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18872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1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1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1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1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第1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x

第1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专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基本框架】

【知识结构】

一、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

㈠夏商—方国联盟

1.夏启——建王位世袭制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⑴中央:

设相、卿、卜、祝、史、师等官职。

⑵地方:

封候、伯等为方国

3.商朝的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

商朝本族的活动区域,由商王直辖。

外服:

商族以外的方国,由侯、伯直辖,受商王控制、支配。

商王与方国的关系:

政治上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经济上方国要对周王要尽租役义务。

㈡西周——天下共主

1.分封制

——是周天子将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的一种政治制度。

始于商,成熟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止于战国。

西周的分封制始于周武王。

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⑴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藩卫宗周”)。

⑵内容

受封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分封的主体是王族。

诸侯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诸侯权利:

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⑶特点

层层分封,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

⑷评价

前期: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后期:

导致国家分裂。

⑸瓦解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周王室衰落,诸侯势力发展。

2.宗法制

——是根据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维系政治联系的一种制度。

源于父系氏族的家长制,成于商,盛于西周,影响到整个封建时代。

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

⑴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等级秩序,最终是为了确保王权的稳定。

⑵实质

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体系。

⑶内容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按血统关系的亲疏建立“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层层相宗,天成多层次的大宗、小宗关系,小宗须服从大宗。

⑷特点

以嫡长子继承制核心,在政治制度上表现为分封制。

⑸作用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礼乐制度——宗法制的工具

⑴周礼:

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⑵乐:

在周礼上规定的音乐、舞蹈和歌咏。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⑴行政区划:

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演变。

⑵行政管理:

神权与王权、族权与政权合一。

⑶政体:

由方国联盟向天下共主演进。

⑷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原因

①经济根源:

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②政治上,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③思想上(理论基础):

战国时法家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思想

④实践上:

战国时商殃变法,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和地方行县制的政治体制,提供成功经验。

2.演变过程

萌芽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宋→发展于元→极端强化并发展到顶峰于明清(鸦片战争前)。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核心

君主专制。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始终存在的两个矛盾

一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二是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矛盾。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主要特点

总特点: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皇帝专制独裁;家国同治,人治色彩浓厚。

皇帝制度的特点: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君主专制的特点:

皇权至上,专制独裁。

中央集权的特点:

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无独立行政体系。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设的特点

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地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总趋势

一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到废除;

二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8.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⑴中央集权

积极影响:

①政治: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创造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

②经济:

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③民族:

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防止分裂割据、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持久不衰。

④外交:

保证了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

弊端:

①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影响地方工作效率;

②地方缺乏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管理。

⑵专制主义的危害

①政治上:

不断强化的个人专制统治使人民毫无政治地位和人身自由;专制体制极易形成暴政、导致腐败、引起政局动荡。

②经济上:

强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

③思想文化:

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终确立

㈠大统一

1.原因

⑴秦国经济的发展;

⑵民族融合的发展;

⑶人民都渴望统一;

⑷经过长期的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改变了大国之间的均势;

⑸主观上,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2.统一经过

⑴秦国灭六国:

韩→赵→魏→楚→燕→齐

方针:

“远交近攻”

意义:

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为建立专制主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政治基础。

⑵秦朝的一统天下

过程:

向北:

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直道,加强北部边防;向南:

修灵渠,平岭南,在岭南置郡;西南:

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

影响:

不仅扩大了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3.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④修驰道、开灵渠;⑤筑长城;⑥大规模移民。

4.意义

①政治上: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

②经济上:

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㈡建官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1.形成的条件

①政治基础:

国家实现统一。

②经济和阶级基础:

封建经济发展和地主阶级力量增强。

③理论基础:

法家的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要素

①皇帝制度的确立;

②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③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

3.主要内容

⑴首创皇帝制度

①基本特征:

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②本质:

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⑵建立较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丞相:

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下设诸卿,如宗正、廷尉)

御史大夫:

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命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太尉:

负责全国军务_(未任命)

 

⑶郡县制

——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和一种行政制度。

春秋开始郡县,战国日益普遍,秦统一全国后,在全国全面推行。

郡(郡守)—县(县令)—乡—里

 

㈢秦朝灭亡

1.主要原因:

秦王暴政。

2.灭亡时间:

公元前206年

3.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瓦解;刘邦、项羽直接推翻。

二)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

㈠中央机构的变化——建立“中朝”与“外朝”制度

1.原因

西汉初,丞相拥有决策权和行政权,位高权重,威胁皇权。

2.目的:

加强皇权

 

3.“中朝”与“外朝”

汉初,中央机构承秦制。

汉武帝时,建立中外朝制度,“中朝”帮助皇帝决策,“外朝”执行政令。

4.汉代中央政治制度发展的特征

将执行权与决策权分离,用内朝官来压抑外朝官以侵夺相权

5.作用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㈡地方机构的变化——从郡国并行制到中央集权制

1.郡国并行制

⑴推行的原因

汉初统治者错误地认为秦亡是因为只行郡县制而不分封族亲的结果。

目的是巩固刘氏王朝。

⑵郡国并行制的演变

⑶评价郡国并行制

郡县制的实行巩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封国制在建立之初有利于中央对全国的控制,但很快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严重影响了中央集权。

