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绪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8408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第一章 绪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第一章 绪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第一章 绪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第一章 绪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第一章 绪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绪论.docx

《1第一章 绪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第一章 绪论.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docx

1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宝石的属性

宝石的分类及命名

宝石学发展史

 

 

 

研究领域和方法

宝石的国民经济地位

 

 

点击图片进入各节的学习

 

本章学习指导

一、本章学习的重点

 1.掌握宝石的概念

 2.了解宝石学的发展史

 3.掌握宝石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4.了解宝石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本章学习的难点

 1.宝石及宝石学的基本概念

 2.宝石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宝石的属性

一、宝石的基本概念

二、宝石的特点

三、宝石的价值

 

 

 

一、宝石的基本概念

    宝石是一些可作为装饰用的矿物和物质,它是自然作用和人类劳动的共同产物。

自然界形成宝石矿物,人类将其加工成形,增加其瑰丽,使之适合于作珠宝使用。

    宝石由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组成。

无机矿物和少数岩石作为宝石原料的约有一百余种,占宝石原料的90%。

例如,钻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都是矿物。

有机原料属动植物的产物,它们是动植物体本身或经过石化作用形成的,如珍珠、象牙、琥珀、煤精和珊瑚等,特别是珍珠,总是被列入最珍贵的宝石之列。

二、宝石的特点

   作为宝石材料必须具有三大主要特征,这就是美丽、耐久和稀少。

   美丽:

晶莹艳丽、光彩夺目,这是作为宝石的首要条件。

如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具有纯正而艳丽的色彩;无色的钻石可显示不同的光谱色,我们称之为火彩;欧泊拥有各种颜色的色斑,这是一种变彩;某些宝石能产生猫眼似的亮带和星状光带,都是美的体现。

当然,大多数宝石的美丽是潜在的,只有经过适当的加工才能充分地显露出来。

   耐久:

质地坚硬,经久耐用,这是宝石的特色。

绝大多数宝石能够抵抗磨擦和化学侵蚀,使其永葆美丽。

宝石的耐久性取决于宝石的化学稳定性和宝石的硬度。

通常宝石的化学稳定性极好,可长时间的保存,世代相传。

宝石的硬度也往往较大,大于摩氏硬度7度,这样的硬度使得宝石在佩戴的过程中不易磨损,瑰丽常在。

而玻璃等仿制品因为硬度太低,不能抵抗外在的磨蚀,所以会很快失去光彩。

   稀少:

物以稀为贵,稀少在决定宝石价值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稀少导致着供求关系的变化:

钻石是昂贵的,因为它稀少;一颗具有精美色彩的无瑕祖母绿是极度稀少的,它可能比一颗大小和品质相当的钻石价格更高。

橄榄石晶莹剔透,色彩柔和,但因为它产出量较大,所以只能算作中低档宝石。

人工合成的宝石,虽然在性质上与天然宝石相同,但合成宝石可以大量生产,因而在价格上与天然宝石相距极殊。

   

三、宝石的价值

   自古以来,宝石就为人类所重视和遐想,人们对宝石充满着迷信,并将宝石同财富、威望、地位和权力联系在一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宝石和黄金的消费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因而,宝石显示着以下三种价值。

   1.宝石的商品价值

   宝石从找矿、开采、加工到出售均需付出辛勤的劳动,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劳动价值。

又因为它的稀少和美丽,它可以作为商品而出售,因此具有商品价值。

   2.宝石的货币价值

   宝石作为商品早已被人们所接受,但由于大多数宝石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世界宝石的产量越来越少,特别是优质高档的宝石越来越奇缺。

高档宝石的价格不断上涨,宝石作为硬通货币贮存的趋势逐渐明显,即宝石和黄金一样,可以作为货币流通的媒介。

   许多国家都将高档宝石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等列为国家银行资产。

我国也将常林钻石—我国现存的最大的金刚石,纳入国库作为货币储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由于掌握了世界70%的珠宝财富,而得以流浪于世界各个角落。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对珠宝的投资。

