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208083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第十二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12第十二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12第十二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12第十二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12第十二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第十二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邓.docx

《12第十二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第十二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第十二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邓.docx

12第十二章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邓

第十二章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

第一节工业厂区施工控制测量

为工业厂区勘测设计阶段施测地形图而布设的测图控制网,主要是从测量地形图来考虑的,这些控制点的分布、密度以及精度,都难以满足建筑物施工时测设的要求,而且从勘测到施工阶段,一般要历经一段时间,控制点可能丢失。

因此,施工以前,必须在工业厂区布设专门的施工控制网,作为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依据。

为建立施工控制网而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控制测量。

这样做的优点在于:

(1)可以保证工业厂区各建筑物的相对位置满足设计的要求,避免测量误差的累积。

(2)藉助于控制点可以将厂区的建筑物分成若干片,便于分批分期地组织施工。

施工控制网的布置形式应便于建筑物的放样。

大型工业场地上的施工控制网通常分两级布设:

厂区控制网和厂房矩形控制网。

前者主要用来放样厂房轴线和各种管线。

在厂区控制网的基础上布置的厂房矩形控制网是工业厂区的二级控制,它用于放样厂房的细部尺寸、位置。

一、厂区控制网

厂区控制网可根据具体情况布设成导线或三角网。

关于导线与三角网的布置形式和施测方法,我们在第八章中已经作了较详细的阐述,下面我们着重介绍工业建筑场地常用的建筑方格网的布设和施测方法.

1、建筑方格网的布设和主轴线的选择

建筑方格网常由正方形或矩形组成。

如图12—1所示,为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上建筑群的一部分,各建筑物相互平行。

为放样建筑物各轴线的位置,应在总平面图上布置建筑方格网。

布置时应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上各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管线的布设,结合施工现场的地形情况,先选定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然后布置方格网。

当厂区面积较大时,方格网本身又可分为两级,首级为基本网,可采用“+”字形,“口”字形或“田”字形,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密。

如厂区面积不大时,应尽可能布置成全面方格网(图12—2)。

设计方格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方格网的主轴线应选择在整个厂区的中部,并与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平行。

(2)方格网的折角应严格成90°。

(3)正方形格网的边长一般为100~200m;矩形格网的边长视建筑物的大小和分布而定,一般为几十米至几百米的整数长度。

(4)相邻方格网点之间应保持通视,便于量距,埋设的标点应能长期保存。

图12—1中,MN、CD为建筑方格网的纵横主轴线,它是建筑方格网扩展的基础。

当厂区较大、主轴线较长时,我们可以只测设其中的一段(如图12—1中的AOB段),A、O、B是主轴线的定位点,称为主点。

图12—1建筑方格网图12—2全面方格网

2、确定各主点的施工坐标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设计建筑方格同时,应使其主轴线与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平行。

为了便于计算与放样,我们常在设计总平面图上建立施工坐标系,令其坐标轴的方向与建筑物主轴线的方向平行,并将坐标原点设在总平面图的西南角,使所有建筑物的设计坐标与主点坐标都为正值,这样,施工坐标系即为设计坐标系。

将主轴线上的主点测设于地面上,通常是根据工业厂区内已有的测量控制点来进行的,而这些测量控制点的坐标系统大多为国家坐标系或当地的城建坐标系,它与施工坐标系常常不一致,因此,由测量控制点测设主点,必须将主点的施工坐标换算为测量坐标,以使坐标系统一致,这就存在着坐标换算的问题,关于坐标换算见十一章。

3、建筑方格网主轴线的测设

(l)主点的测设

如图12—3所示,点1、2、3为测量控制点,A、O、B为建筑方格网主轴线的主点,欲将主点A、O、B测设于地面,首先在施工总平面图上求得A、O、B的施工坐标,然后换算为测量坐标,将控制点及主点坐标输入全站仪,由测量控制点1、2、3分别测设出A、O、B三个主点的概略位置,以A′、O′、B′表示(图12—4),为便于调整点位,在测量的概略位置埋设混凝土桩,并在桩的顶部设置一块10×10cm的铁板。

