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20232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

海南中学xx-xx第一学期期考

高一语文(必修2)试题

注意:

第1至第7题,第16至第18题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其余在答题卷上作答。

阅读题

一、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

“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足以极视听之娱

B.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悔相道之不察兮

D.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夫夷以近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虽一毫而莫取虽趣舍万殊

D.不出,火且尽若属皆且为所虏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火尚足以明”中的“明”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常在于险远当其欣于所遇

B.群贤毕至齐彭殇为妄作

C.不知东方之既白又非君所详

D.死生亦大矣千万不复全

材料二

颜斐字文林,有才学。

丞相召为太子洗马,黄初初转为黄门侍郎,后为京兆太守。

始,京兆从马超破后,民人多不专于农殖,又历数四二千石①,取解目前,亦不为民作久远计。

斐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

是时,民多无车牛。

斐又课民以间月取车材。

使转相教匠作车。

又课民无牛者,令畜猪狗,卖以买牛。

始者民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牛。

又起文学,听吏民欲读书者,复其小徭。

又于府下起菜园,使吏役间锄治。

又课民当输租时,车牛各因便致薪两束,为冬寒冰炙笔砚。

于是风化大行,吏不烦民,民不求吏。

京兆与冯翊、扶风接界,二郡道路既秽塞,田畴又荒莱,人民饥冻,而京兆皆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

斐又清己,于是吏民恐其迁转也。

至青龙中,司马宣王在长安立军市,而军中吏士多侵侮县民,斐以白宣王。

宣王乃发怒召军市候,便于斐前杖一百。

时长安典农与斐共坐,以为斐宜谢,乃私推筑斐。

斐不肯谢,良久乃曰:

“斐意观明公②受分陕③之任,乃欲一齐众庶,必非有所左右也。

而典农窃见推筑④,欲令斐谢;假令斐谢,是更为不得明公意也。

”宣王遂严持吏士。

自是之后,军营、郡县各得其分。

后数岁,迁为平原太守,吏民啼泣遮道,车不得前,步步稽留,十馀日乃出界,东行至崤而疾困。

斐素心恋京兆,其家人从者见斐病甚,劝之,言:

“平原当自勉励作健。

”斐曰:

“我心不愿平原,汝曹等呼我,何不言京兆邪?

”遂卒。

京兆闻之,皆为流涕,为立碑,于今称颂之。

(节选自《三国志·颜斐传》)

【注】①二千石,在古代指代郎将、郡守或知府等职任。

②明公:

古代社会对权贵长官的称呼。

③分陕:

封建社会中指王朝的中央官员出任地方长官。

④推筑:

轻推提醒。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斐又课民以间月取车材课:

督促

B.步步稽留稽:

留止

C.斐素心恋京兆素:

朴素

D.以为斐宜谢谢:

道谢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乃令属县整阡陌何乃太区区

B.又于府下起菜园月出于东山之山

C.为冬寒冰炙笔砚于人为可讥

D.而典农窃见推筑君既若见录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说明颜斐为京兆老百姓生计着想的一组是(3分)

①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

②课民以间月取车材。

使转相教匠作车

③课民无牛者,令畜猪狗,卖以买牛。

④于府下起菜园,使吏役间锄治。

⑤军中吏士多侵侮县民,斐以白宣王。

⑥汝曹等呼我,何不言京兆邪?

A.②③⑤B.①②③C.③④⑥D.①②④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颜斐初到京兆太守任,针对京兆现状,积极举措,致力于发展从事农耕种植的基础条件,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得到了老百姓的理解。

B.颜斐重视发展地方经济,也注意采取措施推行诗书教化,从而使京兆地方“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赢得了老百姓的极大信任。

C.颜斐针对宣王所设军市的现状,不顾长安典农的提醒,秉持公心,大胆向宣王陈述军中吏士侵侮县民的情况,很好地解决了军营、郡县在地方的关系。

D.在治理京兆的为官历程中,颜斐与京兆的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老百姓舍不得颜斐离任,颜斐直到离开人世也割舍不下自己与京兆的感情。

8.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4分)

(2)二郡道路既秽塞,田畴又荒莱,人民饥冻,而京兆皆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

(5分)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①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①弃捐:

抛弃,抛开。

9.“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5分)

10.请结合诗中语句简析本诗抒发了主人公哪些情感。

(6分)

默写(10分)

11.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每处1分,共10分)

①淇则有岸,。

②亦余心之所善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③越陌度阡,。

,心念旧恩。

④,兰泽多芳草。

⑤,依依墟里烟。

⑥茂林修竹,。

⑦  ,何可胜道也哉!

