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范小玲教学案例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8300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43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学范小玲教学案例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幼儿教育学范小玲教学案例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幼儿教育学范小玲教学案例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幼儿教育学范小玲教学案例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幼儿教育学范小玲教学案例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学范小玲教学案例集.docx

《幼儿教育学范小玲教学案例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育学范小玲教学案例集.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教育学范小玲教学案例集.docx

幼儿教育学范小玲教学案例集

《幼儿教育学》课程案例集

案例1:

两个同样大的孩子在学走路,一个孩子的父母很放手,摔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再走,另一个孩子的父母小心翼翼地护着孩子,生怕他摔倒了,或干脆用带子绑住孩子的腰,栓着走。

----思考:

哪一个孩子先学会走路?

为什么?

案例2:

一位教师在组织幼儿认识在教幼儿认识蔬菜的时候,在黑板上挂上青菜、西红柿等图片,告诉幼儿它们的名称和特征、用途,另外一位教师则带领幼儿到附近菜农的地里参观菜农是如何种菜施肥和浇水,并让幼儿在班级的自然角种上蔬菜并进行管理,做好观察记录。

----思考:

案例中哪一个教师的做法较好,为什么?

它揭示了教育的什么规律?

在幼儿教育方面有什么启示?

案例3:

(1)美国教育家大卫·维卡特以处境不利儿童为对象的长达20年的早期补偿教育研究:

美国教育家大卫·维卡特以处境不利儿童为对象,研究早期补偿教育能否打破消极的贫穷循环(即童年的贫穷常常会导致学业失败,进而导致成年期的贫穷如失业、靠救济金生活、单身母亲以及吸毒犯罪等)。

他在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中得出结论:

早期补偿教育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与控制组的幼儿相比较,参加早期补偿教育计划的幼儿,其发展、受教育的程度均高于控制组;他们对学校的态度更积极,更愿意谈论学校,用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更长,在学校的表现令父母满意;在他们成人后,他们的月收入和结婚组成家庭的人数明显高于控制组,接受政府救济的人数、失业率和犯罪率也明显少于控制组,较成功的打破了贫穷的循环圈。

通过综合评价各方面的效益,发现改早期补偿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比是1:

7.16,即在学前期每投入1美元,可对儿童以后的发展产生7美元多的效益。

(2)1987年1月,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有人问其中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一生当中最主要的东西”。

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

“幼儿园”。

“在幼儿园您学到了什么呢?

”学者答道: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

我学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思考:

以上例子中说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何在?

案例4:

某幼儿园2-3岁幼儿阶段目标体系:

9月份

项目

目标

动作发展

1、能独立地较平稳地在平地上走。

2、手脚不协调,上体挺直向前跑。

3、手膝着地向前爬,手脚不协调地爬攀登架。

4、随意地玩球。

5、会拿勺子,舀起东西往嘴里送。

6、能单手拿空杯子向前走,双手端起杯子喝。

7、愿意玩大雪花片(大积木),能插(搭)出较简单的物体。

语言发展

1、认识自己的标记,能说出图形的名称。

2、理解并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入园、离园时愿意向老师问候、告别)。

3、个别交谈或集体活动中,喜欢听老师谈话。

4、愿意和老师说话,有困难知道要找老师帮忙。

5、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念儿歌。

6、能听懂并执行生活常规方面的指令。

情感发展

1、能摆脱对家人的依恋,喜欢听老师谈话。

2、愿意与老师、同伴交往。

3、遇到不愉快的或困难的事,知道找老师帮助。

4、喜欢参加各项活动,保持愉快的情绪。

生活习惯

1、认识自己的标记,找出自己的毛巾、茶杯、鞋柜、晨检牌插袋。

2、学会正确洗手。

3、认识厕所,知道大、小便要入厕。

4、认识自己的被子,愿意上床躺下午睡。

5、愿意在幼儿园吃饭,会用小勺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或在成人帮助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游戏习惯

