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材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8584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材料.docx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材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材料.docx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材料

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讲稿

本单元主要由三篇课文和一个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组成。

三篇课文分别是诗歌《祖先的摇篮》、童话故事《当世界还小的时候》、神话故事《羿射九日》。

细读文本,我们发现,三篇文章解决的共同的问题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最开始是什么样子的?

”《祖先的摇篮》能读出作者思考的方向是: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哪里?

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读《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能感受到作者所思: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如何有序运转的?

《羿射九日》这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能让我们发现:

故事中的主人公有这样一种精神,他勇于担当,不畏艰辛。

为什么天上太阳?

我们可以梳理出两条主线,一个是人文主题:

世界之初。

当我们和学生一起读完本组的课文,我们应该在学生的心中埋下这样一颗种子——关于世界,我有许多的好奇。

我可以无限想象,也可以立志去探索,还可以去创造…

通过对课后题的审视,我们还可以梳理出另外一条语用点的主线。

《祖先的摇篮》课后题第一题:

课文的朗读要求。

第二题:

指向单元的语言训练点,能展开想象,练习仿说。

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练习讲述。

第三题:

训练的是动词的恰当使用。

指向语言的积累。

《羿射九日》课后第一题:

指向默读要求。

第二题:

根据表格提示,按事情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关于复述故事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要求。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推荐一部动画片。

指向说与听的训练。

《语文园地八》在识字加油站部分,识记生字方法的总结。

“字词句运用”落实词语积累并运用词语说句子。

课文中学习的想象画面的方法在字词句运用中来实践。

“我的发现”指向年段目标“学习独立识字”。

“日积月累”指向阅读积累。

选编的古诗,也是契合了本单元的主题,通过读古诗,想象画面。

“我爱阅读”则指向课外阅读理解。

本单元的教材结构从课文到我爱阅读,构成一个完整的由人文主题与语言要素贯穿的学习体系。

那我们可以确定这些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33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学习利用形声字规律识记生字的方法,正确读写46个词语。

2.能结合语境体会表示动作的词语的恰当运用。

3.能关注标点符号,读好带问号的句子。

能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

4.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5.能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讲的内容。

能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

6.通过品读课文的语言,感受作者对世界无限的想象,激发学生探索世界起源,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认读33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重点指导利用形声字规律识记生字的方法,正确读写46个词语。

2.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3.能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讲的内容。

能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

4.通过品读课文的语言,感受作者对世界无限的想象,激发学生探索世界起源,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

《祖先的摇篮》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作者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通过好奇发问,推想我们的祖先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

诗歌共有四个小节,结构清晰。

先是由爷爷的话“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的说法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由此,“我”产生了许多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真实的童年生活,这构成了课文中间部分的内容。

课文最后,树叶的响声使“我”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来,也对古老的原始森林——人类祖先的摇篮发出了深深的慨叹,并与诗歌的开头彼此照应。

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尤其文中动词的运用,既准确又形象,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范例。

教学目标:

1.会读“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摘、掏”等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展开想象,仿照二、三小节进行说话训练。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其中第三点和第四点是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摇篮吗?

大海是鱼儿的摇篮

草原是小羊的摇篮

大地是小草的摇篮

……

那我们人类的祖先是从哪儿来的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祖先的摇篮》。

2.板书课题:

祖先的摇篮。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自读要求:

(1)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圈出本课生字词,多读几遍。

(2)标出文中的小节。

2.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1)出示:

摘野果掏鹊蛋

读准摘、掏,发现两个字的共同之处,识记“掏”。

(2)出示:

逗松鼠逮蝈蝈

逗、逮都是走之旁。

(3)出示:

蘑菇蔷薇

结合草字头识记形声字“蔷薇”。

(4)巩固认读词语:

祖先树荫遮住掏鹊蛋蘑菇蔷薇逗松鼠逮蝈蝈回忆

三、细读课文,品读体验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读第一小节,爷爷说祖先的摇篮在哪儿?

(原始森林)

结合图片,联系文字,展开想象,体会原始森林的浓绿、辽阔。

2.通过理解“一望无边”,指导学生读好感叹句:

“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读出惊奇、赞叹的感觉,也可以加入合适的表情。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这么大的森林,我们的祖先曾经在这里会做那些有意思事情?

