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85099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

《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docx

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回顾………………………………

(1)

(一)主要成就…………………………………………………

(1)

(二)存在不足…………………………………………………(5)

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7)

(一)面临的挑战………………………………………………(8)

(二)发展机遇…………………………………………………(9)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1)

(一)指导思想………………………………………………(11)

(二)基本原则………………………………………………(12)

(三)发展目标………………………………………………(13)

四、发展方向和重点…………………………………………(15)

(一)加快发展以高端装备为主的新兴产业………………(15)

(二)着力提升优势传统产业………………………………(23)

(三)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25)

五、推进措施…………………………………………………(27)

六、保障机制…………………………………………………(42)

常州市“十三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市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加快转型发展、实现制造强市的重要时期。

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推进两化融合和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造智能制造名城,实现工业强市目标,根据《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市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调结构、稳增长、重创新、促转型的总体思路,坚持保增长与优结构相结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自主创新,实施“千企升级五年计划”和“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促进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全面完成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5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454.3亿元,工业增加值2614.7亿元。

工业经济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产业门类较为齐全,实力显著增强,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1.产业规模显著增长。

全市工业经济总体呈现规模扩大、质效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总量规模连续实现新的突破,产业发展水平也达到新的高度,2013年跨入万亿级城市行列,位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25位。

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93家,比2010年增加385家。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达17家,比2010年净增10家。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比2010年增长54.9%、53.9%。

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产值7253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63.3%。

2.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全市工业经济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多变局面,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058.2亿元、实现利润647.4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70.2%、56.6%。

2015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8291亿元、所有者权益3544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57.7%、68.0%。

平均资产负债率57.3%,下降2.6个百分点。

上市企业数量从2010年的21家增加到2015年的38家。

3.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不断增加科技投入,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高水平建设创新载体,着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01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65%;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971亿元;全市专利授权量达2158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8件;高新技术企业达1126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两站三中心”)1164个,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0%以上建有研发机构;孵化器(加速器)达108家;省级以上首台(套)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达78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达18家。

4.投资力度持续加大。

坚持以重点项目带动产业升级,以重点项目吸引配套项目集聚,不断加大工业项目投资力度。

2015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756亿元,是2010年的1.6倍。

“十二五”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7797亿元,是“十一五”工业投资的1.8倍,年均增速8.3%,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3%。

5.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以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调绿为取向,以增强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着力推进工业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智能电网、轨道交通、现代农机等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成长势头明显,金属冶炼及深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得到优化提升。

2015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占比40.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3.4%;重工业占比回落至76.7%;自主品牌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9%;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30%,实现规模超两番。

6.两化融合逐步深化。

我市企业(行业)两化融合整体水平向深度融合发展,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达到90.77,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98.81,均位居全省第四位;拥有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试验区1个,省两化融合服务产业示范园3个、示范区5个、试验区2个;市级智慧企业32家,初级智慧企业77家;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6家,试点企业197家;省示范智能车间24个,市级智能工厂(车间)33个;武进西太湖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常州科教城成为首批省市共建江苏省互联网产业园。

7.外向发展势头良好。

2015年,外商投资企业达3600多家,已有6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我市投资99个项目。

“十二五”期间制造业累计利用外资81.1亿美元,累计进出口总额1437.3亿美元,分别是“十一五”的1.5倍、1.8倍。

对外经济合作层次提升,江苏金昇股份成功收购德国埃马克集团、瑞士欧瑞康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金昇乌兹别克斯坦纺织工业园、天合光能国际产业园等境外园区启动建设。

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创新园等园区合作成为国家试点。

8.产业集聚水平提升。

以开展示范基地创建为抓手,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发展和产业集聚集群。

我市拥有7家省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常州经开区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和武进高新区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等2家为国家级示范基地,溧阳经开区的输变电产业、钟楼经开区的新型农机产业、武进区的新型色纺产业、新北区的港口及工程机械产业、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的功能新材料产业等5家为省级示范基地。

