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177054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惠州市高三第2次调研考试

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医药中常用酒精消毒,是因为酒精能使细菌蛋白变性

B.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对废旧电池回收处理是为了防止重金属污染水源和土壤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

B.用酸性KMnO4溶液能鉴别乙烷和乙烯

C.石油分馏所得的各馏分都是纯净物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Cl3溶液腐蚀铜板电路:

Fe3++Cu=Fe2++Cu2+

B.碳酸钙溶于醋酸溶液:

CaCO3+2H+=Ca2++CO2↑+H2O

C.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Ba2++SO42-=BaSO4↓

D.铜与稀硝酸反应:

3Cu+2NO3-+8H+=3Cu2++2NO↑+4H2O

10.以下物质间的每一步转化中,有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SO2→SO3→H2SO4B.Al2O3→Al(OH)3→NaAlO2

C.FeCl2→Fe(OH)2→Fe(OH)3D.NO→NO2→HNO3

11.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Fe56)

A.5.6g铁粉与足量Cl2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

B.1molNH3含有的电子数10NA

C.常温常压下,22.4L的氧气含氧原子数为2NA

D.常温下,1L0.1mol/LAlCl3溶液中含Al3+数为0.1NA

12.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如图,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X>Y

B.Z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是一种强酸

C.X、Y、Z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X>Y>Z

D.X的气态氢化物与W的气态氢化物可以相互反应

22.现有浓度均为0.10mol·L-1的醋酸V1mL和氢氧化钠溶液V2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上述溶液中,醋酸溶液的pH=1,氢氧化钠溶液的pH=13

B.常温下,若两溶液混合后pH=7,则混合液:

c(Na+)=c(CH3COO-)

C.若V1=V2,将两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

c(CH3COO-)>c(Na+)>c(H+)>c(OH-)

D.V1与V2任意比混合,所得混合液:

c(Na+)+c(H+)=c(OH-)+c(CH3COO-)

23.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A.①能组成Zn、Cu原电池B.②能证明非金属性C>Si

C.③说明反应2NO2

N2O4,△H>0D.④白色沉淀为BaSO3

30.(16分)邻羟基桂皮酸(IV)是合成香精的重要原料,下列为合成邻羟基桂皮酸(IV)的路线之一

试回答:

(1)I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和。

(2)II→III的反应类型。

(3)①IV与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②IV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有机物X与IV互为同分异构体,且X有如下特点:

①是苯的对位取代物,②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请写出X的一种结构简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的化学式为C7H8O2B.I遇氯化铁溶液呈紫色

C.II能与NaHCO3溶液反应D.1mol有机物IV最多能与4molH2加成

31.(16分)为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一项课题是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1)25℃,1.01×105Pa时,16g液态甲醇(CH3OH)完全燃烧,当恢复到原状态时,放出热量363.3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目前,工业上常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

现进行如下实验:

在体积为lL的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入lmolCO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ΔH=-49.0kJ/mol。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时,CH3OH的平均反应速率

v(CH3OH)=(注明单位);

H2的转化率=;

③下列说法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每消耗1molCO2的同时生成1molCH3OH

B.CO2、H2、CH3OH和H2O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

3:

1:

1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D.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④下列措施中,能使上述平衡状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升高温度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高效催化剂D.恒温恒容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

32.(16分)氧化锌粉末广泛应用于橡胶、涂料、陶瓷、化工、医药、玻璃等行业,为综合应用资源,常从冶炼锌、锌制品加工企

业回收的锌渣(含有ZnO、FeO、Fe2O3、CuO、Al2O3等杂质)来制取氧化锌,流程如图:

有关氢氧化物沉淀完全的pH见下表

(1)在酸浸过程中,常将锌渣碎成粉末并通入空气,同时保持酸过量,理由是。

(2)上述工艺多处涉及“过滤”,实验室中过滤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3)①在“除杂Ⅰ”中,常用酸性KMnO4溶液,其目的是,KMnO4是该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

将溶液的pH调至4,目的是。

②在“除杂II”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

(4)在“碳化合成”中,产物中有碱式碳酸锌[Zn2(OH)2CO3]和CO2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本工艺中,过滤分离次数较多,其明显的缺陷是。

