S↑SO32-(HSO3-)SO2↑

3.两溶液混合生成沉淀和气体,这两种溶液的溶质可能分别是

(1)Ba(OH)2与(NH4)2SO4Ba2++2OH—+2NH+4+SO2—4==BaSO4↓+2NH3↑+2H2O

(2)可溶性铝盐与可溶性金属硫化物或可溶性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如:

Al3+与CO32-(HCO3-)→CO2↑+Al(OH)3↓

Al3+与S2-(HS-)→H2S↑+Al(OH)3↓

(3)可溶性铁盐与可溶性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Fe3+与CO32-(HCO3-)→CO2↑+Fe(OH)3↓

(4)硫代硫酸盐与强酸(如盐酸、稀H2SO4等)。

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1)单质:

2Na+2H2O==2NaOH+H2↑

2F2+2H2O==4HF+O2↑

(2)化合物:

2Na2O2+2H2O==4NaOH+O2↑

Mg3N2+3H2O==3Mg(OH)2↓+2NH3↑

Al2S3+6H2O==2Al(OH)3↓+3H2S↑

CaC2+2H2O→Ca(OH)2+C2H2↑

5.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单质:

Al、Zn、Be。

(2)化合物:

Al2O3、Al(OH)3、弱酸铵盐[如(NH4)2CO3]、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氨基酸。

6.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气态氧化物反应,生成该元素的单质和水的可能是硫或氮;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合,生成盐的元素一定是氮。

7.A物质加到B物质中,先生成沉淀,后沉淀又溶解,A、B可能分别是CO2与Ca(OH)2、NaOH与铝盐、NH3与AgNO3、HCl与NaAlO2。

8.强烈双水解:

Al3+与CO32-(HCO3-);Al3+与S2-(HS-);Al3+与AlO2-等

9.与Na2O2反应Na2O2+CO2→O2↑+Na2CO3Na2O2+H2O→O2↑+NaOH

10.2FeCl3+H2S=2FeCl2+S↓+2HCl

11.电解

三大熔融电解(Al2O3Al+O2↑、NaClNa+Cl2↑、MgCl2Mg+Cl2↑)

推断中常用的电解(NaCl+H2ONaOH+Cl2↑+H2↑、CuSO4+H2OCu+O2↑+H2SO4等)

12.铝热反应:

Al+金属氧化物

金属+Al2O3

13.Al3+Al(OH)3AlO2-

14.归中反应:

2H2S+SO2=3S+2H2O4NH3+6NO

4N2+6H2O6HCl+KClO3=3Cl2↑+3H2O+KCl

15.置换反应:

(1)金属→金属:

金属+盐→金属+盐;铝热反应

(2)金属→非金属:

活泼金属(Na、Mg、Fe)H2↑

2Mg+CO22MgO+C

(3)非金属→非金属:

2F2+2H2O=4HF+O2↑

2C+SiO2Si+2CO↑;C+H2OH2+COCl2(Br2、I2)+H2S==S↓+2HCl(HBr、HI)

(4)非金属→金属H2+金属氧化物金属+H2OC+金属氧化物金属+CO2

16.三角转化:

17.特征网络:

(1)ABCD(碱或酸)按在常见题型中出现机会的大小排列

NH3((或N2)NONO2HNO3

H2S(或S)SO2SO3H2SO4

③C(或CH4)COCO2H2CO3

④Na(固)Na2ONa2O2NaOH

(2)A+强酸→气体BA+强碱→气体C

【强调】A为弱酸的铵盐:

(NH4)2CO3或NH4HCO3;(NH4)2S或NH4HS;(NH4)2SO3或NH4HSO3。

(3)无机框图中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

2KClO3

2KCl+3O2↑

4NH3+5O2

4NO+6H2O2H2O2

2H2O+O2

N2+3H2

2NH32SO2+O2

2SO3

二、物质的重要特征:

1、性质特征:

(1)物质的颜色:

①有色气体单质:

F2、Cl2、O3②其他有色单质:

Br2(深棕红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S(淡黄色固体)、Cu(紫红色固体)、P(白磷是白色蜡状固体,红磷是暗红色粉状固体)

③无色气体单质:

N2、O2、H2④有色气体化合物:

NO2(红棕色);

⑤有色离子(溶液):

Cu2+、Fe2+、Fe3+、MnO4-

全部颜色分类:

白色:

(Fe(OH)2、CaCO3、BaSO4、AgCl、BaSO3);不溶于稀酸的白色沉淀:

AgCl、BaSO4;

红色:

Fe2O3红棕色;Fe(OH)3红褐色;[Fe(SCN)]2+红色(或血红色);Cu2O红色(或砖红色);被氧化的苯酚呈粉红色;石蕊在pH<5的溶液中呈红色;酚酞在pH为8~10的溶液中呈浅红色;NO2红棕色;液溴深棕红色;品红溶液红色;Cu紫红色;*甲基橙在pH<3.1的溶液中显红色。

紫色:

MnO4-紫红色;[Fe(C6H5O)6]3—紫色;I2紫黑色;I2蒸汽紫色;I2的CCl4或苯或汽油等溶液紫红色;石蕊在pH5~8的溶液中呈紫色。

橙色:

溴水橙色;溴溶于有机溶剂中橙色或橙红色;*甲基橙在pH3.3~4.4的溶液中呈橙色。

棕色:

CuCl2晶体棕黄色;FeCl3晶体棕红色。

黄色:

S(淡黄色)、Na2O2(淡黄色)、AgBr(淡黄色)、AgI、Ag3PO4、Fe3+;*甲基橙在pH>4.4的溶液中呈黄色;不溶于稀酸的黄色沉淀:

S(淡黄色)、AgBr(淡黄色)、AgI。

蓝色:

Cu2+、Cu(OH)2、CuSO4·5H2O;石蕊在pH>8的溶液中呈蓝色;I2遇淀粉变蓝色;

黑色:

C、MnO2、CuO、CuS、Cu2S、PbS、Ag2S、FeS、FeO、Fe3O4;

不溶于稀酸的黑色沉淀:

CuS、PbS、Ag2S。

绿色:

Fe2+浅绿色;Cl2黄绿色;碱式碳酸铜绿色;FeSO4·7H2O(绿矾)。

褐色:

Ag2O褐色;溶解了溴的溴苯黄褐色。

(2)物质的状态:

①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

Br2、Hg②常温下的常见的无色液体:

H2O、H2O2;

③常见的气体单质:

H2、N2、O2、F2、Cl2。

④常见的气体化合物:

NH3、HF、HCl(HX)、H2S、CO、CO2、NO、NO2、SO2;

【注:

有机物中的气态烃CxHy(x≤4);含氧有机物中只有HCHO常温下是气态】。

⑤常见的固体单质:

I2、At、S、P、C、Si、金属单质;白色胶状沉淀[Al(OH)3、H4SiO4]。

(3)物质的气味:

①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H2S;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l2、SO2、NO2、HX、NH3;

③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氯水、溴水;

(4)物质的毒性:

①非金属单质有毒的:

Cl2、Br2、I2、F2、S、P4;

②常见的有毒气体化合物:

CO、NO、NO2、SO2、H2S;③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CO和NO;

(5)物质的溶解性:

①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HX、NH3;②常见的难溶于水的气体:

H2、N2、NO、CO、CH4、C2H4、C2H2

③S和P4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2、组成特征:

(1)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

铵盐。

(2)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

MnO4-、AlO2-、Cr2O72-。

(3)AB2型的化合物:

CO2、NO2、SO2、SiO2、CS2、ClO2、CaC2、MgX2、CaX2、KO2、CaO2等。

(4)A2B2型的化合物:

H2O2、Na2O2、C2H2等。

(5)A2B型的化合物:

H2O、H2S、Na2O、Na2S等;