我市还拥有特色鲜明的39个工业集中区和27个产业集群,其中郑陆不锈钢管、雪堰精密机械制造等6个工业集中区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常州轨道交通、常州光伏产业、新北区工程机械、溧阳输变电设备、武进功能新材料等10个产业集群被命名为省特色产业集群。

9.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2015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6.98%,“十二五”累计下降23%以上,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市根据国家和省明确的化解过剩产能重点行业和工信部明确的淘汰落后产能重点行业,结合我市产业结构现状和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不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设备力度,累计完成国家、省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项目66项,加上完成市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共淘汰落后产能:

钢铁386.3万吨、水泥530万吨、纺织6500万米和1.2万吨、印染6.8亿米和3.3万吨、化工43.8万吨、铅酸蓄电池137万千伏安时、铸造37.4万吨、铜冶炼3.7万吨、铅冶炼2万吨、铁合金4.1万吨、造纸3万吨、电镀3.8万吨、化纤1.2万吨、稀土1.2万吨、光伏560吨和1500万片,以及淘汰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电动机、变压器、锅炉等设备3万多台(套);结合全省化工企业专项整治行动,淘汰关闭1400余家小化工生产企业。

(二)存在不足

“十二五”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实力有了显著增强,但与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一是产业层次偏低。

从总体上看,工业产品仍以传统产品为主,技术、资金门槛较低,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不高,低端产品过度竞争,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技术含量产品仍然较少,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问题较大。

同时产业链还不够完善,服务型制造发展还不快,产业、产品集聚、集约、集成能力还不够,行业内企业之间关联度还不高,以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带动的产业链配套还不完善,具有成套总承包能力的载体还较少,大部分产业链还处于生产链和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

二是产业结构偏重。

我市重化工业比重近年来虽然逐步回落,但占比仍然达76.7%。

2015年规上工业产值中,机械、冶金、化工三大行业就占到73.4%。

从超百亿元工业企业(集团)看,冶金、化工、机械类企业占绝大多数。

工业结构偏重,特别是冶金、化工占比过高,造成我市产业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影响大。

三是公共服务平台不足。

近年来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如服务平台数量不多、功能不全、能力不强等问题,面对庞大的中小微企业群体时,在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投融资和外贸服务等方面有待全面提升。

四是龙头企业偏少。

全市工业企业中规上企业比率仅为10.7%,中小企业占规上企业的97.7%。

行业龙头企业偏少,且百亿级后备企业较少;投资类企业多、消费类企业少,配套企业多、整车整机类企业少,传统产业企业多、新兴产业企业少,对产业链的形成和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

五是重大项目不多。

从工业投资来看,工业投资增速逐年回落,固定资产投资抵扣增值税总额也只有30亿元左右。

从工业项目的规模和质量来看,缺乏大型项目的带动。

企业对新上项目更趋谨慎,未来有新上项目计划的企业偏少。

六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从全市看,作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还不足,工业基础能力还不强,主要表现为“五缺”:

缺乏高端研发机构、缺乏高端关键装备、缺乏核心技术、缺乏处于价值链高端的重要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缺乏人才特别是领军型人才,部分企业还缺乏对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七是节能环保压力巨大。

由于长期以来我市产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工业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工业用能量占全社会的80%;冶金、化工、纺织、建材四个行业占规模工业经济总量的45%,但综合能源消费量占比却超70%,同时也是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来源,对全市节能环保工作形成很大压力,特别是在“十一五”、“十二五”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率分别下降较大幅度的基础上再降,难度相当大。

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十三五”期间,以互联网、智能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浪潮引发的新一轮工业革命,与我国制造业努力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目标形成历史性交汇。

新一轮工业革命对我国制造业的传统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

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提出“工业4.0”、“再工业化”等战略,力图以高端技术保持制造业领先优势,新兴市场国家也纷纷加速赶超,而我国制造业还处于价值链中低端,正面临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加大和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

同时,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工业经济正走向一个速度趋缓、结构趋优的新常态,“三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

在正视挑战的同时,也应看到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工业经济增长新活力,《中国制造2025》勾画工业发展的新蓝图,京津冀一体化等新型城镇化战略将为工业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空间。

