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运行规程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7727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压机运行规程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空压机运行规程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空压机运行规程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空压机运行规程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空压机运行规程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压机运行规程要点.docx

《空压机运行规程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压机运行规程要点.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压机运行规程要点.docx

空压机运行规程要点

文件名称

350m3/min三星离心空压机运行规程

文件号

LFRD-QEO·J—309

章节号

第一节

章节名称

三星离心空压机

第一节三星离心空压机

1.1构成及压缩原理

1.1.1构造

离心式压缩机是圆心式空气压缩器,其大齿轮是由主驱动装置-电机来驱动,并由2个小齿轮来增速。

由组装在小齿轮上的叶轮吸入并压缩外部空气后,通过叶轮的高速气流在扩压器和卷轴恢复正压力。

大/小齿轮的轴上安装有支持轴方向及半径方向的荷重的轴承。

同时,由于安装了碳精环密封件,实现了完整的无油空气。

每个压缩段之间设置中间冷却器来冷却高温的空气,并在最后3段后方设置冷却器冷却吐出的空气的温度。

最终吐出配管上设有用来防止系统空气逆流的测定阀。

同时,为了限制配管膨胀及收缩,设置了伸缩接头;考虑压缩器的吹风,设置了消音器。

1.1.2压缩原理

离心压缩机使速度能转化为压力能。

高速旋转叶轮把气体从轴向吸入,气体通过通道被径向加速,到达叶轮末端时实现传递能量给气体。

气体在经过扩压器和有规则的递增径向截面蜗壳时被减速。

因为能量守恒,通过精心设计的减速流程,气体的速度能被转化为压力能。

气体然后被冷却,在下一级压缩时又重复这样的过程。

基本上每一级压缩能按2.5:

1的比率发展。

通过机器的多级压缩实现最终的出口压力。

1.2SM6000空压机简介

1.2.1齿轮

离心机的齿轮基于AGMA(美国齿轮制造协会)标准而制造。

高的齿轮质量,是基于在材质、表面硬度、精磨和精确的公差等方面来可靠的完成其在离心压缩机需的高速运转及负荷传递,小齿轮的精度等级为AGMA13,大齿轮的精度等级为12级,小齿轮的轴向定位控制是由其上面的高效推力盘来完成,推力盘精确的定位于大齿轮的侧面。

大齿轮的轴向定位完全由推力轴承来完成。

按AGMA安全标准来设计加工的齿轮能充分显示它高效的性能和足够的强度及寿命。

大齿轮的转速是电机的转速,小齿轮的转速由大/小齿轮的齿数比决定。

齿轮的中心距离由径向轴承来控制。

叶轮装配在小齿轮轴的末端。

下图为大小齿轮。

图一:

大/小齿轮

1.2.2轴承

离心压缩机在小齿轮轴上装有可倾瓦轴承,这种型号的轴承可在高速运转下提供高效、稳定的工作和限制油膜振荡现象。

大齿轮由带四瓣锥度的止推/径向轴承定位,这种型号的轴承能可靠、稳定运行并高效传递推力,下图为轴承。

图二:

轴承

1.2.3叶轮与扩压器

A、叶轮

主电机的电动能带动大齿轮旋转,大齿轮带动小齿轮。

高速旋转小齿轮带动叶轮吸入气体进入通道,气体在经过通道到达叶轮顶端过程中被叶轮加速,传递能量给气体。

叶轮通常是用17-4PH不锈钢浇铸,加工到精密的公差范围。

叶轮由有高强度和特殊设计的拉伸螺栓和螺母紧固在小齿轮轴上。

离心压缩机选用后弯式叶轮。

叶轮和小齿轮轴组件精确平衡,图三为叶轮。

 

图三:

叶轮图四:

扩压器

B、扩压器

气体从叶轮排出,经过扩压器再到蜗壳,速度降低,静态压力升高,图四为扩压器。

1.2.4进口导叶和1段蜗壳

进口导叶位于压缩机第一级叶轮入口,通过在低流量压缩条件时降低压力(质量流量),及通过旋转导叶角度改变进入气流的方向来节约驱动压缩机能量。

它是由压缩机的自动控制系统根据压缩机的流量和性能,通过自动执行机构来完成的,图五为进口导叶。

 

