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手攻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8088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反手攻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正反手攻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正反手攻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正反手攻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正反手攻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反手攻球.docx

《正反手攻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反手攻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反手攻球.docx

正反手攻球

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详解

正手攻球又称近台快抽,是乒乓球运动攻球的一种。

它的动作要点是:

(1)击球前,左脚稍前站立,身体离台约50厘米;

(2)当来球将落至台面时,前臂外展将球拍后引至身体右侧稍后;

(3)当来球从台面弹起时,上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上方快速挥动,并配合前臂内旋的动作使拍形前倾,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

(4)击球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以腰部带动大臂,大臂带动小臂。

击球后球拍继续挥至头部高度,然后迅速还原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

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球速快。

若配合落点变化则可创造更好的扣杀机会。

、正手攻球的总体特点

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常常借用对方来球的力量进行回击。

、动作要领

近台正手

(1)基本站位姿势、原地步法和重心移动。

重心移动的要领是:

重心由右脚移向左脚,右脚内扣,左脚外旋,腰髋配合转动。

当重心由左脚移向右脚时,左脚内扣,右脚外旋,同样地要配合腰髋转动。

(2)直板正手攻球:

直板正手攻球的动作要领是:

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离台约50厘米,手臂自然放松,保持一定弯度,不要小于90度大于120度,拍面稍前倾(约80度),随着身体向右移动,手臂向身体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跳到

高点期时,手臂迅速向左前上方挥动(肘部不要夹得太紧,手臂要呈半圆形挥动),击球的中上部,同时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完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

(3)横板正手攻球:

与直板基本一致。

近台侧身

(1)直拍正手侧身斜线攻球: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保持侧向位置,把身体让开,手臂向前发力为主,直拍近台正手侧身斜线攻球一定要注意身体的侧向位置和发力方向,拍面稍前倾,在来球高点期,击球的中上部;

(2)直拍正手侧身直线攻球:

动作同直拍正手侧身斜线攻球,但击球后期身体带动手臂稍向左前方转动,使球成直线;

(3)横拍正手侧身斜线攻球:

横拍近台正手侧身斜线攻球与直板基本相同,一定要注意站位与发力方向。

(4)横拍正手侧身直线攻球:

动作同横拍正手侧身斜线攻球,但击球后期身体带动手臂稍向左前方转动,使球成直线。

中台正手

(1)直板正手攻球

要领:

站位离球台约1米,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手臂自然弯曲,拍面接近

垂直,腰髋向右转动,手臂引拍至身体的右后方,在来球得下降前期击球的中部,以击打为主,略带向上摩擦,上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挥动,腰髋向左转动,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完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重心转动要大,用力要明显

(2)横板中台正手位攻球示范

中台正手侧身位攻球

(1)直板正手侧身攻球

要领是: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身体基本保持侧向,手臂自然弯曲,拍面接近垂直,在来球下降前期击球中部,以向前发力为主。

(来球落点本方球台中部稍后,上旋或不转,逆斜线球)。

(2)横板正手侧身中台攻球示范中台正手攻球的总体特点是:

离台稍远,动作较大,力量较重,以自己发力为主。

三、技巧的形成三个阶段

乒乓球动作技巧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泛化阶段,动作比较粗糙,伴有多余动作。

第二个阶段是分化阶段,动作逐渐准确,且比较自如。

第三个阶段是自动化阶段,已经形成了熟练的技巧。

因此我们要熟记动作要领,刻苦练习,循序渐进,尽快地经过这三个阶段,逐渐形成动力定型。

四、易犯错误

正确的攻球技术只有一个,但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有多种多样,本课所讲的正手攻球是指近台快攻,以攻不旋和上旋为主。

1、站位错误

初学者往往容易平行站位或前后站位,加之不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拍面角度,攻球时易出左边线。

2、拍面方向错误

横拍手由于手腕内旋导致拍面向前、拍头朝上;直拍手腕内收导致拍面斜向右侧。

如此两种拍形均易造成漏球、掉球、无意滑板和不规则球。

3、拍面角度错误

拍面前倾过度和后仰均易造成攻球失误。

4、击球时机错误

不是在球反弹到网高时击球,而是过早或过迟。

5、击球部位错误

不是击球的后中上方,而是击球的后上部或后中下部。

6摩擦大于击打

攻球时是应该有擦有打,但近台快攻不是以摩擦为主,而是以击打为主。

7、击球位置错误

根据乒乓球攻球的“三角形”理论,人、球、拍三者构成的三角形空间位置是否合理,是攻球准确性的关键,偏前、偏后、偏近、偏远、偏高、偏底都直接影响攻球的准确和质量。

正确的位置是:

