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动物习语看中西文化异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0950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英汉动物习语看中西文化异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英汉动物习语看中西文化异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英汉动物习语看中西文化异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英汉动物习语看中西文化异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英汉动物习语看中西文化异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英汉动物习语看中西文化异同.docx

《从英汉动物习语看中西文化异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英汉动物习语看中西文化异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英汉动物习语看中西文化异同.docx

从英汉动物习语看中西文化异同

从英汉动物习语看中西文化异同

摘要:

习语是一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其中动物习语是习语中很重要的一部

分。

由于地理环境、宗教、风俗习惯、价值观和民族喜好的不同,人们对某些动物习语的熟悉程度和理解也不尽相同,这便导致了英汉动物习语中意义的异同。

文章从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物习语着手,探求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从而揭示其丰富、幽默的内涵及所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进而能更加准确、传神地进行中西文化交际。

关键词:

习语;英语;汉语;动物;差异

引言

美国哲学教授H.P.Grice在他的􀀁MEANING􀀁一书中把话语的意义分为自然意义(natural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meaning)两种。

话语的非自然意义指人们意欲表达的意义,即在特定的场合下表达出交际者意图的语用隐含意义。

这就是Grice的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implication)理论的基础。

那么,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语文章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

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1]。

对习语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掌握真实语言,了解语言背后所隐藏着的丰富而有趣的文化信息。

而动物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

动物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

1习语的特征

所谓动物词汇,是表示动物的单词和包括这些单词的短语和其他成语[2]。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以及典故等。

习语具有内涵的丰富性、音韵的和谐性、意义的独立性、寓意的形象性等特点,而通俗点说􀀁词不对意􀀁是它最为显著的特征。

英汉习语源于生活,纷繁浩瀚,源远流长,文化信息异常丰富。

语言学家帕默尔(Palmer)说过:

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

[3]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都包含了大量的习语。

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不难发现英汉两种语言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创造了极其丰富的习语。

在这些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与动物有关。

因此,这些极具特色的动物习语是学习者理解中西民族文化和实现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把钥匙。

2.英汉习语中相同或相似的动物习语

由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大致相似,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生活经历、思想认识上所存在的共性。

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去认识动物,自然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赋予动物习语相同的文化内涵及特征。

例如:

2.1狐狸fox

这个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会引起􀀁精明,狡猾,多疑􀀁的联想。

汉语里􀀁狐媚,狐假虎威等词多带贬义,战国策楚策中狐假虎威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狐狸会利用自己的狡猾使自己在关键时刻虎口逃生,化险为夷。

英语中的fox也表示诡计多端之义,如:

Don’ttrustthatman.Heisasoldfox.(不要相信那个人,他是只狡猾的狐狸)。

2.2猪pig

这个词往往含有肥胖、肮脏的意义。

Makeapigofoneself(猪一样的饭量),asfatasapig肥得像猪,asdirtyandgreedyasapig(又脏又馋)

2.3鹦鹉parrot

这个词用于表达善于学舌,常用于指代随声附和、人云亦云的人,如asaparrot鹦鹉学舌。

2.4蜜蜂bee

它是一种勤勉的动物,所以英语中形容人忙碌时喜欢说asbusyasabee。

在中国,蜜蜂同样是忙碌勤勉的象征,如􀀁墙外蜜蜂去又来,可怜终日太忙生。

2.5驴子ass

用它来形容那些愚蠢、没有头脑的笨蛋,使自己出洋相、干蠢事(makeanassofoneself)。

2.6孔雀peacock

它是傲慢和自我炫耀的代表。

英语中有asproudasapeacock(孔雀般骄傲),playthepeacock(沾沾自喜)之说。

在中国,孔雀常被认为是虚荣心强、爱与人比美的动物。

2.7蛇snake

在中国带蛇的习语表明了蛇的可恶可憎的形象,如􀀁强龙斗不过地头蛇􀀁等等。

在西方人眼中,蛇是与丑与恶联系在一起的。

比如:

asnakeinthegrass意为阴险毒辣的人,asnakeinsb’sbosom意为对某人恩将仇报的人。

2.8老鼠rat/mouse

老鼠在英汉习语中多含贬义。

因此中文中说: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英文中也有对应的:

Aratcrossingthestreetischasedbyall。

2.9􀀁􀀂狼woof在中西文化中同样被认为是可恨的动物,多为贬义。

如Hewasverydangerous,likeawolfinsheep’clothing,他非常危险,像一只披着羊皮的

狼。

2.10羔羊lamb

在中西文化中均被视为一种性情极顺服、温顺的动物。

如Sheclosedthewindowslikealamb,她顺从地关上了那些窗户。

2.11公牛bull

中西文化中都有将其视为莽撞的动物。

如Hewentaboutthejoblikeabullinachinashop,他干这种活就想公牛进了瓷器店那样莽撞。

3􀀁动物习语在英汉语言中的差异比较及其

原因

语言本身的因素,指的是英汉语言和词义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英语词义灵活,突出表现为一词多义。

汉语语义比较固定,用词讲求精确、规范、严谨,历来以词义多流变、重晦谲为不法,诫绝生造词义[4]。

习语是赋予色彩的语言形式,它以幽默、风趣的笔调来记载、传承、反映、考证,甚至可以重现中西民族文化。

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了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习语以不同的文化内涵。

究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历史地理环境

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特定的文化又产生特定的表达方式。

因此出现了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英汉动物对应习语空缺的现象。

以􀀁鱼􀀁Fish这个词为例。

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的生活与海洋和水密切相关,因此,许多英语习语与大海和渔业有关。

如:

coolfish(冷漠的人)poorfish(可怜虫),drinklikeafish(很会喝酒),asmuteasafish(默不作声),bigfish(大亨),dullfish(枯燥无味的人),makefishofoneandfleshofanother(厚此薄彼,偏爱一方),haveotherfishtofry(另有企图),likeafishoutofwater(处在陌生的环境中不自在)等等。

相反,中国除了东南部省份沿海外,其余版图都被大陆所包围,海文化也相对较弱,所以含有鱼的汉语习语也是凤毛麟角,缺乏丰富的联想意义,用其比喻人更是少之又少,较常见的就是取用鱼的谐音:

年年有余(鱼)。

3.2风俗习惯

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于同一种动物会产生不同的思想感情,逐渐形成了一种􀀁宠物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因此宠物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

3.2.1蝙蝠bat

在英语国家里,民间认为bat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它总是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

所以英语中凡带有bat的习语都含有贬义,如havebatsinthebelfry(古怪的),asblindasabat(有眼无珠)[5],bat成了睁眼瞎的典型形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因其中蝠字与福字同音,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幸福、福运的象征。

3.2.2喜鹊

英语中magpie的形象却是一种叫声鼓噪,爱往巢里叼乱七八糟东西的鸟。

实际喻义是唠叨、饶舌、叽叽喳喳、嘴巴不闲的人。

而喜鹊(magpie)在汉语中是一种吉祥之鸟。

传说每年7月7日,牛郎织女银河相会,喜鹊群集搭桥。

人们把它与喜事、吉利、运气联系在一起,喜鹊临门是令人高兴的事。

3.2.3猫头鹰owl

从习语aswiseasan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asagraveasaowl(像猫头鹰一样严肃)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对于猫头鹰所特有的喜爱程度。

在中国因为它叫声难听而被认为是不祥之物,是让人产生厌恶感的动物。

3.2.4马horse和牛cattle

马(horse)和牛(cattle)在中英两国的词汇习语中都不少,且一般都属于正面形象。

然而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汉英两民族对同一概念产生不同的联想。

中国自古以牛耕为主,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因而形容力气大,汉语有力大如牛,英语则是asstrongasahorse(力大如马)。

再如比喻奉献,汉语用老黄牛,如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英语则说worklikeahorse(像马一样苦干)。