图五:

进口导叶图片六2,3段蜗壳

1.2.52,3段蜗壳

2,3段蜗壳有2个作用:

1、它们容纳气体并引导气体,2、它们精确设计的几何尺寸确保压缩气体逐步减速并把速度能转化为静态压力,图六为2,3段蜗壳。

1.2.6中间冷却器和后冷却器

中间冷却器和后冷却器做在压缩器的各阶段的后方,起到降低压缩上升的空气的温度,缩小比容积,到下一个阶段进一步增加压缩效率的重要作用。

中间冷却器确保压缩机各部件的材质工作温度不超过许可范围。

有几种冷却器设计用水做冷却介质,但翅-管式、水走管内的设计在此离心压缩机中被创新,致使它的效率特别高、机构紧凑。

当高温压缩空气通过有低温冷却水冷却的带翅片管束时,可有效地在空气和水之间进行热交换。

冷却过程产生的一个结果是冷凝水从冷却空气中析出,冷凝水通过冷凝除水系统从冷却器体排出。

这种冷却器形式(水走管内,可抽拉式布置)是可靠的、容易拆卸/清洗的结构,并且维护成本低。

1.2.7密封系统

密封系统由防止漏气的碳精环密封件和防止漏油的油封、以及碳精环密封件之间的通风管道和放油管线来构成。

驱动原理是排泄器或真空泵将齿轮箱内的空气排除到外部,保持齿轮箱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

由此形成的齿轮箱内的负压力是为防止向轴承和齿轮供应的机油通过碳精环密封件后形成漏油现象。

同时,还可防止叶轮后方的高压空气通过通风管道流入齿轮箱内部,并且通过内部放油管线将流漏的机油回收到齿轮箱内部。

1.3SM6000空压机运行条件

1.3.1运行条件

根据压缩器的相关标准式样,应适用于周围温度-5℃~40℃的环境。

应在湿度为90%以下的条件下运行。

在过度的湿度及温差引起的冷凝水滴水的环境条件下运行时,要注意冷凝水的排放。

要消除入口吸入过滤器周围的严重的污染发生因素。

这时,入口过滤器的更换周期缩短,需另行安装外部过滤器。

要排除压缩器周围发生严重振动及冲击的装置。

1.3.2SM6000空压机主要特点

SM6000空压机采用IGV(InletGuideVane)为基本。

与节流阀相比,减少耗电。

以水平分割方式的齿轮箱设计、水走管程的直立管及中间冷却器检修较方便,系统采用自动复式方式的自动控制,当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方便的系统升级:

只更换叶轮、笼罩、扩容器、发动机即可。

1.4控制面板的主要操作键说明

序号

名称

功能

1

触摸屏

操作人员用于操作和确认压缩机状态的界面

2

卸载←→自动加载

(旋钮)

自动加载时IGV与BOV均处于自动控制状态

卸载时BOV打开,IGV关闭

3

停机(按钮)

用于非紧急状态下停止设备的运转

4

启动(按钮)

用于启动压缩机组

5

复位(按钮)

用于恢复指示灯状态源,消除报警和异常中断源,或初始化压缩机组

6

空间加热器(旋钮)

用于对主电机绕组的除湿

7

紧急停机(自锁按钮)

用于紧急状态下停止设备的运转

1.5按钮、旋钮与触摸屏

1.5.1按钮

功能

按钮种类

按钮形状

停止

红色按钮

启动(START)

绿色按钮

 

复位

黄色按钮

1.5.2开关

功能

按钮形状

自动加载←→卸载

1.5.3触摸屏

图7为上位画面移动键。

 

图7上位画面移动键

a)、移动画面

位于触摸屏下端,可易于异动到运转上所需的画面。

诊断画面诊断:

将移动到诊断画面。

报警及危险报警:

将移动到报警画面。

状态画面状态:

将移动到状态画面。

控制画面控制:

将移动到控制画面。

b)、指示灯

无负荷⇒负荷

无负荷运行(蓝色)负荷运转(绿色)

停止⇒运转

停止(蓝色)运转(绿色)

报警⇒报警!