图12—3主点的测设图12—4主点的调整

(2)调整

由于测设的误差,三主点A′、O′、B′一般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需要检查与调整。

为此,在主点O′上安置全站仪,精确地测量∠A′O′B′的角度β,如它与180°之差超过10″,应进行调整。

调整时,将A′、O′、B′三点按图12—4中所示的箭头方向各移动一个微小的改正值δ,使A、O、B三点成一直线,δ值可按下式计算:

(10-1)

式中a、b分别为AO、OB的长度。

公式(12—1)的推导如下:

由图12—4知:

α+γ=180°-β(10-2)

因α、β很小,所以

(10-3)

(10-4)

将(12—4)式代入(12—2)式,得:

(10-5)

将(12—5)式代入(12—3)式,即得:

如a=b,则得:

(10-6)

按δ值移动A′、O′、B′三点以后,再测量∠AOB,如测得的角度与180°之差仍超过规定的限差时,应继续进行调整,直到误差在容许范围以内。

主轴线上的三主点A、O、B定出以后,将全站仪安置于O点,测设另一主轴线COD(图10-5)。

测设时,全站仪望远镜先瞄准A点,分别向左、向右各转90°,在地面上定出C′、D′两点,精确测量∠AOC′和∠AOD′,分别计算出它们与90°之差ε1、ε2,按下式求得距离改正值l1、l2:

(10-7)

式中D1、D2分别为OC′和OD′两点间的距离。

改正时,将C′沿垂直OC′方向移动距离l1得C点,同法可以定出D点。

需要指出的是,改正时的移动方向应根据实测的角度大小决定。

最后还应精确实测改正后的∠COD,其角值与180°之差不应超过±10″。

图12—5垂直向主点的测设与调整

以上仅测设了两条主轴线的方向,为了定出各主点的点位,还必须按方格网设计的边长沿主轴线测量距离。

量距时,全站仪置于O点,沿OA、OC、OB、OD方向精确放样所需要的距离,最后在各主点桩顶的铁板上刻划出主点A、O、B、C、D的点位。

4、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纵横主轴线测定以后,可以按以下步骤测设建筑方格网。

如图12—6所示,在主轴线的4个端点A、B、C、D上分别安置全站仪,均以主点O为起始方向,分别向左、右各测设90°角,由全站仪测距可以定出方格四个角点1、2、3、4。

同时在另一方向进行测角测距校核。

如果校核的角点位置不一致时,则可适当地进行调整,以定出1、2、3、4点的最后位置,并以混凝土桩标定。

这样就构成了“田”字形的方格点,再以此为基础,沿各方向用全站仪定出各方格点,这就构成了方格网,各方格网点亦同样要用混凝土桩或大木桩标定,称距离指标桩。

图12—6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二、厂房矩形控制网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厂区建筑方格网是用来放样厂房轴线及各种管线的,为了放样厂房的细部位置,必须在建筑方格网的基础上测设厂房矩形控制网,作为工业厂区的二级控制。

如图10-7所示,M、N、P、Q为某厂房轴线,R、S、T、U是为放样厂房细部位置而设置的厂房矩形控制网,为了不受厂房基坑开挖的影响,设计时应使厂房矩形控制网位于厂房轴线以外1.5m,E、F系建筑方格网中已测设的两个方格点。

方格点的坐标是已知的,厂房轴线四个角点M、N、P、Q的坐标已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厂房矩形控制网R、S、T、U四个点的坐标。

图10-7厂房矩形控制网

由前所述,我们已在厂区场地上布设了建筑方格网,同样,方格网中两个角点E、F也已测设于地面上,并埋设了标点。

厂房矩形控制网的测设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测设J、K

全站仪安置于方格点E上,瞄准方格点F,沿此方向从E点精确地测设距离EJ,使其等于E、T两点的横坐标差,定出J点。

同样,从F点沿FE方向测设一段距离等于F、S两点的横坐标差,定出K。

(2)矩形控制网点的测设

全站仪安置于J点,瞄准E点,分别用正、倒镜测设90°角,得JU方向,沿此方向精确测设距离JT及JU(距离JT为E、T两点的纵坐标差,JU为E、U两点的纵坐标差),在地面上可以定出T、U两点。