⑧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上, 。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2——15题

  碧云寺的秋色

钟敬文

北京西山碧云寺是一个大寺院,又是一个大林子。

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树木或花草。

那些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不少还是活上了几百岁的参天老干。

寺的附近,那些高土和山岭上,树木也相当繁密。

我是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半个月过去了。

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

石塔前的柿子树,院子里那些攀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

可是,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

近日,情景突变。

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

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不论这里那里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换上新装。

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我们要找出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的了。

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有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平日,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

几天来,可大不同了。

槐树有一些叶子渐渐变黄,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

而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上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

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把大槐树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

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的叶子也大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自然,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还是比较保守的,尽管有很少的叶子已经变成了刀锈色,可是,它们身上那件墨绿袍子是不肯轻易褪下的。

槐树的叶子,也改变得不踊跃。

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

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

夏日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

过去许多“悲秋”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黄落”的景象的。

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

从许多方面看,它倒是一个叫人感到愉快的时辰。

所谓“春秋佳日”,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在夏天,草木的叶子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繁荣。

但是,它到底不免单调些。

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五颜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

加以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

你想想,这丰富的秋色将唤起人们怎样一种欢快的感情啊!

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

诗人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

即便如此,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面对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唉声叹气。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生机与美丽;“扁舟一棹归何处?

家在江南黄叶村”,诗人对于江南秋色分明艳羡不已。

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放船”、“半江红树鲈鱼”……这些美丽的诗句也都远离“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那种饱含着哀伤的情调。

大家知道,“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

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

我们没有权力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文对秋叶的描写有详有略,着重描绘了得秋意之先的爬山虎,而对其它树种的叶子则点到即止。

B.作者热烈赞美爬山虎,意在对老柏和松树的保守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批评。

C.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用对比的手法具体描述了夏日花园之美,借此突出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与风格。

D.古代诗人写下了许多“悲秋”之作,从“满山红叶”中见出“离人眼中血”,这与诗人的生活背景有一定关联。

E.在结尾一段,作者援引了一系列描写秋色的诗句,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诗人见秋叶而伤情是完全不足取的。

13.请仔细体会第三段画线的一句话“它来得是那么神速,将我那模糊的季节感惊醒了”。

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6分)

14.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

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5分)

15.请概括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8分)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潘石屹在微博上转发美国大使馆公布的PM2.5的数据,引发了诸多争论。

半个多月过去了,沸沸扬扬的争论终于促使事情发生了一些转变。

B.简要地说,所谓和谐家庭,就是父母关爱孩子,孩子孝顺父母,一家人相敬如宾,充满着民主的气氛,生活幸福美满。

C.中国大飞机项目的国产率约为30%,其余的70%要依靠国际投标。

其实,这种因人成事的做法是国际惯例。

D.在刚结束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的工作报告对民生的呵护可以说无所不至,谈到“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甚至细化到“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改变边远、贫困地区百姓因医药负担过重而“小病拖、大病扛”的无奈,此次医改将为他们构建起“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的医疗安全网。

B.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的成立,旨在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传承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探索中国山水画繁荣发展、走向世界的道路。

C.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利用“文化遗产日”和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精心策划、组织众多展览、展演、论坛、讲座等,提升了“非遗”保护工作的影响。

D.近日,陕西等地接连发生“绿领巾”“红校服”“测智商”等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教育行政部门今后能否杜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是(3分)

第一次去青海湖,湖面如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

       ,         ;         ,

          ,       。

青藏高原上的纳木错湖,海拔高达4500米,堪称举在天上的湖。

         ,好像大地佩戴的一块翡翠坠子。

青藏高原上的湖泊美在何处?

我觉得:

美在清澈,美在水色。

①像晴朗的夜空  

②走近岸边                   

③远望湖水湛蓝湛蓝

④湖水是绿色的      

⑤湖水如蒸馏水一样清澈       

⑥卵石历历可数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⑥⑤①③②    D.⑤③①④②⑥

19.请补写以下春联。

(6分)

 ①“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请补出下联。

②“喜鹊一声迎春来”,请补出上联。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

“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

倘若你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萧伯纳谈的是现代人的一个思想原则,那就是“思想与合作”原则。

所谓“思想与合作”原则是指不同声音、观点的沟通、碰撞和合作,要求承认差异,强调宽容、平等和多元。

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

请以“对话使人生更精彩”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

1.A(A.动词,极尽,尽情享受B.句首词,大概/句首词,假设C.动词,帮助/动词,选择D.动词,走到尽头/“穷困”,走投无路)

2.D(A.代词,自己/代词,他们B.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C.连词,即使/连词,虽然D.副词,将要)

3.C(A.形作名/形容词意动B.形作名/形容词意动C.形作动“变白”“详知”D.形作名,形作动)

4.C(素:

平素,平时)

5.D(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

B介词,在;介词,从。

5连词,于是;C动词,作为;动词,是;D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成“我”“自己”)

6.B(④句是讲他如何以身作则,⑤句主要讲他为民做主,正直秉公,⑥句则主要强调他与京兆老百姓的深厚感情)

7.C(C项中有意提前了“长安典农提醒”这一行为的时段,要注意这一点。

8.

