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语文教案文学常识 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8193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考语文教案文学常识 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学考语文教案文学常识 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学考语文教案文学常识 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学考语文教案文学常识 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学考语文教案文学常识 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考语文教案文学常识 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

《学考语文教案文学常识 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考语文教案文学常识 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考语文教案文学常识 安乡一中龚德国.docx

学考语文教案文学常识安乡一中龚德国

课题

识记教材中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

课型

新授

知识与技能

掌握必修1至必修5教材上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

过程与方法

朗读与练习相结合。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识记教材中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历年学考真题导向

1.(2009年)下列文学作品、作家及体裁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A.《荷塘月色》——郁达夫——散文B.《老人与海》——海明威——小说

C.《再别康桥》——徐志摩——诗歌D.《哈姆莱特》——莎士比亚——戏剧

【解析】A(郁达夫应为朱自清)

2.(2010年)下列作家、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

A、巴金——《家》——觉慧B、罗贯中——《三国演义》——林冲

C、曹雪芹——《红楼梦》——林黛玉D、雨果——《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

【解析】B

3.(2011年)下列作家、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赤壁赋》―刘备B.曹操-《短歌行》―孙权

B、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夏洛克D、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解析】D

4.(2014年)下列对相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经》原称《诗》,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B.庄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的散文擅长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既富有想象力又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C.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

它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D.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

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的,“新”在用白话文写诗,比较适合表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解析】B

二.读“复习指南”P9“知识梳理”(教师强调)

三.课堂练习

完成P12—13“达标训练”

参考答案:

BABAB

四.识记教材中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

必修一

第一单元

1.诗歌:

古代文学体裁之一,起源于古代劳动。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源头。

战国时期出现的楚辞体代表作《》开创了我国诗歌的先河。

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界,诗歌分为新体诗和。

“五四”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其中旧体诗又以唐代为界分为古体诗和。

唐代以前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近体诗从唐代才开始兴起。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主要区别在方面——即能否押韵、讲究平仄、对仗。

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排律。

律诗都是的,有七言律诗和;绝句都是的,有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

五四以后兴起的新体诗也有格律诗和自由诗之分,其中用旧格律填写新内容的称为格律诗,像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其它的称为自由诗,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荷――我的保姆》等。

2.词:

是诗歌的一种。

词的全名为,是与曲调相谐和的唱词。

词起源于隋唐之际,隋代已有声腔,曲调,但不见曲子词。

到了唐五代开始出现发间曲子,也就是有了乐谱后而按谱写词,名为曲子词,后简称为词。

现存最早的民间曲子词是在敦煌莫高窟藏经室中发现的敦煌曲子词。

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李白的《忆秦娥》和《菩萨蛮》。

因而李白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发展到顶峰。

根据风格特点,词有和之分;按照字数,词有小令、和之分。

3.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课本中选入了他的作品《》。

4.徐志摩(1896-1931),笔名、南湖,浙江海宁人。

诗人、学者。

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

诗集有《志摩的诗》《》《》等,名篇有《》《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5.艾青,原名,浙江金华人。

著名诗人,有诗集《黎明的通知》,代表作《》。

第二单元

1.《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

因为《左传》和《》《》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左传》又名《》。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十倍)。

2.《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作者已不可考。

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篇。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

全书由十二“”、十“表”、八“书”、三十“”、七十“”五部分组成,计篇,五十二万余字。

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

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

”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第三单元

1.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

原名,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代表作品有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等,散文集《》,散文诗集《》。

本文选自《华盖集续编》。

(注意所学鲁迅文章的出处)

2.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和散文《旅途随笔》《随想录》等。

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

3.梁实秋(1903-1987),现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

代表作品有《》《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译有《莎士比亚全集》,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第四单元

1.新闻体裁有、、特写、专访、评论等。

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

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是新闻体裁中富有表现力的重要体裁,以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它抓住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某些重要场面,或者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两个片段,用描写手法给予集中的、突出的刻画,将富有特征的真人真事“放大”和“再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们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使人们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是记者事先选定采访对象,对特定的人物、文体、事件和风物进行专题性现场访问之后所写的报道,是集新闻性、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的一种可读性很强的新闻体裁。