33.(16分)某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以探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得到固体物质的成分。

(1)试剂X的化学式。

A中制取Cl2的离子方程式。

(2)试剂Y的名称为。

(3)通入一定量潮湿的Cl2反应后,经检测,D中只有Cl2O一种气体,C中只含一种氯盐外,同时含有NaHCO3等,某同学对C中所得固体残渣的成分进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存在两种成分:

NaHCO3和;

假设2:

存在三种成分:

NaHCO3和。

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

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试管、小烧杯。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向A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步骤3:

(4)已知,Cl2O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则D中Cl2O进入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14惠州市高三第2次调研考试化学部分答题卡

30.(16分)

(1)和,

(2);

(3)①;

②。

(4)。

(5)______。

31.(16分)

⑴。

 

(2)①;

②、;③;④。

 

32.(16分)

(1)

(2)。

(3)①

;;

(4)。

(5)。

 

33.(16分)

(1);;

(2);

(3)假设1:

存在二种成分:

NaHCO3和;

假设2:

存在三种成分:

NaHCO3和;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向A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步骤3:

 

(4)。

 

2014惠州市高三第2次调研考试化学部分答题卡

30.(16分)

(1)和,

(2);

(3)。

(4)。

(5)______。

(6)。

31.(16分)

⑴。

 

(2)①;

②、;③;④。

32.(16分)

(1)

(2)。

(3)①

;;

(4)。

(5)。

 

33.(16分)

(1);;

(2);;

(3)假设1:

存在二种成分:

NaHCO3和;

假设2:

存在三种成分:

NaHCO3和;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向A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步骤3:

 

 

2014惠州市高三第2次调研考化学参考答案评分说明

(评卷时,如果有合理答法请按标准适当给分)

选择题:

7.B8.C9.D10.B11.B12.D(每题4分,共计24分)

22、BD23、AB(每题全对得6分,选一个对的得3分,其它错误的0分)

30.(16分)

(1)羟基醛基(2分)

(2)消去反应(2分,只写消去得1分)

(3)

(3分,未写条件扣1分)

(3分,未配平扣1分)

(4)

(2分,-CHO写成-COH不得分)

(5)BD(全对得4分,选一个对的得2分,其它错误不得分)

31.(16分)

(1)CH3OH(l)+

O2(g)=CO2(g)+2H2O(l)△H=-726.6KJ/mol(3分)

(其中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给2分、△H=-726.6J/mol给1分)

(2)①

(2分)

②0.075mol·(L·min)-1(2分,计算结果1分、单位1分);75%(2分)

③C(3分)④BD(4分,全对得4分,选一个对得2分,其它错误不得分)

32.(16分)

(1)增大反应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分);保证锌渣充分反应。

(1分)

(2)玻璃棒、漏斗(2分,漏写一个得1分)

(3)①将Fe2+转化成为Fe3+(2分),氧化剂(1分)

使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2分)

②除去溶液中的Cu2+(或调节溶液的PH值)(2分)

(4)2Na2CO3+2Zn(NO3)2+H2O=4NaNO3+Zn2(OH)2CO3+CO2↑(2分,未配平扣1分)

5)过滤次数较多,锌元素损失较多(2分)。

33.(16分)

(1)HCl(1分)

MnO2+4H+

Mn2++Cl2↑+2H2O(3分,未配平未没写条件各扣1分)

(2)饱和食盐水(饱和氯化钠溶液或水)(,2分)

(3)假设一:

NaCl(1分)

假设二:

NaCl、Na2CO3(全对才能得1分,缺任何一种都不给分)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

取C中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固体溶解,然后将所得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

步骤2:

向A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①若无明显现象,证明固体不含碳酸钠。

②若溶液变浑浊,证明固体中含碳酸钠。

(2分)

步骤3:

向B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HNO3溶液,再滴加AgNO3溶液。

(2分)

若溶液变浑浊,结合步骤2中①,则假设1成立;结合步骤2中②,则假设2成立。

(2分)

(4)Cl2O+2NaOH=2NaClO+H2O(2分,未配平扣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