(1)对于这种情况我(很)有感慨,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察往往有心得。

(于是、叹、状语后置各1分,大意1分。

(2)二郡道路又脏又堵塞,田地又荒芜,百姓饥寒交迫,但是京兆地方都整顿开明,丰富的物产经常成为雍州十郡之最。

(秽、畴、丰富各1分,大意2分)

9.这两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2分)。

胡马在北风中嘶鸣,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

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可是远游的人啊,你还不归来啊!

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实则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

(3分)

10.①初叙离别之苦路远会难,以及别后日渐消瘦,衣带宽松,表达思妇相思之苦。

②以胡马、越鸟眷恋故土起兴,进而想象他乡游子心灵蒙蔽不想回归,流露出女主人公因思念而产生对游子的猜测、怀疑。

③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暗喻女主人公因相思而产生对青春流逝、红颜衰老之感慨。

④最后以期待和宽慰结束。

坐愁相思无益,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

(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给6分)

11.隰则有岸虽九死其犹未悔忳郁邑余侘傺兮枉用相存契阔谈

涉江采芙蓉暧暧远人村又有清流急湍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侣鱼虾而友麋鹿

12.AD分析:

A项,文章第四段整段都在描写爬山虎,写得比较详细,其他树种的叶子则用几句话甚至几种树种的叶子用一句话概括描写,可谓有详有略;B项,作者并没有在文章中流露出不满与批评,在第六段中用“保守”一词来描写老柏和松树,并无丝毫不满与批评之意,而是为了展现多彩秋色的别样风格和情调;C项,通篇文章中,作者对夏日的着墨并不多,只有两句话而已;D项见最后一段;E项,作者在结尾一段援引描写秋色的诗句是为了证明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古代诗人都会“对秋感喟”“见黄叶而伤情。

13.①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结构作用。

(3分)

②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

(3分)

14.描写色彩的词语的大量运用,凸显了文章主旨,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

(2分)在艺术效果上,则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

(3分)

15.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碧云寺秋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2分)

直接抒情,文中作者多次直接表明自己对秋色真挚的喜爱,如“多彩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

夏日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又如“这丰富的秋色将唤起人们怎样一种欢快的感情啊!

”(3分,答出要点1分,分析2分)

间接抒情,即把自己对秋色的赞美喜爱巧妙地融入景物描写中,情景交融,以景显情。

如“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

”又如“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五颜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

”(3分,答出要点1分,分析2分)

(如果答成比喻、拟人、对比等,言之有理则酌情给分。

16.答案A(A.沸沸扬扬:

形容人声喧嚷,议论纷纷。

B.相敬如宾:

用于夫妻之间相互敬重。

C.因人成事:

自己无能,依靠别人才能把事情办法,贬义或自谦。

D.无所不至:

指凡能做到的都做了,多含贬义。

17.答案:

B(A成分残缺,在“无奈”后加“的现状”;C搭配不当,将“提升”改为“扩大”;D否定不当,去掉否定词“不”)

18.答案:

B(六句中只有句④中“绿色的”才能照应“翡翠坠子”,这就排除了ACD。

再就是句③①写远望,句②⑤⑥写近处。

19.①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3分)②雄鸡三唱送冬去(3分)

参考译文:

颜斐字文林,是一个有才学的人.丞相召他做太子洗马,黄初初年转为黄门侍郎,后来成为京兆太守.一开始,京兆这个地方自从被马超攻破后,百姓大多不专心于务农,马超又让这些人上缴二千石粮食,只为了解决目前所需求的,也不为百姓作久远计划。

