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御苑城工程降水施工方案剖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9737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驻马店御苑城工程降水施工方案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驻马店御苑城工程降水施工方案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驻马店御苑城工程降水施工方案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驻马店御苑城工程降水施工方案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驻马店御苑城工程降水施工方案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驻马店御苑城工程降水施工方案剖析.docx

《驻马店御苑城工程降水施工方案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驻马店御苑城工程降水施工方案剖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驻马店御苑城工程降水施工方案剖析.docx

驻马店御苑城工程降水施工方案剖析

目录

1工程概况1

1.1工程基本概况1

1.2场地水文地质工程条件1

2本工程降水时须着重解决的问题2

3降水方案设计2

3.1设计原则2

3.2设计依据3

3.3降水方案论证选择及计算3

3.4降水管井布设设计4

3.5降水施工要点5

4降排水措施及地表水控制6

5应急措施7

5.1降水施工期间组织应急措施7

5.2降水期间技术应急措施7

6安全生产及现场文明施工7

6.1安全用电8

6.2文明施工8

7注意事项及有关问题9

8降水所用设备及材料合格证书............................9

9附图9

1工程概况

基础施工时应人工降低地下水位至基础底面下1000mm,局部结构较低处为500mm,待基坑回填后,方可停止降水。

1.1工程基本概况

拟建驻马店市恒基名都位于驻马店市天中山大道与雪松路交汇处,周边场地有建筑物,交通便利,工程环境相对简单,设二层地下室,开挖长约83m,宽约16m,基坑底标高-7.35m,电梯井标高为-9.15m,实际自然地面较±0.0000低约0.1-0.2m,降水井离基坑上口开挖线1.5m;地下水位根据勘察报告自然地面下水位埋深为4.30m~5.20m左右,水位年变幅按1.50m~2.50m,结合区域资料,3~5年最高水位3.50m,历史最高地下水位埋深按2.50m,,因此基础施工时,需要进行降水,以保证基础在干燥的状态下施工。

1.2场地水文地质工程条件

据勘察报告结合现场查看,拟建场地地势平坦,所处地貌单元为山前冲洪积平原。

基坑开挖降水深度影响范围内主要的地层条件分述如下:

第1层:

杂填土

杂色,主要由建筑垃圾组成。

在场地中部夹大量灰黑色淤泥质成分,在局部地段由碎石及中粗砂回填而成。

层底埋深0.50~4.20m,层底标高82.92~86.72m,层厚0.40~4.20m。

第2层:

粉质粘土

棕色,可塑,含铁锰及灰色泥质成分。

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切面稍有光泽。

层底埋深3.6~5.2m,层底标高81.92~83.62m,层厚0.7~4.0m.

第3层:

粉质粘土

浅黄、灰黄、灰棕色,可塑,含少量灰色泥质成分。

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切面稍有光泽。

层底埋深6.70~7.50m,层底标高79.50~80.50m,层厚2.10~3.70m.

第4层:

粉质粘土

黄褐色,硬塑,含大量铁锰质成分。

干强度高,高韧性,摇振反应无,切面稍有光泽。

层底埋深10.20~10.90m,层底标高76.12~77.05m,层厚2.90~4.10m.

第5层:

粉质粘土

棕、浅棕色,可塑,含大量铁锰质成分。

粉粒含量较高。

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摇振反应无,切面稍有光泽。

层底埋深12.00~13.70m,层底标高73.20~75.16m,层厚1.40~3.20m.

第6层:

粉质粘土

褐色、棕黄色,硬塑,含大量铁锰质成分。

局部夹大量灰色泥质团块。

干强度高,高韧性,摇振反应无,切面稍有光泽。

层底埋深18.20~19.60m,层底标高67.35~68.76m,层厚4.80~7.60m.

根据勘察报告,属第四系孔隙潜水类型,自然地面下水位埋深为4.30m~5.20m左右,水位年变幅按1.50m~2.50m,结合区域资料,3~5年最高水位3.50m,历史最高地下水位埋深按2.50m,抗浮设防水位埋深可按2.50m。

其补给方式主要为大气降水,排泄方式主要为垂直蒸发和人工开采。

2本工程降水时须着重解决的问题

根据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本场地地层特点,土层的竖向渗透性较水平渗透系数大,因此该降水工程的重点为:

(1)降水应尽可能将水位控制在基坑底标高下1m左右,局部降低至电梯井下0.5m,是本降水方案的重点;

(2)应选择合适的降水井间距及布置,为基础底板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3降水方案设计