未启动警报报警(蓝色)启动警报报警(黄色)

危险⇒危险!

未启动危险报警(蓝色)启动危险报警(红色)

自动阀门控制⇒手动阀门控制

自动阀门控制(蓝色)手动阀门控制(黄色)

自动双重⇒调制

自动双重(蓝色)调制(蓝色)

无负荷运转⇒自动运转

自动加载模式(蓝色)无负荷模式(绿色)

额度负荷⇒MAX负荷

未启动最大电流运转(蓝色)启动最大电流运转(黄色)

最小负荷⇒最小负荷

未启动最小电流运转(蓝色)启动最小电流运转(黄色)

c)、输入值触摸屏

利用触摸键输入新的值后,点击‘ENT’键,将储存新的值。

如果输入错误时,点击‘CLR’键,即可重新输入。

利用↑与↓键移动,可修改所需的值。

※修改过的项目用红色区别;可修改的值用黄底表示

 

d)、触摸屏

主画面

可以了解整个压缩器的状态。

此外,可进行

——控制辅助泵

——控制机油发热器

——屏幕移动

辅助油泵的控制在主画面上,辅助油泵既可以自动控制也可以手动控制,但建议一直保持自动模式。

Ⅰ、自动运转

当压缩机组停机时,可以自动控制辅助油泵。

当供油温度低于32℃(90°F)时,辅助油泵自动启动,当油温高于36℃(97°F)时,自动停机。

如果在压缩器停止状态下,辅助泵停止时,将按‘开始’键。

但是,如果压缩机在运转中停止时,辅助泵将运转30分钟后自动关闭。

此时,辅助泵不能手动‘停止'。

压缩器启动中,如果供油降到1.63kg/㎠以下时,将自动‘运转',2.00kg/㎠以上时,将自动‘关闭’。

Ⅱ、手动运转

①辅助油泵要手动来使其运行和停机。

当压缩机停机时,辅助油泵会自动启动并运行30分钟后自动停机。

此时,辅助油泵不能手动停机。

②油加热器的控制可进行自动运转及手动运转。

按如下操作。

自动运转时,油箱温度在36℃时变为‘ON',在38℃时变为‘OFF'。

手动运转时,机油加热器用手动操作。

油箱温度在45℃以上时,加热器将自动关闭。

1.6空压机系统运行条件及参数

⑴、设备运行环境条件

年平均气温:

16.3℃

最热月平均气温:

33.1℃

最冷月平均气温:

-1.2℃

最高温度:

41.1℃

最低温度:

-13.0℃

年平均气压:

101.3kPa

夏季平均气压:

99.98kPa

冬季平均气压:

102.4kPa

地震烈度等级:

7度

⑵、供电条件

主电机电源:

AC10kV、3Ph、50Hz

低压电源:

AC380V、3Ph、50Hz

3、冷却水条件

水质:

净循环水

水压:

0.25~0.4MPa

水温:

≤32℃

悬浮物含量:

≤25mg/l

PH值:

6.5~9

全硬度:

≤350mg/l(CaCO3)

氯离子:

≤79mg/l

含油量:

≤5mg/l

允许温升:

≤8℃

4、进气条件

介质:

大气

大气气压:

0.101MPa(A)

进口气压:

0.098MPa(A)

进口温度:

35℃

相对湿度:

80%

冷却水进水温度:

≤32℃

冷却水压力范围:

0.25~0.40MPa

5、SM6000压缩机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

名称

韩国三星一体式离心空气压缩机

型号

SM6000

吸气温度(℃)

35

相对湿度(%)

80

设备气量(m3/min)

350(常态条件)

排气压力(MPa)

0.80(后冷却器出口处)

工作介质

空气

压缩级数

3

排气含油量

100%无油

流量调节范围(%)

65~105

冷却水进口温度(℃)

≤32

冷却水温升(℃)

≤10

总冷却水量(m3/hr)

159

压缩机驱动设备

电动机

轴功率(KW)

1865

主电动机功率(马力)

2600

主电动机厂家

韩国现代

主电源电压(伏)

