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寺三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9860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隆兴寺三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隆兴寺三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隆兴寺三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隆兴寺三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隆兴寺三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隆兴寺三绝.docx

《隆兴寺三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隆兴寺三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隆兴寺三绝.docx

隆兴寺三绝

隆兴寺三绝

久闻正定隆兴寺“三绝”:

随碑、宋塑、明壁画。

上周末,在石家庄著名画师尚文杰先生陪同下,游览了古刹隆兴寺。

隆兴寺距石家庄十五公里,是第一批颁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隋代。

初名龙藏寺。

唐改名龙兴寺。

宋太祖赵匡胤修建大悲阁,铸造七丈三尺高千手千眼铜观音像,因此又称大佛寺。

至清代康熙、乾隆年间,两次奉敕重建,康熙并赐改庙额“隆兴寺”。

尚中杰先生多年潜心佛学,专攻工笔佛造像。

对隆兴寺沿革极为纫熟。

途中,即介绍:

正定隆兴寺没有山门。

传说唐初,李世民命尉迟恭督建龙兴寺。

寺庙已近完工,独有山门未建。

忽闻薛仁贵犯事问斩,尉迟恭连忙赶回长安营救薛仁贵。

待工匠追赶尉迟恭请示山门如何建造时,尉迟恭已过黄河。

尉迟恭马不停蹄,边跑边比划,工匠没听清,以为尉迟恭命就建于此。

遂龙兴寺寺院在河北,山门却建在了河南。

作为第一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隆兴寺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积淀。

随碑、宋塑、明壁画称其三绝。

隆兴寺碑刻众多。

最著名的有:

随《龙藏寺碑》、宋《重修龙兴寺碑》和元赵孟頫《祝延碑》。

特别《龙藏寺碑》,于中国书法沿革发展有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书体方正有致,结构严谨。

既继承了魏碑朴拙、庄重,又开启了唐欧阳询《醴泉铭》、褚遂良《孟法师碑》、虞世南《庙堂碑》的清丽、隽秀先河。

可惜,瓜棚豆架手边虽有《龙藏寺碑》影印拓片,可无有扫描仪,无法将其奉上与大家共享。

中国古代雕塑史整个就是一部佛教文化史。

几乎所有的雕塑作品表现的题材都是佛教故事。

就雕塑的表现手法又有雕和塑的区别。

所谓的“雕”,就是将作品不需要的部分去掉,就是“刻化”;所谓的“塑”,就是将有用的材料堆砌成为作品,就是“塑造”。

前者以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为代表,最著名的当属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后者以麦积山石窟和宋塑为代表。

而整个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造型最高峰的却是宋塑。

现存四大宋塑分别是山东临清灵岩寺,浙江天台国清寺,苏州甪直保圣寺和无锡紫金庵。

四大宋塑都是以群塑而闻名。

而隆兴寺的宋代雕塑虽然只是独立的个体,其艺术造型与四大宋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即被誉为“中国最美之观音”的宋塑观音。

观音像近乎悬空,仅凭脚踩莲花而支撑整个重心,历经千年。

整座雕塑造型奇特、比例准确、修长夸张、色彩瑰丽。

主题安静闲适,极富人性化的同时又不失崇高庄严。

静默沉思的感觉与千年之后罗丹的《思想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待续)

瓜棚豆架发表《隆兴寺三绝》即遭审查,补充须弥座石刻时,居然被删帖!

无奈之余,再发《隆兴寺》,依然审查。

实不敢再在原帖上续帖了。

以跟帖形式补充,望谅。

建于宋代的大悲阁铜铸千手观音须弥座四角深浮雕力士石刻。

   

力士象高近一米。

结构比例准确,肌肉块面夸张,竭力负重之余,人神合一的形态,惟妙惟肖。

实为中国古代雕塑

回复第1楼的瓜棚豆架:

“中国最美之观音”经瓜棚兄一传扬要超过思想者的知名度了呵...

上世纪三十年代,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归来,执教清华大学之余,即考察了河北、山西的古建筑,着手编纂《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一部论文便是《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

考察隆兴寺回北京后,梁思成送给鲁迅先生一张宋塑观音照片,鲁迅先生赞不绝口,至今北京鲁迅纪念馆陈列的书桌上,仍然放着这张照片的复制件。

谢谢木师的美帖美文美照,能够亲眼目睹正定隆兴寺“三绝”:

随碑、宋塑、明壁画,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快事。

尤其是被誉为“中国最美之观音”的宋塑观音,令人赞叹不已。

以跟帖的形式反而看起来连贯,有学问的人写的东西就是不

  真是还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等待我们去领略

   大悲阁宋铜铸千手观音须弥座石刻舞伎

   须弥座弹琵琶与吹笛子乐伎

 

   须弥座吹笙乐伎

   须弥座弹箜篌乐伎

   天王殿金代木雕弥勒造像(坐像高3.5米)

中国的古代壁画主要有三大构成。

其一是以敦煌壁画为代表的石窟壁画,年代由北魏至唐宋,主要分布在西域丝绸之路。

其二是以唐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为代表的陵墓墓道壁画,以唐代为代表,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其三是以永乐宫壁画为代表的道观寺院壁画,以元、明两代最盛,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

相比较其他传统艺术门类,壁画受社会环境、自然因素的影响最大,最不易保存的。

无论是丝绸之路的石窟壁画,还是山西、河北的寺院壁画,得以保存的一大前提就是气候干燥。

瓜棚豆架到石家庄将近两月,降雨量还不足5毫米。

即使这样,隆兴寺绘制于明嘉靖年间的壁画斑驳氧化的程度已相当严重,大面积的壁画已无法观看。

   摩尼殿明壁画鬼子母尊天

纵观中国古代壁画以及民间年画,有个共同的特点,都以线条见长,色彩以单线平涂为主,对比强烈,少有过渡色。

究其原因,还得归结到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我们知道,色彩有三原色:

红、黄、蓝;两本色:

黑、白。

有红、黄、蓝即可调配出万紫千红。

自汉武帝改“尚黑”为“尚黄”以后,黄色就为皇家专用的色彩。

民间只有红、蓝、黑、白可用。

传统又认为黑、白颜色不吉利。

只剩下红、蓝二色,由于缺少黄色的调和,几千年的封建文化,色彩就单调了许多。

只能以极热的红与极冷的蓝进行比对。

这也是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爱中国红的根本原因。

   摩尼殿壁画兜率陀天

   摩尼殿壁画大悲尊天

   摩尼殿壁画西方胜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