(6)AB型的化合物:

CO、NO、HX、NaX、MgO、CaO、MgS、CaS等;

(7)能形成A2B和A2B2型化合物的元素:

H、Na与O;

3、结构特征:

(1)属于正四面体结构的物质:

CH4(SiH4、CX4);金刚石(晶体硅、SiO2)、NH4+、白磷等。

(2)属于直线型分子的是:

C2H2、CO2、CS2等。

(3)属于平面分子的有:

C2H4、苯等。

4、分子的极性:

(注意判断方法)

(1)常见的非极性分子:

CO2、CS2、CH4、CCl4、C2H4、C2H2、C6H6等

(2)常见的极性分子:

双原子化合物分子、H2O、H2S、NH3、H2O2等

三、重要的实验现象:

1、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1)火焰为蓝色或淡蓝色的是:

H2、CO、CH4、H2S、C2H5OH、S;

(2)火焰为苍白色的为:

H2在Cl2中燃烧;

(3)钠元素焰色反应呈黄色、钾素焰色反应呈黄色

2、沉淀现象:

(1)溶液中反应有黄色(或浅黄色)沉淀生成的有:

AgNO3与Br-、I-;S2O32-与H+、H2S溶液与一些氧化性物质(Cl2、O2、SO2等)、Ag+与PO43-;

(2)向一溶液中滴入碱液,先生成白色沉淀,进而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则一定含有Fe2+;

(3)与碱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必是Fe3+;

(4)产生黑色沉淀的有Fe2+、Cu2+、Pb2+与S2-;

(5)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一般是Mg2+和Al3+,加过量NaOH沉淀不溶解,则是Mg2+,溶解则是Al3+;

(6)加过量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者是SiO32-。

3、放气现象:

(1)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此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般是二氧化硫,原溶液中含有SO32-或HSO3-。

(2)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无气味的气体,且此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气体可能是CO2,原溶液中含有CO32-或HCO3-;若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为SO2;

(3)与碱溶液反应且加热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此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红,此气体中氨气,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4)电解电解质溶液时,阳极气态产物一般是Cl2或O2,阴极气态产物是H2。

4、变色现象:

(1)Fe3+与SCN-

、苯酚溶液、Fe、Cu反应时颜色的变化;

(2)遇空气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必为NO;

(3)Fe2+与Cl2、Br2等氧化性物质反应;

(4)酸碱性溶液与指示剂的变化;

(5)品红溶液与Cl2、SO2、次氯酸盐如NaClO、Ca(ClO)2,氯水、Na2O2等漂白剂的作用;

(6)单质碘遇淀粉变蓝;

(7)卤素单质在水中和在有机溶剂中的颜色变化。

(8)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H2S、SO2、不饱和烃类、活泼金属、碱类等。

5、热量变化:

(1)大多数的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弱电解质的电离、弱离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

(2)强酸和强碱溶于水时一般放热,盐溶于水时一般吸热,NaCl溶于水时热量变化不大。

(3)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二氧化碳与碳的反应、焦炭与水蒸汽反应吸热;

(4)酸碱中和、金属与酸、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空气

6、与水能发生爆炸性反应的有F2、K、Cs等。

7.特征反应现象:

白色沉淀[Fe(OH)2]灰绿色红褐色[Fe(OH)3]

四、重要的化工生产反应:

1、煅烧石灰石

2、水煤气的生产

3、纯碱的生产

4、氯碱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

5、盐酸的生产

6、漂白粉的生产:

将氯气通入石灰乳中

7、硫酸的生产(接触法)

8、硅酸盐工业(水泥、玻璃的生产)

9、合成氨生产

10、工业生产硝酸(氨氧化法)

11、金属的冶炼:

(1)钠的冶炼

(2)镁的冶炼(3)铝的冶炼(4)铁的冶炼(5)铝热反应

12、TNT的生产:

13、石油化工

14、酒精的工业生产(乙烯水化)

