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大全儿科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8215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6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古籍大全儿科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医古籍大全儿科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医古籍大全儿科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医古籍大全儿科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医古籍大全儿科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古籍大全儿科醒.docx

《中医古籍大全儿科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古籍大全儿科醒.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古籍大全儿科醒.docx

中医古籍大全儿科醒

<篇名>儿科醒

书名:

儿科醒

作者:

芝屿樵客

朝代:

年份:

公元1644-1911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

且言之无关于民生。

不足以传于后世。

与无补于当时者。

虽言如弗言也。

是故役神敝精

言着书。

而无所用于天下者。

君子不为焉。

医之为道也。

圣人所以前民用而传后世者也。

岂小道云尔哉。

粤自黄帝三代而下。

贤哲吐辞为经。

炳炳。

其泐为成书也已彰彰矣。

吾徒尚何言哉。

尚何言哉。

虽然。

言今之医而吾心戚矣。

言今之儿医而吾心益大戚矣。

何则

人有所欲喻于当世者。

而当世

先有所执持而莫能明。

有所欲白于斯人者。

而斯人亦有所胶固而不能解。

则予愈不得不憬然

而心恻矣。

嗟乎嗟乎。

古今来因陋就简。

锢蔽沉溺。

与夫抱愤懑而不能明。

就危亡而不知悟

若是者岂少哉。

予弟子芝屿。

受予意为儿科书。

盖悯童稚之无辜。

而挽当时之陋习也。

言综前贤之奥旨。

发金匮之英华。

别径分门。

若观火。

精纯泮涣。

法简而该。

此诚可以大

补当时传后世以卫民生者矣。

夫岂役神敝精而无所用于天下哉。

且夫人之惑溺而莫能破其懵

昧者。

诚以成书庞杂。

靡所适从。

简陋苟安。

讹传沿习。

衢谈巷说。

比比而然。

苟得乎妇人

女子之情。

通乎闲闼闺闱之见。

则其所挟持而噪为良医者。

正其惑溺于己而浓诬于人者也。

悲夫。

晚近之人。

师心立说。

妄意着书。

蔑古成法。

争鸣新奇。

揆之于古人折臂折肱之义。

不已大谬不然乎。

无怪乎惑溺者而终莫之破已。

吾于是益不禁怦然心动矣。

苟以局中之见

参一局外之观。

则以己之赤子。

为人之赤子。

以己之轻意肆志。

为人之轻意肆志。

则固未

有不涕泣而骂者。

则吾知是编之出。

必有始则戚然悲。

慨然叹者。

而继则可知其辗然喜。

翻然笑也。

吾安得默默而不言乎。

是可见信于天下。

是可大白于天下。

华阳山人序。

<目录>

<篇名>题辞

属性:

这段功非小。

悯孩提惺惺救世。

许多头脑。

药当通神原有据。

此意须人探讨。

寿群生几

头眼底。

谁人分晓。

痘疹痧麻童稚劫。

只是沉冤不少。

是书成金针度了。

斯世斯人如梦觉。

便晨钟那抵斯编好。

保赤子。

长生道。

(调寄金缕曲)

赐福谨题。

<目录>

<篇名>凡例

属性:

