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培训教材 最全面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1519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培训教材 最全面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消防培训教材 最全面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消防培训教材 最全面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消防培训教材 最全面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消防培训教材 最全面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培训教材 最全面doc.docx

《消防培训教材 最全面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培训教材 最全面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培训教材 最全面doc.docx

消防培训教材最全面doc

第一章、燃烧常识

火灾的定义和分类

火灾就是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根据燃烧对象可分为建筑火灾、露天火灾、交通运输火灾、山林与草原火灾等。

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及国家标准的规定,分为A、B、C、D四类火灾。

A类火灾:

指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和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

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

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直接财产损失,可分为:

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三类。

燃烧的本质和条件

燃烧俗称着火,系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苗和发烟的现象。

燃烧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可燃物、助燃剂和着火源。

可燃物:

指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助燃剂:

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质燃烧的物质。

另外,只有在可燃物和助燃剂充足,着火源有足够的温度的热量,三者同时具备并互相作用时,才会发生燃烧。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

1、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概念。

完全燃烧是指物质燃烧后产生不能继续燃烧的物质的燃烧。

不完全燃烧是指物质燃烧后产生还能继续燃烧的物质的燃烧。

2、燃烧产物对灭火的影响

物质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蒸汽和固体物质叫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的作用,并能为火情侦察提供参考依据。

但它能引起人员中毒、窒息,使人受伤,影响视线,还可能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

燃烧的类型

燃烧主要有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等。

1、闪燃与闪点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液态可燃烧物质表面会产生蒸汽,部分固态可燃物也因蒸发、升华或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和蒸汽。

这些可燃气体或蒸汽与空气混合面形成混合可燃气体,当遇明火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闪光,这就是闪燃。

引起液体闪燃的最低温度为闪点,它也是爆炸的温度下限。

闪燃虽是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但它是液体、固体可燃物发生火灾的危险信号。

根据液体珠闪点,其火灾危险性分为三类:

甲类:

指闪点在28℃以下的液体物质,如汽油、笨、乙醇(酒精)等。

乙类:

指指闪点在28℃-60℃之间的液体物质,如煤油、松节油等。

丙类:

指指闪点在60℃以上的液体物质,如柴油、桐油、润滑油等。

闪点低于或等于45℃的液态物质叫易燃液体,闪点大于45℃的易燃液体叫可燃液体。

2、着火

可燃特质在与空气共存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即引起燃烧,并在火源移开后仍能继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

3、自燃

自燃是物质不用明火点燃就能够自发着火燃烧的现象。

它分为自然燃烧和受热燃烧。

4、爆炸

(1)物理性爆炸

由于热作用,液体变为气体或蒸汽,使体积膨胀,压力急剧增高,大大超过容器本身的极限强度而发生的爆炸,这种爆炸称为物理性爆炸。

(2)化学性爆炸

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伴有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化学性爆炸。

第二章、灭火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冷却灭火法

冷却灭火法是根据与燃物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使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

用水冷却灭火,是扑求火灾的常用方法。

在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扑灭火灾外,还经常使用水冷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防止其达到燃点而着火;还可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等,以防止它们受热后变形或爆炸。

隔离灭火法

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质这个条件,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

采用隔离灭火法的具体措施很多,例如:

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质从燃烧区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出率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或液体;阻拦流散易燃、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造成阻止火势的空间地带;用水流封闭的方法等等。

窒息灭火法

窒息灭火法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氧)这个条件,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氧的含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

这种灭火法适用于扑救封闭的房间和生产设备装置内的火灾。

采取窒息的方法扑救火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燃烧的部位较小,容易堵塞封闭,在燃烧区域内没有氧化剂时,才可用这种灭火方法。

2、在采取用水淹没或灌注的方法灭火时,必须考虑到火场质被水浸泡后不致产生不良后果。

3、采取窒息方法灭火以后,必须在确认火已熄灭时,方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严防因过早地打开封闭的房间或生产装置;而使新鲜空气流入,造成复燃或爆炸。

抑制灭火法

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的链锁反应,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

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的干粉“1211”、“1202”等。

第三章、常用灭火剂的理化性质及灭火原理

一般建筑物火灾和木材、煤炭、粮草、棉麻等固体可燃物质以及原油、重油等液体可燃物质火灾,都可以用水扑救。

(一)水的灭火作用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

1、水能冷却燃烧物质。

2、水能隔绝空气,使燃烧窒息。

3、水在机械作用下有很大的冲击力,水流强烈地冲击火焰,使火焰中断而熄灭。

4、水能稀释某些液体,冲淡燃烧区内可燃气体的浓度,降低燃烧强度;能够浸湿未燃烧的物质,使之难以燃烧。

(二)水不能扑救下列物质和设备火灾

1、碱金属(如钾、钠)火灾;