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提出的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是就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是新闻媒介中各种形式评论的总称。

2、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

原名乃熙,字。

浙江杭州人。

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参与创办并编辑《浙江新潮》,开始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毕业后赴日本留学,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日本左翼运动。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译有高尔基的《母亲》等名著。

1929年,与郑伯奇等组织上海艺术社,首先提出“普罗列塔利亚戏剧”的口号,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

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

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

创作有电影剧本《狂流》、《春蚕》,话剧《秋瑾传》、《》及报告文学《》,对30年代进步文艺产生巨大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等职。

改编创作《》、《》等电影剧本,

3.新闻“六要素”:

4.新闻结构包括:

、、、几部分,有的新闻还有,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

必修2

第一、四单元

1.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

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

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

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和《春》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

《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是其代表佳作。

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真情实感。

2.郁达夫 (19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因在南洋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轻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的苏门答腊。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3.陆蠡 (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著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

4.蔡元培 (1868—1940),浙江绍兴人,现代教育家,1917—192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任职期间,锐意改革,使北大的面貌焕然一新。

5.恩格斯(1820—1895)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及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

6.马丁·路德·金(1929—1968),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度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日被种族主义分子枪杀。

1963年8月28日,为争取民权,25万黑人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举行盛大集会,马丁·路德·金在会上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这篇著名的演说。

第二单元

1.《氓》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一段婚恋悲剧。

这首诗运用直觉(独特心境)表现的手法,再现了女主人公催人泪下的悲怆呼声和她哀伤坚贞的感人形象。

潜在意识的顺次涌现,感情节奏的自然起伏,衍成了诗歌跌宕回旋的布局。

全诗使用鲜明强烈的对比手法:

男子婚前婚后态度的变化、女子婚前婚后遭遇与心情的对比,有力的表现了男子的性格和女子的品质。

2.《离骚》是一首伟大的诗,它因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奇特的夸张、强烈的情感、自成一格的写法,形成了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魅力,让无数的灵魂为之倾倒。

它塑造了具有崇高品格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祖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的一种诗歌形式。

由于楚辞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所以后世也有以“”来指称楚辞的。

《》《》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后人常常将其并称为“风骚”,它们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3.《孔雀东南飞》的民歌风味是最具代表性的。

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以美禽比拟夫妻的手法,是民歌里常见的。

多处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人物的性格与情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善用比喻,特别是两次关于“磐石”与“蒲苇”的比喻,十分巧妙,对人物性格的表现,有很大的作用。

全诗多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诗人用大量的人物对话,真实而又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如兰芝夫妇的誓言表现二人,用仲卿母子的对话,表现焦母对儿子的爱和对新妇的恨等等。

同时诗人还在对话中兼顾人物的行动,如兰芝自请归家辞姥别姑,中道返家拒婚应婚,以至生人死别、誓约、殉情等情节都做到对话和行动相得益彰,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诗人还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如在兰芝和焦母的矛盾中表现兰芝的及焦母的,在仲卿与母亲的矛盾中表现仲卿的和焦母的,让人物性格在矛盾冲突中得到充分地层示,刘兰芝、焦仲卿都成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4.《短歌行》充分体现了“烈士多悲心”的情怀。

诗人生逢乱世,渴望建立功业而未得,这就不能不产生苦闷和感慨。

这种苦闷和感慨,正是英雄人物的一种悲心,自有它的积极意义。

在艺术上,这首诗也很有特色。

首先是的完美结合。

其次,语言,大量运用典故极大地丰富了诗的思想内容,使得诗作更加精炼含蓄。

此外,大量反诘句的运用充分地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思考,使诗味更加蕴藉。

5.《归园田居》(其一)

陶潜的“误”“返”二字简洁地概括了自己的一生。

前半生是误入污秽官场,后半生是有幸重返自然。

这“误”“返”二字,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的厌恶和对的真切热爱,也充分应证了“性本爱丘山”的心性。