球反弹到胸前或腹前的正前方一肘远且与网齐高时为最佳击球的空间位置。

8、肘关节外张过大(或叫抬肘)

抬肘很容易造成拍面朝下、击球上方,使攻球下网。

此动作不仅影响攻不旋和上旋球技术,而且更坏地影响了今后的拉下旋球技术。

9、夹肘和拖肘

夹肘——大臂与右侧上体贴死;拖肘——大臂向体后拖。

这两个动作在攻球时幅度都比较小,击球点太近,不易发力,是典型的攻球错误动作。

10、大、小臂夹死

大小臂夹死的动作僵硬程度就像上了石膏一样,攻球时只有肩关节在运动,动作缓慢、爆发力差还易疲劳。

11、直臂打球

此动作也主要是肩关节在运动,动作大而不灵活、不协调。

由于直臂攻球,

击球点较远,动作大,

加强力量创造了条件,

影响动作的还原和速度。

看起来直臂似乎增长了力臂,为

但由于肘关节承受的力量负荷大,直臂用力攻球时很容易受伤。

12、只摆小臂

就持拍手臂而言,

正确的摆动应该是大臂带动小臂,而只有小臂的摆动,从动作幅度、力量来看显然都不够。

13、手腕摆动

在攻球前,手腕有内收(下摆),在击球时又有外展(上摆)动作,从理论

上讲是可以增加力矩,但实际上手腕的摆动又减弱了攻球的稳定性。

因此,在攻球时,手腕要相对固定。

14、握拍时手腕外展或内收

手腕外展,横拍手容易使拍头竖起来,手腕紧张易疲劳;手腕内收,直拍手易使拍面朝外或吊板,造成碗部损伤和漏球及滑板球。

15、挥臂路线错误(包括不到位和附加动作)

挥臂直接朝前和朝上都是错误的,应该是朝左侧前上(右手持拍);直上直下的路线也是错误的,应该略带弧线。

有的挥臂到中途就停下,不能充分发挥摆臂的力量;有的在起点或止点增加多余的附加动作,使得还原变慢、攻球不及时。

16、习惯性停留

有些人在攻完球后喜欢把球拍停留在止点处,这样耽误了下一个动作的连续进行。

17、没有后引和横摆动作

在攻球之前没有向后的引拍动作,连锁反应的向前横摆动作也不可能有,缺乏这两个动作,攻球就没有力量。

18、大小臂用力不协调

挥臂摆动时不只是大臂用力,也不只是小臂用力,而是大臂带动小臂一起协调用力。

根据不同情况,有时是小臂用力为主,有时是大臂用力为主。

19、举拍攻球

就像举手一样,高高地扬起球拍(此动作多见个子矮的小学生)。

在攻球前后大小臂的夹角是不同的,攻球前的大小臂的夹角是120度左右,攻球结束后的夹角是小于90度,如果总是举着手打球,不仅影响动作的发力,而且球拍举得过高,容易造成漏球。

20、腰部无转动和用力

攻球时很大的一部分力量来自于腰部,如果腰部不会转动用力,不仅动作不协调,像木偶戏动作,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攻球的力量、速度、线路、落点及旋转。

21、重心无转移还原不及时

攻球时重心不能总在一个点上,必须变化,既不能在在某一个脚上,也不能在总在中间,应该是向攻球的方向或向移动方向随时转移,这样可以利用重心的自然力量增大攻球的的力量。

此外重心转移后要马上还原,以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和连续性。

22、身体不能协调用力

一个完整的攻球动作是全身肌肉关节等协调配合的结果。

如果只是上肢动,下肢不动,那攻球肯定没有力量和威胁。

把全身力量都集中在球的某一点上,从

要求人必

脚前掌内侧开始一直向上传递到手腕手指最后球拍触球这一复杂过程,须在一瞬间完成,这确非一件易事,也非一日之功,非多年磨砺不可。

23、移动选位慢

这是初学者普遍存在的问题。

打球时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球,即使发球机也不可能发出两个完全相同的球来,因此我们对每一个来球都要进行积极地快速地移动选位,调整好身体与球的位置,这样才能准确地攻好球。