认真读读第二、三小节,把祖先可能在这里做过的事情圈画出来。

(1)合作交流:

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

(2)想象当时的心情,指导朗读:

掏鹊蛋摘野果采蘑菇

逗松鼠捉蜻蜓逮蝈蝈

(3)看看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

(发现构词的特点,第一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

(4)能不能把这些动词换成别的词呢?

把“掏鹊蛋”换成“拿鹊蛋”可以吗?

(“掏”在字典中的意思是:

用手或工具伸进物体的口,把东西弄出来。

联系“一窝喜鹊蛋”图片,理解手伸进了鸟窝中,所以用“掏”。

迁移运用:

在生活中,还可以说掏什么呢?

(掏耳朵掏钱掏口袋)

(4)“掏”不仅用得准确,而且写得很有趣味,一读就能想象出人很小心,偷偷地在树上掏鹊蛋的有趣情景。

生活中我们需要做很多事情,用到不同的动作,所以要把词语用准确。

我们一起再来体会着读一读:

掏鹊蛋摘野果采蘑菇

逗松鼠捉蜻蜓逮蝈蝈

2.像这样的词语你能说几个吗?

假如你和伙伴们一起,你们还会做哪些事情呢?

小溪边,花丛里,夜空下……

抓小鱼、捉螃蟹、追蝴蝶、赏月亮、数星星、看夕阳……

3.我们的祖先,除了课文里说到的这些事,还会做哪些事情呢?

仿照着课文,来说一说。

4.指导读好问句:

我们的祖先在森林里做了这么多事情,作者真的都看到了吗?

那这些事都是作者的猜想(我想——),他们到底有没有做过这些事情呢?

想到那一棵棵大树,我们想问一问: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摘野果,

  掏鹊蛋?

想到那绿油油的草地,我们想问一问:

我们的祖先,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想到那时候的孩子们,我们想问一问:

那时候,

  孩子们也在这里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吗?

  也在这里

  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吗?

这一个一个的小问号,写出了我们心中美好的想象。

 (三)学习第四小节

1.读第四小节,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因为原始森林是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饱含着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的美好祝愿。

 

四、观察发现,指导书写

1、生自主观察字形结构,关注重点笔画。

2、交流发现,互相提醒。

3、师指导书写:

祖、摘、掏

4、生练写,相互评价,再次练写

五、巩固延伸,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积累语言

2、联系课文,继续想象,向家长说一说祖先在原始森林里是怎样生活的。

《当世界还小的时候》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课文以孩子童稚的视角,通过九个段落的讲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世界之初简单、自由、和谐的生活画面。

文中重点写了太阳、月亮、水以及其他事物的变化,并告诉孩子们一切事物都做它最容易的事情,最终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世界才会因此而美好、和谐。

语言特色鲜明。

教学目标:

1.会认“纪、必”等14个生字,会写“世、界”等9个字,会写“世界、学习”等18个词语。

2.指导朗读,感受课文奇妙的想象。

 3.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第三点是本课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贴近生活,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导入课题。

二、认读字词,指导书写

(一)初读课文,圈画生字

1.要求:

标好段落,边读边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多种形式朗读

(二)小组合作,讨论识记方法

(1)小组长领读生字,互相检查字音识

记情况。

(2)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能灵活运用换偏旁,偏旁归类,形近字对比等方法认读生字的音、形等。

(3)汇报展示,教师预设指导

(4)朗读巩固

(三)学写“世”、“界”两个字1.教师播放“世”、“界”范写视频,学生观察。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小儿歌记忆指导。

3.学生在田字格上写两个。

4.同位评价、教师展评。

三、通读文章,整体感知

(一)读通句子,指导朗读

1.标注段落,范读引领

2.自由朗读,勾画出难读的句子。

3.选择学生逐段朗读全文

4.指导朗读句子

预设:

句1:

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句2:

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

难点长句子指导,扫清障碍,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抓住问题,走进课文

学习要求:

大声朗读全文,做到正确、流利并完成问题,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

问题:

①课文讲了当世界()的时候,每样东西都()。

②文中主要写了太阳学会了(),月亮学会了(),水学会了()的故事。

四、深度探究,展开想象

思路:

走进句子,提炼词语,习得方法,

(一)走进太阳

学习第2自然段(太阳)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找一找太阳学会了什么?