一幼科古称哑科。

以其言语不通病情难测。

故谚云。

宁治十男子。

不治一妇人。

宁治十

妇人。

不治一小儿。

盖甚言其难也如此。

然果能扼其要领。

则亦何难之有。

是书所列。

虽似限

于篇幅。

然深得提纲之妙。

读者幸毋忽焉。

一小儿医自仲阳而下。

代不乏人。

然可传可守者。

仅数家而已。

是书所集。

颇多采录。

诚以理之所在。

有不容另措一词者。

读者慎毋以剿袭陈言见诮。

一治病莫要于辨寒热虚实。

而小儿之病。

亦只惟表里二症而已。

果能于表里症中辨出寒

热虚实。

则自是高手。

学人熟玩此书。

自有会悟处。

一惊风一症。

前人凿空而谈。

遂成千古疑

城。

千篇一律。

比比皆然。

虽间有辟之者。

又未足以大破其惑。

故遗祸至今。

无有底止。

书辨列。

实具苦心阅者慎毋漠视。

一近世谓有病宜饿。

传讹袭谬。

大率皆出自庸医妇人之口。

自此说行。

因饿而死者不知

予甚伤之。

因述不可饿论。

然所援引。

悉本圣经贤论。

非予臆见。

宜为医所共知。

世有贤者

果能同予矫得此偏。

则积德不浅矣。

予尤于此有浓望焉。

一痘疮果能不事寒凉攻下。

则失手处自少。

自痘疹正宗出。

而死者更多。

非至愚者。

必不宗其说。

予于论内。

尤殷殷致意焉。

一种痘。

诚为避危就安。

万全良法。

有力之家。

固知早种。

而单寒之子。

欲种弗能。

堂举行此法。

广为贫家儿女种痘。

悉奏全功。

良堪嘉尚。

一切章程。

载在论中。

吾愿有力仁

人。

在在行之。

则造福不小矣。

一是书旁稽远核。

言简意该。

化出成书。

参以心得。

故能出

深入浅。

法密方纯。

虽多引陈言。

然发前人所未发者。

正复不少。

读者其亦细心而体玩之

<目录>

<篇名>总论第一

属性:

易曰。

天地。

万物化醇。

男女构精。

万物化生。

盖人之生也。

必禀天地之正气以成

形。

藉阴阳之化育而赋命。

而上古元气浑庞。

太和洋溢。

八风正而寒暑调。

六气和而雨若

人情朴实。

风俗贞纯。

是以上古之民。

恒多寿而少病。

即内经所谓上古之人。

和于阴阳。

明于术数。

起居有度。

不妄作劳。

春秋皆度百岁而去者是也。

迨于后世。

元气渐薄。

风俗烦

偷。

人情穿凿。

名利有不时之扰。

嗜欲多无厌之求。

是以近日之民。

恒多病而少寿。

即内经

所谓中古之人。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

不知持满。

时御神。

未至半百而衰者是也。

夫以黄帝之时。

即称中古。

迄今复数千年来。

权其气化。

更薄耶。

是凡习儿医者。

须知今昔气运不同。

禀赋根愈薄。

凡于小儿之病。

更宜加意培植

保护元气。

不可妄用攻伐之剂。

以贻人夭札之祸也。

乃近日幼科。

不明此理。

动辄攻伐。

而又绝其乳食。

其呱呱者。

口不能言。

任医冤杀。

束手待毙。

底于死亡。

悲夫。

此等恶习。

不知始自何人。

遂至相习成风。

流祸无已。

愚夫愚妇。

溺于其说。

至死不悟。

为婴儿之大患

而惟扬属为尤甚。

吁可恨也。

至若书称若药弗瞑眩。

厥疾弗瘳。

此盖当时因事取譬之辞。

教人

谓芽儿者。

如草木之萌芽。

其一点方生之气甚微。

栽培护养。

惟恐不及。

而堪加之以剥削之

挠。

施之以斧斤之利乎。

此诚不可也。

原夫易无妄九五爻辞云。

无妄之疾。

勿药有喜。

象曰

无妄之药。

不可试也。

观此则知圣人或亦有以鉴夫瞑眩之非。

故特示勿药有喜之戒。

而我

夫子亦有未达不敢尝之语。

又张仲景先生伤寒论内。

亦有勿药为中工之训。

又张子和着儒门

事亲书。

其中有语友人陈敬之云。

小儿有病。

不如勿用庸医。

但恐妻外家怪其不医。

宜用汤浸

蒸饼令软。

丸作白丸。

给其妻外家。

以为真药。

服之以听天命。

最为上药。

后丙戌岁。

群儿

病泄泻。

用药者皆死。

惟敬之守子和之戒。

其儿虽病。

得以无恙。

以上所引。

一为圣人之至

训。

一为名医之精论。

载在简册。

昭于日月。

人第习而不察耳。

夫以伤寒剧病。

抑且可以勿药

而况小儿气血几何。

岂可委之以庸医之手。

试之以无妄之药乎。

此子和之所以教敬之之

不服药为愈也。

仆承师训。

久悯于此。

欲效忠告之良谋。

用救方今之恶习。

爰列若干门于

后。

以贻夫世之贵小儿而好服药者。

奉为金鉴云。

<目录>

<篇名>延医法论第二

属性:

凡诊小儿之法。

诸书皆以面部及手纹为识病之资。

其所援引。

率皆渺昧难凭。

烦琐无要

于诸大家所谓望闻问切四者之诊。

置闻问切三者于不讲。

可得谓之为良医乎。

夫小儿言语不

通。

病情难识。

则尤当以望闻问切为延医之要。

盖望其形色。

则有以知其邪正之盛衰。

审其

声音。

则有以别其禀赋之强弱。

询其向背。

则有以识其性情之好恶。

察其脉息。

则有以明其

表里之寒热。

苟能细心求之。

则表里寒热虚实。

皆得其真。

用药自无不当。

奈何近日幼科。

学术更浅。

一遇小儿有病。

不是从事于表。

便是攻伐其里。

迨至真阳外越。

虚热日增。

则清

凉并进。

一味胡猜。

不独望闻问切四者不知。

抑且置虚寒二症于不问。

嗟乎。

曾不知迩来气

化日薄。

今人禀赋更虚。

加以婴儿气血未坚。

脏腑柔绝。

些小病痛。

其元气已不能支。

而堪

庸劣之徒。

寒热不分。

虚实莫辨。

妄意揣摩。

任情剥削者乎。

兹则掀翻底蕴。

直指精微。

以望闻问切四者为纲。

以揭明表里寒热虚实六者之要。

俾学人有所根据。

庶几不致颠倒混

施。

诛伐无过。

或于婴儿有浓幸矣。

至于用药之法。

宁勿药。

毋过剂。

宁轻。

毋重。

毋偏寒

毋偏热。

毋过散。

毋过攻。

须遵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之训。

时以保护元气为主。

知乎此。

于婴儿延医之道。

思过半矣。

至于虚寒败症。

则非峻用温补。

不可挽回。

毋得稍涉因循。

令不救。

此又不可不知也。

<目录>

<篇名>表论第三

属性:

小儿表症。

谓外感风寒。

其见证必先发热。

然发热之证有三。

最宜详辨。

不可一概混同

也。

其在冬月感于寒者。

头痛。

身痛。

项背强。

恶寒。

壮热无汗。

脉浮而紧。

此太阳表证。

药得法。

一汗即解。

详见实论。

其感于风者。

头痛鼻塞。

流涕。

发热。

或有汗恶风。

或无汗

恶寒。

或咳嗽干呕。

脉浮而数。

或紧。

此四时之感冒是也。

治法不可大发散。

微表之即已

如易简参苏饮。

惺惺散之类主之。

大抵近日人情。

爱护小儿者众。

富贵之家。

重衣浓褥。

贱之子亦皆衣絮。

以致汗液不断。

腠理疏泄。

偶触微风。

即成感冒。

是以迩来小儿。

冬月

感寒之症。

百无一二。

而伤风发热之症恒多也。

至若内因于虚。

发热之症极多。

最为疑似。

人殊不知。

更宜详辨。

如阳虚生寒。

阴虚发热。

血虚发躁而热。

气虚自汗不能食而热。

气虚

注夏而热。

暑湿合病而热。

汗后阴虚。

阳无所附而热。

汗后阳虚。

阴无所附而热。

阳气下入

阴中。

昼安静。

夜烦躁而热。

重阳无阴。

夜安静。

昼烦躁而热。

以上诸症。

同一发热也。

误表之必死。

其次则又有变蒸之热。

将发痘疹之热。

亦同一发热也。

而援守各异。

每见庸

医。

一遇发热。

动皆表散。

殊不知病有微甚。

热有虚实。

虽同一发热。

而治法殊途。

攻补迥

业幼科者。

于临症之际。

务宜细心体认。

必先问其病之新久。

曾未服药。

以及一切爱恶

状。

然后再察其热之温壮。

形之强弱。

脉之虚实。

色之夭泽。

合四者以决之。

庶无误人于夭

札也。

盖外感为暴病。

其发热也骤。

必手背热。

脉浮。

身热无汗。

仍须分别虚实以治之。

见虚实门。

若无手背热脉浮身热无汗等症。

或发热已久。

则非外感证矣。

治者审焉。

<目录>表论第三

<篇名>附方

属性:

易简参苏饮感感冒发热头痛。

与因痰饮凝积。

发而为热。

并宜服之。

亦治中脘痞闷。

呕逆恶心。

小儿室女。

尤宜服之。

前胡人参(如无以好党参代之)紫苏干葛半夏茯苓(各三分)枳壳陈皮甘草桔梗木香(各二

分)

上咀。

每服四钱。

水一盏。

生姜七片。

枣一枚。

煎至六分。

去渣服。

惺惺散治小儿伤寒

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北细辛川芎桔梗(炒各等分)

上为末。

每服二钱。

入薄荷五叶。

水煎服(一方有防风天花粉。

<目录>

<篇名>里论第四

属性:

凡治小儿里症。

亦惟宜忌二字而已。

要在辨之明而见之确耳。

夫小儿元气无多。

脏腑脆

若夫当下而不下。

则津液消烂。

所谓急下以救胃中津液是也。

不当下而下。

则里气受伤。

反乘虚内陷。

其祸更甚。

今将宜忌诸形症。

辨晰于左。

如禀气素实。

汗不解。

发热谵语。

苔黄浓。

渴而引饮。

大便秘。

小便赤。

腹满拒按。

手足心热。

脉沉而实此为阳邪入里。

宜下

之。

虽二三日。

若见上项诸症。

亦宜下之。

如调胃承气汤。

四顺清凉饮之类。

少少与之。

在与

病相值。

恐多下亡阴也。

不可拘于庸医下不厌迟之说。

谬称稳当。

必待至七日之后始下也。

如太阳证。

表未罢。

脉浮大恶寒者。

此邪在表。

虽十余日。

亦不宜下。

呕多者不可下。

太阳

阳明合病。

喘而胸满者。

不可下。

恶水者。

不可下。

禀赋虚者。

不可下。

逆厥者。

不可下。

仲景先生云。

日数虽多。

但有表证而脉浮者。

犹宜发汗。

日数虽少。

若有里证而脉沉者。

下之。

此不可不知也。

此外有因气虚阳脱而谵语者。

乃大虚之症。

当用参附之剂。

不得认为

实症。

而误下之也。

慎之慎之。

至于伤食停积。

小儿虽间亦有之。

然皆必由脾虚不运而致。

经所谓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者是矣。

每见庸医肆行克伐。

或遇表证。

亦云有里。

以致小儿外

邪未解。

里气已伤。

往往变症蜂起而不可救。

受此害者。

不知凡几。

殊堪痛恨。

曾不知下者

下其邪耳。

非饮食积滞之谓也。

世人阴受此害者比比矣。

故特表而出之。

兼详实论。

<目录>里论第四

<篇名>附方

属性:

调胃承气汤治太阳阳明。

不恶寒。

反恶热。

大便秘结。

日晡潮热。

(凡阳明病有二证在经者当解肌。

入腑者当攻下。

大黄芒硝甘草(各等分)。

上咀。

每用一二钱。

量儿大小。

水煎消息服之。

四顺清凉饮治大人小儿血脉壅实。

脏腑生热。

面赤烦渴。

睡卧不宁。

大便秘结。

大黄当归芍药甘草(各等分)

上咀。

量儿大小。

每服一二钱。

水煎服。

<目录>

<篇名>寒论第五

属性:

小儿属寒之症。

有外感。

有内伤。

有症变虚寒。

三者不同。

治法各异。

假如内伤。

必由

脾土虚寒。

或禀赋不足。

或将护失宜。

或乳哺不节。

以致食不运化。

而见清冷吐泻者。

但察其面色萎黄。

肢凉神倦。

脉沉无力。

安静不渴。

此属阳虚生寒。

宜五君子煎。

理中汤主之。

抑或能食之儿。

过餐生冷。

而见上项诸症者。

亦理中汤主之。

至若

症变虚寒。

则由元气素虚。

五脏亏损。

或因寒凉克伐。

阳气受伤。

而见面青唇黯。

吐泻手足

并冷者。

此属脾土虚寒。

干姜理中汤主之。

若面色白。

吐泻腹痛。

口鼻气冷者。

属寒水侮

土。

益黄散主之。

若更兼吃逆。

手足指冷。

用六君子汤加炮姜肉桂。

如不应。

急加附子。

次。

或以病后。

或以吐泻。

或以误用药饵。

或受风寒。

而致气微神缓。

昏睡露睛。

痰鸣气促

惊跳搐搦。

如俗所谓慢惊者。

此属脾肾虚寒之候。

宜温补之。

详见辨惊风之误论。

再其

次。

则脾肾虚寒之甚。

以致吐泻不止者。

宜附子理阴煎。

或六味回阳饮。

量儿大小与之

若但泄泻不止者。

宜胃关煎主之。

第吐泻之症。

亦间有属热者。

但当以手足寒温脉象迟数。

面色青赤。

渴与

不渴为辨。

至如外感寒邪。

则其病在表。

宜详表论。

兹不

复赘。

此外。

则又有初生小儿。

百日之内。

觉口冷腹痛。

身起寒粟。

时发战栗。

曲足握拳。

昼夜啼哭不已。

或口噤不开者。

名曰胎寒。

亦或生后昏昏多睡。

间或乳泻白。

若不早治。

心变虚寒败症。

宜以冲和饮。

当归散。

合和水煨姜煎服之。

使之微泄。

泄行。

进匀气散调补

泄止气匀。

神安痛定。

手足舒伸。

次用参苓白术散。

以养胃气。

白芍药汤。

去其寒湿。

母宜节生冷冻饮料食。

庶易瘥也。

又手足稍冷。

唇面微青。

额上汗出。

罔顾乳食。

至夜多啼。

重日轻。

腹痛肠鸣。

泄泻清水。

间有不泄。

颇似前症。

但无口冷寒战者。

名曰脏寒。

亦在百

日之内有之。

皆因临产在地稍久。

冷气侵逼。

或以凉水搀汤洗儿。

或断脐带短而又结缚不紧。

为寒气

伤。

如此宜以白芍药汤。

及冲和饮。

加盐炒茴香茱萸水姜煎。

乳母同服。

又胃中虚冷。

面色

白。

腹痛不思食者。

益黄散主之。

若不下利。

调中丸主之。

大都小儿病症。

虚寒者多。

一见面色青白。

肢冷神疲。

脉沉无力。

蜷曲而卧。

食少不渴。

声音迟缓者。

皆是虚寒之候。

急宜温补业。

幼科者。

毋得狃于俗见。

谬谓小儿阳体多热。

不敢温补。

致多害事。

宜深戒之

<目录>寒论第五

<篇名>附方

属性:

五君子煎治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而兼湿者。

人参白术(炒)茯苓干姜(各等分)炙甘草(减半)

上咀。

水煎服。

理中汤治太阴病。

自利不渴。

阴寒腹痛。

短气咳嗽。

霍乱呕吐。

饮食难化。

胸膈噎塞

或疟疾瘴气瘟疫。

中气虚损。

久不能愈。

或中虚生寒等证。

人参白术(炒)干姜(炒)炙甘草(各三两)

上为末。

每服二三钱。

水煎温服。

益黄散治脾胃虚寒。

(又名补脾散)

陈橘皮(一两)青橘皮诃子肉甘草(各半两锉炒)丁香(二钱)