选购者不仅为拥有一枚高档珠宝首饰而深感自豪,而且也看到了宝石保值和增值的效果。

   同时宝石一般都很小,便于携带,巨额的资金集中在小小的物品上,便于财产的保存和转移。

   3.宝石的艺术价值

   从古人用兽齿、贝壳、砾石串成的项链,到今天各种琳琅满目的宝石工艺品和饰品,无不体现着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一件玲珑剔透的珠宝饰品,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它不仅使佩戴者显得雍容华贵、充满自信,而且还代表着一切美好的祝愿:

永恒、成功、吉祥和好运。

宝石常用来作为结婚的信物、纪念日的礼品和服装的佩饰。

第二节宝石的分类及命名

一、宝石的分类

二、宝石的命名

 

 

 

 

一、宝石的分类

   早在1916年日本宝石学家就提出了将宝石进行分类。

多年来,国内外宝石学家根据宝石应用领域、商品价值、宝石等级、矿物、岩石特征为依据,提出了不少分类方案,但直到现在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方案。

   在我国将天然宝石(广义)分为:

宝石(狭义)、玉石和彩石三类。

这里宝石(狭义)是专指单矿物晶体和碎块;玉石是专指矿物的集合体,并要求硬度大于5以上;彩石也是矿物集合体,硬度在4以下。

但是,这种分类尚不能反应实际应用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规范珠宝市场,1996年11月国家标准开始制定,1997年5月1日开始实施(GB/T-16552-1996,)。

宝石名称的国家标中将宝石分为:

天然珠宝玉石(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天然有机宝石)、人工宝石(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再造宝石)、仿宝石等类型。

   1.天然珠宝玉石

   

(1)天然宝石

   特指自然界产出的矿物单晶。

其品种很多,宝石科研工作者常用矿物学的分类方法对宝石进行族、种、亚种的细分,而宝石贸易界往往按照价值规律对宝石进行高档、中低档的划分,还有的根据宝石的稀缺程度分为常见和稀少两类。

   A.天然宝石的族、种、亚种的划分:

   族—指化学组成类似、晶体结构相同的一组类质同象系列宝石。

如石榴子石族、辉石族等。

   种—指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相同,外观相近的宝石。

   亚种—是种的进一步细分。

指同一个种的宝石,因化学组成中的微量组分不同,从而在外观上有较明显的变化,如蓝宝石中的黄色蓝宝石。

   B.天然宝石按价值和稀缺程度的划分:

   ①高档宝石:

钻石、祖母绿、红宝石、蓝宝石、金绿宝石(变石、猫眼);

   ②中低档宝石(常见宝石);

   ③收藏宝石:

比如塔菲石,产自斯里兰卡,有米黄、淡紫、淡红等色,产量很少,市场知名度不高。

   

(2)天然玉石

   指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及少数非晶质体(天然玻璃)统称为天然玉石。

珠宝界习惯于按照材料的使用历史、市场价值以及工艺特点将其分为高档玉石、中低档玉石和雕刻石等。

   A.高档玉石:

例如翡翠、软玉,简称玉。

   B.中低档玉石:

如玛瑙、玉髓、青金岩、蛇纹石。

   C.雕刻石:

硬度小,可以用钢刀雕刻的玉石,摩氏硬度一般小于4,主要产品为印章、砚石、装饰石等。

其中少数品种价值很高,如田黄石、名贵鸡血石。

   (3)天然有机宝石

    指自然界生物成因的固体,它们部分或全部由有机物质组成,其中的一些品种本身就是生物体的一部分,如象牙、玳瑁。

人工养殖珍珠,由于其养殖过程的仿自然性及产品的仿真性,也划分在天然有机宝石中。

   2.人工宝石

   