2.刺史制度

——汉武帝时期开始确立的代表中央对地方行使监察权力的行政管理制度。

⑴原因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君主专制统治。

⑵建立与演变

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州(监察区),建立刺史制度,加强对郡国高官的监察;

东汉,刺史增添了军政大权;

东汉末年,州成为地方行政区,“刺史”改称“州牧”,成为州的最高长官,秦以来的郡县二级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⑶评价

积极性:

对地方官吏勤政、廉政建设有一定的督察作用,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有利于中央集权,并为后代封建统治者所借鉴。

局限性:

在专制的政体下,刺史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恶习,从而导致严重的监察腐败,随着其权力范围的扩大,东汉后期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三)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㈠中央机构的变化——建立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隋唐为加强君权、分散相权而设立的中央行政管理制度。

萌芽于魏晋,形成于隋,完善于唐。

1.建立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是中书、门下省,相权缺乏制约。

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

2.情况

⑴隋朝:

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

设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⑵唐朝:

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

三省分工明确(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互相制衡;

三省长官集体行使宰相职权;

尚书省下分设六个行政管理机构。

3.特点

皇帝集权,三省分工制衡,六部分工管理。

4.影响

①三省分工明确,既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②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③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一制度。

㈡地方机构的变化——从州县两级制到道州县三级制

1.隋——州县两级制

⑴原因

隋初,地方机构重叠,官多民少。

⑵情况

隋文帝时,减去郡级区划,合并州县,裁汰冗员。

2.唐——从州县两级制到道州县三级制

 

四)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㈠原因

吸取五代十国时期的权臣干政、武将夺权的教训。

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

㈡表现

⑴中央设“二府”“三司”——制约相权

⑵实行“禁军”制——控制军权

㈡地方——文官制和州县两级制

1.基本方针

最大限度集中军权、财权、政权于中央。

2.文官制和州县两级制

 

4.评价

⑴积极方面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局面。

⑵消极方面

①地方财力过分削弱,造成地方政府财政困难。

②刻意分化事权,行政效率低下;刻意分散兵权,军队战斗力大大下降。

③出现严重的“冗兵、冗官、冗费”现象,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五)元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

㈠中书省的设置

1.目的

提高行政效率,有效管理辽阔疆土。

2.主要机构

⑴以中书省代替三省,统领六部,作为最高行政机构。

⑵设枢密院作为最高军事机关。

⑶设御史台(又称内台)掌管监察。

⑷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3.影响

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

但在元朝中后期,出现相权威胁皇权、政局动荡的局面。

㈡行省制度

1.推行的原因

中国空前的大一统,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

目的是治理辽阔的疆土和统治众多的异族民众。

2.行省制

①行中书省:

简称行省,长官为平章政事。

②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③在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⑶作用

①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为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

②行省制度最突出的影响是促进了各族人民友好相处和交流,推动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总之,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六)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㈠原因

明清时,封建制度已渐趋衰落,只有加强统治,才能维护其统治地位。

㈡表现

1.明朝:

废丞相设内阁

——内阁是为加强君主专制,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而设立的非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或行政机构(内侍机构)。

明成祖时形成,清沿用。

⑴内阁的出现

明太祖废丞相,权归六部;明成祖设内阁

⑵变化趋势

权力不断扩大,地位不断提高。

2.清朝:

设置军机处

——军机处是清设立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1)清初的决策权演变

⑴清初:

皇权受制于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奏章票拟(决策建议权)

议政王大臣会议→军国机要(直接决策)

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高内阁和六部,它一旦决策,连皇帝也难以更改。

⑵康熙帝亲政后:

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2)军机处的设置

⑴始设原因

用兵西北,防止泄漏军事机密。

⑵设立时间

雍正帝时。

⑶职能演变

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是皇帝发号施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不能统领百官,也不能决策,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

⑷成员组成

皇帝直接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谨慎可靠的亲信任军机大臣,人数无定制。

⑸实质:

是皇帝的秘书机构。

⑹特点:

“简”“速”“密”

⑺评价

便于集权,办理政务迅速、机密,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㈢对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评价

明清的专制体制改革,特别是军机处的设置,使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它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专制主义制度集权到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⑴积极:

它较长时间地巩固了国家统一、保证领土完整和稳定了政局,从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和平统一的环境。

⑵消极:

但是,它在政治阻碍民主进步;在经济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文化上阻碍人文思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专制极权是导致权力腐败、导致中国落后的总根源。

 

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㈠监察溯源

监察,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朝,确立于西汉。

㈡主要制度

1.刺史制度

⑴建立:

汉武帝,将全国分13个部(州),即13个监察区,长官为刺史

⑵职权:

刺史无治所,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⑶演变

东汉时,监察区逐渐成为州级行政区域;刺史有治所,成为地方的最高监察官,随着对地方军政大权的逐渐控制,逐渐失去了对地方的监察功能。

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变为州郡县三级,“刺史”改为“州牧”。

⑷评价

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东汉末年以后,州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后患无穷。

2.道、路制度

⑴道制:

唐太宗时,又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

唐肃宗时,将道级监察长官固定为观察使,道成州县之上行政实体。

⑵路制:

宋朝时,将唐朝的“道”改为“路”,先后设平级四个机构,分掌军政、财政、司法和市场等事。

它们互不统属,各自直接对中央负责,监察机构职权化。

3.特务制度

明朝时,设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等特务机构,进行特务统治。

㈢主要特点

⑴组织独立,自成系统。

⑵以轻制重,重奖重罚。

⑶监察权来自皇帝。

㈣评价

监察制度是必要的,这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代封建统治者所借鉴。

不过,在专制制度下和人治政体中,封建的监察机构不可能摆脱官僚制度弊病,从而导致监察部门的腐败,甚至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四、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关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建立选官制度的原因

①巩固统治的的需要,在封建社会里也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②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大多信奉“中兴以人才为本”。

2.历代重视人才选拔的事例

春秋战国:

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中占有优势,非常重视人才选拔。

如齐桓公重用管仲、秦孝公重用商鞅等。

秦末:

楚汉相争,刘邦重用张良、萧何、韩信,由弱变强,最终打败项羽。

东汉末年:

曹操重视用人,三次发布惟才是举的“求贤令”。

唐朝:

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重用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魏征等,出现“贞观之治”。

武则天创立了“自荐”求官的制度,广揽人才。

唐玄宗前期注重选贤任能,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人担任宰相,如姚崇、宋璟等,出现“开元盛世”。

3.对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的几点认识

古代选官和用人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社会兴衰。

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渐趋严密科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

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则国兴,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国衰。

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和人才。

㈠世袭制

1.出现的背景

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

2.盛行时间

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3.世袭制的特点——重出生

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

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㈡荐举制——由重德才到重门第

1.举荐的标准

主要是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

2.成熟与衰败的标志

成熟:

西汉的察举、征辟制的出现。

衰败: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施行。

3.察举与征辟——重德才

⑴察举

含义:

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

察举分诏举与岁举。

诏举是皇帝下诏选取特殊人才。

岁举是地方长官定期定员向朝廷推荐人才。

科目:

贤良方正、孝廉、太学博士弟子及特举特科等。

有时皇帝对于贤良方正等用“对策”、“射策”的方式进行考试。

⑵征辟

含义:

是皇帝及公卿郡守选拔任用属员的一种制度。

皇帝特别征、聘召的人才为“征”,公卿郡守聘任幕僚属官为“辟”。

⑶结果

东汉后期选拔官吏中钻营请托、结党营私和弄虚作假之风盛行,察举、征辟制渐趋败坏。

4.“九品中正制”——重门第

⑴背景

士族势力的发展

⑵出现

曹魏时,魏王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建议,实行“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

⑶方法

在州、郡设大小中正官,负责按家世门第和道德才能,并博采舆论,从上上至下下分九等品评地方士人,供朝廷按品级授官。

⑷评价

①从形式上看是一种制度创新。

②从标准来看,讲门第是选官制度的一次倒退。

③从结果来看,人才选举变成了出身选举和权力选举。

5.评价

①它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的藩篱,是用人制度的一种进步。

②为国家选拔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③但是,在专制的制度下,必然导致用人腐败,并对国家和社会带来严重灾难。

㈢科举制——重才或重考试成绩

1.原因

士族衰落、庶族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下去。

隋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

2.演变

(源于汉,创于隋,完善于唐,发展于宋,中止于元,僵化于明清,废止于1905年)

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设秀才科

隋炀帝设进士科,并创立了以公开考试,择优选才为特征的科举制度。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科为主。

武则天大增取士人数,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用高官主考,提高科举地位。

北宋王安石改革开始注重才学与人品结合。

元代长期取消科考取士。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3.特点

①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

②以文化知识为主要录取标准。

4.考试程序

唐代分州试、省试、殿试

明清时期:

童试(资格考试,要过县试、府试、院试三关,院试合格者称秀才)→乡试(省级考试,合格者叫“桂榜”题名,称“举人”,头名称“解元”)→会试(部级考试,合格者叫“杏榜”题名,称“贡士”,头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主持和出题,头名称状元)

5.八股取士的特点

①考试内容重经义,不切实用。

②以八股取士,形式死板,内容空洞。

③考题割裂,偏、难、奇、奥。

6.评价

⑴利

扩大了统治基础,打击了士族门阀,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文学的繁荣。

⑵弊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中国近代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7.对世界的影响

科举制东传日、朝,并为其效仿。

16世纪以后传入西方,被西方人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近代法、英、德、美受科举制启发,先后建立了文官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