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交站枢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0534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公交站枢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市公交站枢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市公交站枢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市公交站枢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市公交站枢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公交站枢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市公交站枢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公交站枢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公交站枢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市公交站枢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公交站(枢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某市公交站(枢纽)建设项目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建设地点:

1.1.4建设规模:

整个地块用地面积为48440.0平方米。

拟在用地范围内布置停车区、发车区、洗车台、一幢6层调度指挥大楼和一幢1层的维修车间,总建筑面积约为12412.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为4312.0平方米。

1.1.6项目资金来源:

交通部拨款

1.1.7建设期限:

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

1.1.8项目申报单位:

**市交通局

1.2报告编制依据

Ø《规划意见书》;

Ø《关于某公交站规划意见书延期复函》;

Ø关于某公交站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的函;

Ø***公交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Ø***公交站项目采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复函

Ø***公交站地源热泵系统浅层地热地质条件评估报告;

Ø《***公交站地源热泵系统浅层地热地质条件评估报告》的评审意见;

Ø10KV线路拆迁改路工程预算书;

Ø***站自来水工程预算书;

Ø***某公交站电力工程概算;

Ø***公共汽车站方案设计;

Ø某公交站停车场工程方案设计说明书;

Ø某公交站用地房屋等地上物补偿评估报告;

Ø某公交站征地补偿安置协议书;

Ø***公交枢纽站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初步设计方案;

Ø《城市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Ø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场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Ø《某交通发展纲要(2010-2020)》;

Ø《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Ø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Ø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交通委等五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

Ø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

Ø国家相关法规。

1.3项目背景

2011年,我市被原交通部确定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之一,在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以及大西北大西南等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现《**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已经市级初审和省、市联合审查,并上报国家交通运输部。

根据《**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将形成以“某汽车客运中心”为综合枢纽,以“南河汽车站、雪峰汽车客运中心、宝轮汽车客运中心、下西汽车客运中心”为支撑的**客运枢纽站场体系。

**市公交总站、某汽车客运站是**交通体系中重要的控制节点,是实施《**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实现公路客运组织功能的最关键载体,也是某省汽车客运站灾后恢复重建的需要。

随着现代新**建设的稳步推进,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客运、公交站点的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要求,特别是主城区目前的客运、公交站点布局不合理,交通设施关系混乱,各种交通流相互干扰严重,已经成为**市主城干道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某汽车客运站、公交总站的规划建设任务迫在眉睫。

**市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对项目建设做出了统一安排和部署,现公交总站和某汽车站的规划与选址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项目的规划方案注重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某汽车站、公交总站用地进行了统筹安排和布局。

实现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科学组织和旅客快捷、防办的集疏和换乘、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用地面积:

4844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12412.0平方米

其中:

调度指挥大楼建筑面积:

8600.0平方米

维修车间建筑面积:

2772.0平方米

值班房建筑面积:

800.0平方米

调度、公厕建筑面积:

240.0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

4612.0平方米

容积率:

0.26

建筑密度:

9.5%

绿地率:

30.0%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市城市建设的稳步推进,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内公交车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但是目前**市无正式公交车站,交通设施关系混乱,各种交通流相互干扰严重,已经成为**市主城干道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公交客运设施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要求;公交总站的规划建设任务迫在眉睫。

随着**市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路网络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和地区间、生产和消费间联系更加紧密,人口的流动、商品的流通量将迅速增加,城市和乡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将承载着一个不断膨胀的压力。

这就需要有一个管理规范、高效有序的运输市场。

而现有的汽车客运站场由于基础设施陈旧、场地受到严重限制,无法为旅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座单独为汽车客运站提供车辆例检、维修、待班等配套服务、功能完善、设施现代化、规模适当超前的汽车客运站,对实现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客运经营机制、提高车载运输效率、完善交通运输服务功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市公交、客运站场基础设施的落后不但给城市窗口部位带来了不良影响,限制了旅客的出行和中转,更阻滞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同时引起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建设一座“长途客运舒适化、短途运输公交化的汽车客运站;一座站场建设现代化的公交总站"既能满足旅客运输的需要,而且能大大提高城市的外部形象,也能从根本上消除客运流通不畅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2.2项目区域概况