10000

主电机频率(Hz)

50

后冷却器前排气温度

122.2℃

后冷却器后排气温度

≤40℃

压缩机控制模式

恒压+自动双重模式

(续)

名称

韩国三星一体式离心空气压缩机

后冷却器后排气温度

≤40℃

压缩机控制模式

恒压+自动双重模式

压缩机控制

PLC+液晶显示屏+简体中文

机组重量(Kg)

18000(大约)

机器噪音(db)

≤85

吸气温度(℃)

20

轴功率(KW)

1949

吸气温度(℃)

25

轴功率(KW)

1919

吸气温度(℃)

30

轴功率(KW)

1881.2

机组外形尺寸(mm)

5800×2300×2550(长×宽×高)

1.7SM6000空压机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⑴、运行前的检查准备事项

①、开启仪表气总路球阀,检查仪表压缩空气供BOV阀和油雾过滤器的阀门已经开启,BOV阀门仪表气压力大于0.55MPa;

②、确认接至控制柜的压缩空气压力取样阀门已经开启;

③、检查进气滤芯安装正确;

④、检查油位在中液位以上,并且油箱压力在10cmH2O~20cmH2O之间;

⑤、开启冷却水进出水总阀以及通向中冷、后冷和油冷的空压机冷却水进出水支路阀门,确认进水温度在35℃以下,进水压力在1.8kg/cm2(0.18MPa)以上,进出水压差在0.5kg/cm2(0.05MPa)以上;

⑥、检查油水泄漏情况;

⑦、检查疏水阀门全部正常(直路全开,旁路开启30%左右),送控制柜电源(从下往上,从左往右依次送上);

⑧、检查机组压力设定值正确(压力设定为8kg/cm2,压力上限设定为8.4kg/cm2,压力下限设定为7.6kg/cm2,);

⑨、确认辅助油泵、油加热器处于自动位置,MotorSpaceHeater(马达加热器)置于“OFF”(在触摸屏上显示);

⑩、检查触摸屏上没有报警显示,且所有启动条件均满足要求,全部条件满足时触摸屏可启动状况显示“可启动”,如果有某一项不满足条件,机组显示“检查核可项”,点击进入查看项目清单:

T因机组故障停机时需排除故障并复位后才能启动机组(按1-9故障检查及处理解决后,按下控制柜复位键);

T如果距离上次停机时间不足4min,机组不能启动(时间达到时自动复位);

T如果辅助油泵没有运行,油压可能低于启动要求0.26kg/cm2,此时可以按下控制柜上“启动”按钮,辅助油泵自动运行4min,保证油压正常;

T如果机组控制电源长时间关闭,油温低于32℃时机组不能启动,开启控制电源后油加热器自动启动,至油温高于38℃时停止;

T紧急停机按钮按下时机组不能启动(手动复位后可启动,需手动将其复位);

T控制器故障时可断开控制柜电源后再次接通,如果故障还是存在,需排除故障后才能启动机组;

T进口导叶没有完全关闭时机组不能启动,需复位或重新调整后使导叶置于完全关闭才能开启机组;

T放空阀没有全开时机组不能启动,需复位或重新调整后使排空阀置于完全开启时(屏上显示BOV阀门全开)才能开启机组;

T三级排气压力高于1.0kg/cm2时,排气单项阀可能有泄漏,此时需检查单向阀,压力低于1.0kg/cm2时机组才能启动;

T控制柜异常时需排除故障后才能启动机组;

、打开机组出气阀门。

⑵、启动

①、将加/卸载开关置于卸载位置;

②、确认触摸屏可启动状况显示“可启动”;

③、按下控制柜上“启动”按钮(3秒左右),机组开始运行;

④、确认所有参数正常并检查机组运行状况;

⑤、将加/卸载开关置于加载位置,机组开始加载运行;

⑥、确认进口导叶动作正常,运行参数正常,并且没有喘振发生;

⑦、确认各疏水器疏水情况正常。

⑶、停止

①、将加/卸载开关置于卸载位置;

②、确认进口导叶完全关闭,放空阀(BOV)完全打开,电机电流降至空载电流(37A);