3.2.5狮子lion和老虎tiger

狮子在西方被称为百兽之王,英国的国徽上面和英国王室的纹章上有都狮子图像,British

Lion表示雄狮英国。

在特定的场合beardthelion就可以用来表示冒犯英国人,而twistthelionstail表示藐视英国,侮辱英国。

还有tobeardthelioninhisden(虎口拔牙),alionintheway(可怕的障碍),toplaceonesheadinthelionsmouth(置身于危险的境地)等习语。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狮子就远没有那么多的联想,它只不过是一种凶猛强悍的食肉动物而已,反倒是老虎能够引发国人类似的联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百兽之王非虎莫属,虎才是王者威猛力量的象征。

3.3历史典故和寓言神话

古代寓言故事中有不少动物的寓言典故。

而汉语中的动物习语主要来源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经传典籍、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例如􀀁守株待兔、叶公好龙􀀁等源于寓言故事。

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这些是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对等习语的。

3.3.1鸳鸯mandarinduck

鸳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候鸟,它羽色绚丽、悠闲自得、雌雄偶居不离,以喻指夫妻、情侣、忠贞不渝的爱情等。

例如鸳鸯戏水。

但是鸳鸯一词在英语里只是一种鸭子,根本没有任何特殊的象征意义,因此在许多典籍英译中,为了避免误解、澄清语意,鸳鸯就被转译成了lovebirds。

3.3.2蚕silkworm

蚕silkworm产于中国。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高度颂扬了蚕的奉献精神,蚕的这一特定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刻印在中国人的心里。

可是silkworm在英国人的眼里充其量不过是一只小虫,在英语中也很难找到对应的动物习语。

3.3.3天鹅swan

据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Apollo)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由此产生了毕达哥斯寓言:

所有杰出诗人的灵魂都进入天鹅体内。

后人就用swansong􀀁来比喻诗人、作曲家、演员等的最后作品。

而在中国古往今来天鹅被赋予尊贵、吉利的象征,例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丑小鸭变白天鹅等。

3.3.4蟋蟀cricket

英语中的cricket和汉语里的蟋蟀同指一种昆虫,但蟋蟀在西方文学作品中,是安逸、舒适和快乐的象征。

如莎士比亚的歌剧亨利四世中就有􀀁asmerryasacricket(像蟋蟀一样快活)这一习语,随后英国人就一直沿用至今。

而在汉语言里蟋蟀并无特殊意义,更不可能体现在习语中。

3.4􀀁宗教信仰方面

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信仰亦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习语更能折射出宗教对语言所产生的影响。

英国的主要宗教是基督教,许多英语谚语、俗语等都和基督教有着密切关系。

而中国是一个多神教的国家,尤以佛教为主。

中西方对动物词汇应用的不同也体现了宗教文化。

3.4.1龙dragon

圣经启示录中的龙是魔鬼撒旦的化身,thegreatdragon即指撒旦。

龙在西方也是战争的象征。

而在汉语文化里却有着完全相反的意义。

中国古代有4种神灵动物信仰,其中之一便有龙。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古人称君主为真龙天子,认为他们是龙的化身。

同时,龙含有祥和福瑞吉祥如意􀀁之意。

另外,龙还喻指才能优异、杰出非凡的人,如藏龙

卧虎望子成龙。

总之,龙在东方文化中皆是褒义。

3.4.2羊、山羊sheep、goat

由于圣经的影响,sheep和goat在英语中的形象截然不同。

前者比喻好人,后者比喻坏人。

语中有关goat的成语,大多贬义。

如:

toplaythegoat=playthefool(瞎胡闹)等等。

圣经说牧羊人要分辨绵羊和山羊,把绵羊安置右边,山羊左边。

据说野山羊常混进羊群里,引诱绵羊,故牧养人必须把它们区分开来,以免混淆。

有一成语便区别好坏,分清良莠。

由此,人们用toseparatethesheepfromthegoats这个成语,来比喻todividegoodorusefulpeoplefrombadoruseless。