2.2.1历史沿革

某区东晋置兴安县。

隋改置绵谷县。

南齐至明初先后为东晋寿郡、某总管府、某都元帅府、**路、**府、**州治。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置**县。

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市市中区。

2007年更名为某区。

2007年3月13日,《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市市中区更名为某区的批复》(川府函[2007]44号):

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市市中区更名为某区。

2.2.2自然地理 

某区地处某盆地北部边缘,嘉陵江上游。

地势东北、西北高、中部低,形成北部中山区,中部河谷浅丘及平坝区,南部低山区的特殊地理环境。

全区70%属山地类型。

境内山峰属米仓山脉西、岷山脉东,龙门山脉东北三尾端的余脉。

最高点西北部白朝乡的黄蛟山海拔1917米,最低点南部嘉陵江边的牛塞坝海拔454米。

全区被嘉陵江、白龙江、清江河、南河4个水系划割为大光、艮台、黄蛟、云台、南山5个小山系。

2.2.3气候条件

某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多年平均气温17.8℃,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9.6℃,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5.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1℃,发生在1971年7月31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8.8℃,发生在1972年2月9日。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无霜期275天。

某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668.4mm,历年最大降水量2480.5mm(1954年),历年最小年降水量975.6mm(1986),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5倍。

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4~6月,4~6月的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47.5%;10月至次年1月份降水量较少,仅占全年总量的14.7%;5月份降水量最大,占年降水量的17.3%;12月份降水量最小,占年降水量的4.2%。

2.3项目的现状及特点

**公交总站:

自改革开放以来,**市的公共交通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

但是**目前还无正式公交车站,不利于城市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

在公交车的调度中也存在分散和无序的特点。

随着**公交运营线路和里程的快速增长,迫切需要建设公交总站。

此外,由于受治理环境污染、城市道路改扩建、市政拆迁等多种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用于公交车辆停放的停车场面积被缩小,使本已紧缺的停车场地更加紧张。

由于停车能力的降低致使占路停车的问题日益严重。

为过一步发展**公交事业,方便人民群众,建设**市公交总站已刻不容缓。

汽车客运站:

**市某汽车客运站于80年代建成使用。

客运站总占地面积8600m2,其中停车场面积6000m2,发车场1240m2。

客运站建筑面积1800m2,其中候车大厅662m2,发车位6个,检票口5个。

某汽车客运站的建成使**市的客运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满足不了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需要。

客运站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公路客运业的发展。

由于建设年代比较久远,站房结构设计不合理,基础设施陈旧;由于场地狭小、缺乏必要配套服务设施,无法统一规范管理,难以保证客运站的正常运营。

为迅速疏导旅客只能采用其它办法和临时措施,但此举而带来的站前地区客车随意揽客、占道停车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市政府城市管理工作重点治理地段.也严重地影响了**市的整体城市形象。

随着客运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现客运站无论从规模、局部功能、安全角度上均不适发展需求,与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不相适应。

因此另择地修建待班、维修等汽车站配套服务设施项目已迫在眉睫。

某客运站的建设是改变客运基础设施滞后局落后局面的需要,是培育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客运市场、强化和实施客运市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客观要求对提高公路运输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某市总体规划要求

长期以来,某的公共交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着技术水平低、场站建设严重滞后、拥挤度高、公交系统使用程度低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市政府本着科学的发展观把城市交通规划和公共交通的发展等课题放在重要地位。

在市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积极推进客运设施、公共电汽车运输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新思路。

在《某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拟定的公共交通系统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按照保养场、站、首末站、到发站四个层次安排公交场站规划用地与建设。