五、纠正方法1、讲解、示范法

(1)强调动作要领

准备:

半侧位站位,上体与大臂夹角一拳头宽,大臂与小臂夹角120度左右

(小臂大约与地面平行),持拍由体前到体侧后并向侧后转腰引拍。

挥拍击球:

由后向前上方挥拍的同时,后脚前掌内侧蹬地蹬腿,转腰横摆,当球反弹到体前一肘远与网齐高时,拍面略向前倾,击球的后中上部,重心由后脚转到前脚上。

击球后和还原:

借击球后的惯性,球拍继续向左前上方挥动至左前额为止,然后马上还原。

(2)多面示范

如镜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

2、表象法

(1)正误对比表象法

开始只对外观差异大的错误动作进行对比示范,如台肘、夹肘、拖肘、吊板、竖板、侧拐板、大小臂僵硬、拍形等错误动作,待以上动作得到改正以后,再对

关节的运动和肌肉的协调用力等方面所犯错误进行纠正,最后对腰腹、全身协调

用力等方面所犯错误进行纠正。

(2)照镜法

通过大镜子,观察自己的攻球动作,并引起大脑的表象思维,呈现正确的技术动作,与自己的动作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清楚、快捷地找出自己的问题,以此来纠正自己动作中缺憾的部分。

(3)互为纠正法

通过二人以上的相互观察,达到相互纠正的目的。

它最大的好处在于观察和纠正别人错误的同时,可以加深对正确动作概念的认识或提醒自己别犯类似的错误。

(4)偶像法

通过观看录象、VCD电影或请乒乓高手表演等手段,引起练习者的表象思维,把明星的动作与自己的动作进行表象思维比较,这样也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以此来达到自我纠正错误的目的和明确奋斗的目标。

(5)分解与完整动作表象法。

1)大小臂挥摆练习

以肘关节为轴,大臂带动小臂向左前上方摆动。

此练习纠正大小臂僵硬和肘关节不能活动的错误。

2)增加横摆结合大小臂挥摆的练习

纠正无引拍和无横摆的错误。

3)上下肢结合的挥摆练习

把下肢、腰部和上体、上肢的动作结合起来的挥摆练习,可以纠正全身动作不协调的错误。

3、变换法

(1)增加重量挥拍

在动作基本定型以后,可以负重挥拍练习。

如挥铁拍,把球拍改为一定重量的铁拍,可以进一步巩固攻球动作的动力定型,还可以增加手臂的力量。

它可以间接地纠正挥臂无力、肌肉收缩放松无感觉的问题。

(2)变换速度挥拍

在动作基本定型以后,挥拍速度可以加快,可以进行限时挥拍练习,这样可以纠正挥拍时球拍停顿、还原慢、动作爆发力差的问题。

(3)变换站位距离攻球

就是缩短站位距离,让身体靠近球台,练习攻台内球,这样可以纠正攻球时摩擦过多的错误。

因为来球都是不出台的球,而且速度很快,喜欢摩擦的人在台

内根本无法施展拉球的动作,客观条件的限制逼迫练习者改摩为打,此法多练,拉球的毛病就慢慢地改正了。

(4)变换球的状态攻球

在学员练习攻打有一定规律的球以后,可以由固定的到不固定的,由供网高球到供半高球或高球,以此来锻炼或纠正击球时机掌握不好的和攻球不喜欢移动的错误。

(5)连续攻球练习

在自抛自打熟练和动作基本定型以后,由一打一停变为慢速地连续攻打,可以纠正动作联贯、衔接不好的问题。

(6)降低球台高度练习

此方法主要是针对儿童,由于他们的个子较矮,降低球台高度可较容易地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另外它可以有效地纠正举拍攻球的错误。

4、诱导法

(1)标记诱导挥拍练习

此练习也叫“依葫芦划瓢”,即在墙上划一条与练习者高度相符的弧线,让练习者顺着弧线来回挥拍。

纠正挥拍路线、用力方向、起止点、挥摆无弧线等错误。

(2)结合腰部转动的标志诱导挥拍练习

触击后面的物体或墙面,以此来纠正攻球时不转腰和不能利用腰腹力量及后引附加动作的错误。

(3)语言诱导练习

教练在学员攻球练习时,出现大小臂僵硬,可用“小臂动”的关键词进行提示,这样有助于学员改正肘关节不能活动的问题。

(4)口诀诱导

它可以是教练的语言信号传递,也可以是自己用口诀进行诱导暗示,女口:

积极引拍体放松,球在网高体前中,击球后上向左前,缓冲莫忘快还原。

(5)动作诱导

教练在学员出现错误时,可以用体姿信号进行诱导,女口,学员攻球时腰部不动,教练可以做腰部转动的姿势,诱导提示学员注意转腰。

(6)外力帮助诱导

学员在练固定的定点攻球时,教练位于学员身后,用手握住学员的手让其放松,帮助进行攻球练习,这样可以纠正击球时机掌握不好、击球拍形错误、肘关节紧张、挥臂路线错误等。

另外,在学员犯重心不移动错误时,可以在身后轻力助推一把,迫使其重心由后脚向前脚转移。

(7)物体诱导

“打吊球”是一种典型的物体诱导法,它可以纠正击球部位、时机、拍形角度等错误。

(8)自我诱导

上台自抛自打练习是自我诱导方法之一,它可以纠正击球时机、击球部位、击球位置等方面的错误。

(9)声音诱导法

主要利用双脚碾第的声音,诱导练习者脚蹬地蹬腿发力。

以此来纠正下肢不能发力和全身不能协调用力的错误。

5、限制法

(1)标记限制

在学员站位错误时,可以在地上划上一条与端线垂直于地面45度角的斜线,命其双脚尖站在线后,形成正确的半侧位站位姿势。

另外在对方的台面上,划上标记,要求练习者向目标内攻球,这样可以纠正拍面朝向错误和向侧用力过大的错误。

(2)标志障碍物限制

教练在发现学员直腿站着攻球时,可拿一竹竿放在练习者头上,逼迫他下蹬,限制他直腿站立攻球。

也可以限制纠正过分向上摆的附加动作。

(3)夹物限制

当教练发现学员直臂攻球时,可放一软体三角形物体于学员持拍手臂的腋下,要求攻球时不能掉下所夹物体。

通过夹物限制大臂的摆动,可把大臂的摆动自然地迁移到小臂肘关节活动,这样可以迫使用小臂向上用力摆以保证攻球过网,肘关节的曲伸运动,正好达到纠正直臂攻球的错误。

同时也可以纠正肘外展、夹肘、拖肘等错误。

(4)动作限制

当教练发现学员上肢动作僵硬、小臂不能放松还原时,可采用动作限制法进行纠正。

如,令其小幅度、小力量攻球,主要靠小臂向前上方摆动用力攻球,这样可以逐步纠正上肢僵硬的问题。

(5)时间限制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标任务,它可以纠正摆速过慢、小臂不能快速的收缩放松的问题。

(6)外力限制

当教练发现学员攻球有手腕上下摆动的错误时,可以在持拍手的拇指、小指跟部分别系上小绳,再把两条小绳拉紧系在手腕上,以此来限制手腕的上下摆动。

(7)自我限制

用左手托住右肘关节,肘关节与上体右侧大约两个拳头宽的距离,进行挥拍练习。

可以纠正夹肘、台肘、拖肘等错误动作&“矫枉过正”法

对于那些攻球时喜欢转动球拍的人来说,纠正起来确实很困难,特别是手持横拍的人,他们更容易转动球拍。

手腕内旋易使球拍面朝前、拍头朝上,它容易造成漏球、掉球、发不上力。

遇到这种错误动作,可用矫枉过正法试试,即暂时改变握拍方法,把食指移到拍前并弯曲,用食指和中指夹住拍肩,由于生理条件的限制,手腕不能转动,球拍面和拍头也就自然能保持正常的角度和位置,待动作纠正过来以后,握拍方法还原。

六、练习提示

引拍时应该以肘关节为轴,而不是将整个肘部甚至连同大臂向后拉,否则会造成肘高、肩高的“架肘”状,影响发力和命中率。

此问题常与两脚平站有关,注意调整站位、放松肩部。

如果拍形后仰,击球时有翻腕动作,攻打上旋来球时将容易出界。

击球时不能只有手臂动作而无腰、腿配合,必须注意体会重心交换的感觉。

七、图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