2、金属碳化物、氢化物火灾;

3、三酸(硫酸、硝酸、盐酸)火灾不宜用强大的水流扑救;

4、比水轻或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火灾,原则上是不可以用水扑救的,但原油、重油可以用喷雾水流扑救;

5、熔化的铁水、钢水;

6、高压电气装置火灾,在没有良好的接地设备或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

泡沫

泡沫灭火的原理,是利用泡沫比易燃和可燃液体轻,覆盖在着火的液面上,阻挡液体的蒸汽进入燃烧区,阻止空气与着火液面接触,防止热量向液面传导,并能吸收一定的热量,从而使燃烧停止。

化学泡沫是扑救油类火灾的有效灭火剂,能扑救石油、石油产品以及其它许多油类火灾。

但是醇类、醚类、酮类等水溶性液体,不宜用化学泡沫扑救。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不导电、不含水分、不污损容器设备。

因此,它适用于扑救电气设备、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火灾,以及范围不大的油类、气体和一些不能用水扑救的物质的火灾。

二氧化碳不能扑救金属钾、钠、镁、铝和金属氢化物等物质的火灾;也不易扑救本身能供给氧的物质火灾(如销酸纤维等)和某些物质(如棉花等)内部的阴燃。

干粉

它能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电气设备火灾,也能扑救木材、纸张、橡胶、棉袋、纤维等可燃固体物质火灾。

第四章、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干粉灭火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应右手提灭火器的提把,注意占据上风方向,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首先左手拔掉保险销,再用左手握住喷射软管前端的喷嘴,右手压下压柄并对准燃烧处喷射。

灭火时,应把喷嘴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并迅速向前推进,直到火焰全部扑灭。

1211灭火器

手提灭火器提把,首先左手拔掉保险销,然后托住灭火器底部,然后右手握紧压把,对准燃烧处喷射。

灭火时,应把喷嘴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并迅速向前推进,直到火焰全部扑灭。

灭火时应注意的问题

1、灭火器在喷射过程中应保持直立状态,不允许水平和颠倒使用;

2、在室外使用时,应注意占据上风方向喷射;

3、在狭小的室内空间灭火时,灭火后应迅速撤离;

4、要注重防止复燃。

第五章、燃伤急救处理

火烧伤急救

现场烧伤处理最要紧的是尽快消除皮肤受热:

1、用自来水等清水充分冷却烧伤部位;

2、解脱衣服务队,与皮肤粘连时,剪去未粘部分;

3、充分冷却后,为防止感染,应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布等包裹伤面,并很快治疗;

4、需要转送医院时,尽可能用清洁水浸湿的手巾等敷在伤口上冷却。

穿着衣服时由外面充分冷却;

5、对呼吸道烧伤者,注意疏通呼吸道,防止异物堵塞。

化学药品烧伤急救

化学药品烧伤时,最有效的处理办法是,脱去衣服,用大量自来水、井水等清洁冷水冲洗烧伤人员,一方面冲洗掉化学药品,消除烧伤,外加由于用水清洗,可使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化学药品的吸收。

电烧伤急救

1、迅速关闭电源,使伤者脱离电源;

2、伤员转移至通风处,松开衣服,检查发现呼吸停止时,施行人工呼吸;

3、同时进行全身及胸部降温;

4、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5、对伤口用消毒布包裹、出血时用止血带、止血药品等包扎处理。

第六章、扑救各类物品火灾的基本方法

爆炸物品

1、迅速判断和查明再次发生爆炸的可能生和危险性,紧紧抓住爆炸后和再次发生爆炸之前的有利时机,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力制止再次爆炸的发生。

2、不能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力。

3、如果有疏散可能,人身安全上确有可靠保障,应迅即组织力量及时疏散着火区域周围的爆炸物品,使着火区周围形成一个隔离带。

4、扑救爆炸物品堆垛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

5、灭火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尽量利用现场的地形、地物作为掩蔽体或尽量采用卧姿射水;消防车辆不要停靠离爆炸物品太近的水源。

6、灭火人员发现有发生再次爆炸的危险时,应立即向现场指挥报告,现场指挥应立即作出准确判断,确有发生再次爆炸征兆或危险时,应立即下达撤退命令。

灭火人员看到或听到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至安全地带,来不及撤退时,应就地卧倒。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1、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灭火,即使在扑救周围火势以及冷却过程中不小心把泄漏处的火焰扑灭了,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也必须立即用长点火棒将火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

