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区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848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西湖区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东西湖区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东西湖区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东西湖区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东西湖区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西湖区十二五规划.docx

《东西湖区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西湖区十二五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西湖区十二五规划.docx

东西湖区十二五规划

东西湖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讨论稿)

第一部分:

序 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强国必先强教。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在党和政府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东西湖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实现“一流的质量、鲜明的特色、向上的文化、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现代化进程。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足区情,把握教育发展的特征,坚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规律,夯实基础,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提升内涵,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方针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东西湖区“十二五”教育发展坚持“均衡优质、促进公平、育人为本、改革创新、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优先发展是区委、区政府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

在我区作为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区的基础上,区委、区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把更高水平地普及义务教育,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作为我区十二五教育发展的目标,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会力量出资兴办教育的体制和政策,不断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

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的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本区东部边远学校倾斜,加快缩小区域内校际间的差距。

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东西湖区是台商投资区,借鉴台湾教育的长处,大力加强优秀的民族文化教育,形成东西湖区的教育特色。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改革步伐。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全民学习型现代教育体系。

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优质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的规范发展、内涵发展、优质发展和特色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建名校,出名师,育英才。

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制定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三、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推进素质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实现“一流的质量、鲜明的特色、向上的文化、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到2015年,基本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更高水平地普及义务教育,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发展更加丰富的高中阶段教育,实现高中阶段“普高、职高并重,优质特色兼备”,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区域教育一体化、现代化进程。

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3.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11.2年,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校际间的差距。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

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得到更大满足。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

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教育开放水平,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和实施策略

“十二五”期间,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着眼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完善机制,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一)农村学前教育推进项目

明确政府职责。

认真做好学前教育建设规划,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

“十二五”规划内,各街道办事处必须建立1所公办幼儿园。

实行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财政补助。

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管理学前教育,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

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

到2015年,基本实现“村村有合格托幼点、乡镇有优质园”目标,城镇地区学前三年受教育率和农村地区学前一年受教育率均保持在98%以上。

创造性地开展0-3岁婴幼儿教育工作。

加强学前教育管理。

进一步坚持和落实《武汉市幼儿园等级评估标准》,完善幼儿园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学前教育“学科化、小学化”倾向,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力争完成全区市级示范园1所,市级课改实验基地园2所,一级幼儿园15所,二级幼儿园15所,三级幼儿园35所的创建评估任务。

(二)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项目

遵循义务教育规律。

按照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的特点,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继续控制在1%以内,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继续控制在3%以内。

按照就近划片、对口入学的原则,确保每一名学生有学上,上好学,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创造条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到2015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按照《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标准》、《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评估验收标准》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建设和管理。

继续落实吴家山中学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义务教育阶段不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我区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小学班额控制在45人以内,初中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

1、实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计划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落实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行为规范养成行动、学业成绩监测行动、心理健康维护行动、青春期教育行动、促进融合教育行动、防流控辍行动。

加强农村寄宿学校管理,认真落实东西湖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规程》,积极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星级管理与评比工作。

2、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行动计划

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阳光校园和书香校园的指导意见》,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物质文化的建设,努力打造区域性的书香校园、阳光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

3、实施学校特色发展行动计划

义务教育要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

认真落实《东西湖区学校特色发展实施方案》,推进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走品牌和优势发展之路,培育一批品牌学校。

积极开展艺术、体育特色校的创建。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体活动。

丰富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文体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至少参加两项课外体育活动和一项课外艺术活动,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都能学会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并具有一项艺术特长。

创建区级体育和艺术特色学校各10所。

加大体育艺术场地和设施建设力度。

全区各级学校都按规定建有基本的体育和艺术活动条件设施。

所有中心小学以上的中小学都应设有运动场(馆)和音乐、美术教室,省市级示范性中小学应达到教育部制定的体育、艺术器材目录一类方案配备要求,其他学校都应达到二类标准。

普及与提高学校校本足球运动。

进一步加强现有的12所小学足球校本课程学校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在全区小学开展草根足球运动。