(1)合成宝石

    全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的材料,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原子结构,本质上与相对应的天然宝石相同,如合成红宝石、合成祖母绿等;

   

(2)人造宝石

    人造的材料,通常在外观上与某种宝石相象(与所仿宝石),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均不相同,没有天然对应物,如钇铝榴石、钆镓榴石;

   (3)拼合宝石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经人工方法拼合在一起,在外形上给人以整体琢磨印象的宝石,称为拼合宝石;

   (4)再造宝石

    将一些天然宝石的碎块、碎屑经人工熔结后制成。

常见的有再造琥珀、再造绿松石。

   3.仿制宝石

    完全或者全部由人工生产的材料,它们模仿天然宝石或者人造宝石的效应、颜色和外观,但不具有所仿宝石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晶体结构,如玻璃和塑料。

二、宝石的命名

   早期宝石名称比较混乱,把同一种颜色的宝石都称为同一类宝石。

例如,把黄水晶、黄色碧玺、黄色托帕石、黄色蓝宝石等统称为黄宝石。

绿色绿柱石、绿色蓝宝石、绿色碧玺等称为绿宝石。

以后对宝石的名称虽然还有一些区分,但是仍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命名,如将绿色蓝宝石称为东方祖母绿,将绿色碧玺称为巴西祖母绿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名称根本不涉及矿物的特点,仅侧重于工艺名称和商业名称,这些名称虽然也反映了宝石的某些特点,但还存在名称不缺乏唯一性、含义模糊等问题,如“绿宝石”缺乏唯一性、“黄晶”的含义模糊,可指黄色托帕石和黄水晶,容易造成市场混乱,这些不适当的名称都应予废除。

   为了规范市场,提出以下宝石命名的原则:

   1.传统名称

    这些名称一直作为这些宝石的名称,被珠宝界和社会所公认,如翡翠、和田玉、玛瑙、钻石、祖母绿、红宝石等。

   2.以矿物、岩石名称作为天然宝石的名称

   这一原则简捷、科学,被国际珠宝界普遍接受。

如钙铝榴石、透辉石、橄榄石等。

考虑到玉石材料的商品属性,在所有主要组成矿物名称或岩石名称后附加“玉”字,如蛇纹石玉、阳起石玉等。

   3.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宝石的定名原则

    为了突出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和星光效应等),直接将其置于宝石种属名称前后参加定名。

如星光红宝石、星光石榴子石、石英猫眼、海蓝宝石猫眼等。

   4.人工宝石的定名原则

    由于物以稀为贵,此类宝石的价值远低于同类的天然宝石。

因此在定名时,在相应宝石材料之前冠以“合成”、“人造”等字样,以示与天然宝石的区别,如合成红宝石、合成祖母绿等。

   5.拼合宝石的定名原则

    命名时应突出“拼合石”这三个字,同时在拼合石前将材料名称写出来。

如常见的一种拼合石,下层为绿玻璃,上层为红色石榴子石,用胶粘结后模仿祖母绿,应称为玻璃石榴子石拼合石。

   6.优化处理宝石的定名原则

    目前国际珠宝市场上流行的宝石已有不少是经过人工改善的。

如热处理、辐照处理、染色处理等。

这些处理分为优化和处理两种类型。

优化是指一些传统的、已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使珠宝玉石潜在美显示出来的物理、化学方法。

处理是指一些非传统的,目前尚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一些方法。

在宝石定名中要反映出宝石经过处理的事实,对于优化的情况,是否需要指出尚存在不同的意见。

    根据我国珠宝玉石名称标准的规定,对于经优化处理的宝石按以下定名原则定名:

   A.经优化的珠宝玉石,定名时直接使用珠宝玉石原名称,优化方法不在定名中反映。

如热处理的红宝石,直接定名为红宝石。

   B.经处理的珠宝玉石则要在其基本名称后,用括号标出“处理”二字,如扩散处理的蓝宝石,定名为蓝宝石(处理);或者直接在宝石的名称前注明处理的方法,如扩散处理蓝宝石。