③、确认三级排气压力低于1kg/cm2;

④、按下控制柜上“停止”按钮,机组停止运行;

⑤、确认辅助油泵运行正常。

T压缩机停机时辅助油泵启动并连续运行30min后停止(手动不能关闭);

T关机后冷却水保持循环不少于30min;

⑥、确认辅助油泵、油加热器处于自动位置,MotorSpaceHeater置于“ON”;

⑦、确认各冷凝水排放阀门处于开启状态;

⑷、注意事项

①、运行时注意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出现异常波动时应立即检查并报告;

②、经常检查疏水情况,防止水进入机组内部引起机组异常振动而停机,严重时可能导致损坏机组;

③、避免机组运行电流接近最小电流;

T容易出现排气放空,造成浪费;

T频繁的排空和加载,容易引起机组喘振;

④、辅助油泵、油加热器应处于自动位置,停机后必须确认辅助油泵运行正常;

⑤、运行时MotorSpaceHeater(马达加热器)应置于“OFF”,停机时MotorSpaceHeater(马达加热器)应置于“ON”;

⑥、机组卸载后必须确认三级排放压力低于1kg/cm2,如果压力不下降,说明出口单向阀没有关死,此时必须立即关闭出口手动阀,否则主机可能倒转,造成严重损害;

⑦、停机时应保证控制电源供给,以确保油温正常;

⑧、机组设定压力不得擅自改变(随意调整压力设定值可能导致机组进入喘振状态);

⑨、机组运行前必须保证仪表压缩空气的正常供给,因此,系统开机时应在螺杆机和冷干机开启后才能开启离心机,关机时应先关闭离心机,再关闭冷干机和螺杆机;

⑩、机组停止运行时保持冷却水的循环,如果无法保证循环且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将机组内的冷却水排空,防止冷却器冻裂;

⑾、机组运行时蜗壳上温度很高,避免徒手触摸而造成烫伤;

⑿、检修时应按下紧急切断按钮,防止误操作引起机组损坏和人员伤亡。

⑸、长期停机(3天以上)以及再次启动注意事项(TM6000)。

时间

操作事项

停机时间

备注

1周以上

1月以内

1月以上

停机时间

停机之后自动运行辅助油泵和冷却泵30分钟

日常启动与停机程序

关闭冷却水阀门,并排净冷却器中的冷却水

防止冬季结冰,保持循环时可不关闭

打开冷凝水排放阀门

日常启动与停机程序

停机期间

保持控制柜电源处于接通状态

1)电机空间加热器置于打开状态

2)油加热器设定为“自动”模式

3)辅助油泵设定为“自动”模式

使机组能在紧急状态下快速启动

保持油箱真空度至少10mmH2O

防止油路系统漏油

每月至少启动一次机组并运行20分钟,如果不具备启动条件,则应在辅助油泵运行的情况下定期做主轴盘车(每月转动10次,每次15转)

特别注意!

再次启动时间

检查润滑脂,有必要时补充

球轴承电机主联轴器

检查润滑油液位及颜色,必要时补充或更换

自润滑滑动轴承电机

辅助油泵开启后,将主油泵下端的球阀打开,排放干净主油泵内的空气并关闭此阀门

检查空气过滤器和油过滤器性能是否正常

检查其压差指示

检查油箱油位高度

打开排气主管上的主供气阀及各冷却水阀门

(续)

时间

操作事项

停机时间

备注

1周以上

1月以内

1月以上

再次启动时间

检查仪表气压力:

5~7kg/cm2

正式启动前做主轴盘车,同时检查触摸屏上的各级振动值是否异常

特别注意!