本诗描绘的是常景,茅舍草屋、榆柳桃李、南山原野、犬吠鸡鸣。

抒发的是真情,作者的感情执着、浑厚、广阔、专注。

阐释的是至理,他耿直、不孤介;他随和、不趋俗,他从不炫耀,也无需掩饰。

辞官场不慕清高,本“性”难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枯燥的数字一经他化入诗中,就被赋予无限的生命力。

常景、真情、至理,这就是陶潜的艺术情趣,这就是他一生的艺术写照。

第三单元

1.《兰亭集序》

王羲之是东晋著名文士,为人率直、洒脱。

他虽出生名门,却淡薄宦情,好隐居,与清谈名士交游,以山水吟咏为乐。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名士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

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

文中所表现的强烈的生命意识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兰亭集序》以平易清隽的文字,描绘了兰亭四周暮春之初的自然景色和“”的聚会盛况,并从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驳斥了“一死生”“”的谬说,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的思想倾向,抒发了作者盛年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之情。

2.《前赤壁赋》是一篇散体文赋。

是宋代文赋的代表作,它融诗、赋、文为一体,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议论,各因其情理所宜而运用自如。

叙事,则简括清晰,历历在目;写景则景物清爽,令人神往;抒情则情思幽眇,淋漓尽致;议论则即景生论,寓于

之中,赋予抽象道理以具体形象,生动感人。

我国文人受儒学和道教学说的双重影响,一方面是孔子积极入世的主张,另一方面是道家的清静无为的主张,这两种人生态度,使得后世的知识分子在入世与出世的两难选择中作痛苦的挣扎。

苏轼《赤壁赋》的主客对话,生动的再现了心灵的这种两难痛苦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篇赋的文化价值和典型意义也就不言自喻了。

3.《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以记游为载体,,生发议论,阐释治学的道理。

文思开阔,具有峭刻幽远、雄健刚直、简丽自然的独特风格。

必修三

第一、四单元

1、小说的三要素是()、()、()。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四个部分。

2、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小说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和()的爱情悲剧为中心,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作品的主题也没有局限在个人爱情悲剧本身,而是围绕着中心事件,展开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描绘了一幅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说明了整个封建社会已是千疮百孔,摇摇俗坠。

深刻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伦理关系,悲愤满腔地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在中国,《红楼梦》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的序幕之一,通过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的所见所闻,对一个庞大的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栩栩如生。

林黛玉的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生性敏感、言行谨慎等,()的泼辣、精明能干、刁钻狡黠、善于逢迎等,()的英俊多情、任性率真和敢于反叛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3、《祝福》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几次祝福,塑造了()这样一位纯朴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她一生勤劳善良,对生活要求极低,到头来却挣不到鲁迅所说的一个“做稳了”的“奴隶”的资格,只能悲惨的死去。

深刻的揭露“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

4、《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后期的代表作,1954年凭借此作“精通于叙事艺术”而获得了()奖。

本文通过主人公()与()的顽强搏斗的描写,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

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凭借着勇敢坚毅、自信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文章赞美和讴歌了不服输的()精神。

5、科普说明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

它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以传授一般科学知识为目的,要求有很强的科学性,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一种是科学小品,多用文艺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原理,在表达上经常凭借生动的比喻、有趣的联想,在讲清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使读者得到某种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科普说明文的三个特点为:

()、()和().《动物游戏之谜》是一篇综述性的科技小论文,多为客观性的描述;《宇宙的边疆》是一篇解说词,以“我们探索宇宙的旅程”贯串全文,详细介绍了宇宙的组成情况,有议论也有情感抒发,像与朋友促膝谈心,亲切自然;《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讲述了自己童年的两件与科学接触的趣事。

第二单元

1、李白,盛唐诗人,字(),号()。

现存诗歌九百多首,人称()。

他的诗歌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彩瑰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之后的伟大的()诗人。

杜甫曾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大约作于742年。

诗歌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形势,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

末段寄寓了对蜀中军阀可能割据叛乱的隐忧,意在警戒当局者在形式险要之处应当好好地用人防守。

诗歌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其他长短句。

3、杜甫,字(),后世称为()。

他生活中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因仕途失意,遭遇坎坷,历经战乱,因而能体念和同情人民的疾苦。