 

第三节宝石学发展史

   宝石学是研究宝石、宝石材料及其加工的科学。

最早它是作为矿物学在宝石领域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现在它集宝石鉴定、宝石评价、宝石材料学(合成和优化处理)、宝石加工、宝石勘探开采以及宝石经营等内容为一体,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

 

 

宝石学发展史

    宝石学是研究宝石、宝石材料及加工的科学。

宝石材料及其加工的科学。

最早它是作为矿物学在宝石领域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现在它集宝石鉴定、宝石评价、宝石材料学(合成和优化处理)、宝石加工、宝石勘探开采以及宝石经营等内容为一体,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综合学科。

    我国对宝石的开发利用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了。

但宝石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最早起源于英国。

1908年英国首先创立了宝石协会,从事宝石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并在1913年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宝石学考试。

1931年美国成立了珠宝学院,1934年德国、1965年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分别成立了各自的宝石协会,并成立了相应的宝石培训中心。

这些协会组织学术交流和人才培训,对宝石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对宝石进行精确化学分析的方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912年X射线首先揭示出晶体中的原子或离子排列成极规则的几何形态以后,矿物学、化学和宝石学才进入了一个采用先进技术的崭新时期。

然而,在科学家们研究改进宝石鉴定方法的同时,在实验室里合成天然宝石已成为可能,这些合成宝石所具有的特性与天然宝石几乎完全相同。

合成宝石的出现,使商业上迫切需要鉴别区分天然与合成宝石,由此出现了精确的宝石检验技术,用于鉴定宝石的各种仪器也得到了发展。

宝石合成工艺的改善,使合成宝石的质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宝石鉴定技术的深入。

研究和鉴定新的经过改进的宝石,从而使宝石学具有远大的发展前景和更大的魅力。

    在20世纪的后几十年中,宝石学处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

世界范围的富裕对优质宝石产生了史无前例的要求,宝石产区矿源的逐渐枯竭和种种政治纠葛,又造成了宝石材料供应上的制约,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宝石的价格。

寻找新的宝石资源已迫在眉睫。

宝石实验室硕果累累,人工技术不仅制造出了各种非常理想的合成宝石,甚至创造出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各种新材料,像钇铝榴石、立方氧化锆等作为一些天然宝石的理想仿制品。

对于天然宝石的改色、稳定化处理等宝石优化技术已成为宝石学界研究的热门课题。

    当前,国际宝石学研究的重点是:

天然宝石矿床的勘探和开采;天然宝石的改色和处理;人造宝石的工艺技术;宝石的真伪鉴定、宝石饰品款式的设计和加工等。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宝石学发展很快,已开发了钻石、红宝石、蓝宝石、海蓝宝石、石榴子石和橄榄石等宝石矿产基地,并进一步加强了对宝石的地质普查工作。

合成红宝石和蓝宝石、合成立方氧化锆、人造钇铝榴石等人造宝石已大量投放市场,合成祖母绿、合成钻石也已获得成功,并开始投放市场。

宝石鉴定、宝石优化和宝石加工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国珠宝首饰行业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具有发展面广、速度快、起点高的特点。

从业人员、市场规模、销售金额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珠宝首饰零售企业已超过2万家,从业人员由3万人增加到80万人,黄金首饰的销售由0.7吨增加到250吨以上,全国珠宝首饰销售额由9908万元,猛增到2000年的860亿元,出口额由1695万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26亿美元。

珠宝首饰产品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商品之一。

    我国珠宝教育起步很晚,至20世纪70年代,世界掀起“宝石热”之时,恰逢我国经济体制进入改革时期,市场经济的逐渐繁荣,带动着珠宝事业的日趋兴旺。

面对国内珠宝教育一片空白的现状及珠宝业呼唤专业人才的历史机遇,如何为我国尽快地培养珠宝专业人才已严峻地摆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引进智力,高起点办学”,1988年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研究所率先与世界上宝石学权威机构的英国宝石协会签订了国际珠宝鉴定师证书课程(FCA)的联合办学协议,同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桂林冶金工学院等开始招收宝石学方向本专科生。