1.8SM6000空压机日常维修保养

⑴、日常维修保养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备注

常规内容

①、检查触摸屏的报警功能,如果有误,校正。

②、压缩空气、油、冷却水的泄漏情况。

③、压缩机主机和电机的振动情况,异常噪声的出现情况。

④、温度和压力表的完好情况。

⑤、电缆的破裂,磨损情况。

⑥、进气滤芯压差不超过20,超过20时需停机清理或更换滤芯。

润滑油系统

①、油箱的油量。

②、齿轮箱的供油压力。

③、油冷却器进出口油温。

④、保持油箱的真空度。

⑤、检查油过滤器的压力及压差,并作记录。

注:

如果需要的话,更换过滤器芯

中间冷却器及后冷却器

①、3级进口温度。

②、中冷却器和后冷却器冷凝水的排放

⑵、每周维护保养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备注

常规检查

①、仪表空气的压力和泄漏情况。

主电机

①、电机轴承异常声响。

②、电机绕组(R.S.T)温度。

③、检查固定螺栓,如松动需拧紧。

记录保存项目

①、进气温度。

②、空气入口过滤器压差或进气压差表的数据。

③、压缩机各级振动变化情况。

④、压缩机3级进出口的压力和3级进口温度。

⑤、压力设定值。

便于压缩机维护保养,记录及保存有关资料

⑶、每月维护保养

①、确认发动机滑动轴承的回漏侧放油状态。

——装备运转中检查

②、检查油标后补充。

③、检查油雾过滤器元素。

④、检查控制系统构成品的运转状态。

⑤、检查IGV和BOV的运转状态。

⑥、检查吸入空气自由滤子、元素(必要时清扫或更换);

⑦、去除积累尘土。

⑷、每半年的维护保养

①、检查所有吸入空气过滤器及油滤器,必要时更换。

②、检查主发动机联结整列,必要时重新整列。

③、检查IGV&BOV阀校正状态。

④、检查喷油控制装置。

清扫套管,必要时更换元件。

⑤、检查吐出部检测阀。

⑥、拆卸冷凝水放泄弯管后清扫;

⑦、进行每月检查项目。

⑸、每年的维护保养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备注

各仪表、传感器

1.以一年为周期进行检查校正后,确认异常与否。

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

①、1.检查Tube和CoolingFin的腐蚀、磨损状态,严重时,按以下方法采取措施:

——Tube的贯通腐蚀或Tube的厚度磨损/腐蚀到0.5mm以下时,按损坏的Tube数量,用铜棒封闭相关Tube的出入口或(损坏的管子少于5个时,封闭1个管子所增加供应的冷却水量是在初始设定值的2%至最大10%。

)更换/组装捆包(Bundle)内损坏的管子。

(损坏的管子6个以上时)

②、拆卸/组装中间冷却器时,应更换所有O-Ring。

③、为确认化学物质凝结与否,检查冷凝水。

(续)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备注

润滑油

系统

①、必要时排泄后,清扫油箱内的滤网和内部后,供应新油。

②、清扫润滑油冷却器及内部管。

齿轮箱

①、检查大齿轮及小齿轮的齿型的磨损、破损与否

②、检查碳环封磨损状态

主机

①、怀疑发生磨损、腐蚀、破损等时,检查叶轮及卷轴

②、用刷子去除导致叶轮失衡的异物

③、为了去除异物,检查所有卷轴、管道、排水沟

主电机

①、按发动机厂商的指南检查发动机。

②、调整检查(去除联结、spacer,用千分表检查调整)。

③、检查联结,必要时整列。

其它

①、检查IGV分成部分,将气阀的开放角度与触摸屏标示进行比较,检查是否有异常。

②、检查BOV

——测定开/关型式的正常运转与否

——记录打开时间/关闭时间

③、拆开吐出部检测阀后,检查状态。

1.9SM6000空压机故障检查及排除

1.9.1主要缺陷(不能显示屏幕)

序号

现象

原因

措施

1.1

初始启动及运转时故障

1.1.1

不能启动装备

紧急停机按钮自锁

解除紧急停机按钮自锁

电机启动柜故障没有排除

操作复位按钮

主电源或控制电源没有接通

检查电源

启动前齿轮箱油压过低

参考故障检查2.3.1项

进口导叶没有处在关闭位置上

操作复原按钮

油箱油油量过少

参考故障检查2.4.项

油箱油油温过低

确认油加热器运转系统

电机启动方式设置在就地模式

变更为Remote模式

PLCCPU控制模式停止

变更为RunorRemote模式

*运行信号没有传到电机启动柜

*MI接触点不含在控制柜中

*PLCCPU出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