在中国文化中,绵羊和山羊都是羊,并没有特殊喻意。

3.4.3麒麟unicorn

英语中所谓的麒麟叫独角兽(unicorn),富有很强的宗教喻义。

在基督教中,独角兽象

征耶稣基督的圣洁和神圣,也象征基督教的福音书(Gospel)。

威严的独角兽也是苏格兰的象征,所以英国王室纹章的动物图像由雄狮(象征英格兰)和独角兽组成,称作LionandUnicorn。

在汉语文化里,麒麟历来是祥瑞、高贵的象征。

汉语中还用􀀁凤毛麟角􀀁来喻指稀罕可贵的事物或人才。

3.5民族特有的喜好、禁忌

从习语的内涵的角度观察英、美民族所特有的喜好、禁忌等知识也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审美价值取向和社会心理的差异往往会是相同的动物词汇在英汉语中产生截然不同的意义内涵。

3.5.1狗dog

在英汉语言中狗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但其文化内涵意义却差异甚大。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狗的贬义形象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

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

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

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

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doghas

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6]。

3.5.2猫cat

cat也是西方人宠物文化􀀁的重要成员。

人们多用cat来形容女人,称之为she,模特儿走的舞台步就叫catwalk(猫步),oldcat指脾气坏的老太婆,barberscat指面有病容饥色的人。

儿童们常用copycat来指􀀁看样学样的人,抄袭别人的人。

汉语中对猫没有太多的联想,我们常说某个小孩吃猫食,是说这个小孩的饭量小,还说积习难

改的人猫改不了吃腥。

3.5.3鸟bird

西方人关于bird的联想非常丰富,他们喜欢以bird喻人。

在英国俚语中,bird还指少女、美女、少妇、女朋友,anoddbird是一个古怪的人,Birdbrain指愚蠢、轻佻的人,alittlebird指消息灵通的人,暗中提供消息的人,birdsofafeather指志趣相投的人。

西方人还以bird喻事,abirdinthebush指未到手的东西、未成定局的事情,a

birdinhand则正相反;在俚语中,getthebird指被嘘,被喝倒彩,被解雇。

汉语中对鸟的联想也没有这么丰富。

3.5.4熊bear

熊在中国人和西方人头脑中产生的联想意义更是大相径庭。

中国人一谈到与熊有关的词汇就会想起窝囊、没本事等文化内涵,如瞧他那熊样、真熊等贬义词。

而在英语中的bear可形容有特殊才能的人,如:

Heisabearatmath,他是个数学天才。

4结语

动物习语是文化的产物,他们蕴涵了太丰富的文化知识。

从以上主要动物习语的比较,我们了解了中英动物习语承载的文化信息。

我们也知道,尽管英汉习语在起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在影像的选择和内涵意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

异。

[7]对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内涵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汇都不仅仅是代表动物形象的符号,同时也反映出了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内涵,只有深入地了解英汉民族文化异同,才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并且通过对动物习语内涵的学习能够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所以,我们不但要具备双语能力,更要会认识语言对于人类文化的重要性,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而促进跨文化的言语交际,并不断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参考文献:

[1]徐连春.英语辅导报-高中教师版[N].2004~2005(16).

[2]IvorHEvans.BrewersDictionaryofPhraseandFable[M].London:

CassellPublishersLtd,1975.

[3]Palmer,Frank.LiteratureandMoralUnderstanding:

APhilosophi

calEssayonEthics,Aesthetics,EducationandCultare[M].Oxford:

ClarendonPress,1922:

124.

[4]邵志洪.英汉颜色词使用的比较从八十年代英汉颜色词

说起[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4

(1):

220-221.

[5]TheOxfordAdvancedLearner􀀁sDictionaryofcurrentEnglishwithChineseTranslation[M].TheCommercialPressOxfordUniversityPress,1988.

[6]梁爱民.汉英习语语言文化渊源新探[J].山东外语教学,2003

(6):

54.

[7]缪昌义.英汉习语文化差异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04(4):

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