1、愿意参加各种游戏活动。

2、初步学习听铃声做事情,如进出教室、游戏室收放材料,环节转换等。

10月份

项目

目标

动作发展

1、能独立地上体挺直地走,双手在体侧自由摆动。

2、两臂自然摆动,跑动时能基本保持平衡。

3、能双脚不协调地跳。

4、能两步一级地上下楼梯。

5、乐意和同伴一起玩球。

6、能从碗中舀起食物往嘴里送。

7、能双手把茶杯从桌上端起来喝,单手拿空茶杯走。

8、能用较大的纸随意撕。

9、会用细电线穿大木珠。

10、能随意插大雪花片。

语言发展

1、能较主动地运用简单的礼貌语言(入园、离园时向老师问候、告别)。

2、个别交谈时能注意听老师说话,集体交谈时能安静地听老师说话。

3、愿意回答别人的问题。

4、对《婴儿画报》等读物有兴趣,能静听上面的故事。

5、喜欢翻阅《婴儿画报》等读物。

情感发展

1、喜欢与老师、同伴交往,和他们一起游戏。

2、遇到不愉快或有困难的事,愿意找老师帮助。

3、喜欢参加各项活动,保持愉快的情绪。

4、愿意与同伴分享玩具。

生活习惯

1、继续学习正确的擦手方法及正确拿茶杯的方法。

2、会用小勺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3、乐意在幼儿园午睡,不依赖某种物品入睡。

4、想大便时,能及时入厕并会用简短的语句请求老师帮助。

游戏习惯

1、能自觉地听铃声做事情。

2、知道把掉到地上的玩具捡起来。

3、认识自己的垫子,会正确地坐在垫子上(双膝弯曲,双手随意地抱住小腿)。

4、知道离开活动室时,把自己的小椅子推进桌子下面。

11月份

项目

目标

动作发展

1、在宽25厘米的硬纸板上走。

2、能两臂自然摆动、基本保持身体平衡地跳。

3、能双脚较协调地向上跳。

4、能两步一级、手脚较协调地爬攀登架。

5、初步学习和同伴一起滚球。

6、能较平稳地从碗中舀起食物往嘴里送。

7、会双手端茶杯走动。

8、初步学习大片大片地涂色,对色彩感兴趣。

9、会将皱纹纸撕成长条。

10、会用鞋带随意穿大珠。

11、会用大雪花片插出简单的物体。

语言发展

1、入园时能指点着“宝宝天天说”专栏,用普通话说一句话。

2、和老师共同“阅读”《婴儿画报》等读物,能按顺序翻看熟悉的图画故事,说出书名、故事名。

3、学习在游戏中与同伴用普通话说话。

4、在集体活动中能集中注意力倾听别人说话。

情感发展

1、喜欢上幼儿园,并乐意参加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

2、同伴间友好相处,不争抢玩具。

3、喜欢班上的老师,乐意和老师一起收拾玩具。

生活习惯

1、知道洗手之前要卷袖子,需要时主动请老师帮助。

2、能独立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3、能安静地午睡,醒来后不打扰同伴。

4、能独立地去小便,大便完了知道喊老师帮忙。

5、午睡时,能独立地找到自己的被子,会将脱下的鞋子摆放整齐。

游戏习惯

1、在游戏中学习(等待)、轮流玩,学习与同伴分享玩具。

2、活动结束时,知道把玩具收好,放回原处。

12月份

项目

目标

动作发展

1、能扶着栏杆两步一级上下楼梯。

2、能两臂自然摆动、上下肢基本协调地跑。

3、能双脚较协调地向上、向前跳。

4、能两步一级、手脚较协调地爬攀登架。

5、学习双手抛、接球。

6、能从碗中舀起食物,平稳地往嘴里送。

7、能双手端茶杯走动,而且不把水泼出来。

8、初步学习握笔在作业纸上画。

9、学习撕不同质地的纸。

语言发展

1、每天能声音响亮地用普通话说一句话。

2、能用手指点读《婴儿画报》等读物中故事的名称,并愿意大声地讲述故事的内容。

3、游戏中,能坚持用普通话与同伴进行交往。

4、乐意向别人介绍活动的内容。

5、能静听并参与成人念儿歌,讲简短的故事。

情感发展

1、学习关心同伴,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同伴。

2、不随意乱放玩具,主动帮助成人收拾玩过的玩具。

3、在家里初步学习关心父母、学着帮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呈,如拿鞋子、开门、发筷子等。