(一)面临的挑战

1.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复苏艰难,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不少发展中国家由于种种因素面临经济困难或危机,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各种形式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国际贸易保护带来的出口企业利润被挤压,出口规模被压缩,围绕市场、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更趋激烈。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大力推进包括调整提高传统制造业结构与竞争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两条主线的“再工业化”战略,加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人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等地的趋势,也将深深地影响全球经济。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必然要求。

而我市工业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依靠出口大幅度上升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国内消费市场动力还不足,相当部分产业产能过剩,有效需求发生较大变化,供给侧改革尚待发力,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普遍。

2.新工业革命趋势快速发展。

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当前正在步入新一轮技术经济周期,新工业革命趋势已确立并在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的交叉融合、突破,将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广义说的“绿色工业革命”。

如德国近年来积极推进“工业4.0”战略,致力于构建智能生产网络,推动工业生产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升级,导致国内企业原有的比较优势将逐步丧失,同时将更难进入全球产业链高端与核心价值环节。

同时,网络经济的发展壮大,将进一步挤压没有及时转型、有效触网的传统企业的发展空间。

3.资源环境瓶颈制约问题日益凸现。

工业经济发展对土地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有限的土地资源的矛盾突出,土地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煤油等资源不可再生,国家强制实施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使工业经济粗放式发展难以为继,降低资源消耗和保护生态环境任务异常艰巨。

劳动力成本刚性上扬,竞争压力明显上升。

4.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传统产业尤其是冶金、化工等行业比重偏高,新兴产业尤其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软件业和物联网产业等比重偏小,以龙头企业带动的系统性成套产品还不多。

总体看,工业经济在更多领域产能过剩带来严重挑战的情况下,还存在结构性矛盾和突出性问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发展机遇

1.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看,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为我市工业参与国际分工提供新的契机。

以产业链重构为特征的产业转移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部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延伸,我市工业产业链较为完备、区位竞争优势明显、制造能力强,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分工、承接产业转移。

2.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看,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京津冀一体化等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消费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拉动力,为我市工业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持续保持了新的动力。

3.从国家和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国家提出打造长江经济带,实现沿江省市产业互补、带动经济持续增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战略和沿海开发战略,持续为产业转型升级开辟新的空间。

4.从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看,在包括常州在内的苏南五市努力推进“两个率先”、打造以区域发展一体化促进区域基本现代化的示范样本的同时,苏南五市获批成为我国第五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一战略为打造苏南发展升级版,加快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加快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攀升,进一步提升我市区域竞争力,赢得了重大战略机遇。

而“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并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出的工业经济增长新活力,将为以智能装备制造为特色并具有比较优势的我市工业经济带来新机遇。

5.从我市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看,区位优势明显,水陆空交通网络完善,产业门类较为齐全,初步形成了一批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和较为完备的配套产业链,加上近期行政区划的调整突破了城区发展瓶颈,促进了空间布局优化,同时我市拥有的9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以及武进高新区、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等园区的升格,为我市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化“三位一体”工业经济发展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和互联网经济发展意见,以转型升级为主线,自主创新为动力,技术改造为重点,两化融合为支撑,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推进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互融发展,力求实现质量效益型增长和创新驱动型发展,在新一轮发展格局中把握主动权,不断增强我市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工业明星城市升级版,努力打造常州成为国内一流、竞争优势明显的智能制造名城。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主体相结合。

发挥政府在加快工业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公共服务和政策扶持,着力营造有利于转型发展的外部环境。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快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企业。

坚持创新驱动和项目带动相结合。

把自主创新作为工业转型的中心环节,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发挥创新乘法效应,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同时,深化项目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持续聚焦重大项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继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通过招商引资和激活民资双轮驱动,强化工业有效投入。

坚持高端引领和绿色发展相结合。

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以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为中心,专注精益制造,打造工业精品,推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实现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坚持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结合。

注重破解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问题,供给侧与需求侧双管齐下,更加注重从供给侧发力,着力扩大有效供给、中高端供给和优质服务供给,以创新有效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释放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发展。