完善“2—1—1”足球工程,向国家、省、市队输送更多优秀运动员。

4、实施教育教学有效性行动计划

(1)围绕有效,彰显研究力。

对我区教学质量进行全方面的研究和分析,总结成绩,找出不足,特别是对制约我区质量的因素进行归因分析,并拿出切实有效的提高质量的办法。

(2)围绕有效,彰显引领力。

深入推进“两项基础性工程”(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备课组建设)、《教与学质量形成过程管理的指导意见》,增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遵循教育规律,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我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的指导意见》、《教育教学质量效益奖励办法》、《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等文件。

(3)围绕有效,彰显服务力。

做到常规管理规范化,考核评价科学化、下校指导常态化,教学管理者带头走向基层,教研人员走向常态课堂。

(4)围绕有效,彰显执行力。

全面考核我区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教研员的工作成效,并将工作成效与学科教研人员的绩效评价结合起来。

5、实施学段支撑行动计划

(1)统一思想,真正在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树立教育一盘棋的思想。

(2)有效评价,系统构建各学段相互支撑的评价体系。

(3)强化措施,在认真落实《东西湖区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的通知》的基础上,以“既要教得好,又要留得住”为主要目标,科学制定《东西湖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效益奖励办法》,加强生源建设,特别是加强优质生源建设。

(三)高中阶段教育优质发展项目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逐步消除大班额。

到2015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

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

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全力做好高中课改工作,进一步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学校课程建设的水平,努力实现我区高中教育发展的弯道超越。

全面提高高中教育质量。

继续彰显我区普通高中的科技教育、艺术教育、体育特色。

创新工作思路,加强学校管理,努力提高吴家山中学高考一本上线率,并在考入国内著名大学上有所突破。

进一步提高吴家山四中的办学水平,更好地满足学生就读普通高中的需要。

构建省、市教研员来我区定期指导的工作机制,聘请省、市教研室教研员为我区教学质量学科指导专家。

成立东西湖区高中办学研究指导小组,任命有管理经验的同志为负责人,聘请有研究能力、指导能力的教师为高中教研员,加强对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指导。

出台文件规范全区招生行为,并利用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让全区学校牢固树立生源建设的意识。

(四)职成教育相融共生发展项目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

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确保区教育附加费30%用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定,保障我区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到2015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构建完备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终身教育体系。

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探研校企联办和产教结合办学模式,稳定办学规模。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

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坚持以人为本,以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坚持学生全面发展。

进一步做好招生工作和中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就业率在98.5%以上。

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优先落实职业教育经费,切实做好中职学生的资助工作。

努力做好第二学生食堂和第二实训技能大规模建设工作,力争2-3个专业成为省、市级重点专业。

认真抓好对口高考工作。

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

切实加强各类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区职校50%的教师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

普职招生比保持为4:

6,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8.5%以上。

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技能水平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区职校所开专业能够适应和满足我区社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

办学规模保持在5000-6000人。

区职校率先进入国家1000所中等示范职校行列。

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一步巩固完善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培训网络,继续抓好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年人均2元钱用于成人教育、社区教育。

以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培训基地为中心大力开展各级各类培训,积极做好“农科教”与老年教育结合工作。

不断增强服务“三农”能力,进一步加大培养适应农村农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的力度,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定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加强区社区教育学院、街(办事处)社区教育学校和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满足社会各类人群学习需求,为创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服务。

到2015年,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参训率达65%以上;进一步巩固提高现有3所省级示范成校办学水平,力争再创3—5所省、市示范街成校和社区教育学校;全面推进社区教育的发展,社区居民参训率达到50%以上;创建10—20个省、市级示范学习型组织(机关),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

(五)教师队伍建设项目

积极落实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面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和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趋于均衡发展、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教学要教学改革要求、适应教育改革与教育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1、基地建设项目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师【2002】3号)的要求,按照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教师教育和社区教育两大功能,加强基地建设,系统构建全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绿色平台和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的社区教育平台。

建设东西湖区教师教育与社区教育综合性大楼。

重点加强有关适用于各学科教师培训的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格实验室、教育心理实验室、多功能报告厅、图书资源(包括文本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等设施设备建设;综合考虑教师培训公寓、社区教育活动室、教师培训资源和社区教育学习资源及东西湖区教育信息中心建设,其标准应达到全市领先水平。

2、教师教育项目

(1)教师专业素质提高项目:

继续做好教师学历提高培训,到2015年,吴家山地区小学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其他小学教师70%以上达到本科学历;中学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高中教师2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幼儿园教师全部达到专科学历,10%以上达到本科学历。