定点时,可以选用盘左位置粗略地定出两点的位置,打入大木桩,再用盘左、右位置精确地标定点位,并在桩顶刻划“+”记号标明T、U两个厂房矩形控制网的角点。

然后将仪器安于K点,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定出S、R两个厂房矩形控制网的角点。

(3)检查

用钢尺或全站仪精确地测量矩形控制网各边的长度,检查其与矩形控制网的设计长度是否相符,相对误差不得超过1/10000;再将全站仪分别安于U、R点,检查∠RUT、∠SRU是否为90°,误差不得超±10″。

(4)标定距离指标桩

厂房矩形控制网是放样厂房细部位置(如厂房柱子)的依据。

因此,在厂房矩形控制网测设好以后,应沿UR及TS方向上定出距离指标桩的位置,钉以大木桩,并在桩顶刻划“+”记号,距离指标桩间的距离通常为设计柱子间距(一般为6m)的整倍数(如24m、48m)。

根据厂房柱跨距亦可定出标明跨距的距离指标桩。

以上所述方法一般用于小型或设备基础较简单的中型厂房。

对于大型或设备基础较复杂的中型厂房,应先测设厂房矩形控制网的主轴线,据此测设厂房矩形控制网。

三、厂区的高程控制

为进行厂区各建筑物的高程放样,必须在厂区的建筑场地上布设水准点。

水准点的密度应尽可能地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即可测设出所需要的高程。

测绘建筑场地地形图时所敷设的水准点的数量,对施工阶段来说,一般是不够的,因此必须在此基础上加密水准点,加密的方法可以采用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

应指出的是,在加密水准点以前,需要对测绘地形图时所布设的水准点进行现场检查,只有在确认其点位无变动时才可使用。

在一般情况下,建筑方格网点可以兼作高程控制点,即在已布设的方格网点桩面的中心点旁设置一个突出的半球状标志。

布设高程控制的精度要求视不同的情况而定。

一般的情况下,宜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构成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测定各水准点的高程对于连续生产的车间或管道线路,则需提高精度等级,采用三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各水准点的高程。

在布设厂区高程控制的同时,还应以相同的精度在各厂房场地的内部或附近专门设置±0水准点,±0是厂房内部底层的地坪高程,它主要是为了便于厂房构件的细部放样。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设计中各建筑物±0的高程可能不一致。

第二节厂房柱列轴线的测设和柱基施工测量

一、柱列轴线的测设

图10-8中,RSTU是根据建筑方格网测设的厂房矩形控制网。

矩形控制网经检查符合精度要求后,即可据此测设厂房柱列轴线。

图中

…等轴线为厂房的柱列轴线。

根据矩形控制网上所标定的距离指标桩,按设计的柱子间距或跨距可以用钢尺定出各柱列轴线桩(称为轴线控制桩)的位置,打入大木桩,并在桩顶钉以小钉,标明各柱列轴线方向,作为基坑放样和施工安装的依据。

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厂房的柱基类型很多,尺寸不一,所以柱列轴线不一定是基础中心线。

图12—8柱列轴线的测设图12—9基坑的放样

二、基坑的放样

基坑开挖以前,应根据厂房基础平面图和基础大样图的设计尺寸,把基坑开挖的边线测设于地面上。

如图10-9,

与⑤~⑤表示柱列轴线的方向,柱基放样时,全站仪分别安置在相应的轴线控制桩上,依柱列轴线在地上交出各柱基的位置,然后按照基础大样图的尺寸,用特制角尺,根据定位轴线放样出基坑开挖线,用白灰标明开挖范围。

为了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较方便地交出柱基的位置,并作为修坑和立模的依据,可在坑的周围定四个定位小桩,桩顶钉上小钉。