其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意境开阔,后世称(),代表了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

其诗形成了特有的()的风格,他被后人称为()。

4、《秋兴八首》(其一):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萧瑟的秋景的描写,引发对国家盛衰和个人身世的感叹,抒发了作者忧国思乡之情和孤独寂寞之感。

《咏怀古迹》(其三):

《咏怀古迹》是杜甫以夔州或夔州附近有遗迹的五位古人(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的身世遭遇为材料,发掘古人的情愫,抒发自己的感慨。

本诗借昭君当年想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书写自己的情怀。

《登高》:

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远望,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

诗中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

让人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感时叹逝的博大胸怀。

此诗被后人推崇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5、白居易,()时期的诗人,字乐天,自号()。

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新乐府,就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

新乐府专门“刺美见事”,“歌诗合为事而作”,所以作者的《新乐府》50首全都列入“讽喻诗”,这些诗歌广泛深刻地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统治者的种种罪行,反对穷兵黩武,为妇女鸣不平,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代表作有《秦中吟》、《新乐府》。

6、《琵琶行》:

原作《琵琶引》,是一首()诗。

诗歌借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

在写作上,虽为叙事诗,但具有相当浓厚的抒情成分。

特别是琵琶女弹奏琵琶的一段,由于作者精通音乐,运用细致生动的艺术语言,描写音乐的音响和旋律以及演奏琵琶的指法,并通过“急雨”、“丝语”、“流泉”、“大珠小珠落玉盘”等具体事物来比拟各种不同音响,写出音乐的复杂变化,写出声音的疾徐轻重,更从这音响节奏中,衬托出弹者、听者的面部表情和内心活动,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都充分显示出作者诗歌创作的杰出才华。

且“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等对琵琶声的侧面描写,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情境、氛围、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7、李商隐,()时期著名诗人,字(),号玉溪生。

诗歌创作上继承了唐代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和严谨、深沉、雄浑的语言特点,同时又融合了齐梁诗歌绮丽浓艳的色彩,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流派。

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齐名“温李”。

8、《锦瑟》:

这首诗全篇笼罩着一层浓重的哀伤低回、凄迷朦胧的情调氛围,反映出一个衰颓没落的时代中正直而不免软弱的知识分子典型的悲剧心理:

既不满于环境的压抑,又无力反抗黑暗社会;既有所追求向往,又时感空虚幻灭;既为自己的悲剧命运而深沉哀伤,又对造成悲剧的原因感到惘然。

诗歌主要是运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情感,多用典故。

《马嵬(其二)》:

这是一首咏史诗。

作者用倒叙的手法来记叙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叙事中又采用对比、反衬的手法。

诗歌批判了唐玄宗的自私虚伪,同时也隐含了人生无常,富贵难安之意,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第三单元

1、孟子: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

在政治上,他提倡(),提出()的民本思想,反对诸侯间的兼并战争。

《孟子》是记载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它不仅文采华赡,清畅流利,而且善于雄辩,气势磅礴。

2、《寡人之于国也》:

文章记述梁惠王向孟子请教自己尽心于民,但民并没有增多的原因,孟子以战争中士卒逃跑,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对他进行驳斥。

然后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劝说梁惠王施行仁政,役使农民不要违农时,使百姓有吃有穿,受到教化。

写作特色:

结构严谨:

每部分结尾的一句话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善用比喻:

全文从设喻开始,又以设喻结束,前后呼应,所用的比喻又都在“王好战,请以战喻”的范围内,手法高超。

气势宏伟,节奏感很强:

文中多处运用排比和对偶,文章读起来不仅气势磅礴,而且琅琅上口。

3、荀子:

()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尊称他荀卿。

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与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主张()、“明礼义而化之”,强调教育的作用。

荀子文章的特点是长于说理,论证严密,比喻妥帖,分析透辟,多用排比,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凝练。

()为代表作。

4、《劝学》:

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以喻明理的论证艺术。

文中一共有20个形式多样的比喻句,从不同角度说明学习的重要意义,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