4、在家里玩时,不乱仍玩具,自己能主动把玩过的玩具放回原处,不依赖成人。

生活习惯

1、不玩水,洗手后,知道把手心、手背、手膀上的水擦干净。

2、能独立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把饭菜泼撕在桌上,不挑食。

3、大小便后,学习自己提裤子。

4、午睡时,盖好被子,把手放在被子里面。

5、冬天来了,注意防寒保暖。

游戏习惯

会玩各项桌面及户外游戏,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2007年1月份

项目

目标

动作发展

1、上体挺直,下肢协调地走。

2、能较自如地两步一级上下楼梯。

3、上下肢较协调地跑,会避让,不撞人。

4、学习原地向上跳。

5、手脚较协调地爬攀登架。

6、学习单手拍球,拍一下抱一下。

7、能舀起食物,不撒在桌上,平稳地送到嘴里。

8、能撕不同质地的纸。

9、会用大雪花片插出几种简单物体。

语言发展

1、能用普通话大声地与别人交谈。

2、能安静、独立地阅读《婴儿画报》等读物,并能较完整地讲述3—4本画报中的故事。

3、乐意安静地玩各项桌面活动,并能用普通话向中坚力量人介绍活动内容。

4、能静听老师讲些有趣的故事并积极地学习一些新词和短句。

5、学说贺新年的短句。

情感发展

1、喜欢与老师、同伴交往和菜同游戏。

2、能有礼貌地向本园老师及客人老师问候。

3、关心同伴,乐意帮助别人。

4、不怕冷,坚持天天上幼儿园,坚持早锻炼。

5、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

生活习惯

1、小便后,自己提裤子;睡觉前,自己把鞋子排放整齐;起床后能独立地把鞋子穿好。

2、不挑食,能独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3、洗手前,知道自己或请老师帮忙把袖子卷起来,洗手后,能自己把衣袖拉下来。

4、入园时能将手套、围巾脱下,入在指定的地方,回家时记得把它们带走。

5、在家里能自己洗手、吃饭、穿鞋子、提裤子和收拾玩具。

游戏习惯

1、游戏中知道避开火炉或取暖器。

2、元旦庆祝活动时知道和班上老师同伴在一起,不随意走散。

2007年2—3月份

项目

目标

动作发展

1、能根据指令慢走或快走。

2、能双脚协调地向上跳。

3、能一步一级协调地爬攀登架。

4、学习单手拍球,能拍1—2个。

5、会单手握住茶杯柄端水或端牛奶走动。

会双手端碗走动。

6、学习在纸上大片大片地涂色。

7、随意玩橡皮泥。

8、喜欢粘贴,初步形成规则。

9、能用鞋带较快地穿木珠。

语言发展

1、继续坚持用普通话大声地与别人交谈。

2、学会较完整地讲述1本新画报。

3、与老师共同哲学优美的文学作品,乐意回答其中的问题。

4、能用简单的话说出父母及长辈是怎样关心自己的。

情感发展

1、能摆脱对家人的依恋,喜欢上幼儿园。

2、参加节日活动,感受节日气氛,体验与同伴一起过节的乐趣。

3、喜欢听和谐悦耳的声音,愿意参与音乐和美术活动。

4、关心父母、长辈,愿意与他们分享食物。

生活习惯

1、巩固洗、入厕常规,能根据需要及时入厕。

2、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基本上吃完自己的饭菜。

3、能安静入睡,手不放在被子外面。

4、会在家里关心长辈,乐意做些小事,如拿鞋子、开门、分筷子、拿盆等。

游戏习惯

1、巩固听小铃声收放玩具,转换活动环节的常规。

2、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乐意遵守游戏规则并提醒新伙伴遵守规则。

★(由于过了一个寒假,所以一些要求,如:

“情感目标”等又再次提出。

2007年4月份

项目

目标

动作发展

1、身体协调地走。

2、扶着栏杆一步一级地上楼梯,两步一级地下楼梯。

3、能听信号向指定的方向交替走,跑50米左右。

4、在宽25厘米、高3—4厘米的泡沫板上走。

5、能手、膝着垫自然地向前爬。

6、学习纵跳摸高,跳时身体保持平衡。

7、能单手连续拍球3—4个。

8、吃饭时,能双手端碗喝汤,不把汤撒在衣服或桌上。

9、会单手端茶杯走动,不把水或豆浆撒出来。

10、学习握笔朝一个方向大片大片的涂色。

11、初步学习按一定的规律穿两种颜色的木珠。

12、会将橡皮泥搓长、搓圆、压扁。

13、学习粘贴(选圆图形、抹浆糊、粘贴、擦手)。

14、会把不同质地的纸撕成长条。

语言发展

1、知道听虽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虽人。

2、愿意在集体活动中单独回答老师的问题。

3、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

4、愿意与客人交往,用普通话回答虽人的问题。

5、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如“请坐”、“谢谢”、“对不起”等。

6、能根据对自然的观察经验,说出春天有哪些变化。

情感发展

1、热爱春天,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大自然的美。

2、在园内和外出活动时,不随意踩踏草地、乱摘花草,不乱给小动物喂食。

3、乐意关心别人,如同伴跌倒时,能扶起跌倒的同伴,帮助同伴拍身上的尘土等。

生活习惯

1、能独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保持桌面的整洁。

2、入园、离园时,自己脱换软底鞋。

3、午睡时自己脱鞋子、解衣扣,找到被子后,自己钻进被窝里。

4、会独立地洗手(手心手背用肥皂洗一洗,用清水洗干净再甩三下),会打开毛巾,把手心、手背、手腕都擦干净。

游戏习惯

1、进出教室慢慢走,不奔跑,不互相追逐。

2、愿意帮助老师一起收拾玩具。

2007年5月份

项目

目标

动作发展

1、能扶着栏杆一步一级地下、下楼梯。

2、能按地上的图案一个跟着一个走成一个大圆圈。

3、学习双脚同时向前跳。

4、能在宽25厘米、高5厘米的积木上走,身体基本保持平衡。

5、能双手双脚协调地爬攀登架。

6、能在70厘米高的障碍物(如绳子、拱形门等)下钻来钻去。

7、能单手连续拍球5个以上。

8、能双手端碗走动。

9、学画一些简单的物体。

10、学习变换花样穿珠。

11、会把橡皮泥用搓长、搓圆、压扁的方法,做出1—2个简单物体。

12、能根据要求进行粘贴。

13、会玩螺丝玩具(配对,拧紧)。

14、会用较小的花片随意插。

语言发展

1、听别人说话时,眼睛会看着别人,集中注意。

2、学习在集体中声音响亮地回答问题。

3、有较好的阅读习惯,晨间在阅读角能完整地按顺序“读”一本画报,不受中坚力量人干扰。

4、能根据画面或谈话内容,简要回答问题。

5、能比较有礼貌地与成人交往,继续巩固礼貌用语。

情感发展

1、尊敬医生、警察、消防队员和邮递员。

2、乐意参加劳动,如和老师一起整理玩具,去操场草坪上拾小砖块等。

3、乐意参与“六一”前的准备活动。

生活习惯

1、进餐时注意保持桌面、地面干净。

2、会冲洗喝过豆浆的杯子。

3、初步学习自己穿衣服。

4、知道果皮、纸屑要扔进废物箱。

5、能熟练地脱换软底鞋。

游戏习惯

1、能自然地进行环节转换。

2、基本上能够做到玩具轮流玩,能够与同伴愉快地共同游戏。

3、在玩户外大型玩具时,不做危险动作。

2007年6月份

项目

目标

动作发展

1、能双脚交替上、下楼梯。

2、能上、下肢协调轻松地跑。

3、能在宽20厘米、高15厘米的积木上走。

4、能双脚向前行进跳。

5、能单手连续拍球10个以上。

6、能在710厘米高的拱形门下钻来钻去。

7、能手、膝着垫自然协调地向前爬。

8、学画简单的物体。

9、乐意用橡皮泥做3—4种简单物体。

10、会用同种颜色的小雪花片插出简单物体。

11、会按形状、颜色匹配,拧紧螺丝玩具。

语言发展

1、乐意主动与熟悉的人交往,会使用礼貌语言,发间基本清楚。

2、乐意参加念儿歌、讲小故事等活动。

愿意与同伴、老师一起表演故事。

3、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新词和新的句型。

4、能熟练地读10本以上的画报。

情感发展

1、遇到不愉快的事、学习自己解决。

2、乐意参与庆祝“六一”的表演活动,愉快地与全国小朋友一起过节。

生活习惯

起床后,在成人的提醒下,分清左、右脚,自己穿鞋子。

游戏习惯

1、喜欢玩多种玩具并想出不同的玩法。

2、学习轻轻收拾玩具。

-----思考:

此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是如何层层分解的?

其目标涵盖了哪些内容?

各月份的目标如何体现出连续性?

