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2094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教育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

教育学的含义: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

教育现象是正在从事着的教育实践,它包括各种形式、各种类型、各种模式的教育事实,还包括教与学过程中的教育因素和教育行为。

两条基本规律:

一是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的本质联系,最主要的是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相互制约规律;

二是教育与教育对象的本质联系,最主要的是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一、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国内)1、孔子:

《论语》

(1)重视教育的作用

(2)提倡“有教无类(3)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4)以六艺为教学内容(5)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6)主张自觉修养德行

2、《学记》—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2)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

(3)提出了教育教学原则(4)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辨证关系

(国外)1、苏格拉底的“助产术”:

苏格拉底讽刺、质疑

2、柏达图的《理想国》:

认为理想的社会应当由三个阶层构成,并且依靠四种美德维持。

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教育制度

3、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追求美德,“知识就是美德”。

4、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阶段——17至19世纪

1、英培根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2、捷克夸美纽斯(人称“教育学之父、教育史上的哥白尼”)1632年著《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

3、英洛克的《教育漫画》、法卢梭的《爱弥尔》、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德》4、德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5、德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多样化阶段——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

1、实验教育学:

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学》

2、文化教育学:

狄尔泰《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教育与文化》

3、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主张:

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

中国的陶行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即: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凯洛夫的《教育学》、中国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四、理论深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

1、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纳《教育过程》。

2、前苏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

3、法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

第二章

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1)广义:

凡是有意识地以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所有社会活动,都是教育。

(2)狭义:

即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3)最狭义:

指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的本质: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构成要素:

(一)教育者---教育者不等于教师。

教育者是指直接对求教者的素质发展起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兼职教师、家庭教师、家长。

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1、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和组织者,对整个教育活动起领导作用。

2、教育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和评价矫正者,对整个学习活动起着校正方向、调整内容、激发动力、教给方法的作用。

3、教育者的教育反映着社会的需求和人才规格,控制着整个教育过程的推进和教育反映着社会的需求和人才规格,因而教育者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发展质量。

4、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内容影响着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容,控制着学生活动的时间和效果,因而在教育活动中居主导地位。

(二)受教育者(学习者)----不等于学生。

广义的教育中,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在狭义的教育中,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学生。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

其一是说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首先是一个求知的个体。

其二,受教育者也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

其三,受教育者也是一个缺乏技能的个体。

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其一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主动性、选择性、需要性和意志性,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主导自己的行为。

其二受教育者在学习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除了继承、吸取以外,还有重组、创新、开拓的能力。

其三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受智力因素的制约,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这两种因素都制约着受教育者教育活动的进行速度、效益和质量。

(三)教育中介: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依据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包括教育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和环境等。

原始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性与无阶级性。

3.教育内容和形式贫乏而简单。

4.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朝,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

1、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能脱离生产劳动从事教育活动。

2、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章

政治与教育关系的性质:

1、政治和教育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2、政治和教育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3、政治和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

一、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一)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和享受权:

1、制约教育的领导权2、制约教育的享受权

(二)制约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总是由统治阶级制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带有明显的政治性。

(三)制约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往往是政治制度的翻版或浓缩。

2、政治对教育制度的改革起着定向、驱动和支持作用。

此外,政治还会制约教育(主要是德育)的内容。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一)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其一,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

其二,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二)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其一,教育的普及化与社会政治变革。

其二,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宏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

其三,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经济与教育关系的性质:

经济活动决定教育活动。

一、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1、经济状况构成了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发展教育的基础性条件:

人力、财力、物力——需要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经济水平对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有制约作用。

3、经济状况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在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中主要是通过教育经费投入来体现的。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1)  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

(2)  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教育通过创新、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四章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遗传:

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提供发展的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个体发展有一定影响。

(二)环境因素:

包括先天环境(胎内环境)和后天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

1、提供发展的内容和方向2、提供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同时也作出一定的限制。

3、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

(三)教育因素(主要探讨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1、规定个体发展的方向,起引导作用。

2、具有促进和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

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

(2)专门性。

(3)可控性。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客观世界产生的积极作用,它包括对客观世界能动的认识活动和改造实践两个方面。

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是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

教育如何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适应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身体的发展呈现两种顺序:

一是自上而下的顺序即所谓“头尾法则”;二是自中心而边缘的顺序即“远近法则”。

心理的发展也有顺序性,一般遵循这样的顺序:

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语言交往)、抽象思维;而每一种心理活动的发展也大致呈现出由简单而复杂、由低级而高级的顺序。

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身心发展总的来看是连续的,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特征又有质的差异,这就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的顺序性,教师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进行。

要“循序渐进”。

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切忌搞“一刀切”。

还要求作好各个教育阶段的衔接工作。

二、适应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1、不均衡性:

同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中发展不均衡-关键期;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

2、差异性:

相同方面发展水平、速度有差异;不同方面发展的差异。

根据不均衡性,教师应抓住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成熟期和关键期,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取得最佳效果。

根据差异性,教育应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三、适应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

处于一定社会环境和教育中的某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在身心发展阶段、顺序和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与速度大体是相同的。

可变性:

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教育和环境中的个体,身心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

教师要看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稳定性,把它作为施教的出发点和依据;同时又要看到可变性,尽量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充分挖掘潜力,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

小结:

各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的。

每种因素作用的大小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是不同的,对不同个体的作用也不一样。

不能孤立、片面、静止地看待它们,必须将其置于系统中,用系统、整体、动态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

第四章

教育目的的定义:

一定社会对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或规定。

教育目的的意义:

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活动的尺度;决定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个人本位论:

(1)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之需要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2)教育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自由地得到发展。

2、社会本位论:

(1)人的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

(2)教育只有一个总的目的,即教育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都得到某种激励和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3)教育的结果由教育的社会效益来衡量。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方针,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一)政治经济制度—主要依据

(二)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科学的发展水平。

(三)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

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社会思想、道德);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

(2)智育: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发展智力。

(3)体育:

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传授和学习健身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

(4)美育:

基本任务: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劳育:

基本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

各育之间的关系:

1、各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各育不能相互取代,应坚持各育并举。

2、各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各育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应坚持整体观点,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3、各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德育和智育的地位与作用更具有基础性。

第六章

教师职业的特点:

1、教师职业的多角色性2、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3、教师职业的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

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任务的复杂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2、创造性:

表现在因材施教上;表现在对教育教学运用、选择和处理上;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3、长期性:

从教师劳动的社会效益来看:

教师的劳动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这一活动的特点一是周期长,二是见效慢。

从教师劳动对学生的影响来看:

青少年学生某一具体的、局部的身心特点的发展变化也是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的。

4、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学校不可能控制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也不可能把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完全集中在学校内部,因而教师的劳动必然会具有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教师的基本素质:

1、教师的道德素养:

(1)教师的“爱”

(2)教师的教育责任感(3)教师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教师的知识素养:

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它们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两根支柱。

合理的智能结构是合格教师素质的基础。

3、教师的能力结构:

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调控能力;迅速而正确的判断能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

新时代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教育家的意识----现代教育更需要的是教育家式的教师而不是教学匠式的教师;2、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3、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4、稳定健康的身心素质----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5、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6、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

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人:

一个能动体;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需要获得成人的教育和关怀

(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者结合成整体

(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新型师生关系:

1、民主平等——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2、教学相长——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

3、相互激励

4、尊师爱生-------良好师生关系的保证

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理解学生;建立教师威信;善于同学生交往;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第七章

课程的概念:

广义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安排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课程是指一门教学科目(即学科)。

课程是教和学相互作用的中介和纽带,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的类型

根据教学内容是重知识体系还是重生活经验来分类,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这是课程的基本类型。

从课程的表现形式或者说影响学生的方式来区分,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

最主要的受社会需求、科学知识的进步和儿童身心的发展三方面制约。

(一)社会:

(1)对培养新的劳动者和新的政治继承人的需要;

(2)对更新课程内容的要求;(3)对课程设计思想的影响。

(二)知识:

(1)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着课程设置的水平、性质和特征。

(2)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顺序与普通学校开设的课程科目基本是同步的。

(3)自然科学新的发明和发现,对课程发展变化的方向、内容、结构和形式都有显著影响。

在社会科学方面也有类似情况。

(4)科学知识的分类对学校的课程内容,尤其是课程设置有着重大的影响。

(三)儿童:

(1)对课程目标的制约。

不同学段由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其课程目标也各异。

(2)对课程设置的制约。

(3)对教材编制的制约。

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

一、课程的设计: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的设置和安排。

包括制定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

中小学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课程的编制包括制定课程计划、编写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教材三个层次。

课程计划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

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学大纲(即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它具体规定了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是选择具体教材和编写教科书的主要依据。

教材是根据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制的、直接用于教和学的书籍与工具。

教材通常被称为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

分为:

(1)文字教材:

除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指导书)外,还包括学生的自学指导书,补充读物等;

(2)音像教材:

它包括录音磁带、幻灯片、电影片、录像磁带、音像磁盘等。

第八章

教学的定义:

广义上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上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

教学规律的定义:

教学规律是指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基本教学规律:

(一)教与学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规律

(二)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规律(四)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常用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指教学既要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又要结合科学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及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人生观教育。

贯彻要求:

(1)确保教学的科学性——搞好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

(2)根据教材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思想教育因素

(3)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践性原则):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要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贯彻要求:

(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

(2)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3)适当补充乡土教材

(三)启发式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

贯彻要求:

(1)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使其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以问发思;以理发思;以变发思;以情发思。

(3)发扬教学民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直观性原则:

教学中要利用学生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使学生对学习对象获得生动表象,深刻的理解教材,发展学生认知能力。

贯彻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依据教育目的、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实物直观手段,模像直观,言语直观)

(2)充分利用语言、板书、板画的直观作用

(3)直观要与启发喜欢积极思维相结合

(4)指导学生自制直观教具

(五)循序渐进原则:

按照科学系统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有计划、由步骤的使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贯彻要求:

(1)按教材系统进行教学

(2)教学时突出重点、难点,主次有别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六)巩固性原则:

教学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以利于有足够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或新的知识学习中.

贯彻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组织好复习和练习;教给记忆方法,发展记忆能力

(七)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进行教学,使学生能扬长避短,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尽可能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要求:

深入了解学生;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第九章

教学方法的定义:

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

建立在学生式主体地位之上;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语言性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二)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演示法、参观法

(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

(四)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五)以引导探索为主的方法:

自学指导法、研究法

确定教学方法的依据:

1、根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1)特定的目标往往要求特定的方法去实现。

(2)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

2、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目前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健康、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等领域。

这些领域的课程内容各有其特殊的性质和类型,它们所需的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必然有所不同。

也就是说课程内容的特点决定教学方法的选择。

此外,选择教学方法除了考虑不同领域知识差异外,还必须考虑同一领域内知识的具体差异。

3、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只有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需要和学习基础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高效率。

4、根据教师自身素养及所具备的条件: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教师自身的条件,能为教师理解和驾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则不然。

教师在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时,应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纳入考虑范围,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教学方法。

5、根据教学条件:

主要是指学校教学设备条件(实验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教学空间条件(教室、场地、实验室、活动室等)和教学时间条件等。

教学方法的应用:

1、要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2、要坚持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

3、要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4、坚持灵活性,渗透教育机智

第十章

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

指教师与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历史上几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第一阶段(16世纪—19世纪末):

个别教学班级教学

第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单一化多样化

(一)个别教学

(二)班级教学(三)分组教学(四)特朗普制

个别教学的定义:

在同一时间、空间里,教师只与单个形式发生教学关系的一种组织形式。

特点:

形式年龄不一,程度不齐;教学内容各自有别,教学进度不一致。

评价:

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效率低,进度慢,规模小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教学(班级授课)

1、定义:

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2、特点:

组织教学以课为单位;每堂课规定了一定时间和相对固定场所;课与课之间安排休息时间;每堂课只学习一门课程。

教学的辅助形式:

个别教学、小组教学、现场教学、活动教学、开放教学

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一个教师在同一时空向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形式进行教学。

教学环节:

从学的角度:

预习—听课—课后复习—练习—系统小结

从教的角度: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核评定

(一)备课:

[1]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先决条件;[2]备课过程也是教师学习和提高的过程;[3]备课有利于积累教学经验和提高教学能力

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三个工作)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3)设计教法

备课形式(三个计划):

(1)学期(学年)教学计划

(2)课题(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教案)

(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