中心城规划保养场10座,站44处。

继续改善首末站和到发站的条件。

公交场站设施应与城市的开发和改造同步建设。

在《某市交通发展纲要》中也把建设公交客运设施作为发展现代交通体系的重要内容。

2011年12月,市交通委、市发改委、市规划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等五部门在《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中指出,城市公共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上述五部门在“意见”中提出的主要任务包括:

优化调整公交线路:

中心区线路减少重复、边缘地区扩大覆盖,逐步建立以快线网为骨架、普线网为基础、支线网为补充的三级公共交通网络。

加快公交枢纽场站建设:

结合公交线网建设,规划建设三级公交换乘场站体系,落实公交场站用地。

调整现有场站功能,充分利用现有市区场站组织车辆到发和乘客换乘,加大驻车外移的比重。

完善公交场站用地、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机制。

新建公交场站用地和投资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由政府统筹安排用地和资金。

在《某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拟定要建设的44处站中,目前已建成23处。

***站是根据某市规委《2010规意字0708号》规划意见书确定的建设项目,也是符合某市城市总体规划的。

2、项目建设是为适应公交车辆迅速增长的要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某的公共交通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

截止到2011年底,***有限公司已拥有各类运营车辆5409辆,运营线路100条。

随着某公交运营线路和里程的快速增长,迫切需要建设大型的公交场站。

在某市规划建设的44处公交站中,目前已建成23处。

近年来,虽然征地建设的公交场站不断增加,但还是不能与公交集团运营车辆的增速相适应,也不能满足开、调、延公交线路的迅速增长的要求。

例如,“九五”期间公共电汽车总数为2274辆,比“八五”期末增长59%,而新增公交场站用地只增15%。

“十五”期间,由于场站调整难度大和资金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公交场站的建设进度较慢,但公交运营车辆迅速增加,致使公交场站紧张的矛盾更加突出。

近几年新开的公交线路每年都以7~8%的速度增长,公交车辆的增长也很快,但公交场站的建设却大大滞后。

此外,由于受治理环境污染、城市道路改扩建、市政拆迁等多种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既有公交场站的用地受冲击。

据不完全统计,1999~2004年间的市政道路建设、绿化和环境整治共涉及了几十处公共电汽车首末站。

这些站点要么被拆迁,要么停车场面积被缩小。

减少的停车场面积总共约10多万平方米,使本已紧缺的停车场地更加紧张。

由于停车能力的降低致使占路停车的问题日益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公交车白天占路停车65处,停车422辆;夜间占路停车99处,停车1816辆。

为整顿市容、解决公交停车难的问题,只有兴建大量的公交停车场站才能适应公交车辆迅速增长的要求。

目前,无论是从规划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某城区都不可能建设大型的公交停车场,而大量的小型首末站由于占地面积的限制不具备停放大批公交车的条件。

在2010年12月,市交通委等五部门在《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中提出,要充分利用现有市区场站组织车辆到发和乘客换乘,加大驻车外移的比重。

由于该枢纽站的主要功能是换乘,不能承担大量公交车的到发和停车功能,因此需要在***地区建设一大型停车场站以承担“驻车外移”的任务。

***站就是根据某市公交整体运营的需要,为解决某西北部地区公交发展而规划出的公交站。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落实新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市政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要求,适应公交迅速发展需要的重要措施之一;符合某市整体规划要求。

项目的建设对整合公交资源,提高公交运营效率,解决***地区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项目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2.3项目建设可行性

项目建设符合**市总体规划要求。

长期以来,**的公共交通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仍存在着技术水平低、场站建设严重滞后、拥挤度高、公交系统使用程度低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市政府本着科学的发展观把城市交通规划和公共交通的发展等课题放在重要地位。

国家为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本项目建设所需的,河沙、水泥、卵石等建材可以就近取材,**市本地建材公司即可完全提供。

本项目的建设是**人民迫切期盼的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项目建成后,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第三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3.1建设地址

一、地理位置及交通运输

3.2建设条件

一、气候条件

某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多年平均气温17.8℃,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9.6℃,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5.2℃,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1℃,发生在1971年7月31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8.8℃,发生在1972年2月9日。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无霜期275天。