(用横线划出)

(发光、上下山)板书

(3)词语理解:

词语理解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试想:

为什么其他没成功呢?

出示:

“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

新世界吓坏了。

猜一猜“譬如、粗糙、敏感”的意思。

(4)展开想象:

太阳这个可爱的孩子,可能还想

学什么本领呢?

(二)走进月亮和水

1.学习第3、4自然段(月亮、水)

通读并思考:

它们分别学会了什么呢?

(不断变化和往低处流)粘贴板书

2.展示朗读并指导(标点符号)

句1:

“学发光吗?

句2(对比朗读)朗读指导要分类:

长句子朗读特殊标点符号的朗读

①水开始学习流动。

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有种方式,那就是:

一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②水开始学习流动。

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有种方式,那就是:

一直往低处流……

(三)总结板书,理解重点句子

1.品读第五、六自然段

问题:

为什么太阳只学会了发光、上山和下山,月亮学会了不断变化,水学会的是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一直往低处流呢?

同学们自由读,找出答案。

2.理解重点句子

出示:

那时候,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1)理解“容易”。

(造句-联系自身谈体会)

(2).出示句子,多种形式朗读

(3)结合句子,继续说一说文中的省略号可能省略了什么?

结合提示说一说。

(4)根据提示内容,想象说话(出示小草、小树、星星、小鸟……)的图片提示表达。

板书最容易

除了以上这些,你还能想到什么?

根据提示,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活中提取,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语言过渡,朗读感悟。

理解“秩序”、“相当”。

(四)由句及段,完整表达

用下面的开头,接着往下讲:

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表达要求:

1.同位练说,想象表达。

2.连接四幅图,参照开头说一说。

3.语言完整,表达清楚。

4.声音洪亮、自信。

五、总结提升,课外践行

(一)合作朗读,理解句子

(二)总结全文,配乐朗读

过渡:

像这样的事物还有很多,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

头,很多很多开头。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8、9段)出示全文,配乐合作朗读

(三)谈体会、收获

(四)作业布置,课外践行

1.把这个故事和自己续编的内容讲给爸妈听。

2.自主阅读丛书二《当世界还不存在的时候》。

《羿射九日》

教材分析:

这是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充满了丰富神奇的想象。

选编本文,意在引领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的语言实践中,感受神话的神奇,同时让他们初步懂得神话中的人和事是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出来的。

教学目标;

1.会认“射、值”等12个生字,会写“觉、值”等9个字,会写“东边、光明”等18个词语。

2.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3.默读课文,做到不指读。

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教学流程:

一、图画导入,重温阅读体验

1、出示图画,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读过哪些神话故事?

齐声读神话故事的名称: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夸父逐日

读完找规律,这几个神话故事的名称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故事的名称结构,发现通过题目就可以知道是谁在干什么?

2、出示课题:

羿射九日,说说这个神话故事大致是讲谁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

看图猜神话故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唤起学生对所读神话故事的回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

1、朗读词语,运用形声字规律集中识记:

稼、窜、值、滋、熔、裂、箭。

2、读句子,随文识字,结合语境理解“滋润、欢腾”等词语。

3、根据课文插图,观察了解弓箭是羿射九日的工具,相机学习“弓箭”。

接着出示“弓”

的古文字和演变,学写“弓”字。

设计意图:

识字教学,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

写字教学,从课文插图入手,观察弓箭,认识新字,关注字理,自然巧妙地把学生带入到神奇的汉字世界中来。

三、默读课文,提取信息

(一)找出起因,体会“艰难”

1、默读课文,羿为什么要射日?

用“_____”画出文中有关羿射日起因的句子。

2、读句子,你想象到怎样的画面?

画句子,提取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信息

设计意图:

默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出示默读提示明确默读要求,并结合问题在文中提取信息,达到默读效果更真实有效的目的。

(1)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

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神话是以象表意的,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人类遭受的苦难和生活的艰难,在这里可以创设情境,展开想象把文字变成画面,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神话故事神奇的世界

(二)品读经过,体会“勇敢”

1、看到人们的日子如此艰难,神箭手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他是怎样射日的呢?