15、乙醛的工业生产(乙烯氧化、乙炔水化等)

16、乙酸的工业生产

17、葡萄糖的工业生产

18、皂化反应

五、化学中易挥发易变质的试剂小结:

(1)易挥发的试剂:

浓盐酸、浓氨水、低沸点有机物(如四氯化碳、苯、汽油、氯仿、甲醛溶液等)。

(2)易潮解或易水解的试剂:

氯化亚铁、氯化铁、硝酸铵、硫化钠、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铝。

(3)见光或环境温度高时易分解变质的试剂硝酸银、浓双氧水、碘化钾、漂白粉、氯水、溴水、浓硝酸、卤化银见光或环境温度高时易分解;

(4)易被氧化的物质(如H2S溶液、二氧化硫、亚硫酸盐、亚铁盐、I—、Br—、S2—)、

(5)易被还原的物质(如高锰钾、次氯酸盐、二氧化铅、硝酸、浓硫酸、双氧水)

(6)具有氧化性的试剂(如溴水、氯水、HNO3、KMnO4)不能用橡胶管、橡胶塞(会腐蚀)

六、解推断题的一般思维策略

  1.立足基础:

框图题重点考察元素及化合物的基础知识,立足于中学阶段常见物质与反应,故要熟练掌握一些代表性物质的基本性质:

如色、态、味、化学性质等。

夯实基础是求解推断题的前提。

及时的进行一些总结和记忆是非常有必要的。

  ⑴.焰色反应:

Na+(黄色)、K+(紫色)

  ⑵.浅黄色固体:

S或Na2O2或AgBr

  ⑶.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⑷.有色溶液:

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

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黄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

Cl2(黄绿色)、NO2与溴蒸气(红棕色)

  ⑸.特征反应现象:

  2.抓住特性:

很多物质表现出特殊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具有一些特征反应,或在反应中能产生特殊现象,以硫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例:

S为淡黄色固体,H2S与O2、X2、Fe3+、SO2反应可产生淡黄色单质硫;SO2可被Fe3+、X2氧化,也可使品红溶液褪色,这些特殊信息有助于确定题目的突破口。

又如:

A—

  若A为化合物,则A必为无氧弱酸的铵盐或不稳定弱酸的铵盐:

(NH4)2S或NH4HS;(NH4)2CO3或NH4HCO3;(NH4)2SO3或NH4HSO3。

若A为单质则为铝。

  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

  

(1)铵盐

  

(2)硝酸盐

  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1)单质

  

(2)化合物

  强烈双水解的物质:

  3.利用转化:

无机物

之间有一些重要的衍变关系,在物质之间按照一定规律反应时,会形成一定的特征的转化关系。

如:

  ⑴ 直线型转化:

  金属

碱性氧化物

  非金属

酸性氧化物

  

  ①

  ②

  ③

  ④

  ⑵ 交叉型转化:

  

  ⑶ 三角形转化:

  

  ⑷ 无机框图中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

  

  牢记一些重要的转化关系,在解题时可两相对照,寻找相似,确定范围。

  同时,对一些典型的反应还需要从反应类型上加以总结。

如置换反应:

  

(1)金属→金属

  

(2)金属→非金属

  (3)非金属→非金属

  (4)非金属→金属

  总结的过程中,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如置换反应可以按以上的角度总结也可以按是否是同族间的置换总结。

  4.应用数据:

物质转化时式量的变化、各元素含量、相对密度等数据都是解题的关键点,可综合物质结构、性质、相互转化关系进行推断,如CO→CO2,NO→NO2,SO2→SO3,转化时分子中都增加1个氧,式量变化均为16。

  5.把握信息:

题目给予的新信息可与旧知识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题干中的“常见”“过量”等字眼为推断限定了范围;而反应条件、某些物质的频繁出现等隐含信息即是解题的重要突破口。

  七、解推断题的一般方法    

  1.顺推法:

  顺推是根据题设条件和转化关系方框图,从最初反应物入手,利用给定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顺着转化关系往后推,从而解决问题。