颜斐到任后,就让下属的县修整田亩,种桑树果树。

当时百姓大多没有车牛。

斐又督促百姓每隔一个月砍伐做车的材料,让他们转而找工匠造车。

又督促没有牛的百姓,让他们养猪狗,卖了得以买牛。

一开始百姓觉得烦,结果过了一二年,家家有了丁车、大牛。

又兴办文学,听任想读书的官吏百姓,恢复他们的徭役。

又在府下开菜园,让官吏仆役吏役间或管理一下。

又督促应当交租的百姓各个在车牛上顺便带给他柴禾两捆,作为冬天寒冷时烤笔砚的用途。

于是风化大力推行起来,官吏不烦扰百姓,百姓也不求官吏。

京兆与冯翊、扶风两地接壤,二郡道路又脏又堵塞,田地又荒芜,百姓饥寒交迫,而京兆地方都整顿开明,物产之丰富经常成为雍州十郡之最。

颜斐自己又清明,于是官吏百姓害怕他转到别地去作官。

到了魏明帝青龙年间,大将军司马懿(驻防长安以抗诸葛亮的侵略)在城中设立军中市场,军中吏民常欺侮县民,颜斐知道了,去和司马懿报告。

司马懿大怒,教来市场主管,在颜太守前打一百仗军棍。

当时长安典农和颜斐共坐,认为他应和司马懿致谢,于是暗自轻推提醒颜斐。

颜斐不谢,良久乃对懿曰:

"斐观明公分受陜之任,乃是为吏民平等,无所偏私,今天典农大人要我谢您,如果我谢,那就是毁坏明公之意了"于是司马懿严格看管军士,与民秋毫无犯。

后来几年,他转为平原太守,官吏百姓拦住道路哭泣,他的马车都不得前进,步步稽留,十余日才出京兆地方,向东走到崤这个地方,却病重。

颜斐平素心里留恋京兆,他的家人和跟随的人见他病得厉害,劝他,说道:

“您应当自己勉励自己恢复身体.(以地方名称呼地方官,所以这里称他为平原)”颜斐回答:

“我心里不愿当平原的地方官,你这些人称呼我,何不说京兆呢?

”后来他死了,尸体回到平原。

京兆人听说这件事,都为他哭泣,为他立碑,到现在仍称颂他。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2分)

知识产权的终结

①知识产权是为了推动艺术与科学发展(版权、专利等),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商标、商业秘密等),这是官方的说法,也是相关法律设定的初衷。

然而,现实世界中,知识财产主要是“以财产形式使重要的抽象客体为私人所占有”,如是,它就同现代资本主义紧密联系,并证明了随之而的面对面竞争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正当性。

②可是,知识产权在中国的制度化进程同时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和被称为外包业务的宏大产业运动。

这些因素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共同开启了一系列有助于知识产权衰落的深刻社会变化。

③用商业研究者的话说,互联网和外包都属于某种“破坏性创新”的范式突破。

一般而言,破坏性创新在起步阶段很简单,因为它们只是想通过为那些几乎别无选择的人(即当前的非消费者)提供简装产品或服务占有市场——即便以旧的标准衡量,它们可能也相当原始粗糙。

但是,当主流消费者流向这些新产品或服务时,他们因如此简单易得、优质低价的解决方案而兴奋。

于是可以预见,破坏性创新会逐年改进,最终改造整个世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不断的破坏浪潮将逐渐重塑市场。

④如今轮到知识产权产业了。

它们无法逃脱破坏性创新,而且在当前的数字时代尤其脆弱。

这是因为,知识财产若真是一种法定的无形财产形式、一种以注册或是国家强制力为法律拟制的垄断,它就存活于复制和模仿手段受到严格限制且成本高昂的社会当中;否则,在典型的资本主义竞争中,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服务就只能是免费的,是被随意假冒。

⑤复印机发明之前,复印一本书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复印的高成本和低质量使得知识产权在印刷材料(书籍、杂志、报纸等等)上有效地取得了特权。

但是包括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在内的数字技术改变了这一切。

今天,无论是下载电影还是分享书籍,对版权材料进行XX的使用和复制仅需点一下手机、笔记本电脑或任何一个数字终端。

侵犯知识产权已经以最低的成本成为消费社会的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以及所有问心无愧的人们都参加的一个仪式。

⑥同样,假冒商品充斥市场;成本极低,质量有时却挺高。

没有任何成功的品牌或驰名商标可以免遭侵权与淡化使用,一切有利可图的专利、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也难逃被模仿的命运。

原因很简单:

西方知识产权出口国和新兴经济体如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在技术上的差距已经明显缩小,而且自1990年代后期以,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大量人才都外包到了新兴经济体——经验丰富的经理人、华尔街分析师、会计师、电脑工程师、汽车设计师、制药科学家、前沿产业研究者,一个都不少。

⑦随着工业和商业外包的加剧,越越多的知识产权产品与服务正在向中国、印度、巴西等国转移。

按照西方的标准衡量,这些新兴经济体一般都处于低“法治”状态,知识产权保护观念相对淡薄,因而,知识产权产品与人才的大批外包必然意味着新世纪的全球竞争将会放松知识产权的严格落实,也同一般意义上的高“法治”状态相去甚远。

中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