每年对新聘任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新教师尽快实现“入门——合格”的教师教色变化。

依据教师发展的需求和教育各个时期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师专项培训。

包括幼儿园教师培训、教导主任培训、新课程教师培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主任培训、教师礼仪培训、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培训、农村中小学英、体、美、音学科的应急培训等等。

针对教师不同的成长阶段,提供不同的培训服务,着力培养教师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使全区3000多名教师全部成为合格教师。

5年内每位教师培训时间不少于240学时。

以学科为主线,开展教师专业项目的比拼活动,举办教师专业知识考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名、优、特教师打造项目:

加强名师、名校长培训基地建设;依托教师教育资源联盟,探索名师、名校长成长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名师、名校长的岗位职责,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力争3—5年内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在全市和全国有知名度的专家型教育工作者。

继续实行“千百十一”工程,深化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按照“加固塔基、保护塔身、提升塔尖”的工作思路,以骨干教师行动计划为抓手,打造东西湖教师的标杆人物;以吴天祥青年教师协作小组为基础,提升骨干教师水平;以方略教育咨询团队为依托,通过教研组建设,使全区教师素质得以提高。

继续实施市“优青”、“学带”培养计划,遴选30-40名教师参加市“优青”、“学带”培养班的培训研修,争取五年内培养5名特级教师。

(3)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及方略培训项目:

继续推进备课组建设工程,使学校教研活动规范、有效进入常态,打造一批市、区级示范备课组。

做实与上海方略教育集团的合作工作。

建立工作小组,明确工作目标,制订工作计划,跟踪工作内容,总结工作经验。

主动跟进和放大与上海方略教育集团的合作,借助方略教育平台,通过名师引领、培训学习、实践行动,不断提高合格的整体水平,及时总结,推广合作项目和合作成果。

采取专题培训方式,3年内对全区近260名教研组长进行培训。

(4)师德工程垂范项目:

实行以人为本培训向唤醒教师职业意识转换,强力推进教师师德建设。

主要通过各类培训渗透师德教育,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文化资源,组织教师开展人文素养提升的实践活动,学习优秀文化艺术,陶冶情操,增强人文底蕴,塑造人格魅力,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

创造条件,建立师德典型人物事迹资源库。

适时开展师德教育讲师团活动。

每年评选师德十佳。

20%以上教师成为区级师德先进个人。

(5)研训一体化项目:

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完善校本培训工作机制,实行“师训专管员”制度,实现区本培训和校本培训的有机结合,落实校本培训计划。

加强对各校校本培训形式、内容、方法的管理与指导,建立和规范校本培训档案的管理,完善校本培训学分登记制度,健全评价体系,提高培训实效。

5年内所有中小学成为合格学校,30%学校成为区级示范学校,10%成为市级示范学校。

深化吴天祥青年教师协作小组活动。

认真策划和组织好区、片、校三级活动的主题,在“专业引领”、“教学反思”、“同伴互助”、“教学课例”上下功夫,实现研训一体化的有效开展,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

争取3年内使研训一体化培训模式成熟。

(六)师生心理健康维护项目

建立区、校师生心理健康维护机构。

选择采光、通风条件良好、冬暖夏凉的场所作为师生心理健康维护中心,设置办公区、接待区、心理测评区、沙盘游戏治疗区、个体咨询区、团体活动区、音乐减压区、心理调节减压区、宣泄减压区、视听阅读区等十大区域,面积约220平方米,所有软件及相关设施约30万元。

到2010年,建成符合条件的心理健康维护中心至少10个。

其中区级1个,地点设置在东西湖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吴家山地区的1所职校、2所高中、2所初中和4所小学各建立心理健康维护中心,地点设在本校。

其他学校均建立基本符合专业要求的心理辅导机构,至少要设置办公区、接待区、心理测评区、个体咨询区、团体活动区等五大区域。

加强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按照中学每1000名学生配备1名专职教师的要求,到2015年,我区引进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20名到区职校和各中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小学通过转岗培训保证各校至少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七)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与实施项目

“十二五”期间争取申报省级课题15项,市级课题35项,区级课题50项,课题资助经费约75万元。

(八)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优化组合项目

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规划需教育用地452亩。

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