某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668.4mm,历年最大降水量2480.5mm(1954年),历年最小年降水量975.6mm(1986),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5倍。

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4~6月,4~6月的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47.5%;10月至次年1月份降水量较少,仅占全年总量的14.7%;5月份降水量最大,占年降水量的17.3%;12月份降水量最小,占年降水量的4.2%。

二、地下水及腐蚀性评价

1、场地地下水

参照附近搅拌站企业勘察报告,在勘察场地范围内,地下水分主要为上层滞水及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两种类型。

上层滞水赋于素填土层中,水量受生活及大气降水补给明显;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粉砂层,粉砂层含水性较中等,下伏基岩粉砂岩为其相对隔水底板,单井水量不小于40T/d。

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枯水及平水季节地下水位下降,丰水期水位上升,年变幅1.0-1.5米。

勘察期间,场地初见水位3.5-5.0米,稳定水位埋深2.0-3.0米左右。

2、水腐蚀性评价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微腐蚀性,对钢砼结构中的钢筋微腐蚀性。

三、工程地质

1、不良地质作用

勘察场地及其影响的范围内,四周平坦开阔,无滑坡、泥石流、地下采空区及塌陷区等不良地质作用。

2、地下障碍物

拟建场地主要为岗地、稻田,后经人工回填平整,经调查访问及勘察揭露,未发现对工程建设不利的地下障碍物。

本场地地基岩土层的均匀性一般。

据区测资料及历史地震资料分析表明,拟建场地区域稳定性较好,据钻探资料,在勘探深度内也未发现有断裂构造通过。

本场地适宜进行拟建工程的建设。

四、水文

某区境内有临(宜黄河)、汝(抚河)二水并流,年平均降雨量1500-2000毫米,水量充足,水力资源丰富,抚河水系是上顿渡污水排放受纳主要水体。

五、周边环境

场区无森林草原植被、动物栖息处,且目前无探明矿藏。

项目附近无化学污染源,无易燃易爆物品仓库,无工矿企业、军事设施。

不会对基础设施产生破坏,周边无重要文物名胜风景区。

项目周边无大面积水系,没有处在防洪和通航内,不会对防洪和通航等产生不利影响。

六、地震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2001年8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某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相当于原地震烈度小于六度),工程建筑可考虑按6度抗震设防。

第四章工程方案

4.1总平面设计

一、规划控制

1.根据某市规划局对本工程的规划要求;

2.项目规划要求按照《某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行设计

二、总体布局

某市公交枢纽站是某市整个公交调度的枢纽,同时是部分公交线路的始发站,并负责车辆的维修、检测和养护。

建筑总体布局针对以上功能将地块划为南北两块。

南面布置停车区和维修车间及值班房,北面布置发车区、洗车台和调度指挥大楼,调度室和公厕置于中间绿化带中间。

三、交通设计

在总体布局中,某市公交枢纽站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一致。

主要车流、人流通过地块东面的二环路出入,南面紧邻区间路设有一个车辆的次要出入口,北面发车区留有一个人行出入口与火车站站前广场连接,是火车站的人流能够比较方便的换乘公交。

如此布置流线分区明确,交通便捷。

4.2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办公建筑规范》GB50368-2005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5.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国家与地方规程、规范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1.本项目中的主要建筑单体为调度指挥大楼,为重要的多层办公建筑,使用性质为候车、公交调度指挥中心和员工办公场所。

2.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建筑类别为二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3.建筑为多层建筑,建筑耐火等级为不低于二级,

4.建筑为候车、办公用房,防水设计等级按二级标准。

5.建筑考虑无障碍设计。

三、平面设计

1.一层为候车厅和办公入口门厅;

2.二层至五层为办公,其中在五层设有调度指挥大厅;

3.六层为一个可容纳400人会议厅。

四、剖面设计

1.一层高4.800m、二至四层层高为3.600m、五层层高为3.900m、六层层高为4.200m、

2.室内外高差0.300m。

4.建筑总高度为:

24.000m

五、立面设计

调度指挥大楼建筑形式灵活大气,该建筑既体现公交建筑的性质又体现了当地文化内涵,建筑采用园林式建筑风格。

六、技术指标

建筑用地面积:

4844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12412.0平方米

其中:

调度指挥大楼建筑面积:

8600.0平方米

维修车间建筑面积:

2772.0平方米

值班房建筑面积:

800.0平方米

调度、公厕建筑面积:

240.0平方米

建筑占地面积:

4612.0平方米

容积率:

0.26

建筑密度:

9.5%

绿地率:

30.0%

七、建筑用料

1.屋面:

40厚300x300彩色聚苯颗粒混凝土隔热板

20厚1:

3干硕性水泥砂浆找平粘贴

憎水性泡沫混凝土找2%坡,最薄处30厚

1.5厚BS-P单面自粘防水卷材一道

1.5厚SPU防水涂料一道

素水泥砂浆粘结层

砼结构屋面板。

2.底层室外入口残疾人坡道:

防滑地砖。

3.外墙:

采用高级铝塑。

4.门窗:

断热铝合金,中空low-e玻璃(门:

6+6+6中空玻璃,窗:

5+6+5中空玻璃)。

4.3结构设计

一、工程概况

某市调度指挥大楼某市公交枢纽站项目建设用地位于某市站前新区向蒲铁路站房南侧,东临二环路。

总建筑面积7966.0m2,地上六层,为综合办公用房,一层为候车厅。

建筑高度24.0米。

结构型式为框架结构体系。

二、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

表2.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使用年限

结构的安全等级

二级

地基基础设计升级

乙级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地下室防水等级

二级

抗震设防类别

构造六级设防

三、自然条件

1、风雪荷载

表4.1.1风雪荷载参数

基本风压

地面粗糙度

基本雪压

Wo=0.4KN/M2

B类

So=0.40KN/M2

表4.2.1活荷载标准值

序号

荷载类别

标准值(KN/M2)

序号

荷载类别

标准值(KN/(KN/M2)

1

上人屋面

2.0

7

卫生间

2.5

2

不上人屋面

0.5

8

设备间电梯机房

7.0

3

办公

2.0

9

变配电间水箱间

10.0

4

会议室休息室

2.0

10

汽车库

4.0

5

档案室

5.0

11

自行车库

3.0

6

楼梯走道电梯厅

3.5

12

其它未列项目见现行规范、规程及标准

四、结构选型

1、抗侧力体系

本工程地上六层,局部突出屋面一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楼板配筋及剪力墙、次梁配筋采用软件计算结果,并进行人工干预调整归并,结构施工图中适当加厚开大洞口周围楼板及屋面板,并双层双向加强配筋,以削弱温度应力同时加大部分边梁的载面等手段,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

2、楼盖体系

本工程(包括±0.00楼板)采用主次梁楼盖体系

3、结构分析

整体分析

本工程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编制的结构分析程序《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2005年5月版)进行结构分析。

分析中考虑楼板开洞的影响,上部结构与地下室作为一个整体,上部结构的嵌固点位于±0.00;地震作用和风荷载按两个主轴方向作用,同时考虑5%的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主要结果如下:

主要控制参数

作用方向

X

Y

楼层最小剪重比

3.11%

2.92%

有效质量系数

99.5%

99.5%

Te1/T1

0.63

楼层最大层间位移与该楼层平均值的最大比值

1.0

1.0

楼层最大水平位移与该楼层平均值的最大比值

1.0

1.0

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最大值

1/1171

1/1023

注:

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允许值的1/800。

4.4电气设计

某市调度指挥大楼某市公交枢纽站项目建设用地位于某市站前新区向蒲铁路站房南侧,东临二环路。

总建筑面积7966.0m2,地上六层,为综合办公用房,一层为候车厅。

建筑高度24.0米

建筑、结构、水、暖通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委托资料;

建设单位提供有关资料及要求;

本工程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及设计规范;

Ø《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6)

Ø《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Ø《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