案例5:

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早早为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开动脑筋,远近距离、办学特色、教学质量等都成了家长们考虑的问题。

市民王女士的女儿小丽已经到了入园年龄,可是家人对小丽进入哪所幼儿园意见不一。

王女士想让小丽进入一所双语幼儿园,因为她看中了这所幼儿园的硬软件设施,而且考虑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想从小就给女儿接受系统的外语教学。

小丽的父亲主要考虑接送是否方便,因为平时工作忙,如果幼儿园太远,接送女儿很不方便。

小丽的奶奶则觉得选择幼儿园关键看伙食,“孙女还小,营养最重要。

”不少家长和王女士家一样,不知如何给孩子选择幼儿园。

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幼儿园,家长基本上持两种不同观点:

一是要给孩子上最好的幼儿园,开销大点没关系,宁愿委屈自己,也不能委屈孩子。

“孩子的教育是一环套一环的,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就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发展。

所以,幼儿园一定要找最好的。

”“收费高低且不说,我很在意幼儿园有没有办学经验,有没有很好的幼师队伍,有没有成套的幼儿学习娱乐用具。

------思考:

吃得好,长得好是否是家长对幼儿园的唯一要求?

在今天社会形势下家长选择幼儿园有了哪些新的要求?

你认为幼儿园应当怎样作才能适应这种要求?

案例6:

某幼儿园根据附近社区家庭的实际情,主动与周边社区12个居委会取得联系,在发放调查问卷、走访、了解社区家庭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出了这些家庭的几种入托需求:

一是疲于奔忙,无暇照顾子女,想把孩子托付给幼儿园;二是想让孩子入优质园享受优质的教育;三是孩子未满3岁,但是想早些接受正规幼儿教育;四是家中虽有看护人,但是希望能得到幼儿园的亲子教育辅导;五是部分少数民族家庭和有轻度残障困难的家庭,需要幼儿园给予特殊服务。

针对这些不同的入托需求,幼儿园为家长开设了多种可选择的入托形式,让家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幼儿园常年开办整托、日托、长日托、半日托、临时托、低幼托、回民托、轻度残障托和亲子班,从而让每个家庭都能各得其所。

虽然入托形式给管理、组织、人员安排、教育活动及收费方面都增加了许多环节,但看到家长满意放心,孩子健康快乐,我们就感到莫大的欣慰。

幼儿园为家长制定了切合实际需要的服务项目,如:

为幼儿钉扣、扦边、修拉锁、粘鞋底、缝开线、绣名字、洗澡、理发、代买幼儿用品、代交托儿费、方便雨披、方便雨伞、方便小座椅;为部分幼儿烹调回民饭、婴儿饭、防过敏饭、病号饭、特需饭。

为了不断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幼儿园还设立了多种与家长交流、互动的宣传形式,有家长会、家长委员会、家园联系册、家园宣传栏、家长信箱、电话访谈等等。

家长们充分体验到了老师们细致人微的服务带来的温暖。

幼儿园的保健医主动为幼儿联系矫冶医院,带将要入托的幼儿去体检,还给幼儿进行保护牙齿的教学指导。

------思考:

幼儿园在为家长服务方面有哪些做法?

有何意义?

案例7:

北京某一幼儿园的招生广告——幸福童年双语幼儿园

座落在昌平回龙观龙腾四区,小区周围马路四通八达,且与城铁十三号线毗邻,交通十分便利。

幼儿园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使用面积3600平方米。

户外活动场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

内设13个教学班。

环境温馨、安全、功能齐备,符合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硬件标准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理想场所。

2005年3月正式开园。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入园幼儿已达380名之多,其发展的速度之快,证明我们的服务质量和教育质量都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目前我园开设了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学前班五种年龄层次的班级。

幼儿园实行全年教学(不放寒暑假),全天服务(设有整托班、延时班、临时寄宿班),以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思考:

从该案例中,得到家长认同的幼儿园应具备哪些条件?

案例8:

家长们的问话

以前的家长经常说:

“幼儿园是学知识的地方,宝贝不要跟老师顶嘴。

“老师,你们怎么不教孩子背唐诗、学识字?

“宝贝,今天你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知识?

现在的家长经常说“宝贝,今天你向老师提出几个问题?

“宝贝,今天你在幼儿园有什么新发现吗?

“宝贝,今天你的美工作品有什么奇思妙想?