199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在武汉成立,标志着我国珠宝教育进人一个新阶段。

由于,宝石学是新生学科,国内大学专业名录中没有宝石学科,各地高等院校均挂靠在如地质学、材料学、商贸管理学专业下进行宝石方向的招生。

通过近十年的努力,国家教委2000年正式批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试办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使得宝石学正式列入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行列。

    我国的宝石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必将会走在宝石学研究的前列。

第四节宝石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

一、宝石学的研究领域

二、宝石学的主要技术方法

 

 

 

    宝石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在20世纪初叶(1908年)人工合成红宝石的问世,在市场上出现了真假难辨的合成红宝石的冲击下得以诞生,是矿物学与宝石商品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

宝石学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吸收了众多基础学科的营养,形成一些具有特色的理论和方法,构成宝石学的重要支柱。

一、宝石学的研究领域

   1.宝石的真伪鉴定

    在人们的观念中,宝石是完全天然产出的矿物、岩石或者生物的产物,除了切磨加工以外未经任何其的它加工。

由于材料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在实验室中合成与天然宝石具有相同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合成宝石,而且,还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改变天然宝石的外观,即所谓的优化处理宝石。

    宝石的真伪鉴定,就是要确定所检验的样品是否是天然宝石,是否为合成宝石,是否经过了除切磨抛光以外的加工,如染色、加热改色、辐照改色等优化处理。

它是一项相当困难的任务,也是宝石学最基本的目的。

而且,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关系到宝石的瑰丽程度,而只是与宝石的商品价值有关。

例如,一粒同样瑰丽的红宝石,天然与合成品之间的价值相差可达1万倍。

   2.宝石产地的鉴定

    珠宝中名贵的宝石种类,如祖母绿、红宝石等,只有为数不多的矿床,尤其是历史上就一直出产宝石的矿山,在社会文化中成为这种宝石的象征,犹如商品的品牌。

比如哥伦比亚,历史上几乎是祖母绿的唯一产出国,所以随着其他祖母绿产地的出现,哥伦比亚祖母绿的身价更显突出,需要对祖母绿的产地进行鉴定。

   宝石的产地鉴定比真伪鉴定更为困难,只能局限在少数几种的彩色宝石上,如红宝石,祖母绿,蓝宝石,变石和软玉中的白玉等。

方法上以地质学原理为基础,根据宝石中的矿物包裹体的种类和组合、宝石生长带(色带)特征、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宝石的产地鉴定还被应用在文物的考古研究中。

   3.宝石的品质分级

    宝石是非常贵重的商品,必须具有美丽,耐久和稀少3个要素。

不仅是不同品种的宝石有价值上的差别,而且同一品种宝石的价值也存在巨大的差别。

天然矿物和岩石能否作为宝石的主要标志是外观的瑰丽程度和耐用性,体现宝石的使用价值。

另一个决定宝石商业价值的因素是稀有性。

宝石的商品价值也是这三个要素的总合,宝石的品质分级也必须以3要素为基础。

    在所有的宝石品种中,目前只有钻石具有较为科学和严格的分级标准和方法,即所谓的4C分级体系。

钻石首饰占珠宝首饰市场零售额的80%,具有系统的、全球一致的分级标准是钻石占据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4.珠宝评估

    珠宝评估是对宝石及其首饰可具有的货币价值的评价,是宝石学与资产评估学结合的一个新分支,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

珠宝评估以宝石鉴定、品质分级为基础,应用资产评价的原理方法,评价珠宝及其首饰的货币价值,以满足产权交易、财产保险、法律事务、经营活动的需要,以及满足珠宝拥有者了解其价值的要求。