3.1设计原则

(1)安全第一,确保降水满足基坑开挖及后期施工全过程边坡的安全稳定,严格控制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在确保达到预定降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

(3)将降水、土方开挖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缩短降水工期。

3.2设计依据

(1)御苑城项目基础平面图;

(2)《御苑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3降水方案论证选择及计算

按照设计原则及设计依据,考虑本工程现状及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结合勘察报告的建议,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可采用的降水方式有:

(1)多级轻型井点;

(2)管井降水。

由于本工程周边环境简单,地下水位降深约9m,当采用多级轻型井点时,多级轻型井点的布置、安装对施工进度影响较大,降水影响半径有限,基坑中部的地下水不易抽出,且后期运行费用并不经济;采用管井降水时,管井布置灵活,后期运行费用相对经济,抽水效果能够满足设计需要,针对本工程特点,采用管井降水方案比较合适,管井布置时考虑原则如下:

(1)充分考虑该地段水文地质条件,估计涌水量;

(2)在满足水量和降水要求前提下,合理布设的井点位置,结合施工经验,能布置在基坑边上的布置在基坑边上,尽量避免降水井对基础地板及后浇带的施工带来不利影响;

(3)尽量减小管井位置对基坑开挖及基础施工的影响。

地下水埋深:

2.5m左右(自然地面下,按历史最高水位);

设计动水位埋深:

-7.5m(换算后自然地面下);

基坑长约83m,宽约16m;

设计水位降深:

S=5.8m;

计算模型:

潜水非完整井;

渗透系数:

k=2m/d(根据勘察报告及我单位先前驻马店地区基坑工作经验取值);

过滤管工作长度:

H/2m;

采用以上参数结合规范中潜水非完整井涌水量计算公式,本场地涌水量计算结果如下:

 

计算结果如下:

降水影响半径:

R=67.3m

基坑等效半径:

r0=41.5m

基坑涌水量:

Q=155.8m3/d

2、3、5、7、8、10井点为电梯井考虑,井的埋置深度按下式计算:

H≥H1+h+iL+l

H≥7.55m+1m+1/8*10.5m+6.0m

H≥14.61m

H计算出后,为安全一般再增加1/2滤管长度H≥14.61+3/2=16.11m。

1、4、6、9井点为基坑底面考虑,井的埋置深度按下式计算:

H≥H1+h+iL+l

H≥4.65m+1m+1/8*24.5m+3.0m

H≥11.711m

H计算出后,为安全一般再增加1/2滤管长度H≥11.711+3/2=13.211m。

根据施工经验,考虑地下水汇聚的能力,结合场地地形特点,降水井数目根据降水井影响半径、基坑开挖深度综合确定。

结合本基坑特点及地区降水经验,沿基坑四周间距约12m布置一眼,可满足降水要求,共布置10眼井。

3.4降水管井布设设计

根据工程场地形状,为将下水位降至设计标高,并考虑地下水体对场地的侧向补给等因素,本工程降水井沿基坑四周布设,管井间距12m,井深16.11m和14.06米,直径500mm,沿基坑四周布置。

具体位置见《降水井平面布置示意图》,管井放线施工前,核对井位图和边坡开挖边线之间的关系,如有冲突,可适当调整管井位置。

3.5降水施工要点

3.5.1管井施工工艺

管井施工孔径为500mm,管径内径300mm(外径400mm),井深自地表下16m。

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降水井施工工艺流程图

管井降水施工质量要求:

(1)定位:

井位偏差小于5cm。

(2)钻孔:

一径到底,不留沉渣,钻孔要求正、圆、直、倾斜度小于1%。

成孔直径500mm,透水层采用内径不小于280mm的无砂过滤井管(外径400mm),上部2m为普通井管。

滤料粒径0.5~1.5mm,保证井壁的涌水量。

(3)成孔采用螺旋钻机成孔,确保成孔直径、垂直度及深度。

钻孔要做好施工记录。

(4)井管之间的连接,井管四周用长竹片绑扎牢固。

(5)下井管时要将井管下至钻孔的中央。

下井管前孔底沉渣不大于10cm。

完整井要在井底使用井墩较小抽砂现象出现。

(6)排水泵管管材采用1~2寸塑料软管或尼龙橡胶软水管,水泵为直径100水浸式电动潜水泵。

排水管应采用硬质直径50、110、200PVC塑料管组成,经协商后排入指定地点。

(7)井口潜水泵应用钢丝绳悬挂于井口,排水软管要拉直,防止软管绞扭损坏。

(8)降水中防止软管下坠造成憋水或损坏。

降水井运行质量控制:

(1)降水井运行期间,抽排水的含砂量,粗砂含量不超过1/5万,中砂含量应小于1/2万;细砂含量应小于1/1万。

(2)抽水开始后,在水位为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水量;当水位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且趋于稳定时,可每天观测一次;当地表水体补给和雨季时,观测次数宜为每天2~3次。

(3)对水位、水量监测记录,应及时整理,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降水深度要求,必要时分析水位水量的下降趋势,以便预测设计降水深度要求所需的时间。

(4抽水设备应进行定期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停抽。

(5)注意保护井口,防止杂物调入井内,经常检查排水管、沟,防止渗漏。

(6)备好数台潜水泵,井下抽水泵出现故障立即更换。

(7)建议租用发电机组,确保双回路供电,当发生停电时,应及时更新电源,保持降水正常。

4降排水措施及地表水控制

本工程降水需要考虑雨水过后场地内部汇集的积水的及时排除,同时做好场地四周地表水的挡水及排泄控制,基坑内部施工期间汇聚的雨水可以采取强排措施,其中以基坑四周的挡水、排水措施最为重要,具体施工做法宜结合施工单位同期进行。

5应急措施

5.1降水施工期间组织应急措施

本工程在降水过程中,应加强值班制度,避免降水出现紧急情况,一旦出现抽砂、电路跳闸等异常现象,应及时向本方负责人汇报,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损失控制在最低值,同时向甲方及监理方现场负责人汇报,根据地区有关工程经验,提出有关应急预案及技术措施,有步骤地实施应急措施,及时排除险情,并跟踪检验处理后效果,从而确保后续工程的安全。

(1)在抽水期间,设专人检查管井抽水情况,发现抽砂问题,立即停止抽水并及时上报有关施工负责人员,便于及时处理。

(2)基坑开挖期间,在施工中如发现局部边坡沉降较大,周边地表出现裂缝,须立即停止抽水,通知相关单位并采取处理措施,待稳定后才能继续抽水。

5.2降水期间技术应急措施

5.2.1降水引起周边地表变形及不均匀沉降过大

如出现上述现象,应马上减轻地面荷载,根据现场情况补加预应力锚杆,控制位移发展,或者在基坑底脚被动区增加压重(如回填、填砂袋等)。

5.2.2停电措施

降水井运行期间,一旦停电,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影响边坡安全及基础施工,为保证抽水的连续性,施工现场应采用双路供电或租用发电机组,一旦停电时,能迅速恢复抽水工作。

6安全生产及现场文明施工

在降水井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应做好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确保工程顺利有序的进行。

6.1安全用电

为保证降水的安全进行,在降水过程中,需严格执行安全用电制度,具体应高做到以下几点:

1、现场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

2、配电箱设置总开关,同时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

3、照明与动力用电分开,插座上标明设备使用名称。

4、电缆线及支线架空或埋地,架空敷设采用绝缘子,不直接绑扎在金属构架上,严禁用金属裸线绑扎。

5、移动电箱内动力与照明分箱设置。

6、电线和设备安装完毕以后,由动力部门会同安全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7、经常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未经考核合格的电工、机工和其他人员一律不准上岗作业。

6.2文明施工

加强安全文明教育,树立良好的的安全文明施工意思,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及有关规定、规程,作好安全生产。

2、在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中作好有关安全台帐,现场安全员监督安全生产。

3、严格遵守市有关卫生、市容、消防、环境等规定。

现场材料、机具应整齐堆放、泥浆应流入泥浆池中,并及时抽出。

同时应控制运输车辆外带污染,现场设专职人员作好清洁工作。

4、为避免降水造成对周边环境影响,在降水过程中应由业主配合有关监测单位做好周围建筑物,马路及管线的监测工作,并每天提供监测数据。

发现异常及时联系,以便调整抽水计划,保证周边环境安全。

7注意事项及有关问题

(1)降水期间应加强巡视和观察地下水位,确保降水井不出现抽砂情况,同时为合理降水提供分析和预测的依据。

(2)降水期间,电线较多,应注意电线的安全,避免漏电触电等事故的出现。

(3)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准备工作,加快施工进度,尽可能节省降水时间。

(4)本方案是在有限的资料下做出的,在施工期间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及反馈的信息,调整施工方案,实行信息化设计施工。

8降水所用设备及材料合格证书(见附图)

9附图

降水井平面布置示意图1张

管井构造示意图1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