坚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

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方向,加强谋划和前瞻部署,在未来竞争中占领制高点。

同时,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针对长期制约我市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发展产业,扎扎实实打基础,加快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引导产业企业集群发展、特色发展,切实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发展目标

通过数年努力,带动和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实现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一般加工向高端服务型制造转变、生产制造为重向研发营销并重转变、产品价格竞争向品牌质量竞争转变、信息化由单项业务应用向综合集成、协同应用转变。

到2020年,全市工业经济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规模效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00亿元左右,工业总产值16000亿元左右;重点培育以智能装备为特色的十大产业集群,实现“253”目标,即争取新材料和优特钢产业达到2000亿元,智能电网、新能源、电子信息、汽车、新型纺织服装等5个产业达到1000亿元,轨道交通、农机和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3个产业达到500亿元以上;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集团),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集团)20家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4%,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左右,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产业结构。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成效显著,新兴产业壮大规模实力,创新型企业形成创新集群。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6%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5%左右;重工业占比进一步降低;制造业服务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生产性服务业占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58%。

3.技术装备。

工业投入累计完成8000亿元;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投入占工业投入比重达65%以上;重点产业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创新能力。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50%,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300家,“两站三中心”达到1500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工业企业每百亿元产值发明专利授权量90件。

品牌附加值和品牌经济比重不断提高,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品牌。

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分别达到110件、500件,江苏名牌产品达到220个。

5.两化融合。

推进企业装备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实现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关键环节互联网应用及关键管控软件应用超过65%,大中型企业实现全覆盖;企业制造装备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关键工序核心装备数控化率超过85%;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综合指数达115,产业主要环节信息化应用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两化深度融合水平得到提升,企业普遍依托工业互联网开展协同创新、智能制造、融合服务,建成200个智能工厂(车间)。

6.绿色制造。

建立较为完善的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体系,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单位GDP能耗、水耗降低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率完成省定目标。

四、发展方向和重点

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加快发展以高端装备为主的新兴产业,着力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

(一)加快发展以高端装备为主的新兴产业

围绕促进转型升级、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立足现有基础,着眼未来发展,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聚焦重点领域,集聚创新要素资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1.以智能装备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重点突破智能电网装备、轨道交通整车、通用航空与航天、智能专用装备及基础装备、关键零部件等。

大力培育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提升高端装备自动控制、精密仪器仪表、信息传输控制等系统集成能力。

——智能电网装备。

重点开发智能电网储能设备、新能源并网及控制设备、智能输变电设备、智能配用电设备和智能调度通信系统。

依托西电、华朋、上上等企业,加快发展世界一流的特高压交直流节能变压器、断路器、全封闭组合开关等智能输变电成套设备,发展电压等级高、容量等级大的巨型变压器和非晶合金配电节能型变压器及整流变、牵引变等特种变压器,高压及超高压电线电缆和性能优、附加值高的特种电线电缆,高压及超高压封闭式组合电器(GIS)和新一代电器开关元件,超高压等级的高密度高弹性绝缘纸板、绝缘漆等新型绝缘材料。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重点突破轨道交通节能环保、安全保障、智能化网络技术,实现车体、转向架等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和整车制造的战略突破。

依托戚机、戚研所、新誉、今创等企业,实现轨道交通车辆从局部制造向整体开发、集成开发的跨越,促进龙头企业在国内外高速铁路、城际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总集成、总承包。

——现代农业装备。

依托东风农机、常发、常柴等企业,开发大型化、高效化、多样化、多功能、联合复式、控制智能化、操作自动化、驾驶舒适化农业机械。

加快开发大马力多缸柴油机,重点开发智能化大型拖拉机及联合整地、精密播种、精准植保等配套机具成套机组,谷物、棉花、油菜等联合收获机械,水稻高速插秧机等种植机械装备;研制发展粮食饲料、烟草加工成套设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装备。

——工程机械。

依托小松、现代、常林、恒立等企业,突破液压部件、传动部件、智能控制系统、配套动力系统等薄弱环节,提升自主研制配套能力。

重点突破工程机械大型结构件制造技术及工程机械结构参数优化和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