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2、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3、如果火势中有压力容器或有受到火焰辐射热威胁的压力容器,能疏散的应尽量在水枪的掩护下疏散到安全地带,不能疏散的应部署足够的水枪进行冷却保护。

为防止容器爆裂伤人,进行冷却的人员应尽量采用低姿射水或利用现场坚实的掩蔽体防护。

对卧式贮罐,冷却人员应选择贮罐四侧角作为射水阵地。

4、如果是输气管道泄漏着火,应首先设法找到气源阀门,阀门完好时,只要关闭气体阀门,火势就会自动熄灭。

5、贮罐或管理泄漏无效时,应根据火势大小判断气体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气囊塞、粘合剂、弯管工具等)。

6、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即可能水扑救火势,也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但仍需用水冷却烧烫的罐或管壁。

火扑灭后,应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泄漏出来的气体。

7、一般情况下完成了堵漏也就完成了灭火工作,但有时一次堵漏不一定能成功,如果一次堵漏失败,再次堵漏需一定时间,应立即用长点火棒将泄漏处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以防止较长时间泄漏出来的大量可烯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从而潜伏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准备再次灭火堵漏。

8、如果确认泄漏口很大,根本无法堵漏,只需冷却着火容器及其周围容器和可燃物品,控制着火范围,直到燃气燃尽,火势自动熄灭。

9、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腰三角形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

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到安全地带。

10、气体贮罐或管道阀门处泄漏着火时,在特殊情况下,只要判断阀门还有效,也可以违反常规,先扑灭火势,再关闭阀门。

一旦发现关闭已无效,一时又无法堵漏时,应迅即点燃,恢复稳定燃烧。

易燃液体

1、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漂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

2、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

3、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

小面积(一般50M2以内)液体火灾,一般可以用雾状水扑灭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一般更有效。

大面积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剂扑救。

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

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扑灭。

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

比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在液面上灭火。

用泡沫也有效。

用干粉扑救,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

最好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

具有水溶性的液体(如醇类、酮类等),虽然从理论上讲能用水稀释扑救,但用此法要使液体闪点消失,水必须在溶液中占很大的比例,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水,也容易使液体溢出流淌,而普通泡沫又会受到水溶性液体的破坏(如果普通泡沫强度加大,可以减弱火势),因此,最好用抗溶生泡沫扑救,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也需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

4、扑救毒害性、腐蚀性或燃烧产物毒害性较强的易燃液体火灾,扑救人员必须佩戴防护面具,采取防护措施。

5、扑救原油和重油等具有沸溢和喷溅危险的液体火灾,必须注意计算可能发生沸溢、喷溅的时间和观察是否有沸溢、喷溅的征兆。

指挥员发现危险征兆时应立即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

扑救人员看到或听到统一撤退信号后,应立即撤至安全地带。

6、遇易燃液体管道或贮罐泄漏着火,在切断蔓延方向,把火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时,对输送管道应设法找到并关闭进、出阀门,如果管道阀门已损坏或是贮罐泄漏,应迅速准备好堵漏材料,然后先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雾状水等扑灭地上的流淌火焰,为堵漏扫清障碍,其次再扑灭泄漏口的火焰,并迅速采取堵漏措施。

与气体堵漏不同的是,液体一次堵漏失败,可连续堵几次,只要用泡沫覆盖地面,并堵住液体流淌和控制好周围着火源,不必点燃泄漏口的液体。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

1、1、2,4—二硝基苯甲、二硝基萘、萘等是能升华的易燃固体,受热发出易燃蒸汽。

火灾时可用雾状水、泡沫扑救并切断火势蔓延途径,但应注意,不能以为明火焰扑灭即已完成灭火工作,因为受热以后升华的易燃蒸汽能在不知不觉中飘逸,在上层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尤其是在室内,易发生爆燃。

因此,扑救这类物品火灾千万不能被假象所迷惑。

在扑救过程中应不进向燃烧区域上空及周围喷射雾状水,并用水浇灭燃烧区域及其周围的一切火源。

2、黄磷是自燃点很低在空气中能很快氧化升温并自然物品。

遇黄磷火灾时,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

对着火的黄磷应用低压水或雾状水扑救。

高压直流水冲击能引起黄磷飞溅,导致灾害扩大。

黄磷熔融液体流淌时应用泥土、砂袋等筑堤拦截并用雾状水冷却,对磷块和冷却后已固化的黄磷,应用钳子钳入贮水容器中。

来不及钳时可先用砂土掩盖,但应作好标记,等火势扑灭后,再逐步集中到储水容器中。

3、少数易燃固体和自燃物品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如三硫化二磷、铝粉、烷基铅、保险粉等,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处理。