三、基坑的高程测设

基坑挖到一定深度后,须在坑壁四周离坑底0.3~0.5m处设置水平桩(图12—10),作为基坑修坡、清底和打垫层的高程依据。

图12—10基坑的高程测设

除了设置水平桩外,还应在基坑底部测设出垫层的高程。

如图10-10所示,在坑底设置垫层标高桩,使桩顶恰好等于垫层的设计高程。

四、基础模板的定位

垫层达到设计高程以后,应根据坑边定位桩用拉线和吊垂球的方法,在垫层上放出柱基中心线,并用墨斗弹出墨线,作为支撑模板和布置钢筋的依据。

竖立模板时,应使模板底线对准垫层上所标的定位线,用吊垂球的方法检查模板是否竖直。

最后在模板的内壁用水准仪测设出柱基顶面的设计高程,并标出记号,作为柱基混凝土浇筑的依据。

在柱基拆模以后,根据各柱列轴线控制桩用全站仪将柱列轴线投测到杯形基础顶面上。

用墨线弹出标记(图12—11)。

同时还要在杯口内壁用水准仪测设一标高线,从该线起向下量取一个整分米数即到杯底的设计标高,供整修底部标高之用。

图12—11基础模板的定位

第三节民用建筑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一、民用建筑主轴线的测设

根据测量工作的一般原则可知,任何建筑施工放样前,必须在施工现场进行控制测量,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

前面我们讲述了在工业厂区的控制测量,常采用建筑方格网的形式。

而民用建筑施工中,通常布设建筑主轴线(又称建筑基线)的控制形式,作为民用建筑施工放样的依据。

民用建筑主轴线的布置形式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施工现场的地形和原有控制点的情况而定。

通常可布置成如图12—12所示的各种形式:

(a)三点直线形,(b)三点直角形,(c)四点丁字形,(d)五点十字形。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应满足主轴线

图12—12民用建筑主轴线的测设

靠近主要建筑物,并与建筑物轴线平行,以方便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施工放样;主轴线的点数不得少于三个。

主轴线的测设方法如下:

1、根据已有控制点测设主轴线

如图12—13所示,l、2为已知控制点,A、O、B为布置成三点直角形的主轴线点。

欲将主轴线点测设于地面上,可根据控制点和主轴线上各点的设计坐标用极坐标法进行,然后将全站仪安置于O点,用测回法观测∠AOB是否等于90°,其不符值不应超过±20″,丈量主轴线OA、OB距离,与设计距离比较,其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2000,如超过上述规定要求,则需检查测量,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如建筑区已布设有建筑方格网,则可以利用建筑方格网采用直角坐标法测设主轴线。

2、根据“建筑红线”测设主轴线

图12—13根据已有控制点测设主轴线图12—14根据“建筑红线”测设主轴线

在城建区新建一幢建筑或一群建筑,须按城市规划部门批复的总平面图所给定的建筑边界线(一般称为建筑红线)来测设主轴线。

如图12—14所示,Ⅰ、Ⅱ、Ⅲ三点为规划部门在地面上标定的边界点,其连线即为“建筑红线”。

建筑物的主轴线,应根据建筑红线来标定,即利用全站仪测设直角并量取d1、d2距离的平行线推移法可以确定主轴线上A、O、B三点的位置。

然后安置全站仪于O点,测量∠AOB,其与90°之差不得超过±20″,否则,需检查测量,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民用建筑物的定位

民用建筑物的定位,就是将建筑物外廓的各轴线交点,测设于地面上。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定位:

1、根据已有的建筑物定位

如图12—15所示,办公楼为已有的建筑物,今欲在其东侧新建一幢教学楼,从总平面图上知,两建筑物外缘间距为d2,教学楼的长、宽分别为d3、d4。

办公楼的定位可以这样进行:

首先沿教学楼的东、西墙用线绳延长一小段距离d1得M、N点,用木桩固定点位。

将全站仪安置在M点,瞄准N点,沿望远镜方向从N点量取距离d2得A′,再继续量距离d3得B′。

然后将全站仪分别安置在A′、B′点上,瞄准M点,照准部旋转90°,沿视线方向量取距离d1得A、B两点,再继续量距离d4得D、C两点。

A、B、C、D即为教学楼外墙定位轴线的交点。

为检查测设是否正确,应量取DC的距离,其与设计长度之差不得超过1/2000,并观测∠D和∠C,其与90°之差不得超过l′,否则应复查或重新测设。

图12—15根据已有的建筑物定位

2、根据主轴线定位

如图12—16所示,AOB为民用建筑的主轴线,它们的位置已根据已知控制点或“建筑红线”测设于地面上。

①、②、③和

是总平面图上某建筑物外墙各轴线,各轴线交点的距离以及建筑物离主轴线的距离是已知的。

根据主轴线对民用建筑物定位,可以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

最后要用钢尺检测各点间的距离,其误差不得超过设计长度的1/2000,并用全站仪观测各交点的角度与90°之差不得超过l′,否则应复查或重新测设。

图12—16根据主轴线定位

三、龙门板的设置

民用建筑物施工的第一步是基础开挖,但基础开挖时,所测设的轴线交点柱将被挖掉。

因此,为了在施工阶段,能及时而方便地恢复各轴线的位置,一般把民用建筑物定位时所测设的轴线延长到开挖线以外2m处。

并固定标志。

常用的方法是设置龙门桩和龙门板,下面我们介绍它们的设置方法。

如图10-17所示,A、B、C、D为已定位的某教学楼的外墙轴线的交点。

首先在这些轴线交点的延长线以外2m处,设置龙门桩,龙门桩要钉得牢固、竖直、两桩的连线尽量与该轴线垂直,桩的外侧面应与基槽平行。

然后根据施工现场附近的水准点高程,用水准仪将室内地坪设计标高±0测设到各龙门桩上,并作上标记。

若施工现场地面起伏较大,也可测设比±0高或低一整数的高程线标志。

根据龙门桩上所订的标志,把龙门板钉在龙门桩上,使龙门板的边缘高程正好为上±0。

龙门板钉好后,用水准仪检测龙门板的顶面高程,允许误差为±3mm,否则,应及时改正。

龙门板设置好以后,应将建筑物的定位轴线测设于龙门板上。

图12—17龙门板的设置

四、基础施工测量

基础施工测量的目的就是在施工现场测设出基槽开挖边线,并用石灰线撒出,以便开挖。

测设的方法是:

根据龙门板上定位轴线的位置和基础宽度,可以在地面上放样出基槽边线,实际的基槽开挖边线还应顾及基础挖深时边坡的尺寸。

当基槽开挖到接近设计深度时,应用水准仪在槽壁每隔3m测设水平桩,水平桩桩面的设计高程一般离槽底0.5m,以控制槽底的开挖高程。

水平桩测设方法如图12—18所示,设基槽底部的设计高程为-1.500m(相对于±0),欲设置的水平桩相对于槽底的高差为-0.5m,则水平桩桩面的高程为-1.500-(-0.5)=-1.000m,测设时水准仪安置于地面上,水准尺立于龙门板的顶部(即±0),如读得后视读数为0.950m,则前视读数b为:

b=0.950-(-1.000)=1.950m

按照测设已知高程的方法,沿槽壁上下移动木桩,使前视读数为1.950m,则尺底的高程即为欲放样的高程(-1.000m),与此同时打入水平桩。

图12—18水平桩的测设

第五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与倾斜观测

一、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的意义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由于地基承受上部建筑物的重量;或工业厂房投入运行后,受机器运转的振动;或地基长期受地下水的侵蚀等,都会使建筑物产生下沉现象。

下沉量过大或沉降不均匀,就会使建筑物产生倾斜、裂缝甚至破坏。

为了掌握建筑物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建筑物有无异常的沉降现象,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同时也为检查设计理论和经验数据的准确性,为设计和科研提供资料,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和建成以后的一段时间,必须对建筑物进行连续的沉降观测。

2、水准点和观测点的布设

(l)水准点的布设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埋设在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所以水准点本身必须稳定可靠。

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的变动,水准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三个。

布设水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水准点应埋设在沉降区以外的通视良好,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安全地点。

b.水准点与观测点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一般不超过100m),以保证观测的精度。

c.水准点基础的埋深应在2m以下,以防止自身的下沉。

(2)观测点的布设

观测点是设置在建筑物及其基础上、用来反映建筑物沉降的标志点。

观测点的数目和位置应能够全面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况,这与建筑物的大小、基础的形式、荷重以及地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说来,民用建筑应沿房屋的四周每隔20m左右设置一点,特别是墙角、纵横墙连结处更应设置观测点。