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

水一盏。

煎至六分。

食前温服。

东垣先生云。

阎孝忠编集钱氏方

益黄散补土。

又言风旺必克脾土。

当先实其脾。

昧者不审脾中寒热。

一例用补脾药。

又不审

药中有丁香青皮。

辛热大泻肺金。

脾虚之症。

岂可反泻其子。

惟寒水反来侮土。

中寒呕吐。

腹痛泻痢青白。

口鼻中气冷。

益黄散神治之药也。

如因服热药巴豆之类过剂损其脾胃。

或因

暑天伤热积热损其脾胃。

而成吐泻。

口鼻中气热而成慢惊者。

不可服之。

六君子汤治脾胃虚弱。

饮食少思。

或久患疟痢。

或食饮难化。

或呕吐吞酸。

或咳嗽喘

促。

若虚火等证。

须加炮姜。

其功尤速。

人参白术(炒)茯苓(各二钱)炙甘草制半夏陈皮(各一钱)

上姜枣水煎。

附子理阴煎治真阴虚弱。

胀满呕哕。

(有物无声曰吐。

有声无物曰哕。

有物有声曰呕

)痰饮恶心。

吐泻腹痛。

及命门火衰。

阴中无阳等证。

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两)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制附子(一二三钱)炙甘草(一二

干姜(炒黄一二钱)或加肉桂(一二钱)

水二钟煎七八分热服。

(此方系理阴煎加附子。

故名附子理阴煎。

其理阴煎功用甚宏。

详见本书。

兹未细录。

六味回阳饮治阴阳将脱等症。

人参(一二两或数钱)制附子(二三钱)炮干姜(二三钱)炙甘草(一钱)

熟地(五钱或一两)当归身(三钱如泄泻者或血动者以冬术易之多多益善)

水二钟。

武火煎七八分温服。

如肉振汗多者加炙黄四五钱。

或一两。

或冬白术三五钱。

如泄泻者。

加乌梅二枚。

或北五味二十粒。

亦可。

如阳虚上浮者。

加茯苓

二钱。

如肝经郁滞者。

加肉桂二三钱。

胃关煎治脾肾虚寒作泻。

或甚至久泻腹痛不止。

冷痢等症。

熟地(三五钱或一两)山药(炒二钱)白扁豆(炒二钱)炙甘草(一二钱)

焦干姜(一二三钱)吴茱萸(制五七分)白术(炒一二三钱)

水二钟。

煎七分。

食远温服。

泻甚者。

加肉豆蔻一二钱。

面炒用。

或破故纸亦可。

气虚

甚者。

加人参随宜用。

阳虚下脱不固者。

加制附子一二三钱。

腹痛甚者。

加木香七八分。

加浓朴八分。

滞痛不通者。

加当归二三钱。

滑脱不禁者。

加乌梅二个。

或北五味子二十粒。

若肝邪侮脾者。

加肉桂一二钱。

冲和饮治感冒风寒。

头疼发热。

肩背拘急。

恶心呕吐。

腹痛膨胀。

兼寒湿相搏。

四肢

拘急。

冷气侵袭。

腰足疼痛。

苍术(米泔水浸一宿去粗皮锉片炒微黄色一两二钱)人参(去芦)前胡(去芦)桔梗(炒各五钱)

枳壳(去穣麸炒微黄色)麻黄(去节)陈皮(去白各三钱)川芎白芷

半夏(汤洗七次姜汁浸晒干炒)当归(酒洗)薄桂(去粗皮)赤茯苓(去皮)

白芍药(各一钱半)干姜浓朴(去粗皮姜汁浸一宿慢火炒干各二钱)甘草(炙七钱半)

上锉。

每服二钱。

水一盏。

姜二斤。

葱白一根。

煎七分。

无时温服。

伤冷恶心呕吐。

姜同煎。

开胃进食。

加枣子煎。

空心温投。

寒疝痛。

入盐炒茱萸茴香同煎。

当归散顺调气血。

和解表里。

爽利心腹。

疏理百病。

及治温热停积自痢。

烦躁不宁。

当归(去芦酒洗)赤芍药(各二两)甘草(半生半炙一两)大黄(半生半泡一两二钱)川芎麻黄(制各

半两)