宜选用干砂和不用压力喷射的干粉扑救。

遇湿易烯物品

1、首先应了解清楚遇湿易燃物品的品名、数量、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燃烧范围、火势蔓延途径。

2、如果只有极少量(一般50g以内)遇湿易燃物品,则不管是否与其他物品混存,仍可能大量的水或泡沫扑救。

水或泡沫刚接触着火点时,短时间内可能会使火势增大,但少量遇湿易燃物品燃尽后,火势很快就会熄灭或减少。

3、如果遇湿易燃物品数量较多,且未与其他物品混存,则绝对禁止用水或泡沫等湿性灭火剂扑救。

遇湿易燃物品应用干粉、二氧化碳扑救,只有金属钾、钠、铝、镁等个别物品用二氧化碳无效。

固体遇湿易燃物品应用水泥、干砂、干粉、硅藻土和蛭石等覆盖。

水泥是扑救固体遇湿易燃物品火灾比较容易得到的灭火剂。

对遇湿易燃物品中的粉尘和镁粉、铅粉等,切忌喷射有压力的灭火剂,以防止将粉尘吹扬起来,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导致爆炸发生。

4、如果其他物品火灾威胁到相邻的遇湿易燃物品,应将遇湿易燃物品迅速疏散,转移至安全地点。

如因遇湿易燃物品较多,一时难以转移,应先用油布或塑料膜等其他防水布将遇湿易燃物品遮盖好,然后再在上面盖上棉被并淋上水。

如果遇湿易燃物品堆放处地势不太高,可在其周围用土筑一道防水堤。

在用水或泡沫扑救时,对相邻的遇湿易燃物品应留有一定的力量监护。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1、迅速查明着火或反应的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以及其它燃烧物的品名、数量、主要危险特性、燃烧范围、火势蔓延途径、能否用水或泡沫扑救。

2、能用水或泡沫扑救时,应尽一切可能切断火势蔓延,使着火区孤立,限制燃烧范围,同时应积极抢救受伤或被困人员。

3、不能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时,应用干粉、或用水泥、干砂覆盖。

用水泥、干砂覆盖应先从着火区域四周尤其是下风等火势蔓延覆盖起,形成孤立火势的隔离带,然后逐步向着火点进逼。

由于大多数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遇酸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爆炸,如过氧化钠、过氧化钾、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二苯甲酰等。

因些专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这类物品的单位和场合对泡沫和二氧化碳也应慎用。

毒害品、腐蚀品

1、灭火人员必须穿着防护服,佩戴防护面具。

一般情况下采取全身防护即可,对有特殊要求的物品火灾,应使用专用防护服。

考虑到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范围的局限性,在扑救毒害品火灾时应尽量使用隔绝式氧气或空气面具。

为了在火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

2、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限制燃烧范围。

毒害品、腐蚀品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灭火人员在采取防护措施后,应立即投稿寻找和抢救受伤、被困人员的工作。

并努力限制燃烧范围。

3、扑救时应昼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

4、遇毒害品、腐蚀品容器泄漏,在扑灭火势后应采取堵漏措施。

腐蚀品需用防腐材料堵漏。

5、浓硫酸遇水能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沸腾飞溅,需特别注意防护。

扑救浓硫酸与其他可燃物品接触发生的火灾,浓硫酸数量不多时,可能大量低压水快速扑救。

如果浓硫酸量很大,应先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然后再把着火物品与浓硫酸分开。

放射性物品

1、先派出精干人员携带放射性测试仪器,测试辐射(剂)量和范围。

测试人员应尽可能地采取防护措施。

对辐射(剂)量超过0.0387C/kg的区域,应设置写有“危及生命、禁止进入”的文字说明的警告标志牌。

对辐射(剂)量小于0.0387C/kg的区域,应设置写有“辐射危险、请勿接近”警告标志牌。

测试人员还应进行不间断巡回监测。

2、对辐射(剂)量大于0.0387C/kg的区域,灭火人员不能深入辐射源纵深灭火进攻。

对辐射(剂)量小于0.0387C/kg的区域,可快速出水灭火或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扑救,并积极抢救受伤人员。

3、对燃烧现场包装没有破坏的放射性物品,可在水枪的掩护下佩戴防护装备,设法疏散,无法疏散时,应就地冷却保护,防止造成新的破损,增加辐射(剂)量。

4、对已破损的容器切忌搬运或用水流冲击,以防止放射性沾染范围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