------思考:

从该案例中,以前的家长和现在的家长说的话有什么样的区别?

这些区别反应了家长在育儿方面的观念新旧有何不一样?

案例9:

某家长在博客中的留言“我曾送儿子学过画画,可是后来不送了,原因就是老师老是教孩子按她画好的画照着去画,而且模仿的越象越好,孩子根本没有发挥自己想象力的机会,简直是对孩子想象力的抹杀”

------思考:

该案例中的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有哪些变化?

对我们幼儿教师有何要求?

案例10:

近日有报道说,青岛一位5岁的孩子因为不满母亲按照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成长模式对她进行培养,强烈抗议:

“我讨厌刘亦婷,我再也不想听名著了。

原来,母亲在读了《哈佛女孩刘亦婷》这本书之后,就开始在她身上“做实验”,结果原本开朗听话的孩子变得孤僻暴躁,不得不求助于医生。

在纷繁复杂的图书市场,《哈佛女孩刘亦婷》、《轻轻松松上哈佛》、《我家笨笨上剑桥》等类似的书籍炙手可热,高居排行榜前列。

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恨不能把别人的成功经验在自己的子女身上复制。

思考:

案例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吗?

为什么?

案例11:

(1)起床了,孩子们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

这时,龙龙走到我身边,很不好意思地对我说:

“宋老师,我出汗了。

”看到他那紧张的样子,我马上意识到,他可能是尿床了,但又不好意思对老师说。

我随他来到床前,看到被子确实湿了好大一片。

我安慰他说:

“出汗了没关系,一会儿我帮你把被子晾干了就行了。

你先去拉尿。

”过了一会儿,我悄悄地把他带到无人的消毒室里,帮他换上了干净的裤子,他腼腆地笑着对我说:

“谢谢宋老师!

(2)我班有个叫纯纯的小朋友,经常有人会告他的状。

“老师,纯纯拉我的椅子。

”、“他推我。

”、“他抢我的玩具。

”每当这时,我总是把他拉到身边,大声呵斥一番。

但小家伙总是翘起小嘴巴,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对我充满了敌视,坏毛病总也改不了。

但在一次活动中,我有了意外的收获,改变了对他的教育方法。

那是一次在小区内的散步活动,我带着孩子们悠闲的走在小路上,孩子们很兴奋,纯纯看到一些野花就蹲下来,对着花说着什么,我觉得很诧异,问:

“你对花儿说什么?

”他回答:

“我对花儿说,你开得真好看。

”“你为什么蹲下来悄悄说?

”“在花儿面前一定要蹲下来悄悄说,这样花儿才听得见。

”听了他的话我感慨万千,是呀,连孩子都知道说话要蹲下来轻轻说,而我在教育孩子时又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常常把孩子比喻成祖国的花朵,然而在“花朵”面前,我们又有几次蹲下来悄悄地对他们说话呢?

认识到这一点后,我试着用蹲下来悄悄说话的方式与孩子交流,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以朋友的身份处理每一件事。

这样无形之中,我和孩子们之间形成了亲密、相互尊重和依赖的情感。

在与纯纯的交流中,他渐渐改变了对我的看法,能主动亲近我,我乘机友好地向他提出意见,他能微笑着点头。

如今,我们之间有了一种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他都能心领神会。

----思考:

以上案例中的老师的做法好吗?

体现了体现了什么教育原则?

该案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案例12:

(1)慢半拍的孩子

佳威在我眼里,是个什么都要慢半拍的“低能儿。

”他对事物的反应能力实在是太差了。

有时他直着眼睛想心事,我一连点他三次名,他都象没听不见。

有时小朋友都去洗手了,他还愣在座位上不知在想什么,等小朋友一个一个都洗好了手,他却突然蹦到我面前,高喊:

“老师,我还没洗手呢!

我不喜欢佳威,说实在的他挺烦人的。

然而,有件事却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一天上常识课时,我无意中提了这么一个问题:

“哈哈镜里的人为什么会变高?

”这个问题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很大的,班上别的小朋友都只有瞎猜。

不料佳威却认真的说起来:

“老师,镜子不平呀!

”我很吃惊,我怀疑他曾经听说过其中的道理,便问:

“你怎么知道的?

”“我是想出来的”佳威回答说。

我望着佳威的小脸,突然联想起世界著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小时候也是被老师判定的“低能儿”,他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