<目录>

<篇名>热论第六

属性:

小儿属热之症。

脉必洪数而实。

色赤作渴。

烦躁饮冷。

声音雄壮。

二便秘结。

然其中有

属虚

经实热。

宜泻心散以清心火。

若色微赤。

困卧惊悸。

热渴饮汤。

则属心经虚热。

宜秘旨安神

丸以生心血肝热。

则左脸青赤。

项强顿闷。

目札螈。

此属肝经风热。

宜柴胡清肝散主之

若色微赤。

倏热切牙。

则属肝经虚热。

宜地黄丸主之。

肺热。

则右脸赤。

或主风邪。

气粗

便不利。

乃脾肺燥热。

不能化生肾水。

宜黄芩清肺饮主之。

若哽气出气。

唇白气短。

则属肺

经虚热。

宜五味异功散主之。

脾热。

则鼻赤身热。

饮水。

乳食如常。

属脾胃实热。

宜泻黄散

热理脾。

若色微赤。

身凉饮汤。

乳食少思。

则属脾经虚热。

宜五味异功散补中健脾。

肾热。

则颏间色赤。

足不欲覆。

若肾与膀胱。

气滞热结而小便不通者。

宜五苓散主之。

若色微赤。

则属膀胱阳虚。

阴无所化。

宜六味地黄丸主之。

至若吐泻二症。

间有因于热者。

亦宜详辨。

假如吐乳色黄。

不能受纳。

此属胃经有热。

宜先用泻黄散。

次用人参安胃散。

然当验其手指

热。

则属胃热。

若手指冷。

则属胃寒矣。

宜兼详寒论。

至如因热而泻者。

则必大便。

黄赤

有沫。

小便赤少。

口干烦躁。

宜四苓散主之。

如更兼右腮色赤。

饮冷者。

属胃经实热。

宜泻

黄散主之。

若右腮微赤。

喜热恶冷。

则属胃经虚热矣。

宜白术散主之。

若右腮及额间俱赤。

属心脾翕热。

宜泻黄散加炒黑黄连。

若左颊右腮俱赤。

属肝火乘脾。

宜四君子汤加柴胡。

抵泻症最伤元气。

若热泻过甚。

必变虚寒。

宜兼参寒论。

盖始病而热者。

邪气胜则实也。

变为寒者。

真气夺则虚也。

久病而热者。

内真寒而外假热也。

久泻元气虚寒。

急宜温补

不得误执热论。

再如阳虚发躁。

内实真寒。

而外似热症者。

如目赤作渴。

身热恶衣。

扬手掷足

欲投于水。

但诊其脉。

洪数无伦。

重按无力。

是为假热。

宜急投参附之剂。

引火归元。

误进清凉。

入口必死。

症之疑似。

有如此者。

医者可不慎欤。

此外。

如胎毒火丹。

口疮重

舌。

衄血便血。

以及疳热等症。

虽亦云属热。

然皆各有虚实之不同。

是亦不可不明察之也。

<目录>热论第六

<篇名>附方

属性:

泻心散治心经实热。

黄连

上为末。

每服五分。

临卧温水调下。

秘旨安神丸治心血虚而睡中惊悸。

或受惊吓而作。

人参半夏(制)酸枣仁(炒)茯神(各一钱)当归(酒洗)

橘红赤芍药(炒各七分)五味子(杵五粒)甘草(炙三分)

上为末。

姜汁糊丸。

芡实大。

每服一丸。

生姜汤下。

柴胡清肝散治肝胆三焦风热怒火。

或乍寒乍热。

往来寒热发热。

或头发疮毒等症。

柴胡(一钱半)黄芩(炒一钱)人参(一钱)川芎(一钱)