工业厂房的观测点应布置在柱子基础、承重墙及厂房转角处。

大型设备基础及较大动荷载的周围、基础形式改变处及地质条件变化处,最容易产生沉陷,宜布设适量的观测点。

烟囱、水塔、高炉、油罐等圆形建筑物,则应在其基础的对称轴线上布设观测点。

观测点的标志形式,如图12—19所示。

图12—19(a)为设置在墙上的观测点;图12—19(b)为钢筋混凝土柱上的观测点;图12—19(c)为设置在基础上的观测点。

(3)观测时间

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工程进度、建筑物的大小、地基的土质情况以及基础荷重增加情况而定。

标志埋设稳固后,开始第一次观测,以后每增加一次较大荷重(如浇灌基础、砖墙。

每砌筑一层楼、安装柱子、屋架、屋面吊装完毕或较重设备安装等),都要进行沉降观测。

工程竣工投入运行后,还应连续进行观测,观测时间的间隔,可视沉降量大小及速度而定。

开始可以一个月观测一次,以后随着沉降速度的减慢,可以三个月、半年、一年观测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

图12—19观测点的标志

4、观测方法和精度要求

沉降观测是用水准仪定期进行水准测量,以测定建筑物上各观测点的高程,然后依其高程变化计算沉降量。

一般可以采用DS3型水准仪,对精度要求较高的沉降观测,应采用DS1型水准仪。

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的时间内进行。

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根水准尺,水准尺离仪器的距离应小于40m,前、后视距离要用皮尺丈量,并使其相等。

对连续生产的设备基础、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地基土质不均匀的重要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高差测定的容许差为±1mm(即仪器在每一测站上读完各观测点后,再回视后视点,两次读数之差不得超过±1mm)。

水准路线的闭合差不得超过

(式中n为测站数)。

对一般的厂房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高差测定的容许差为±2mm,水准路线闭合差不得超过

必须指出的是,沉降观测的第一次观测成果是以后各次观测成果比较的基础,如第一次观测的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但无法补测,而且在成果比较中将出现不可解决的矛盾。

因此,首次观测值应取两次观测的平均,如有条件时,可提高观测的精度等级。

5、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沉降观测的目的是要提交可靠的观测成果,以供有关部门分析,研究及进行处理。

观测的数据应记入专用的外业手簿中。

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有误,精度是否合格,文字说明是否齐全。

然后调整闭合差,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并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上述数据均应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此外,还应注明观测日期和荷重情况。

为了更形象地表示沉降、时间、荷重之间的关系,还应画出各观测点的沉降-荷重-时间关系曲线图(图12—20)。

二、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将使建筑物产生倾斜或裂缝,危及建筑物的安全,故建筑物竣工后必须进行倾斜观测。

这对高大建筑物尤为重要。

进行倾斜观测时,应选择几个墙面,在墙面的墙顶作固定标志A(图12—21),离墙面大于墙高的适当位置选定测站O。

观测时,全站仪置于O点,瞄准墙顶A,俯下望远镜至水平位置,作标志B。

过一定时间后,再用全站仪瞄准同一点A,如建筑物发生倾斜,向下投影得点B′,量得偏离值BB′=l,则建筑物的倾斜度为

式中H为墙的高度。

为提高精度,每次观测应取盘左、盘右两个位置的平均结果来标定点B或B′。

测定圆形建筑物(如烟囱、水塔等)的倾斜度,主要是求顶部中心对底部中心的偏离。

如图10-22所示,A1、A2为烟囱顶部边缘的点,B1、B2为烟囱底部边缘两点。

观测时,先在烟囱底部放一块木板。

全站仪距烟囱的距离应大于烟囱高度的1.5倍。

分别瞄准顶部边缘A1、A2,将它们投影到木板上,取A1、A2的中点得顶部中心位置A,同法把底部边缘两点B1、B2投到木板上,得底部中心位置B,AB间的距离δa就是A1、A2方向上顶部中心偏离底部中心的距离。

同样在垂直方向上测定

图12—20沉降-荷重-时间关系曲线图图12—21建筑物的倾斜测量

顶部中心的偏心距δb,则顶部中心相对于底部中心的总偏度

,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