用“┄┄”画出描写羿射日的句子。

2、标出羿射日动作的词语,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

课文中描写羿射日的一连串动作的词语,朗读指导时可以结合体会读得稍重而有力来体现羿的英勇无畏。

以此达到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形象,积累语言的目的。

(三)喜读结果,想象“生机”

齐读第7自然段,思考、讨论:

1、羿射九日的结果是怎样的?

2、学生交流,指导朗读,感受羿射日的伟大。

深度思考:

远古人类在遭受苦难时,为什么把希望寄托在女娲、大禹、羿等等这些英雄身上呢?

神话作为一种语言形式,集神奇、智慧于一体。

这里,理解课文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在遭受灾难时古人把希望寄托在一些英雄身上呢?

我们在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世界的思考,了解神话故事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与期待。

借助神话,帮助学生打开一扇思考的窗户,探究神话的起源,了解民族文化,这不仅是一种传承,更是语文教学应该担当的责任。

本单元教学重点“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在本课的落脚点是:

和同学交流故事里的哪些内容很神奇。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想象因素,深化对文章的理解与认识,感受神话故事神奇想象的特点。

四、讲述故事,感受“神奇”

(一)感悟“神奇”

1、默读课文,认真想一想:

故事里的哪些内容让你觉得很神奇?

2、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我觉得课文中神奇的地方是……)

在理解课文后,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借助表格的提示把故事讲清楚、讲具体,这是为中年级开始练习复述做好铺垫。

(二)根据表格里的内容提示,练习讲故事。

五、推荐阅读:

《山海经》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地理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读一读少儿彩绘版的《山海经》,去欣赏山水的奇异风貌,去感受神话传说的神奇魅力。

《口语交际》

教材解析:

教材从说和听两方面对学生口语交际提出要求:

说的方面,要求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听的方面,要求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内容。

主要就是引导学生,说什么,怎么说,听明白。

教学目标:

1.向他人推荐自己印象深刻的动画片,能把最吸引自己的人物或者故事片段说清楚。

2.能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讲的内容。

3.能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动画竞猜,引出推荐话题

1.听声音,说片名.课件播放动画片主题曲或者人物配音,学生回答这是哪部动画片?

2.看图片,说人物.课件出示经典动画片,学生抢答动画片的片名。

3.读台词,说故事.课件出示动画片中的经典台词,学生交流故事内容。

4.选动画,说理由.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说说理由。

二、探究“说法”,尝试推荐

1.播放样例,提炼推荐方法。

(印象、人物)

2.全员自主推荐,形成推荐能力(故事片段)

要点一:

听清楚

要点二:

语速适中

教师根据巡视情况,鼓励并邀请用“故事片段”进行推荐的学生来展示。

启发思考:

你们觉得他的推荐怎么样?

)注意听学生评价,提取关键信息进行总结:

他说了这部动画片里一个有趣的故事片段,真是太吸引人了。

播放动画片故事片段,练习说话。

三、小组合作,以赛促“说”。

1.组内交流时,出示一定的句式辅助。

2.各组上台展示,评选动画片大王,师生点评。

3.组间交流,真实交际。

4.出示评价标准。

四、总结:

把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介绍清楚,可以多说说里面的人物和情节,注意抓住人物、情节的特点来说。

说话的时候,要尽量放慢语速,让别人听清楚。

此外,还要多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了解别人的想法。

作业:

1.向家人推荐一部自己最感兴趣的动画片。

2.有条件的学生可举办动画展,对着绘画作品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鼓励创新)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会认10个字。

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所代表的不同意义,能区分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2、积累与快慢有关的词语,能选用词语说句子;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3、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4、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汉字偏旁发现汉字规律。

2、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3、阅读积累,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主要按这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认读字音观察结构自主识记归类积累

二、我的发现

观察字形发现不同拓展延伸

三、字词句运用

1.词语读准字音发现规律实践运用

2.句子朗读例句想象画面指导仿写

四、日积月累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想象画面诵读积累

五、我爱阅读

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关注细节再次阅读合作交流体会艰辛

依据表格讲述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