山栀(炒一钱半)连翘(五分)甘草(五分)桔梗(八分)

上水煎服。

地黄丸治肾肝血虚。

燥热作渴。

小便淋秘。

痰气上壅。

或风客淫气。

患瘰结核。

四肢发搐。

眼目动。

或咳嗽吐血。

头目眩晕。

或咽喉燥痛。

口舌疮裂。

或自汗

盗汗。

便血诸血。

或禀赋不足。

肢体瘦弱。

解颅失音。

或畏明下窜。

五迟五软。

肾疳肝疳。

或早近女色。

精血亏耗。

五脏齐损。

凡属肾肝诸虚不足之症。

宜用此以滋化源。

其功不可尽

述。

熟地黄(八钱杵膏)山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各三钱)

上为末。

入地黄膏。

量加米糊丸。

桐子大。

每服数钱。

量儿大小。

温水空心化下。

行迟

鹤膝。

加鹿茸牛膝五加皮。

参苏饮治感冒发热头痛。

伤风咳嗽。

伤寒呕吐。

胸膈不快。

痰饮凝结。

紫苏前胡陈皮制半夏干葛茯苓枳壳(炒)桔梗人参(各三分)甘草(一分)

上为末。

每用一二钱。

姜枣水煎服。

泻白散

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两)甘草(炙一钱)

上为末。

每服一二钱。

入粳米百粒。

水煎。

黄芩清肺饮治肺热。

小便不利。

宜用此清之。

栀子黄芩(减半)

上为末。

每服一二钱。

水煎。

如不利。

加盐豉二十粒。

五味异功散治脾胃虚寒。

饮食少思。

呕吐。

或久患咳嗽。

虚浮气逆。

腹满等症。

人参白术(炒)茯苓(各等分)甘草(炙)陈皮(减半)

上加姜枣。

水煎服。

泻黄散治脾热吐舌。

藿香叶甘草(各七分半)山栀(一钱)石膏(五分)防风(二钱)

上用蜜酒微炒为末。

每服一二钱。

水煎。

五苓散治暑热烦躁。

霍乱泄泻。

小便不利而渴。

淋涩作痛。

下部湿热。

白术猪苓茯苓(各七分半)肉桂(五分)泽泻(一钱二分)

上为细末。

每服一二钱。

水煎。

人参安胃散治脾胃虚弱。

伤热乳食呕吐。

泻痢。

人参(一钱)黄(二钱)生甘草炙甘草(各五分)

白芍药(酒炒七分)白茯苓(四分)陈皮(三分)黄连(炒二分)

上每服二三钱。

水煎。

四苓散(即前五苓散去肉桂)

白术散治脾胃气虚。

作渴饮汤。

或因吐泻。

津液亏损。

烦渴引饮。

或脾胃虚弱。

腹胀

泻渴。

弄舌流涎。

手足指冷。

宜服之。

和胃气。

生津液。

人参白术(炒)藿香叶木香甘草白茯苓(各一两)干葛(二两)

上为末。

每服二钱。

水煎。

四君子汤治脾胃虚弱。

饮食少思。

或大便不实。

体瘦面黄。

或胸膈虚痞。

吞酸痰嗽。

人参白术(炒)茯苓(各二钱)甘草(炙一钱)

上加姜枣水煎服。

或加粳米百粒。

惺惺散(方见表论)

<目录>

<篇名>虚论第七

属性:

小儿虚症。

无论病之新久。

邪之有无。

但见面色青白。

恍惚神疲。

口鼻虚冷。

嘘气怫郁

睛。

屈体而卧。

手足指冷。

声音短怯。

脉象缓弱虚细。

是皆属虚之症。

急宜温补脾胃为要。

仍须分别以治之。

如气虚者。

四君子汤。

血虚者。

四物汤。

气血俱虚者。

八珍汤。

气虚自汗

者。

四君子汤。

血虚发躁者。

当归补血汤。

表虚者。

宜固其气。

里虚者。

宜实其中。

阳虚恶

寒者。

宜温分肉。

阴虚发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