  例1.图1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

  

   

                     附表 各物质的量

           C D  I

起始组成/mol     6 4 0

某时刻组成/mol    3 3 2

  物质A跟B反应

生成物E、F和G,物质C跟D反应生成物质I,某温下该反应起始和某时刻的反应混合物组成如附表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物质H的分子式_______;⑵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⑶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须注明反应条件)是________。

  分析:

本题首先给出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然后是电解产物间的作用。

最初条件意义清楚,故进行顺推。

饱和食盐水的电解产物是Cl2、H2、NaOH,其中两两反应可生成三种产物的是

Cl2、NaOH中的一种,C为H2,又B、C作用生成H物质,则B为Cl2,A为NaOH,H为HCl。

又由表中数据推知C、D、I三种物质在方程式中的系数比为(6-3)∶(4-3)∶(2-0)=3∶1∶2,因C为H2,则D为N2,I为NH3。

故参考答案为

  ⑴HCl;

  ⑵Cl2+2NaOH=NaCl+NaClO+H2O;

  ⑶3H2+N2

2NH3

  2.逆推法:

  有的推断题,最初条件意义并不明确,但某一结果有较明确的含义,求解时,从这一结果入手,采用逆推模式,逆向逐层推理,可顺利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2.某些金属氧化物跟熔融烧碱反应可生成盐,根据图2化学反应方框图填空:

  (1)单质F是________;

  (2)写出由E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_______;

  (3)溶液I中所含金属离子是________;

  (4)由C

E+F若改用浓酸,则不能选用的浓酸是(写分子式)________。

  分析:

从题设最初条件看,其意义并不明确,但从转化关系方框图中的结果“红褐色沉淀G”可知,其含义明确,故从此入手运用逆推。

由红褐色沉淀G逆推可知溶液E中含Fe2+,再由E逆推知单质C为Fe,单质F为H2;又由单质F(

H2)逆推知单质B可为金属Al或Zn或者为非金属单质Si,另由溶液I加NH3·H2O转化为沉淀J,J溶于强碱溶液,可确定单质B为Al,化合物A为铁的氧化物。

故参考答案为:

  (1)H2;

  (2)4Fe2++8NH3·H2O+O2+2H2O===4Fe(OH)3↓+8NH

  或Fe2++2NH3·H2O====Fe(OH)2↓+2NH

  4Fe(OH)2+O2+2H2O===4Fe(OH)3;

  (3)Al3+和Na+;

  (4)H2SO4或HNO3

  3.假想验证法:

  假设思维模式是由题设条件和转化关系图找出题目突破口,并对有关内容建立假设,然后将假设结果代入题中验证分析,由此可使问题得以解决。

假设模式的思维途径可表示为:

  

  例3.下图①~

分别代表反应中的一种物质,请填空白:

  (1)①、③、④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

  (2)⑧与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分析:

由题设条件“物质①受热分解得气体混合物”可判断①可能为浓HNO3或不稳定酸的铵盐等。

常见的不稳定酸的铵盐有NH4HCO3,(NH4)2CO3,NH4HSO3等。

假设①为NH4HCO3,则气体混合物将为NH3,CO2,H2O蒸气,代入题中可推知③为NH3,④为O2,②为CO2;又由转化关系可推知⑥为NO,⑦为NO2,⑧为HNO3,⑨、⑩一种为MgO,一种为C,因⑧⑨反应生成三种产物,则⑨为C。

以上结果都是符合题意的,可见假设①为NH4HCO3是成立的。

同理(NH4)2CO3亦合题意。

故参考答案为(1)①——NH4HCO3[(NH4)2CO3];③——NH3;④——O2;(2)C+4HNO3===2H2O+4NO2↑+CO2↑

【易错点点睛】

【1】有四种金属A、B、C、D,它们与浓HNO3反应时,只有A不反应,把这四种混合物加入盐酸,其中B、C溶解,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可得到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