二、宝石学的主要技术方法

   1.宝石的常规鉴定技术

    宝石大部分是矿物和岩石,具有较为固定的光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是鉴定宝石的基础。

但由于宝石样品不能损坏,只有有限的方法可以采用。

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方法主要有折射率,双折率,多色性,选择性吸收光谱,比重和内含物测试等,形成了宝石鉴定专用的折射仪,二色镜,偏光仪,分光镜和宝石显镜等仪器设备,以及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数据和现象的解释等系统的理论和技术。

经过训练具有较一定的经验后,利用这些技术可以鉴定85%以上的宝石样品。

   2.宝石的内含物

    宝石内含物的理论来自于矿物的包裹体理论,根据宝石学研究的目的和对象加以改造,形成不同的研究重点:

矿物学更重视包裹体对矿物形成条件的指示,因而着重研究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和物化性质;而宝石学更注意研究包裹对成因的指示,注重包裹体的种类和形态,并且把生带、色带、裂隙、双晶接合面等非异相物都当作包裹体看待,因而称为内含物更为达意。

    宝石内含物是宝石真伪鉴定、产地鉴定的基础,根据宝石内含物的特征,可以区别天然和合成的宝石,鉴别经优化处理的宝石。

例如,缅甸孟素矿山的红宝石具有特征的平行于底面(0001)的生长带,不同于其他产地的红宝石,甚至缅甸抹谷的红宝石。

合成的祖母绿等宝石中,由于合成工艺中的种晶的生长面往往采用快速生长的面网,造成合成祖母绿的生长带(色带)与C轴斜交,与天然祖母绿平行C轴的特征不同。

所以,对宝石内含物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瑞士宝石学家Gubelin博士(怀念古柏林博士)认为:

内含物是宝石最普遍,最可靠,最确实的鉴定特征。

    宝石内含物可以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借助于现代的电子探针、拉曼探针等技术,宝石内含物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

   3.现象观察的方法

    宝石学非常强调对现象的观察,而且是用肉眼和10倍放大镜的观察。

现象观察除对宝石鉴定有重要的意义外,还是宝石品质分级的主要技术,钻石的4C分级就是应用10倍放大镜和目视观察技术的应用。

   4.专用的新式仪器

    近十年来,为了解决各种新的合成宝石和优化处理宝石的鉴定,研制出新的宝石鉴定仪器,例如D.Beers下属的钻石研究所研制了两种用于鉴定合成钻石的仪器DiamondView和DiamondShou。

最近我们也研制成功宝石阴极发光仪、激光诱发光谱仪等。

这些仪器为宝石学研究和鉴定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5.通用的现代测试仪器

    富利叶变换的红外光谱仪首先成功地应用到宝石鉴定领域,用来鉴定酸洗充胶的翡翠,红外光谱在其他宝石的鉴定也可发挥作用,现在很多宝石鉴定实验室配备了这种仪器。

拉曼探针是另一种正在受到宝石学家欢迎的现代测试技术,结合冷冻技术,可用来鉴定高温高压处理的无色钻石。

紫外可见光谱仪,用来研究宝石的颜色成因和钻石色源鉴定。

几乎所有的现代测试技术都可能在宝石学领域加以应用,哪种技术可被广泛应用,取决于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成本之间的平衡。

第五节宝石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珠宝行业概况

二、我国珠宝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珠宝行业概况

    中国珠宝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珠宝首饰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珠宝首饰出口持续增长。

2003年我国珠宝首饰出口32.95亿美元。

2004年出口达44.5亿美元。

2005年1-6月份,珠宝首饰出口贸易额24.41亿美元,同比增长28.4%。

其中贵金属或包贵金属首饰出口8.86亿美元,仿首饰出口2.57亿美元,珍珠出口0.81亿美元。

出口对象仍然主要是中国香港、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